高中语文选修诗歌散文欣赏 《六国论》苏洵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第五单元第1课《六国论》经典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第五单元第1课《六国论》经典课件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而:连词,表因果关系。 亏:亏损。 道:道理,原因。
判断句。
译: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 这是灭亡的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或:有人。 互丧:彼此相继灭亡。互,交互、相继。
率:全都,一概。 耶:吗。
译: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 赂秦国吗?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学海无涯苦作舟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 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 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 精辟,论点鲜明,论据 有力,语言锋利,明快 酣畅,纵横捭阖,雄奇 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 的风度。著有《嘉祐 集》。本文即选自《嘉 祐集·权书》,《权书》 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
终也。
被动句
洎:等到。 为:成为。 以:因为。 而:却,连词,表转折关系。
谗:小人的坏话。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 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 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 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且:况且。 殆:几乎,差不多。 处:处在。 智力:智慧和国力。 革灭:消灭。 诚:实在。
既:已经。 始:开始,起初。 免:幸免。 义: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译: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 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 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 秦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斯:这。 以:用 始:才。
效:效果,结果。 以…为:把…作为 速:招致。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六国论》课件36张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六国论》课件36张

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 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 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 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 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 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 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 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 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 《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等到李牧由于谗言而被杀,邯郸才成为(秦国的) 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啊。
课堂延伸——被动句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不拘于时,学于余。
规律一: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规律二: 用“见”“见……于……”
表被动。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如姬父为人所杀。
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读准字音
六国互丧 sàng 暴霜露 pù 草芥 jiè 与嬴 yǔ 洎 jì 革灭殆尽 dài 为国者 wéi 胜负之数 shù 下咽 yān
问题展示与解析 原因 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 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 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
所劫哉!
以至于
被动句
名作状,一天天
地,一月月地
问题展示与解析
第四段主要内容是?
开药方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治病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

20《六国论》(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六国论》(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赏析 示例
六国论
教学目标
➢ 领会作者关心国家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 对性。
➢ 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
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1 新课导入
历史的兴废、有许多史实让人扼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 的谈论话题。例如《勾践灭吴》,写的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之 战,越国最初亡国,越王勾践成为阶下囚。后来卧薪尝胆, 长期准备,终于富国强兵,一举灭吴,让后人唱出:“苦心 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慨叹,并 以警策后人。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然后经过短短的十五 年,又迅速地走向灭亡。这也是历史兴废中的一件大事,也 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长久谈论的话题。以这件事为题材的文言 文,我们已经学过《过秦论》、《阿房宫赋》,今天我们再 学一篇以此事为题材的文章―――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 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姓名 简历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 山(今四川眉山)。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 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和杜 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
风格 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 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 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 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 之下了!
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版)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苏洵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经典之作,该文呈现了对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对文学创作的个人见解,而其文言文的写作风格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文化财富。

下面我们通过原文译文赏析的方式,探究苏洵《六国论》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原文昔齐、楚之争,湘、泗之战,卒使楚灭齐也。

先时周室将微,诸侯恢弘,再以诸夏争分天下:故兵刃挥下,以扫其民。

至如今日,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以弱中国之外,为中原之困。

昔秦之时,可谓兼服天下一统矣。

然其所以失之者,以其政虽独行一域之内,而扩意于万乘之外也。

故文化机宜,不得其宜,而终以陷秦社稷于项籍之手。

汉文帝以外戚执国,教化不修,后世其弊。

东汉之末,四百余年建安之际,天下英才集于此门而撰文奏献,世谓之建安文学。

六朝之际,王褒、何晏之徒,为文骋雄,脍炙人口。

至如唐之盛,杜甫、李白之风,靡不冠绝。

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然则文学之盛衰,固非居散策之难易也,诚味君子矣。

虽然《六国论》乃四言诗,掩盖若隐若现,一丝不露,然而从中可以窥见苏洵对于古代文学的深入见解和对文学创作的具体方向。

首先,苏洵认为古代文学的辞藻应该注重表现手法而非词藻华丽,因为文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流传万世,更是要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该追求自我表达和独特性,将作者个性和情感注入到文学中,以此赢得读者的称赞和喝彩。

译文古时候,齐国和楚国争霸,湘水和泗水之间的战争最后导致了楚国击败齐国。

当时周室已经大不如前了,各个诸侯势力在不断膨胀,古代中原地区因此分为了多个国家,他们争斗不断,武力扫荡血流成河。

如今的情况更是糟糕,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中原与外族的争斗一直在持续,这让中国更加贫困悲苦。

在秦始皇的时期,中国曾经被统一一统,然而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统治区域虽然大,却想要管理的地方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他的文化政策不得人心,最终导致项籍拿到了秦的内政权。

苏洵《六国论》赏析

苏洵《六国论》赏析

苏洵《六国论》赏析六国论宋代: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是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六国论》苏洵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六国论》苏洵

以:凭借。 获:获得。
攻:攻战。 邑:小城镇。
取:取得。 则:就。
城:大城池。
译文:秦国凭借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 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 城池。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较:比较。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字 结构)
而:连词,表因果关系。
其实:它实际数量。“其”代秦之所得 译。文: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 得到的土地比较,它的实际数量多到百倍。
文体知识
•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 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 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 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 于史论文。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 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六国论”是 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
六弊 国在 破赂 灭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一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中心论点
分论点二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提挈下文议论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弊在赂秦。
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 得城。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 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⑵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引证法、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请概括这段文字列举了哪 些历史事实?
祖先创业的艰难与子 孙割地之轻易的鲜明对比
“一夕安寝”与“秦兵又 至”的鲜明对比
继续揭示赂秦 政策的失败
接着作者讲道理进行论证,请概括其主 要内容。

六国论苏洵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六国论苏洵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六国论苏洵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治理繁荣昌盛,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此时,人民生活富足安稳,国家繁荣的原因是因为康熙皇帝执政有方,得以智囊阁臣苏洵的助力。

苏洵以其睿智超群的头脑和为民着想的言行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以下是苏洵的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人君者,莫大于国,莫亲于民。

胜者居其上,败者居其下,故接之以六国之志。

尔谁为亚夫、伯嬴、文良、子师、公叔、文叔乎?令治亲为国,使国小大功绩皆归于人主,而天下独无它善事,无是愁也。

译文:国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的亲近程度没有任何其他事物能够比拟。

胜利者居于国家的最高层,失败者则沦为国家的底层。

因此,我们要以六国的心志来对待国家事务。

问你们谁能够像亚夫、伯嬴、文良、子师、公叔、文叔那样为国家治理、亲近人民?将治理国家视为亲近之事,使国内外大小功绩都归功于君主,而天下也没有其他善事可做,不会有任何愁苦。

赏析:在这段文字中,苏洵首先提到国家在人君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君主与人民之间的亲近关系。

他以六国之志来说明君主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国家事务。

接着,苏洵问道:是否有人能够像亚夫、伯嬴、文良、子师、公叔、文叔那样治理国家、亲近人民呢?这是对历史上有能力治理国家并关心人民的君主的致敬。

苏洵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将治国视为亲近之事,使国内外的大小功绩归功于君主。

最后,他指出,君主应该全心全意去治理国家,不应分散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这段文字体现了苏洵对国家治理的理解和认识。

他认为国家的成败与君主密切相关,君主应该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以及关心人民的义务。

他通过对历史上有能力治理国家的君主的称赞,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提醒君主,除了国家治理没有其他的善事可做,应该专心致志去治理国家,而不分散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这一观点对于当时的康熙皇帝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帮助他更好地治理国家,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苏洵在《六国论》中所表达的观点,不仅仅是对君主治理国家的建议,更是一种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探索。

《六国论》课文赏析

《六国论》课文赏析

《六国论》课文赏析《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一篇议论性散文,旨在探讨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强调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赏析,主要从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主题思想、历史背景、修辞手法和论据的运用等方面展开。

一、文章结构《六国论》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文章开篇即提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然后分别从“赂秦之弊”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了文章的论点。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二、语言表达《六国论》的语言表达质朴自然,简洁明快。

苏洵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读来铿锵有力,极具气势。

同时,苏洵在文章中还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事例,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说服力。

三、主题思想《六国论》的主题思想深刻,意义重大。

苏洵在文章中强调了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的重要性,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它们不能团结一心,互相支援,而是采取了自保的政策。

这一主题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在国际关系中,各国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

四、历史背景《六国论》的历史背景是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分裂但又充满机遇的时期。

苏洵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窗口。

五、修辞手法《六国论》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苏洵在文章中运用了排比、对仗、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说服力。

例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赂秦政策的不可取之处。

六、论据的运用《六国论》的论据运用得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苏洵在论证过程中引经据典,运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数据,使得他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同时,苏洵在论证过程中还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观点和思路。

综上所述,《六国论》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性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赏析最新9篇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赏析最新9篇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赏析最新9篇创作背景篇一《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篇二六国论苏轼〔宋〕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那么有之矣;锄而尽去之,那么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那么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那么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假设是其速也。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国论(苏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国论(苏洵)

写作背景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 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西、北方边患 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 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 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 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 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 匹。针对这种现实,作者以历史上六国灭亡的 教训立论,借古讽今,借六国因贿赂强秦而亡 的历史批评宋王朝贿赂契丹、西夏的失策。
猜一猜,苏轼行了什么酒令? 嬴政并吞六国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秦、韩、赵、魏、楚、燕、齐
秦——强 楚——大 齐——富
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 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 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 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 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翻译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 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故曰:弊在赂 秦也。
有人说:“六国相继 灭亡,难道都是由于 贿赂秦国吗?”回答 道:“没有贿赂(秦 国的)国家因为贿赂 (秦国的)国家灭亡 了。(没有贿赂秦国 的国家)由于失去了 强大的援助,不能单 独保存自己。所以说 弊端在贿赂秦国。
解题
六国:韩、魏、楚、赵、燕、齐。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 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 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 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 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 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 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 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 好!”

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24课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解析

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24课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24课赏析示例六国论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于是北宋采取了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这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作家作品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博辩,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2.背景解读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这样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交纳大量的银、绢.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针对这一现实,苏洵撰写了《六国论》.3.文体知识论论是议论,它是以论证为主的说理方式,论的任务主要是论证某一问题、某一人物、某一事理的是非得失。

它的特点是:要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4.文化常识【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故事】先例。

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例如: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字音识记①弊在赂.秦(lù)②洎.牧以谗.诛(jì)(chán)③暴.霜露(pù)2.辨形组词①错误!②错误!③错误!3.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通“曝",冒着)(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毋”,不要)(4)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4.一词多义(1)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动词,不是)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副词,无,没有)(2)或或.未易量(副词,或许)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的人)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3)得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动词,得到)此言得.之(形容词,适宜,得当)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动词,捕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动词,看到)诚不得.已(动词,能够)(4)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誓天不相.负(代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此处代“你”)伯乐相.马(动词,观察,辨别,鉴定)(5)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6)欲暴秦之欲.无厌(名词,欲望)鱼,我所欲.也(动词,想要得到,需要)(7)暴暴.霜露(动词,读pù,通“曝”,冒着)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ào,凶暴的)(8)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9)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最终,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10)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11)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使)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12)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13)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至丹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邯郸为.郡(动词,成为)(14)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武力)5.词类活用(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2)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完整地存在)(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6)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受贿;大的受贿)(8)秦以攻.取之外(动词作名词,攻战的方法)6.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诗歌鉴赏】苏洵《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苏洵《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苏洵《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苏洵《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注释、兵:兵器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赂,贿赂。

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原因5、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6、率:都,皆。

7、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8、完:保全。

9、以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六国论比较阅读:苏洵、苏轼、苏辙、李祯六国论及赏析

六国论比较阅读:苏洵、苏轼、苏辙、李祯六国论及赏析

四篇《六国论》及赏析《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六国论》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宿松中学的戴凤刚,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板书:课题、作者)。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六国论》是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赏析实例篇目。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欣赏单元,单元教学赏析指导的主题“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即古代散文结构虽散,但是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是前后贯通的。

在鉴赏古代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脉络。

本文是宋代散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借古讽今,是议论文的好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提高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探究六国灭亡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感受苏洵的满腔爱国热忱。

2.教学重点这篇课文是史论文的典范,由此确立教学重点为: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培养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

3.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感受苏洵的满腔爱国热忱。

三、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和谐完美的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故事激趣法、诵读教学法和点拨法,通过故事的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点拨法是通过教师引导、点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意识,达到学生对文本高效的掌握。

四、说学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国论苏轼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苏轼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苏轼原文及赏析六国论苏轼原文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苏轼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作者】苏洵【朝代】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新高考古诗词《六国论》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古诗词《六国论》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古诗词《六国论》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一、《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理解性默写习题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

2.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翻译全段 第一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 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 曰弊在赂秦也。

本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赂秦:力亏



(2)不赂者:盖失强援 秦
苏辙
策略上有错误,大家惟有亲韩、魏,决 不可自相攻杀。
苏洵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苏洵为什么对其他的观点视而 不见,只抓住“赂秦”这一点不放?
苏洵观点偏颇的原因是什么?

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 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 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 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 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 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 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 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 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 无穷的祸患。
熟读全段,疏通文意 实词:迁灭 与 义 速 再 却 洎 殆 智力 数理 虚词:未尝 以 焉 诚 向使 当 或 活用:①义不赂秦;②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③李牧连却之 修辞: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互文]
翻译全段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 齐亦不免矣。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并 列)
齐亡之事实
(总分)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
(过渡) (分总)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第20课 六国论优质ppt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第20课 六国论优质ppt课件

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 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 的散文家。
八大家是指“韩柳”、“三苏”、王安石、欧 阳修、曾巩。
辛读争皇三父青寒思并发方年当 勤书诵城人子丝窗究同奋知已年 为从苏咸皆同根多圣儿读需二苏 第不洵震中进根少人与书用十老 一晚名惊举京白年语女籍功七泉 。,。,。,。,。,。,。,
结构:紧凑而富于变化,错综而有条理;正确、清晰、整齐、 均衡、对称、美观。 语言:整齐而不呆板,错落而不零乱,音调铿锵,简洁明快, 比喻恰当,态度鲜明,读来急缓有节,抑扬顿挫,如行云流 水风行水上,令人感慨淋漓,一唱三叹,可收到余音绕梁之 效果。
11、试概括第五段的中心内容? 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 辱求和。 12、第六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引古(六国破亡)------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中七国指哪些国家?
七国:齐楚韩魏燕赵秦
七国大概分布图:

赵 秦
魏 齐


谢谢!

赵 秦
魏 齐


整体梳理
1、全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挈领下文议论。
4、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第二段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怎 么论证的? 论证方法: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 论证等论证方法。
怎 么 论? 证 的
赂地造成了双方土地(实力)变化(对比) 对待土地的历史比较(祖先和子孙对比) 对待土地的现实比较(“有限”与“无餍”对比)

苏洵《六国论》欣赏

苏洵《六国论》欣赏

苏洵《六国论》欣赏《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3]原文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1不利,战不善2,弊在赂秦3。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4也。

或曰5:六国互丧,率6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7失强援,不能独完8。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9攻取之外,小10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11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12,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13,暴霜露14,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15之不甚惜,举以予人16,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17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8,奉之弥繁19,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20矣。

至于21颠覆22,理固宜然23。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4此言得之25。

齐人未尝赂秦,终26继27五国迁灭28,何哉?与嬴29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30丧,齐亦不免31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32,能守其土,义33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34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5速36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37,李牧连却38之。

洎39牧以40谗41诛,邯郸为郡4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43,可谓智力44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45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46,当47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8。

呜呼!以49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50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5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52,而53为秦人积威54之所劫55,日56削月割,以趋于57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59不赂而胜之之势。

苏洵《六国论》的原文赏析

苏洵《六国论》的原文赏析

苏洵《六国论》的原文赏析苏洵《六国论》的原文赏析六国论朝代:宋代作者:苏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参考赏析写作特点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不定代词,有人。 互丧:彼此相继灭亡。互,由此及彼。 率:全都,一概。 耶:吗。
译: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 赂秦国吗?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以:因为。
丧:灭亡。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判断句。
“也”表示判断。
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译文: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 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 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 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译: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 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慧穷 竭,国力孤单,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 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
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
六国被灭,并不是(他们
六国破灭,非兵 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
不利,战不善,弊 在赂lù秦。赂秦而
弊病就在拿土地贿赂秦国。拿 土地贿赂秦国使自己的力量亏 损,(这)是被灭的原因。有
力亏,破灭之道也。 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全
或曰:六国互丧, 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
率赂秦耶?曰:不 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 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弥、愈:更加。 厌:通“餍”,满足。 判:确定,断定。 奉:献,送。
译文: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 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 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 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 棘,以有尺寸 之地。子孙视 之不甚惜,举 以予人,如弃 草芥。今日割 五城,明日割 十城,然后得 一夕安寝。起 视四境,而秦 兵又至矣。
想想他们的(死去的)祖辈 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 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 子孙对土地却不很爱惜,全 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 (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 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 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可是第二天)起来向四境 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 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 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 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 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 ,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 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 他为“老苏”,将三人合称“三苏”,均 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学海无涯苦作舟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 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 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 前247年 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 外。
前233年 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 李牧击退。
前232年 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
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 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 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 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 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 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 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 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 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
被动句
洎:等到。 为:成为。 以:因为。 而:却,连词,表转折关系。
谗:小人的坏话。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 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 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 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且:况且。 殆:几乎,差不多。 处:处在。 智力:智慧和国力。 革灭:消灭。 诚:实在。
赂者以赂者丧,盖 (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
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为不行贿赂的国家失掉了强
故曰:弊在赂秦也。
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所以说:弊病就在贿赂秦国。
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 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 用是什么?
六弊 国在 破赂 灭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一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
——朱德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 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 苏辙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轼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书山有路勤为径
辛读争皇三父青寒思并发方年当 勤书诵城人子丝窗究同奋知已年 为从苏咸皆同根多圣儿读需二苏 第不洵震中进根少人与书用十老 一晚名惊举京白年语女籍功七泉 。,。,。,。,。,。,。,
译: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 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 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 秦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斯:这。 以:用 始:才。
效:效果,结果。 以…为:把…作为 速:招致。
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 武力对抗的结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 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
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得到, 一定会失去不该失去的失去; 只有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忍受, 才能享受别人不能享受的享受。
连中三元,是一个成语,意 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主要意思是一个人身兼解元、会 元、状元。即:乡试、会试、 殿试第一名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
破灭:灭亡
判断句。 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兵:武器 赂:(割地)贿赂 利:锋利
弊:弊端
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 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而:连词,表因果关系。 亏:亏损。 道:道理,原因。
判断句。
译: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 这是灭亡的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统治者。先看看六国与秦国争斗的形势图
秦国 韩、魏、楚 齐、燕、赵
赂lù秦
率shuài赂秦耶yé
注 思厥jué先祖父
意 无厌 yàn
字 音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革灭殆dài尽
日削xuē月割
六国互丧sàng 小则获邑yì 暴pù霜露 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悲夫 fú 苟gǒu以天下之大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 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⑵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引证法、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请概括这段文字列举了哪 些历史事实?
祖先创业的艰难与子 孙割地之轻易的鲜明对比
“一夕安寝”与“秦兵又 至”的鲜明对比
继续揭示赂秦 政策的失败
接着作者讲道理进行论证,请概括其主 要内容。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大则 得城。较秦之所 得,与战胜而得 者,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 战败而亡者,其 实亦百倍。则秦 之所大欲,诸侯 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矣。
秦国凭借攻战获得土地以外 (接受诸侯的贿赂),(不打 仗)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 获得城市。把秦国受贿赂得到 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比 较,它实际多到百倍。把六国 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 与战败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 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 想要的,就是六国诸侯最担心 的,(这样,)本来就不通过 战争来决定(胜负)。
文体知识
•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 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 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 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 于史论文。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 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六国论”是 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 者再,李牧连却之。
于:跟、与。
状语后置句,
பைடு நூலகம்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赵尝于秦五战”
再:两次。
却:使……退却,译为击退,使动用法。
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 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 续击退了它。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
终也。
然则诸侯之地有 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故不 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矣。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古人 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薪 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 地有限,强暴秦国的贪心 永远没有满足。(诸侯) 送给它越多,秦国对诸侯 的侵略也越厉害。所以用 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 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以 至于全部覆亡,是理所当 然的事。古人说:“用土 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 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 会灭。”这话说对了。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以至于
颠覆:灭亡。 固:本来。
以:用。 事:侍奉。
宜:应当,应该。 得:得当,适宜
译文:以至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 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 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 了。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思:回想。
以:相当于“而”,才
厥:相当于“其”他们的。 。视:看待。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举:拿。
祖父:祖辈和父辈。 暴霜露:曝(于)霜露,
以:把 芥:小草。
译为,冒着霜露。
译文:回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
地 有 限 , 欲 无 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