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1) 苏教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1)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1)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1)苏教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1.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2.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4.能够通过亲身感触感染熟悉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5.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革,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科学知识1.知道云、雾、露、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2.知道水的三态变革条件。

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2.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研究功效:估计学生能够描述云、雨、露、霜的成因。

描述水的三态变革。

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学材料:水杯、冰块、杯盖(或玻璃片)、课件、试管、温度计两支、冰块、盐、湿抹布教学步骤: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2.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现象?[师板书云、雾、雨、雪、霜、露、冰等]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3.看来,大局部同学都很猎奇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老师和你们一样,对这个问题非常感乐趣。

熟悉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

探究和调查进行有关“水的变革”的实验。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苏教 版 (1)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苏教 版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知道水蒸气可以直接变成冰。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霜”。2、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难点会做“雨、雾、霜”形成的实验。
教材相关拓展点整理
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是循环不断的。
课前准备
烧杯、温度计、精盐、冰块等
水三态变化PPT
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或补充吗?(教师适时板书)
……
我们来交流大家对实验二的研究情况。
……
我们来交流大家对实验三的研究情况。
……
5.总结:
教师总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只是在形成过程需要不同的条件。
6.课后继续思考:
自然界中,水蒸气是从哪来的呢?哪些条件影响水蒸气的形成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记录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总结,完成实验记录单
板书设计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水的三态变来自:加热冰(霜)水
冷却
冷却加热
加热冷却
水蒸气
课 后 反 思
本课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这节课重点让学生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及需要的条件,难点是做“雨、雾、霜”形成的实验。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明确本节课围绕水展开。在实验前由于我经验不足,又过于着急交代实验方法,导致没能让所有学生掌握实验方法。致使有的小组没能完整的完成实验,没能看到完整的实验现象。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是不够放开,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动手操作。
课题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关联学科
思品 :爱惜水资源
教学目标

四年级上科学说课稿水在加热和冷却后_苏教版

四年级上科学说课稿水在加热和冷却后_苏教版

四年级上科学说课稿水在加热和冷却后_苏教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这是一节在差不多认识了一些物质的性质之后的一节综合课,是一节结合周围事物进行探究和实验的实践课。

第一我来说一下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水的蒸发与云、雾、雨、雪、霜、露等形成的关系。

2.通过对蒸发觉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形成。

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取热量。

3.通过雨、雾、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形成缘故。

4.让学生观赏自然界水体的漂亮。

通过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隐秘。

体会到自然界奇异的变化。

教学重点了有两个:一是了解水的蒸发与云、雾、雨、雪、霜、露等的关系,二是造雨、造雾、造霜的模拟实验。

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中我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简化了课堂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而把更多的时刻和精力投入到实验中来,多让学生动脑思、动嘴说、动手做、动眼看,让学生的思维与科学的实验相碰撞。

尽管在开始设计的时候,我就明白这一节课专门可能会上得磕磕碰碰,但在几次的构思中我都将学生动手实验这一环节保留了下来。

让学生大胆来设计、来构思、来动手,事实上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最好的方法。

假如在课堂中遇到一些问题,那么只要我们细心地去解决它就行了,方法总比困难多。

这确实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请大伙儿多提意见,因为意见有时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的科学课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课,能够说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语文、数学等无所不包的课。

但它同时也是小学时期一节极其重要的一门。

它能够成为学生了解科学的窗口,也能够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甚至能够成为学生迈入科学大门的起点。

那么如何上好这一节课了?在科学课中有各种各样的知识,那我们的课堂是去传递这些知识吗?在科学课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道理,那我们的课堂是为了让学生们明白这些道理吗?我认为,都不是。

我们的需要做的远不只这些。

我们的课堂更多的应该去做一个点燃的工作,点燃学生探究的火花!点燃学生问什么缘故并寻求答案的火花!点燃学生迈入科学大门,了解科学世界,寻求科学真理的火花!在学生内心悄悄的种下一颗种子,一颗能够发芽、能够生根、能够开花、能够结果的种子。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1)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水的蒸发与云、雨、雾、雪、霜、露等形成的关系。

2、通过雨、雾、霜的实验了解它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通过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水的蒸发与云、雨、雾、雪、霜、露等形成的关系。

2、难点:做造雾、雨、霜的实验。

教学材料:水杯、冰块、玻璃片、课件、深色铝制易拉罐、试管、温度计、冰块、盐、湿抹布。

教学步骤: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课件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美的水体)2、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现象?(板书:云、雾、雨、雪、霜、露、冰)小结:这些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是不同形态的水。

师:同学们你想知道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我们做模拟实验探究雨、霜、雾的形成。

二、探究雨、雾、霜的形成。

猜想:你能猜一猜雨、雾、霜是怎么形成的吗?1、出示课件展示实验需要器材,分配实验小组。

2、提出实验要求(出示实验步骤)3、各组领器材按要求实验。

4、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单。

5、汇报实验结果造雨实验小组汇报:(1)是否有水珠,想一想,杯口玻璃上水珠是哪来的?(2)请将玻璃平拿,然后再立起,观察到什么?这就是雨。

(3)小组讨论:雨是怎么形成的?造霜小组汇报:(1)罐外是否有霜出现?试管里的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2)罐内温度计是多少度?(3)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造雾实验小组汇报:(1)观察到什么现象?(2)雾是怎么形成的?小结:概括地说:雨、霜、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降温而凝结成的。

三、教师小结:学以致用(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么抗旱的、防霜冻的?)四、当堂训练1、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多姿多彩的形态?2、通过探究学习,你知道雨、雾、霜是怎么形成的?五、作业:1、等待机会观察雨、霜、雾、露。

2、把下雨、下雾、下霜、下雪的原理解释给同学听。

3、。

四年级上科学教案-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

四年级上科学教案-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
6、了解自然界的蒸发现象:列举你知道的蒸发现象。
7、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云、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四、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2.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表演。
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谈话: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个蒸发的实验吗?(让学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会蒸发的作用。)
4、设计实验方案。
5、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
2、造雨
(1)提问: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吗?
(2)学生回答。
(3)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
(4)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5)讲解:当小冰晶下落时,如果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会下雪。
第2课时
导入
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1)谈话:刚才我们看过了各种形态的水,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制造出她们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吧!
(2)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3)小组活动,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4)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讲解: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云。
二、设计实验,制造露、霜
1、造露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方法。

苏教版科学四上《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上《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上《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第一课时)本寨乡拉芒中心小学罗老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雨、云、雾、霜和露的模拟实验了解雨、云、雾、霜和露的形成缘故;2、能够正确使用酒精灯;3、能针对现象提出科学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推理及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1、明白水在常态下有三种不同的形状;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探究;3、会使用酒精灯等实验器材;4、明白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5、明白云、雾、雨、露、霜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心观看、留意周围事物的适应;情愿合作交流,尊重证据,能够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体会大自然的奇异与漂亮。

教学重难点:重点:云、雾、霜、的成因。

难点:云、雾、霜、的模拟实验。

教学预备:方巾、冰块、玻璃片、开水、温度计、烧杯、火柴、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易拉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喷水壶,里面所装的是什么?(板书:水)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可供我们饮用,在擦玻璃的时候(朝着玻璃喷一下)也经常会用它。

大伙儿在哪里还见过水的身影?它们差不多上什么形状的?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一)认识大自然多姿多彩的水体(观看教材插图)1、这些差不多上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化身。

看到这般如此漂亮的化身,你们想说什么呢?是啊!我们不得不赞颂大自然的奇异与漂亮。

2、水我们都能看见吗?哎!刚才喷到玻璃上的水,你们看到它跑哪里了吗?没有看到啊?这不怪你们,因为你我之间就藏着许许多多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水蒸气。

3、刚才不依旧液体的水吗?是什么让它们变成了看不见的水蒸气了呢?液体形状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状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就叫做蒸发。

(板书:加热、蒸发、水蒸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奇异的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所发生的奇异的变化。

(板书课题:水在加热和冷却后)4、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水的化身中,像霜、雪、冰是固态形式显现的,而云、雾、雨、露则以是液态形式显现的,而当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显现的时候,我们是看不见的。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创新教案】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创新教案】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五个部分:第一,认识自然界中水存在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中提供了7幅美丽的照片:第一幅是吉林雾凇;第二幅是雪人,雪人周围还有许多六角形雪花;第三幅是云雾;第四幅是雨;第五幅是冰;第六幅是云;第七幅是晶莹的露珠。

教材还借卡通人之口告诉学生:“空气中还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这些图片意在告诉学生,在大自然中,水可以以各种姿态出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

第二,制造雨、霜、雾。

通过一系列模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凝结、凝华、蒸发等变化以及变化的条件。

第三,研讨空气中的水来自哪里。

教材中以晾晒衣服和海水蒸发两幅图片提示学生,自然界中广泛地存在着水的蒸发现象。

第四,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经典的实验:一个是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盘中倒人同样多的水,比较蒸发的快慢,意在使学生认识到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有关;一个是在黑板上用水涂两块同样大小的水迹,用扇子扇其中的一块,观察哪块先干,意在使学生认识到空气的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至于还有哪些办法可以加快水的蒸发,教材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

相信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想到温度的高低也会影响蒸发的快慢。

第五,研究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材中提供了一幅示意图,意在引导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宏观地观察水的变化和运动,让学生认识到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雨或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学情分析在大自然中,水以各种姿态存在着:美丽的云雾、高耸的冰川、流淌在山间的涓涓细流、凝聚在荷叶上的闪闪露珠、悬挂在枝条上的晶莹雾凇……水以这些不同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但是,由于受知识、能力和习惯的局限,真正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观察这些现象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生却很少。

所以学生的这些经验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

学习目标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水结冰的条件是什么?
(2)我们把水结冰时的温度称作冰点。
(3)谈话:见过霜吗?霜是什么?在什么温度下会出现霜?
(4)演示讲解实验要求。
5.小结:水蒸气遇冷(0摄氏度以下)会变成小冰晶,这就是霜的成因。雨、雾、霜都是水的不同表现形式。正是因为有它们自然界才如此的美丽。
(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谈话: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讲解: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说说自然界中的蒸发现象。
3.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云、雾、雨、露等都是有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四)了解水的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说明注意事项:水同样多;热量一样多;面积一样大。
2.小结: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及周围的温度有关。
(五)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2.讨论: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讨论: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六)拓展
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
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学生讨论汇报。
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小组活动,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回答。
小组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
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生回答。
生回答。
生举例。(湿衣服变干了,雨后土壤变干了等。)
生交流讨论,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1)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1)

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实验探究 易拉罐、试管、温度计、冰块、盐、视频等
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冷却
加热

加热
冷却

水蒸气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却热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大自然不同形态的水。
(1)《欣赏美丽的水》视频

学生活动 设计 欣赏视
1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展示水的图片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班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
1/2 课时
级课
2.5 水在加热和数冷却后
题教学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
目 的 和
三态变化条件。 2、能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
要 因.

重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点 难教学 实活点方法教具践动 检 查

1、教师演示、介绍实验方法。
2、学生实验、交流
(三)研究雾的成因
学生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
2、学生实验
3、讨论:杯中的白气是什么?是水蒸气吗?水 学生实验
蒸气有颜色吗?
讨论
4、小结: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
珠,它在高空中是云,低空是雾。
教学反 思
2
学必求其心得3)谈话:这里有什么形态的水?除此之外,你 观 察 图
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2、提出关于水的问题
(1)谈话:关于水的变化,你们想研究些什么问
题?
(2)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讨
二、模拟雨、霜、雾的形成

苏教小学科学四上《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word教案(1)

苏教小学科学四上《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word教案(1)

水加热、冷却后【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2.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3.能够通过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5.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知识与技能1.知道云、雾、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2.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2.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形态及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设计实验,制造云、1.造云谈话:刚才我们看过了各种形态的水,你们觉通过模拟云和雾的形成,可以让雨、雾得好看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制造出她们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吧!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分小组活动,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讲解: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云。

2.造雨提问: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回答。

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

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讲解:当小冰晶下落时,如果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会下雪。

学生认识自然界中云和雾形成的道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变化。

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加热和冷却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

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本课是选四年级上《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一个点“蒸发”以及四年级上《吸热和散热》的部分内容来进行教材的挖掘及处理,并进行有机整合,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为了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必须做到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典型”,在于“有价值”。

学生对于蒸发现象已有初步的生活认识和体验。

也知道了温度下降是个散热过程,但要他们来解释蒸发时物体温度会下降,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及观察分析及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也具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对一些现象感到新鲜好奇、求知欲望强。

因此,本课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谈起,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适当的体验和实验,让学生自己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注意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去。

学生在不断猜测、验证、对比、分析具体过程中建立科学概念,并且通过观察到的证据合理推出液体蒸发时吸收周围的热量有致冷作用等,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并进行拓展,根据蒸发吸热的原理,设计一个保存食物的方法或装置,是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课堂,从科学走向生活。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参与,去观察,去感知,同时,结合实验,教给学生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知能力。

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冷却以后(教案)

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冷却以后(教案)

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冷却以后(教案)教案: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冷却以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在加热后会发生的变化;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生理解水在加热冷却过程中的变化;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的方式获取知识;3. 学生学会合作并分享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滚烫的水和冷水、水杯、温度计、计时器、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模板;2. 学生准备:笔、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分成小组进行,每组需要用手指着水杯表面感受温度,猜测水杯里面的水是冷水还是热水。

通过感受和猜测,学生可以引发对水的加热和冷却现象的讨论。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水的加热冷却现象。

让学生了解水加热后的温度会增加,水变热;当水冷却后,温度会降低,水变冷。

3. 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份实验材料。

每组从水龙头里获得冷水和开水,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种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随后,借助计时器,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当水的温度接近室温时,停止测量。

学生们可以用实验记录表的形式记录温度的变化。

4. 实验结果整理(15分钟):学生将实验记录整理成图表,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他们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水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学生可以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哪一种水加热速度更快?哪种水冷却速度更快?5. 实验报告(10分钟):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实验报告。

报告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图表展示、数据分析、实验心得等等。

六、巩固与拓展(15分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水的加热和冷却相关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我们在冬天的时候喜欢喝热水?为什么我们在夏天的时候愿意喝冷饮?七、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讨论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1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1 苏教版

《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教学目标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能做造雾、雨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愿意通过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教学难点做造雨、造雾的实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集气瓶、玻璃片、开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在黑板用抹布板书(水)。

2.提问:水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朋友,你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呢?3.课件演示:欣赏各种形态的水4.小结:水在大自然中存在形态有三种:液态、固态、气态。

水在加热和受冷后,会变成云雾雨露霜雪冰等各种形态,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新课: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变化。

5.老师讲述:学生给云雾雨露霜等分类。

(板书)二、了解云的形成1.师讲述:美丽的云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究竟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是怎样形成的。

你们能说说吗?2.引导学生分析:老师刚才写的水字到哪里去了,空气中有很多的水蒸气,它是什么形态呢?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板书)3.水蒸气一直停留在那里不动吗?学生观看视频(云的形成)。

4.明确云是液态。

三、模拟雨、雾、霜的形成(一)模拟雨的形成1.学生游戏:完成任务—不移动烧杯,利用老师提供的工具从一杯开水中取到一滴水。

2.分组实验。

3.老师根据学生实验评价,共同分析雨的形成原因。

4.小结: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回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二)观看录像:造霜思考:水结冰是多少度?为什么会有霜出现?讨论后,小结:霜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气态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三)实验:造雾1.在学生的杯子里面倒上温水,先组织学生观察杯口上能看到什么,然后在杯口放上冰块,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并讨论白气是怎么产生的。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白气总是产生在冰块的周围,这样学生就会认为冰块是产生白气的根源)2.组织学生讨论:你知道白气是什么吗?是怎么形成的?3.思考:我们曾经在什么地方看过类似的情况,这种现象和云雾有什么联系?师生共同小结: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是云,低空是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5.水在加热和
冷却后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
1.了解水、金属等多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2.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5.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科学知识
1.知道云、雾、露、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2.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3.知道自然界xx的循环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自然界的奇特变化。

2.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xx、雨、露、霜的成因。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学材料:
水杯、冰块、杯盖(或玻璃片)、课件、试管、温度计两支、冰块、盐、湿抹布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
2.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现象?[师板书云、雾、雨、雪、霜、露、冰等]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3.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很奇怪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老师和你们一样,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

探索和调查进行有关“水的变化”的实验。

1.请你联系自己平日的生活,想一想这些自然现象,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见的?{霜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霜是什么东西[水]水汽凝华成霜露是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实验时放两块冰]云和雾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云和雾主要是高度例外云是怎样产生的[冷热空气相遇]}。

2.你们想不想把这些自然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再现呢?黑板上写的这些自然现象哪些可以利用实验在教室里进行再现?
3.黑板上写的这些形态的水哪些是你感兴趣的?你想研究什么?先请你在心里想好研究的内容,下面根据你们的选择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先安排好的小组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

(每组前面放一个牌子,并宣布组长)
4.讲解表的填写要求。

(请组长带领大家讨论的同时,记录下你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你们准备如何实验的步骤,并写出你们预计的实验结果。

在记录的过程中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利用符号和简笔画进行记录。

)
5.指导小组讨论。

6.下面同学来交流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请认真听讲并给他们纠错。

“请代表xx来展示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
云的实验:你们准备利用哪些材料?怎样做?你觉得在哪能观察到云或雾?
雨、雪的实验:xx实验设计中的例外点
露的实验:注意易拉罐的外面出现了什么?温度又是多少?(湿毛巾是为了增加周围的湿度或水汽的量)[鼓励学生做对比性的实验(干毛巾和湿毛巾的对比)]
7.刚才,每个实验都有小组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下面请每个小组根据大家交流的情况对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完善和补充。

8.各小组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修改。

请各小组的组长来选取你们小组实验所需的器材。

9.“请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记录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些现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合适的时候给与必要的帮助。

10.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

11.观看教学光盘,进一步加深云、雾、雨、霜、雪的形成。

研究蒸发
1.提问:空气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猜测、汇报
2.提问:把水和酒精涂在手背上,会怎样?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进行实验、汇报
3.提问:用温度计先测量教室的温度,再测量水的温度,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的瞬间,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会是多少?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把水和酒精涂在手上后,手总是感觉凉丝丝的?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时,温度反而会下降呢?
6.得出结论:水在常温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由液体形态的水变成眼睛看不见的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7.观看教学光盘进一步理解蒸发和沸腾的现象。

了解水的冰点;认识霜的成因。

认识水蒸气的凝结现象,了解云、雨、露的成因。

认识水的蒸发现象。

回顾和解释
1.在这次研究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2.利用教学光盘复习巩固水的三态及其形成的条件。

水的循环
1.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3.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4.小组讨论。

(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水的循环)
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