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论文

合集下载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分析论文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分析论文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分析【摘要】目的对骨科手术之后下肢出现静脉血栓进行防治方法的分析和探究。

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分析,对患者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溶栓、抗栓等一些比较积极的防治措施之后,患者临床的各项检查指标均已经正常,全部患者均已经健康出院,没有脑栓塞和下肢坏死的状况发生。

结论骨科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比较常见。

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加紧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能够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医院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宣讲,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患者在手术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54-02下肢的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存在不正常的凝结现象,阻塞了静脉腔而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一般比较常见于下肢,一旦发生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组织器官发生各种功能的障碍,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引发脑栓塞、肺血栓等疾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

近年来,伴随着交通事故所引发的骨科手术的不断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所以开展早期的预防对于下肢神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了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

患者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48岁。

其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28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22例。

开展手术分别包含了股骨干骨折手术15例,股骨胫骨骨折手术21例,膝关节置换术4例,髋关节置换术1例,胫腓骨骨折手术9例。

静脉血栓护理论文骨伤科论文骨科论文: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

静脉血栓护理论文骨伤科论文骨科论文: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

静脉血栓护理论文骨伤科论文骨科论文: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骨折患者由于术后制动、仰卧及麻醉术后卧床牵引制动使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临床医护人员可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对预防DVT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患者的常见问题,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一旦发生可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现将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骨科手术后DVT 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骨科术后并发DVT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4~78岁;其中左下肢21例,右下肢9例;其中股骨干骨折术12例,股骨颈骨折术10例,胫腓骨骨折术6例,膝关节置换术1例,关节置换术后1例;合并糖尿病5例,心脑血管疾病8例,脑血栓病史5年以上2例;术后出现DVT时间为1~12 d。

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亮,患肢持续肿胀并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

2治疗及转归本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病程不超过72 h者给予溶栓治疗,尿激酶8万U溶于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10 d;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4000 IU),脐周皮下注射,2次/d,持续5~10 d。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入复方丹参20 ml静脉滴注,1次/d。

本组30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栓形成的原因⾻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摘要】本⽂通过统计分析⾻科术后下肢静脉⾎栓的发病概率和危险程度,解析下肢静脉⾎栓的形成原因,制定包括⼼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发⽣下肢深静脉⾎栓病⼈的护理、饮⾷观察、⽤药护理、康复期患者护理等多⽅⾯的护理操作⽅法。

探讨⾻科术后预防下肢静脉⾎栓形成的各种措施,分析各项措施利弊,正确掌握下肢深静脉⾎栓的好发因素,好发部位以及正确的护理⽅法,达到预防和治愈的⽬的。

【关键词】⾻科术后下肢静脉⾎栓形成原因预防护理对策【前⾔】下肢深静脉⾎栓形成(DVT)是⾻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发展为股青肿、⾎栓后综合征,甚⾄可引起致命性的肺栓塞(PE) 。

由于近年来创伤的增加以及⼈们⽣活⽔平的提⾼,本病呈现⾼发病率趋势。

根据世界卫⽣组织2001年的报告,⾎栓疾病为全球总死亡率的第⼀位常见原因。

⾎栓形成是导致⼼、脑和外周⾎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残致死的直接原因,没有⾎栓就没有⼼脑⾎管事件。

现在全⼈类正⾯临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挑战,迫切需要应⽤科学的指南来指导⾎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栓栓塞性疾病涉及各学科领域,如⼼⾎管内科、神经内科、⾎液科、呼吸科、肿瘤科、肾内科、⾎管外科、⾻科、妇产科、⿇醉科、⼼⾎管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

1.⾻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发病统计⾻科⼤⼿术后常发⽣下肢深静脉⾎栓,约80%的深静脉⾎栓是“沉默”的、发病前期常常⽆症状,由于认识不⾜和缺乏必要的防治措施,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科⼤⼿术后深静脉⾎栓总发⽣率:⼈⼯髋关节置换术为42-57%、⼈⼯膝关节置换术为41-85%、髋部⾻折⼿术为46-60%;肺栓塞总发⽣率:⼈⼯髋关节置换术为0.9-28.0%、⼈⼯膝关节置换术为1.5-10.0%、髋部⾻折⼿术为3.0-11.0%;亚洲包括中国⾻科⼤⼿术病⼈的深静脉⾎栓发⽣率与西⽅国家相近,其⾻科⼤⼿术后深静脉⾎栓的发⽣率为43.2%[1]。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引言骨科创伤手术是治疗骨折、关节置换等骨骼问题的常见手术方式。

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DVT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预防和治疗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DVT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并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和危害1. 病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血栓形成倾向增加、静脉血流减慢和静脉壁损伤。

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滞留,从而增加了DVT的发生风险。

手术创伤还可能导致静脉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促进血栓形成的发生。

2. 危害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既有可能导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后果,还可能导致慢性静脉功能障碍和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预防和治疗DVT对于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1. 机械预防机械预防是指通过外界机械装置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常见的机械预防措施包括:短袜和抗压袜的应用、间歇充气装置的使用和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静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指通过药物的应用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常用的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减少DVT的发生率。

3. 综合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在临床上常常采取综合预防的策略。

即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应用外界机械装置和药物预防,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预防方案。

1. 药物治疗2. 血栓摘除术对于一些严重的DVT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存在肺栓塞的高危因素,血栓摘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将血栓直接摘除,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并预防严重后果的发生。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近年来,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伤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骨科创伤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对骨科创伤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

手术本身会导致患者处于卧床休息状态,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创伤会破坏下肢血管壁和内皮细胞,促使血栓形成。

骨科创伤手术患者多数需要应用麻醉药物和止痛药物,这些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

患者术后活动受限,下肢血液回流受阻,也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针对骨科创伤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段包括药物预防、物理治疗和手术干预等。

1. 药物预防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中,常用的药物预防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但也存在出血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下肢肌肉按摩、袜子按摩、足踝运动等方法。

这些措施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3. 手术干预对于已经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以消除血栓,恢复下肢血液循环。

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溶栓术、血栓摘除术等。

三、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这些研究在深入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在于寻找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1. 药物预防方面,一些研究发现,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更加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也有研究探索了新型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在骨科创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骨科术后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骨科术后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d i s e a s e( 3 4 %) ,t u mo r( 1 1 . 6 7 %) ,s e r i o u s t r a u m a( 3 4 %) ,l i m b v e n o u s i n f u s i o n( 8 . 3 3 % )a n d l i mb b r a k i n g( 1 3 . 3 3 %) .C o n -
c l u s i o n Amo n g ll a t h e f a c t o r s c a u s i n g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b o s i s or f p a t i e n t s s t a y i n g i n b e d a f t e r o t r h o p a e d i c s u r g e r y,c e r e b r l a v a s c u l a r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n u r s i n g m e t h o d s f o r p a t i e n t s d e v e l o p i n g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b o s i s a n d s t a —
床病人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危险因素 中脑血管病 因素及创伤严重所 占比例 最 高,要 引起 高度重视 ,但 是在 惠肢进 行静脉 输液
这 一 原 因也 不 可 忽视 , 同时 患肢 制 动 也要 引 起 骨 科 护 士 的 注 意 ,要 及 时采 取 相 应 的措 施 ,减 少发 生 率是 主要 目的 。 关 键 词 : 骨科 术后 卧 床 病 人 ;深静 脉 形 成 ;危 险 因素 ;护 理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R 4 7 3 . 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0 4 2 4 ( 2 0 1 5 ) 4— 0 0 1 0 1— 0 2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年龄 2 5岁 ~ 6 8岁 , 平均 年 龄 为 5 0 . 5 ±3 . 5岁 。 其中 1 8 例( 男 患 者 表 明 , 在 患 者 发 病 以后 三 天 至 五 天 来 进 行 手 术 , 可 获 得 最 佳 治 l 0 例、 女患者 8 例) 发 病 部位 在 右 下肢 , 1 2 例( 男患 者 8 例、 女患 疗 效 果 ;f ] = j 为 这 时 候 对 于 患 者 来 说 ,其 血 栓 尚 未 完 成 出现 机 者 4例 ) 发病 部 位 在 左 下 肢 , 8例 ( 男 患 者 3例 、 女 患 者 5例 ) 发 化 , 在对 患 者 实 施 手 术 过 程 中 , 也 不 会 对 血 管壁 造 成 过 大 的损
1 . 1 …般 资 料 : 选择 2 0 0 9 年4 月至 2 0 1 2 年 8月在 我 院 接受 骨 科 换 关 且 有 高度 危 险 因素 的 患者 。
手术 后 发 生 下肢 脉 血栓 ( D V T ) 的患者 3 6例 , 男 2 l 例, 女 1 7例 ; 1 . 6 手术 治 疗 : 对患者实 施下啦静脉导管 取栓 ; 众 多 临床 实 践
高 的致 残 率 在 个别 情况 下 , 还 会对 患 者 的生 命 带 来极 大 的 威胁 方 面 的药物 来 帮 助患 者缓 解 痛 ;此 外 ,还 要要 求 把 弹力袜 穿
和 伤 害 。 以下 就结 合 我 科 十 2 0 0 9 年 4月 至 2 1 ) 1 2 年 8月 所 收治 上 , 或者要求患者采用弹力绷带 , 进行适当的足踩部活动。 的 符 类骨 科 患者 为 例 , 在对 他 们进 行 骨科 手 术 以后 , 其 中发 生 下 1 . 5 介 入 治疗 : 为有 效 预 防肺 动脉 栓 塞 , 在患 者 下 腔静 脉 行 滤 器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1. 引言1.1 背景骨科创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和其他骨骼损伤的方法,手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在下肢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

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至关重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血液高凝状态、外伤造成的血管损伤等。

对于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定期按摩、早期活动等。

及时诊断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为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中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由于骨科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或活动受限,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和风险。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最合适的药物预防方案和手术后早期活动计划,从而有效预防和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望为临床提供更科学且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指导,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保驾护航。

1.3 意义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创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和生活质量。

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节约医疗成本。

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摘要】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方法回顾分析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26例未发生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后7 d发生肺栓塞,经溶栓治疗失败死亡。

结论骨折疾病导致活动减少,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既往有栓塞病史者,则DVT发生率往往较高。

要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对于高龄骨折患者又需要长期卧床者,从入院开始就强调DVT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治疗,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卧床时间过长或制动过久,以防DVT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治疗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常发生于骨科大手术后,由于可并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符合率很低且多数无明显症状,为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危害,现对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本科共发现术后有临床症状及体征的DVT患者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56~86岁。

其中左下肢15例,右下肢13例。

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

术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4例,糖尿病8例,既往有血栓病史者4例。

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 d~1个月。

1.2 治疗方法通过术前检查了解患者情况允许后,分别于腰麻或硬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DHS内固定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前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连用1周。

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治疗,抬高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

根据患者术后出现的情况及患者主诉即行超声波检查,或/和静脉造影确诊。

一旦发生DVT甚至肺栓塞,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8万U/次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中静脉注射,2次/d,连用7~10 d。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探 讨 骨 科 手 术 后 下 肢 深 静脉 血栓 形 成 的原 因及 预 防 措 施 。 法 我 院 于 2 0 方 0 1年 6 至 2 0 月 0 6年 6月
对 各 类 骨 科 手 术 后 出 现 l 例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的病 因 、 术 方 法 、 醉 方 法 、 防 进 行 探 讨 。 果 本 组 l 经 早 5 手 麻 预 结 5例 期 诊 断 、 期 治疗 后 均 未 出 现肺 、 栓 塞 及 下 肢坏 死 的情 况 。结 论 脊 柱 骨 折 伴 或 不 伴 截 瘫 、 盆或 下 肢 骨 折 病 人 、 早 脑 骨 术
骨科 手术 后 下 肢 深 静 脉 血栓 形 成 原 因探 讨
马 海生 李福 平! 张伟 曾 , , , 高扬:
( . 西 县人 民 医 院 , 西 汾 西 1汾 山 0 1 0 ; . 汾 市骨 科 医 院 , 3 0 2 临 5 山西 l 临汾 0 10 ) 4 0 0
摘要 : 的 目
维普资讯
J u n Io rc i I t o a dc 1 1 。 . 1 Oc.2 0 o r a fP a tc a Orh p e isVo. No 0, t 0 7 3
起, 其腱束断面整齐或基本完整。 腱旁组织损伤一般也较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考文献:
[] 王鹏建 , 字, 超 , 跟腱断裂 4 1 丁 张 等. 8例 I 分析 r] 临床 _. J
临床 骨科 杂 志 ,0 4 7 4 : 0 0 . 2 0 。 ( ) 4 3 4 4
[] 于 常胜, 2 曲锦 域 , 田得 祥 , 兔 跟 腱 断 裂 修 复 的 实验 等. 病 理 研 究[ ] j .中 国 运 动 医 学 杂 志 ,9 4 1 ( ) 1— 1 9 ,3 1 :7

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_0

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_0

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进行下肢骨折创伤手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有无深静脉血栓发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1例。

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自身病因及与手术相关的外在因素,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栓史等内在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制动时间等外在因素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机械配合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

结论:下肢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与手术时间、制动时间等外在因素有关,同时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内在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结合内外在因素合理安排术中及术后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orthopaedic trauma patients after surgery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Method:From April 2011 to April 2011,52 patients with the orthopaedic trauma after surgery which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ccurred,them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31 people,the control group had 21 people.theirselves’causes and external factors related to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and the effect of DVT patient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history of high blood pressure,diabetes and blood clots on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operation time and braking time of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total effect rate of the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was 94.44%,the total effect rate of the machine and drug was 84.62%.Conclusion:The occurring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orthopedic trauma surgery is not only connected with external factors,such a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braking time,but also other internal factors,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diabetes,health care workers should reasonable arrang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reatments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t factors,improve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 The orthopaedic trauma;Deep venous thrombosis;High blood pressure;The braking time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因血液在深静脉异常凝结,静脉腔受阻,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治疗论文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治疗论文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患者病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时改善预后的关键。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骨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防治,观察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防治,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20例中,显效14例,占70%;好转5例,占25%;无效1例,占5%,临床有效率为95%。

对照组20例中,显效10例,占50%;好转6例,占30%;无效4例,占20%,临床总有效率为80%。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20例嘱患者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对病程未超过3d的患者行溶栓治疗,给予5%葡萄糖250ml加尿激酶8万u静脉滴注,2次/d,一个疗程为7-10d。

采用低分子钠0.4ml,2次/d行脐周皮下注射,并持续5-10d。

第1d给予10-15mg,第2d 为5mg,达维持量2.5mg止。

定期对凝血酶时间进行检察,对有无用药过量导致的自发性出血进行严密观察。

观察组20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治疗。

湿热下注型:患者股三角区明显压痛,患肢红肿灼热,活动时小腿部位有疼痛,脉滑数、舌戏。

治法: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中药。

血瘀湿阻型:下肢疼痛、肿胀、活动时加重,肤色紫暗,舌有瘀斑。

治疗:以祛湿消肿,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脾肾阳虚型:患肢肿胀不消,皮肤苍白或发紫,身倦无力,脉沉细无力。

治疗:以活血利水、温肾健脾药物治疗[3]。

1.3 效果评定显效:深静脉管腔超声提示无明显扩张,肿胀完全消退,疼痛消失,管腔血流速度正常,无明显低弱回声区;好转:深静脉管腔超声检查无明显扩张,单纯疼痛消失,或减轻,肿胀消退50%,管腔血流速度略低于正常,无明显低弱回声物[4];无效:深静脉管腔超声检查扩张,疼痛不能缓解,无继发肺栓塞,肿胀消退不足50%,血流通过缓慢,管腔内有低弱回声物。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年 6月共 发现 各类 骨科手 术后有 临床 症状及 体征 的深 静脉 血栓
l 5例 , 报 告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性, 指导 患者正确的活 动方法 。②抬 高患肢 早期 活 动 , 以促进 静
本组 1 5例 , 6例 , 9例 ; 龄 2 7 男 女 年 8~ 4岁 , 平
11 一 般 资 料 .
脉血 回流 , 一般抬高 2 。 肢远端 高于近 端 , 量避 免膝 下垫枕 , 0下 尽 过度屈 曲, 响静 脉 回流 。鼓 励 者早期 下床 活动 。术后 2 4 h后 应开 始做 下肢 抬高 训 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 并督促患者在 床上主动屈 曲下肢 , 做踝 关
各 类 骨科 手 术 后 出现 1 5例 下肢 深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的病 因 、 术 方 法 、 醉 方 法 、 防进 行 探 讨 。结 果 手 麻 预 治 疗后 均 未 出现 肺 、 脑栓 塞及 下 肢 坏 死 的情 况 。 结 论 高血 压 、 胖 、 肥 高龄 或 同 时有 代 谢 病 和 心 血 管 病 与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有 很 大 关 系。 本 组 1 病 例 经 早 期 诊 断 、 期 5例 早 脊 柱 骨折 伴 或 不 伴 截 瘫 、 盆 或 下肢 骨折 患 者 、 骨 术后 需要 长 期 卧 床 的 患 者 、 并 合
有脑 血 栓 病 史 5年 以 上 2例 。 手 术 时 间 15~ , 均 2 5h . 4h 平 . 。 术后 发 生 深 静 脉 血 栓 的 时 间 为 2d~1周 。 左 下 肢 1 1例 , 下 肢 右
4例 。
12 临 床 分 型 及 表 现 .
中 央 型 3例 , 围 型 9例 , 合 型 3例 。 周 混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论文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论文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273406山东费县方城中心卫生院关键词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075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大量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降低医疗费用【sup】[1]【/sup】,因此正确规范的防治和功能锻炼有助于降低dvt的发生率。

2000年2月~2008年2月发现各类骨科手术后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1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8~74岁,平均45岁。

致伤原因:腰椎骨折2例(其中1例不伴截瘫),骨盆及下肢骨折13例。

术前有心血管疾病的3例,糖尿病2例,既往有脑血栓病史的2例。

手术时间1.5~4小时,平均2.5小时。

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时间为5~20天。

左下肢11例,右下肢4例。

临床分型及表现:中央型3例,周围型9例,混合型3例。

中央型:3例均为左侧,均有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

2例腹股沟区压痛,1例左下腹及腹股沟区压痛,患肢皮温高。

其中1例为胸腰椎骨折术后,1例为骨盆骨折,1例为左侧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为2.5~4小时,发生时间为6~12天。

周围型症状较中央型轻,大腿、小腿肿胀,疼痛轻,内收肌管血管走行有压痛6例,窝处压痛3例,homans征阳性6例,浅静脉曲张2例。

其中4例为骨盆骨折,1例粗隆间骨折,3例股骨骨折,1例髌骨骨折。

手术时间1.5~3小时,发生5~20天。

混合型:下肢肿胀严重,疼痛较剧烈,下肢不愿活动,活动时疼痛加重,皮温高。

1例胸腰椎骨折,1例骨盆骨折,1例股骨干骨折。

辅助检查:15例esr均增高,血液呈高凝状2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闭塞5例,髂外静脉1例,股静脉3例。

回流不畅11例。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主诉,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和静脉造影确诊。

根据lensing等【sup】[2]【/sup】提出的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本组诊断明确。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制定护理对策。

方法:收治骨科住院患者448例,进行资料再回顾分析。

结果:性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60发生率明显增加;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发生率明显增加;多发性骨折与骨盆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

结论:通过有效的高危疾病护理、预见性护理、预后护理,大大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效果。

关键词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护理对策骨科术后早期最常见并发症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患侧肢体坏死。

血栓脱落可形成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1]。

故骨科术后,积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极为重要。

2009年4月~2011年收治骨科住院患者448例,进一步分析形成原因,同时制定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4月~2011年收治骨科住院患者448例,男236例,女212例,年龄18~81岁,平均45.12±23.12岁。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彩超检查,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24例出现不同程度静脉血栓,男10例,女14例,其中髂股静脉血栓5例,腘静脉10例,其他9例为小腿各静脉血栓形成。

确诊后积极溶栓治疗,其中由于出现肺栓塞死亡1例,溶栓失败2例,放置腔静脉滤网治疗,均治愈出院。

方法:收集所有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发生相关性因素,包括骨折部位、合并症及年龄等因素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并制定护理策略。

统计学处理: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3.2进行分析,影响因素采用X2检验。

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性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60发生率明显增加;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发生率明显增加;多发性骨折与骨盆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見表1。

护理对策。

①高危疾病护理:骨科手术后常规皮下注射抗凝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积极控制原发病,注意饮食调整。

对高龄患者增加探视次数,同时与患者多交流,向家属与患者讲解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帮助患者活动、按摩,严密观察是否出现下肢水肿、颜色改变等,预防血栓形成。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吴鹏;邵战锋;王恒军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27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方法: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分析对其进行治疗时使用的治疗方法、麻醉方法以及手术后使用的预防手段。

结果:20例患者在经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后均未出现下肢坏死或肺、脑血栓的情况。

结论:肥胖、合并高血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骨盆或下肢骨折患者、脊柱骨折伴或者不伴截瘫,或者是同时有心血管病和代谢病都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总页数】2页(P56-56,58)
【作者】吴鹏;邵战锋;王恒军
【作者单位】710609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马额中心卫生院;710609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马额中心卫生院;710609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马额中心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J], 杨永松
2.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J], 马海生;李福平;张伟曾;高扬
3.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J], 朱格化;张洪
4.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J], 谭宏星
5.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J], 谭宏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关节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根本原因分析

骨关节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根本原因分析

骨关节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根本原因分析摘要:目前国内报道的外科术后 DVT 的发生率约为 26%,而 DVT 患者早期死亡率则高达 2%~5%。

血栓一旦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肢护理预防1术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1.1术中血栓形成具备 Virchow 三要素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总结术中形成 DVT 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个科室的手术涉及盆腔操作,比如结直肠手术、妇科手术等,手术局部操作使血管壁损伤,尤其对下肢静脉回流造成很大损伤,会加大术中 DVT 形成的风险。

第二,麻醉及手术创伤促使组织因子释放,直接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

此外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就具有血液高凝状态,下肢DVT 可发生在肿瘤的任何阶段。

第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手术能力的提高,复杂手术、腔镜手术、大手术逐渐增加,术中需要特殊的体位,如截石位、折刀位、头低臀高位等,患者体位固定、被迫长时间制动,血流缓慢。

1.2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存在的困难目前深静脉血栓预防主要包括基础预防、药物预防和物理预防等。

基础预防包括主动活动、术后翻身及保护血管等。

与术中相关的主要是保护血管,其他预防措施在患者麻醉下难以实现。

药物预防首先要判断有无出血风险,因为手术本身有出血可能,所有在术前评估有出血风险的患者一定不可以药物预防。

而物理预防很难完善,比如术中电刀极板的贴敷、加温装置的摆放以及防褥疮的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深静脉血栓的物理预防。

2术中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2.1JFK 医疗中心风险评估量表量表包括 9 个维度共 33 个条目,总评分≤6 分为低危,7~12 分为中危,≥13 分为高危。

通过让三名不同的护士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这三名护士的评分差异,来衡量评分者之间的可靠性。

该评分方法简单易行,将有助于护士更加自信地认识到对住院患者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和降低风险。

2.2Padua 预测评分量表包括恶性肿瘤、VTE 病史及创伤手术、年龄、肥胖等 11 项危险因素,每项按严重程度评分 1~3 分,根据总积分将患者分为高危(≥4 分)和低危两类。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奚爽【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nursing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Methods 106 patients receiving surgical treatment in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received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s.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was 1.89%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3.21%in the control group (x2=4.88, 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of nursing can better prevent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

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13.2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5)。

结论加强护理能较好的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作者】奚爽【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骨科,重庆4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多数在制动状态下发病,而下肢大手术患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1],特别是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3~5d[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摘要】目的关于骨科术后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的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我院200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骨科手术后发生的29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因、手术和麻醉方法及预防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15例患者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后都没有发生肺、脑栓塞或下肢坏死的病情。

结论脊柱骨折伴有或者不伴有截瘫、骨盆或者下肢骨折病人、手术后病人需要长期卧床、伴有高血压、高龄或者同时患有代谢病及心血管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巨大关系。

【关键词】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68-02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临床上常见的静脉血液出现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患者一旦形成深静脉血栓不仅会给其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导致其残疾。

特别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骨科手术后,静脉血栓由于多方面原因更加容易发生[1]。

文章回顾我院200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探讨其形成的病因、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和预防等。

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0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9例下肢骨折患者,其中男19例,女10例。

年龄范围在9.5-76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6.3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有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有1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有7例。

11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单独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例,有血栓形成既往史患者2例。

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长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平均手术时长为2.6小时。

其深静脉血栓出现的时间一般在术后2天至7天之间,其中右下肢2例,左下肢3例。

1.2治疗方法确诊后本组患者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使其与心脏水平保持于30°的角度,并保证患者卧床休息1至2周的时间,使血栓紧紧黏住其静脉内膜,帮助患者减轻局部疼痛感,给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凝和抗炎治疗,帮助其消退水肿和炎性反应,同时进行阿司匹林口服以防止血小板凝聚。

在此期间要严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进行定期检查。

若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则应对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使用80000u的尿激酶注射液和剂量250-500毫升的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混合配比,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用药频率为1日2次,持续用药时间为1周。

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对其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在术前12小时之前进行0.4毫升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术后24小时之后,若患者的切口引流明显减少则对其进行0.4毫升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用药频率为1日2次,持续用要时间为10天。

1.3疗效评定方法依据患者手术后出现的下肢疼痛、肿胀等主诉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静脉造影,同时还运用血管显像技术观察下肢静脉血流状况,若超声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
表明患者疑似深静脉血栓,则需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

2结果
本组29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14例,余下15例患者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均未出现肺、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

3讨论
3.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可知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大类:血液的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的淤滞和静脉壁的损伤。

大多数患者小腿肌肉处的静脉丛是其深静脉血栓的来源,在未对患者进行任何治疗的状况下其小腿形成的深静脉血栓可达25%,且会延伸至其周围近端静脉,而近端静脉是绝大多数严重程度达致命性的栓塞的来源[1]。

①血液的高凝状态:由于手术刺激使得将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致使其黏附性得以加强;若手术致使患者脱水或失血则会导致患者血液出现浓缩现象,从而使得血细胞数量相对而言有所增多。

②静脉血流的淤滞:由于手术中出现全身性麻醉或联合阻滞致使患者的肌肉呈现完全麻痹的状态或致使患者周围静脉出现扩张现象,因而减缓了静脉流速;患者经受下肢骨科手术后其下肢制动,加其长期卧床致使其下肢肌肉始终保持在一种松弛状态,从而致使其血流滞缓。

③静脉壁的损伤:若骨科手术中由于机械性操作使用不当(如拉钩等)而需使用止血带,但这样不仅极易挫伤静脉壁而且还会致使血小板出现黏附现象,从而导致纤维蛋白发生沉积致使血栓形成。

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
因还和患者本身身体状况和相关合并疾病的情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肥胖、高龄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或患有心血管病和代谢病等[3]。

3.2高危因素患者在骨科手术之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手术时间、手术范围和手术部位以及手术后下肢制动时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髋部手术、下肢骨折、膝部手术以及大面积的毁损的患者以及手术范围广、手术时间长以及手术长期制动时长在4天以上的病人较为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可将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易感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种。

高危判定标准:恶性肿瘤需进行盆腔或腹部广泛手术,下肢(尤其为髋关节)大手术;中危判定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上,全身麻醉状态下手术时间大于30分钟;低危判定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下,全身麻醉状态下手术时间小于30分钟。

除此之外,通过对临床的长期研究和观察,学者发现还有其他因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大于50岁的高龄、吸烟、全身麻醉、妊娠、肥胖、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静脉曲张、口服避孕药、既往血栓病史和小腿感染等。

若骨科病人有着上述病症和情况则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会加大[4]。

3.3预防
3.3.1心理预防治疗应当对患者加强术后心理辅导,使患者了解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和严重后
果,使患者对其提高警惕性。

而且还应叮嘱患者多吃一些低脂肪食物以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并要求和监管其杜绝吸烟。

而且应当对患者说明在手术后及早进行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和帮助其进行正确的锻炼。

3.3.2药物预防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药、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口服抗凝等。

其中使用较多的有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肝素。

虽然口服抗凝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却有致使患者出血的可能性,在患者服用该药期间应当加强对其监控凝血机制。

抗血小板药所产生的预防作用小,因而在临床上使用并不广泛。

低分子右旋糖酐在手术后可以极大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是其所产生的副作用却很多,如心力衰竭和过敏反应等,小剂量肝素虽然具有很好的抗血凝功效但是缺乏抗凝功能,若每日对患者使用量超过5000u则会使患者出血的发生概率增加。

低分子肝素可以增强抗凝效果,可有效预防血小板减少发生的现象。

对于肥胖或高龄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手术前2小时对其注射2500u的低分子肝素,手术之后患者应当持续5天注射2500u的低分子肝素。

在此期间还应当进行复方丹参注射液的静脉滴注以及阿司匹林的服用。

针对高龄患者应当适当减少止血药用量[5]。

3.3.3物理预防治疗早期训练中应当抬高病人患肢以帮助其改进静脉血液的回流状况,一般情况下应当帮助将其下肢向上抬高至20°左右,避免其在膝部下垫枕,以致使其下肢形成过度屈曲状,
从而影响静脉回流。

叮嘱患者在手术后及早下床进行积极的活动,并依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活动量,对患者的深呼吸和咳嗽进行相应指导,在手术之后的24小时后对患者进行抬高下肢训练。

对于下床有困难的患者应当鼓励和督促其进行内外旋转运动、环转踝关节运动和床上屈曲下肢运动;对于截瘫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帮助其进行被动运动,对其膝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进行伸、外翻、屈、内翻等运动,同时还应帮助患者进行按摩理疗帮助其缓解静脉回流状况。

总之,发生骨折后必然会减少患者的活动量,从而加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应当对患者进行有相应的预防治疗。

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高危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当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②在手术进行时应当保证血容量的充足;③应当避免患者在较长时间段内卧床和制动;④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下肢训练。

参考文献
[1]韦喜艳.预防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18).
[2]田会,赵振英,王兆娜,赵捧新,张采红,王浩汀.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6).
[3]李鹏.创伤骨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的临床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5).
[4]王付香.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25).
[5]程灏.智慧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概况[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