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高二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高二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高二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设计意图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学生高中化学学习中的“拦路虎”,学生容易混淆“完全电离”、“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微观过程,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从微粒分类的本质去准确判断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怎样的行为以及这些微观过程的强弱程度。

本节复习课通过三个环节的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对所学溶液知识体系的梳理,深入思考其内在联系,完成知识的螺旋式上升。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微粒观从溶质物质分类的角度准确判断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二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方程式表征和分析h2s和na2s水溶液中的各粒子变化及各种变化的强弱程度,由学生自主归纳出如何利用方程式表征这一工具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种类。

第三环节通过习题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微粒观、平衡观和符号表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溶液中各粒子的来源、种类和含量,各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外界条件如何影响平衡。

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提炼和应用,形成方法观。

整个复习教学运用“宏观一一微观一一符号一一图像”四重表征分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准确判断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2)运用方程式表征分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溶液的离子平衡概念及其相关常量。

2.掌握常量的计算方法,了解平衡常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3.能够运用离子平衡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其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离子平衡的定义•离子积和溶度积的概念•离子活度和离子活度积的定义及其关系2. 离子平衡常量•酸碱平衡常量–酸度常数与碱度常数–酸碱常数的计算方法–酸度计和碱度计的使用•溶解度平衡常量–溶解度积的概念–溶解度平衡常量的计算方法–溶解度实验的操作方法3. 离子平衡原理•离子平衡原理的基本假设•离子平衡原理的应用实例–酸碱反应–水解反应–溶解度平衡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离子平衡、常量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2. 学生自主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离子平衡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问题导向法教师提出具体问题或场景,让学生应用离子平衡原理和常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离子平衡概念的理解。

•常量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酸度常数与酸度计的使用。

•溶解度平衡常量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1. 教学评价本教学方案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

同时,采用问题导向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反思本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更多的实验训练和团队合作机会。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一)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1. 电离平衡中的三个易错点(1) 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 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2)弱电解质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 水稀释时, c (H +)增大。

(3)由水电离出的 c (H +)= 1.0×10-13mol ·L -1 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2. 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 pH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 ,盐酸加入的水大多(2)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大pH加水稀释相同的 pH ,多醋酸加入的水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 水的电离① 任何条件下, 水电离出的 c (H +)= c (OH -); 常温下, 离子积常数 K W = 1.0×1014。

② 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正盐、活泼金属(如 Na )则促进水的电离。

(2)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 c (H +)和 c (OH -)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c (H +)与 c (OH -)的大小酸性溶液 c (H +)>c (OH -) 中性溶液 c (H +)= c (OH -) 碱性溶液c (H +)<c (OH -)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不一定都减小,如氨水加①当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如: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CH 3COO -的水解程度, 所以等浓度的 CH 3COOH 与 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同理 NH 3·H 2O 的电离程度大于 NH 的水解程度, 等浓度的 NH 3·H 2O 和 NH 4Cl 溶液等体积混合 后溶液显碱性。

② 当水解能力大于电离能力, 如: HClO 的电离程度小于 ClO -水解程度, 所以等 浓度的 HClO 与 NaClO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案§1 知识要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2、3、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4全部电离,故4为强电解质) 【思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D 、2O 2和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思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 、相同条件下,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平衡:H 2 + 水的离子积: = []·[OH -] 25℃时, []=[] =10-7 ; = []·[OH -] = 10-14 注意: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值一定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之和为14的酸和碱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抑制) 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之和为14两种水解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促进) 【思考】试比较3的、4的4、11的、10 23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物质单质化合物 电解质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

2024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章末整合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2024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章末整合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六、知识点梳理
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基本概念
- 离子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 电荷守恒定律: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 离子平衡的表示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离子平衡,如Na+ + CH3COO- ⇌ NaCH3COO。
2. 离子平衡的移动原理
- Le Chatelier原理: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若受到外界影响,系统会偏向能够减弱这种影响的方向移动。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8.学生作业:提前准备好相关的作业题目,如练习题、思考题等,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
9.教学反馈:准备反馈表格或评价工具,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3)实验现象的解释: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有限,难以将实验结果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针对以上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运用案例分析、实验演示、数学模型建构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5.教学软件: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在线教学平台,如PowerPoint、Google Classroom等。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选修四07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第一课时)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刘利林一、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强调以人为本,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可持续性地发展,是否能适应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的需要。

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集体学习方针,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据此,本章复习我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思路来设计。

(1)以问题为主线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本章内容采用“问题式”复习教学,通过设置各种问题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在不断的质疑和解疑中掌握知识内容,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体,能让学生做的,老师坚决不做。

(3)回归课本,重视课本:按课标要求,教学内容、练习重基础,源于教材,回归教材。

O H O H三、教学反思本节教学以问题为主线,将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及溶液PH的计算串联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问题”有利于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同时对调动课堂气氛,加强师生的互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选修四07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学案[知识疏理]一、强、弱电解质(1)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例______ ______ (2)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例______ _______ (3)弱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例_______ _____ (4)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都不是电解质;B、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C、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D、Na2O2和SO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完整word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完整word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课题: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3、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过程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概念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强弱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如弱酸、弱碱和水)二、弱电解质的电离1、CH3COOH CH3COO-+H+2、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3、电离平衡的特征:(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2)等-—V电离=V结合≠ 0(3)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5)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4、影响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 外因:①浓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错误!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三、电离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嗖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

2、表示方法:AB A++B-3、同一弱电解质在同一温度下发生浓度变化时,其电离常数不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教学案●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强、弱电解质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的知识。

2.结合典型的例题和练习,掌握电离平衡知识、水解平衡知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应用●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应用●教学方法总结、归纳、讲练结合【复习回顾】1.2.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已知NH3、SO3、NO2、P2O5等的水溶液均可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物质 单质 化合物 解质举例(所属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举例(所属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举例(所属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和物 纯净物6.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

电荷数相同时,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____;离子浓度相同时,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溶液导电性越_____________;7.化学平衡移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如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如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盐类水解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盐类水解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需注意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水解方程式的书写需注意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B、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C、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D、Na2O2和SO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高二化学教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区分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溶液的酸碱性判断、PH的计算方法、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3、盐类的水解及应用4、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弱电解质电离是_______的,用?表示。

如:CH3COOH______________??NH3·H2O_______________??(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H2S的电离方程式为H2S______________(3)多元弱碱用一步电离来表示:如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离平衡的特征:弱、等、动、定、变3、电离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______________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________之比是一个常数,用符号___表示(2)电离常数表示方法:对于AB???A++B-,K=___________________(3)意义: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

一定温度下,K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______。

(4)影响因素:K只与_____有关,对同一电解质,温度升高,K_____。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2)外因:a温度:由于电离过程吸热,温度改变,平衡移动,升温促进电离,平衡_____移动b浓度:电解质浓度降低(加水稀释),电离平衡_____移动,电离程度____;电解质浓度增大(加电解质),电离平衡____移动,电离程度____;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c同离子效应:加入含弱电解质离子的强电解质,抑制电离,电离平衡_____移动d反应的离子:加入能与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离子,促进电离,电离平衡_____移动【例题1】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B.升高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例题2】1、现有①硫酸铜晶体、②碳酸钙固体、③纯磷酸、④硫化氢、⑤三氧化硫、⑥金属镁、⑦石墨、⑧固态苛性钾、⑨氨水、⑩熟石灰固体,其中(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3)属于非电解质的;(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5)能导电的是知识点2 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离子积a、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Kw=________________,此时c(H+)=c(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影响因素:Kw只受________影响,温度越高,Kw________c、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解质水溶液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溶液酸碱性任意温度c(H+)与c(H+)的关系c(H+)的范围(mol/L)(25 ℃) pH范围(25 ℃)中性溶液c(OH-)___c(H+) c(H+)___1.0×10-7 __7酸性溶液c(OH-)___c(H+)c(H+)___1.0×10-7 __7碱性溶液c(OH-)___c(H+) c(H+)___1.0×10-7__7【例题3】25 ℃时,0.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A.0.01 mol·L-1B.0.02 mol·L-1C.1×10-12 mol·L-1D.5×10-13 mol·L-1【例题4】下列溶液一定显碱性的是()A.溶液中c(OH-)>c(H+)B.溶液中含有OH-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知识点3 PH的计算1.计算方法pH=_______________,求pH的关键是求溶液中的c(H+)。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大单元教学设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大单元教学设计
3、溶剂的行为——水的电离
3.1教学内容分析
水的电离的学习是在弱电解质的电离之后,学生对弱电解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进一步认识在溶液体系中除了溶质之外,还存在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
3.2教学过程
(一)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1】实验探究验证水溶液中溶剂能够电离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并用化学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水平。
(二)微观本质
【学习任务2】揭示水的电离的微观本质,用符号表征水溶液溶剂的行为,完善水溶液分析思路。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水溶液体系物质行为的认识进阶,依据证据从不同视角,推出合理的结论。
【学习任务3】从本质上认识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理解c(H+)、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能够利用进行简单计算。
1.2教学过程
(1)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1】观察不同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宏观现象,判断水溶液中微观粒子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5任务1流程图
(2)微观本质
【学习任务2】揭示水溶液中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建立水溶液中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认知思路。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评价任务3】诊断并学生对水溶液体系酸碱性的认识水平和证据推理的能力,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结合。
3.3设计思路
第三课时主要分析“水溶液中溶剂的行为”,引导学生在分析水溶液时关注溶质的同时也要关注溶剂,完善学生对水溶液问题的分析思路。“学习任务1”通过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纯水中微粒的作用,掌握纯水是一种极弱的弱电解质;“学习任务2”类比弱电解质电离,落实水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和水的离子积的掌握;“学习任务3”帮助学生从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中微粒的种类和数量,定性的认识水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并会用离子积进行简单计算,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化学教学案溶液中离子平衡专题讲评班级:姓名:学号:一、试题分析二、成绩分析三、错因归类:1.有些同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审题答题欠规范。

2.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的分析能力不足3. 读图识图能力欠缺[讨论](用时8 分钟)四、教学方法讲述,分组讨论,提问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离子平衡相关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和针对性练习的设置与训练,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系统、严密与循序渐进。

2、学会通过图像分析问题,提高读图识图能力的基本素养。

3、增强探究化学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六、典型错题讲评(一)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的分析能力不足【7、16(Ⅱ)】【思路总结】【高考链接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H3PO2 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2))NaH2PO2 为(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3))NaH2PO2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二)读图识图能力欠缺【12】【思路总结】【高考链接2】(2017• 甲卷• 12 )改变0.1 mol·L-1 二元弱酸H2A 溶液的pH, 溶液中H2A 、HA- 、A2- 的物质的量分数δ(X) 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δ(X)=2c(X)c(H A) + c(HA-) + c(A2-)]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1.2 时,c(H2A)=c(HA-)B.lg[K2(H2A)]=-4.2C.pH=2.7 时,c(HA-)>c(H2A)=c(A2-)D.pH=4.2 时, c(HA-)=c(A2-)=c(H+)【高考链接3】(2017•乙卷•13)常温下将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 表示pH 与lg c(HX-)c(H2X)的变化关系C.NaHX 溶液中c(H+)>c(OH-)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课堂小结:【课堂练习】298 K 时,在20.0 mL 0.10 mol·L-1 氨水中滴入0.10 mol·L-1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王杨江苏省淮州中学知识结构第一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回顾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

2.复习回顾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3.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填图、例题等方式使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关于溶液pH的计算。

教学难点关于溶液pH的计算。

教学方法练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开门见山]今天,我们来复习刚刚学过的这一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首先请大家回忆弱电解质电离的知识点,来看这样几个问题。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电离特点 全部或部分电离 化合物不直接电离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离子或分子与离子共存 溶质分子结构特点 离子化合物、少量共价化合物 极性键结合的共价化合物 实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非金属氧化物、气态 氢化物、大多数的有机物2.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分类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 溶于水可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一部分共价化合物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微粒存在的形式 阴阳离子和水分子 阴阳离子、电解质分子以及水分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H 2SO 4===2H ++SO 2-4NaOH ===Na ++OH -NaCl ===Na ++Cl -CH 3COOH CH 3COO -+H +NH 3·H 2O NH +4+OH -【总结】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思考1】下列物质①石墨②三氧化硫③液态氯化氢④氯气⑤熔融的硫酸钾⑥食盐晶体⑦硫酸溶液⑧乙醇⑨醋酸⑩氨水,其中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强电解质是________,弱电解质是________,非电解质是________。

注意:①化合物不是电解质即为非电解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教案名称: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对象:高中化学学生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2.掌握浓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离子浓度。

3.了解离子平衡对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相关实验材料。

2.实验器材:玻璃容器、电极、电压计等。

3.学生课前作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有关离子的知识,复习离子的概念和离子的形成。

2.介绍(10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水溶液中存在着离子平衡的现象。

解释离子平衡的相关术语,如离子互相转化、离子的溶解和沉淀等。

3.计算离子浓度(15分钟)解释如何计算离子浓度,介绍摩尔浓度和等维度浓度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进行计算。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离子浓度的方法。

4.案例分析(15分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熟悉离子平衡的应用。

例如,一杯含有KCl、NaCl和CaCl2的水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2mol/L和0.3mol/L,计算溶液中各离子的总浓度。

5.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1.实验演示(15分钟)利用实验演示的方法,展示离子平衡对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例如,在两个玻璃容器中分别加入NaCl和AgNO3的水溶液,观察不同离子浓度下的溶液的电导性质和颜色变化。

2.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不同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并总结规律。

3.总结(10分钟)组织全班讨论,总结离子平衡对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强调离子浓度对溶液电导性、沉淀和溶解等方面的影响。

4.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计算离子浓度的练习题和写一个关于离子平衡在生活中应用的小论文等。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注意:(1)单质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CO2、NH3等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不是其自身电离的离子。

(3)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概念(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少数共价化合物。

弱电解质主要是共价化合物。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分依据不是看该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也不是看其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而是看溶于水的部分是否完全电离。

小结: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如SO3、CO2、C6H12O6、CCl4、CH2=CH2……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①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a.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原因是电离过程吸热。

b.浓度:加水稀释,使弱电解质的浓度减小,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c.同离子效应:例如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体,溶液中c(CH3COO-)增大,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左(填“左”或“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c(H+)减小,pH值增大。

(4)电离过程是可逆过程,可直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去分析电离平衡。

以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CH3COOH CH3COO-+H+(正向吸热)。

实例(稀溶液)CH3COOH H++CH3COO-ΔH>0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 c(H +) 导电能力 Ka 加水稀释 → 增大 减小 减弱 不变 加入少量冰醋酸 →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加HCl(g) ←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加NaOH(s) →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加入镁粉→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升高温度 →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 练习:1.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②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虽小,但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③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好,所以它是强电解质 ④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 A .② B .① C .①③ D .②④ 2.(2012·合肥质检)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 3 HNO 3 弱电解质 CH 3COOH NH 3 H 3PO 4 Fe(OH)3 非电解质蔗糖BaSO 4酒精H 2O3.(2013·福建高考·8)室温下,对于 mol ·L -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AlCl 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OH -Al(OH)3↓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 H 4+)·c(OH -)变大C.用HNO 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其溶液的pH=134.(2013·上海高考·11)H 2S 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 2SH ++HS -和HS-H ++S 2-。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法导航】1. 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 +)>C(-OH )的操作是 ( )(1)将水加热煮沸 (2)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3)向水中通CO 2 (4)向水中通NH 3 (5)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 (6)向水中加入NaHCO 3固体 (7)向水中加NaHSO 4固体A.(1)(3)(6)(7)B.(1)(3)(6)C.(5)(7)D.(5)【答案】 D【方法要领】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请按如下思路完成本题的解:本题涉及到哪些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各自对水的电离平衡如何影响?结果任何(C(H +)与C(-OH )相对大小)?归纳酸、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2. 在0.1 mol/l 的NH 3·H 2O 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C(NH 3·H 2O)>C(-OH )>C(+4NH )>C(H +)B .C(+4NH )>C(NH 3·H 2O)>C(-OH )>C(H +)C .C(NH 3·H 2O)>C(+4NH )=C(-OH )>C(H +)D .C(NH 3·H 2O)>C(+4NH )>C(H +)>C(-OH )【答案】A 。

【方法要领】NH 3·H 2O 是一元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少部分发生电离(NH 3·H 2O +4NH +-OH ),所以C(NH 3·H 2O)必大于C(NH 4+)及C(-OH )。

因为C(-OH )=C(H +)+C(+4NH ),所以C(-OH )>C(+4NH )。

综合起来,C(NH 3·H 2O)>C (-OH )>C(+4NH )>C(H +)3. 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 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配制成1L 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OO CH 3)>C(Na +),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H +)>C(-OH )B.C(CH 3COOH)+C(-COO CH 3)=0.2 mol/LC.C(CH 3COOH)>C(-COO CH 3)D.C(CH 3COO -)+C(-OH )=0.2 mol/L答案:B方法要领: CH 3COOH 和CH 3COONa 的混合溶液中,CH 3COOH的电离和CH 3COONa 的水解因素同时存在。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概念及其现象表现。

2.掌握弱酸和弱碱溶液的离子平衡计算方法。

3.掌握化学平衡式的书写方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弱酸和弱碱溶液的离子平衡计算方法。

2.掌握化学平衡式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弱酸和弱碱溶液的离子平衡计算方法。

2.理解化学平衡式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概念1.离子的概念及水溶液的电离现象。

2.水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的计算。

3.离子平衡的概念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表现。

2. 弱酸和弱碱的离子平衡计算方法1.弱酸和弱碱的概念及其离子平衡式的表示方法。

2.离子平衡常数及其计算方法。

3.pH值的计算及其与离子浓度的关系。

4.酸度常数及其计算方法。

3. 化学平衡式的书写方法1.化学反应的概念及其平衡态的定义。

2.化学平衡式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

2.实验演示法。

3.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评价1.课堂即时问答。

2.实验报告评分。

3.家庭作业。

七、教学资源1.实验室。

2.实验器材及试剂。

3.计算机及投影仪等。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是介绍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概念及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弱酸弱碱溶液的离子平衡计算方法,并掌握化学平衡式的书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讲解法、实验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认为可以加强课堂互动和讨论,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教材分析:(一)本章教材的总体认识:1、地位和作用:第二章已学习化学平衡原理,本章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离子平衡知识与化学平衡知识密切相关,尤其是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及其学习方法,可直接用来指导对离子平衡的学习。

因此,本章是化学平衡学习的继续与拓展。

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的掌握,是对中学化学的平衡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本章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难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已学过的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指导有关电解和物质的检验等知识的学习。

有关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考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难点,依知识点设计的考题,题型多样,考题具有较强综合性。

在本章结束或复习时总结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及水解平衡等四大动态平衡的范围、原理、影响条件、热效应及平衡特征,以便让学生建构完整的平衡知识体系。

2、内容及结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认识盐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结构和组成上加以理解电解质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及其移动和移动后结果比较。

(2)通过水的离子积的导出,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的理解,找到溶液发生酸碱性变化的平衡点。

(3)通过分析酸或碱的稀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加深理解pH的大小与酸碱性的关系。

(4)通过实验并应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水解的规律,分析不同盐类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一)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1. 电离平衡中的三个易错点(1) 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 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2) 弱电解质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 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不一定都减小, 如氨水加水稀释时, c (H +)增大。

(3) 由水电离出的 c (H +)=1.0×10-13 mol·L -1 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2. 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1) 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 pH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 ,盐酸加入的水(2) 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 pH加水稀释相同的 pH ,醋酸加入的水14。

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①任何条件下, 水电离出的 c (H +)= c (OH -); 常温下, 离子积常数 K W = 1.0×10-②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正盐、活泼金属(如 Na)则促进水的电离。

(2)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 c (H +)和 c (OH -)的相对大小。

33COO - 的水解程度,所以等浓度的CH3COOH 与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同理NH3·H2O 的电离程度大于NH 的水解程度,等浓度的NH3·H2O 和NH4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②当水解能力大于电离能力,如:HClO 的电离程度小于ClO-水解程度,所以等浓度的HClO 与NaClO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③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酸式酸根的电离能力和水解能力哪一个更强。

如在NaHCO3 溶液中,HCO 的水解大于电离,故溶液显碱性;而在NaHSO3 溶液中,HSO 的电离大于水解,故溶液显酸性。

4.酸碱中和滴定的滴定曲线钠、氨水的滴定曲线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二)典型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1.CH3COONa 与NH4Cl-)>c(H+)2.Na2CO3 与NaHCO3Na2CO3 溶液中NaHCO3 溶液中物料守恒c(Na +) =2[c(CO) +c(HCO)+c(H2CO3)] c(Na+)=c(HCO)+c(CO)+c(H2CO3)电荷守恒c(Na+)+c(H+)=c(OH-)+c(HCO)+2c(CO)质子守恒c(OH-)=c(H+)+c(HCO)+2c(H2CO3) c(H+) +c(H2CO3) =c(OH -) +c(CO)大小关系c(Na +)>c(CO)>c(OH-)>c(HCO)>c(H+) c(Na +)>c(HCO)>c(OH -)>c(H+)c(Na+)>c(HCO)>c(H2CO3)>c(CO)(三)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的三类应用(1)沉淀的Th成①加沉淀剂,如向AgNO3 溶液中加入NaCl 可生成沉淀;② 调节pH,如向一定浓度的CuSO4 和FeSO4 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H2O2 氧化FeSO4,使Fe2+转化为Fe3+,再加入CuO 或Cu(OH)2 调节pH 至约等于4,使得Fe3+的水解平衡右移转化为沉淀,而Cu2+没有沉淀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2)沉淀的溶解①酸溶解法,如CaCO3 溶于盐酸;②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 溶于NH4Cl 溶液;③氧化还原溶解法,如Ag2S 溶于稀HNO3;④配位溶解法,如AgCl 溶于氨水。

(3)沉淀的转化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沉淀易向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沉淀转化,如2.Q c 与K sp 大小比较的应用Q c 为浓度商(离子积)是指刚开始反应(但未反应)时平衡体系各物质浓度幂次方之积之比(对于溶液是指混合后但不反应时的浓度)。

Q c 与K sp 的相对大小可反映出体系是否为平衡状态(即沉淀是析出还是溶解):(1)Q c>K sp,过平衡状态,反应将逆向进行,析出沉淀。

(2)Q c=K sp,平衡状态。

(3)Q c<K sp,未平衡状态,反应将正向进行,沉淀溶解。

题型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2015·全国卷Ⅰ ) 浓度均为0.10 mol·L -1 、体积均为V0 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 随lg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lg=2 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解析:选D 由图像分析浓度为0.10 mol·L-1 的MOH 溶液,在稀释前pH 为13,说明MOH 完全电离,则MOH 为强碱,而ROH 的pH<13,说明ROH 没有完全电离,ROH 为弱碱。

A.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A正确。

B.曲线的横坐标lg 越大,表示加水稀释体积越大,由曲线可以看出b 点的稀释程度大于a 点,弱碱ROH 存在电离平衡:ROH%&R++OH-,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故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B 正确。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溶液的pH 接近于7,故两溶液的c(OH -)相等,C正确。

D.当lg=2 时,溶液V=100V0,溶液稀释100 倍,由于MOH 发生完全电离,升高温度,c(M+)不变;ROH 存在电离平衡:ROH%&R++OH-,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R+)增大,故减小,D错误。

2.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为K W(B)>K W(A)>K W(C)>K W(D)B.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可从C 点到D 点C. B 点对应的温度下,pH=4 的硫酸与pH=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D.升高温度可实现由C 点到D 点解析:选B A 项,温度越高,水电离出的c(H+)和c(OH-)越大,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由图像知,温度:A>B>C=D,则K W(A)>K W(B)>K W(C)=K W(D),错误;B项,温度不变,K W 不变,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中c(OH-)变大,c(H+)变小,可以实现从C 点到D 点,正确;C 项,B 点对应温度下,K W>1.0×10-14,pH=4 的硫酸与pH=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但pH 不一定等于7,错误;D项,C 点和D 点均处于室温,错误。

3.室温下,0.1 mol·L-1 的HA 溶液中c(H+)/c(OH-)=1010,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4B.加蒸馏水稀释后,c(HA)/c(A-)减小C.向体积和pH 均相等的HA 溶液与盐酸中加入足量锌,盐酸中产生的气体多D.在NaA 溶液中存在浓度关系:c(H+)>c(OH-)解析:选B 选项A,K W=c(H+)·c(OH-)=10-14,结合=1010 可得c(H+)=10-2 mol·L-1,pH=2,由HA 的浓度知HA 为弱电解质,该项错误;选项B,=,加水稀释过程中,K 不变,c(H+)减小,故减小,该项正确;选项C,HA 是弱电解质,故当盐酸与HA 溶液的pH 和体积均相等时,HA 的物质的量大,HA 与Zn 反应产生H2 的量较多,该项错误;选项D,HA 为弱酸,NaA 溶液中的A-水解呈碱性,故c(H+) <c(OH-),该项错误。

题型二中和滴定及应用4.准确移取20.00 mL 某待测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 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 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解析:选B A 项,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待装液润洗才能装入NaOH 溶液进行滴定。

B 项,随着NaOH 溶液的滴入,锥形瓶内溶液中c(H+)越来越小,故pH 由小变大。

C 项,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颜色半分钟内不褪去,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应停止滴定。

D 项,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所加标准NaOH 溶液量偏多,使测定结果偏大。

5.(2016·天津高考)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1 的三种酸(HA、HB 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B.滴定至P 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C.pH=7 时,三种溶液中:c(A-)=c(B-)=c(D-)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解析:选C A 项,根据起点pH:H A<HB<HD 知酸性:HA>HB>HD,根据酸性越强,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则K HA>K HB>K HD,正确;B 项,P 点时根据横坐标中和百分数为50%知c(HB)∶c(NaB)=1∶1,根据纵坐标pH<7 知酸的电离程度大于盐的水解程度,正确;C 项,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和pH=7 知c(Na+)=c(A-),同理c(Na+)=c(B-)、c(Na+)=c(D-),根据中和原理知溶液显中性时需要的NaOH 的量不同,故c(Na+)不相同,则c(A-)、c(B-)、c(D-)三者不相同,错误;D 项,当中和百分数都达到100%时,溶液为NaA、NaB、NaD 的混合物,则c(OH-)=c(HA)+c(HB)+c(HD)+c(H+),即c(HA)+c(HB)+c(HD)=c(OH-)-c(H+),正确。

6.用0.1 mol·L-1 NaOH 溶液滴定40 mL 0.1 mol·L-1 H2SO3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SO3 的K a1=1×10-2B.0.05 mol·L-1 NaHSO3 溶液的pH=4.25C.图中Y 点对应的溶液中,3c(SO)=c(Na+)+c(H+)-c(OH-)D.图中Z 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SO)>c(HSO)>c(OH-)解析:选D A 项,以W 点计算,其中c(HSO)≈c(H2SO3),H2SO3 的K a1==1×10 -2,正确;B 项,X 点为NaHSO3 的溶液,且总体积为80 mL,浓度为0.05 mol·L-1,其pH=4.25,正确;C 项,图中Y 点c(SO)=c(HSO),又因为电荷守恒有:2c(SO)+c(HSO)+c(OH-)=c(Na+)+c(H+),可得3c(SO)=c(Na+)+c(H+)-c(OH-),正确;D 项,图中Z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Na2SO3:因为HSO 水解,c(OH-)>c(HSO),水解是微弱的,故c(Na+)>c(SO)>c(OH-)>c(HSO),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