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力量训练:筋骨力
力量训练的观点

对小五手筋骨力量练习的一些看法1、抻筋(各部位关节韧带拉伸),压腿、劈叉、前后下腰、压臂2、跑坡、跳坎、顺沿子(耐力、弹跳力、平衡力训练以及有氧运动练习)3、拧麻花(二十条寸宽浸水麻布合股,单手按照螺旋状拧出水分)、解疙瘩(拇指粗麻绳结成盘扣用手解开疙瘩)、推碾子(撵麦场子大石碾子推圈)、摇井(左右单手摇橹撸)、踩椿磨(左右换足踩椿米臼单足)、背布袋、爬杆子、挂梁、扣坛子(无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对于传统武术的体能习练方法与现代竞技体育为什么不同,习练武术的人对肌肉与筋腱的看法与现代健美运动的本质区别等。
这些问题我思考了一下,然后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1·首先从健美运动和武术开始讲起。
无论是健美还是武术,都可以使一般人肌肉强壮,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健美运动使肌肉纤维加宽,变粗。
而武术运动则是使肌肉纤维变长,韧性加大。
传统武术中有一句谚语,叫“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分”。
现代健美也发现了拉伸对肌肉的价值,但这种拉伸还是基础性的,只是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放松。
专业的奥运会选手通常会进行1小时的拉伸训练,这和重力训练的时间差不多了,我想,这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发展柔韧性吧?实际上,传统武术中有一种训练模式就是完全在拉伸中发展力量,改造身体。
是的,不需要任何器械,你徒手就可以有一个强韧的身体。
注意,我说的是强韧,而不是强壮。
比如,传统小五手中的桩法里上中下三体位的伸展运动通过伸筋拔骨,改造你的身体。
2·健美运动可以在数月使得肌肉外形得到明显的改善,也就是说,健美运动可以使练习者在相对短时间内获得外形的改善,但是这种运动的效果是通过现代器械,在短时间里追求肌肉大改造,为的更多是视觉冲击力。
讲究挺胸收腹。
而不是武术习练的所有练习方法为的是搏击,讲究垂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武术的筋骨训练是需要数年的系统训练肌肉在训练中不断的提高强韧性,筋腱的厚度和延展度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3·现代竞技体育是针对性的单项目训练,是一种纯动型的健身法。
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

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
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也叫做“八段锦”。
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拳术的训练方法,旨在通过拳击、摔跤、抓握和抗力等活动来增强人体的筋骨强度和力量。
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是由传统的中国武术理论和实践方法所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家功夫:
一、锻炼筋骨:通过手掌、拳、肩、膝盖、背上部分等,进行八段锦筋骨力训练,使身体筋骨变得更有力量,更有活力。
二、锻炼抓握力:通过两手抓握拳、手掌抓握和抓握力的训练,使抓握力变得更强大,拳头的抓握力更牢固。
三、锻炼抗力:通过握拳、抓握、蹬踏等抗力训练,使身体抗力变得更强大,拳头更有力量。
四、锻炼拳击力:通过各种拳击力训练,使拳击力变得更强大,拳头更有力量。
五、锻炼技巧:通过拳击、摔跤、抓握和抗力等技巧训练,使技巧更加精湛,更有效率。
六、保健:通过八段锦筋骨力训练,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是广大武术爱好者都应该关注的一种训练方法,它可以有效增强人体的筋骨力量、抗力、抓握力、拳击力和技巧能力,使人体更加强健。
此外,还可以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方法。
易筋经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

易筋经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易筋经,作为中国武术中的经典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瞩目。
它以其独特的锻炼方式和精妙的内功修炼方法,被誉为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的秘笈。
本文将深入探讨易筋经的训练原则以及对身体的益处。
一、易筋经的训练原则1. 内外兼修易筋经强调内功和外形的平衡发展。
通过内功修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气血运行和精神集中力。
而外形训练则注重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身心的统一。
2. 筋骨强化易筋经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强化肌肉和骨骼。
这些练习包括拉伸、扭转和压力等动作,可以增强筋骨的柔韧性和耐力,从而创造出强壮的身体。
3. 循序渐进易筋经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学者需要从基础动作和简单姿势开始,逐渐提高训练难度和强度。
只有在不断挑战自己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二、易筋经对身体的益处1. 增强力量和耐力易筋经的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
通过反复练习,肌肉可以逐渐增长并变得更加结实。
同时,练习易筋经还可以提高耐力,延缓肌肉疲劳的发生。
2. 提高灵活性易筋经的拉伸动作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并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舒适度和运动表现都有很大的帮助。
3. 增强耐受力易筋经的训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对意志力和毅力的训练。
坚持练习易筋经可以培养出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对困难和挑战的抵抗能力。
4. 提升身体协调性易筋经中的各种动作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整体协调性,使各部分之间的配合更加流畅和敏捷。
5. 促进身心健康易筋经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消除身体的疲劳和压力,提高身心的舒适度。
对于现代人来说,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往往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而易筋经可以帮助调节身心平衡,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
结语:易筋经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对于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坚持训练和不断挑战自己,可以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以医学观点诠释太极拳的一些要领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以医学观点诠释太极拳的一些要领作者张桂森医师(台湾)练武在「外」是对运动系统(筋肉、骨骼)的锻炼,对「内」则是神经系统的锻炼。
就是俗语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先说「内」,「内练一口气」,气分为有形与无形两方面来谈。
有形的气即是呼吸的气,这在上面已谈论过。
无形的气可以说是神经电流的传导。
神经的传导是一种电流的传导,平时神经细胞膜外面是带正电子离子,细胞膜内面是带负电子离子。
当有刺激讯息(stimulation)传来刺激在细胞膜上,如果此刺激的讯息够大的话,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这会使细胞膜外的正电子进入细胞内,细胞膜内的负电子则跑到细胞外,产生去极化现象(depolarization)使电流传导下去,之后细胞膜上的钠钾帮浦(sodium-potassium pump)会把细胞内的正电子打出细胞外,也使细胞外的负电子回流进入细胞内,使细胞保持再极化现象(repolarization),以便接受下一次的刺激以再产生电流的传导。
们用意念来练拳,意念就是意识,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大脑内部的运动状态,是人类大脑的一种特殊功能。
由大脑皮质产生意念就如发号命令,透过神经的传导产生去极化现象,传到全身,所以说神经电流传导的现象是气的表征,拳论上说「意到气到」。
当「精神内敛」时会使大脑更加平静,意念更能集中。
副交感神经更能兴奋,副交感神经控制的一些不随意肌随之兴奋,使心跳减缓,血管壁松弛,血压下降,肌肉不再紧张,减少能量的消耗,血糖下降,肠子蠕动增加使食欲正常化,脑内脑啡(βendophine)分泌增加产生欣慰感等等现象,这是精神内敛的好处。
右图: 上下蓝色线条表示副交感神经,黄色线条表示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合称自律神经,也就是由情绪来引导,可控制全身之器官。
人体由心脏打出的血液有17~20%输送到脑以供脑部使用,其余才输送到身体其他部位,以脑的体积重量才一、四公斤与身体的体积重量相比,脑是小了许多,但是却消耗了近五分之一的氧气,所以打太极拳不只是身体在消耗氧气,脑部(当然指所有的神经系统)也在消耗氧气,这是其他运动比不上的。
古劳咏春-----龙筋虎骨金刚劲功

图1:头顶天,脚立地,面部放松,双手自然下垂。
图2: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内旋成手心向后,大拇指顶住食指中节,其余三指弯曲贴手心,手腕尽量回勾。
图3:直臂上举至极限。自然呼吸。
要领:手腕必须尽量勾紧,自我感觉小臂阴阳面均有紧绷拉伸感为合度,大筋才能强行挑起,增加整体劲力。同时加速气血运行,为以后排打打下坚实基础。初练时动作到位后,停留十次呼吸方可进行下一个动作 ,中间不可放松,以后每天增加一次呼吸,直至36次为至,以下各式除特别说明,均适用此原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13:接上式,双手放松内合,内外劳宫相对。
图14:双手下按至胯前,紧接下动。
图15:左手下勾,右手上勾,手型如图2,左臂向右后方,右臂向左上方扭转,带动腰胯向左右旋转至极限,此时右肋应有拉伸感,自然呼吸。要点:双腿不可弯曲,双眼尽量看到右踝关节外侧。
图16:动作同上式,方向相反。
图9:接上式,双手立掌变为指向左右两边,尽力向两侧拉伸,自然呼吸。
图10:接上式,双肩膊极力内旋,带动双臂翻转至极限,手心变为向后上方(练习一段时间后将完全向上)自然呼吸。
图11:接上式,双手再变为向两侧前拉伸,手心向下,自然呼吸。
图 12:接上式,双手变为手心向前,仍向两侧极力拉伸,自然呼吸。
图4:接上式,双手成勾状不放松边外旋边下降至略低于肩。
图5:尽力交叉,此时肩关节应有强力拉伸之感,交叉至极限后不动,自然呼吸。
图6:侧面图。
图7:接上式,双手边打开边变为向反方向勾紧,至双臂左右平伸,手掌根外推,掌指回坳,自然呼吸。
图8:手指伸直成立掌,掌根外推掌指回坳,自然呼吸。
训练指南:本功法为秘传功法,某些传人亦称为“五指枚”或“八方展”。其机理类似少林真传易筋经,伸筋拔骨强化劲力之效极其明显,每日只须练两次,每次15—20分钟,2月可收奇效。有肾亏诸症者,练习时加上实腹提肛的练法,可收不药而愈之效。欲强化攻击力者,每次练完,放松全身后可加入甩手辅助练习,熟练后可产生如链子锤般的重拳杀伤力。欲增加抗击力者,练习至每式可坚持20式呼吸时,可用拳掌拍打身体,拍打时,身体绷紧发声抗击,可练出活性抗击功力。前后左右四方向伸展脊椎,可使错位的部位复位,消除伤患旧疾。
如何练筋骨功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练筋骨功最有效的方法练筋骨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功法,旨在通过特定的练习方法锻炼身体的力量和柔韧性。
下面我将向您介绍练筋骨功的最有效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培养正确的体姿:练筋骨功需要在正确的体姿下进行。
首先,保持背部挺直,肩膀放松,腰部微微用力向前倾斜。
其次,双腿稍微分开,脚掌平放,保持稳定。
这种姿势有助于身体各部位的平衡和力量的传导。
2. 伸展运动和热身:在开始练习筋骨功之前,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和热身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助于预防肌肉拉伤和其他运动伤害。
常见的热身活动包括旋转手腕和脚踝,伸展臂和腿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如跳绳或慢跑,以提高心率和身体活动水平。
3. 频率和时间:练筋骨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频率。
建议每天进行练习,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早晨和晚上各练习一次,以加强训练效果。
但是,注意适度,不要过度训练,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4. 增加难度和挑战:一旦适应了基本的练习,可以尝试增加难度和挑战。
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点。
首先,可以增加动作的幅度和深度,如加深下蹲或伸展动作。
其次,可以增加动作的时间和持续性,如增加持姿的时间或增加重复次数。
最后,可以尝试进行高阶的练习,如侧手倒立或头立式,这需要更高的力量和平衡能力。
5. 结合其他运动和训练:练筋骨功可以和其他运动和训练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可以结合瑜伽或普拉提练习,以提高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机能性训练,如重力训练或器械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
这些综合练习可以更全面地改善身体的素质和能力。
6. 坚持和耐心:练习筋骨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和耐心。
结果不会立竿见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您会逐渐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和进步。
因此,建议制定良好的训练计划,并坚持执行。
同时,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和进步。
总而言之,练筋骨功的最有效方法包括培养正确的体姿、进行适当的伸展和热身活动、保持适当的时间和频率、增加难度和挑战、结合其他运动和训练、并坚持和耐心。
筋骨锻炼方案

筋骨锻炼方案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的身体都需要足够的力量和耐力来支持我们完成各种任务。
而身体力量和耐力的提升需要通过锻炼来实现。
在所有的身体锻炼方式中,筋骨锻炼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一种。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筋骨锻炼方案,帮助您提高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什么是筋骨锻炼?筋骨锻炼,也称力量训练,是通过使用各种训练器材及重量,强化人体的骨骼和肌肉。
筋骨锻炼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身体力量、提高持久力、改善身体形态、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筋骨锻炼方案第一步:热身在你开始进行筋骨锻炼之前,你需要进行足够的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可以帮助你预热身体、加速血液循环、激活肌肉、降低受伤风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慢跑或快走5-10分钟•扭腰、扭臀、摆手等全身放松运动•伸展运动:可做静态或动态伸展运动,例如手臂、肩膀、腿部等第二步:重点训练选择适当的训练器材,结合正确的动作,进行坚持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力量和耐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有效的训练方案。
1.俯卧撑俯卧撑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力量训练动作,可以锻炼你的胸肌、肩部、上臂和腹肌。
具体方法如下:•躺在地上,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肩膀两侧,身体与地面平行,腿伸直,双脚并拢。
•缩腹,鼻孔呼气,伸直手臂将身体向上推起,直到臂部伸直,背部挺直。
•屈肘弯曲,同时呼吸吐气,直到肘部微弯。
•手臂伸展,身体重量支撑身体平躺在地面上。
2.深蹲深蹲可以锻炼你的腿部和臀部的力量和耐力。
具体方法如下:•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上举,手臂与肩膀水平。
•缩腹,慢慢向下蹲,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的位置(向下蹲时要保持脚后跟着地,双膝微屈)。
•保持姿势,3秒钟后,用力向上站起来。
3.哑铃肩推哑铃肩推可以锻炼你的肩膀和背部的力量。
具体方法如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住哑铃垂直下落。
•起身,双手好面对面自然向下悬垂,手肘弯曲,哑铃贴近肩膀。
•缩腹,双手同时用力将哑铃举起举过头顶,过程要平稳。
桩功练得筋骨壮的好处及方法

桩功练得筋骨壮的好处及方法当今大成拳界,筋骨锻炼是大成拳习练的“禁区”。
其实,筋骨的锻炼并不神秘,它贯穿于大成拳的每一步功法,但所占比例较小。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桩功练得筋骨壮。
欢迎阅读!桩功练得筋骨壮我们知道,人体自出生以来,筋骨就是连通的,如果不连通的话,人就残废了。
但是,由于人们生活中的用力习惯,使自身的筋骨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不能有效地用力。
通过大成拳站桩,可以改变和调整人们的用力习惯,除却后天的拙力,从而生发本能活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筋骨之力。
众所周知,大成拳练的是整体。
要想把身体炼整,首先必须在桩功中让自身的筋骨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就是生理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筋腱的放长变粗,骨的密度增大变硬,就是俗话说的“筋长力大,筋粗力大,骨重筋灵”。
大成拳可以运用桩功中的肌肉放松和间架结构的定型来达到改变筋骨的目的。
筋就是筋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韧带,其质地坚韧,柔软而滑溜,呈白色兼青色的带状或片状,是连接肌肉和骨辦的一种坚韧组织。
筋腱不但质地坚韧,而且富有弹性。
因此,人体四肢才能伸缩,五指才能开合,两足才能履行,两腿才能跳跃。
大成拳爆发出来的弹抖劲,除了气血、骨骼和肌肉的共同作用外,筋腱亦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在《神运经》中讲:“伸筋以拔力”,“松筋者涣也,汉筋者萃也。
松涣者软之极也。
汉萃者刚之极也。
松如绳之系,汉如冰之清”。
《黄帝内经•灵枢》中所言“筋为刚”,都讲了筋的作用,说明了人的力量来源于筋和腱。
所以说,筋腱不但是四肢伸缩转动的主宰者,也是力量的发生处。
当然,筋腱本身之所以能有伸长弹性,仍是气血所营养的结果。
骨骼和关节在人体起着支撑的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的经脉篇说,“骨为干”。
这就是说,“干”有支撑的作用。
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骨架,在人体起着“支”和“撑”的作用。
骨骼与关节的粗细及强壮程度,直接关系到劲力发挥时支撑力量的大小。
所以,骨骼粗壮的人,支撑的力量就大,劲力也就充分;反过来讲,骨骼和关节细小的人,支撑的力量就小,所发挥的劲力就弱。
详解筋骨训练的方法

详解筋⾻训练的⽅法种什么样的种⼦,得什么样的果,练习⽅法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不同!传武的“撑筋拔⾻”根本的⽬的是产⽣速度和劲⼒,跟现代搏击的要求是统⼀的,或者说,所有实战性的拳法,都必须具备这两项素质,只是途径不同⽽已!瑜伽跟传武,在对待筋⾻关节上,就如同⽤两种模式拉⽪筋,⼀种是通过外⼒,将⽪筋慢慢拉长,并且逐渐增加幅度,使其越拉越长,甚⾄到了极度柔软的程度。
⽽另⼀种模式,则是通过逐渐的拉弹⼤筋,如同崩弹琴弦般的运动,使得⼤筋越来越充满弹⼒,⼈体会⼀定程度上变松变软,实现关节如同弹簧般的⾃由弹动。
速度和劲⼒是主要追求⽬标。
“练武不练功,必定⼀场空”、“外练筋⾻⽪,内练⼀⼝⽓”,“⼤道⾄简”、“真传⼀句话,假传万卷书”,经过⽆数代⼈积累总结的“真东西”,固然⾮常简单,甚⾄很不好看,但⼀定有其独特之处,⼀定有他的道理。
站桩第⼀个遇到的就是筋⾻关,因为很多⼈还没有练到⼼情烦躁的时候就已经累得⽆法坚持了,所以必须要有吃苦耐劳、不怕累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按要领苦站,就能度过此关。
筋⾻训练的要领:筋⾻关第⼀处为肩颈拙⼒,由于普通⼈的⽤⼒习惯都是端着肩膀让肩颈肌⾁⽤⼒,所以松肩颈为站桩⼊⼿第⼀步。
开始站桩的时候,最累的不是腿⽽是肩和脖⼦,腿累了会发抖,但还可以坚持,毕竟腿的⼒⽓⼤,只要忍着就能⽀撑,⽽肩膀累了却酸痛难当,桩形变化,后天拙⼒重⽣,严重影响到功效。
此关如何过?⽆他法,只有先紧⽽后放松。
将这些酸痛的肌⾁放松,让肩胛后背的肌⾁发挥作⽤,去⽀撑肩膀的重量。
肩胛的⼒量上来了,肩膀的⼒量就可以放松了,这样肩膀就不累了。
在“间架结构要领”中,这⼀步叫“落肩回胛”,所谓“落肩”指的是肩膀放松,将原来端着的肩膀放下来,肩膀放下来了,就形成了所谓的“熊膀”。
⼤家可以观察动物园的⼤狗熊,站⽴起来时肩膀的体态,它那个肩膀就是我们追求的状态。
我们如何检查松肩的效果呢?那就是看⾃⼰锁⾻的位置,普通⼈的两根锁⾻,位置⼤概相当于钟表上的10点10分钟,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位置(象⼀个倒⼋字形),锁⾻斜向上耸的。
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

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
内家拳的筋骨力训练方法是通过练习各种功法和技术,来增强筋骨力量和灵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
1. 手臂力量训练:包括推手、拳击、捶打等练习,可以通过与他人进行对练来锻炼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
2. 腿部力量训练:如深蹲、跳跃、跪拜等动作,可以增强腿部的力量和爆发力。
3. 腰部力量训练:如站桩、摇身、缠丝等练习,可以加强腰部的灵活性和力量。
4. 背部力量训练:如练习倒马步、平刺等动作,能够增强背部的力量和稳定性。
5. 腹部力量训练:如练习大转体、腹注功等动作,可以锻炼腹肌的力量和耐力。
6. 腕部力量训练:如握拳敲背、握拳推挡等练习,可以增强腕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7. 姿势调整训练:内家拳注重保持正确的姿势和站位,通过正确的站桩、行步等动作,来训练筋骨的力量和稳定性。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内家拳筋骨力训练方法,具体选择和训练方式应根据个人情
况和掌握的拳法流派而定。
此外,内家拳的力量训练也需要结合呼吸、意念等内在因素的培养,才能真正发挥出内家拳独特的力量。
筋骨劲力训练方法

筋骨劲力训练方法1.重量训练: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筋骨劲力训练方法之一、通过使用负重器械,如哑铃、杠铃等进行重量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的力量和体积。
常见的重量训练动作包括深蹲、卧推、硬拉等。
2.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挑战,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水平。
这种训练方法包括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综合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3.动作训练:动作训练是一种模拟实际运动动作的训练方法,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提高身体的动作技巧和速度。
这种训练方法包括冲刺、跳跃、转身等。
动作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身体的敏捷性。
4.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一种提高身体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
通过利用平衡器械,如平衡球、平衡板等进行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平衡训练也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5.跳高训练:跳高训练是一种特定的筋骨劲力训练方法,通过训练跳高动作和技巧,可以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垂直跳跃能力。
跳高训练包括纵跳训练、起跳训练、着地训练等,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跳高能力。
6.弹力训练:弹力训练是一种利用弹力绷带和橡胶套筒等器械进行的训练方法,通过利用弹性对肌肉进行拉伸和收缩,从而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弹力训练可以针对不同的肌群进行,如臀部、核心等。
7.倒计时训练:倒计时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方法,通过倒计时的方式进行训练,即每组动作的时间逐渐减少,但每组的次数保持不变。
倒计时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增强身体的体能水平。
总之,筋骨劲力训练方法是通过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提升身体的运动能力和耐力。
不同的训练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目标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为了保证训练效果和安全性,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动作技巧、适当的负荷和充分的休息。
武术腰腿基本功

武术腰腿基本功功夫内家拳中国功夫有言:‚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关于内练另论。
为什么武术功夫特别强调伸筋拔骨?骨是人之架,筋是骨之束。
筋缩而骨节粘,筋拔而骨节开。
筋萎缩骨质松。
筋又靠气血营卫,靠神经调理,靠血液供养。
支撑人体之骨架有七十二节。
在七十二节中负荷最重的是膝关节,其次是踝关节,还有腕关节。
当然,其它各关节并非不重要。
所以,伸筋拔骨,拉长四肢,腰腿基本功是学武中重要的必修课程。
通过抻筋功夫,把身体韧帯拉长,使筋有弹性,骨质强壮,肌肉有力。
我国武术中无论何门何派,都须求腰腿灵活,虚实分明,步法稳健而无浮漂之弊。
所以练少林拳者,在初学时必先学习基本功,要使腰腿柔和灵活,稳实有力来作为练拳术及器械的基础功夫。
少林派如此,太极拳其实也不例外。
武术的基本功就如同盖楼房必要有深厚的基础。
每当在练习拳术之初,也同练习其他体育运动一样,先应做些准备活动。
使身体微微发热,则血气和顺。
虽然各门各家而不同,但总不外是‘抻筋劈叉,弯腰踢腿,转臂扩胸’等等动作。
练习腿部的柔韧性是初学武术的人必修之课,有必要把自己的两条腿练的‚软‛一些,为自身创造好条件,以便于今后容易做出劈叉、高举腿,二起脚、旋风脚等比较难的动作。
把腿练‚软‛,要软中有硬,用武术的术语说,那叫‚柔韧‛。
(一)基本功注意事项和训练步骤:练习腿部柔韧性的方法,首先是‚抻筋‛,然后再用‚压、耗、踢"等多种方法,其实,更需要的是每天能坚持。
(1)、练时可穿布底鞋或软胶底等没有后跟的鞋,衣服以宽松式,中国制式最为适用,运动服也可。
(2)、练习时的方向:早不朝东,晚不向西,午不朝南,永不向北。
练时早上和晚上为宜,午后也可以。
(早以5时至7时,午后15时至16时,晚以21时至22时;此不过略示标准,如有其它情况者,自可随意安排。
)(3)、年龄与功夫进度:成年者,十八岁以上的人,万不可强化激烈进行,更需长久坚持。
少年若十岁上下者,正是练习基本功的好时候。
古法筋骨训练体系

古法筋骨训练体系
1古法筋骨训练体系简介
古代中国有着许多独特的体育运动和健身方法,其中古法筋骨训练体系是一种非常受人们欢迎的健身方法。
它的特点在于不需要器械、场地,只需一个平坦、安全的地方即可进行练习。
2古法筋骨训练体系的起源
古法筋骨训练体系有着漫长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武术训练的一部分。
在古代武术中,强健的身体条件是学习武术的基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武术师傅们发明了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了多种特别的动作和各种独特的体位。
这些方法既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能提高武术技能。
3古法筋骨训练体系练习方法
古法筋骨训练体系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身体柔韧性的提高,坐位力量练习,支撑练习,立位力量练习等等。
例如,支撑练习可以练习腕、肘、肩部肌肉,而坐位力量练习可以练习腰部和腹肌。
4古法筋骨训练体系的好处
古法筋骨训练体系可以帮助你提高你的身体的柔韧性和强度。
如果你经常练习这个方法,你的身体会变得更加灵活,力量也会得到显
著提高。
此外,古法筋骨训练也有助于改善你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你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5古法筋骨训练体系的注意事项
在练习古法筋骨训练体系时,你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你应该确保你的身体状态良好,未经医生允许不要强行进行练习。
其次,你应该选择一个平坦,安全的练习场地以及好的师傅的指导才能更好地进行练习。
以上就是关于古法筋骨训练体系的简介,通过这种古代武术传承下来的训练方法不管是锻炼身体健康,还是提高武术水平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易筋经强健筋骨的绝世功法秘籍

易筋经强健筋骨的绝世功法秘籍作为一部流传于中国武术界的古籍,《易筋经》被誉为强健筋骨的绝世功法秘籍。
自古以来,许多武术家都将《易筋经》视作提高身体素质和武功水平的必备之物。
本文将探讨《易筋经》的来历、内涵以及它为何能够成为强健筋骨的绝世功法秘籍。
一、《易筋经》的历史渊源《易筋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武学经典之一,追溯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代。
据传,这本经典是由达摩祖师传授给少林寺僧侣,以帮助他们修炼武艺。
在传承中,经过多次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今所传世的版本。
二、《易筋经》的内涵和原理《易筋经》以修炼者的筋骨为重点,通过特殊的训练方法和呼吸法,达到强化身体素质和提高武功的效果。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通过打通经脉和提升气血循环,使筋骨能够得到有效的滋养和锻炼,从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在《易筋经》中,强调了内外兼修的理念。
内功训练是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姿势来锻炼体内的气血循环,外功训练则是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动作和姿势来刺激和锻炼身体的肌肉和骨骼。
这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强健筋骨的效果。
三、《易筋经》的功效和好处修炼《易筋经》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和功效。
首先,它能够增强身体的力量和韧性,使人的肌肉更加结实,筋骨更加坚固。
其次,《易筋经》还可以提高人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使人在武术和其他体育活动中更为敏捷和灵活。
另外,《易筋经》还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此外,通过修炼《易筋经》,人们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和专注力,培养出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四、修炼《易筋经》的注意事项虽然《易筋经》具有诸多好处,但是在修炼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初学者应该由资深的教练指导,以免出现错误的姿势和动作。
此外,身体的舒适度和疲劳感是判断训练强度和进度的重要指标,不可贪多嚼烂,不能给身体造成过度的负担。
另外,修炼《易筋经》需要坚持不懈,不能心急求成。
初学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武术杂谈之---劲

武术杂谈之---劲中国武术门派之多,在世界武术中也是非常少见的。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历史清楚,脉络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约300多个,这些流派会以主修内功、外功来粗略划分,成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
个人觉得其中一大高深技艺,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劲”!练劲不练力,劲力打拙力:凡能抬举、提拉重物而不能运力达于四肢者,武术家称之为有“力”,但叫它为死力、拙力。
而能将全身之力运送于一拳一脚甚至一指之端者,武术家称之为有“劲”,也叫劲力。
“劲”有透力,可由表及里(我运用的民间跌打手法,其中的力就有用到劲);“力”无透力,仅及于表面。
“劲”有爆发力,但不能持久;“力”能持久,但无爆发力。
武术家能以手掌击石成块,以指钻砖成洞,足见透力之强,力大者不能。
力大者可日负百斤,往来百里,持久力强可见一斑,武术家不能。
武术家可一拳跌人丈外,一脚致人非命。
可见“力”与“劲”是不大相同的。
练武术讲究练的是“劲力”,而不是“死力,拙力。
”如果只想练出力量,那么练举重、健美等项目会更有效。
寸劲法在八极,心意,形意等中国传统拳法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技术结构,可以说寸劲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通过内外兼修,使意念力,呼吸力,运动力集中的一种武术劲力的表现方式,看似简单平淡的一击,却足以产生致命的杀伤力!拳劲有很多种,但是实际上核心的也就那么几种:1 枪劲,俗称刚劲,弹劲,冲劲,说白了就是急速推撞劲,又叫尺劲,推到接触击打点后立紧后速松而弹,以骨力为主筋力为辅,整个手臂在过程中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对整体架子工整要求较高,特征就是致命性杀伤力相对较弱,在击打的同时可以瞬间摧拔对方重心,所谓击人于丈外,威慑力强,可以说不用在接触的一瞬间就把对方完全打成重伤的情况下也能安全的保护自己远离对手,所谓进身即分胜负,这个劲练到头能够完全与太极劲相合,单纯把劲练到极精微时还可以练到渗透劲(无形透劲),即让人一搭手在还不知觉时就受伤了,练这个渗透劲主要还是靠一个字-练,说白了把推弹劲练到蓄力极微,劲力极细的时候自然就是了。
筋骨力量训练方法

筋骨力量训练方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而筋骨力量训练作为一种重要的身体训练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筋骨力量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种训练方式。
一、训练目的筋骨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身体的力量和耐力,增强肌肉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达到塑造身材、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多种效果。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不仅要注重肌肉的力量训练,还要注重肌肉的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以达到全面提升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训练方法1. 重量训练重量训练是筋骨力量训练的核心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高强度的肌肉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的质量和数量。
在进行重量训练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重量和组数,以及正确的动作和呼吸方式,避免受伤和过度疲劳。
2. 自重训练自重训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筋骨力量训练方法。
通过利用自身体重进行训练,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提高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常见的自重训练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动作,可以在家中或户外进行。
3. 动态训练动态训练是一种注重肌肉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通过进行跳跃、冲刺、爬山等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爆发力。
在进行动态训练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动作和强度,以及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避免受伤和过度疲劳。
三、训练注意事项1. 适度运动筋骨力量训练需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在进行训练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以减少肌肉拉伤和扭伤的风险。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肌肉的反应和疲劳程度,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组数。
2. 合理饮食筋骨力量训练需要合理饮食,以保证身体的营养和能量供应。
在训练前后,需要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促进肌肉的生长和恢复。
同时,需要避免过度饮食和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以免影响身体的健康和训练效果。
3. 坚持训练筋骨力量训练需要坚持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筋骨劲力训练方法

筋骨劲力训练方法1.什么是筋骨劲力训练?筋骨劲力训练是以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韧性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法,使肌肉健壮,身体更加强健。
筋骨劲力训练是一种高强度、高重量的训练方式,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才能完成。
2.筋骨劲力训练的基本原理筋骨劲力训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增加重量和强度,刺激身体产生适应性反应,增强骨骼、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韧性。
在训练开始的初期,通过逐渐增加重量和强度,逐步增强身体的负荷能力,从而预防受伤。
同时,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渐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使身体更加强健有活力。
3.筋骨劲力训练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肌肉力量来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从简单的走路、上楼梯,到重物的举起、搬运等都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
而如果没有进行筋骨劲力训练,身体的肌肉质量、力量和韧性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经常进行筋骨劲力训练能够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性,从而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
在运动竞技中,强大的筋骨劲力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还可以带来更高的竞技水平和更好的成绩。
4.筋骨劲力训练的常用方法4.1重量训练重量训练是筋骨劲力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训练方法可以通过使用杠铃、哑铃等器械进行训练,重量可以逐渐加大,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组数和次数来控制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进行重量训练时应该注意正确的动作和呼吸方法,以避免伤害身体。
4.2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通过高强度的运动和休息的交替进行训练的一种方式,每组练习之间需要间隔一定时间。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增强身体的负荷能力,促进脂肪的燃烧并有助于控制体重。
4.3敏捷性训练敏捷性训练是通过各种跑步、跳跃等动作,配合障碍物和锻炼器械训练,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速度。
敏捷性训练可以加强韧带,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在一些竞技项目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5.筋骨劲力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筋骨劲力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5.1初学者应该逐渐增加重量和强度,切勿贪快,在经验和体能不足的情况下强行进行高强度训练容易带来悲剧性后果。
筋骨锻炼方法

筋骨锻炼方法
筋骨锻炼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也是身体强壮的必要方式。
一、深蹲
深蹲是一种传统的力量训练,能够有效锻炼腿部和臀部筋骨。
做深蹲时,要保持身体稳定,抓紧腰部和胯部,使力量均匀平衡,双脚向外扩展,双膝保持灵活,再慢慢把脚向前伸,最后蹲到平贴膝盖的位置,再慢慢站起来,至少重复10次。
二、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一种训练腹肌和背肌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锻炼身体的筋骨。
做仰卧起坐时,要保持背部紧贴地面,同时把膝盖弯曲,上身用力向上,以头部领先,再以呼吸为节奏,仰卧起来,最后以反向做法,把身体慢慢放下,至少重复10次。
三、收腹
收腹是一种常见的练习,能有效锻炼腹部筋骨,保持身体柔韧性及灵活度。
做收腹时,双脚保持分开状态,平贴地面,双膝微微弯曲,手放置腰部,用内脏下压的方法打开腹部,同时把双膝向前伸,做20次为一组,每隔3秒可以做一次,每日重复3-5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篇发表在易武网上的关于传统武术力量训练的文章,作者通过自身实践,接触到传统武术中的一些真东西,的确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现在转载于此;也希望各位武友客观的看待一些网络上流传的污蔑传统武术的言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作为流传几千年的国术,自然也有其存在的理由,愿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武术方有可能发扬光大。
首先声明,本文只是个人通过训练体会进行的推测和理解,只代表个人看法,进行一种探讨,不敢保证其正确性,欢迎有传统武术练习经历的朋友一起探讨,共同揭开传统武术一些练法的神秘面纱。
传统武术在功力训练方面有一个名词叫筋骨力,近些年来也被捧得很神秘,一提练功必定有抻筋拔骨、挑起大筋之类的说法,什么筋长力大,骨重筋灵之类的词语也不少见。
我曾亲身做过实验,用了三个月时间,日常练习时完全停止常规的力量训练,只保留技术训练,练习站桩(站桩一直是筋骨训练的代表),事实证明确实是有效的,身体整体力量尤其是打击时的爆发力不但没减退,反而有比较大的增长,自己有很明显的感觉,也通过外面那种击打力量测试的机器进行了数据对比,虽然不知道单位是什么,但打出来的数字上有明显提升。
现在把站桩和常规力量训练结合起来,感觉效果更好。
“筋骨力”最早是中医里的概念,《黄帝内经》就曾提到“筋为刚,骨为干”,中国传统武术里筋骨力训练也是一个核心内容,形成了区别西方肌肉训练的独特体系。
往往一提到用力,首先想到的是肌肉收缩产生力量,这也是西方以肌肉力量为主的训练体系立足的核心,这没有错,也是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那么多人体极限式的世界纪录在那摆着呢。
在西方解剖学中,筋就是韧带,骨就是骨髂。
骨骼是身体的支架,没有骨骼的支撑人就是一堆软肉,什么力量也没有。
筋是骨骼与肌肉的连接,更是肌肉收缩产生力量的起点与发动机,在人体的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废一个人,不是打断腿也不是割肉,而是挑筋。
骨髂本身不能产生力,但通过训练变得粗壮坚实,能为发力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就象一个大力士拿着一根铁棍能捅死人,但把一张纸卷起来让他拿着捅人,他力量再大也不能把人
捅伤,因为纸卷承受不住捅人的力量。
骨骼的作用我感觉在西方肌肉训练和筋骨训练中都是一样的,都是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
传说中很多武术家体形瘦削去体重很大,应该就是骨骼坚实的原因。
我在站桩训练过程中,在身体脂肪没有增加,外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直处于稳定的体重也有上升,应该也是这个原因。
主要谈谈我对筋力的认识。
人的韧带是致密的结缔组织,是非常有力的,最能说明韧带力量的就是手指,手指上再练也练不出什么肌肉,但你做大重量硬拉时十根手指和你的腰腿一样在承担那一百多公斤的重量。
练二指禅的人能够用两根手指撑起全身的重量,也绝不是靠的手指上的肌肉,承受力量的都是韧带,由此可见韧带的力量。
为什么有的人看着干巴瘦,但掰腕却很厉害,因为对腕力起决定作用的并不仅仅是前臂的肌肉,而是手腕内侧的韧带,大家把手握紧拳并向内弯曲,就能看到手腕内侧凸起的韧带。
瘦的人不一定韧带就细,如果他的韧带比你更粗更有力的话,韧带力量完全可以弥补肌肉力量的不足。
而传统武术中很多练功方法都是在针对人的韧带进行训练,应该是前辈大师们很深刻地认识到了韧带对于力量的重要性,但我觉得由此就把肌肉力量贬低为“蛮力”、“拙力”并排斥肌肉训练也是片面的,人体运动由韧带和肌肉共同的作用产生,光针对某一项练习还是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肌肉力量训练时韧带也要承受力量,也对韧带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但韧带的密度和力量都比肌肉强得多,肌肉疲劳了但韧带还没得到充分的刺激,所以专门对韧带进行练习还是有必要的。
我看了很多据说可以挑起大筋的功法,感觉可以大体分成两类,或者是两大类相结合。
一类是在人整体保持一个固定姿势的状态下用意念诱导肌肉完全放松,肌肉完全放松了当然韧带就要出力了,不然这个姿势就保持不住。
就象用两根绳子同时拉车,一根绳子放松了,另一根绳子就要承受更大的力量。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市面上流传的意拳站桩,听说意拳还有门内秘传的紧桩练法,那就不得而知了,可能就属于我要说的下一类了,本人也不是意拳门人,不妄作猜测评论。
另一类就是极力伸展关节或者弯曲关节,以人为用力的方式拉紧韧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此达到提高韧带强度的目的。
比如站桩时一般要求头往上顶屁股往下坐,其实就是在主动拉抻脊柱,锻炼脊柱的韧带。
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
下面分析一下为什么筋强壮了就有所谓的“整劲”了,韧带除了连接肌肉和骨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包裹关节,人的各个关节都是肌肉比较薄弱的地方,膝、肘、腕、踝、手指这些关节处只有韧带包裹着,那点肌肉完全可以忽略,所以肌肉再怎么发达手腕想粗起来很难。
针对人体的这个结构,格斗中也产生对关节进行杀伤的擒拿术和反关节技术。
人做每一个动作尤其是负重动作时,关节都是要受力的,不然无法支撑,而这个力也有相当大一部位是由韧带来承受。
我曾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壮汉扛起一个很重的杠铃想进行深蹲练习,结果刚往后退了两步,一条腿就从膝关节处扭曲折断了,这就是他的膝关节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造成的严重后果。
受了这种伤,他的职业生涯也由算是到头了,如果他的膝关节韧带够强,就不会出现这种惨剧。
韧带强劲有力,对关节的固定力量增强了,全身骨骼支架整体的承受力也就大大增加,在发力时能形成更稳定的内部支撑,能承受更大的反作用力,在运动中也由于韧带的高强度能更好地调动全身参与发力,所以能够爆发出更强大的打击力量。
对于传统武术中说的筋粗力长很好理解,筋长力大我也一直不太理解,但运动员选择时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看跟腱长度,一般跟腱越长的爆发力越好,跟腱长也是筋长的一种表现,不知道这二者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其实通过对一些武术资料的研究和考证,传统武术并不是不注重肌肉力量训练,比如传统练法中的石担(其实就是杠铃)、石锁、揉球、抖大杆等练法,其实都是同时对肌肉力量
和韧带力量在进行训练,当然也有站桩、易筋经等专门针对韧带进行训练的方法,而且从常理上来讲,传统武术练习既然都能深层次地认识到韧带对于发力的作用,没理由把更明显的肌肉视而不见。
筋骨力的大兴其道也只能解释为一些人为了私利而进行的“造神”运动,不把筋骨力说得神乎其神怎么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呢?怎么能来钱呢?
首先要肯定的是,筋骨训练是科学的,有效的,从更深层的角度找到了增长功力的方法,而且还很适合东方人天生肌肉不发达的体质,这起码从我的个人训练中是切身体会到了。
但筋骨力训练的本质也只是一种身体素质训练,和肌肉训练一样,是一种增长力量的训练方法,只是训练的着眼点不一样,也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但正如你力量大不一定会打一样,筋骨力再强也只是具备了一种身体素质,还是必须有相应的技术训练和实战训练,能把这种素质在实战中发挥出来才有价值。
那些鼓吹筋骨力一成简直就超凡入圣天下无敌的人,只能说是别有用心了,目的当然就是两个字: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