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钠代谢紊乱-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PPT课件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87b6d2f8c75fbfc77db2dd.png)
婴幼儿 70 80 60
年龄、性别、胖瘦
体液中的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细胞 外液
细胞 内液
Na+
K+ Ca2+ Mg2+
K+
Mg2+ Na+ Ca++
Cl- HCO3-
SO42- HPO42- 有机酸
HPO42-
SO42- HCO3- Cl-
体液渗透压
由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所产生的渗透效应形成
渗透作用示意图
(1)原因和机制
等渗性脱水
等
大量消化液丢失 大量胸腹水
丢失等渗液
渗 性
大面积烧伤等
脱
水
(2)对机体的影响
机体代偿机制
细胞外液 丢失
血容量↓等渗性脱水血量↑ADH↑ 醛固酮↑
钠水 重吸收↑
对临机床体表的现 影响
尿少 尿钠少
等渗性脱水
口渴强烈
晚/重:醛固酮↑ 脱水热
细 胞
渗透压 体液量 血 组织 细胞
内
浆 间液 内液
液
早/轻:ADH↑
CNS功能障碍
晚/重:循环衰竭
(脑出血)
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等渗性脱水
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
特征: ①失钠 ? 失水
②血钠浓度? ③血浆渗透压 ?
等比例 正常 正常
◆水 肿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低渗性脱水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特征: ①失钠 ? 失水
②血钠浓度? ③血浆渗透压 ?
> <130mmol/L <280mmol/L
水电解质紊乱——水、钠、钾 ppt课件
![水电解质紊乱——水、钠、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1ba0ac87c24028905fc330.png)
3,醛固酮促进肾脏钠、水重吸收和钾、氢排出
ACE
4,心房钠尿肽(ANP)具有强大的利钠和利尿的作用 • 血容量增加 • 心房钠尿肽分泌 • 降低肾素和醛固酮浓度 • 抑制钠在近球小管的重吸收 • 利尿、排钠、松弛血管平滑肌
水钠代谢障碍分类
• 1,根据体液的渗透压 • 低渗性脱水 • 高渗性脱水 • 等渗性脱水 • 低渗性水过多(水中毒) • 高渗性水过多(盐中毒) • 等渗性水过多(水肿)
低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 1,特点 • 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与失水、 • 血清钠浓度<130mmol/L • 血浆渗透压<280mOsm/L • 也称为低渗性脱水
低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 2,病因 • 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
处理措施不当 • (1)肾内丢失 • a长期使用高效利尿剂,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的重吸收 • b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醛固酮分泌不足 • c肾实质疾病 • d肾小管酸中毒 • (2)肾外丢失 • a消化道失液: • b皮肤丢失:大汗后只补充水分;创面渗液; • c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胸水、腹水
水钠代谢障碍分类
• 2,根据血钠浓度和体液容量 • (1)低钠血症,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 •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 (2)高钠血症,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 •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 (3)正常血钠性水紊乱,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 • 等渗性脱水 • 水肿
低钠血症——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 3.防治 • 防治原发病 • 轻度患者可限制水的摄入 • 中毒患者出现抽搐、昏迷按相应方法进行抢救,
并同时用高效利尿剂促使水的排出,以减少细胞 外液容量,然后用高渗盐水补充血清钠,恢复血 钠和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
水、电解质紊乱幻灯片PPT
![水、电解质紊乱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013bc0dd36a32d727581a5.png)
❖ 血钾越低,T波越低平甚至导致而U波越明显越高 耸,这是低钾血症较为特征性的改变。
3. 对肾脏的影响
4.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 性尿 (见动画“低钾血症”)
5. 高血糖
(三)防治原则
1. 积极治疗原发病 2. 适当补钾,注意补钾原则: ❖ 尽可能口服补钾,严禁静推 ❖ 尿量>500ml时补钾 ❖ 静滴时注意低浓度(≤40mmol/L)、低流速(10
一、低钾血症
定义
血清K+浓度< 3.5mmol/L
(一)原因和发生机制
1.钾摄入不足 2.钾丢失过多 (1)经消化系统失钾 (2)经肾失钾 (3)经汗 液丢钾 3.钾在细胞内外分布异常
(二)对机体的影响
1. 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超极化阻滞:细胞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细胞超
极化状态,神经肌肉的细胞兴奋性降低。 ❖ K+<3mmol/L:骨骼肌松弛无力,胃肠蠕动减弱、
❖ 也存在明显的危害作用:延迟创伤愈合、引起局部组
织细胞营养障碍和器官功能障碍,在心包、咽喉部、肺部 和脑部的严重水肿可导致患者死亡。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钾的生理代谢
肾脏排钾: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机体调节细胞外钾的浓度和体钾总量通过:
①泵-漏机制 ②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 ③结肠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二、水中毒
水中毒概述
❖ Na+<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 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 显增多。
(一)水中毒的原因和机制
1. 水的排出减少 (1)ADH分泌过多 (2)肾排水功能低下 2. 水的入量过多
3. 对肾脏的影响
4.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 性尿 (见动画“低钾血症”)
5. 高血糖
(三)防治原则
1. 积极治疗原发病 2. 适当补钾,注意补钾原则: ❖ 尽可能口服补钾,严禁静推 ❖ 尿量>500ml时补钾 ❖ 静滴时注意低浓度(≤40mmol/L)、低流速(10
一、低钾血症
定义
血清K+浓度< 3.5mmol/L
(一)原因和发生机制
1.钾摄入不足 2.钾丢失过多 (1)经消化系统失钾 (2)经肾失钾 (3)经汗 液丢钾 3.钾在细胞内外分布异常
(二)对机体的影响
1. 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超极化阻滞:细胞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细胞超
极化状态,神经肌肉的细胞兴奋性降低。 ❖ K+<3mmol/L:骨骼肌松弛无力,胃肠蠕动减弱、
❖ 也存在明显的危害作用:延迟创伤愈合、引起局部组
织细胞营养障碍和器官功能障碍,在心包、咽喉部、肺部 和脑部的严重水肿可导致患者死亡。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钾的生理代谢
肾脏排钾: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机体调节细胞外钾的浓度和体钾总量通过:
①泵-漏机制 ②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 ③结肠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二、水中毒
水中毒概述
❖ Na+<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 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 显增多。
(一)水中毒的原因和机制
1. 水的排出减少 (1)ADH分泌过多 (2)肾排水功能低下 2. 水的入量过多
水钠代谢紊乱PPT课件
![水钠代谢紊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d1fd5ccaaedd3383c4d393.png)
体液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一)体液容量平衡紊乱 (二)渗透压平衡紊乱 (三)体液组成的异常
体液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二)渗透压平衡紊乱
(主渗一要透)由压体血平液清衡容N紊量a乱+平浓可衡度分紊的为乱异低常钠降血 低或指增EC高F引渗起透压 ,无可明显变影化响,细但胞 E内症C液和F量高容。钠量血血减清症少N。或a两过+浓者多度按变血化容是量血降 浆低中、水增和高(或或正) 常Na又+含各量分变为化三,类两。 者变化不成比例的结果。
系统患者或急性呼吸综合征。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一)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2. ADH
抗利尿激素(ADH)是贮存于垂 体后叶血管周围神经末梢的八肽,。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 胞,使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促进肾 对水的重吸收。ADH称为血管升压 素(vasopressin, VP)。
ADH的分泌调节
渴感发生的一般原因和机制
1.3渗. 透第性三机类制机:制:EC指F肾晶素体-渗血透管压紧增张 高素,机当制失,水引0.起5%非以渗上透即性明渴显感口发渴生。。对
正2常. 非渴渗感透发性生机不制起:作血用容,量见降于低慢能性引肾 起功口能渴衰。竭无和论充有血无性血心浆力晶衰体竭渗,透故压被减认
为是预备性机制(backup system) 少,血容量降低,如失血,口渴是先 发间症演4状.口讲。咽,部用干口燥呼引吸起如的吸口烟渴,:慢性如呼长时吸
表. 水、钠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渗透压 ECF容量
容量不足
(低容量性)
容量过多
(高容量性)
正常 (280~310)
低容量血症
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容量过多
全身性水肿
降低(<280) 增高(>310) 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
水、钠代谢紊乱 ppt课件
![水、钠代谢紊乱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e2d535964bcf84b9d57bd9.png)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三)正常血钠
低容量性血钠正常,又称等渗性脱水
水肿
10
PPT课件
10
11
PPT课件
11
三、低钠血症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概念: 失钠多于失水, 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 血浆渗透压低于280mmol/L, 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HCO3 细胞外液 第三间隙液
血浆5% 组织间液15% 第三间隙液1~2%
3
20% 【Na+】130-150mmol/L, 平均 142mmol/L PPT课件
3
一、 正常水钠代谢
静水压 渗透压
成
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 晶体渗透压,由电解质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形 正常血浆渗透压:280 ~ 310mmol/L 血浆胶体渗透压取决于血浆中白蛋白数量
神经精神症状 循环系统
肺水肿、心衰
PPT课件
20
四、高钠血症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概念: 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钠浓度高于150mmol/L, 血浆渗透压高于310mmol/L,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都减少。
21
PPT课件
21
高渗性脱水-原因和机制
单纯失水(经肺、 皮肤、肾) 丧失低渗液 (经消化道、出汗、 渗透性利尿) 水 源 断 绝 不 能 饮 水
反之,则反
8
PPT课件
8
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根据体液渗透压分类
脱水 水过多
高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
盐中毒
等渗性脱水
水肿
9
PPT课件
(三)正常血钠
低容量性血钠正常,又称等渗性脱水
水肿
10
PPT课件
10
11
PPT课件
11
三、低钠血症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概念: 失钠多于失水, 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 血浆渗透压低于280mmol/L, 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HCO3 细胞外液 第三间隙液
血浆5% 组织间液15% 第三间隙液1~2%
3
20% 【Na+】130-150mmol/L, 平均 142mmol/L PPT课件
3
一、 正常水钠代谢
静水压 渗透压
成
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 晶体渗透压,由电解质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形 正常血浆渗透压:280 ~ 310mmol/L 血浆胶体渗透压取决于血浆中白蛋白数量
神经精神症状 循环系统
肺水肿、心衰
PPT课件
20
四、高钠血症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概念: 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钠浓度高于150mmol/L, 血浆渗透压高于310mmol/L,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都减少。
21
PPT课件
21
高渗性脱水-原因和机制
单纯失水(经肺、 皮肤、肾) 丧失低渗液 (经消化道、出汗、 渗透性利尿) 水 源 断 绝 不 能 饮 水
反之,则反
8
PPT课件
8
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根据体液渗透压分类
脱水 水过多
高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
盐中毒
等渗性脱水
水肿
9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演示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08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演示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08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450a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f.png)
病理生理学演示稿水、电解质代谢 紊乱.08ppt课件
目录
•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概述 • 水代谢紊乱 • 电解质代谢紊乱 • 诊断与治疗 • 病例分析
0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指体内水 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导致体液 量过多或过少,以及电解质浓度 过高或过低。
分类
乱的再次发生。
预防措施
保持饮食平衡
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过度摄入或不足。
注意水分摄入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或水中毒,尤其是在高温、高强度 运动等情况下更应注意补充水分。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风险。
详细描述
低钾血症常见于长期饮食不良、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等情况,这些情况导 致钾离子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低钾血症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呼吸困难、心律 失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高钾血症
总结词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可能导致肌肉麻痹、心律失常等症状。
详细描述
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能不全、酸中毒、使用保钾利尿剂等情况,这些情况导致肾 脏排钾减少或钾离子在体内潴留。高钾血症可能导致肌肉麻痹、心率减慢、心律 失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水中毒可引起头痛、呕吐、嗜睡、呼 吸抑制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 休克甚至死亡。
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是指机体失水多于 失盐,血浆渗透压降低,多由 于消化液大量丢失、长期使用 利尿剂等引起。
低渗性脱水可引起疲乏无力、 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 导致意识障碍、休克等。
目录
•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概述 • 水代谢紊乱 • 电解质代谢紊乱 • 诊断与治疗 • 病例分析
0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指体内水 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导致体液 量过多或过少,以及电解质浓度 过高或过低。
分类
乱的再次发生。
预防措施
保持饮食平衡
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过度摄入或不足。
注意水分摄入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或水中毒,尤其是在高温、高强度 运动等情况下更应注意补充水分。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风险。
详细描述
低钾血症常见于长期饮食不良、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等情况,这些情况导 致钾离子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低钾血症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呼吸困难、心律 失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高钾血症
总结词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可能导致肌肉麻痹、心律失常等症状。
详细描述
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能不全、酸中毒、使用保钾利尿剂等情况,这些情况导致肾 脏排钾减少或钾离子在体内潴留。高钾血症可能导致肌肉麻痹、心率减慢、心律 失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水中毒可引起头痛、呕吐、嗜睡、呼 吸抑制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 休克甚至死亡。
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是指机体失水多于 失盐,血浆渗透压降低,多由 于消化液大量丢失、长期使用 利尿剂等引起。
低渗性脱水可引起疲乏无力、 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 导致意识障碍、休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渴感发生的一般原因和机制
第三类机制:指肾素 - 血管紧张 1.3. 渗透性机制: ECF 晶体渗透压增 素机制,引起非渗透性渴感发生。对 高,当失水 0.5%以上即明显口渴。 正常渴感发生不起作用,见于慢性肾 2. 非渗透性机制:血容量降低能引 功能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故被认 起口渴。无论有无血浆晶体渗透压减 为是预备性机制(backup system) 少,血容量降低,如失血,口渴是先 4.口咽部干燥引起的口渴: 如长时 发症状。 间演讲,用口呼吸如吸烟,慢性呼吸 系统患者或急性呼吸综合征。
体液和水、钠 平衡调节
BODY FLUIDS AND REGULATIVE BALANCES OF WATER AND SODIUM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一)体液 人体新陈代谢是在体液中进行的。
体液由水、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
物和蛋白质等组成,在细胞内外构成
机体的内环境。机体体液容量、各种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二)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1. 交感神经系统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机制 3. ANP的分泌释放 心房牵张或过度充盈,心房肌 释放ANP增加,使近曲小管重吸收 钠减少,同时可有其他未明机制, 增加钠的排出。
体液平衡紊乱的分类 和各型水、钠代谢紊 乱的病理生理学
体液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低渗性脱水时体液的分布变化
A C B
正常水平
血 浆
(低渗) 细胞间液
细胞内液
A :机体失液,并引起低渗性脱水; B : ECF 低渗,水向细胞 内转移;C:血液浓缩,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回流增 加
失水失钠仅补水 失钠>失水 细胞外液 渗透压 水 入 细 胞
低钠血症 组织间液↓↓ 细胞外液 Ald↑ 肾小管重吸收Na ↑
百分比明显降低,低达40%。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二)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2. 体液的分布及其含量的生理性变化
(1 )婴幼儿体液总量大、细胞外液明显较多、 体液分细胞内液 (intracellular fluid, 30 ~ 体内外水交换率高 40%BW) 和 细 胞;外 液 (extracellular fluid, 20%BW) 两部分,后者又主要分为细胞间液 ( 2)老年人体液总量少,细胞内液减少明显; (interstitial fluid, 15%BW) 和 血 浆 (plasma (3)脂肪是疏水物质,肥胖者体液含量较少。 5%BW),还包括少量穿细胞液(transcellular 婴幼儿、老年人和肥胖者若丧失体液,容 fluid, 1 ~ 2%BW) 。各部体液量的生理性变 易发生脱水 化具有一定特点。
一、低容量性水、钠平衡紊乱
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一、脱水
(一)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1.概念 低 渗 性 脱 水 又 称 低 容 量 性 低 钠 血 症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 主要特点为机体存在水和钠的丢失,但失钠 多于失水,使血清钠浓度 130 mmol/L ,血浆渗透压 280 mOsm/kg· H2O。 2.病因和发生机制 ( 1 )肾外性原因:见于大量消化道失液(呕吐、腹泻)、 胸腹水形成、烧伤后血浆大量渗出、或大量出汗。 ( 2 )肾性原因:各种利尿药引起大量利尿,糖尿病,慢 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和Addison氏病等。 引起本症的基本条件:①失液后血容量降低,肾脏滤过 降低和/或重吸收水增加;②大量喝水或只补充葡萄糖溶液, 未补足丢失的钠,使失钠多于失水,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
2. 机体钠的摄入与排出平衡 钠主要由肾脏排出,具有“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的特点,日排出
人以摄入食盐补充钠, 钠对维持渗透压、ECF0.5g/d 与血
已足够。但通常人们每日摄入 容量、酸碱平衡和维持膜静息 量一般为 100 ~ 140 mmol ;各种肠道消
NaCl 约 5 ~ 15 克(以少于 10 克 化液富含 NaHCO 电位与兴奋性组织的动作电位 3 ,钠随粪便排出不足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二)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肾脏是钠的主要调节器官。当循 环血量降低,肾就保留钠;血容量 增高,肾就分泌钠。肾分泌或保留
钠是在交感神经系统、肾素 - 血管
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RAAS) 和心房
利钠多肽(ANP)的协同下完成的。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二)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2.交感神经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机制 1. 血容量或血压降低, GFR 降低 血容量降低,交感兴奋,使肾小 和肾小管内钠浓度的变化,刺激 球滤过率 (GFR) 减低,减少钠的滤 RAA 系统激活,通过醛固酮作用于 过;交感兴奋也增加肾素的分泌。 肾皮质集合管使钠的重吸收及钾的 分泌排出增加。
离子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恒
定,保证了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二)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1. 体液总量生理性变化的特点 机体体液总量以占体重(BW)的百分
比计算,新生儿高达 75% ~ 80% ;成
年男性为 60% ,女性 50% ~ 60% ;老
年人约为 45% ~ 52% 。极度肥胖者该
表. 水、钠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渗透压 ECF容量 容量不足
(低容量性)
正常 (280~310)
低容量血症
降低(<280) 增高(>310) 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消耗性低钠血症
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容量过多
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
高渗性脱水
盐中毒(少见)
容量过多
(高容量性)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正常水、钠的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衡
(二)正常钠的交换平衡
1. 体内钠的含量、分布 ① 体钠含量:60 mEq/kg BW,60 公斤体重者总量约为60~80g; ② 分布:体钠的45% 在细胞外液;
10% 在细胞内液;45% 在骨骼。血清
钠浓度为130~150 mmol/L。
正常水、钠的交换平衡
(二)正常钠的交换平衡
10mg 。汗液含 NaCl 约 0.2 ~ 0.5g% ,是 为宜)。 有重要作用。 低渗溶液。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一)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1. 口渴 口 渴 和 ADH 是 两 类 水 调 节 渴感中枢 (thirst center) 位于 的生理性机制。口渴调节水的 下丘脑(hypothalamus) 其中或附 摄 ADH 调控肾脏水的排 近 入, 存 在 渗 透 压 感 受 器 (osmoreceptors) 。引起渴感的刺 出。 激是多方面的。
全身性水肿
容量正常
(等容量性)
正常人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SIADH
(少见)
﹝注﹞渗透压单位为: mOsm/kg H2O
体液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三)体液组成的异常
体液组成的异常指ECF 中钠以 外离子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血 浆渗透压,但可明显引起与该离 子有关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 或对酸碱平衡及细胞代谢产生影 响,如钾或镁代谢障碍等。
低钠综合征
脱水外貌
血容量↓↓
后期ADH
休克 ARF
早期ADH
肾小管重吸收水
尿Na 早期尿量不减少, (根据病因有例外) 尿比重偏低
少尿
低渗性脱水时机体的变化和表现
一、脱水
(二)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1.概念 高 渗 性 脱 水 又 称 低 容 量 性 高 钠 血 症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主要特点为机体存在水和钠的丢失,但失水 多于失钠,使血清钠浓度>150 mmol/L,血浆渗透压> 310 mOsm/kg· H2O。 2.病因和发生机制 ( 1 )单纯失水:过度通气或发热(肺或皮肤不感蒸发水 分增多)、甲亢、尿崩症。 ( 2 )丧失低渗体液:大量出汗,呕吐,慢性腹泻排出大 量低渗性水样便,反复渗透性利尿。 引起本症的基本条件:大量丢失低渗体液使血浆渗透压 增高,引起渴感,充分喝水时使血浆渗透压无明显增高,也 可无明显脱水。存在 ①水源断绝;②患者不能或不会饮水; ③患者的渴感丧失,可发生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三)体液电解质组成、含量和特点 1. 体液电解质组成和含量
体液电解质一般以离子形式
+ + 存在,主要有Na 、K
、
- Cl
等无机离子、有机酸根和蛋白
质负离子等。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三)体液电解质组成、含量和特点
2. 各部分体液电解质组成和含量的特点
(1)各部位体液,所含阳离子与阴离子数相等; ( 2 ) 电解质分布的差异: ICF 和 ECF 的主要阳离 子和阴离子种类不同。 (3)ECF 电解质总量较ICF 多,但ECF 与ICF 的 渗透压基本一致。
正常水、钠的交换平衡
(一)正常水的交换平衡
2. 各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Na+和K+对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起最重 细胞外液Na+浓度正常时水过多或过 要的作用。 ECF 中 Na + 浓度高低所产生 + 浓度过高 少(等渗性),细胞外液 Na 的渗透压变动,是决定细胞内外水流向 的最重要的因素。正常细胞内 Na + 浓度 或过低引起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高渗 + 浓度 很低,病理条件下一旦细胞内 Na 或低渗性),水在细胞内、外液间的流 增高,也是引起细胞水肿和损伤的主要 动和对体液总量及细胞容积的影响见图 原因。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一)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2. ADH
抗利尿激素(ADH)是贮存于垂 体后叶血管周围神经末梢的八肽,。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 胞,使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促进肾 对水的重吸收。ADH称为血管升压 素(vasopressin, 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