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认识
浅谈医疗体制改革
浅谈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是指对国家医疗健康体系进行结构性,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
医疗体制的核心是改变医疗机构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打破医疗行业的利益固化现象,加强医患沟通和医疗信息化建设,以及提高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医疗体制。
首先,医疗体制需要改变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
传统的医疗机构往往以盈利为导向,只关注治疗的效果和收入的增长,而忽视了患者的权益和体验。
现在的医疗需要将医疗机构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单位,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实施绩效考核和分级诊疗等方式,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提高整体医疗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其次,医疗体制需要突破医疗行业的利益固化现象。
过去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是医生利益过度化,导致医生过多地进行医疗检查和治疗,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疗体制应该通过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机制和明确医生的职责和义务,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再次,医疗体制需要加强医患沟通和医疗信息化建设。
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和误解是医疗体制的一大难题,需要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和患者的医疗素养,增加医患之间的互动和共识。
另外,医疗信息化建设也是医疗体制的重要内容,通过推广电子病历、医疗信息平台等技术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医疗体制需要提高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是医疗体制的重要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全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另外,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定价和保险制度的完善也是医疗体制的重要内容,应该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和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减少医疗费用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普及性和可及性。
综上所述,医疗体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医疗体系改革变革的积极意义
医疗体系改革变革的积极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医疗体系改革的意义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配3.降低群众就医负担4.推动医疗产业发展5.提升国家整体医疗水平三、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现状与挑战四、深化改革,实现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1.完善医疗保障体系2.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3.推进医疗资源下沉4.创新医疗服务模式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改革不仅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促进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疗体系改革的意义、现状与挑战以及如何深化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医疗体系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医疗体系改革的意义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体系改革有助于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等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
2.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配:改革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打破地域、城乡、阶层之间的医疗资源不平衡现象,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3.降低群众就医负担:通过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措施,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4.推动医疗产业发展:医疗体系改革有助于激发医疗产业的市场活力,推动医疗器械、药品、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5.提升国家整体医疗水平: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国医疗体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模式亟待创新,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
四、深化改革,实现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1.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覆盖面。
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逐渐深入,各项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完善。
从医疗救助到药品供应,从基层医疗服务到医疗保险制度,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
本文将探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以及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医疗卫生体制。
那时,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然而,由于医疗改革的惯性和利益的阻碍,改革进程一度停滞不前。
直到2009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公立医院集体化经营;加强医生的培训和管理;完善医保体系等。
这些政策措施都为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2009年起,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医疗联合体建设、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多项政策相继出台,这些改革都在不断地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和优化。
针对药品价格高的问题,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如取消高价药品加成、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这些政策能有效降低药品的价格,提高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另外,医疗技术实力的提升和基层医疗服务的优化,也为老百姓的健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
三、中国医疗卫生体制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依然不足,这也是现阶段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了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还需要在医疗资源配置、医保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投入。
此外,公立医院的集体化经营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也将面临着推行难度很大的问题。
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利益困境和层层次序的矛盾。
但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相信这些问题也会逐渐得到解决。
浅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浅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浅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第一个方面,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种种弊端。
具体来说,有四点:第一点,城乡分割的医疗卫生体制。
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公共医疗主要由国家供给,而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则由农民自己解决。
特别是在居民的医疗保障方面,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员计算,农村的社保覆盖率约在3%-5%之间;城乡社保覆盖率的比率约在20:1左右。
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虽然有所缓和,但依然比较严重。
第二点,对城乡公共医疗体系不健全。
在传统发展思路影响下,单纯重视GDP 的增长,对卫生事业非常漠视,因此导致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相当不健全。
第三点,对严重的等级制不满。
有人认为现在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并怀念传统体制下的所谓“公平”局面。
现在有两种不公平,一种是“权力型”的不公平,另一种是“财富型”的不公平。
老百姓对这两种形式的不公平都是不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财富占有的不公平问题不突出,但由权力导致的不公平问题却很严重,至今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第四点,公立医院多数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服务态度不好。
第二个方面,对当前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势力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所形成的腐败风气不满意。
这个问题的根子是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
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
产生这些腐败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改革不到位,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
第三个方面,对经济改革中的利益失衡不满意。
我国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2左右上升到目前的0.45左右,这种贫富差距超出了老百姓所能接受的程度。
这种利益失衡表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之一表现在医疗卫生方面。
这个问题固然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但更深层则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失衡问题,医疗卫生方面只是表现而已。
第四个方面,对改革中一些新的正当的举措不满意。
医疗卫生费用也不可能由国家完全包下来,个人及家庭毕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关于医改看法
关于医改看法
医改(医疗改革)是指针对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所进行的系统性变革或改革。
医疗改革的内容和方式会因国家、地区、政治体系、文化背景以及医疗体系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改革看法和观点:
1.普及医疗服务: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医疗服务更加普及和平等,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质量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而不会因为财务或地理限制而受到影响。
2.控制医疗成本:医疗服务的成本一直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之一。
医疗改革可能采取措施来控制医疗成本,例如推动医疗机构的效率提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制定价格管制政策等。
3.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4.促进医疗科技发展:医疗改革可能促进医疗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医学科学进步,提升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
5.保障医保制度可持续性: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是医疗改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调整医保制度的筹资和支付机制,确保医保资金的充足和合理分配,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的挑战。
6.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促进健康服务的全面普及和均衡发
展。
人们对医疗改革的看法可能因个人经历、政治立场、经济利益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些人可能支持医疗改革,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
而另一些人可能担心医疗改革可能导致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医疗服务质量下降或医疗费用增加等问题。
因此,医疗改革的实施需要权衡各方利益,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以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解读,探讨其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背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指对国家医疗卫生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二、目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公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
具体来说,改革需要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费用过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
三、重点领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点领域: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统一的医保体系,为人民提供全面、公平、透明的医疗保障,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2.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旨在构建多层次、跨地域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减少患者对大医院就诊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
3.药品供应保障改革药品供应保障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机制,有效控制药品价格,提高公众获得药品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4.医疗质量管理改革医疗质量管理改革旨在通过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管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人民对医疗健康的信心。
四、影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改革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其次,改革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
再次,改革将促进医疗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最后,改革将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增强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未来发展方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
谈谈我对“医疗改革”政策的理解和想法
谈谈我对“医疗改革”政策的理解和想法
医疗改革是一项关乎国民健康和社会福祉的重要政策。
在我看来,医疗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实现全民享有高质量、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首先,医疗改革应该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通过医疗改革,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平与平等的医疗待遇。
其次,医疗改革需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现阶段,一些医院存在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等问题,低效率的医疗流程也影响了患者就医体验。
通过改革,要加强医疗管理和监督,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顺畅。
第三,医疗改革应该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目前,我国的医疗费用普遍较高,很多患者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医疗改革需要通过医保制度的完善和医疗价格的合
理调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最后,医疗改革还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
当前,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足,医疗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基层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下沉,让更多的人群能够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综上所述,医疗改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但是它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医疗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推动医疗改革,为人民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和服务体系。
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第一篇: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此次医改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确立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此次医疗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并且确定了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需要进行的五项重点改革。
它们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相比于其他四项,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和健全程度还远有差距。
一、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现状1、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我国在发布基本药物目录时就明确提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导合理用药,指导药品生产经营,指导药品报销目录的制定。
所谓的“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基本药物目录”则是对所有上市的药品进行适当的遴选编制而成的。
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在评价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同时,我将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首先,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政府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人员水平。
此外,政府还大幅度提高了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此外,国家对严重疾病的医疗救治、大病保险以及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等方面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平公正的医疗卫生体制。
然而,中国医疗卫生体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设备和人员配备有限,导致很多患者转诊到大医院就诊,使大医院过度拥挤。
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其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在城市地区,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和医疗费用的上升。
而在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和医生资源紧缺,使得农村居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难度增加。
第三,医疗资源过度利用和滥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医院的利润需要靠高额的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来实现,导致医院倾向于过度治疗和过度检查,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另一方面,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价格监管不力,使得部分医院倾向于推销高价药品和设备,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了进一步改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医生到基层工作。
其次,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和整合。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医生到农村地区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其服务能力,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浅析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浅析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第一篇:浅析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浅析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一、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费无法承受;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和医务人员不正之风等几方面问题。
1)、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北京大医院“看病难”,清晨挂号,床位紧张。
卫生资源分配长期不均衡导致患者偏好大医院,医院人力资源相对缺乏,疾病种类和发病人数发生了新变化等因素成为大城市“看病难”的主要原因。
2)、医疗费无法承受:一般人看不起病最主要原因是经济能力不够。
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
我国中西部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
3)、医疗资源总体不足:边远地区卫生院多年医务工作者匮乏,基层看病难。
在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十里八乡只有一个医疗服务点。
由于条件差,病人少,医生、护士都谋出路,仅靠一两个村医苦苦支撑。
4)、不正之风祸害患者:为回扣买单患者就医要花很多冤枉钱,医生在推销药物过程中能拿到高额回扣。
患者在不知不觉中“高消费”。
二、解决我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措施:由国家统一综合治理,加大对广大人民身心健康的关心、经济的关注和民心的抚慰。
1)、针对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应加大宏观调控,加大业务骨干的流动性,对于精密医用仪器应实行资源共享,使各个医院都能有良好的医用设备和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2)、针对医疗费无法承受,政府应对经济落后地区给予经济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协助当地发展经济。
3)、针对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地方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对于边远山区的医务工作者实行公务员制,使他们能够从生活上得到保障,并深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做到敬业爱岗。
4)、针对不正之风祸害患者,应引入司法机关介入,对于贪污腐败严厉打击,不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实行药品价格监管制度网上公开透明。
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课题组【全文】一、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过显著成就,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层次布局上注重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城市地区,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部(所)组成的三级医疗服务及卫生防疫体系;在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
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
计划经济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
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是由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的。
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机构。
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
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
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二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择合理。
其一,突出“预防为主”,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在整个医疗卫生投入中,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一直处于优先地位。
逐步建立了包括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地方病控制、国境卫生检验检疫机构在内的、基本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
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第一篇: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摘要说到中国社会热点问题,医疗问题无疑是凸显的无法回避的,看病难,看病贵,成了百姓的口头禅,成了相声小品的段子,足以见得医疗问题有多么影响民生。
医疗改革被视作医疗问题的救星,过去的医疗改革有没有成效,今后的医疗改革又要往哪个方向走。
关键词医疗改革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城镇背景在中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看病难、看病贵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医疗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目的从我自己的看法上来说,一是要改善医疗经济体制,减少医疗成本,降低看病费用,二是完善行医道德标准,提高医疗机构的道德水平,让医疗真正去作用于治病救人,三是完善工作体制,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就医等候时间,提高医疗的便利性,进而达到普及。
一、1985-2005医疗改革20年的变化主要体现(一)在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方面,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公立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在医疗保障体制方面,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绝大部分地区迅速瓦解,各级政府试图恢复合作医疗制度的努力一直未见明显成效。
城镇地区,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遇到了很大困难,一种新型的统一模式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障(保险)体制逐步建立。
(三)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是商业化、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
在供给层面,基本形成了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提供模式。
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
(四)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
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多数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
(五)在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方面,尽管全社会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医改的一些看法
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医改的一些看法第一篇: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医改的一些看法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医改的一些看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爱都曾进行过或者正在进行医改。
医改之路五花八门,下面先就结合老师上课所讲解的内容以及我自己课下所查阅到的资料,对一些代表性的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及其改革模式做一个简单总结。
一、国家医疗服务模式(英国)。
即英国、北欧、南欧以及其他众多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所谓“国民健康服务”,也被称之为“英国模式”。
这种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医药分家”——医生开药方,患者独立到药店购置药品。
因为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十分严格,所以很少有医生乱开药、开贵药的现象。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其广泛性和公平性。
英国政府通过税收资助全国性医疗服务,国家医疗预算根据全国各地的人口进行按需分配,从而保证了每个人平等享受国家医疗服务。
然而,随着英国人口的增加和百姓健康要求的提高,完全依赖国家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逐渐不堪重负,其弊端逐渐显现。
第一,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而医疗费用几乎无限度的增长对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也成为了该模式最大的困扰。
第二,医疗服务微观效率低。
由于医疗属国家经营,医护人员获得的报酬与其劳动量并不挂钩,因此医生工作积极性差,医疗服务效率低下。
第三,医疗需求过度。
实行几乎免费的医疗服务,导致公众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进而造成医疗服务供给不足。
鉴于这些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撒切尔执政时向医疗领域导入了市场机制,也由此形成了英国社会目前“富人去私立医院看病,穷人到免费医院排队”的局面。
面对这种局面,布莱尔政府发布了“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改革五年计划,承诺将该体系改造成为以病人为核心、真正有效率的二十一世纪医疗服务,要“再次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
但知道今天,这些改革措施仍然没有解决“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矛盾。
目前,还有数十万患者等候治疗,候诊时间至少为半年。
对中国医改的评价
对中国医改的评价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医改经历了几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医改进行评价。
医保制度中国医改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医保制度的建设。
当前,全国所有城镇居民和大部分农村居民都可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这些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等。
通过医保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决许多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同时,医保制度也对保障医疗机构的合理交付、疗效评估、防止草率医疗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防控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中国健康系统的7项指标中,中国的疾病控制能力被评为“极佳”。
中国在防控各种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如 SARS、猪流感等突发传染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外,在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方面,中国也有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全民健身运动、控制吸烟和限制烟草广告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保障人民的健康。
医疗资源分配在医改之前,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平衡。
由于患者数量太多,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不得不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而在偏远地区,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水平普遍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实行了资源再分配政策。
政府向偏远地区投放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使那里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政府对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也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和整流,使得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
医疗服务质量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也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
中国对于鼓励和支持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做出了大量努力,尤其是在第三轮医改中,实施了诸如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质量管理等政策,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服务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医疗界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尤其在医疗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罕见病的诊治、大型手术的行为等。
此外,政府也着手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如修建特色小镇医院等。
医疗费用尽管中国医保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医疗费用问题仍是绕不开的话题。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思考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思考医疗卫生体制一直是国家改革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对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我们必须有更全面、深入的思考。
一、医疗服务的质量问题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一直是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
虽然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医疗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具体表现为: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生的职业素质不高,医疗服务的费用过高等。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必须重视医疗服务质量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医疗服务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不断提高,医患关系也更加复杂。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医生和护士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其次,医生和护士的职业素质也需要提高。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医生和护士的职业素质至关重要。
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要始终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减轻患者的苦楚,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最后,医疗服务的费用也需要得到控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的费用也随之上升。
因此,我们需要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控制医疗服务费用的上升,减轻患者的负担。
二、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均等问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医疗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不均等,社会医疗服务不达标,医疗供需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为:大城市的医疗资源丰富,乡村地区却缺乏医疗服务;医疗资源的布局不合理,导致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低下,儿科、妇科等专业医生严重匮乏;医疗卫生资源过度集中,医患之间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升级,维护医患关系的难度也不断提高。
因此,为了解决医疗卫生资源不均等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加强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发展和推广远程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鼓励医生到基层一线服务。
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1. 引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2. 评价2.1 成就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使得全民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得以实施,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全面、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推动了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的下沉,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质量,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在家门口就医。
2.2 挑战尽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以下挑战:2.2.1 医疗资源不均衡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匮乏。
这导致了大量患者涌入大城市就医,造成了看病难的问题,也加大了大城市医疗资源的消耗。
2.2.2 医疗费用问题医疗费用高昂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
由于医疗费用的高昂,很多患者不敢就医或是被迫倾家荡产。
此外,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仍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医疗保障模式。
2.2.3 基层医疗服务品质有待提升尽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推动了医疗资源下沉,但基层医疗机构在服务品质上仍有待提升。
基层医疗机构普遍缺少优质医务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相对较低。
3. 建议3.1 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针对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设施和人员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减少大城市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
3.2 改革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为解决医疗费用高昂的问题,应改革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可以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使得不同经济能力的患者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医疗保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还应加大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控制药品价格的上涨。
3.3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品质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品质,可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
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认识
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认识长期以来,医疗问题都是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然而医疗问题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比如“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腐败”,农村医疗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这样的问题显然严重影响到了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仍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跟随改革开放大潮,我国的医疗体制也在一步步进行变革。
从1994年医疗体制改革揭开序幕至今,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扭转以药补医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等改革。
虽然这样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比如2003年的“非典”病毒,就让中国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经历了一次大风波。
与此同时,还有几个比较重大的问题。
1、尽管药价一再下调,但仍然处于虚高水平。
特别是伴随着我国08年以后物价不断上涨,药价仍然是很多人接受医治的障碍。
2、在城市医疗保障体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农村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农民甚至一辈子不与医疗打交道,为了看病而家破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在虽然要建设惠及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成果并不显著。
3、医疗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从药品的流入,医生医治到病人求医,都存在着腐败问题。
高额的药品准入费用,高额的药价以及“红包”问题仍然严重影响着医疗事业的发展。
4、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系统长期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就造成了医院和制药商的长期主导地位,于是更加难以满足百姓的看病需求。
经过了多年的改革,问题并没有得到合适的解决,改革成效并不显著。
反观国外的医疗体制,大致有三种: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国家卫生服务模式,德法日等国的社会保险模式,美国的商业保险模式。
国家卫生服务模式均为福利型国家采用,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居民享受免费程度很高的医疗卫生服务。
尽管覆盖全面,但用于直接就医的费用较低,工作效率也比较低。
对于这种模式,我国可以适当借鉴,但并不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仍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并且人口众多,财力尚不足以达到高水平的全国覆盖。
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当前我国医疗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医改。
新医改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倡导基本公平、全民参与、城乡一体、可持续的全面医疗保障制度,是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
以下是我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我认为新医改应坚持公平原则,实现全民公平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医疗资源的分配应该更加公正合理,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价格应该更加公开透明。
同时,应加强财政投入,提高财政保障水平,使基本医疗保障能够真正覆盖每一个人。
其次,新医改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应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评价体系,鼓励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此外,新医改还应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培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再次,新医改应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设。
应加大对医疗人才的培养投入,提高医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弥补医疗资源的不足。
此外,应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人才。
激励机制可以通过提高医疗人员的收入、加强职业保障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等方式实现。
最后,新医改应注重预防和管理,推动医疗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变。
在人民关注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
此外,要加强对慢性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新医改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原则,以公平、高效、可持续为目标推进医改。
新医改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医疗机构、医疗人员和公众都要有共识和共同的行动,才能够最终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一、存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现行医疗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看病难,看病贵,具体表现为:1)医疗设备陈旧;2)医疗费用由国家、企业包揽,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造成严重的浪费;3)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部分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职工甚至得不到应有的基本医疗保障;4)医疗保障的覆盖面窄,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和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
二、原因第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
目前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
第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
第三,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据统计,2005年,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
第四,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第五,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
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大部分都是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另一方面,政府对医院的收支又不管,任凭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
第六,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
当下职能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管用”的监督办法。
三、对策(1)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能理解为政府卸包袱、减负担,搞市场化、产业化,更不是“民进国退”。
(2)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快发展社区服务,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认识
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认识
摘要: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在当前效率低下又失之公平的情况下,亟待改革。
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为学界所认同,但对于如何改革却观点各异。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若要取得成功,政府首先要以“全民健康至上”的理念替代以往偏激的“创收”理念,其次以医院的均衡化发展和医生职能的理性回归为制度突破点,最后以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同时带来合理利益为最终保障。
其中,观念的转换是至为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观念;制度;利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mr’
长期以来,医疗问题都是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然而医疗问题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比如“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腐败”,农村医疗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这样的问题显然严重影响到了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仍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跟随改革开放大潮,我国的医疗体制也在一步步进行变革。
从1994年医疗体制改革揭开序幕至今,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扭转以药补医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等改革。
虽然这样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比如2003年的“非典”病毒,就让中
国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经历了一次大风波。
与此同时,还有几个比较重大的问题。
1、尽管药价一再下调,但仍然处于虚高水平。
特别是伴随着我国08年以后物价不断上涨,药价仍然是很多人接受医治的障碍。
2、在城市医疗保障体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农村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农民甚至一辈子不与医疗打交道,为了看病而家破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在虽然要建设惠及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成果并不显著。
3、医疗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从药品的流入,医生医治到病人求医,都存在着腐败问题。
高额的药品准入费用,高额的药价以及“红包”问题仍然严重影响着医疗事业的发展。
4、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系统长期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就造成了医院和制药商的长期主导地位,于是更加难以满足百姓的看病需求。
经过了多年的改革,问题并没有得到合适的解决,改革成效并不显著。
反观国外的医疗体制,大致有三种: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国家卫生服务模式,德法日等国的社会保险模式,美国的商业保险模式。
国家卫生服务模式均为福利型国家采用,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居民享受免费程度很高的医疗卫生服务。
尽管覆盖全面,但用于直接就医的费用较低,工作效率也比较低。
对于这种模式,我国可以适当借鉴,但并不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仍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并且人口众多,财力尚不足以达到高水平的全国覆盖。
除此之外,医疗腐败问题以及整个国家的腐败问题不解决,本用以惠民的医疗资源最终还是到不了百姓手中。
社会保险通过社会共济方式化解经济风险,能够形成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费用分担机制和第三方付费的医疗服务制约机制,成为多数国家的选择。
我国现行的城市医疗保险制度便是如此,由公民、单位和国家共同承担医疗保险费用。
这种模式虽然好处不少,但难免要为医疗付出比较高额的费用,最终的消费仍然要转到每个公民手里。
尤其是在中国的实行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医
疗保险要定点刷卡,这样就有很多药品试图进驻这些定点,这个过程就难免腐败的出现,而且定点有时候并不提供公民所需的药物,甚至很多其他商品进入药店要分医疗保险的一杯羹。
除此之外,看病报销难的问题也很严重。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体现自由主义理念下的制度安排。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由政府计划和私人计划两部分组成。
美国当前医疗制度已从管理式医疗转变为医疗管理。
其重心已从仅仅对患者的照顾逐渐倾向于对全民健康的关心。
美国医疗的高度市场化使得美国的医疗费用十分高昂,但它同时也惠及那些难以支付医疗费的贫困人群。
如果实施得当,既能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还能部分调解贫富差距。
但由于美国涉及的利益关系过于复杂,其前景扔有待观望。
我国的改革也逐渐在走市场化的道路。
医疗卫生领域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应属于公共产品范畴;然而医疗产品同时也有排他性,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卖方垄断的市场,这样的市场调节往往是失灵的,价格难以反映出其价值,公共品的价值也难以实现。
医疗产品几乎是每个人的必需品,而医疗资源却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供需极端不平衡。
在这种市场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向市场方向走,结果必然是失败。
特别是对于我国,虽然今年发展十分迅速,但人们工资的涨幅远低于物价的涨幅,同时,还要支付高额的居住、教育等费用,人们的经济情况并不容乐观,高昂的医疗费用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政府如果不出面调节,我国的医疗状况只能继续恶化。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能走市场化的路线,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还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医疗体制改革。
首先,必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大力进行惠及农村的改革。
这一点也要求政府加强基础医疗设施、医疗机构的建设,着眼于数量更多,更加惠民的中小医院,而非重点打造“王牌医院”。
加强社区医院的建设以及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是医疗产品覆盖范围更广。
同时不应该把资金重点投入昂贵的器械等,应该重点投入于劳动力,以解决我国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第二,加强药品流通的监管,同时加大对医院的扶持,以改变现存的“以药养医”的不健康局面。
解决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才能使药价真正下降下来。
“看得起病”才是目前中国百姓最需要的。
不论是医院、药店、还是药品生产方,
其间的利益关系成本不应该转嫁到患者身上。
第三,医疗事业要更多地退出市场,让政府在此占主导地位,在医疗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市场的失灵要求政府必须介入,否则医疗费用只能居高不下,把普通人拒之门外。
无论是哪一项改革措施,最终还是要归结为政府的改革,政府对医疗事业进行干预,把市场不能调节的部分监管起来,把市场可以调节的部分留给市场以减少成本,医疗事业才能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