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三次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0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三次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0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三次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我国是用漆最早的国家,但多为漆器。

漆画一直伴随着漆器而行,附于漆器之上,故在创作上受到一定的制约。

虽然漆画近年越来越受到瞩目,但似乎仍然游离于主流绘画之外。

漆画创作时材质的多样,创作过程中技法的繁复,使一些漆画家走入误区。

是表现漆画的传统工艺和材质的美感,还是更多的追求现代技术与材料的支持?一直是现代漆画家思考的问题。

德卢西奥迈耶说:“作品是否满足艺术的首要条件是‘美’,如果没有美,那么它根本不是艺术。

”漆画在创作过程中,无论珍视传统还是勇于创新,都只有一个目的美。

正如艺术的起源众说纷纭,而人们更倾向于多元说一样,漆画的创作更应该是多元化的。

诚然,漆画悠久的历史决定着它材质的特殊性,技法的多样性也是其他画种所不能比拟的,但这也使得在漆画的创作上容易局限于只表现传统技法的蝇头之争上,而忽略了漆画作为一门艺术的追求,创作出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没有感情的作品。

2021年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

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

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

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

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

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妒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

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被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

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

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

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

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

2021届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去年十月里的一天,我在洪泽湖畔继续我的寻访古树之旅。

在一家小酒店用早餐时,无意听到百里外的项羽故里有两棵古树,下午即驱车前往。

这里今属江苏省宿迁市,我原来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古朴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这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

中国人知道项羽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一篇《项羽本纪》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树起了一个英雄,从此国人心中就有了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楚霸王。

斯人远去,旧物难寻,今天要想触摸一下他的“体温”,体会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

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

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桐树就长得特别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

项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的,算到现在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

梧桐这个树种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

但是,这棵“项里桐”却怪,每当将要老死之时,树根处就又生出一株小桐,这样接续不断,代代相传。

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

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

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

现在这棵九代“项里桐”正少年得志,蓬勃向上,挺拔的树身带着一团翠绿的披挂,轻扫着蓝天白云。

桐树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

由于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像一条黄龙一样滚来滚去。

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

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它探出淤泥的树头,而这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

岁月沧桑,英雄多难,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为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过的焦痕。

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像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

2020-2021学年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朝,完成于乾隆时期,原圆明园发展为由圆明、绮春、长春组成的圆明三园。

它位于北京城西北的海淀区,这里原为一片平地,既无山丘,又无水面,但是地下水源很丰富,挖地三尺即可见水,为建造园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圆明园正是利用这样的条件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圆明园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

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350公顷的一半,其中最大者为圆明园中心的福海,宽达600米,湖中还建有三座小岛;中型水面有圆明园的后湖等,长宽约二三百米,隔湖可观赏到对岸景色;小型水面和房前屋后的一塘清池更是无数,还有回流不断的小溪如同园内流动的纽带,将这些大小水面联成完整水系,构成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水景园林。

而所有这些水面统统是由平地挖出来的,用挖出之土就近堆山,所以湖多山也多,大小山丘加起来占了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

不过这些土山都不高大,并没有破坏全园的水景特点。

特点之二是______________。

圆明三园占地面积很大,但它没有北海琼华岛和清漪园万寿山那样的可作为全园风景中心的山峰,只有一组又一组的小型园林布满全园。

它们或以建筑为中心,配以山水植物;或在山水之中,点缀亭台楼阁。

利用山丘或墙垣形成一个又一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园,组成无数各具特点的景观。

这里有宫门内供皇帝上朝听政用的正大光明殿建筑群;有福海与海中三岛组成、象征着仙山琼阁的“蓬岛瑶台”;有供奉祖先的安佑宫和敬佛的小城舍卫城;有建造在水中的,平面成字形的建筑“万方安和”。

乾隆皇帝几下江南,随行带着画师,把苏州、杭州一带的名园胜景摹画下来带回北京,于是在圆明三园里相继出现了苏州水街式的买卖街、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等著名景观,不过这些江南胜景在这里都成了小型的、近似模型式的景点。

圆明园的特点之三是______________。

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全文编辑修改

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全文编辑修改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第1至4小题每题3分,第5题6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敕.造(chì)骐骥.(jì)笑靥.(yè)沸.反盈天(fèi)B.蚕噬.(shì)蹂躏.(lìn)榫.头(sǔn)鞭笞.天下(chī)C.贾.人(ɡǔ)踌蹰.(chú)形骸.(hái)百无聊赖.(lài)D.忖.度(cǔn)怯.弱(què) 盥.沐(ɡuàn) 度长絜.大(qì)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斟茶放诞监生孽根祸胎间或一轮B.诧异朱拓偏僻咀嚼赏鉴波涛汹涌C.烟霭寒喧括噪锲而不舍难以捉摸D.反馈渣滓调剂丰富多彩冰雪消融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B.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C.奥巴马的访华之旅,尤其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他的正式会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D.去年学业水平考试,我校的合格率达到将近96%以上,比以往都高。

4. 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②研究者认为,战斗游戏可能要比真的战斗更为困难,因为这种游戏要求双方的攻击有分寸,对伙伴十分信赖,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③战斗游戏得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

A.②③① B.③②①C.②①③ D.③①②5.下面是“中学生读写”微信公众号邀请刘婕老师为抗击肺炎写的律诗,顺序被打乱,请根据律诗押韵、对仗的特点,为诗句排序(只填序号)。

衡阳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学业水平测试试卷A卷

衡阳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学业水平测试试卷A卷

衡阳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学业水平测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绥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

在瓦当这一小小的图形空间内,古代匠师们△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

汉代瓦当集合了中国古典绘画、浮雕、书法等工艺美术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千百年来始终散发着△的艺术魅力。

汉代瓦当纹饰的△十分丰富,瓦当纹饰的取材几乎△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

()。

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或圆形,圆弧是一种富有动感和韵律美的造型,作为纹饰造型的背景和映衬,能更加突出静中有动、方圆结合的画面,增强艺术形象的美感。

而作为主体的瓦当纹饰以大幅度的动作,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为我们塑造出一个个飞扬流动而又古朴可爱的艺术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独具匠心经久不衰体裁包括B . 标新立异响遏行云题材囊括C . 标新立异响遏行云体裁包括D . 独具匠心经久不衰题材囊括(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汉代瓦当集合了中国古典绘画、浮雕、书法等工艺美术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门类。

B . 汉代瓦当集合了中国古典绘画、浮雕、书法及工艺美术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门类。

C . 汉代瓦当集中国古典绘画、浮雕、书法及工艺美术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门类。

D . 汉代瓦当集中国古典绘画、浮雕、书法及工艺美术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

(最新整理)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44).doc

(最新整理)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44).doc

(最新整理)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44)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年级实验班第四次月考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俗与雅对举,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种审美形态。

中国的戏曲早已被学界视为“俗文学”之一种。

“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

古典戏曲剧目中,有些确实出自士大夫之手,而且主要反映统治阶级思想、感情和趣味,最著者如明代礼部尚书丘潜的《伍伦全备记》等“令人呕秽”之作以及朱权、朱有燉等皇亲国戚宣扬神仙道化、为封建王朝歌功颂德的作品。

但大量的剧目出自民间艺人或书会才人之手,尽管其中也可能有封建主义意识的渗透,但主要反映的是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趣味。

明清传奇、杂剧大多为文人所作,他们当中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硕学名儒,作者虽然大多是文人士大夫,但他们当中的多数人仕途失意,与统治阶级和主流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有的甚至格格不入。

这些人袭用民间所创造的文学艺术样式——戏曲来从事创作,本身就是对主流文化的反叛。

他们的剧作虽然有雅化倾向,但其思想倾向和艺术旨趣与属于主流文化的正统诗文并不完全相同,而与民间文化仍然有着一些相通之处。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主要出自文人之手的明清传奇、杂剧同样被封建统治阶级和正统文人视为异端,明王朝命解缙等编辑的《永乐大典》本来收录有部分戏曲作品,可清王朝纂修的《四库全书》却将其统统拒之门外。

2020-2021学年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理学家张载之志堪称具有崇高的学术担当,然而“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思想方法注定了理学家们没有也不可能“为万世开太平”。

理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虽有学术担当,也不乏人文情怀,却没有科学精神。

比如,理学家们将“天地”解释为尊卑等级关系,宇宙万物也都有尊卑等级,如天冠地履、星空列阵、大雁成行、羊羔跪乳等都反映尊卑等级,然后依据“天人合一”论证三纲五常符合“自然之理”。

这种缺失科学精神的“人文情怀”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造成了“以理杀人”的社会现象。

宋元之后,理学占据社会思想意识的统治地位,而中国古代文明却从鼎盛走向衰落。

在应对民族内争或外敌入侵方面,中原政权的统治者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与时俱进、改革变法、富国强兵的欲望、能力和进程都受到四书之学的严重抑制。

当西欧的精英们致力于创新文化、发展科学、变革社会的时候,中国的精英们却把“为往圣继绝学”“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当作“为万世开太平”的灵丹妙药,大大延误了中国的发展。

当下,有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是人文情怀有余、科学素养不足,研究中不注重证据,一些研究成果在形式逻辑上经不起分析,至于历史逻辑、辩证逻辑就更谈不上了。

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素养,一些观点明显简单化,一些观点甚至可以说有害无益。

可见,缺失科学素养的人文情怀会带来很多问题。

近年来,学术界和学校一直强调人文情怀的培养、道德的培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只是强调道德教育、国学教育,而没有把培养科学素养摆在重要位置,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那就会出现很多偏差。

就立人而言,立德无疑是最重要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德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德。

科学素养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可以说,实事求是是人类一切优秀素养之本。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量:120分钟)一、论述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

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

“来而不住,非礼也。

”中国人是礼义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

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

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

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

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

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

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

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

衡阳市高考语文科目适应性考试卷

衡阳市高考语文科目适应性考试卷

衡阳市高考语文科目适应性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共5题;共20分)1. (3分)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 . 症候(zhènɡ)症状(zhènɡ)症结(zhènɡ)B . 嬉笑(xǐ)窥视(kuī)堕落(duò)C . 忏悔(chàn)愤怒(fèn)祈祷(qǐ)D . 咀嚼(jué)倒嚼(jiào)咬文嚼字(jiáo)2. (5.0分) (2020高一下·怀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四大名绣早已名扬海内外,精致、雅洁、诗情画意;苗绣则不然,它神秘的气息,朴拙的造型甚至有些萌萌的幽默,一下子扩充了我们的审美视野。

苗绣的身份很特殊。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明传承不能通过书写来完成,()。

苗绣__△__,承担起这份重要的使命,着一根小小绣花针的绣娘们就是重要的传承人。

苗绣,它既是苗家山乡村寨的女人们几乎天天要做的女红,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实用品,又是重要的艺术品。

绣娘们的一双巧手既绣出了苗家人平凡的世俗生活,也绣出了苗家人对生命的热爱,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对未来的渴望。

苗绣把苗族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展示得奇丽多姿,__△__。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包括对神话、对宇宙天体的解读,__△__无所不有。

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

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

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显然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___△__。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备战2022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备战2022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备战2022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备战2022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总分值:150分,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仅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也出乎今天大多数人的想象。

人类之间的威慑力有限,统治者不得不借助于天或神的力量。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权威,统治者总是将自己打扮成天或神的代表。

在有些群体,神被直接当作统治者;而在另一些群体,统治者被当作神的代表。

中国的华夏诸族显然属于后者,所以在古代没有形成系统的神话,至多是一些半神半人的英雄,并且逐渐让位于代表了天意或天命的人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想,“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的观念都赋予记录君主言行和祭祀、军事等大事的史官最神圣的使命——他们所记录的实际是天意和天命。

如果有半点不实,那就是曲解了天意和天命,就是欺天。

正因为如此,历史在古代中国所起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对神的崇拜和对某种宗教的信仰。

天或神的意志通过天象、祥瑞、灾异传达给人类社会,或者直接给予人类庇佑或惩罚,又由获得它们充分授权或信任的君主加以执行。

史官的作用不仅在于记录以君主为核心的事实,而且扮演着沟通天人之间的角色。

离开了他们的记录和解释,普通人不可能从某种孤立的现象或事件中了解天意,即使那些人有幸在现场,或耳闻目睹,亲身感受。

对于后人来说,史官的记录更是他们了解天意的唯一来源。

所以,史官实际上类似早期的巫师或祭司,或者是宗教中的高级神职人员。

“视死如生〞的观念在先秦时就已形成,至秦汉已成为处理后事的原那么。

君主的去世被认为是生命在另一个世界的延续,所以不仅要给予精神上的尊崇,还需要物质上的供养。

这也使君主对史官的记录和未来编纂成的历史保持着更大的敬畏。

2020-2021学年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衡阳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接种疫苗能够挽救大量生命,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最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疫苗和自然感染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反应类似,但风险不同。

前者经过灭活、减毒、基因技术等有效处理,不似后者那样,可能让人体产生抗体但付出代价。

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也寄希望于疫苗。

4月13日,一个由全球120多名科学家、医生、资助者和生产商组成的专家组发表公开宣言,承诺在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速度。

据报道,中国、美国等国已经有多种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

疫苗要经过安全性、有效性等多方面的临床验证,才能得到批准投入市场。

对于艾滋病这种重大疾病,尽管全球医学界已经花费数十年开发疫苗,但至今尚未有一种疫苗能够走出实验室得到普遍应用。

(改编自冯玉婧《疫苗是战“疫”的有效武器》)材料二:(改编自新华社发、朱禹制图)材料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了新冠病毒的鉴定和测序,于1月12日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这为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以及各国病毒检测、治疗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全球率先启动二期临床研究。

该疫苗以改造过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搭载新冠病毒的S基因,使人体产生对S蛋白的免疫记忆。

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分三期:一期观察使用的安全性;二期扩大样本量,确认初步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定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三期确定是否使用。

这个持续验证、依次“过关”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年以上。

张文宏说,三期研究认为安全,再给老百姓打,想做小白鼠,我们的流程是不允许的。

(摘编自彭芸《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中国走在世界前列》)材料四:疫苗能在人体内产生抗体,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有效的。

评价疫苗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是在传染病流行期内,能否安全有效地保护高危人群,降低感染率和发病率。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 市田家柄实验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 市田家柄实验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年下学期月考(满分: 120 分,时量: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憔悴.(cuì)菜畦.(qí) 徘徊.(huí)参差.不齐(cí)B.菡.萏(hán)攲.斜(qī)蜷.伏(juán)翻来覆.去(fù)C.荫.蔽(yīn)附和.(hè)倜傥.(tǎng)众目睽睽..(kuí)D.狭隘.(yì)絮.叨(xù) 干涸.(gù)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麻木不仁刨根问底花团锦族人声顶沸B.漠不关心烘堂大笑见异思迁浑为一谈C.沾轻怕重惊慌失错微不足到美不胜收D.油然而生人迹罕至截然不同各得其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2分)A.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今天数学老师讲的知识点,我都不求甚解....,上课好像听懂了,但做题起来又不会了。

D.“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B.为了在这次月考中考出好成绩,张宇同学无时无刻都在努力练习。

C.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人生就是这样,要去面对一次次的“告别”。

我曾与伴着笑声的纸飞机惜别在柔和的晨曦里,______________;我曾与空中飞舞的风筝惜别在温暖的春风里,______________;我曾与花丛中飞舞的彩蝶惜别在香飘四季的花园里,______________;再见了,我的小学生活,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一片灿烂阳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2020年12月
(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仅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也出乎今天大多数人的想象。

人类之间的威慑力有限,统治者不得不借助于天或神的力量。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威,统治者总是将自己打扮成天或神的代表。

在有些群体,神被直接当作统治者;而在另一些群体,统治者被当作神的代表。

中国的华夏诸族显然属于后者,所以在古代没有形成系统的神话,至多是一些半神半人的英雄,并且逐渐让位于代表了天意或天命的人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想,“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的观念都赋予记录君主言行和祭祀、军事等大事的史官最神圣的使命——他们所记录的实际是天意和天命。

如果有半点不实,那就是曲解了天意和天命,就是欺天。

正因为如此,历史在古代中国所起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对神的崇拜和对某种宗教的信仰。

天或神的意志通过天象、祥瑞、灾异传达给人类社会,或者直接给予人类庇佑或惩罚,又由获得它们充分授权或信任的君主加以执行。

史官的作用不仅在于记录以君主为核心的事实,而且扮演着沟通天人之间的角色。

离开了他们的记录和解释,普通人不可能从某种孤立的现象或事件中了解天意,即使那些人有幸在现场,或耳闻目睹,亲身感受。

对于后人来说,史官的记录更是他们了解天意的唯一来源。

所以,史官实际上类似早期的巫师或祭司,或者是宗教中的高级神职人员。

“视死如生”的观念在先秦时就已形成,至秦汉已成为处理后事的原则。

君主的去世被认为是生命在另一个世界的延续,所以不仅要给予精神上的尊崇,还需要物质上的供养。

这也使君主对史官的记录和未来编纂成的历史保持着更大的敬畏。

如果说受到天谴或许还有点虚无缥缈,至少不至于立竿见影的话,那么在另一个世界直接要听到后人的咒骂,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受到报应,就足以使他们的行为有所收敛,或者在史官面前要有所顾忌。

而在民间,无论是由境外传入的佛教,本地产生的道教,还是各种多神崇拜,更直接地满足着人们的世俗诉求,表现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念。

即使是士大夫阶层,尽管表面讲求的是儒家学说、孔孟之道,骨子里大多也信因果报应。

由于普遍都害怕不良的历史记录会给自己的余生或后代带来“恶报”,客观上也增强了人们对历史的敬畏。

不过物极必反,这样的敬畏也会导致另一种后果——千方百计使历史记载对自己有利。

孔子在编纂《春秋》时,就发现了现实与理念的矛盾——理论上应该代表“天命”的“天王”周天子不仅掌握不了天下的命运,连自己的颜面和生命都难保证;而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还能堂而皇之地享用天子礼仪,成为诸侯的共主。

痛心疾首的孔子既不能违背史官有事必录的准则,又不愿接受礼崩乐坏的现实,于是创造了“春秋笔法”的记录手段。

如周天子被迫逃出国都,《春秋》记为“天王狩于河阳”。

周天子到达河阳倒是事实,却成逍遥自在的“狩猎”。

而“狩”此后也成了皇帝逃亡或被俘的代名词,如宋徽宗父子被金兵俘虏后北迁称为“北狩”,慈禧太后逃往西安记为“西狩”。

后世儒家称颂“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认为他“一字之褒荣于冕绂,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尽管乱臣贼子根本不怕“一字之贬”,也不在乎“一字之荣”,孔子的理论和实践却开了历史记载必须服从政治的先例。

为了政治正确,事实可以增删,同样的事实可以作不同的记述或解释。

掌握了政权就掌握了历史的编纂权和解释权,而历史也成为一个政权的合法性来源和统治基础。

正因为如此,新建立的朝代都会将为前朝修史作为国家政治的大事。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将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当然是目的之一。

但更主要的是,通过修史掌握解释天命的主动权,以证明本朝取代前朝,是因为前朝已失去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