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出塞》教案

合集下载

出塞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出塞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出塞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重点: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法:讲解、指导、示范学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二、教学过程(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注解理解诗意(二)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

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师补充):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补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小组讨论)——战事频繁终老边塞——战死沙场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出塞》教案(精选9篇)

《出塞》教案(精选9篇)

《出塞》教案《出塞》教案(精选9篇)《出塞》教案篇1《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

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字典及资料,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朗读;2、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3、搜集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教学准备:xxx教学重难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xxx导入:谈话:自古以来,边疆的战争不断,不少诗人都曾经写过描述边塞军队生活的边塞诗,而边塞诗中最有代表性的压卷之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王昌龄的《出塞》。

出示幻灯片1(板书课题)齐读题目,解题:"塞"指什么(边关,关塞)。

"出塞"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到边关去守卫边疆。

这是唐代代诗人写边塞生活诗常用的题目)简介诗人王昌龄(出示幻灯片2)学习诗歌,理解诗意:下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有板有眼;(自由读—指名读—示范读—齐读)(出示幻灯片3,4)小组讨论学习:再次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探讨不懂的字词,如:秦,汉,但使,不教等。

汇报,弄懂每句诗的意思:(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意思是: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

)(出示幻灯片5)(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思是: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守卫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和战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

)((出示幻灯片6)过渡语:要理解诗局的意思并不难,但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一种何等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体会诗人的情感:xxx学习第1,2句诗:(出示幻灯片7)齐读诗句,思考:这句诗提到了哪些景物你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一幅画面(出示幻灯片8的图片)探讨:1、师:古代诗人在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时,几乎都会写到明月和边关。

出塞的优质教案 《出塞》教案

出塞的优质教案 《出塞》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这首古诗;(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情感;(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爱国情怀;(2)体会诗歌中所展现的忠诚、勇敢、坚定的精神品质;(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内容的掌握;(2)诗歌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诗中历史背景的理解;(2)诗歌意象的把握;(3)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入体会。

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王昌龄及其作品《出塞》;(2)解读诗文,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文的韵律美;(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内容,了解历史背景;(3)小组讨论,分析诗歌意象和表现手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2)解析诗歌意象,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3)阐述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实践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朗读能力;(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代诗人或诗歌,拓宽视野;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文的掌握程度;3. 诗歌朗诵比赛: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锻炼表达能力;4. 学生自评、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诗歌教材;2.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以便更好地讲解诗文;3. 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4. 诗歌鉴赏工具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诗歌鉴赏参考资料。

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出塞》教案

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出塞》教案

《出塞》教案王静教学目标:1、用、用“以诗解诗”的古诗赏析方法,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性美。

教学重难点:吟诵古诗吟诵古诗,,想象意境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教学过程:一、一、 1、师:孩子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想必,经过小学四年的学习,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学习一首古诗《出塞》。

作者是王昌龄,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进行了预习,那老师来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读正确,读流利了吗?那老师来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读正确,读流利了吗?2.2.请同桌互相给对方读一遍,告诉他读错的音,停顿不恰当的地方,并帮助请同桌互相给对方读一遍,告诉他读错的音,停顿不恰当的地方,并帮助纠正。

纠正。

3.3.同桌互读。

同桌互读。

同桌互读。

师巡视师巡视4.点评点评;;刚才我看见许多同学都读的十分认真,并拿笔记下同桌读错的音,非常好,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大家认真的听,符合评价。

常好,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大家认真的听,符合评价。

指名读指名读指名读 生评价(正确、流利。

是否读错音)生评价(正确、流利。

是否读错音)二、二、1.1.1.同学们,下面请听老师读一遍,一会大家评价,我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们,下面请听老师读一遍,一会大家评价,我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们,下面请听老师读一遍,一会大家评价,我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2.2.老师读老师读老师读生评价:老师读的有感情生评价:老师读的有感情3.3.师: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模仿老师这样读,待会老师再挑学生,看谁读得好。

4.4.指名读指名读指名读师评价:用老师的方法,读出来好听多了(声情并茂,听出了停顿)师评价:用老师的方法,读出来好听多了(声情并茂,听出了停顿)师评价:用老师的方法,读出来好听多了(声情并茂,听出了停顿) 5.5.师师:同学们在课前已读过这首诗,在课堂上又读了,认为自己已经会背的,与同桌互背,不会背的要加油哟,看谁背的最快!与同桌互背,不会背的要加油哟,看谁背的最快!6.6.指名背(挑一、二个)师评价:你的记忆力可真好、真聪明指名背(挑一、二个)师评价:你的记忆力可真好、真聪明指名背(挑一、二个)师评价:你的记忆力可真好、真聪明三、以诗解诗三、以诗解诗1.1.师:同学们,在《出塞》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两种景物?(明月、边关)师:同学们,在《出塞》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两种景物?(明月、边关)。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读出诗的味道。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境。

教学方法:1、想象法2、以诗解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边塞诗资料。

教时:一课时教程:一、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1、简介边塞诗,引出课题《出塞》2、齐读课题,诗题中的“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边塞)3、看到这样的诗题“塞”,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描述、用一句话说一说、用一句古诗呢?(学生想象,感知边塞的环境恶劣、战事频繁、生死惨烈)4、引出《出塞》诗句,齐读。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纠正读音:教应读一声。

《古代汉语字典》中教的意思是让、使,不让胡马度阴山,这里应读jiāo。

按韵律的时候,也应该读教。

唐人写诗通常要遵循平仄的规律,这个字读仄,跟我读,再读。

2、古人吟诵讲平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拉长,读的平缓;三声、四声当仄声,读的短一些。

学生试读。

3、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还要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前面每两个字停顿以下,谁来试一试?4、师范读。

5、师做手势,学生读。

6、学生读,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三、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1、再把诗读两遍,试着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

(学生自学,默读,思考诗的大意。

)2、展开想象,读出情感。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在荒凉的边关,一轮明月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古诗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

古诗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

古诗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古诗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1、师导语: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碛中作(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来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4、板书课题。

(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5、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

”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还”“将”“教”,再指名读】(2)诗是有节奏的,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3)听古诗录音。

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

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

齐读。

(4)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出塞》教案一等奖

《出塞》教案一等奖

《出塞》教案一等奖《《出塞》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出塞》教案一等奖教材分析:《七步诗》作者曹植。

七步诗指走七步时间内做成的诗。

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

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

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长歌行》出自汉乐府,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这首诗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出塞》作者王昌龄。

唐朝初期,在阴山南面的地区,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

这首诗歌颂汉将李广,叹息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

诗中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教学目的: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熟练背诵,默写《出塞》。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七步诗》1、范读课文。

2、解题: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3、自学这首诗。

(1)自读课文。

(2)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指导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煮豆持作羹:煮豆用来作羹。

(2)漉菽以为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3)萁在釜下燃:豆秸在锅下燃烧。

(4)豆在釜中泣:豆子在锅中哭泣。

(5)本是同根生: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条根上。

(6)相煎何太急:你为什么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这么急迫地残害我是为什么呀?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用豆子比自己,豆秸比兄长曹丕,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曹丕兄弟残杀的不满,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二、学习《长歌行》1、用上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一等奖1、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学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解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4、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

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题目的意思。

板书课题:出塞王昌龄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解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

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板书:秦汉(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

板书:人未还(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

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出塞》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出塞》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出塞》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出塞》一、教学目标:1.了解《出塞》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初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启发学生对诗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教学重点:1.理解《出塞》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

2.初步领会诗人在《出塞》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古代边塞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对于《出塞》诗歌的准确理解和深入领会。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录音机、课件、绘画、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入《出塞》:播放背景音乐,投影展示丝路的图片,通过让学生听音乐、看图片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出塞》诗歌的欲望。

2.导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边塞生活,询问学生对《出塞》的初步印象。

Step 2:学习与感悟《出塞》(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诗人为什么要写《出塞》?在诗中,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义?2.每组派出一位代表总结组内讨论结果并展示,其他组对答案进行补充和评论。

3.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和解答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出塞》中蕴含的意蕴。

Step 3:文学创作(40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出塞》的情感和意义,以及自己对边塞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诗歌。

2.学生可以选择用韵脚、用比喻或其他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最后要求部分学生现场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分享。

Step 4:绘画展示与写作赏析(40分钟)1.要求学生利用手工材料或绘画工具,绘制与《出塞》相关的图画。

2.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以作品为基础,写下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学生间互相交流和评论彼此的作品,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和绘画作品整理成册,提交给班级展览并评选优秀作品。

四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三首 出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三首 出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三首出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王昌龄《出塞》一、教学目标:1.了解王昌龄的《出塞》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理解诗中的人文要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文:王昌龄《出塞》。

多媒体设备。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描绘边塞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景象,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边塞的意义和重要性。

2.介绍诗人和诗作教师简要介绍王昌龄和他的《出塞》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解释“出塞"是指古代边疆的关口,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边疆任职期间所写的。

3.分析诗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首先,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探讨人文要素教师提问:“诗中有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句话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解释“天下兴亡"是指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匹夫有责”是指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兴旺贡献自己的力量。

5.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将军、士兵、百姓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人文要素。

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6.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与边塞有关的诗歌。

鼓励学生运用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自己对边塞的理解和情感。

7.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人文要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王昌龄《出塞》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王昌龄的《出塞》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理解诗中的人文要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能够通过创作活动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出塞》教案【10篇】

《出塞》教案【10篇】

《出塞》教案【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出塞》教案【10篇】出塞这是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出塞》教学设计教案

《出塞》教学设计教案

《出塞》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这首古诗。

(2)理解《出塞》的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出塞》。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理解团结互助、英勇担当的精神内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出塞》。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感受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诗歌内容、创作背景、意象分析等方面的课件。

2. 图片: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如边疆风光、将士英勇事迹等。

3. 音乐:挑选适合诗歌氛围的音乐,增强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边疆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边疆的美丽与神秘。

(2)简要介绍《出塞》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出塞》,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内容,分析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互相交流。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

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

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出塞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 篇一、教材分析《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首军歌,是唐代闻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

他的诗作多以当时的边塞军旅生活为素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缅怀,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希望消失良将,驱除敌人,保住边疆。

诗中布满了对国家安危无限关怀的爱国激情。

依据课文的特点,本课教学的重点设定为:在教学中,老师着力引领同学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诗作的感染与激励。

教学难点设定为:在赏析品读中深入到了解祖国悠久绚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同学学习唐诗的兴趣,培育同学自学唐诗的力量,提高同学的文化素养。

二、同学分析同学已经具备了肯定学习古诗的力量。

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教学环节的细心设计,力图引导同学自学自悟,进而提高同学的自学古诗的力量。

详细设计如下:1、设计并运用学习向导,体现学习过程,引导同学自学。

2、自读自悟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把握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诗中形象,体会诗中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绚烂文化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出塞曲》2、导入一首《出塞曲》,唤起了我们去一览祖国壮阔雄奇的边塞风光的渴望,也唤醒了我们心中那份久违的英雄情节。

今日就让我们通过王昌龄的《出塞》,去再次体验一下盛唐边塞战士的情怀。

复习热身,明确学法。

1、唐人边塞诗歌,是唐诗中一道雄奇瑰丽的风景线。

其实,我们这学期在母亲河单元学过的一首七绝,就是盛唐边塞七绝中的一篇杰作。

谁能说出是哪一篇?提问背诵明确学法:感受诗中形象,体验诗中情感。

切入新课,指导朗读。

自由朗读。

思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朗读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相互沟通。

1、下面请同学们通过感受诗中形象,体验诗中情感,自主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时间是10分钟。

出塞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出塞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出塞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手法,掌握重要的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赏析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字词和诗句的含义,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诗人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2.朗读诗歌:通过范读、学生自读等方式,熟悉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讲解字词:通过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赏析诗歌:通过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5.讨论与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问题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课堂练习:通过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7.作业与评价:通过布置作业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问答、讨论、赏析等。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小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字词和诗句的理解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本课的阅读理解、写作等作业,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业批改、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包含图片、文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2.教学视频:录制有关诗人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

《出塞》优秀备课教案一等奖

《出塞》优秀备课教案一等奖

《出塞》优秀备课教案一等奖《《出塞》优秀备课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出塞》优秀备课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背诵并默写古诗。

2、朗读古诗,体会诗的韵律美。

3、了解边塞诗的风格,体会全诗慷慨激昂,豪迈悲壮的感情,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感悟、体会诗人表达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背景音乐。

基础知识:1、多音字:塞sài(塞外) sè(堵塞) sāi(塞车)还hái(还是) huán(归还)将jiāng(将来) jiàng(将领)教jiāo(教书) jiào(请教)度dù(度过) duó(猜度)2、区别字:秦( ) 奏( )泰( )教学过程:一、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范读古诗(配乐),注意生字与读音。

2、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二、再读古诗,感悟诗意。

1、通过预习,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还没有解决,需要大家帮助的?2、小组同学交流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和感悟诗意的?(1)反复诵读。

(2)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

(3)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4)通过课文中的注释感悟古诗。

(5)查找相关书籍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味,学生要做到熟读成诵。

四、作业:1、写生字和古诗。

2、把古诗改编成小故事,讲给别人听。

3、积累其它的边塞诗。

2、《出塞》优秀备课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

部编语文《出塞》教案设计一等奖两篇

部编语文《出塞》教案设计一等奖两篇

部编语文《出塞》教案设计一等奖两篇《出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填吗?(出示课件)谁来试试,把这几句补充完整?(生答)2、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重积累,那你们发现没有,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呢?(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我们把这种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最为著名的边塞诗——《出塞》,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手书诗题,齐读课题。

(板书诗题)二、解诗题1、“塞”什么意思?(边关要塞)“出塞”什么意思?(到边疆戍守边关)2、简介作者和背景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可使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三、明诗意1、了解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你们默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准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帮助理解。

3、生汇报⑴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⑵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

⑶现在,谁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指名说,自由说。

(教师适时讲解“互文”这一文学知识)⑷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齐读)四、悟诗境1、古人常说:“诗以言志”。

就是诗要表达诗人的一种情感,这首诗,想要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千年前的唐朝边塞,再度走进这首诗。

教育部一学生一创新课一等奖《出塞》教案

教育部一学生一创新课一等奖《出塞》教案

教育部一学生一创新课一等奖《出塞》教案该教案是为了支持教育部一学生一创新课一等奖而设计的。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教案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1. 教案简介教案的主题是《出塞》,它是一种创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这个教案获得了教育部一学生一创新课一等奖,充分体现了其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价值和贡献。

2. 教案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出塞》故事的介绍与分析- 相关历史背景知识的讲解- 小组合作设计与实施创新项目- 创新结果的展示与分享3.2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 小组合作与讨论,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实践操作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个别指导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4. 教学步骤该教案按以下步骤进行实施:1. 教师介绍《出塞》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 学生分组设计创新项目,并提供适当的指导。

4. 学生小组展示和分享创新成果。

5. 教师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5.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创新项目的成果和实施情况评价-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评价- 学生对故事和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评价教学反馈是为了激励学生继续创新和改进教学设计。

6. 教学资源和材料教学资源和材料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出塞》故事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相关历史背景知识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学生小组设计创新项目所需的工具和材料7. 结语教育部一学生一创新课一等奖《出塞》教案是一份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通过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并提升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这个教案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出塞》教学设计获奖版 【完整版】

《出塞》教学设计获奖版 【完整版】

《出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通顺的诵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歌含义。

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一、回望古时话边关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诗吗老师找了几句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PPT出示:(1)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在读的时候你们发现这两句诗里其实都含有地名吗→阳关、玉门关。

→中国古代将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阔地域称为“西域”“塞外”。

→人们从这里出发,前往西域就称之为“出塞”。

→板书:“出塞”3、塞外远离中原地区,是我国的边疆。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在此留下足迹:→高适看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王维在这里看到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还有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的《出塞》,今天我们就和王昌龄一起踏上出塞之路。

三、初读古诗正字音1、同学们,好好的去读读王昌龄在塞外边关所作的这首诗吧。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朗读正字音。

注意:教应读jiāo(平仄相对,字义“使、令”)2、读诗讲平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二声拉长,读的平缓;三声、四声读的短一些。

学生试读。

3、大家想读的更好一些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家可以给它画画节奏读一读(自由朗读)→我们可以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读出停顿: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一个女加一个子就组成了一个“好”,下面男生和女生一人一句,老师来读题目!5、嗯,读得很有韵味,俗话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让咱们全班一起来读吧。

三、漫步诗歌1、王维在塞外看到的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高适瞧见的是黄云白日,飞雁落雪。

那王昌龄又看到了什么呢(在诗中找一找吧)→明月(月亮)、关(边关)、人(戍边的将士)、阴山(板书)2、唐朝的王昌龄在这里看到的月亮和边关有何特别之处吗→秦朝时代的月亮、汉朝的边关。

出塞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出塞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出塞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原创版)目录1.教学设计概述2.出塞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的评选标准3.出塞教学设计的特点和优势4.一等奖获奖者的教学设计案例分享5.对其他教师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文【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学生特点等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科学的安排和规划,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出塞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的评选标准】出塞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求;2.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有深度和广度;3.教学方法适当,注重学生主体性,启发学生思维;4.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过渡自然;5.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反馈良好。

【出塞教学设计的特点和优势】出塞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2.强调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全面发展;3.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教学反馈和评价;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一等奖获奖者的教学设计案例分享】以某中学语文课《出塞》为例,一等奖获奖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诗歌赏析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4.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5.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方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对其他教师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出塞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的案例对其他教师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教师们可以学习一等奖获奖者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塞》教案
王静
教学目标:
1、用“以诗解诗”的古诗赏析方法,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
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
性美。

教学重难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教学过程:
一、1、师:孩子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想必,
经过小学四年的学习,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学习一首古诗《出塞》。

作者是王昌龄,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进行了预习,那老师来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读正确,读流利了吗?
2.请同桌互相给对方读一遍,告诉他读错的音,停顿不恰当的地方,并帮助纠正。

3.同桌互读。

师巡视
4.点评;刚才我看见许多同学都读的十分认真,并拿笔记下同桌读错的音,非常好,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大家认真的听,符合评价。

指名读
生评价(正确、流利。

是否读错音)
二、1.同学们,下面请听老师读一遍,一会大家评价,我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2.老师读
生评价:老师读的有感情
3.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模仿老师这样读,待会老师再挑学生,看谁读得好。

4.指名读
师评价:用老师的方法,读出来好听多了(声情并茂,听出了停顿)
5.师:同学们在课前已读过这首诗,在课堂上又读了,认为自己已经会背的,与同桌互背,不会背的要加油哟,看谁背的最快!
6.指名背(挑一、二个)师评价:你的记忆力可真好、真聪明
三、以诗解诗
1.师:同学们,在《出塞》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两种景物?(明月、边关)。

边关就是一个国家最边缘的地方,随、虽处最边远的地方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一个重要的地方。

同学们,在这首古诗中,作者提到了明月,千古以来,还是那一轮明月,诗人们表达的情感也是相通的。

请打开记忆的阀门,回想一下,你的积累的关于明月的古诗中,那首诗与本诗中的明月表达的情感是相通的。

2.生背诵学过的有关明月的古诗
如:(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

3.PPT(出示)《静夜思》和《泊船瓜洲》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关于明月的古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古诗试着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师:这首古诗中的明月与“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明月有哪些相通点,有哪些情感是相同的呢?
生:表达的感情相同。

生:静夜思表达李白思念家乡,出塞是战士思念家乡。

师:那就是说这两首诗中的明月都表达了情感(思乡之情)
是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在古诗中反复被世人吟诵,大多是为了表达同一个主题——思乡之情。

师:好,带着这种思乡之情,我们再把这两首诗齐读一遍。

生读:《静夜思》
泊船瓜洲》
师:“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人”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威武将军战士等戍边的战士
师:这些战士为什么不回家乡呢?
生:战死、仗没打完
师:古诗中还有哪些是描写戍边的战士呢?这里的“人”为什么未还呢?
PPT 请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当你读到这一句诗时,你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1一位白发将军在思念家乡,双泪纵横。

2夜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思念家乡
这里的“人”还可能是 ------
PPT请读——“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王昌龄
师:自古以来,边塞就是黄尘弥漫,飞沙走石,这里的“人”也可以早已战死沙场,成为遍地白骨,夹杂着野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此刻,你对有何感受?
生分别谈:残酷厌恶同情
师:引出明月——是啊,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戍边的戍士熬白了头发,甚至成为一堆白骨,他们是为了家国的安宁
在他们心中,渴望一位像李广那样的将军,那样的英雄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资料,请谈谈李广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生:爱兵如子威武
师:讲李广的故事射虎
关于将军的才能,有诗为证。

PPT《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师:王昌龄写李广想表达什么(敬佩)
师:带着这种敬佩之情读《出塞》
师:老师遗憾地告诉大家,王昌龄在写下这首诗时李广在已不在人世,那王昌龄还想表达什么呢?
生:思念
带着思念在读《出塞》
还有什么?
生:不满
师:是的,想在的将军是什么样的呢?请读
PPT——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燕歌行》高适
师:是啊,有了李广将军社会才能安宁,亲人才能团聚,和平是战士们千年的期盼与呼唤,让我们齐诵全诗,把这种心愿向大家传送。

生:齐读《出塞》
四、作业
师: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边塞诗,仅仅是浩瀚诗海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下去请同学们收集并背诵边塞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那金戈铁马、北风呼啸的岁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聆听那千年谱写的一曲曲雄浑跌宕的边塞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