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02-01心悸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心悸课件

中医内科学心悸课件
起搏器植入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植入起搏器改善心脏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特定类型的心悸,如心脏瓣膜病等,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预防心悸的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 劳累。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兴奋等诱发心悸的因素 。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积极治疗和控制慢性 疾病。
养,引发心悸。
心悸的症状
心悸不安
自觉心脏跳动异常,心前区不适,或有心慌 、惊恐等症状。
脉搏跳动不规律
心悸时脉搏跳动不规律,或出现间歇脉、早 搏等症状。
心跳加快
心悸时常伴有心跳加快,患者可感到心脏跳 动过快或心脏漏跳等症状。
其他症状
心悸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失 眠等症状。
02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心理调适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03
心悸的现代医学解释
心悸的生理机制
心跳的生成
心悸的产生与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心脏肌肉的收缩有关,心 脏电信号由窦房结产生,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导,引起心脏 肌肉收缩,产生心跳。
心跳的调节
心悸的发生还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如交感神经、副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因素可以影响 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心脏肌肉的收缩,从而调节心跳。
心悸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
心悸常常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这 些疾病都可以引起心悸。
心悸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唯一表现
有些心脏疾病可能仅以心悸为表现,如某些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因此心悸也可 能是心脏疾病的唯一表现。
04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自服舒乐安定心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 诊。现症见:心悸,坐卧不安,善惊易恐, 少寐多梦易惊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弦。T 36.5℃ , P 80次/分, R 18 次/分, BP 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不振,HR 80次/分,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 理性杂音。ECG示:室性早搏。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 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 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 心烦、少寐、多汗、颤动、头晕乏力。中老年发作频 繁者,可伴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 厥。
2.病史:中老年常见,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 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7.痰火扰心
主症:心悸时发时止 兼症:受惊易发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口干
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脉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清心降火,化痰和 中)
六、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1.心悸而脉数或促者:苦参煎剂 2.心气、心血亏虚之心悸:定心汤 3.各种心悸而脉数者:朱砂0.3g,琥 珀0.6g,每日2次,吞服
(二)中成药
1.心悸气血亏虚者:珍合灵片、养心定悸口 服液 2.肾阴亏虚者:定心丸、六味地黄丸 3.心阳不振者:心荣口服液 4.气阴两虚:西洋参含片、参脉饮 5.气滞血瘀者:心可舒片、心宁片
(疗法 3.穴位注射疗法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心悸1. 概述: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者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难受到行为需要静止来平缓)(心肺都参与气的生成,所以有些患者心悸时呼吸憋闷)2. 鉴别诊断:心悸特点:阵发性,可自行缓解,伴有乏力烦躁、头晕耳鸣、失明健忘等,主要由于情志诱发。

(1)【简答题】区别惊悸和怔忡:①惊悸:与情绪因素有关,由骤遇惊恐,过度紧张等诱发,实证多,多为阵发性,病情较轻,可自行缓解,发发作时如常人。

②怔忡: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心气虚则劳动耐量下降,动动就累了),无明显诱因亦可发生,不能自控,活动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呈持续性,病情较重,平素可见脏腑虚损症状。

(2)奔豚:是癔症(由于心理问题引起),自觉有气向上顶,有时间杂恶心、呃逆等。

3. 《丹溪心法》认为心悸与虚和痰有关,治疗用朱砂安神丸。

《医林改错》认为瘀血内阻导致心悸,用血府逐瘀汤(胸闷不能按,晚上睡觉不能盖被子)。

4. 病因:情志波动(惊)、体虚劳倦(水饮凌心射肺等)、感受外邪、饮食药物。

5. 基本病机:(心神不安——病性分虚、实)气血阴阳亏虚(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邪扰心神(痰火,水饮——饮邪上泛凌心,淤血),心神不宁。

6. 病位:心,涉及肝脾肺肾。

7. 【备注】(痰和饮的概念:饮是清稀流动的,痰是黏稠的。

)(阴虚患者多夹火——舌红少苔脉细数,日久则生痰;阳虚患者多夹饮——喘、肿、夜间不能平卧)8. 治则:补虚泻实安神(养心安神/ 重镇安神——矿物药物,往下走)9. 证型:【备注】1. 心虚胆怯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心气虚则悲,故心虚的患者常觉不开心),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

本方组成:由人参、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可开九窍)、龙齿组成。

加减配伍:①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②兼见心阳不振--加肉桂、炮附子;③兼心血不足--加阿胶、制何首乌、龙眼肉;④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⑤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⑥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瘀阻 虚实之间或转化或兼夹并可互相影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
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 自汗者为气虚;心悸头晕, 面色无华者属血虚;心悸盗 汗,潮热口干者属阴虚;心 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
实:伴口苦便秘者为痰火;
心悸面浮,尿少肢肿者为水 饮;心悸心痛,唇暗舌紫者
为瘀血
2.详辩脉象变化 脉缓,促脉,结脉,代脉
3.辨证辨病相结合 明确其原发疾病
4.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24小时心电图, 24 小时动态血压 胸片,心肌酶谱
治疗原则
调补气血阴阳
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分别采 用益气、养血、滋阴之法
分治痰火饮瘀
痰者,化痰;火者:实者降火,虚 者清火;饮者,涤阴;瘀者活血化

佐以宁心安神
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
分型论治
心脉,心气受阻)
治法:疏风清热,通络宁心
银翘散加减(加丹参、玉竹、太子参、 苦参养阴宁心)
加减:邪入气分,热毒盛,加石膏、知 母、黄连、板兰根
七 心血瘀阻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心主血脉, 心脉瘀阻,心失所养,心阳被遏)心痛 时作,痛如针刺(心络孪急)唇紫,舌 紫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淤
血阻滞)
口苦,便秘(津液被灼)苔黄腻,脉弦滑(痰热 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黄连:清心降火除烦;半夏:橘红,茯苓,燥湿 化痰,行气降逆;生姜、大枣,甘草和中
加减:火郁伤阴:舌红少津,加天麦冬、天花粉 若痰火壅结,俯气不通,加全栝楼、生大黄。
六 风热扰心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胸骨隐痛,身热 或微恶风寒,咽痛,四肢酸楚或咳痰, 苔薄脉浮(感受风热之邪,由表入里, 客及咽卫,正邪相争,内舍于心,阻塞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1.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便的手 段,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虚——气血阴阳亏虚; 实——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2.辩病位
病位在心,但也可导致其它脏腑功能失
调或亏
损;其它脏腑的病变也可直接或 间接影响到心
辨证要点
3.辨脉象变化 (1)脉率快速型心悸:一息六至—数脉;一息七 至—疾脉;一息八至—极脉;一息九至—脱脉;一 息十至以上—浮合脉。 (2)脉率过缓型心悸:一息四至—缓脉;一息三 至—迟脉;一息二至—损脉;一息一至—败脉;二 息一至—奇精脉 (3)脉率不整型心悸:促脉—数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缓时一止,止无定数;代脉—脉来更代,几 至一止,止有定数。
七 痰火扰心证
• 主证:心悸时发时止,胸闷烦躁,口干口苦,受惊
易作,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 兼证:受惊易作,失眠多梦;
•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 病机概要: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 不安; •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痰火扰心证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 黄连、山栀—苦寒泻火,清心除烦; 竹茹、半夏、胆南星、全瓜蒌、陈皮 —清化痰热和胃降逆; 生姜、枳实—下气行痰; 远志、菖蒲、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宁心安神。 • 加减: 痰热互结,大便秘结—大黄 火郁伤阴—天麦冬、玉竹、天花粉、生地黄 兼脾虚—党参、白术、谷麦芽、砂仁
歌诀
• 心悸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心血虚; • 水饮凌心痰火扰,心虚胆怯瘀血阻。
证治分类
一.心虚胆怯证 二.心血不足证 三.阴虚火旺证 四.心阳不振证 五.水饮凌心证 六.瘀阻心脉证 七.痰火扰心证
一 心虚胆怯证
• 主证: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多梦易醒,恶闻声响; • 兼证:坐卧不安,食少纳呆; • 病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 安; •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中医内科学常考知识点:心悸的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常考知识点:心悸的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常考知识点:心悸的辨证论治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医内科学考点:心悸的辨证论治”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心悸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心悸的辨证首先应辨虚实,虚证者要辨别脏腑气、血、阴、阳何者偏虚,实证者须分清痰、饮、瘀、火何邪为主。

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者属气虚;心悸头晕,面色不华者属血虚;心悸盗汗,潮热口干者属阴虚;心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

实证者须辨清痰、饮、瘀、火之类;心悸面浮,尿少肢肿者为水饮;心悸心痛,唇暗舌紫者为瘀血;心悸烦躁,口苦便秘者为痰火。

虚实夹杂者还要分清孰虚孰实。

其二还需辨脉象之变化。

心悸常伴有脉律失常,临证应仔细体会结、代、促、数、缓、迟等脉。

一息六至为数脉,一息四至为缓脉,一息三至为迟脉;脉象见数时一止,止无定数为促脉,脉象见缓时一止,止无定数为结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止有定数为代脉。

阳盛则促,数脉、促脉多为热象,但若脉虽数、促却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等症,为虚寒之证。

阳盛则结,脉象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

但若脉象呈迟、结、代而按之有力,伴有口干舌红者为阳损及阴所致阴阳两虚。

(二)治疗原则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

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三)证治分类1.心虚胆怯证证候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药: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心悸是指心脏跳动频率和强度明显增高或不规则的感觉,患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心脏的跳动,甚至可以带来不适或恐慌感。

心悸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

中医内科学将心悸分为虚实两种类型,虚心悸和实心悸。

虚心悸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阳气不旺而引起的心悸,多见于中老年人。

患者往往伴有乏力、气短、容易出汗等症状。

实心悸则是指由于痰火、湿气等引起的心悸,多见于年轻人。

患者在心悸的同时可能还会出现烦躁易怒、口干口渴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心悸症状。

对于虚心悸,中医医生会通过调理心气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养心安神、益气补血等药物,例如黄耆、当归、白术等。

此外,中医医生还会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实心悸,中医内科会通过清热化湿来调理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绿豆、黄连、茵陈等。

此外,中医医生还会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喝水以排除体内的湿气。

此外,中医内科学还将心悸与情志因素联系在一起。

中医认为心悸与情绪的波动有着密切关系。

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的状态下,心悸会更加明显。

因此,患者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的波动,有利于缓解心悸的症状。

在中医内科学中,心悸也被看作一种调理心身健康的机会。

中医强调身心统一,认为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与情绪、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调理心悸可以调整身体的平衡,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中医内科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心悸。

中医内科学认为,心悸是人体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现。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频率和强度。

此外,中医内科医生还会重视调理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改善心态缓解心悸。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中医内科学在治疗心悸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内科医生通过辨证施治,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心悸患者进行全面的辅助检查和治疗。

中医内科学-02-01心悸

中医内科学-02-01心悸

【病因病机】
心悸多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正气不足,心神失养;或邪滞
心脉,心神不宁。
(一)病因
1.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劳倦太过伤脾,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 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如《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所言:“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 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元代朱震亨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虚与痰。
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作了详尽描述
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一旺忡惊恐》认为惊有因病而惊和因惊而病二证,因病而惊当察客邪, 以兼治其标;因惊而病,宜“安养心神,滋培肝胆,当以专扶元气为主”。提出“主气强者不易 惊,而易惊者必肝胆之不足者也”。认为怔忡由劳损所致,护理治疗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 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剂: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常用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滋阴清热;当归、丹参补血养心;人参、炙甘草补益心气;黄
连清热泻火;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安养心神;五味子收敛心气。肾阴亏虚,虚火 妄动,遗精腰酸,加龟甲、熟地黄、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阴虚而火热不明显,可单 用天王补心丹;阴虚复有瘀热,加赤芍、牡丹皮、桃仁、红花、郁金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第一节 心悸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Hale Waihona Puke 概述心悸的概念: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
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

【辨证论治 】
心悸辨证论治简表(1)
证型
症状
舌脉
治法 方药
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加生脉散为基本方;
心虚 6、《丹溪心法·惊悸怔心忡》悸:“不怔宁忡者,血虚善,惊怔忡易无时恐,,血少坐者多,有苔思虑薄便动白属,虚,脉时作细时止,镇痰惊因火定动。志
胆怯 惊室悸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不立安即处,理以不防寐室颤多。 梦而易惊 略数或细弦
合征及预激综合征等。
2、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有助于明确诊断。 测量血压、X线胸部摄片

有助于诊断有无心律失常。
3、动态心电图监测:判断缺血性心脏病与心梗后 4、心室晚电位检测: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
心悸
v 概述 v 病因病机 v 诊查要点 v 辨证论治 v 预防调护 v 结语 v 临证备要
【辨证论治 】
一、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主症 兼症 脉象
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 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 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 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 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
诱发 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因素 饱食等
® 1、体虚劳倦 ® 2、七情所伤 ® 3、感受外邪 ® 4、药食不当
【病因病机】
二、病机
®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位在心,而与肝、 脾、肾、肺四脏密切
相关。
® 病性
® 病机关键
® 病势(疾病演变及走势)
心悸
v 概述 v 病因病机 v 诊查要点 v 辨证论治 v 预防调护 v 结语 v 临证备要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复习总结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复习总结

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激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①体虚劳倦②七情所伤③感受外邪④药食不当【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病理性质分虚实:虚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为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诊断依据】1)主症:自觉心中激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果真,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的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

2)兼证: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诱因:常由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病证鉴别】2)心悸与奔豚【治疗原则】虚: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祛痰、化饮、清火、行瘀【证治分类】【概念】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病因】①寒邪内侵②饮食失调③情志失节④劳倦内伤⑤年迈体虚【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瘀血、寒凝、痰浊、气滞交互为患),缓解期以本虚为主(阴阳气血的亏虚)【诊断依据】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2)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侯,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中医内科学》_第一节心悸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一节心悸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一节心悸_中医世家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冲。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有类似症状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并认为其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

”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宋代《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对惊悸、怔仲的病因病机、变证、治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清代《医林改错》论述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出现心悸时,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气血两虚
心失所养 心 悸
心脉不畅 心神失养
心神不宁
4.感受外邪
心气素虚,风寒湿热邪 合而为病,内舍于心
痹阻心脉,心血瘀阻
湿毒,疫毒
耗伤心气心阳


灼伤营阴 心失所养
精品课件
5.药食不当
药物过量 毒性较剧
损及于心
心悸
相关药物有附子、乌头、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 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心 悸
精品课件
心悸的概念 《说文解字》释“悸”为“心动也” 包括惊悸和怔忡 《证治准绳》曰:“怔忡者,本无所惊,自 心动而不宁;惊者,因外有所卒动。
精品课件
▪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 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的心中急剧跳动, 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 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 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 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 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精品课件
▪ (二)主神志

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
对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
眼神、言语、反应等,无不包含在神的范围。而心主神
志之神,是指狭义之神,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
动等。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属于
心系病证
精品课件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藏神明,其华在 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1)心的生理特 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心居上焦,属阳脏而主阳气。《血证论》 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即指心的阳气相 当旺盛,既能温煦人体,又能推动血液运行,营 养全身,维持生命,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 温煦蒸腾,以及全身水液代谢等,均依赖于心阳 的温化作用。故古人把心脏比喻为天体的太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见瘀血、痰饮之标证,病损脏腑 单一,呈偶发、短暂、阵发,治疗及时得当,病证多能向愈; 反之,若病久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可出现气阴两虚,气血 不足,阴阳俱虚之候,脉象过数、过迟、频繁结代或乍疏乍数 。若病情恶化,心阳暴脱,可出现喘促、水肿、厥、脱等的程度、治疗当否等。如患


3.感受外邪风寒湿痹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
痹阻心脉;或风湿热邪,内侵心脉;温病疫毒,灼伤 营阴,或邪毒内扰心神,均可发为心悸。 4.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焯,蕴热化火生 痰,痰火上扰心神则悸。或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 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如附子、乌头、雄 黄、蟾酥、麻黄等,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 阿托品、肾上腺素等用药过量,或用药失当;静脉输 液过快、过多,心脏功能失调,气血阴阳紊乱,均能 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证候。

(二)治则治法 心悸的治疗应根据辨证的虚实。虚证分别予以补气、
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 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当相应兼顾。由于心 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以宁心安神 之法。
(三)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宝,善博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
中医内科学
第二章 心系病症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心痛 第三节 心衰 第四节 不寐
学习目的
掌握心系病证的发病特点,以及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 寐等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
学习要点 心悸辨证要点,分证论治,惊悸与怔忡鉴别;胸痹心痛概 念,治疗原则,分证论治,预防调护;心衰概念,与哮病鉴别 ,辨证要点,分证论治;不寐基本病机,分证论治。

心悸源流:
《内经》已认识到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可致心中悸动等,



这是对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 心悸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下悸”、 “心中悸”、“惊悸”及“心动悸”,认为其病因主要包括惊扰、水饮、虚劳及 汗后受邪等,发作时常见结、代、促脉,以炙甘草汤等为常用治疗方剂。 元代朱震亨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虚与痰。 明代虞抟《医学正传· 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作了详尽描述 张介宾《景岳全书· 杂证谟一旺忡惊恐》认为惊有因病而惊和因惊而病二证,因病 而惊当察客邪,以兼治其标;因惊而病,宜“安养心神,滋培肝胆,当以专扶元 气为主”。提出“主气强者不易惊,而易惊者必肝胆之不足者也”。认为怔忡由 劳损所致,护理治疗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 根本”。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3.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思虑劳心尤甚,心烦少寐,五心 烦热,口干,盗汗,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 怒。舌红少津i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病机析要: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扰及心神, 故心悸而烦,易惊不得安寐;阴虚生内热,虚火灼津 ,则五心烦热,口干,盗汗;阴亏于下,则腰酸;阳 扰于上,则急躁易怒,耳鸣,头晕目眩。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心悸应辨虚实,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实者为痰饮、瘀血、 火邪。并应分别虚实的主次。 心悸的辨证应结合辨病。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 常表现为心率快速型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 引起的心悸,多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风心病引起的心悸 ,以心脉瘀阻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内侵 ,内舍于心,常伴气阴两虚,瘀阻络脉。

由于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心
系病证常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同时,其他脏腑 的病变,也可影响心的功能,临床上常相兼为病,如 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 、心肝血虚证等。 心系疾病实证的治疗,宜损其有余,兼用重镇安神。 心火亢盛者,宜清心安神;心脉痹阻者,宜化瘀通络 ;痰蒙心神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神者,宜泻火涤 痰。虚性病证,当补其不足,兼以养心安神。心气虚 、心阳虚者,宜益心气、温心阳;心血虚、心阴虚者 ,宜滋心阴,养心血;心阳暴脱者,回阳救逆。同时 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攻补兼施,脏腑兼顾。
2.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气短,动则尤甚,头晕目眩,面色无华 ,失眠健忘,倦怠乏力。舌淡红,脉细弱。 病机析要:心血不足,不能养心,动则更耗气血, 故心悸气短,动则尤甚;气血不能上荣,则头晕目眩 ,面色无华;血虚则神明无主,故失眠健忘;血亏气 虚,则倦怠乏力。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剂:归脾汤。 常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熟地黄、当归 、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 气醒脾。 若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养心,宜用炙 甘草汤。气虚甚加黄芪;血虚甚加当归、熟地黄;阳虚甚而 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阴虚甚,重用 麦冬、地黄,加沙参、玉竹、石斛;白汗盗汗,加麻黄根、 煅龙骨、煅牡蛎、糯稻根收敛止汗;纳呆腹胀,加陈皮、麦 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健脾助运;失眠多梦,加合 欢皮、夜交藤、柏子仁养心安神;热病后期心阴受损而心悸 ,以生脉散加减。

【病因病机】

心悸多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 不当等,以致正气不足,心神失养;或邪滞心脉,心 神不宁。
(一)病因
1.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劳倦太 过伤脾,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 心悸。如《丹溪心法· 惊悸怔忡》所言:“人之所主者心,心 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2.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心神动摇,不能 自主而心悸。《济生方· 惊悸论治》指出:“惊悸者,心虚胆 怯之所致也。”长期忧思不解,阴血暗耗,心失所养而悸; 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不宁而动。此外,怒则气上, 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而发惊悸。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剂: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常用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滋阴清热;当归、 丹参补血养心;人参、炙甘草补益心气;黄连清热泻 火;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安养心神; 五味子收敛心气。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 加龟甲、熟地黄、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 阴虚而火热不明显,可单用天王补心丹;阴虚复有瘀 热,加赤芍、牡丹皮、桃仁、红花、郁金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二)病机
心悸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心脉不畅, 心神被扰,而发心悸;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 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若脾胃 虚弱,心之气血化生乏源,或脾失健运,痰湿内扰心 神,亦可发为心悸;或热毒犯肺,内舍于心,或肺气 亏虚,不能助心治节,心脉运行不畅,亦可悸动不安 。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 瘀、火扰心,心神不宁。

(二)鉴别诊断
1.惊悸与怔忡 心悸分为惊悸与怔忡。大凡惊悸发病,多与 情绪因素有关,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 ,但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 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 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每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 来虽渐,病隋较重。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奔豚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难经· 五十六 难》云:“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 称之为肾积。《金匮要略· 奔豚气病脉证治》云:“奔豚病,从 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可 见,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发自少腹,向上 冲逆。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或慢,或跳动过 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神情紧张,心慌不安 ,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 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 。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猝死。 3.常由情志刺激、劳倦、饮酒、饱食,喝浓茶、咖啡等 因素而诱发。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压、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有助于明确诊断。
心悸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失
所养;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或心血瘀阻。虚实之间可 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可分别兼见气、血 、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临床 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 ,易见气滞、血瘀、痰浊。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
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其经脉属心络小肠。心之 本脏病多因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虚、久病失 养所致,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心脉血液运行障碍和情 志思维活动异常。依据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 ,临床上将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寐等归属为心 系病证。

常用桂枝、附子温振心阳;人参、黄芪益气助阳;麦冬、枸 杞滋阴;炙甘草益气养心;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定悸。形寒肢 冷,重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温阳散寒;大汗出,重用人 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益气敛汗,或用独参汤煎 服;兼见水饮内停,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等;若 夹瘀血,可加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兼见阴伤,加 麦冬、枸杞、玉竹、五味子;心阳不振,心动过缓,酌加炙麻 黄、补骨脂、附子,重用桂枝以温通心阳。
第一节 心悸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概述
心悸的概念: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多呈发作 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 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