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 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教学内容,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

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等知识点展开,为后续学习滑轮、轮轴等复杂机械打下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杠杆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杠杆实例。

2. 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正确绘制杠杆示意图。

3.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应用条件分析杠杆的平衡状态。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绘制杠杆示意图和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杠杆的五要素及其识别。

2. 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正确绘制杠杆示意图。

2.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但对杠杆的概念和原理可能仍感陌生。

学生对实验和直观教学兴趣浓厚,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演示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深化对杠杆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介绍杠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杠杆的作用和平衡条件。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杠杆实例,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2. 直观化教学:利用教具、实验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3.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杠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应用实例,如剪刀、撬棍、秤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

初中物理_简单机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简单机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地方,这几点做好了,才会让优秀生解决力学综合计算的能力得到本质的提升。

《简单机械》效果分析《简单机械》这节课是一节中考一轮复习课,得到了全组老师们大力的赞同。

在这节课里面,综合运用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提倡的课前-课堂复习课模式、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缺点--列举复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小循环快反馈反馈模式以及学校内部倡导的“三环六步”教学范式等模式方法,并且模式的运用熟练,使得重点难点知识基本得以解决。

本课有待改进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课上及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做的不够充分,要随时表现出来,复习课也应该展示出不一样的感觉来,不能让复习课有半点快速新授课的感觉;二给学生预留的小组讨论的时间偏少,虽有形式上的讨论环节,但讨论不够彻底,效果欠佳,讨论的收获不能高估;三拔高部分能力的培养不明显,这是复习课应该体现的元素。

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易错点突破上,应该多下功夫去研究。

《简单机械》教材分析“简单机械”属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的内容。

本章教材内容安排在压强、浮力、功与机械能以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力学有关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模型。

本章重点是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全过程、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杠杆平衡条件、滑轮(组)的有关计算;本章难点是杠杆力臂作图、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滑轮组有关计算是对整个力学计算部分内容的整合与提升,是整个力学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

让学生弄清楚滑轮组省力规律等公式的本质是教学中重点引导的地方,主要通过受力示意图和多力平衡的原理进行引导和训练。

同时复习巩固相互作用力、二力平衡等力学板块重点知识。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评测练习【反馈练习一-自学检测】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力臂可能在杠杆上B、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C、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D、用木棒撬石头时,石头对木棒的压力属于阻力2、下列物体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镊子C、天平D、钓鱼竿【反馈练习二-群学练习】【达标检测】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简单机械》教学反思在李沧区教育研发中心物理教研员姜增红老师带领和指导下,在物理组全体老师帮助下,用心准备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简单机械》这节课。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一、教材分析:《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

在教学中从活动"比赛拔钉子"引入,通过"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愿望。

在活动中认识人类对工具的了解与依赖。

然后给学生提供羊角锤、螺丝刀等工具,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工具参加比赛。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从而引出简单机械的使用,杠杆的定义、认识杠杆的几个要素,并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步步深入教学。

二、教学关键词:学生活动杠杆五要素平衡条件交流讨论实验探究过程与方法设计过程一、教学思想:本节课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这个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只重知识教学而不重视过程和方法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

二、教学任务:“杠杆”一节在本教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前面“力”内容的延伸,又是后续内容“其他简单机械”探究学习的开始,本节的学习任务我把它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完成对杠杆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认识有关杠杆的五要素,第二部分是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本节的学习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经具有一定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进步。

尤其是通过一段时间对物理的学习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心和兴奋感,并能利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交流、讨论,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活动,许多学生已经能较熟练地应用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图表法、归纳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他们自己已积累了一定的的探究经验,比较注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这样的“学情”较利于本节的学习任务驱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绘制杠杆示意图,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材分析与科学教案设计:认识和运用简单机械

教材分析与科学教案设计:认识和运用简单机械

一、教材分析1、教材选用的理由:简单机械是物理学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简单机械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工业生产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选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简单机械单元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机械原理、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有很大帮助。

2、教材内容:简单机械单元中主要涉及杠杆、滑轮组、斜面、螺旋等内容,内容较为丰富。

其中,杠杆和滑轮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们的应用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教材中还涉及到了简单机械的力学定律,如杠杆平衡定律、力的平衡定律、运动学定律等,对于学生全面理解简单机械原理、提高物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也尤为重要。

3、教学目标:全面理解简单机械原理和应用;熟练掌握简单机械的力学定律;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并能正确运用。

4、教学重点:杠杆和滑轮组的原理、应用和实际意义;力学定律的掌握和应用;机械装置的设计、施工和实验。

5、教学难点:理解杠杆和滑轮组的原理与应用;推导力学定律的公式;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

二、科学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机械原理的定义,杠杆、滑轮组、斜面、螺旋等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力学定律的相关内容,包括杠杆平衡定律、力的平衡定律、运动学定律等;掌握机械装置的设计原理,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

能力目标:能够设计机械装置并进行展示;能够理解并运用机械原理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与同学进行协作合作,相互交流学习。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热情,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

2、教学重点:杠杆、滑轮组的原理、应用和实际意义;力学定律的掌握和应用;机械装置的设计、施工和实验。

3、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准备:课堂布置整洁、干净,有足够的教学场地。

教学设备准备:多功能物理实验仪器、机械装置材料等。

《杠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杠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杠杆》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文,学生将能够理解杠杆的观点、原理和应用,掌握杠杆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方法。

导学内容:
一、认识杠杆
1.1 什么是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固定点、一个支点和一个作用力点组成。

通过杠杆的作用,可以将输入力量转化为输出力量,从而起到放大或减小力量的作用。

1.2 杠杆的分类
根据支点位置和作用力点位置的不同,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1.3 杠杆的原理
杠杆的原理是根据力矩守恒定律,即力矩的乘积在两端相等。

通过调整支点和作用力点的位置,可以改变杠杆的力量放大倍数。

二、杠杆的应用
2.1 杠杆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杠杆在平时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开瓶器、剪刀、门锁等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2.2 杠杆在工作中的应用
在工作中,杠杆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起重机、桥梁等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来增加工作效率。

2.3 如何选择合适的杠杆
选择合适的杠杆需要思量支点位置、作用力点位置和力矩的大小,只有合理选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导学活动:
1. 请同砚们结合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例子,描述一下杠杆的应用,并分析其原理。

2. 请同砚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杠杆的力矩守恒定律。

3. 请同砚们在团队合作中,设计一个创意产品,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功能。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杠杆的观点、原理和应用,掌握了杠杆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方法。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应用途景,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2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2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1.2 杠杆的科学》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简单机械的概念,对于杠杆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感知,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杠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杠杆的概念和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等,引导学生关注杠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杠杆形成基本认识。

3.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发现杠杆的原理。

4.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让学生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杠杆实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杠杆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杠杆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杠杆的教学设计杠杆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杠杆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杠杆的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的内容是力和机械。

第四节“杠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

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

本节内容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教材图13.4-5),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2、出示砖块、铁架台、木棍、细绳等,请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调动学生激情。

二、认识杠杆用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的实物,介绍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如下图)。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机械》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认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作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并掌握简单机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能运用简单机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学习。

2.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3.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简单机械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模型或图片,如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简单机械。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如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杠杆的平衡、轮轴的转动、斜面的倾斜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简单机械教材分析

简单机械教材分析

课程目标
通过了解杠杠的应用, 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 用的,提高学习物理 的兴趣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 的应用,初步认识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 会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杠杠、定滑轮 和动滑轮。知道简 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滑 轮、斜面和轮轴的 特点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轮轴和 斜面也能省 力
课 程 目 标 要 求
编写意图和特点
艇的浆、12.1-8中的独轮车、12.2-2中的旗杆顶的定滑轮和起重机上的动滑轮、 12.2—5中的各种轮轴、12.2-6中的盘山公路等,能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认识;
编写意图和特点
在探究实验中的图片,如图12.1--2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2--3中研究定滑轮 和动滑轮的特点、12.3-1是用动滑轮是否省功、12.3-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 对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具有很强的启发和提示作用。同时,这些图片除了传递与科 学内容密切相关信息外,往往还含有其他信息,如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科学、技术、 社会等,同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 学目标。 另外教材中的图片比以往的要更大更清晰,利于学生观察。
4、突破难点的几个环节
第二,增强实验教学,教师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及多媒体课件等, 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 第三,通过练习教学,注意培养分析物理条件,抽象出杠杆的理想 模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生常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即点到点的距离错误地当成力臂。 为了克服这一难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其次通过具体实例分析, 如图示画力F1的力臂时,不能把OA当作F1的力臂,而是点O到F1的作用线的 距离。因而画力臂先要画力的作用线,简单通俗讲就是将“力”进行正向或 反向“延长”,延长线用虚线,结合数学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直角三 角板上的直角作出支点到力的作用垂直距离,画好垂足,垂足要落在力的作 用线上,支点O与垂足间的这一线段用大括号括起来就是力臂。教师板演,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分别作出力F1及F2的力臂L1和L1。按这样的作法就不难作 出力臂。

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杠杆》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滑轮等几类简单机械。

本课主要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

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二、学生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杠杆现象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的,但孩子很少对其进行过理性分析。

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知识。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有层次地,有重点地,有目的地去进行探究实验,得到结论,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同时,对杠杆的认识延伸拓展到对运用杠杆原理认识变形的杠杆工具,存在着一定的思维跳跃,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来解决。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杠杆的结构,能使用简单的杠杆,知道杠杆省力的条件与动力点、阻力点、支点的位置有关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与初步感受杠杆的作用,对“怎样使杠杆省力”这个问题提出猜想;能设计完成控制变量的简单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规律,能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

3、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活动,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在了解杠杆原理的基础上,乐于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STSE理解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的工具可以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培养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理解省力与费力杠杆的原理,知道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五、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单、课件资料六、教学流程设计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木板要用,但是上边被钉入了一枚钉子,你们谁力气大一点能帮我把这枚钉子拔出来吗?什么感受?(拔不出来,要用很大的力)拔不出来没关系,人类聪明在于我们会使用工具,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样工具,出示羊角锤,学生尝试用羊角锤取出钉子。

《杠杆》教案

《杠杆》教案

《杠杆》教案《杠杆》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工具和机械单元第2课,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

从课本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

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杠杆。

从生活中的撬棍引入杠杆,与今天的课堂对接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上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分析出杠杆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能够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认识一些生活生产中的杠杆。

第二部分:研究杠杆的秘密。

这部分内容是本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如果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如果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并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杠杆现象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了,但孩子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

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认识。

本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并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认识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的杠杆、费力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杠杆有三个主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

过程与方法1.利用杠杆尺的模型做实验,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

2.学会正确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正确收集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与分类,得出科学结论。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杠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杠杆》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

理论方面:通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衡条件的理解。

实践方面: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现象本质的了解。

知识过渡方面:对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力学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知识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

能力现状:初中生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但不全面,容易受感官经验的限制,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会习惯性的关注表面的直接关系,难以突破到对现象的本质了解。

学习心理:八年级学生初学物理,对新知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探索、交流和思考,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物理观念:认识杠杆,能够识别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建立力臂的概念。

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通过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构建和力臂大小的测量。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从身边常见的工具着手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并利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构建力臂的概念、测量力臂的大小,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来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杠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杠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杠杆》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你知道什么是杠杆吗?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利用杠杆”的说法,那么杠杆到底是什么呢?2. 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杠杆的知识,了解其在物理学、金融领域的应用,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原理;2. 掌握杠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3. 了解杠杆在金融领域中的作用;4. 实际应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三、进修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原理;2. 杠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3. 杠杆在金融领域中的作用;4. 实际案例分析。

四、进修过程1. 进修杠杆的定义和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

杠杆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等不同类型,其原理是力的乘积等于力臂与力的乘积。

2. 进修杠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杠杆广泛应用于测力仪、天对等实验仪器中,实现对力量的测量和平衡。

3. 进修杠杆在金融领域中的作用:在金融领域,杠杆是指借助债务资金来扩大投资规模,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但是杠杆也存在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操作。

4.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杠杆解决问题。

五、教室小结1. 温故知新: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你了解了什么是杠杆以及其在物理学和金融领域的应用。

2. 知识回顾:请总结一下杠杆的定义和原理,以及杠杆在生活中的意义。

3. 课后作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思考如何利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六、拓展延伸1. 拓展阅读:查阅更多关于杠杆原理的资料,深入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实践应用:尝试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杠杆原理对力的放大或缩小的影响。

3. 探索未来:思考杠杆原理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潜在应用,如何将其运用到更多领域中。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杠杆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五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五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共两个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与前后节教材的联系分析本节是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五章《简单机械》第一节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为杠杆的五要素及力臂的作图。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的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学习本节课提供了学习基础;而杠杆作为特殊的滑轮,为我们学习下节课的知识前提,他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石。

2、本节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3、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杠杆五要素、力臂概念、力臂作图难点:力臂概念、力臂作图二、学情分析作为九年级学生应该在生活中接触过杠杆,但是对于杠杆仍处在比较感性的认识阶段,因此具体描述可能不够科学,需要加深体验,并利用已有的基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初中生应有的强烈的求知欲去分析杠杆,理解杠杆。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a、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五要素;b、能识别常见工具及简单机械中的杠杆c、理解杠杆力臂的含义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a、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进而理解杠杆b、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对比分析概括能力c、培养将复杂的科学问题变为为简单数学问题的转化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感受杠杆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会杠杆的重要性;b、通过杠杆,理解生活与科学的关系四、教学过程设计【PPT展示图片】:【提问】:这三幅图片中的三个工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得出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根据概念给出杠杆的其中三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

【学生活动一】:想一想生活中利用杠杆的实例【PPT展示图片】展示一些生活和生产中利用杠杆的实例,比较古代和现代利用杠杆的实例。

【巩固三要素】展示小朋友用撬棒撬石头的图片请一位学生指出图中杠杆中的支点、动力、阻力三要素,并进行评价。

【提问】若仍然是这幅图,我现在假使图中小朋友的手向下移了,要撬起同一块石头,要怎么办?【提问】为什么我手向下移了,力要变大才能把石头撬起来呢?我们发现这三个力所在的作用线都与这一个圆有一个交点,我们把圆心与这三个点相连,恰好就是这个圆的三条半径,圆半径都是一样的,除此之外其他都不一样,但是力却相同,势必力的大小是由这三条线段长短决定的,再仔细观察这三条线段与各自力的作用线的关系,很容易发现是垂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F=
F=
F=
F=
F=
轮轴
轮轴
F2 O
L1 = R
L2 = r
F1
轮轴
F2
L1 = R
O
L2 = r
F1
轮轴
L1 = R
F2 O
L2 = r
F1
斜面
斜面
斜面
斜面
斜面



20公分 20公分
20公分
将玩具车升高 20 公分,甲最费力,丙最省力,
由此可知斜面越缓和越省力。
斜面
斜面
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的特点
由 F1L1=F2L2
O
动力臂L1
∵L1 = L2
∴F1 = F2
F1
F2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这是等臂杠杆
等臂杠杆的特点 由 F1l1=F2l2 O ∵l1 = l2 ∴F1 = F2
动力臂 F1 l1 F2 这是省力杠杆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小结
动滑轮实质
O
L1 =2L2
·
L2
L1
F1 = F2 /2
动滑轮实质
L1 = 2R
F
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动力 L2 = R 臂二倍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杆。因此拉 O 力 与 物 重 的 关 系 是 : F=1/2(G物+G滑轮)
G
动滑轮实质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有 F×2R=(G物+G滑轮)R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 支 的硬棒 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 阻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 力 的 作 用 线
斜面
L
G
F h
FL=Gh
螺丝钉和盘山公路是简单斜面的变形
定滑轮实质
L2 L1
O
L2
O
F2
L1=L2
F1
F2
L1=L2
定滑轮实质
A:支点在轴心O处。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
l2 G
0 l1
1: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
F
2: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 力大小。( F=G)
F F
3: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力 方向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F
(G 物 G 滑轮 )R 2R
1 (G 物 G 滑轮 ) 2
动滑轮实质
1 F (G 物 G 滑轮 ) 2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有
1 F G物 2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但费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动滑轮
定、动滑轮
定、动滑轮
滑轮组
滑轮组拉力大小分析(忽略摩擦与动滑轮重)
F1
F1=G/3
F2
F2=G/2
G
G
滑轮组
滑轮组
滑轮组
滑轮受力小结
G物
G物
G物
G物
n= 1 F= G物
n= 2
n= 3
n= 2
n= 5
n= 4
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的自重时
F= G物 /2 F= G物 /3 F= G物 /2F= G物 /5F= G物 /4
不计摩擦、绳重时(动滑轮的自重为G动):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实物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滑轮、滑轮组图片
定滑轮实质
)
动 力

力 的 作 用 线

支点
o
阻力臂
阻 力
动力臂
杠杆“五要素”
杠杆示意图
杠杆示意图
杠杆示意图
杠杆示意图
杠杆平衡条件
L1
O
L2
F1
F2
实验注意事项
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 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挂钩码后,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3、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 状态,以便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杠杆
引入
跳跳虎应怎样才能帮助小熊摘下蜂窝, 吃到蜂蜜?
引入
现代社会建筑工地上的塔吊
举例
请观察下列工具,思考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 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我国古人用于汲水的桔槔
杠杆五要素
撬棒在撬石头的过程 中是怎么样运动的?
什么是动力,什么是阻力
•省力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B 省力但是费距离 •费力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B 费力但是省距离 •等臂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B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组
斜面和轮轴
点火炬
点火炬
升国旗
滑轮细节图
滑轮细节图
框 轴 轮
滑轮细节图
实验数据收集
动力 F1 阻力 F2 动力臂 L1 阻力臂 L2 动力*动力 臂 F1*L1 阻力*阻力臂 F2*L2
பைடு நூலகம்
杠杆分类
省力杠杆
由 F1L1=F2L2 ∵L1 〉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
F1
动力臂L1
O
阻力臂L2
F2
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F2 O F1
由 F1L1=F2L2 ∵L1 〈 L2 ∴F1 〉 F2 这是费力杠杆
初三物理教材分析
-杠杆 、简单机械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初三物理备课组 李 敏 郑 璐
杠杆
杠杆及杠杆五要素 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分类
引入
新闻报道
据报道,在杭州动物园,一位物 理老师用一只弹簧测力计“称” 出了一头大象的重力,如图所 示.他动用了吊车、铁笼和长为 10m的硬棒作为辅助工具.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 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