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简单机械PPT(完美版)
合集下载
《杠杆》简单机械PPT课件
答案:如图
画力臂 1.一找点: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和动力、阻力的方向. 2.二画线: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必要时用虚线将力的作用 线延长. 3.三作垂线段:从支点向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或阻 力臂. 4.四用括号来体现:最后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 上字母l1或l2.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如图
杠杆画最小力 1.阻力与动力臂为一定值时, 要使动力最小,尽可能使阻力臂最 小. 2.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1)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 最远;(2)动力方向过该点且与动力作用线垂直.
随堂 · 即时巩固
基础分点练
_杠__杆__的__平_衡___.
例5 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
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 C)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无法确定 Nhomakorabea杆的运动状态
常考热点 (1)杠杆平衡是指什么?(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为什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方便测出力臂的大小) (3)实验前如何调节杠杆平衡?(调节平衡螺母,左高左调,右高右 调,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4)使支点在杠杆的几何中心上,为什么?(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 杆平衡的影响)
提示:运用公式F1l1=F2l2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应该是N,力臂的 单位可以是m、cm,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例4 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 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__右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画力臂 1.一找点: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和动力、阻力的方向. 2.二画线: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必要时用虚线将力的作用 线延长. 3.三作垂线段:从支点向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或阻 力臂. 4.四用括号来体现:最后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 上字母l1或l2.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如图
杠杆画最小力 1.阻力与动力臂为一定值时, 要使动力最小,尽可能使阻力臂最 小. 2.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1)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 最远;(2)动力方向过该点且与动力作用线垂直.
随堂 · 即时巩固
基础分点练
_杠__杆__的__平_衡___.
例5 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
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 C)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无法确定 Nhomakorabea杆的运动状态
常考热点 (1)杠杆平衡是指什么?(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为什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方便测出力臂的大小) (3)实验前如何调节杠杆平衡?(调节平衡螺母,左高左调,右高右 调,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4)使支点在杠杆的几何中心上,为什么?(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 杆平衡的影响)
提示:运用公式F1l1=F2l2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应该是N,力臂的 单位可以是m、cm,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例4 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 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__右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杠杆》PPT课件
B
课堂检测
4.如图所示的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B.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 支持力的力臂变小;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 支持力渐渐变小。
右
4
逆时针旋转
能力提升题
课堂检测
(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A、C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左盘盛放物体,右盘加减砝码,此天平是利用了哪一类杠杆制作而成的?________________。(3)小明正确使用自制天平称量 物体质量时:①假如支点O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则测量值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假如砝码因生锈等原因质量增大,则测量值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若l1=l2,则F1 F2
若l1<l2,则F1 F2
>
=
<
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探究新知
若克服的阻力较大时,要用省力杠杆。
探究新知
若克服的阻力较小时,要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课堂检测
4.如图所示的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B.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 支持力的力臂变小;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 支持力渐渐变小。
右
4
逆时针旋转
能力提升题
课堂检测
(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A、C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左盘盛放物体,右盘加减砝码,此天平是利用了哪一类杠杆制作而成的?________________。(3)小明正确使用自制天平称量 物体质量时:①假如支点O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则测量值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假如砝码因生锈等原因质量增大,则测量值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若l1=l2,则F1 F2
若l1<l2,则F1 F2
>
=
<
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探究新知
若克服的阻力较大时,要用省力杠杆。
探究新知
若克服的阻力较小时,要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44张ppt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
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一___组__实___验__数__据___太__少___,__具__有___偶__然 ____性___,__不___便__找__出___普__遍___规__律___。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
【解析】横梁对轨道 A 的压力 F 和轨道 A 对横梁的支持力是 一对相互作用力,把 MN 看成一根杠杆,B 为支点,A 对横梁的 支持力为动力,零件的重力为阻力(其他重力和摩擦力不计);由 v =st可得,t 时间内 AD 段的长度 LAD=vt,则零件重力的力臂 LG =L-LAD=L-vt,轨道 A 对横梁支持力的力臂为 L,由杠杆的平 衡条件可得 F·L=G·(L-vt),则 F=G(LL-vt)=G-GLvt=mg- mLgvt。
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丙的实验,此实验 _能___(选填“能”或“不
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丙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 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 __等__于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L1
L2
F1
F2
L2 O L1
F2 F1
例题解析
例题解析
1、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
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D )
L
o
o
L o
L o
G
FG
L
F
G
FG
F
A
《杠杆》简单机械PPT课件3 (共23张PPT)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工 具用到了杠杆?
钢丝钳
杆秤
瓶盖起子
道钉撬
火钳
独轮车
这些用具都是杠杆!
古代生活中的杠杆
桔槔
舂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用点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F1 动 力
支点
O
阻 力 F2
2、杠杆的五要素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 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 的距离,用L2表示 F1 动 力
第一节 杠杆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 长的硬棒,我就能撬起球。”
——阿基米徳
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 别出杠杆; 3、经过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 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观察找共同点
这三个用具有什 么共同特点
?
一、杠杆
你知道么?
回答: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 垂直距离。
思考讨论: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 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支点
《杠杆》简单机械PPT
答案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一、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杠杆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轻松尝试应用
关闭
杠杆不一定是直的,只要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都是杠杆,杠杆可直 可弯,没有形状限制,A错,C正确;杠杆一定要有支点,B错;力臂是从支点 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故D错。 关闭 C
3.下列杠杆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 )
轻松尝试应用
关闭
C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
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
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
综合能力提升练
11.家庭里房间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其中的物理 道理是( B ) A.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 B.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 C.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慢 D.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少 12.如图所示,O 是支点,在 B 端挂一重物,可以在 A 端沿不同的方向 分别施加 F1、F2、F3 三个力,均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 关于这三个力大小关系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C )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2.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臂l2对应的力F2。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一、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杠杆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轻松尝试应用
关闭
杠杆不一定是直的,只要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都是杠杆,杠杆可直 可弯,没有形状限制,A错,C正确;杠杆一定要有支点,B错;力臂是从支点 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故D错。 关闭 C
3.下列杠杆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 )
轻松尝试应用
关闭
C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
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
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
综合能力提升练
11.家庭里房间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其中的物理 道理是( B ) A.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 B.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 C.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慢 D.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少 12.如图所示,O 是支点,在 B 端挂一重物,可以在 A 端沿不同的方向 分别施加 F1、F2、F3 三个力,均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 关于这三个力大小关系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C )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2.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臂l2对应的力F2。
轻松尝试应用
《杠杆》简单机械PPT优秀课件
=
F1 l1 l2
=
=2.57×104N
200N×9m 0.07m
m
=
F2 g
= 2.57×104N 10N·kg-1
=2.57×103kg=2.57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杠杆的分类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三类杠杆:
若l1>l2,则F1 F2 若l1=l2,则F1 F2 若l1<l2,则F1 F2
F1 =
l2
第1节 杠杆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活动 拔图钉
木板上钉了一只图钉,你能用手把他拔出来吗? 请选用下图中的工具把图钉从木板中拔出来。
生活中有许多任务都是用类似的方法来完成的
认识杠杆
思考: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有力的作用
绕一固定点转动
硬棒
在物理学中 杠杆: 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l2/cm 2
FF11×+ll11
(N·cm)
28+4
3
36+2
2
4
FF22×+ll22
(N·cm)
48+2 26+3 4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杠杆的应用
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例题:
F1=200N
l1=9m
l2=7cm O
F2
解: 由F1l1=F2l2 得:
F2
D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左侧挂上适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拉,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杠杆》简单机械 功PPT课件4 (共23张PPT)
• 通过以上操作可以看到:力的大小、方向、 作用点及支点的位置都会影响杠杆的平衡, 而支点、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的变化均 可以通过力臂得以反映。这时我们可以说 力和力臂影响着杠杆的平衡。 • 那么,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 阻力臂之间又怎样的关系呢?
3 、
• 实验注意事项:
• 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水平平衡。
( 力 的 作 用 线
)
动 力
(
力 的 作 用 线
)
支点
o
阻力臂
阻 力
动力臂
杠杆“五要素”
o
F1 L1
L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2
画力臂的方法是: 一找点,二画线,三做垂线段
(1)先确定杠杆的支点O和画动力、阻力的方向。 (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 (注意: 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用实线或虚线作从支点O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画出垂直符号,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4)最后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 字母L1或L2。(力臂的两种表示方法:大括号和箭 头)
二.组成:
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三.杠杆平衡的条件: F1×l1=F2 ×l2 F1/F2=l2/l1
当堂检测一
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
F2
L1 F1
O
一根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3:2,要使杠杆 平衡,则动力与阻力之比是 _____.
2:3
当堂检测二
一根杠杆AB长1m,支点距B端0.4m,现如图3所示 在A端挂一个重200N的物体G1,若要使杠杆平衡, 则要在B端挂一多重的物体G2?
杠杆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在机械制造中,杠杆原理的应用可以实现力的放大和缩小,从而实现对加工过程的 精确控制。
杠杆原理在机械制造中还可以实现力的平衡和调节,提高机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筑行业中的杠杆应用
在建筑行业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建筑设备和工具上,
如吊车、升降机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实 现重物的升降、移动和搬运,提
。
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使用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得工作更加方便。
改变运动状态
通过使用杠杆,可以改变物体的运 动状态,例如加速或减速。
02 杠杆的工作原理
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是指杠杆在动力 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 转动的状态。
杠杆平衡时,动力矩等于阻力 矩,即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 力乘以阻力臂。
高了建筑工地的作业效率。
建筑行业中杠杆原理的应用还体 现在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上, 如桥梁、高层建筑的支撑结构等
。
交通运输中的杠杆应用
01
02
03
04
在交通运输领域,杠杆原理的 应用主要体现在车辆的悬挂系
统和转向系统上。
车辆的悬挂系统利用杠杆原理 来吸收和缓冲路面不平引起的
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转向系统则利用杠杆原理实现 车轮的转向,使车辆能够按照
驾驶员的意图进行行驶。
交通运输中的杠杆应用还体现 在车辆的制动系统上,通过杠 杆原理实现车辆的减速和停车
。
05 杠杆的拓展知识
滑轮与滑轮组
滑轮
滑轮是一个可以绕着轴心转动的机械 零件,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滑轮 可以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类型。
滑轮组
滑轮与滑轮组的应用
在建筑、起重、运输、纺织等行业中 ,滑轮与滑轮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 械设备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乙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杠杆》简单机械PPT
《杠杆》简单机械PPT
互动课堂理解
【例题】 在下图中标出支点O的位置及画出作用在撬棍上 的力F1的力臂。
《杠杆》简单机械PPT
点拨
《杠杆》简单机械PPT
互动课堂理解
解析 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观察题图可知,杠杆是围
《杠杆》简单机械PPT
《杠杆》简单机械PPT
互动课堂理解
正确理解力臂 (1)力臂指的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 的作用点的距离。 (2)作用在杠杆上的一个力的作用点不变,力的方向改变时,那么 力臂一般要改变。如图甲、乙所示,力F的大小一样,由于作用在 杠杆上A点的方向不同,力臂就不同,图甲中F的力臂l比图乙中F 的力臂l'大。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杠杆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轻松尝试应用
关闭
杠杆不一定是直的,只要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都是杠杆,杠杆可直 可弯,没有形状限制,A错,C正确;杠杆一定要有支点,B错;力臂是从支点 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故D错。 关闭 C
解析 答案
《杠杆》简单机械PPT
《杠杆》简单机械PPT
1
2
3
4
56ຫໍສະໝຸດ 2.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臂l2对应的力F2。
轻松尝试应用
关闭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从支点向力 F1 所在的直线作
垂线段,即为力 F1 的力臂 l1;力臂 l2 对应的力 F2 的作用点在杠杆上,
方向向下。
关闭
如图所示
《杠杆》简单机械PPT
关键是搞清杠杆的五要素,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再根据杠杆的特点进
行判断。剪较硬的物体应选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剪刀,分析可知D选
项满足题意。
关闭
D
解析 答案
《杠杆》简单机械PPT
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
是方便测量
。
《杠杆》简单机械PPT
《杠杆》简单机械PPT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N。
测量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序号 F1/N
l1/cm
F2/N
l2/cm
①1
20
2
10
关闭
②本题考2查了杠杆的平衡15条件。(1)由题图1可.5知,左边下降,2所0 以应将右端
衡大条小件,又不改符变,原了力因臂是的实大验小过,并程测中量了多次,(所填以字A母、C)。、D错误。力臂的
A大.没小有与改支变点力到的力的大作小用点的距离并不一定相等,力臂的大小是由支点
B.及没力有的改方变向力决的定的方,向当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力臂也会变化,故B正确。 关闭 C.(没1)右有改力变臂力的(2)作1 用(3点)B
③的平衡3螺母向右移动。5当杠杆水平时,杠杆与重力的方向15垂直,力臂在
(3杠)有杆的上同,这学样按容现易测有量方力案臂得的出大如小下。(结2)由论实:“验动①力②×可支知点,动到力动×力动作力用臂 点 的=距阻离力=×阻阻力力臂×,支所点以空到格阻处力的作数用据点应的为1距。离(3。)在”实这验个中结,既论改与变杠了杆力的平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解析 答案
《杠杆》简单机械PPT
《杠杆》简单机械PPT
1
2
3
4
5
6
三、杠杆的分类
5.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轻松尝试应用
《杠杆》简单机械PPT
B
关闭
答案
《杠杆》简单机械PPT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6.如图所示的剪刀中,要剪开较硬的物体,最好使用 ( )
关闭
本题考查杠杆分类的判断。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绕小石块转动,所以杠杆与小石块接触的点即为支点。力F1的力 臂是指从支点到力F1的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向力F1的作用线作 垂线段即为其力臂l1。
答案 如图所示
《杠杆》简单机械PPT
《杠杆》简单机械PPT
1
2
3
4
5
6
一、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
解析 答案
《杠杆》简单机械PPT
1
2
3
4
5
6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下列杠杆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 )
轻松尝试应用
《杠杆》简单机械PPT
C
关闭
答案
《杠杆》简单机械PPT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4.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
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
《杠杆》简单机械PPT
《杠杆》简单机械PPT
快乐预习感知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叙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表达式:F1l1=F2l2。 三、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当l1>l2时,F1<F2,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 2.费力杠杆:当l1<l2时,F1>F2,虽然费力,但是省距离。 3.等臂杠杆:当l1=l2时,F1=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简单机械PPT(完美版)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杠杆》简单机械PPT(完美版)
《杠杆》简单机械PPT
快乐预习感知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五要素:(如图所示)
(1)支点(O):杠杆可以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