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试行)

合集下载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实施权分权集约实施及流程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实施权分权集约实施及流程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实施权分权集约实施及流程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正文:----------------------------------------------------------------------------------------------------------------------------------------------------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实施权分权集约实施及流程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2012年10月25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012年第27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执行权合理配置和科学运行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执行实施行为,强化执行实施权的分权制衡,防止执行实施权的滥用,提高执行实施工作集约化水平,建立公正、高效、规范、廉洁的执行工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一般原则第一条执行实施权的范围主要是财产调查、控制、处分、交付和分配以及罚款、拘留措施等实施事项。

执行实施权应当划分为执行启动、财产查控、财产处分、结案审查四项权能,由不同的执行人员分别行使,互相监督,分权制衡。

第二条根据执行实施权权能的划分,执行部门实施机构设立执行启动组、财产查控组、财产处分组、结案审查组,统筹调配执行力量,集中办理同类执行事项,提高执行实施工作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第三条执行启动、财产查控、财产处分、结案审查各阶段的执行事项应当明确办理时限和办理要求,依次推进,前清后接,不得违反本意见的规定反向流转。

第四条执行实施权分权行使过程应当实行流程化管理,监督跟踪各阶段责任落实情况,加强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确保执行进程有序推进、顺利运转。

第五条执行实施工作重要环节的进程及结果,应当及时主动告知当事人。

执行实施各阶段的工作,应当及时录入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互联网、声讯台等多种方式,提供给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查询。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苏高法发〔2020〕7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高法发〔2020〕7号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徐州铁路运输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本院各部门:为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省法院研究制定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现予印发。

请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12月31日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全省法院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人民法院政治建设1.加强法院队伍政治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意见》,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持续开展分层次、全覆盖的政治轮训,教育引导法院干警自觉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2.严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我省《实施细则》,认真落实全省政法系统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规定和政法干警意识形态“十不准”,健全法院干警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机制,严格规范干警政治言行和网络行为,增强干警坚决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侵蚀的意识和能力。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工作指引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工作指引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工作指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6.01•【字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6.01•【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诉讼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工作指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22〕3号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全省法院行政审判资源配置、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结合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等相关规定,从本省实际出发,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总体要求1.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严格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改革的相关意见,健全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完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适用规则,推进立案环节行政诉讼案件甄别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严格规范审理繁案,依法快速审理简案,全面提升行政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2.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应当遵循司法规律,坚持以下原则:(1)行政诉讼程序有效分流与繁简得当相结合;(2)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与提升审判质效相结合;(3)加大改革力度与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相结合;(4)关注整体改革进度与鼓励探索创新相结合。

3.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繁简甄别分流,确定专门人员负责程序分流,依据分类标准识别案件。

对于繁简程度难以准确判断的案件,可以征求行政庭等审判业务部门意见。

4.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探索专业化审判组织建设,在行政庭等审判业务部门内设立快审、速裁等形式的简案审判团队,专门审理适用简易程序或者相对简单的行政案件;暂不具备条件的法院,可以确定相对固定的人员负责该类案件审理。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6.08.29•【字号】苏高法〔2016〕185号•【施行日期】2016.08.29•【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苏高法〔2016〕185号(2016年8月29日)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徐州铁路运输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现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要求,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以及《江苏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省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目标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结合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完善司法责任制改革和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在民事强制执行领域实行执行裁判权与执行实施权相分离,强化执行工作统一管理体制,实行执行人员分类管理和执行实施人员警务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执行权的科学配置,促进执行权进一步公正、高效、规范行使,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尊重执行规律,使改革的成果能够切实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效率。

(三)依法推动改革,确保改革合法合规。

(四)坚持执行工作省级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整合执行资源,形成执行合力。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8.11.28•【文号】法发〔2018〕21号•【施行日期】2018.11.28•【效力等级】司法政务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法发〔2018〕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11月28日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准确适用法律,统一裁判标准,提高审判质效,结合审判实际,就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人民法院应当健全完善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为法官审理案件准确适用法律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裁判规则及标准统一,总结审判经验,完善审判管理。

二、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可以在民事、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等审判业务部门内部建立,也可以跨审判业务部门、审判团队建立。

三、主审法官会议由本院员额法官组成。

参加会议的法官地位、权责平等。

根据会议讨论议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会议并发表意见。

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合议庭或者独任法官可以提请主审法官会议讨论:(一)属于新类型、疑难、复杂、社会影响重大的;(二)裁判规则、尺度有待统一或者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三)拟作出的裁判结果与本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同类生效案件裁判规则、尺度不一致的;(四)合议庭成员意见分歧较大的;(五)持少数意见的承办法官认为需要提请讨论的;(六)拟改判、发回重审或者提审、指令再审的;(七)其他需要提交讨论的。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规定(试行)-苏高法审委〔2011〕17号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规定(试行)-苏高法审委〔2011〕17号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规定(试行)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规定(试行)苏高法审委〔2011〕17号(2011年11月24日)为全面规范诉前调解工作,严格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一般规定第一条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是指对诉前调解案件从材料受理、预立案、移送、办理、结案、归档以及统计上报等各个环节,全面进行管理和规范。

第二条诉前调解案件是指在立案前或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时,经征询当事人意见预立案后,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诉前调解的案件:(一)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的案件;(二)人民法院委托相关组织进行诉前调解的案件;(三)人民法院自行进行诉前调解的案件。

第三条凡符合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方式进行诉前调解的案件,一律纳入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第四条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要求,严格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标准,促进诉前调解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第五条人民法院审判管理部门负责诉前调解案件的电脑结案工作,并将诉前调解案件纳入全年审判绩效考评的范围。

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办公室负责诉前调解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考评工作。

第六条人民法庭的诉前调解案件应当纳入诉前调解案件流程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二、预立案第七条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起诉材料后,立案部门经审查认为符合诉前调解条件的,应当即征求当事人是否同意进行诉前调解,并填写《诉前调解案件预立案登记表》(软件自动生成)。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立审执协调配合全流程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立审执协调配合全流程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立审执协调配合全流程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06.29•【字号】苏高法〔2020〕131号•【施行日期】2020.06.29•【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执行程序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立审执协调配合全流程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高法〔2020〕131号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徐州铁路运输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执行改革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的意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2019—2023)》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协调运行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的协调配合,建立全流程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机制,省法院审判委员会日前研究通过了《关于立审执协调配合全流程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指导意见》。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贯彻落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请及时报告省法院。

2020年6月29日关于立审执协调配合全流程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加强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的协调配合,建立全流程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机制,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根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中法委发〔2019〕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执行改革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的意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2019—20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协调运行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切实解决执行难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中法委发〔2019〕1号文件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人民法院肩负的政治责任。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07.11.02•【字号】苏司通[2007]136号•【施行日期】2007.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苏司通〔2007〕136号)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司发〔2007〕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

长期以来,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城乡、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员植根基层、贴近群众,人民调解工作以其群众性、自治性、民间性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程序简便性、即时快捷性、自愿平等性、矛盾纠纷化解彻底性等优势和特点,成为纠纷当事人解决矛盾纠纷选择的方式之一,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具有独特优势。

当前,我省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革的不断深入,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引发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且纠纷的复杂性、群体性、对抗性有所上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任务日益繁重。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促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建设“平安江苏”的有效途径。

各级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法庭)、县(市、区)司法局(司法所)、广大人民调解员一定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法院分调裁审工作实施方案

法院分调裁审工作实施方案

法院分调裁审工作实施方案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法院分调裁审工作,提高裁判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 依法公正、及时、有效地处理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2. 提高司法审判质量,确保裁判统一;3. 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和审判能力。

三、工作内容1. 分案制度: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和争议焦点,合理分配案件给不同法官负责审理,确保专业性和公正性;2. 调解机制:鼓励法官在审理过程中积极开展调解工作,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3. 裁判规范:加强对法官的裁判规范培训,确保裁判统一、公正;4. 审判监督:建立健全的审判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官审判行为的监督和评估;5. 信息化建设:推动法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工作要求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审判公正;2. 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分调裁审工作;3. 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审判能力和专业素养;4.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官队伍。

五、工作机制1. 建立健全的案件分配和调解机制,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和高效;2. 定期开展法官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提升审判水平;3. 加强对法官的考核评价,激励优秀法官,督促不足法官提高;4. 加强与律师、当事人的沟通,促进诉讼和解。

六、工作保障1. 加强分调裁审工作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司法氛围;2. 切实加强对法官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法官的公正廉洁;3. 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七、工作效果1. 提高了案件审理效率,减少了审判周期;2. 增强了法院的公信力和权威性;3. 促进了司法公正,维护了社会稳定。

八、工作总结通过实施法院分调裁审工作实施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法院审判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公正、廉洁、高效”的宗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01.13•【字号】苏高法发〔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1.13•【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苏高法发〔2020〕1号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徐州铁路运输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本院各部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的通知》(中办发〔2018〕20号)、《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苏办发〔2018〕21号)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省委政法委相关文件精神,在全省法院进一步营造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调查研究工作实效,推动全省法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全省法院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原则要求1.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密切联系群众、广泛集中民智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也是事关人民法院全局的基础性工作。

善于开展调查研究,是全省各级法院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重要司法能力。

当前,人民法院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疑难复杂问题、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需要不断加以认识、研究、解决。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调查研究工作,对推动全省法院工作创新发展、提升司法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全省各级法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推动全省法院调查研究工作更高水平开展、更高质量发展。

2.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全省法院调查研究工作正确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决策、贴近业务,着重研究人民法院依法服务大局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司法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加大对新情况、新问题调研力度,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在辅助科学决策、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公正司法、增强司法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擦亮江苏法院调查研究工作品牌,为全省法院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智力保障和支撑。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诉前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调解工作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一般规定第一条诉前调解是指对于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纠纷案件在立案前或者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的案件,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方式解决纷争,化解矛盾纠纷。

人民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主动向调解工作室、相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依职权或者经当事人申请后,通过委派调解、联合调解以及自行主持调解的形式进行诉前调解。

第二条诉前调解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强化诉前调解工作意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司法推动”的要求,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将诉前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优先选择,切实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条诉前调解的主要任务是: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调对接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诉前调解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初始阶段,解决在基层当地,实现案结事了和涉诉信访的源头治理。

第四条诉前调解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调解优先原则。

人民法院要将诉前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选择,努力使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

全面调解原则。

人民法院除法律规定不得进行调解的外,所有的矛盾纠纷一般应当经过诉前调解。

合力化解原则。

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应当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司法支持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意见-法发〔2020〕8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意见-法发〔2020〕8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意见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意见法发〔2020〕8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要求,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等部署,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推动建设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质效,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就深化“分流、调解、速裁、快审”机制改革工作,制定本意见。

一、完善诉非分流对接机制1.完善诉讼与非诉讼解纷方式分流机制。

加强诉讼与非诉讼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解纷方式分流。

为本省(区、市)设立的综合性或者家事、医疗、物业、房屋、土地、金融、保险、证券、环境、知识产权、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专业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提供法律指引和示范裁判案例,或者派员入驻,保障非诉解纷中心先行开展调处化解工作。

探索建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调解)中心,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建立健全诉讼与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仲裁分流机制。

在立案前做好起诉材料中纠纷解决方式的核查询问工作。

对依法应当或者可以进行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或者先行仲裁的纠纷,告知或指引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选择行政裁决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加快建设一体化纠纷解决机制。

进一步扩大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成果。

针对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劳动争议、消费等多发易发纠纷,在党委领导下,与工会、公安、金融、市场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一体化争议解决机制,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和证据规则,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在诉讼前高效解决纠纷。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4.09.28•【字号】苏高法〔2014〕197号•【施行日期】2014.09.28•【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苏高法〔2014〕197号(2014年9月28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全国第三次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民法庭公正司法水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方案》和省院相关要求,结合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开展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既处在司法为民的最前沿、化解矛盾的第一线,也处在司法体制改革第一线。

在人民法庭推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将为相关改革在其他领域铺开积累有益经验,也将为法官员额制、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等其他各项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在人民法庭试点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突出法官的主体地位,明确法官办案权力与责任,推动建立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是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通过探索建立以主审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团队管理模式,优化人民法庭人员结构和资源配置,配齐配足审判辅助人员,减少法官的事务性工作,使其专心于审判,是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增强法官职业尊荣、实现人民法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抓手。

二、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人民法庭作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真正把审判权交给审判组织,突出法官办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为核心,以审判团队管理为形式,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理顺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关系,建立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妥善处理《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执行中相关问题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妥善处理《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执行中相关问题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妥善处理《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执行中相关问题的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20.10.10
•【字号】苏高法电〔2020〕640号
•【施行日期】2020.10.10
•【效力等级】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执行程序
正文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妥善处理
《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执行中相
关问题的通知
苏高法电〔2020〕640号
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徐州铁路运输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今年3月11日,省法院印发了《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现就如何处理新旧规则过渡期间的衔接问题通知如下:
1.《指导意见》实施后启动的参与分配程序,一律适用《指导意见》予以办理。

2.《指导意见》实施前已启动参与分配程序,《指导意见》实施时尚未制定参与分配方案,或者虽然制定参与分配方案但尚未送达给任一债权人或被执行人,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适用《指导意见》予以办理。

3.《指导意见》实施时已经制定参与分配方案,并已依法送达至任一债权人或被执行人,或者执行案款已经发放或部分发放后,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不适用《指导意见》。

4.《指导意见》实施前,债权人因主持分配法院不同意其参与分配提出的执行异议、执行复议案件尚未办结的,适用《指导意见》予以办理。

5.《指导意见》实施前执行财产已拍卖成交,但拍卖款在《指导意见》实施时尚未发放或者尚未完全发放,债权人请求对拍卖款或剩余拍卖款参与分配的,适用《指导意见》予以办理。

特此通知。

2020年10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7.05.08•【文号】法发〔2017〕14号•【施行日期】2017.05.08•【效力等级】司法政务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事诉讼综合规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法发〔2017〕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予以印发,请在人民法院内部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发现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和规范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先行调解、速裁等工作,依法高效审理民商事案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民商事简易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先行调解、和解、速裁、简易程序、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督促程序等。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起诉的民商事纠纷,在依法登记立案后,应当告知双方当事人可供选择的简易纠纷解决方式,释明各项程序的特点。

先行调解包括人民法院调解和委托第三方调解。

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指派专职或兼职程序分流员。

程序分流员负责以下工作:(一)根据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社会影响等因素,确定案件应当适用的程序;(二)对系列性、群体性或者关联性案件等进行集中分流;(三)对委托调解的案件进行跟踪、提示、指导、督促;(四)做好不同案件程序之间转换衔接工作;(五)其他与案件分流、程序转换相关的工作。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在全省法院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在全省法院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在全省法院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9.05.28•【字号】苏高法发〔2019〕3号•【施行日期】2019.05.28•【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在全省法院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高法发〔2019〕3号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徐州铁路运输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本院各部门: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省法院经研究,制定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全省法院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

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省法院。

2019年5月28日关于在全省法院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根据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司法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司法效能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省委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框架意见》,现就在全省法院全面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最高人民法院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以公正为根本价值追求,以高效为重要目标导向,以专业为基本建设指引,以权威为长远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司法权力运行,深化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辅助事项办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辅助事项办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辅助事项办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22.10.28•【字号】苏高法〔2022〕225号•【施行日期】2022.10.28•【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调解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辅助事项办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苏高法〔2022〕225号各设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南京海事法院、徐州铁路运输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各县(市、区)司法局:为进一步深化诉讼与非诉讼对接机制建设,提升诉前调解工作效能,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质效,省法院、省司法厅共同研究制定了《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辅助事项办理工作指南(试行)》。

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向省法院、省司法厅报告。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2022年10月28日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辅助事项办理工作指南(试行)为进一步深化诉讼与非诉讼对接机制建设,提升诉前调解工作效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委派调解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开展调解程序前置试点的工作规则》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经省法院、省司法厅共同研究,制定本指南。

一、对于来院起诉的当事人,除依法不宜调解的,诉讼服务中心分流员应当通过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系统等方式,让当事人了解诉讼风险,同时向其释明诉前调解等非诉解纷方式的程序特点、优势、诉调对接关系等,引导其自愿选择诉前调解等非诉方式化解纠纷。

二、对于诉前调解案件,调解员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导下全面审核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在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客观分析案件事实、厘清争议焦点后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必要时,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参与调解,听取意见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试行)
(2019年8月)
为进一步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精细化的诉讼程序体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操作规程(试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实施纲要》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全省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推进诉前分流和调解
1、各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应当设立纠纷登记分流岗,对来院起诉的当事人进行登记。

2、分流员应当引导来院起诉当事人应用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系统进行风险评估,释明各项解纷方式和程序特点、优势,积极劝导其选择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3、分流员对来院起诉的民事、家事、商事和行政等四大领域适宜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的矛盾纠纷以及适用诉前调解前置的婚姻家事、相邻关系、劳动争议、交通事故、消费者权益保护、医患、物业、小额借贷等八类纠纷,在保障当事人诉权前提下,应当劝导分流至设立在诉讼服务大厅的非诉讼服务分中心诉前调解。

4、对于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的案件统一录入诉前调解管理平台集中管理,编立“诉前调”字号。

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指导填写《不同意调解确认书》,移送登记立案。

在诉前调解阶段,应当指导当事人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二、优化速裁快审流程
5、各级法院应当建立以系统智能识别为主、人工识别为辅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

6、各级法院可以指派由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法官助理担任专职或兼职的程序分流员,对适宜速裁快审方式审理的案件进行人工筛选。

程序分流员应当根据案件诉讼请求、证据状况、社会影响等因素,确定案件应
当适用的流程;负责对系列案件、群体性案件、集团诉讼案件或者关联性案件等进行识别和集中分流;负责对先行调解的案件进行跟踪、指导、督促;负责不同案件程序之间转换衔接等工作。

7、案件繁简分流后,应当于当日向速裁快审审判团队或其他专业审判部门移送卷宗,有条件的法院可以尝试在繁简分流同时对适用速裁方式审理的案件进行集中排期。

适用速裁快审的案件在立案受理时应当在审判管理系统勾选速裁标志。

8、基层法院可以根据自身审判实际,明确不适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的类案清单。

不适用速裁快审的类案清单包括但不限于:
(1)新类型案件;
(2)疑难复杂案件;
(3)社会影响较大、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案件;
(4)发回重审、指定审理、指令立案受理的案件;
(5)再审或者发回重审再次上诉的案件;
(6)公司解散、破产案件;
(7)矛盾易激化案件;
(8)被告下落不明需公告送达,但属因欠费欠款引发的、原告同一的物业供暖纠纷、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或者被告同一的系列性劳务合同纠纷等普通程序的案件除外;
(9)其他不宜适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的案件。

9、中级法院对于以下当事人不服基层法院一审裁判依法提出上诉的案件,一般可以适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
(1)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的上诉案件;
(2)一审法院采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结的上诉案件;
(3)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三十条规定的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
(4)其他可以适用速裁审方式审理的案件。

10、编入速裁团队的人民(特邀)调解员或其他调解人员在调解中发现案件不适宜速裁快审方式审理的,可以将案件流转至对应专业审判业务庭审理,案件退出
时间一般不超过立案后3个工作日。

承办法官在适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案件退回,重新分流:
(1)需要进行鉴定、审计、评估的;
(2)需要中止审理的;
(3)社会舆论关注度高,或者有涉诉信访可能的;
(4)当事人下落不明的;
(5)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并不服驳回裁定上诉的。

11、凡是转化作为繁案审理的案件,可以由承办法官所在部门庭长、分管院领导承办或担任审判长组成合议庭继续审理,也可以移送相关审判庭审理,避免程序空转、相互推诿。

三、提升简案审判质效
12、当事人起诉时明确就专门性问题申请司法鉴定的,双方当事人对鉴定项目和检材、样本等无异议的,可以在诉前调解阶段启动司法鉴定程序,待鉴定报告出具后予以立案,并视情决定是否适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

13、完善纠纷要素登记,根据类案审理需要,设计简明扼要的纠纷要素表格,供当事人在立案时填写。

主持诉前调解的人民(特邀)调解员在案件调解不成时需填写要素表格后移交立案。

14、改革庭审记录方式,推广庭审笔录由电脑语音输入替代书记员打字输入或者庭后由录音录像自动转化书面庭审笔录。

适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的案件,可以用庭审录像代替庭审记录,书记员可以不到庭记录。

15、经当事人同意,可以采取远程视频等方式开庭,证人、鉴定人使用视频等方式进行作证。

16、适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的案件,应当简化审理程序;符合集中开庭条件的,应当集中分案、排期、开庭、宣判;庭审程序一般由承办法官直接归纳争议焦点,并指挥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合并发表诉辩意见、质证意见和辩论意见,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程序限制,但应当告知当事人回避、上诉等基本诉讼权利。

17、推行类案示范性判决,对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金融借款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系列性、群体性或关联性案件,应当进行示范性调解、审理和判决,必要时应当到矛盾纠纷发生当地进行巡回审判。

18、简化裁判文书制作,探索要素式、令状式、表格式、分离式裁判文书,实现案件各类文书包括裁判文书的智能生成、电子签章、电子送达。

适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的案件应当简化裁判文书,仅须表述当事人基本信息、诉讼请求、裁判主文等内容。

19、采用速裁快审方式审理的案件,原则上应当一庭审结,当庭宣判,当场送达裁判文书。

20、各级法院审理速裁快审案件,应当推行“无纸化办案”。

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可以不移送纸质卷宗;原审采取录音录像替代书记员庭审记录的,原审法院应当将庭审录音转化为电子庭审笔录编入到电子卷宗。

四、强化速裁快审团队建设
21、中、基层法院应当将人民(特邀)调解员编入速裁快审团队,打造“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人民(特邀)调解员+书记员”的新型审判团队。

速裁团队内部可以根据案件类型、法官业务特长等实行专业化审理。

探索设立简单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复合速裁快审团队。

22、中、基层法院速裁快审团队应当配备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员额法官担任团队负责人,团队法官助理可以由未入额的(助理)审判员担任。

建立健全法官轮岗机制,激发和保持审判队伍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