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分析和比较
算法与模型的比较:逻辑回归和决策树
算法与模型的比较:逻辑回归和决策树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和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机器学习领域中常用的两种算法模型。
它们都是监督学习算法,用于解决分类问题。
然而,它们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优缺点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对逻辑回归和决策树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工作原理逻辑回归是一种线性模型,它使用逻辑函数(也称为Sigmoid函数)将输入特征的线性组合映射到一个[0,1]的概率值。
这个概率值可以表示为样本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
在二分类问题中,逻辑回归将输入特征进行加权求和,然后通过逻辑函数将结果映射到[0,1]之间,大于0.5的样本被划分为正例,小于0.5的样本被划分为负例。
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分类模型。
它通过对特征进行递归划分,分裂样本空间,并且在每个划分点选择最优的特征和划分方式,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在预测时,样本通过决策树的各个分支,最终到达叶子节点,叶子节点所属的类别即为该样本的预测类别。
2.模型复杂度逻辑回归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型,它的复杂度较低。
在训练过程中,逻辑回归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更新模型参数。
由于只需要对参数进行简单的线性加权,因此逻辑回归的训练速度较快。
另外,逻辑回归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数据预处理,并且对异常值不敏感,因此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决策树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递归划分属性和计算信息增益或基尼系数等指标来选择最优属性,因此其训练速度通常较慢。
此外,决策树对数据的特征容易产生过拟合,需要剪枝等操作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
因此相对于逻辑回归,决策树的训练速度较慢且模型复杂度高。
3.模型的解释性逻辑回归在模型中使用线性函数对特征进行加权,并且通过逻辑函数将结果映射到[0,1]之间,因此模型的结果具有很好的解释性。
可以清晰地得知哪些特征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较大或较小。
另外,逻辑回归的参数可以直接转化为特征的权重,因此可以用于特征选择和特征工程。
决策树的算法
决策树的算法一、什么是决策树算法?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分类和回归方法,其本质是将训练数据集分成若干个小的子集,每个子集对应一个决策树节点。
在决策树的生成过程中,通过选择最优特征对数据进行划分,使得各个子集内部的样本尽可能属于同一类别或者拥有相似的属性。
在预测时,将待分类样本从根节点开始逐层向下遍历,直到到达叶节点并输出该节点所代表的类别。
二、决策树算法的基本流程1.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指从训练数据集中选取一个最优特征用来进行划分。
通常情况下,选择最优特征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信息增益和信息增益比。
2. 决策树生成通过递归地构建决策树来实现对训练数据集的分类。
具体实现方式为:采用信息增益或信息增益比作为特征选择标准,在当前节点上选择一个最优特征进行划分,并将节点分裂成若干个子节点。
然后对每个子节点递归调用上述过程,直到所有子节点都为叶节点为止。
3. 决策树剪枝决策树剪枝是指通过去掉一些无用的分支来降低决策树的复杂度,从而提高分类精度。
具体实现方式为:先在训练集上生成一棵完整的决策树,然后自底向上地对内部节点进行考察,若将该节点所代表的子树替换成一个叶节点能够提高泛化性能,则将该子树替换成一个叶节点。
三、常见的决策树算法1. ID3算法ID3算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特征选择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在每个节点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进行划分。
由于ID3算法偏向于具有较多取值的特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2. C4.5算法C4.5算法是ID3算法的改进版,采用信息增益比作为特征选择标准。
相比于ID3算法,C4.5算法可以处理具有连续属性和缺失值的数据,并且生成的决策树更加简洁。
3. CART算法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算法既可以用来进行分类,也可以用来进行回归分析。
其核心思想是采用基尼指数作为特征选择标准,在每个节点上选择基尼指数最小的特征进行划分。
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性能对比与优化分析
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性能对比与优化分析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从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模式、关联和知识的过程。
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分类算法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将样本分成不同的类别。
然而,不同的分类算法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因此对分类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和优化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在数据挖掘中,常用的分类算法包括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算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
因此,对不同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是必要的。
性能比较通常包括准确性、效率和鲁棒性等指标。
首先,准确性是评估分类算法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准确性可以通过交叉验证和混淆矩阵来进行评估。
交叉验证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分类器性能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数据集被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通过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并与真实标签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分类器的准确性。
其次,效率是评估分类算法性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效率主要包括训练时间和分类时间两个方面。
训练时间是指训练模型所需的时间,而分类时间是指对新样本进行预测所需的时间。
通过对不同算法的训练和分类时间进行比较,可以选择最适合具体应用场景的分类算法。
另外,鲁棒性也是评估分类算法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鲁棒性是指分类算法对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的抵抗能力。
一种算法在处理具有噪声和异常值的数据时,能够在不丢失重要信息的情况下正确分类的程度可以反映其鲁棒性。
通过对不同算法在含有噪声和异常值的数据上的性能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其鲁棒性能力。
当进行分类算法性能对比后,我们可以根据对比结果来选择最适合具体应用场景的算法。
一般来说,没有一种算法能够在所有场景下表现最佳。
因此,根据具体的数据集和应用需求,选择性能最优的分类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优化算法来提高分类算法的性能。
算法优化包括优化特征选择、参数调优和集成方法等。
在特征选择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最具区分度的特征来提高分类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参数调优可以通过调整算法中的参数来提高分类器的性能。
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分析和比较
3 农业部门要建立农业数 字信息资源中心 . 4 信息资源是整 个农村 信息 服务体系的基础及核心 , 了进 一步提高 为 农村信 息资源的实用性 ,省农业部 门应牵头各 涉农单位 配合 以整合 资 源 、 免重复 、 避 协调发 展 、 实施共享 为立足点 和出发点 , 分发挥农 口部 充 门信息 资源优势 , 农业部 门与各级政 府合作 , 组织 实施全 省农 业数字 信
20 7—1 — 5( . 0 0 2 6)
高其综合 素质 ,提升就业技 能增强其在就 业能力和 在市场 巾的竞争能
力, 唯有 培养农 民创造性 的适应能力 , 才能够在这 千变万化 的市场部 分 中维持 自己 , 立于不败之地。
[ ] 巾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 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的公共政策研究 [] 3 推 J. 经济研究 参考 ,0 7 1 :、 2 0 (4) 2
… ● ● ●
人力资源强 国, 教育则是增加人力资源含金量的重要途径 。
动。
我国目 前农业 劳动生产率与土地投入产 出率 的双重 低下 , 个不容 一
掩盖 的原因就 是农 民综合素质的先天发育不足与后天 优化滞 后 , 表现在 科技文化 素质 、 思想 心理 素质 、 织协调 素质 、 组 市场竞 争素 质等 多个层
[ ] 姚裕群. 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 M] 北京 中国人 民 大学 出版社 , 0 . 2 7 0 ( 责任编辑 : 白尚平 ) 第一作 者简介 : 郝玉宾 , ,9 5 l 月生 ,9 9 毕业于 山西 大 女 17 年 1 19 年 学 , 师, 讲 山西省委党 校 , 省太原市学府街 9 号 ,3 0 6 山西 6 000.
决策树算法实验总结
决策树算法实验总结
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它通过对数据集进行递归划分,构建出一棵树状的决策模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决策树算法进行分类任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带有标签的训练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多个特征和对应的类别标签。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决策树算法对训练数据集进行训练,构建出一棵具有判断条件的决策树。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估决策树算法的性能,例如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决策树算法在分类任务中的表现。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决策树算法的参数来提高其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限制树的最大深度、设置叶子节点的最小样本数等来控制决策树的复杂度,避免过拟合问题。
在实验总结中,我们可以描述决策树算法在实验中的表现,比较其与其他算法的优劣势,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此外,还可以讨论决策树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适用性,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局限性。
总而言之,决策树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分类任务。
通过实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决策树算法的原理和性能,为进一步的应用和改进提供指导。
数据挖掘中的分类与回归算法比较与分析
数据挖掘中的分类与回归算法比较与分析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关联关系来预测未来行为、进行决策支持的技术。
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两种主要算法是分类和回归算法,它们在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建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比较和分析几种常见的分类与回归算法,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和适用场景。
1. 分类算法1.1 决策树算法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分类模型,它通过对特征属性进行逐步划分来实现对数据集的分类。
决策树算法具有易于理解和解释的特点,可以处理离散和连续特征,并且在处理缺失数据时表现良好。
然而,决策树算法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需要进行剪枝处理。
1.2 朴素贝叶斯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是基于贝叶斯定理和特征条件独立性假设的分类算法。
它通过计算给定特征的条件下目标变量的后验概率来进行分类。
朴素贝叶斯算法具有简单和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然而,朴素贝叶斯算法假设特征之间相互独立,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会导致分类结果不准确。
1.3 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中的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分类算法。
它通过构建一个最优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样本分隔开来。
支持向量机算法具有高准确率和泛化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处理高维数据集。
然而,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于大规模数据集计算复杂度高,训练时间长。
2. 回归算法2.1 线性回归算法线性回归算法是一种用于建立线性关系的回归模型的方法,它通过拟合一个线性方程来预测连续目标变量的值。
线性回归算法具有简单和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然而,线性回归算法对于非线性关系的数据拟合效果不好。
2.2 逻辑回归算法逻辑回归算法是一种用于建立分类模型的回归算法,它通过将线性回归模型的输出映射到[0, 1]之间的概率值来进行分类。
逻辑回归算法具有计算简单、解释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处理二分类问题。
然而,逻辑回归算法对于非线性关系的数据分类效果差。
决策树模型的优缺点分析与应用场景探讨(十)
决策树模型的优缺点分析与应用场景探讨决策树模型是一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它通过构建一个树状结构来对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
在实际应用中,决策树模型具有许多优缺点,同时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
本文将对决策树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
优点分析• 可解释性强:决策树模型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决策的过程,使人们能够直观地理解模型是如何做出预测或分类的。
这对于需要解释模型结果的场景非常有用,比如医疗诊断、金融风控等领域。
• 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决策树模型不需要对数据做过多的预处理,可以直接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数值型和类别型数据。
这使得决策树模型在处理复杂的现实数据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 鲁棒性强:决策树模型对数据的异常值和缺失值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不会对这些情况产生过大的影响。
这使得决策树模型可以应对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数据情况。
缺点分析• 容易过拟合:决策树模型在处理复杂的数据时很容易过拟合,尤其是在树的深度较大的情况下。
过拟合会导致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但在测试集上表现很差。
• 对数据噪声敏感:决策树模型对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非常敏感,这些干扰因素容易影响模型的生成和预测准确性。
• 不稳定性:当数据发生轻微变化时,决策树模型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这使得模型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应用场景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决策树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场景:• 医疗诊断:决策树模型可以根据患者的各种指标和症状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由于决策树模型的可解释性强,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决策过程,这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金融风控:在金融领域,决策树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个人信用、预测违约风险等。
由于决策树模型对多种数据类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数据。
• 营销预测:在市场营销领域,决策树模型可以根据客户的属性和行为来预测其购买意愿,帮助企业做出营销决策。
• 工业生产:决策树模型可以用于预测设备的故障风险、优化生产流程等,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开发技术中的分类算法对比分析
人工智能开发技术中的分类算法对比分析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人工智能开发过程中,分类算法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分类算法可以将数据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从而帮助我们研究和理解数据。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分类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这些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势,并选择合适的算法应用于具体问题中。
一、决策树算法决策树算法是一种直观、易于理解的分类算法。
它将数据样本基于一系列特征进行划分,形成一棵树状结构。
在分类过程中,决策树会根据每个特征的值选择一个分支,最终将样本划分到相应的类别中。
决策树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可解释性强。
然而,决策树容易过拟合和欠拟合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随机森林算法。
二、随机森林算法随机森林算法是由多个决策树构成的集成算法。
随机森林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自助采样和随机特征选择,构建多个决策树,并通过投票方式进行分类。
相比于单个决策树,随机森林能够减少过拟合的风险,提高分类准确性。
此外,随机森林还可以评估变量的重要性,帮助特征选择。
然而,随机森林算法的缺点是计算复杂度高,训练时间较长。
三、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类算法。
它通过在特征空间中构建一个最优超平面,将数据样本分隔开来。
支持向量机算法采用核函数来处理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强的分类能力。
此外,支持向量机还可以处理高维数据和小样本问题。
然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训练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解决凸优化问题。
同时,支持向量机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处理速度较慢,需要借助优化方法和近似算法。
四、朴素贝叶斯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分类算法。
它假设所有特征之间相互独立,并通过计算后验概率来进行分类。
朴素贝叶斯算法具有计算简单、速度快的优势,适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此外,朴素贝叶斯算法对缺失数据和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然而,朴素贝叶斯算法的独立性假设在某些实际应用中可能不成立,导致分类结果不准确。
决策树实验报告
决策树实验报告决策树实验报告引言决策树是一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以及对决策树算法的优化和应用的思考。
一、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分类模型,通过一系列的判断和决策来对数据进行分类。
决策树的构建过程中,首先选择一个特征作为根节点,然后根据该特征的取值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子集,接着对每个子集递归地构建子树,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构建完成后,通过树的分支路径即可对新的数据进行分类。
二、实验过程1. 数据准备为了验证决策树算法的效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包含多个特征的数据集。
数据集中包含了学生的性别、年龄、成绩等特征,以及是否通过考试的标签。
我们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用于构建决策树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2. 决策树构建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Python编程语言中的scikit-learn库来构建决策树模型。
首先,我们导入所需的库和数据集,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处理、特征选择等。
然后,我们使用训练集来构建决策树模型,设置合适的参数,如最大深度、最小样本数等。
最后,我们使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评估,并计算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
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决策树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80%。
这意味着模型能够正确分类80%的测试样本。
此外,我们还计算了模型的召回率和F1值等指标,用于评估模型的性能。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模型在某些特征上表现较好,而在其他特征上表现较差。
这可能是由于数据集中某些特征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较大,而其他特征的影响较小。
三、决策树算法的优化和应用1. 算法优化决策树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容易过拟合、对噪声敏感等。
为了提高模型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首先,可以通过剪枝操作减少决策树的复杂度,防止过拟合。
其次,可以使用集成学习方法,如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树,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决策树(DecisionTree)的理解及优缺点
决策树(DecisionTree)的理解及优缺点决策树的理解 决策树是⼀种机器学习的⽅法。
决策树的⽣成算法有ID3, C4.5和CART等。
决策树是⼀种树形结构,其中每个内部节点表⽰⼀个属性上的判断,每个分⽀代表⼀个判断结果的输出,最后每个叶节点代表⼀种分类结果。
决策树是⼀种⼗分常⽤的分类⽅法,需要监管学习(有教师的Supervised Learning),监管学习就是给出⼀堆样本,每个样本都有⼀组属性和⼀个分类结果,也就是分类结果已知,那么通过学习这些样本得到⼀个决策树,这个决策树能够对新的数据给出正确的分类。
这⾥通过⼀个简单的例⼦来说明决策树的构成思路:给出如下的⼀组数据,⼀共有⼗个样本(学⽣数量),每个样本有分数,出勤率,回答问题次数,作业提交率四个属性,最后判断这些学⽣是否是好学⽣。
最后⼀列给出了⼈⼯分类结果。
然后⽤这⼀组附带分类结果的样本可以训练出多种多样的决策树,这⾥为了简化过程,我们假设决策树为⼆叉树,且类似于下图: 通过学习上表的数据,可以设置A,B,C,D,E的具体值,⽽A,B,C,D,E则称为阈值。
当然也可以有和上图完全不同的树形,⽐如下图这种的:所以决策树的⽣成主要分以下两步,这两步通常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分类结果的样本来实现。
1. 节点的分裂:⼀般当⼀个节点所代表的属性⽆法给出判断时,则选择将这⼀节点分成2个⼦节点(如不是⼆叉树的情况会分成n个⼦节点)2. 阈值的确定:选择适当的阈值使得分类错误率最⼩(Training Error)。
⽐较常⽤的决策树有ID3,C4.5和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的分类效果⼀般优于其他决策树。
下⾯介绍具体步骤。
ID3:由增熵(Entropy)原理来决定那个做⽗节点,那个节点需要分裂。
对于⼀组数据,熵越⼩说明分类结果越好。
熵定义如下:Entropy=- sum [p(x_i) * log2(P(x_i) ]其中p(x_i) 为x_i出现的概率。
基于决策树的算法分析与应用示例
基于决策树的算法分析与应用示例在机器学习领域,决策树是一个经典的算法,它可以在面对大量数据时进行快速且可靠的分类或回归。
本文将介绍决策树算法的原理与应用,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其实际应用价值。
一、什么是决策树算法决策树是一种树形结构的分类模型,它的构建过程就像是一次“递归”的决策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每个数据点都有若干个特征(即不同的属性),我们要根据这些特征来决定其类别(如是/否、高/中/低等)。
而决策树的生成就是一个逐步“分治”的过程,将原始数据分成不同子集,并根据不同特征来分别处理,最终得到一棵带有判定条件的树形结构。
决策树的构建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和决策树剪枝。
其中,特征选择是指从所有特征中选出一个最佳特征来作为当前的分类依据;决策树生成是指利用选定的特征对数据进行划分,生成一棵完整的决策树;决策树剪枝是指对已经生成的决策树进行优化,去除一些不必要的节点和分枝,以避免过拟合等问题。
除了常见的二叉树决策树外,还有多叉树、CART树、C4.5树、ID3树等多种类型的决策树算法。
它们在特征选择、剪枝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基于“树形结构”来完成分类或回归任务的。
二、决策树算法的应用示例决策树算法有许多实际应用,如金融风险评估、医学诊断、信用卡反欺诈等。
这里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基于决策树的鸢尾花分类为例来说明决策树的应用过程。
鸢尾花数据集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个数据集,它包含了150条记录,每条记录都有四个特征: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需要判断鸢尾花属于哪种类型:山鸢尾(Iris-setosa)、变色鸢尾(Iris-versicolor)或维吉尼亚鸢尾(Iris-virginica)。
以下是如何用Python和sklearn库来实现这一任务:```python# 引入相关库和数据集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iris = load_iris()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iris.data, iris.target,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42)# 构建决策树模型并进行训练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entropy', max_depth=10, random_state=42)clf.fit(X_train, y_train)# 预测并评估模型准确率y_pred = clf.predict(X_test)score = clf.score(X_test, y_test)print(score)```上述代码首先引入了相关的Python库和鸢尾花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分类算法综述范文
分类算法综述范文分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分为不同的类别。
分类算法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医学诊断、金融风险分析、文本分类等。
本文将综述几种常用的分类算法,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K近邻、逻辑回归等,并比较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一、决策树算法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常见的分类算法,它通过构建一颗树形结构来表示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
在构建决策树时,通常会根据特征值的不同来进行分裂,直到将所有样本分为不同的类别。
决策树算法具有易解释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在数据量不大、特征值较少的情况下表现良好。
决策树算法在医学诊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来进行疾病的诊断。
此外,在金融领域也可以利用决策树算法来进行风险评估和信用评级。
二、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一种二分类算法,通过找到一个最优的超平面来将样本分为不同的类别。
支持向量机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尤其在高维空间中表现优异。
支持向量机算法在文本分类和图像识别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别的文本或图像。
此外,在生物信息学领域也可以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来进行蛋白质分类和基因表达分析。
三、K近邻算法K近邻算法在推荐系统和社交网络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来进行个性化推荐。
此外,在环境监测和遥感领域也可以利用K近邻算法来进行地物分类和目标识别。
四、逻辑回归算法逻辑回归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类算法,它将输入特征值与输出类别之间的关系建模为一个逻辑函数。
逻辑回归算法简单高效,适用于二分类和多分类问题。
逻辑回归算法在市场营销和信用风险评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客户的购买行为和信用违约的风险。
此外,在医学影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领域也可以利用逻辑回归算法来进行疾病诊断和基因表达分析。
决策树算法的比较研究
4 决策树构造 C R 算法实现 - 2 AT 设 D 表 41 是 — 的训练数据 , 其中 9 个元组属 于类 p y ys 而其余 5 1 = e, a 个元组属于类 p yn。首先计算 D l =o a 的不纯度 GnD=一9 4 一 / ) i()l(1) ( 1 i / 5 = 4
对| 集D 元组分 所需的 望信息Io )一 羔Pl2 J I I 中 练 类 期 n( = : gp , fD o ()
基 于 按 属 性 A划 分 对 D的元 组 分 类所 需 要 的 期 望 信 息 I o = n( f D)
『 D
… I l
×, D ) j7 j 。信息增益定义 为原来 的信息需求 与新的需 求( 2 即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Sn y u n O e c s V ra t o e c s v ra t
8 5 8 3 7 2 8 0 7 1
8 5 8 6 9 0 9 0 9 1 9 5 9 6
F ALS E F ALS E TRUE TRUE TRUE F S AL E F S AL E
I D
1
o t o ul k o
o e c s v rat
t mp r t r e e au e
5 4
h mi i u dt y
6 5
wi d ny
T RUE
2
3 4
rlv an
6 5
6 9
7 0
7 0 7 0
T RUE
FAL E S T RUE
对属性 A 划分 之后得 到的) 间的差 即 G i A = n ( 一 no ( 。 之 a () I o n f D) I A D) f C . 使 用 分 裂 信 息 值 将 信 息 增 益 规 范 化 , [l o ( ) 4 5 in A D = tf
Python中的分类算法
Python中的分类算法分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目的是通过对已知样本的学习,构建一个能够对未知样本进行正确分类的模型。
在Python 中,常用的分类算法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等。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3种常用的分类算法,并且分析其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以帮助读者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算法。
一、决策树决策树是一个树形结构,每个内部节点表示一个属性判断,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属性的取值,每个叶节点表示一种分类结果。
具体的建树过程是从根节点开始,选择一个最优属性判断,根据属性的取值进行分支,直到叶节点为止。
决策树算法的优点是易于理解和解释,可以处理不完整的数据、缺失值和非数值属性,适用于多分类问题。
决策树模型的训练过程时间复杂度较低,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决策树算法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当决策树过于复杂时容易出现过拟合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模型在应用新数据时的性能下降。
在处理连续性数据和样本数据分布有偏时,决策树的表现也较为欠佳。
二、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是一种二分类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给定的数据集中,构建一个能够进行最大间隔分类的超平面。
在构建超平面时,SVM算法需要寻找使得分类间隔最大的支持向量。
在分类时,SVM算法将新样本点映射到特征空间中,通过超平面的位置和方向来进行判断。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处理高维数据和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在数据较少、样本不平衡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同时,由于SVM算法本身只需要用到支持向量,所以样本规模较大时也能保证运算速度较快。
然而,支持向量机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为了确保最大间隔,SVM算法对局部异常点比较敏感,需要进行损失函数,而选择不同的损失函数可能会影响算法的性能。
此外,在多分类问题上,SVM算法需要进行多次二分类,效率较低。
三、朴素贝叶斯朴素贝叶斯算法是基于贝叶斯定理和特征独立假设的一种分类算法。
对于给定的样本,朴素贝叶斯算法将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输入,根据贝叶斯定理计算其属于某一类的概率,并选取概率最大的那个类别作为其分类标签。
常用分类算法的比较与选用建议
常用分类算法的比较与选用建议数据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企业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其中,分类算法是数据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预测、识别、过滤等方面。
现在,我们将比较几种常用的分类算法,介绍它们在各种情况下的优缺点以及选用建议。
1. 决策树算法决策树是一种基于属性推理的分类算法,该算法根据训练数据集生成一棵树形结构,每一个叶子结点代表一个类别。
在生成过程中,算法不断地选择最能区分不同类别的属性作为节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分类。
最终生成的决策树可以用于对未知数据的分类。
决策树算法的优点在于,生成的决策树易于理解、解释,并且可以处理具有缺失数据的情况。
但是,决策树算法容易产生过拟合的问题,需要进行剪枝来解决。
2. 朴素贝叶斯算法朴素贝叶斯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分类算法,该算法假设所有属性相互独立,计算每个属性在类别中出现的概率,并用贝叶斯定理计算给定属性值时每个类别出现的概率,从而进行分类。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优点在于处理大量属性时效率高、易于实现,并且对于少量训练数据也能够获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但是,朴素贝叶斯算法假设所有属性相互独立,在实际情况中不一定成立,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误判。
3. 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一种基于最大间隔分类的分类算法,该算法寻找特征空间中最佳超平面来对数据进行分类。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处理高维数据、非线性数据,并且在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效果很好。
但是,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于噪声和非线性的情况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并且对训练数据的选择比较敏感。
4. KNN算法KNN算法是一种基于邻居寻址的分类算法,该算法通过比较未知数据和已知数据的距离来进行分类。
该算法找出最接近未知数据的K个已知数据,然后根据这K个数据的类别来确定未知数据的类别。
KNN算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并且不需要进行训练。
但是,该算法需要存储所有的训练数据,并且对于大量数据,计算距离的过程会较为耗时。
算法与模型的比较:逻辑回归和决策树
算法与模型的比较:逻辑回归和决策树在机器学习领域中,逻辑回归和决策树是两个常用的分类算法。
它们各自有其优点和缺点,并且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本文将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逻辑回归是一种用于解决二分类问题的线性算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建立一个线性回归模型,并将其结果通过一个逻辑函数转化为概率值,然后根据概率值进行分类。
逻辑回归是一种简单且易于理解的算法,通常用于处理线性可分的数据集。
决策树则是一种非参数化的分类算法,通过树结构来表示不同决策路径,通过判断不同特征的取值来进行分类。
决策树算法能够处理非线性问题,并且具有很好的解释性,可以清晰地展示分类过程。
接下来将从准确性、可解释性、鲁棒性、训练效率、对异常值的鲁棒性等方面对逻辑回归和决策树进行详细比较。
1.准确性在处理线性可分的数据集时,逻辑回归通常能够取得很好的分类效果。
然而,对于非线性问题,逻辑回归的表现就不如决策树了。
决策树可以处理非线性关系的数据,因此对于非线性数据集,决策树通常能够取得比逻辑回归更好的分类效果。
2.可解释性决策树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可以清晰地展示分类的决策过程。
逻辑回归则相对较难解释,因为它是一个线性模型,无法清晰地展示分类的过程。
因此,在对分类结果需要有解释性要求的情况下,决策树更适合使用。
3.鲁棒性逻辑回归对异常值比较敏感,异常值容易对模型产生影响。
而决策树对异常值的鲁棒性较好,能够很好地抵抗异常值的影响。
因此在存在较多异常值的情况下,决策树更为适用。
4.训练效率逻辑回归的训练速度通常较快,因为它是一个线性模型。
而决策树在训练时需要遍历整个数据集来构建树结构,因此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在需要快速训练的情况下,逻辑回归更为适用。
5.对异常值的鲁棒性在存在大量异常值的情况下,逻辑回归通常表现的不如决策树,因为逻辑回归对异常值很敏感。
因此在存在大量异常值的情况下,更适合使用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分类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它通过树形结构对数据进行分类,具有直观、易于理解和解释的特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对某数据集进行分类,并评估模型性能。
二、实验环境与数据1.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编程语言:Python- 数据处理库:Pandas、NumPy- 机器学习库:Scikit-learn2. 数据集:本实验采用鸢尾花数据集(Iris dataset),该数据集包含15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4个特征(花瓣长度、花瓣宽度、花萼长度、花萼宽度)和1个标签(类别:Iris-setosa、Iris-versicolor、Iris-virginica)。
三、实验步骤1. 数据预处理:- 加载数据集,并使用Pandas库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 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8:2的比例。
-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特征值在[0, 1]范围内。
2. 决策树模型构建:- 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DecisionTreeClassifier类构建决策树模型。
- 设置模型参数,如树的深度、最大叶子节点数等。
3. 模型训练:- 使用训练集对决策树模型进行训练。
4. 模型评估:- 使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计算分类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
5. 结果分析:- 分析模型的性能,并探讨不同参数设置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型参数设置:- 树的深度:10- 最大叶子节点数:202. 模型性能评估:- 分类准确率:0.9778- 召回率:0.9778- F1值:0.97783. 结果分析:- 决策树模型在鸢尾花数据集上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准确率达到97.78%。
-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性能。
- 决策树模型易于理解和解释,有助于分析数据特征和分类规则。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对鸢尾花数据集进行分类,并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决策树几种分类算法的分析比较
决策树几种分类算法的分析比较作者:徐梦茹王学明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20期摘要:对数据的处理一直是现代科技一直在力争攻克的难关。
现代社会的数据量每天都在急速增长,那么面临的难关也就会越来越多,例如,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用的数据,进而将有用的数据转化为“知识”。
本文将首先对数据挖掘中决策树分类算法中的ID3算法、C4.5算法、CART算法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总结出各个算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每种算法应该应用于何种情况之下。
关键词:决策树分类算法;ID3算法;C4.5算法;CART算法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0-0193-03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几乎没有人的生活是可以离开数据的,大到宇宙星体间的关联,小到超市商品的信息,可以说生活处处是数据。
每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国际著名的数据公司IDC报告称,2013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已达4.4ZB,且将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高达44ZB。
[1]由此可知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极其庞大的,各领域的学者都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通过分析,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
然而实际上,有用的数据是很少的,要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犹如大海捞针,更不用说再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因而需要一种能够在海量数据中快速找出有用信息的技术,并对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从而发掘出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有用的“知识”。
由此产生的一项技术就是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专业技术,也是一种分析数据的手段,用于发现海量数据所隐藏的各种规律。
数据挖掘技术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这样才能方便之后数据的处理与预测。
通常所用到的数据分类技术是决策树分类法。
决策树,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树形结构,如图1所示,是一个典型的决策树。
决策树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决策树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它采用树结构来对数据进行建模与预测。
决策树的原理是通过学习历史数据的特征和目标值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学到的模型来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或回归。
决策树的主要优点包括:1. 简单易懂:决策树的模型结构直观,易于理解和解释,即使没有机器学习背景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它的决策过程。
2. 适用性广:决策树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连续型、离散型和混合型的特征。
3. 可解释性强:决策树的分裂过程可以通过特征的重要性排序来解释,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数据集的特征重要性和模型决策过程。
4. 处理高维数据:决策树能够有效地处理高维数据集,因为它在每个节点上选择最具区分度的特征进行分裂,能够较好地处理特征的选择和特征的组合。
5. 对缺失值和异常值不敏感:决策树算法能够自动处理缺失值,不需要人为地对缺失值进行处理。
决策树也存在一些缺点:1. 容易过拟合:决策树很容易过度学习训练数据的细节,导致在测试数据上表现不佳。
过拟合问题可以通过剪枝等方法来缓解。
2. 不稳定性:当输入数据发生少量变化时,决策树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这是因为决策树是基于特征选择的,而特征选择本身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3. 忽略特征间的相关性:决策树的特征选择是通过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或基尼系数等指标来选择的,它只考虑了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4. 处理连续特征困难:决策树通常只能处理离散特征,对于连续型特征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这可能造成信息损失。
为了改进决策树的缺点,有很多变种的决策树算法被提出,如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等。
这些算法通过集成学习、剪枝等手段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处理更复杂的问题。
总结起来,决策树是一种简单、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机器学习算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和处理高维数据的能力。
然而,决策树容易过拟合和不稳定,对连续特征处理不便,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优化和改进,或者使用其他决策树算法来取得更好的性能。
决策树分类的定义以及优缺点
决策树分类决策树(Decision Tree)又称为判定树,是运用于分类的一种树结构。
其中的每个内部结点(internal node)代表对某个属性的一次测试,每条边代表一个测试结果,叶结点(leaf)代表某个类(class)或者类的分布(class distribution),最上面的结点是根结点。
决策树分为分类树和回归树两种,分类树对离散变量做决策树,回归树对连续变量做决策树。
构造决策树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递归构造方法。
决策树构造的结果是一棵二叉或多叉树,它的输入是一组带有类别标记的训练数据。
二叉树的内部结点(非叶结点)一般表示为一个逻辑判断,如形式为(a = b)的逻辑判断,其中a 是属性,b是该属性的某个属性值;树的边是逻辑判断的分支结果。
多叉树(ID3)的内部结点是属性,边是该属性的所有取值,有几个属性值,就有几条边。
树的叶结点都是类别标记。
使用决策树进行分类分为两步:第1步:利用训练集建立并精化一棵决策树,建立决策树模型。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数据中获取知识,进行机器学习的过程。
第2步:利用生成完毕的决策树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
对输入的记录,从根结点依次测试记录的属性值,直到到达某个叶结点,从而找到该记录所在的类。
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棵决策树。
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1) 建树(Tree Building):决策树建树算法见下,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最终将得到一棵树。
(2) 剪枝(Tree Pruning):剪枝是目的是降低由于训练集存在噪声而产生的起伏。
决策树方法的评价。
优点与其他分类算法相比决策树有如下优点:(1) 速度快:计算量相对较小,且容易转化成分类规则。
只要沿着树根向下一直走到叶,沿途的分裂条件就能够唯一确定一条分类的谓词。
(2) 准确性高:挖掘出的分类规则准确性高,便于理解,决策树可以清晰的显示哪些字段比较重要。
缺点一般决策树的劣势:(1) 缺乏伸缩性:由于进行深度优先搜索,所以算法受内存大小限制,难于处理大训练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割样本集, 只能处理具有离散型属性和属性值齐全的样本, 生成形如 多叉树的决策树。后来出现的 C4.5 算法经过改进, 能够直接处理连续型 属性, 也能够处理属性值空缺的训练样本。针对 ID3 系列算法和 C4.5 系 列算法生成决策树分枝较多、规模较大的问题, 又出现了根据 GINI 系数 来选择测试属性的决策树算法, 使得生成的决策树可以是结构简单、易 于理解的二叉树。大多数决策树算法都采用后剪枝策略, 但它策略明显 存在将已经生成的分枝再剪去的重复劳动, 降低了决策树的生成效率, 因此出现了以 PUBLIC 算法为代表的预剪 枝 决 策 树 算 法 。 随 后 , 为 了 增
2 决策树分类算法比较
2.1 CLS 学习算法 CLS 主要思想是从一个空决策树出发, 通过添加新的判定结点来 改
善原来的决策树, 直到该决策树能够正确地将训练实例分类为止。它对 决策树的构造过程也就是假设特化的过程, 所以 CLS 可以看作是只带一 个操作符的学习算法, 此操作符可以表示为: 通过添加一个新的判定条 件( 新的判定结点) , 特化当前假设。CLS 算法递归调用这个操作符, 作用 在每个叶结点来构造决策树。 2.2 ID3 算法( Iterative Dicho to mizer3)
HAO Yu-bin, J IN Peng-c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probes into the problem of how to promote the great - leap - forwar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informatization with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provide the talents support for the modern agriculture by using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haracteristic modern agriculture─────────────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郝 玉 宾 , 女 , 1975 年 11 月 生 , 1999 年 毕 业 于 山 西 大
学, 讲师, 山西省委党校, 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 96 号, 030006.
Speeding up the Constr uction of Agr icultur al Infor matization for Pr 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 acter istic Moder n Agr icultur e
参考文献 [ 1] 樊合 文.以 多 方 合 作 和 资 源 整 合 推 进 发 展[ N] .经 济 日 报 , 2007- 06- 07( 13) . [ 2] 张 玉 番.加 快 农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 助 推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N] .农 民 日 报 , 2007- 10- 25( 6) . [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推进国民经 济 信 息 化 的 公 共 政 策 研 究[ J] . 经济研究参考, 2007( 14) :2. [ 4]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大力开展远程教育, 提高农民接受文化、科技、信息的能力。远程教 育和培训的优势就在于不受时空限制, 通过远程教育平台, 可推动农业 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 培训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而 大大减轻了农民进城学习的负担, 同时又推动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流
源 、避 免 重 复 、协 调 发 展 、实 施 共 享 为 立 足 点 和 出 发 点 , 充 分 发 挥 农 口 部 门信息资源优势, 农业部门与各级政府合作, 组织实施全省农业数字信 息资源共享工程, 建立全省新农村信息资源中心, 从而实现“数字化农业 科 技 文 献 资 源 ”“ 专 题 数 据 库 资 源 ”“ 多 媒 体 软 件 资 源 ”等 信 息 资 源 在 全 省 各乡镇、行政村和 2 000 多个新农村试点村共享。
Quinlan 提出的 ID3 算法是最早有影响的决策树算 法 , 它 是 基 于 信 息熵的决策树算法, 它根据属性集的取值分类。 2.2.1 ID3 算法原理
设 E={ V1, V2, …, Vm} 是 m 维有穷向量空间, 其中 Vi 是有穷离散符号 集, E 中的元素 e=( E1, E2, …, En) 称为实例。其中 Ei∈Fi, i=1, 2, …, n。设 Pe 和 Ne 是 E 的 2 个实例集, 分别叫正例集和反例集。
信息资源是整个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及核心, 为了进一步提高
科 技 文 化 素 质 、思 想 心 理 素 质 、组 织 协 调 素 质 、市 场 竞 争 素 质 等 多 个 层
农村信息资源的实用性, 省农业部门应牵头各涉农单位配合以整合资
面, 因此, 现代农民的培养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支撑。潜 在人力资源向现实人力资源的转化, 一般是一定的主体对其资源性质进 行认识和作出使用的决策, 这就是人力资源的发掘过程。 3.3 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能力”
所谓“能力”, 是指人们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研究人力 资 源, 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人”的这种能力。从现实应用的形态看, 能力要 素包括体力、智力、知识、技能 4 部分。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四者的不同 组合, 形成人力资源多样化的丰富内容。人力资源拥有的体力、智力、知 识和技能, 使其具有推动物质资源的各种具体能力。作为政府, 对农民采 取“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其学会 1~2 门实用技术和技能, 不断提 高其综合素质, 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其在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 力, 唯有培养农民创造性的适应能力, 才能够在这千变万化的市场部分 中维持自己, 立于不败之地。
65
刘莺迎 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分析和比较
本刊 E- mail:bjb@mail.sxinfo.net 信息工作探讨
加决策树算法的可扩展性和并行性, SLIQ 和 SPRINT 等并行决策树算法 被提出。最后, 基于人机交互的决策树算法的提出打破了由计算机完全 控制决策树生成的局面, 将人工智能和人为干预加进了决策树的生成过 程中。
摘 要: 在数据挖掘中存在多种算法, 决策树分类算法是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基于决策
树分类算法的研究现状, 对各种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基本思想进行了阐述, 并对不同的
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决策树分类算法; ID3; 后剪枝; GINI 系数
中图分类号: TP274; TP31
文献标识码: A
1 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发展
基于决策树的分类算法自提出至今, 种类不下几十种。各种算法在 执行速度、可扩展性、输出结果的可理解性, 分类预测的准确性等方面各 有千秋。
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发展分如下几个阶段: 首 先 , 1966 由 Hunt.E.B 等 人提出了 CLS( Concept Learning System) 学习算法。这是第一次提出用决 策树进行概念学习, 随后出现的 ID3 算法采用信息熵原理选择测试属性
假 设 向 量 空 间 E 中 的 正 例 集 Pe 和 反 例 集 Ne 的 大 小 分 别 为 p, n, ID3 基于如下两种假设:
在向量空间 E 上的一棵正确决策树对任意实例的分类概率同正反 实例的概率。
一棵决策树对一实例做出正确判断所需的信息量为: I( p, n) =-[ p(/ p+n) ] lg[ p(/ p+n) ] ×lg[ p(/ p+n) ] -[ n(/ p+n) ] ×lg[ p(/ p+ n) ] ×lg[ p(/ p+n) ] 如果以某属性 A 作为 决 策 树 的 根 , 则 A 具 有 m 个 值 { V1, V2, … , Vm} , 它将 E 分成 m 个子集{ E1, E2, …, Em} , 假设 Et 中含有 Pt 个正 例 和 Nt 个反例, 那么子集 Et 所需的期望信息是 H( Pt, Nt) , 以 属 性 A 为 根 所 需 的 期望熵是: E( A) =∑[ ( Pt+Nt) (/ P+N) ] I( Pt, Nt) 以 A 为根的信息熵增益是: Gain( A) =I( P, N) - E( A) ID3 选择使 Gain( A) 具有最大的属性 A* 作 为 根 节 点 , 对 A* 的 不 同 取值对应的 E 的 V 个子集 Et 递归调用上述生成过程生成子节点。 2.2.2 ID3 的优缺点 ( 1) 信 息 增 益 的 计 算 依 赖 于 特 征 数 目 较 多 的 特 征 , 而 属 性 取 值 最 多 的属性并不一定最优。 ( 2) ID3 是非递增算法。 ( 3) ID3 是单变量决策树( 在分枝节点只考虑单个属性) , 许多复杂概 念的表达困难, 属性相互关系强调不够, 容易导致决策树中子树的重复 或属性在决策树的某路径被检验多次。 ( 4) 抗噪性差, 训练例子中正例和反例的比例较难控制。 2.3 C4.5 算法 C4.5 算法采用了一种归纳学习的机制, 它继承了 ID3 算法的优点, 并在以下几方面对 ID3 算法进行了改进: ( 1) 用 信 息 增 益 率 来 选 择 属 性 , 克 服 了 用 信 息 增 益 来 选 择 属 性 时 偏 向选择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 2) 可以处理连续数值型属性。 ( 3) 为了避免树的高度无节制地增长, 避免过度拟合数据, 采用了一 种后剪枝方法, 该方法是从一种称为“规则后修剪”( rule post- pruning) 的 方法演变而来。 ( 4) 对于缺失值的处理。在某些情况下, 可供使用的数据可能缺少某 些属性的值。 然而 C4.5 算法在处理连续型测试属性中线性搜索 阈 值 付 出 了 很 大 代价。在 2002 年, Salvatore Ruggieri 提出了 C4.5 的改进算法 EC4.5 算法, 与 C4.5 相 比 EC4.5 可 将 效 率 提 高 5 倍 , 但 是 它 的 缺 点 是 占 用 内 存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