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喀斯特地貌
洼地底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 物。宽度很
少超过10m,深可达数十米到数百 米。
漏斗
漏斗1
贵州兴义
漏斗2
贵州兴义
漏斗3
贵州兴义
漏斗群1
云南罗平
漏斗群2
云南罗平
广西乐业“天坑”
最深613m
乐业“天坑”仰视
重庆小寨“天坑”1
深666m
重庆小寨“天坑”2
孤峰1
孤峰2
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图
二、地下karst地貌
• (一)地下河(伏流):有长年流水的 地下溶洞称为地下河或暗河,它和地表 河一样,发育有瀑布、冲蚀坑、壶穴、 深槽地貌和沙砾堆积物。当地壳上升和 潜水面下降时,河水便渗入更深的地下, 原来的地下河槽则变成了干涸的水平溶 洞,以后就会发育出各种各样的碳酸钙 堆积地貌。
3.水平流动带(饱水带):枯水期潜水面以 下,直到低谷能补给河流的深度。水流 呈水平流动补给河流、常年流动、并且 有自由水面。十分有利于水平发育大规 模的水平溶洞。 4.深部滞流带(承压带):位于水平流动带 以下,水流动慢、水质交替弱、岩溶作 用微弱。 以上各带的界线受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
(1)按溶解度由小到大: 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 卤化物盐类:岩盐、钾盐(可溶性盐类) (2)按溶解度由小到大: 泥灰岩<白云岩<石灰岩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尤 其是 石灰岩分布区。这与其分布极广且常 露出地表 也有关。。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 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冲积、重力崩塌和 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 作用都叫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改造成的 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就叫喀斯特地貌。我 国亦称岩溶地貌。
第四纪复习题(学生)
第一章复习题二、填空1、地貌的属性可以从物质构成、几何形态、及时空尺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2、地貌变化发展受岩性和地质构造、时间、营力三个因素的影响。
3、第四纪沉积物岩性有: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火山沉积物和人工堆积物。
4、砾石的磨圆程度一般野外定性分五级,即:棱角、次棱、次圆、圆和极圆。
5、引起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因是气候变化和地壳新运动,而人类活动加剧对现在和未来环境有重要影响。
三、论述1、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特点有哪些?(从气候、生物、沉积环境、构造运动等方面分析)(1)地质历史记录保留得比较完整(2)气候变化显著,有反复的温度降低和升高的过程。
(3)第四纪生物群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理分布和组合方面,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种属灭绝,出现了新的种属。
在第四纪开放海和大洋中,海生生物群的变化很小。
在内陆海或封闭海盆中,例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等,变化较为显著。
第四纪陆地生物群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大多数都在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过程中发生迁移、重新组合、灭绝、新生、变异。
(4)第四纪沉积环境的基本特点大陆沉积环境:冰川环境、冰缘环境、非冰川环境(冷湿地区、干旱地区和湿热地区)海岸沉积环境:海滨及浅海堆积物和陆地堆积物互相交替海洋沉积环境:沉积记录往往是连续的且保存完整。
(5)第四纪构造活动剧烈,还伴有火山和地震活动。
与以前各纪比较,第四纪的地球表面的山岳是相对高大的。
(6)人类的出现和发展2、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特点(1)第四纪堆积物普遍覆盖于大陆地表,在大多数场合下,都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的关系。
在海洋和一些湖泊的底部,与下伏地层是连续的。
(2)由于第四纪时间短暂,第四纪堆积物所经受的剥蚀破坏和构造变形比较轻微,一般都保留了与地形密切相关的原始产状。
(3)第四纪堆积物的空间分布,与现代地形密切联系,在地势凹凸不平的山区,在水平方向上,第四纪堆积物是零散的,不连续的,或呈斑块状的。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笔记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基本概念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第四纪地质现象的科学,包括沉积物、地层、构造运动、气候、生物演化等方面。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貌形态、成因、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
1.2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研究意义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历史、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资源调查与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纪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个地质时期,其地质作用和地貌演化对现代地表形态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可以揭示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过程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3 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地貌形态:地貌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和地表形态。
根据成因和形态特点,地貌形态可分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类型。
地貌成因与发展:地貌成因是指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地貌发展是指地貌形态随时间的演变过程。
地貌成因与发展主要受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的控制。
地貌发育的地带性:地貌发育的地带性是指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海拔、气候等条件下,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的分布规律。
地带性地貌主要包括极地地貌、温带地貌、热带地貌等。
1.4 第四纪地质学基本问题第四纪年代及分期: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近的一个时期,其时间范围约为260万年前至今。
第四纪地质学主要研究第四纪的年代划分、地层对比、构造运动、气候变迁、生物演化等问题。
第四纪沉积物研究:第四纪沉积物是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可以揭示第四纪地质作用和地貌演化过程,为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概述2.1 第四纪与第四纪分期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近的一个时期,其时间范围约为260万年前至今。
第四纪分为两个世:更新世和全新世。
更新世是第四纪的第一个世,时间约为260万年前至1.15万年前。
全新世是第四纪的第二个世,时间约为1.15万年前至今。
岩溶地貌
4.6 岩溶地貌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所引起的可溶性岩石溶蚀作用,以及由于这种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溶蚀现象的总称。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机械侵蚀作用以及与之伴生的迁移、堆积作用,总称为岩溶作用。
在岩溶作用下所产生的地貌形态,称为岩溶地貌。
4.6.1 岩溶地貌的形态与类型1. 岩溶地貌的形态岩石分布地区,溶蚀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一系列溶蚀现象,称为岩溶的形态。
岩溶形态可分为地表岩溶形态和地下岩溶形态。
地表岩溶形态有溶沟(槽)、石芽、漏斗、溶蚀洼地、坡立谷、溶蚀平原等。
地下岩溶形态有落水洞(井)、溶洞、暗河、钟乳石等(图4-11 )。
①溶沟(槽)、石芽和石林溶沟、溶槽是微小的地形形态,它是地表水沿地表岩石低洼处或沿节理溶蚀和冲刷,在可溶性岩石表面形成的沟槽称溶沟。
溶沟溶槽将地表刻切成参差状,起伏不平,其宽深可由数十厘米至数米不等。
当沟槽继续发展,以致各沟槽互相沟通,在地表上残留下一些石笋状的岩柱。
这种岩柱称为石芽。
石芽一般高1~2m,多沿节理有规则排列。
如果溶沟继续向下溶蚀,石芽逐渐高大,沟坡近于直立,且发育成群,远观像石芽林,称为石林。
如云南石林。
②溶蚀洼地和坡立谷由溶蚀作用为主形成的一种封闭、半封闭洼地称为溶蚀洼地。
溶蚀洼地多由地面漏斗群不断扩大汇合而成,平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由数十平方米至数万平方米。
溶蚀洼地周围常有溶蚀残丘、峰丛、峰林,底部有漏斗和落水洞。
坡立谷是一种大型封闭洼地,也称溶蚀盆地。
面积由数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进一步发展则成溶蚀平原。
坡立谷谷底平坦,常有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谷周为陡峻斜坡,谷内有岩溶泉水形成的地表流水至落水洞又降至地下,故谷内常有沼泽、湿地或小型湖泊。
底部经常有残积洪积层或河流冲积层覆盖。
③漏斗及落水洞漏斗是由地表水顺着可溶性岩石的竖直裂隙下渗,最先产生溶隙,待顶部岩石溶蚀破碎及竖直溶隙扩大,岩层顶部塌落形成近乎圆形坑。
自然地理作业 第5章 地貌(答案)
第五章地貌一、名词解释1.风化过程: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风化壳:随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的风化产物。
3.倒石堆:由于崩落形成的坡麓的岩堆。
4.溯源侵蚀:5.坡积裙:坡积物连片分布于坡麓形成类似展开的裙裾的地貌。
6.河漫滩: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7.侵蚀基准面:8.离堆山:深切河曲的曲流颈被切穿,曲流颈与废弃河曲间的山丘。
9.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地壳运动、气候变化)而抬升到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谷的地貌。
10.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地表和地下水对可溶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塌陷、堆积形成的地貌。
11.羊背石:12.冻土:处于零温或负温,含有冰的的各种土体或岩体。
13.冻融作用: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些列应力变形的复杂过程14.冻胀丘: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
15.热融地貌:由热融滑塌和热融沉陷产生的地貌。
16.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于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
17.黄土:一种黄色的、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
18.潟湖:浅水海湾或海港被沙堤或沙嘴与海水分隔形成的湖泊。
二、填空题1.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而寒区则以冰川作用独占优势。
2.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3.温湿气候地貌带以流水作用占优势,流水地貌发育。
此带沿纬向变化较大,地貌发育也有较大差别。
4.干旱气候地貌带植被极为贫乏,地面裸露,风化作用强烈。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后习题库
精品课程课后习题库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研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4.简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2.地貌的形态3.地形线4.地形面5.地形点6.谷中谷7.地貌的基本形态8.地貌的形态组合9.地文期10.现代地貌11.古地貌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3.如何绘制地图割切程度图?4.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5.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6.进行地貌的成因研究,要从哪几方面入手?7.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8.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9.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10.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11.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12.什么是进行地貌基本形态分类的依据?13.划分地貌形态组合时要考虑哪些因素?14.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15.何谓地貌的分带性?16.地貌有几种分带?17.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18.什么是地貌的年代?19.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20.地貌发育中有哪些重要特点?21.说明地貌学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2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2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24.什么叫坡地?2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1.形成古地貌的气候条件是。
第五章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地表岩溶
1.石芽与溶沟
溶沟:地表水沿可 溶蚀岩石的节理裂 隙进行溶蚀与侵蚀, 形成纵横交错的凹 槽。 石芽:凹槽之间残 存的突起岩石。
2.石林与岩溶漏斗
石林:由密集林立的锥柱状、锥状、塔状岩体组成的地貌景观。
石林
Thursday, July 30, 2020
Thursday, July 30, 2020
49
Thursday, July 30, 2020
④ 水的流动性
滞流的水,由于不能及时补给CO2,其溶解力是有 限的,很容易被CaCO3所饱和。流动的水,由于水 温、水量及气压条件的不断改变,可保持水的溶解 性能,特别是不同CO2浓度地下水混合,会大大提 高水的溶解力。
Thursday, July 30, 2020
沙锅店奥陶纪灰岩
Thursday, July 30, 2020
灰岩溶沟
Thursday, July 30, 2020
Thursday, July 30, 2020
灰岩中的落水洞、石芽
沙锅店东山梁灰岩石芽
Thursday, July 30, 2020
二.岩溶地貌
(一)地表岩溶 (二)地下岩溶
1.岩石成分对溶蚀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碳酸盐类岩石溶解度,从大到小: 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
Thursday, July 30, 2020
白云岩
矿物
白云石
Ca/Mg
1.2~2.2
相对溶解度 0.35~0.82
岩溶化程度 小
白云质灰岩 白云石+方解石
2.2~10.0 0.8~0.99
泉华沉积物 当泉水流出地表时,因压力降低、温 度升高,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发生沉淀,沉淀在泉口 的疏松多孔物质叫泉华。成分为CaCO3时,称为钙 华或石灰华;以SiO2为主时称为硅华。泉华可堆积 成锥状、台阶状或扇状地貌。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
2、水解——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
纯水是中性的,但仍具有离解性,即部
分水能够离解成 H 离子和OH 离子,它们能 使一些弱酸强碱或强酸弱酸的盐类矿物在水
隙)——初始洞穴阶段。 水流开始集中并逐渐汇集增大形成管流——初
随着水流流量和流速在溶隙中的差异增大,
始管道阶段。
管道流除溶蚀作用外,还有机械侵蚀和崩
塌作用,使渗透空间进一步发展扩大——系统
洞穴阶段。
(2)普通承压含水层成洞模式 (3)深部热矿水成洞模式
(4)海岸混合水成洞模式
2、溶洞形态:
① 通道:人能通过的管状洞的总称。
(一)落水洞 在岩溶发育地区连接地表水
流和地下河的通道,多呈缝状及井
状,有垂直的、倾斜的、曲折的。
(二)溶洞(karst cave)
溶洞—— 岩溶区地下 水沿着岩层 的层面和裂 隙进行溶蚀 和机械侵蚀 而形成的地 下空洞。
1、溶洞的形成机制
(1)普通非承压含水层(潜水层)成 洞模式。 溶洞的发育需具备二个必要条件: 一是要有溶蚀能力的地下水流;二是岩石
具有水渗透溶蚀的空间(裂隙、节理、层 面和孔隙等)。
节理——岩层的 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形 成裂隙的一种构造。
裂隙两边的岩石,没 有发生显著的相对移 动,这是与断层相区 别的主要标志。
当从空气、土壤和岩石中获得了碳酸与其 他无机酸和有机酸的大气降水通过岩层空间时, 即产生溶蚀作用,并扩大这些空隙(称为溶
石芽有裸露 和埋藏两种类型, 广西西江两岸有 大片石芽地形。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资料大纲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重点复习大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主编曹伯勋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答: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二者都以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地表环境的重要科学,常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
研究结果互相补充,关系十分密切。
本课程主要学科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都是从地质学和地理学发展起来的。
地貌学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第四纪:指约2.6Ma BP以来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2、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称为地形3、夷平面: 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第四纪的特点?答:(1)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多次发生( 2)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形成发展(3)显著的地壳运动(4)广泛堆积陆相沉积物和矿产资源(5)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灾害不断改变人类生存环境(6)人类活动的范围与强度与日俱增2、第四纪分期?答:按第四纪生物演变和气候变化,通常把第四纪分为4个时间尺度不等的时期: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全新世(Q4).相应的地层分别称为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3、第四纪沉积物基本特征?答:(1)岩性松散(2)成因多样(3)岩性岩相变化快(4)厚度差异大(5)不同程度地风化(6)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4、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类?答:(1)沉积学标志:岩性、结构、构造、产状、沉积体形状(2)地貌学标志:①直接标志:河流——阶地、洪流——洪积扇②间接标志:相关沉积物(3)环境标志:①有机环境标志:海相化石、淡水化石、其他陆相生物化石②无机气候标志:a、黄土、岩盐、石膏——干旱b、红土风化壳——温暖、潮湿 c、粘土矿物5、地貌形态特征?答:地貌形态: 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第五章:地貌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
风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地表夷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
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
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坡面重力地貌: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在其他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滑动和崩塌,而形成滑坡和倒石碓地貌。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成为滑坡。
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并将侵蚀的物质搬运到山前谷口,在河流下游或河口进行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凡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
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流动的水一方面侵蚀岩层,溶解岩石;一方面摩擦床底和两岸谷壁,同时又推动泥沙、石块,撞击坡面和床底,使岩屑崩解,为流水所运移。
流水侵蚀的方式有四种:片状侵蚀、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
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21
第一节 喀斯特作用
3.喀斯特水的动态 (岩溶水)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22
3.喀斯特水的动态
1、垂直渗透带 2、季节变动带 3、水平流动带 4、深部滞流带
第一节 喀斯特作用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23
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第二节 喀斯特地貌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24
1.地表喀斯特地貌 第二节 喀斯特地貌
石芽: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溶沟: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裂隙进 行溶蚀和冲蚀形成的沟槽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25
1.地表喀斯特地貌 第二节 喀斯特地貌
石芽: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溶沟: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裂隙进 行溶蚀和冲蚀形成的沟槽
2.3.温带型:水热条件较前两型差,发育“隐喀斯特”地 貌景观,地表、地下均小规模发育。
2.4.寒带高山型:极不发育。
2.5.干燥型:干旱、雨量极少,现代喀斯特作用无法进行, 发育古喀斯特型地貌景观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42
思考题 A.名词解释 1.石林与石笋 2.峰林与石钟乳 B.简述题 1.岩溶地貌的地带性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与分布 C.论述地貌在旅游开发、旅游风景区规划中 的作用和影响。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1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2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3
2021/1/7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4
2021/1/7
【岩土师基础辅导】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
【岩土师●基础辅导】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1)岩溶地貌考试大论坛可溶性岩层在岩溶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独特地貌。
根据它们的出露情况,分为地表岩溶地貌及地下岩溶地貌两大类。
前者在形成过程中,地表水起着较重要的作用,而后者主要是以地下水作用为主。
1)溶沟、石芽溶沟是可溶性岩层表面上的一些沟槽状凹地,是由地表水流(主要是片流和暂时性沟状水流)顺坡地沿节理裂隙,长期进行溶蚀作用的结果。
在溶沟间突起状的石脊称石芽。
石芽与溶沟的高度、深度一般不超过几米。
被松散盖层覆盖的称为埋藏石芽。
2)岩溶漏斗在岩溶强烈发育区,地表经常出现的一种漏斗状凹地称为岩溶漏斗。
它平面形态呈圆或椭圆状,直径数米至数十米。
深度数米至十余米。
岩溶漏斗的形成过程,是地表水流沿垂直裂隙向下渗漏时使裂隙不断扩大,先在地面较浅处形成隐伏的孔洞,并随着孔洞的扩大上部岩土层逐步崩塌,最后陷落成漏斗。
3)落水洞来源:考试大落水洞是地表岩溶与地下岩溶的过渡形式。
其表面很少有碎屑物堆积。
常是地表通向地下河、地下溶洞或地下水面的孔道。
它形成于地下水垂直循环极为流畅的地区,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冲蚀并伴随部分崩塌作用的产物。
4)干谷、半干谷及盲谷岩溶地区当地壳上升时,地表河流不是随之下切,而是沿着后期在谷底上发育的岩溶孔道(漏斗、落水洞等),将水吸干,谷底干涸遂形成干谷。
有些干谷在暴雨季节尚排泄部分洪水,则称半干谷。
干谷的形成也可以由于河流发生地下截弯取直现象,使原来的地表弯曲河段变为干谷。
因此在干谷地段常保留昔日河流冲积物的残余。
5)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来源:考试大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的碳酸盐岩地区地表流水的侵蚀、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隙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使得地表可溶性岩土层表面形成峰丛、峰林、孤峰和溶丘等岩溶现象。
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又可总称为峰林地形,它们是岩溶地区的主要正地形。
地貌学-知识点(终极版)
地貌学-知识点(终极版)第一章:绪论要点:1.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地貌学: 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进展规律的学科。
研究内容: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特征、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地貌发育演化规律以及地貌的内部结构及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依照地貌发育演化的规律来利用改造自然。
第四纪地质学: 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进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地层、古气候、生物、海平面变化、新构造运动等。
认识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照,拟定第四纪地质年代表。
研究第四纪环境,包括地壳运动的特征、气候的演化及生物界的进展历史,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分支学科:新构造运动学、古冰川学、第四纪古地理学、古人类学等。
2.新生代以来的地质年表全新世(1.17万年)更新世(2.588百万年)3.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研究地质学的一具很重要的现实主义原理是“将今论古”,即用研究现代地质作用和现象的办法去了解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过程。
为研究前第四纪的地质历史,有必要对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举行研究。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在生产实践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农业生产、工业和民用建设等都在现代地表和第四纪地层上举行,农业区划、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水电工程、道路工程、厂矿和港口建造、地下水勘探、砂矿勘测等都需要举行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勘察工作。
4.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均属于地球科学;2.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别仅研究的时空范围一致、研究对象和内容类同,而且研究办法亦有许多相似的地点;3.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它们也有密切联系,地貌工作者必需具有较充实的第四纪地质理论基础,才有也许对地貌进展的趋向举行预测性的研究, 研究第四纪地层时又往往借助于地貌学的办法。
1.地貌学是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2.地貌学的理论和办法又是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地质研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地质界以为地貌学是动力地质学或物理地质学的一部分;3.第四纪地质学是历史地质学的一具分支,它把第四纪自然环境作为其研究的要紧内容。
岩溶及岩溶地貌的形成
岩溶及岩溶地貌的形成
岩溶又名喀斯特(karst),它来源于欧洲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原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喀尔斯高原。
喀尔斯高原是一个石灰岩地区,岩石裸露,形态千奇百怪。
十九世纪末,喀斯特的第一个理论概念是在这一地区建立的,从此这一也名变成了地学中的专用科学术语,并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在我国,岩溶等同于喀斯特。
顾名思义,岩溶就是对岩石的溶解。
凡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做岩溶作用。
这种作用所产生的地上和地下的各种形态叫做岩溶地貌。
岩溶景观有地表岩溶地貌与地下岩溶地貌两类:地表水溶蚀和侵蚀石灰岩,形成许多凹槽,其间的突出部分称为石芽,在热带多雨的厚层纯石灰岩地区,石芽发育得特别高大,称为石林;
云南石林
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成的山峰结合体称为峰丛和峰林。
地下的岩溶地貌是各种溶洞,地下水中含有的碳酸钙在过饱和条件下沉积而成各种化学堆积物:从洞顶往下悬挂的叫石钟乳;从洞底往上生长的叫石笋;石钟乳和石笋相接叫石柱;洞壁上的片状沉积叫石幕。
北京房山石花洞景区典型。
第5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岩溶作用
1、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3、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1、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地下水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常 含有较多CO 2和各种溶剂,因而化学 潜蚀作用显著。
岩溶作用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可溶性岩石:岩石的可溶性是发生岩溶作用 的必要条件。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 化学成分,岩溶作用主要发生在灰岩、白云岩 发育的地区。
A、化学沉积:石钟乳、石笋、石幔、赭土 B、机械沉积:重力崩塌堆积 C、生物化石堆积:包括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
遗存
地下岩溶堆积为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 生物地层学及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 质基础。
四、岩溶的研究
1、岩性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2、岩溶的空间分布规律 3、岩溶发育的阶段及旋回 4、气候与岩溶发展的关系 5、新构造运动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4、气候与岩溶发展的关系
(1)热带岩溶:以溶蚀作用为主,具最典型的 岩溶地貌。广东、广西、海南。 (2)亚热带岩溶:除溶蚀作用外,侵蚀作用
也起较重要的作用。湖南、湖北。
(3)温带岩溶:重力崩塌为主,岩溶作用不十
分明显。
(4)干旱区岩溶:主要是地下岩溶,淡水地
区发育岩溶,咸水不发育岩溶。
5、新构造运动与岩溶 发育的关系
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与岩溶地形:在潜水面 附近,地下水作近于水平方向运动,因而溶 蚀作用沿水平方向发展。岩石经溶蚀后形成 水平方向延伸的溶洞。
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主要为化学搬运,化学搬运物的成分和数 量,取决于地下水渗流区的岩石性质和风化 程度。流经灰岩地区的地下水,含HCO3-、 Ca2+、Mg2+较多。
一般来说,温度高、压力大、流速快、 CO2和酸类物质含量高时,其溶运能力强;反 之,则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2(空气)
Ca+2十 2HCO3-1
由上式可以看出,水中CO2含量越高,H+也越多。 由于H+是非常活跃的离子,当和石灰岩作用时,H+就 会与CaCO3中的CO2—结合成HCO3-1 ,分离出Ca+2,从 而使CaCO3溶解于水。上述反应是可逆的,正反应速度 取决于CO2的浓度。
水的侵蚀性就是水要 具有酸性
重庆武隆 天龙桥、青龙桥, 两桥间的天龙天坑
重庆市东南边缘的武隆,地处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 娄山结合处。峡谷、溶洞、竖井群、天生桥、天坑、
180度环拍下的青龙桥
天龙桥是武隆天生三桥中的第一座,桥下发育有
两个穿洞,一个名为迷魂洞,另一个名为天龙桥拱 孔
天龙桥
天生三桥和桥间天坑的形成原理
溶洞
岩 溶 地 形-石芽
石 芽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二、 岩溶地貌
岩 溶 地 形-溶隙
溶隙:
溶隙是可 溶岩(如 石灰岩) 在地下水 流长期溶 蚀下形成 的空隙
岩 溶 地 形- 溶 柱
溶柱 (法国)
岩 溶 地 形-石 林
石林
云南 石林
云南 石林
岩 溶 地 形-石 林
峰林、峰丛、孤峰和喀斯特平原 峰林
地下水的流动性,一方面取决于岩石的透水性, 另一方面取决于降水量,而后者与气候相关。
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
1.包气带岩溶 ——垂直岩溶发育带
2.季节变化带岩溶 ——垂直与水平岩溶交替发育带
3.饱水带岩溶 水平循环亚带岩溶——水平岩溶发育带 虹吸管式循环亚带岩溶—— 放射状岩溶发育带
4.深部循环带岩溶 ——溶隙和溶孔发育带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岩溶的基本条件及溶蚀基准面 二、岩溶地貌 三、岩溶堆积物
四、岩溶旋回 五、岩溶研究的实际意义
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
我国裸露+覆盖+埋藏的可溶岩共344.3万平方公里 裸露90.7万平方公里
桂林山水
桂林石景林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这种喀斯特地貌是由50多万年前的一条地下河形成的,具 有较高的可到达性,是当地最受环境的旅游景点之一。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芦笛岩曾经被用作防空洞。
芦笛岩洞地下湖
龙舌兰洞地下河
湖北施恩龙桥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暗河 50公里
湖北施恩龙桥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暗河 50公里
湖南省花垣县补抽乡境内大龙洞
反应是可逆的,正反应速度取决于CO2的浓度 当水中没有侵蚀性CO2时, CaCO3 沉淀Βιβλιοθήκη 四川甘孜泉华滩四川甘孜泉华滩
九寨沟岩溶水 富含碳酸钙
九寨沟岩溶水 富含碳酸钙
九寨沟泉华石边坝
九寨沟泉华石边坝形成的五彩池
(四)水的运动状态(水的流动性)
滞流的水,由于不能及时补给CO2,其溶解力是 有限的,很容易被CaCO3所饱和。流动的水,由于水 温、水量及气压条件的不断改变,可保持水的溶解 性能。特别是不同CO2浓度的地下水混合,会大大提 高水的溶解力。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遇龙河漂流
桂林山水 遇龙河漂流
贵州山水
七星桥
贵州山水
贵州山水
天星景区
贵州山水
天星景区
贵州山水
天星景区
贵州山水
七星桥
贵州山水
贵州荔波喀斯特
贵州荔波喀斯特(天生桥瀑布)
云南九乡溶蚀峡谷
云南九乡
越南下龙湾
越南下龙湾
越南下龙湾
越南下龙湾
地表河
岩 溶 地 形- 溶 原
溶原
洞穴喀斯特地貌
图中有哪些岩溶地貌?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三、岩溶堆积物
三、岩溶堆积物 (一)地表岩溶堆积物
1. 赭土(蚀余 红土) 2. 石灰华(钙华)
(一)地表岩溶堆积物
1. 赭土(蚀余 红土)
溶原
赭土
(一)地表岩溶堆积物
1. 赭土(蚀余 红土)
无底深渊,阿拉巴马州
落水洞和竖井
美国龙兰舌
重庆奉节天坑---世界最大漏斗
重庆小寨天坑
广西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形成于大约6500万年以前,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 约为613米,东西长为600米,南北宽为420米,
乐业天坑群在方圆不到2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里,分布着 24个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开发的有大石 围天坑、白洞天坑、穿洞天坑等,其中大石围天坑为乐业 天坑群中的代表,也是乐业人民的骄傲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二、 岩溶地貌
溶蚀洼地
岩 溶 地 形- 溶蚀漏斗、洼地、盆地
溶蚀洼地
岩 溶 地 形- 落水洞
岩 溶 地 形- 落水洞(阿曼)
比玛落水洞
落水洞---地表水转入地下
云南沧源县落水洞 落水洞---地表水转入地下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二、 岩溶地貌
落水洞和竖井
喀斯特平原
峰丛
峰林
峰丛向峰林发展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二、 岩溶地貌
峰丛
峰丛-洼地(远处) 峰林-洼地或盆地(近处)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二、 岩溶地貌
峰林-洼地或盆地
岩 溶 地 形- 草堆状溶丘 溶丘
岩 溶 地 形- 溶蚀漏斗、洼地、盆地
溶蚀漏斗
溶蚀洼地
溶蚀盆地 规模变大
构造型多层溶洞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二、 岩溶地貌
二、 岩溶地貌
岩溶的形态特征(岩溶地形)
溶 沟、石芽、溶 柱、石 林
峰林、峰丛、孤峰和喀斯特平原 溶蚀漏斗、 溶蚀洼地、 溶隙和溶孔、落水洞、竖井(天然井) 溶洞、盲谷与伏流(暗河)等
二、 岩溶地貌
(一)地表岩 溶 地 形- 溶 沟
溶沟 (瑞士)
张家界黄龙洞
贵州毕节织金洞
贵州毕节织金洞
贵州毕节织金洞
贵州毕节织金洞
湖北利川腾龙洞
湖北利川腾龙洞
湖北利川腾龙洞
岩 溶 地 形- 溶洞
重庆武隆芙蓉洞
美国代波尔德洞 佛罗里达州位于地下250英尺(约合76米)处的
代波尔德洞,图片中的潜水员正对一个被水淹没的洞
室进行探测。
云南九乡溶洞
包气带 季节变化带 饱水带 水平循环亚带
虹吸管式循环亚带
深部循环带
垂直岩溶发育带
垂直与水平岩 溶交替发育带
水平岩溶发育带 放射状岩溶发育带
溶孔溶隙发育带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一、岩溶的基本条件及溶蚀基准面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以气候、植被、土壤、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较为显著
1)气候climate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一、岩溶的基本条件及溶蚀基准面
4)地形地貌hypsography ①平坦地形:有利于喀斯特的发育; ②地形坡度越陡,河网密度越大,入渗量越 小,喀斯特越不发育; ③补给区和排泄区高差越大,喀斯特越发育 。
5)地质构造geological structure
①褶皱构造fold ②断裂构造fault
越南下龙湾
七星岩
芦笛岩
龙舌兰洞
美国新墨西哥州卡尔斯贝洞窟国家公园的龙舌兰洞,洞内的石笋被 水晶般透明的水环绕。长度超过100英里(约合160公里), 龙舌兰洞为 美国第三长的洞穴和世界上第五长的洞穴。
龙兰舌
龙兰舌
龙兰舌
龙兰舌
龙兰舌
龙兰舌
一、岩溶的基本条件及溶蚀基准面
概述
岩溶作用及岩溶
(一)地表岩溶堆积物
2. 石灰华(泉钙华)
岩溶分布的 不均匀性
岩溶分布 受地质构造控制
岩溶分布受 岩层及其 组合控制
岩溶分布的 不均匀性
构造线的方向,往往控制了溶洞延伸方向
岩溶分布 受地质构造控制
岩溶分布受 岩层及其组合控制
(五)溶蚀基准面和岩溶发育的成层性
幼年早期
1.构造型多层溶洞 2.层面型多层溶洞
幼年晚期
早壮年期
构造型多层溶洞
白云石(CaMg[CO3]2)
石灰岩 > 白云岩 > 硅质灰岩 > 泥灰岩。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一、岩溶的基本条件及溶蚀基准面
在各种碳酸盐类岩石互层情况下,岩溶发育取 决于优势易溶岩石的含量。
实验表明,碳酸盐类岩石的相对溶解度,与岩 石中CaO/MgO比值密切相关。
1.2~2.2 (相当于白云岩),相对溶解度0.35~0.8 2.2~10 (白云质灰岩),相对溶解度0.8~0.99 〉10 (相当于石灰岩),相对溶解度趋近于1
岩溶作用是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可溶性岩石 (石灰岩、白云岩等)进行化学溶解和分离的破坏作 用。岩溶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二者共同与 可溶性岩石发生的以溶蚀为主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的 总称,又称喀斯特
岩溶作用 岩溶
岩溶现象
真岩溶 岩溶
假岩溶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一、岩溶的基本条件及溶蚀基准面
2.岩石结构构造对溶蚀率的影响
1)结晶程度:结晶颗粒的大小
晶粒越小, 相对溶解度越大,隐晶结构最强。 原因:小的边角多,比表面积大,非中和键 的浓度大 。
2)结构类型
隐晶、细晶和鲕状结构的比粗晶的大 不等粒比等粒结构的溶解度大
3)原生孔隙度 (石灰岩和大理岩)
(二)岩石的透水性
当岩石具透水性时,含CO2的水才能在岩石中流动,与岩石 发生充分作用,进行溶蚀而不易饱和。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 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湖北施恩龙桥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暗河 50公里
施恩暗河入口
从1995年开始,中法联合 探险队便开始在此找寻龙 桥暗河的出口,进行了五 次科考探险活动。第五次 2004年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