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庞德的诗歌翻译主张

合集下载

从阐释性翻译法分析庞德的汉诗英译

从阐释性翻译法分析庞德的汉诗英译

从阐释性翻译法分析庞德的汉诗英译
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

翻译时涉及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翻译时比较难以兼顾。

而阐释性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翻译的目的是让读者获得原著的信息,因此译者要依据译文语言的习惯对文字进行必要的加工。

加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阐释性翻译”就是给译文添加词或短语的一种方法,还有转换法、减词法和正反表达法等,都可以称之为“阐释性翻译”。

庞德是美国的诗人,也是一名诗歌翻译家。

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的诗歌,但其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和他的同事共同发起了意象派诗歌运动,成为了美国二十世纪意象派诗歌的先驱。

庞德所倡导的意象主义不仅体现在他所创作的诗歌中,更深深地融入了他的翻译作品里。

本论文从文化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庞德的诗歌翻译,阐述了阐释性翻译理论对全球文化背景下的诗歌翻译的启示意义。

本文第一章是对全文的总体介绍;第二章简要论述了对庞德的汉诗英译以及阐释性翻译理论的一些研究;第三章详细介绍了阐释性翻译理论,包括来源、发展及应用现状;第四章介绍了庞德的诗歌及诗歌翻译,其中,重点放在了《诗章》和《神州集》等重要作品的赏析;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除了介绍了中国人翻译汉语诗歌的一般做法外,还运用阐释性翻译法对庞德的汉诗英译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庞德译诗带给诗歌翻译的启示

庞德译诗带给诗歌翻译的启示

庞德译诗带给诗歌翻译的启示庞德(Ezra Pound),这位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诗人,其译诗工作不仅丰富了英语诗歌的宝库,也为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他的译诗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充满创造性地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诗歌精神融入英语语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翻译美学。

本文将深入探讨庞德译诗的特色,并从中总结出其对诗歌翻译的深刻启示。

一、庞德译诗的特色:超越字面,直达诗意庞德的翻译观与传统翻译方法截然不同。

他并非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注重捕捉原作的精神内核,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英语表达特色的诗歌。

他认为,翻译并非简单的“再现”,而是“创造”,是将原作的精髓以新的形式再现出来。

这体现了他对诗歌翻译的独特理解: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沟通和艺术的再创造。

庞德的译诗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他翻译的诗歌涵盖了多种语言和文化,包括中国古典诗歌、意大利诗歌、法国象征派诗歌等等。

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他并没有采用逐字对译的方法,而是根据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诗歌表达方式,对原文进行大胆的改写和重构。

例如,他在翻译李白的《静夜思》时,并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是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出来,使之更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他的翻译策略并非简单的意译或信译,而是“意境翻译”。

他注重捕捉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英语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传达原文的精髓,而不是机械地复制原文的字句。

这种“意境翻译”的方法,使得他的译诗既保留了原文的精髓,又具有英语诗歌的特色,达到了“化境”。

此外,庞德还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他认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时必须注重保留原文的节奏和韵律。

他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根据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诗歌表达方式,对原文的节奏和韵律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英语诗歌的规范。

二、庞德译诗的文化视角: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和深入研究,使其译诗工作具有独特的文化视角。

论庞德的汉诗英译_马燕

论庞德的汉诗英译_马燕

工业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杨新生]
在,并努力感受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和内心情绪,竭
On Pound 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1
2
MA Yan ,WANG Xian-jie
(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2010 年 10 月 第 24 卷 第 5 期
●外国文学研究
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论庞德的汉诗英译
Oct. 2010 Vol. 24 No. 5
马 燕1 ,王鲜杰2
( 1.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2. 河南教育学院 外事办,河南,郑州,450000)
的一些论文,便据此开始从事汉诗英译的翻译工作。 抽离出来的几个简单的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与模仿创作收集在他的
在这首诗中,原作用“烟花”、“孤帆远影”、“碧
《华夏集》中。庞德不懂汉语,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底 空”、“长江天际流”这些生动的意象来表明时节和
蕴也知之甚少,他是根据凡诺洛萨在日本研修多年 送友的背景,并借景抒情。用“烟花三月下扬州”写
的思维方式和感情方式进行浓缩提炼,再传达到英 辞”意为离开西方往东走,而庞德译为“goes west",
语中去。他翻译的不是词句,词句只不过将他引到 即向西去。他的理解和李白的意图正好截然相反。

从庞德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探析诗歌翻译的审美要求

从庞德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探析诗歌翻译的审美要求
… …
其 自觉或不 自觉 地趋 向审 美“ 受 心理 ” 翻译 的社会 文 接 和
化 规 律之 潜 在 事 实 本 质 。
( 庞德诗歌翻译 实践分析 二) 庞德对诗歌 翻译情 有独钟 , 的译 诗不仅 为 自身 的创 他
作提供 了可资借鉴 的模 范 , 而且这 些译 诗本身 也成 为西 方
在意 , 而十分重视“ 词语 、 措辞 和词汇 的动感 ” 。因此 , 根茨
勒将 庞 德 的 翻 译 理 论 概 括 为 “ 光 的 细 节 ” 1mn u e 闪 (u iosd — t l) 认 为 庞 德 刻 意 追 求 “ 节 、 个 词 语 , 及 个 别 意 象 ms , 细 单 以
言” 而且要 忠实于原文 的“ , 意义” 气氛 ” 由于他认为 与“ 。 意象表现为一刹那间理智 与情感 的复合 , 翻译 家只有 将注 意力集 中于形 式 、 片段 或细节 , 才能在一 瞥或一瞬 间“ 捕捉
到真 实 ” 所 以 庞 德 对 翻 译 文 本 个 别 词 语 的 意 义 并 不 十 分 ,
诗歌是世界上每 一个 民族 的文 学乃至 文化 最经典 、 精 粹 的载体 , 是思想性 、 形象性 、 音乐性等 多种要素 的组合 , 是 所有文学 体裁中最唯美的表现形式 。由于诗歌深刻 的文化
内涵 和独 具 的 审 美 特 性 , 得 诗 歌 的 翻 译 归 根 结 底 变 成 为 使


庞 德 诗 歌 翻 译 理 论 与 实践 审 美分 析
庞 德 ( z on ,8 5—17 ) Er Pu d 18 a 9 2 被誉 为 美 国现 代 诗 歌 的
开 山鼻祖 , 艾略特称其为“ 公认 ” 英 语 自由诗之父 ” 的“ 。庞 德 自觉反抗僵化 的文学 传统 , 借鉴外来文学 的积 极 因素 , 大

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

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

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独到的见解。

在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庞德结合自己意象派诗歌理论,把他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探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庞德不仅独到的解读了中国古典诗歌,还创译了许多中国经典诗词,使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大放光芒。

本文试从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内涵的解读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造性翻译两个方面来探讨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阐释。

关键词:庞德;中国古典诗歌;创译;意象派一、庞德的意象派诗歌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交汇中国古典诗词理论对“意象”一词的理解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意;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审美创造结晶,及情感意念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有特殊或深刻意义的形象。

笼统地说,意象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

而“意”处于主导地位,“意”决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为依托来表达。

意在象中若隐若现,又仿佛呼之欲出,象却似有心似无意地一勾一画一点一染,而为意增彩而绽放。

所谓“意的暗示,象的契合”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总结,喻意之象的本质,就是一切可入作品的事景物象,与作者的主观情意、趣味、感悟相互融合的再创造、再表现。

庞德在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意象主义创作的三原则,从理论上肯定了意象主义在美国文学的地位:用精确的语言直接处理诗歌主题;使用简练语言,取消修饰的多余的词语;按照流畅的音乐节奏,而不是节拍节奏来安排诗的韵律。

后来,庞德的漩涡主义发展了意象理论,他认为意象就是一个漩涡,很多思想不断地从其中产生,穿过或者沉入其中。

从以上原则可以看出,意象派诗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

庞德----翻译理论论文

庞德----翻译理论论文

误读还是再创造:论庞德的汉诗英译-------马燕摘要: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者,埃兹拉庞德是英美现代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他的《华夏集》出版以来,人们对庞德的译诗方法褒贬不一。

本文将主要从庞德的诗歌理论以及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庞德,意象派,诗歌翻译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大诗人T·S·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的副题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

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在英美现代诗坛史上毫无疑问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现代文学运动的一代青年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人,庞德对现代诗歌界的发展影响深远。

但自庞德出版《华夏集》以来,一部分人对他的诗歌翻译方法持反意见,认为他的翻译是对原诗词的误读。

艾略特曾说:“为了理解庞德的理论,有必要阅读他的诗歌,为了理解庞德的诗歌,有必要阅读他的理论。

”因此,本文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理解庞德的翻译以及分析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一、背景埃兹拉庞德,著名的美国诗人。

1885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海利镇。

在去欧洲以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学,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曼斯语言文学。

毕业时他不但精通英文文法和文学,而且掌握了九种外语。

两年后,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学习,1906年获硕士学位。

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1908年定居伦敦,并结识了著名爱尔兰诗人W.B.叶芝。

以后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巴黎和伦敦期间除了继续从事创作外,他发掘和扶植人才,与欧美文学界人士广为交游,为打破英美诗歌的沉寂局面,为促进美国文学的“复兴”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了一场文学运动,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

从庞德中诗英译看其诗歌翻译特点

从庞德中诗英译看其诗歌翻译特点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从庞德中诗英译看其诗歌翻译特点河北农业大学/刘丽宁【摘要】庞德作为意象派创始人,不仅发展了美国诗歌,而且翻译了许多中国古籍,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本文将从庞德所译的两首李白的诗词出发,分析其中诗英译的特点和风格,总结出他意象式翻译和改写式翻译的策略,来了解其诗歌翻译的特点,以期帮助读者理解庞德式翻译。

【关键词】庞德 诗歌翻译 意象 改写一、引言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英美文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既是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开创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诗人和翻译家。

庞德对中国古典文化情有独钟,他的《华夏集》便是对李白十多首诗词的翻译。

Eliot·Weinberger曾这样评价诗歌翻译,伟大的诗歌活在永久的蜕变,永久的翻译之中:诗歌死于它无处可去之时。

只有延续不断的翻译才能让诗歌永久地生存下去。

然而诗歌翻译实非易事,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翻译策略,想要翻译出和原作同意义、同意境的作品几乎不可能,译者只能是在某一方面使译作与原作达到一致。

二、庞德中诗英译分析庞德的汉诗英译本在20世纪初美国诗歌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学者们纷纷开始关注中国古代诗歌文化。

国内许多学者对庞德的研究多集中于庞德与英美诗歌、庞德与中国文化关系,庞德中诗英译的“误译”等。

本文主要分析庞德的诗歌翻译策略,以其翻译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友人》为例,从意象式翻译和改写式翻译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其诗歌翻译的特点。

1.意象式翻译。

以庞德为首的意象派诗人主张简洁、直接地描述对象,不人为创作韵律。

庞德认为人为地追求韵律,会导致多余的辞藻,让句子臃肿。

谈主张简洁、单纯、客观地呈现意象,不提倡添加装饰物。

他在翻译时并不追求英汉意义语义层次的对等,而是着重于意象的体现,寻求与原诗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鸣相等。

下面就从其译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探究这一特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庞德的诗歌

庞德的诗歌

庞德的诗歌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美国著名的意象派诗人,他的诗歌以独特的意象表达和形式技巧而著称。

在他的诗歌中,他大量运用了东方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欣赏两首庞德的诗歌:
1.《在地铁站内》:
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这首诗以地铁站内的人群和湿漉漉的黑树枝上的花瓣为意象,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瞬间美感。

庞德将人脸与花瓣、地铁人群与黑树枝相互对照,形成了一种底片叠印般的传神效果。

2.《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幻影般闪现的面庞,
湿而黑的树枝上花瓣片片。

这首诗同样是庞德的经典之作,以简短的两行诗描绘了地铁站内的人群和树枝上的花瓣。

通过这种形式,庞德成功地捕捉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韵味和东方美学意境。

庞德的诗歌以意象派手法为特点,强调诗人对生活场景的敏锐捕捉和独特表达。

他的诗歌风格独具一格,为美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析庞德的翻译

浅析庞德的翻译
感 度 也 在 其 中体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他 那 挥 洒 自如 的 翻 译 手
( 2 )同一指称对象在英汉谚语中用不 同的词汇来指称 有 些 谚 语 在 翻 译 时 无 法 保 留 原 语 的 字 面 意 义 和 形 象 意义 ,可 将原文 的形象更 换成 目的语 中较为 读者熟悉 的 形 象 , 从 而传 达 出 原 文 的 语 用 目的 。 例 如 :英 语 谚 语 :
东隅,收之桑榆 ” , 可 用 英 谚 Wh a t w e l o s e i n h a k e we s h a l l h a v e i n h e r r i n g ( 失 鳕 鱼 ,得 鲱 鱼 ) 。
庞 德的意 象诗 潮对美 国诗坛 的影响 ,一 如舒婷 、黟 城 等人对 中国朦胧诗注 入的血液 一般 。但是 细细研读 废 德 的意象诗 ,字里行 间都传 达着 中国古典诗 的韵昧 。再 潜 心研读他 的译作 《 华夏 集》 ,我们不难发现庞德在译佳 中捕捉到 的中国诗体 的底蕴 。所 以谈到庞德 的翻译 ,干 也 与 中国传统文 化的关系 是不能 回避 的话题 。而且庞德 在 翻译 《 华夏集 》的过程 中汲取灵 感,使 自己的意象诗 在 美 国诗坛独树 一帜 ,别 具一格 。当然,作为连 接庞德 窟 象翻 译和 中国古典诗 的桥 梁一一 费诺 伦萨遗稿揭 示 了中 国古典诗 的真谛 ,并深化 了庞德对 中国诗学 的理解 ,伎 他 由浓 缩情感 密集型 的意象翻译转 向情感投射 开放型 “ 会意 ”翻译诗学观念 。因而不管是庞德散文 的译传 ,还 是对 中国古典 诗歌 的翻 译,都 凸现出 了一个 中国文化 纬 度。 其 实在 庞德发 现费 氏遗 稿之前 ,他 已经接触 了大量 由翟里斯 译介 的 中国诗歌 ,如 刘彻 的扇诗 。兴趣 使 然 , 经 验铺垫 ,因而 《 华夏集 》 的 问世对 庞德 而 言是偶 然 , 更是必然 。这本汇集 了 1 4首 中国古典诗歌 的小册子一缨 出版 ,庞德就被贴 上 了意 象诗人 的标 签。有些人 觉得庞 德 的译 本应景 ,抒 情更流 畅,也有些 人觉得庞德 的译文 有些偏 离原作 。但 我个人认 为, 《 华夏 集》绝对彰 显 了庞 德 的翻 译才华与 功底 ,而且 庞德对诗 体与画面本 身的勘

庞德意象主义诗歌分析

庞德意象主义诗歌分析

2.强调要与原文人物的思绪情感契合 所谓的重视原文意境以及原文人物的思想感情,并 非只是原作文字层面上的对等或忠实,而是与原作意境, 氛围上的情感对等。在对中国古诗的翻译过程中,庞德 并没有使用古英语,而是采用了当时最盛行的现代词汇 和音译汉语,这不得不说是庞德为还原原文意境,寻求 情感对等而采取的策略。
THANK YOUFra bibliotek最后,庞德肯定了中国传统的兴喻结构和暗示联想 方法,更是庞德对表意文字理论的很好实践。
三.庞德意象翻译中遵循的多元视角
(一)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
在汉诗翻译中,庞德一直秉持“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的态度, 对原作讲行“诠释性翻迳” (二)翻译是以原作为母体的再创 作 庞德以中国古典诗为素材进行意象转译 , 将主人翁或诗人的情 感幻化为自己的爱恨情仇,所以他翻译出来的诗歌更像是自己的新 诗创作。
首先,庞德认为汉字有象形和表意的特点,故而它最能 贴切表达具体事物,甚至可以把汉字直接当做最现成 的文字意象。
其次 , 蒙太奇手法也是庞德表意文字理论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蒙太奇 , 即通俗意义上的拼接剪辑手法。
再者,表意文字是对自然的反映。不管是中国古典 诗词还是西方文学,自然一直是诗歌创作里经久不 衰的主题。庞德更是把自然作为诗歌语言的创作 动力,并将其列为表意文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翻译是对原作的语势转移
提出的“漩涡”一词就是对语势的重视 , 对动态意象的崇 尚。正是因为有语势观因素的介入,才决定了庞德选择什么样 的文本进行翻译。
庞德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放弃了白朗宁式 戏剧独白模式,由叙事模式转到意象并列 ,散片并置的会意集合 结构模式 , 并让这种模式进入他的意象诗学的核心部分。庞德 运用叠词叠句,意象并列,散片并置以致产生了类似中国传统叠 韵复沓的声韵美,所以庞德的翻译处处显现中国诗艺的技巧。

庞德译诗带给诗歌翻译的启示

庞德译诗带给诗歌翻译的启示

庞德译诗带给诗歌翻译的启示庞德译诗带给诗歌翻译的启示「篇一」诗人庞德(Pound)在现代西方作家中应是与中国最有缘分的一位诗人了。

满面的胡子,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又时常戴一顶草帽,使他更像一位在田间劳作的中国农夫。

这副打扮如在中国,大概是没有人将他视为一位大诗人的。

只有从他那双炯炯的目光中,他才能感得这位农夫非同一般。

双目中所发出的这股才气十足的光芒,使得人们不得不相信此人不凡。

就是凭着这双富有创造力的目光,将庞德推到了意象派诗歌的顶峰人物。

丝毫没有绅士外表的庞德却有着一双诗人的目光,与他生活在同时代的作家,福克纳也是一副农夫的外表,但当他戴着领带站在书架前却很有一副绅士的派头的,但幸运的是世人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外表而拒绝他们,人们只认诗人的才气。

庞德诗的意境也是最接近中国诗歌的。

通过意象的显现,去表达诗人的情感,不仔细的去体会,人们也常常会将庞德的诗认为是出自中国的某位诗人之手。

刻意从中国的诗歌去引发灵感的庞德,所学到的大概只是一种皮毛的东西,要进入中国诗歌的骨髓,在远离这块土壤的美国怕是难以达成的,因为那儿的水土与空气都无法产生出中国诗歌的那种意境。

作为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的《在地铁的出口处》(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最初由庞德写成时竟有上百行。

站在地铁出回处的庞德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诗人庞德的确有太多的感叹。

面对着这个后来成为了经典的意象,诗人眼前闪过的是大自然中的一枝树条和依附在树条上的花朵。

这花朵并不灿烂,也不耀眼。

被雨水打败了的花朵如同扑面而来的无数张脸庞,麻木而毫无灵性。

这大概就是二十世纪西方众人真实的写照。

百行的诗句,反而搞乱了诗人的所刻意要表达的本意。

此时,诗人脑海中闪过了简约而传神的中国诗歌的风韵。

于是,百行的诗句被他简约成了只有二行: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译作乃是新作-论埃兹拉·庞德诗歌翻译的原则和艺术性

译作乃是新作-论埃兹拉·庞德诗歌翻译的原则和艺术性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2期 北 京理 工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V 14 o2 o.N . 20 0 2年 5月 J UR L EII NS T3q O EC O NA OF B JNG I q 15 ̄ F T HNOL GY ( O AL CI NC S EDII O S CI S E E T ON) Ma .0 2 y2 0
译 作 乃 是 新 作
论 埃 兹 拉 ・ 德 诗 歌 翻 译 的 原 则 和 艺 术 性 庞
王 贵 明
( 京 理 工 大 学 , 京 :0 1 1 北 北 10 8 ) 3

要 :译 作 乃是 新作 ” 庞德 从 译 作 的 接 受 角 度 和 文 学 翻 译 的 意 义 出发 提 出 的翻 译 原 则 。 “ 是
认 才 译 习 惯 的 不 同 , 一 原 作 必 然 会 产 生 形 式 选 择 甚 至 合 ; 识 到 这 一 点 , 能 更 好 地 了 解 翻 译 思 想 的 多 同
内容 表达 有 差 异 的翻 版 , 如 由于译 者 鉴 于译语 文 样 性 和多 元性 , 譬 才有 利 于我们 进 一步 认 识到 世 界 多 化 与原 语 文化差 异 所 导致 的 不可 译性 , 时也 为 了 元 文化 语 境 中的 文 化 差 异 现 实 对 翻 译 的要 求 。第 同 阐 突 出地 表现 原作 的某 一 特 征 而有 意 忽 略 另 一 些 元 二 , 明庞德 的诗歌 译 作 和翻译 理 论 的个性 特 征 及 使 素 , 翻 译时 则会 采 用 隐小 显大 或偏 离 而 突 出等表 其形 成背 景 , 人们 能 更 多地 了解 庞德 的翻译 学 和 在 现 手法 使译 文得 到 较 好 的 接 受 效 果 。笔 者 认 为这 诗学 。作 为 对翻 译 家个 案 的讨论 , 文 的焦点 是 通 本

庞德的诗学理念

庞德的诗学理念

庞德的诗学理念
嘿,咱今儿个来聊聊庞德的诗学理念呀!庞德,那可是诗歌界的一
位大佬呢!他的诗学理念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诗歌世界的
新大门。

庞德强调诗歌要直接呈现意象,这就好比是给你端上一盘色香味俱
全的美食,一下子就抓住了你的眼球和味蕾!比如说他的那些诗作,
不用过多华丽的词藻,仅仅是那几个生动的意象,就能让你仿佛身临
其境。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哇,是不是感觉那画面就在眼前呢?
他还主张诗歌要简洁有力,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哦!就像
一个武林高手,一招一式都精准无比,没有丝毫多余。

你想想看,那
些简洁却又充满力量的诗句,不正是这样吗?
有一次我和朋友讨论庞德的诗学理念,朋友就说:“这有啥特别的呀!”我就反驳他:“嘿,你可别小瞧了这看似简单的理念,它能让诗
歌变得如此独特和迷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吗?”
庞德的诗学理念真的影响了好多后来的诗人呀!他们在他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和创新,让诗歌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
去了解和学习他的这些理念吗?
我觉得庞德的诗学理念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诗歌的天空中闪耀
着独特的光芒。

它指引着我们去发现诗歌的美,去感受那无尽的魅力。

我们应该珍视这样宝贵的财富,让它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诗歌之花!。

外国爱情诗赏析《抒情曲》美国〕庞德

外国爱情诗赏析《抒情曲》美国〕庞德

外国爱情诗赏析《抒情曲》美国〕庞德〔美国〕庞德我的爱人是深处的火焰躲藏在水底——我的爱人快乐而善良我的爱人不容易找到就像水底的火焰。

风的手指迎着她的手指送来一个微弱的快速的敬礼。

我的爱人快乐而且善良但是不容易遇见,就像水底的火焰不容易遇见。

(赵毅衡译)《抒情曲》是一首以诗的意象艺术赞美爱人的诗篇。

庞德在《回顾》中说,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又说,正是这种复合体的出现给人以超越或解放的感觉,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的感觉,一种我们面对伟大的艺术品经受到突然长大成熟了的感觉。

《抒情曲》以水底的火焰之意象美誉爱人,这个意象是感情的强烈体现,又是理性的集中表达。

这个意象既是对爱人的向往,又是诗人个性的自由表现。

它把诗人对爱人的爱,以长空万里、恣肆横溢、放情四海、淋漓尽致的方式,纵情表达出来。

的确能够达到给人以超越或解放的感觉。

这个意象所表达的对爱人的爱,不受时间的限制,达到了永恒的无尽的长度,也不受空间的约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无限的高度。

我们面临这样的意象艺术,经过我们自己的辛勤追索,一定会获得一种作为人的成熟感觉。

诗中写道,我的爱人快乐又善良,完美至极,当然不容易找到,“就像水底的火焰”。

下到水底,去寻找火焰,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生动地形容拥有这样的爱人实在难能可贵。

但是,这个意象包涵的理性和感情决不止于此,决不止于“不容易”。

它还显示着爱人的个性,有水一般的温柔,火一般的活跃,又有水一般的深沉,火一般的炽热。

这使令我们联想到这样的爱人,一定既纯真朴实,又天真活泼,既温柔体贴,又热情洋溢。

同时,这个意象还显示着形态上的印象。

这位不容易找到的爱人,既有水一般洁白透明的肌肤,又有火一般欢腾跳跃的血液,既有水一般透明的心灵,又有火一般爱恋的感情。

和这样的爱人生活在一起,必然陶醉在美与欢乐的幸福之中。

然而,幸福往往依存于痛苦之中,美往往依存于丑之中。

生活充满矛盾,人自身也是一个矛盾集中之体,爱人与恋爱者双方也都脱离不开复杂的矛盾状态。

谈庞德对古诗《长干行》的翻译-2019年文档

谈庞德对古诗《长干行》的翻译-2019年文档

谈庞德对古诗《长干行》的翻译李白的《长干行》是一首被人们广为流传的乐府诗,这首诗描写了商妇的爱情和离别。

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不仅因为其鲜明的节奏感,更是因为诗中描写的美好意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是西方“意象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他主张尝试不同的诗体,注重用简洁凝练的语句以及意象来表达内容。

他对《长干行》的翻译不拘泥于诗歌的外在形式,运用了各种意象对原诗进行了创造性地翻译,实现了诗歌的再创作。

意象派触发起现代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持久不衰的热情,推动英美诗歌朝现代派方向转变。

在庞德看来,翻译不应该是字对字的文法翻译,因为如果这样,文学作品就会丧失原语作品本身的时间、地点与当代相关联所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相反,翻译应该是一种阐释,译者通过阐释创造新的诗歌。

庞德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完全遵从原诗,所以译诗与原诗在意义方面有一些差异。

1、译诗对原诗在文化因素上的改动首先,庞德将译诗的题目写为The River-Merchant. S Wife:A Letter,他将原诗理解为河商妻子为了表达思念之情给丈夫写的一封信。

而对古诗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是多情少妇的内心独白,中国这样的古诗并不少见。

中国人历来感情含蓄,古代女子尤其如此。

并且在古代由于礼教的约束,女子是不会向丈夫倾吐如此露骨的相思之情的。

因此,“A Letter”用在此处并不恰当。

诗的第二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庞德由于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缺乏,不了解把竹竿当作马骑是男孩子通常玩的游戏。

把“竹马”译成是“高跷”( bamboo stilts),也许是因为庞德根本不知道竹马为何物,又也许是在日文版的译诗中“竹马”已被译成了“高跷”。

庞德把“ 青梅”( green plums)译成了“蓝梅”( blue plums),对这一翻译,各家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匪夷所思。

有的学者则认为“blue”在英文里有“sad,depressed”之意,因此英语文化的读者从“blue plums”背后读出的是忧郁和怨艾的情绪。

庞德的翻译观

庞德的翻译观

庞德的翻译观(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骞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庞德的翻译观摘要: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乃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他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对英语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解析庞德的翻译理论和分析《华夏集》的译例,一窥他的创意翻译法,让大家领略不同于中国国内传统的翻译方法,并让读者认识到庞德的翻译作品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翻译本身。

关键词:庞德;翻译观念;创意翻译法;中国古典诗歌埃兹拉庞德是英美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集诗人、批评家与翻译家于一身。

埃兹拉庞德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和儒家经典。

他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不但很好地介绍了中国文化,而且恰当地将中国诗学精髓用之于发展英语现代诗歌,同时又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创意翻译法。

虽然庞德的诗学和翻译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很深,但国内对其诗学和译学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突破,甚至有不少人将庞德的翻译看作是劣质翻译品,本文试对庞德的翻译理论初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让庞德的翻译理论和译作在中国能够得到中肯的评价。

一、20世纪的翻译理论介绍20世纪以前的西方译论主要是围绕“直译”与“意译”展开,20世纪朝着哲学、语言学和文化三个主要方向发展。

庞德翻译理论对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预示着翻译理论从语言学范式到文化范式的发展方向。

二、庞德的翻译理论庞德翻译理论的核心在于创意翻译,而他的创意翻译又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庞德1934年提岀“通过翻译批评”的观点。

庞德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批评。

但与维多利亚翻译家“翻译即批评”的观点不同的是,庞德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

“庞德与维多利亚时期翻译理论的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庞德不再现原诗的所有特征,无论其特征是理想还是不理想。

"(apter, 1984:106)庞德认为,翻译家不应着力重现原文所有的特征,而应向读者“展示原文的宝藏”,即展示原文的本质特征,展示原文独特的品质,哪怕是损失其他的品质,以传达原作者的思想意识及原作整体的美学效果。

庞德诗歌《水手》译文及注释

庞德诗歌《水手》译文及注释

庞德诗歌《水手》译文及注释《水手》是唐代诗人庞德所作,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
月在天上,
船在海上,
他两只手捧住面孔,
躲在摆舵的黑暗地方。

他怕见月儿眨眼,
海儿掀浪,
引他看水天接处的故乡。

但他却想到了
石榴花开得鲜明的井旁,
那人儿正架竹子,
晒她的青布衣裳。

译文:
水手在船上捧着明月,
躲在摆舵的黑暗地方。

他怕见月儿眨眼,海儿掀浪,
引他看水天接处的故乡。

但他却想到了石榴花开得鲜明的井旁,
那人儿正架竹子,晒她的青布衣裳。

注释:
水手:船工。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月正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庞德的诗歌翻译主张
唐旎
【期刊名称】《武陵学刊》
【年(卷),期】2007(032)004
【摘要】在Guido's relations一文中,庞德全面展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

relations一词,主要是指译作与原作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部分的、不完整的,而且倾向于译者的兴趣”。

庞德的翻译革新主张主要有三点:一是认为要抛弃维多利亚时期那种虚饰做作、生僻古涩的翻译措词;二是主张译文是对原文的“再创作(rewrite)”;三是认为可以运用节奏对等来实现对原文的忠实。

【总页数】1页(P141)
【作者】唐旎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相关文献】
1.论诗歌的“移植”翻译——以庞德诗歌译本的文化“迁移”为例 [J], 张曦
2.试论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诗歌创作与翻译的影响 [J], 龚帆元
3.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比读——以许渊冲与庞德诗歌翻译为例 [J], 闫培瑜
4.基于庞德诗歌翻译标准下的海子诗歌翻译策略探究——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 [J], 黄申;
5.诗歌翻译的“忠实性创造”——论埃兹拉·庞德诗歌翻译的原则 [J], 赵传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