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高启的梅花诗
梅花诗第九首解读
梅花诗第九首解读
《梅花九首》其九是诗人高启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的体现。
在这首诗中,高启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描绘得仿佛能听懂他的话,甚至能够与诗人交谈,倾诉心中的思念。
这种全新的写作角度和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诗的前两句写梅花,后两句写诗人自己。
高启用“原璧”比喻梅花,用“赵氏”比喻自己,表达了他与梅花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心灵的相通。
“火龙蛰起燕门秋”,这一句中,“火龙”是指祝融,即南岳太阳神。
诗人通过使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理解。
“原璧应难赵氏收”,这一句中,“原璧”读为“圆璧”,诗人以“赵氏”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梅花深深的热爱和珍视。
“一院奇花春有主”,这句诗描绘了满园的奇花异草,春天的美景。
“春主”指的是东君,即春天之神。
诗人通过赞美春神主宰着百花齐放的美好春天,间接表达了对梅花的热烈赞美。
“连宵风雨不须愁”,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风雨的侵袭,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坚定信心和深深的爱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高启对梅花的深情告白,他用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写作手法,将梅花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感情,充分展现了他对梅花的真挚感情和深刻理解。
梅花在诗词中象征品格高洁,30句冷门且唯美的梅花诗,收藏备用吧
梅花在诗词中象征品格高洁,30句冷门且唯美的梅花诗,收藏备用吧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
今天我们整理了30句冷门且唯美的梅花诗句,邀请大家一起欣赏。
1、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张道洽《岭梅》2、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3、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4、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辛弃疾《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5、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6、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
——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7、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8、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9、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阴铿《雪里梅花诗》10、一朵江梅春带雪。
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11、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12、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13、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14、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柳宗元《早梅》15、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张嵲《墨梅》16、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17、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何逊《咏早梅/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18、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道源《早梅》19、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20、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
——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21、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高启的诗词咏梅九首(其一)
高启的诗词咏梅九首(其一)咏梅九首(其一)明•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赏析】“雪满山中高士卧”,别人都为了生存而到处乞食,只有袁安不为所动,不攀不附,更不会为了几斗米而折腰,表现出的是一种高洁的品质,用到的身上十分恰当。
“琼姿只合在瑶台”,在诗人的眼中,梅花不是俗物,而是只合待在瑶台之上的琼姿,是天上尊贵的神仙,所以梅花自是不同于别的花品。
梅花不屑在尘埃之中生长,它身处铺满大雪的深山,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士的愿望。
天降大雪,雪满山中,只有梅花才能保持自身的高洁,不动不摇,冒寒迎雪。
“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不仅拥有美好的品质,它还有美丽的外形。
当年赵师雄月夜逢美,与美人共饮,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在一棵梅树之下,是否梅花便是美人的化身呢,抑或是美人就是梅花的化身呢?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种,还是世人愿意亲近的美人?不过,梅花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当然不能轻易窥到,若去闹市中寻觅,无异于水中捞月。
除非摒弃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时,你才能见到她款款而来,她的神情是那么超朗闲雅,她的容貌是那么清秀动人,便如《世说新语》中的咏絮才女谢道蕴,“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独立而飘渺,犹如高士;秀雅而惊艳,犹如美人,内在美与外在美合而为一,这才是诗人心目中的梅花,诗人写梅,亦有自比,诗人若不先禀有梅的灵性,又安能窥到梅的灵魂深处?扩展阅读:高启的生平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
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据吴称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士,闻高启才名,多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九首(其一)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①苔。
自去何郎②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注】①漠漠:形容植物密布。
②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他写有不少关于梅花的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琼姿只合在瑶台”起笔不凡,为梅花定位,既见梅花之形,又显梅花之灵;梅花玉树临风,有美玉之质,有仙人之姿,本应住在瑶台仙宫。
B.“谁向江南处处栽”点出了梅花的生长地——江南。
作者酷爱梅花,所以梅的生长地在诗人心中也是美的,只是天仙般的梅花为何到了人间!C.“雪满山中高士卧”写大雪满山,高士酣卧。
此旬以远离人迹烦嚣的高±喻梅,以满山的大雪衬托梅,神形兼备,手法高妙。
D.“月明林下美人来”写明月清风,林泉幽谷,美人款款,超逸闲雅,清丽动人,只是把梅花比喻成美人,落人俗套,实为败笔。
E.“寒依疏影萧萧竹”进一步为梅花塑形,使它更加完美,手法是衬托。
梅花孤高绝俗,严冬来袭,紧紧依偎那萧萧寒竹。
2.本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DE2.答:全诗托物言志,以梅自喻,表现了诗人高贵雅洁、超凡脱俗、怀才不遇、寂寞愁苦的情感。
①首联写梅花本应住在天宫之中,却落到人间江南,来表现自己出身高贵却被贱待。
②颔联以“高士”“美人”为喻,也是自比,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与高超的才华。
③颈联写萧萧寒竹来依偎,漠漠春苔护残香,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其实还是写自己无人赏识,不受重视。
④尾联先借何逊的典故,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寂寞与愁苦之情。
明高启梅花诗九首
明高启梅花诗九首《梅花九首·其一》诗题:《梅花九首·其一》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九首·其二》诗题:《梅花九首·其二》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梅花九首·其三》诗题:《梅花九首·其三》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梅花九首·其四》诗题:《梅花九首·其四》作者:高启(明代)诗文: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梅花九首·其五》诗题:《梅花九首·其五》作者:高启(明代)诗文: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梅花九首·其六》诗题:《梅花九首·其六》作者:高启(明代)1. ◦ ◦ ◦2. ◦ ◦ ◦3. ◦ ◦ ◦4. ◦ ◦ ◦5. ◦ ◦ ◦6. ◦ ◦诗文: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梅花九首·其七》诗题:《梅花九首·其七》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梅花九首·其八》诗题:《梅花九首·其八》作者:高启(明代)诗文: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明朝著名诗人高启诗集
明朝著名诗人高启诗集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明·高启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2、《咏梅九首》明·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3、《牧牛词》明·高启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4、《青丘子歌》明·高启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
谓是鲁迂儒楚狂生,青丘子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高启《寻胡隐君》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高启《寻胡隐君》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寻胡隐君》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的作品,作者在去朋友家时,一路上见到了很普通的景色,却被作者写出了繁复和变化,抒发了作者轻快悠闲的心情。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寻胡隐君》原文
明代: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注释
寻:访问。
胡隐(yǐn)君:一位姓胡的隐士(封建社会,称不做官而隐居在山林里的人为隐士)。
君:指姓胡的隐士。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明代」高启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
「明代」高启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
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
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寻胡隐君】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子夜四时歌·其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
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
【江上答徐卿见赠】烟树近松陵,扁舟晚独乘。
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
往事愁人问,虚名畏客称。
无才任萧散,敢望鹤书征。
【步至东皋】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独行。
愁怀逢暮惨,诗意入秋清。
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
如何得归后,犹似客中情?【春暮西园】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客中忆二女】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田家夜舂】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梅花九首·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初夏江村】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岳王墓】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咏梅九首
古诗文系列:咏梅九首
咏梅九首:
何也?诗人若不先禀有梅的灵性,又安能 窥到梅的灵魂深处?因此,由此意义上说, 读者最该佩服的,倒不在诗人手笔的高妙, 而应是诗人襟怀的高洁;读者在梅的“疏 影”之上,也更该细看是否有诗人自己的 身影在“依”着。
临末还有一点说明。注家谓:“雪满 山中”句,出自东汉袁安卧雪之典;“月 明林下”句,出自隋朝赵师雄在月夜林中 逢美人饮酒、醒来在大梅树下之典。
咏梅九首 明代·高启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咏梅九首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咏梅九首
作者简介:
高启(ɡāo qǐ)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
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 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 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 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 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 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古诗文系列:咏梅九首
赏析:
因为梅花是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凌霜冒雪而 开,不与众芳为伍,所以人们赋予了它清 高、孤峭、顽强、坚贞的品格;又因为梅 花开在冬末早春,相比于三春光景那种桃 李芳菲,百花烂漫的盛季,它算是占得了 春先,所以人们又赋予了它报春使者的声 名,成了先知先觉的先驱者或酿时造势的 的英雄豪杰的形象。歌剧《江姐》中的 “红梅赞”这首歌,就是梅花品格的一幅 恰如其分的写照。
古诗文系列:咏梅九首
咏梅九首:
这二句是分承上二句,再作进一步的申说, 其原来的含义,应该是如下:山间的苍苍 秀竹,自不会放过与高士交结的机会,它 们把自己萧萧竹声中的清寒,奉献给梅花 的身影,好让那疏朗的梅影得了清寒的依 附,更显得仪态高峻;山间最不起眼的漠 漠青苔(漠漠,密布之貌),也知道爱怜 美人,当她完成了报春的使命,零落的花 瓣半蚀于春泥之时,它们也会把自己身携 的微微春意,轻轻遮掩在她残留的清香之 上,好让无意争春的美人,也多少领受点
朱元璋的梅花诗
朱元璋的梅花诗
摘要:
1.朱元璋与梅花诗的背景
2.朱元璋的梅花诗赏析
3.朱元璋梅花诗的艺术特点及历史影响
正文: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出身贫寒,却最终建立了强大的明朝。
在朱元璋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诗歌,其中以梅花诗最为著名。
朱元璋的梅花诗共有三首,都是以梅花为主题,歌颂梅花的坚韧不拔和傲骨清高。
在朱元璋的笔下,梅花不再是一种普通的花卉,而是一种具有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的象征。
第一首梅花诗写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诗以北风卷地、白草折为背景,描绘了在严寒的环境中,梅花顽强生长的景象。
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盛开的壮观景象,赞美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二首梅花诗写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通过对比梅花与雪花,表现了梅花在春天中独特的地位。
诗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句,既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雪花的逊色。
第三首梅花诗写到:“花自清扬洁自芳,此事从来古亦然。
更凭江上风骚
客,为君舞雪翻银蟾。
”这首诗赞美了梅花的清高自洁,同时以江上风骚客为背景,表现了梅花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崇高地位。
朱元璋的梅花诗在艺术特点上,以写实为主,通过对梅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不拔和傲骨清高。
同时,朱元璋的梅花诗也融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明代梅花诗歌
明代梅花诗歌
《早梅》
明·道源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咏梅九首》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王元章倒枝梅画》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咏梅花》
明·皇甫濂
坐惜江南树,春当塞北花。
丛中澹芳色,歌里逗年华。
竞月宜香泛,娇风恰影斜。
佳人正堪忆,持此代疏麻。
《梅花》
明· 陆昂
春到南枝与北枝,花开的皪照寒漪。
何人似解相怜意,不把东风玉笛吹。
咏梅高启翻译
咏梅高启翻译高启·咏梅·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①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释】①何郎:即南朝诗人何逊。
有《咏早梅》一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赏析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开封,家居山阴。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
元末隐居吴淞江畔青丘,自号青丘子,做过张士诚的幕僚。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拟任其为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受,赐金放还。
朱元璋疑其作诗讥讽君王,遂生忌恨。
返青丘,以教书治田自给。
后因给苏州知府魏观撰写《上梁文》,魏观被诬告谋反,高启株连被杀,年仅三十九岁。
其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师古之后成家。
《明诗纪事》中也有赞誉:“高启天才特绝,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
”纪晓岚赞曰:“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之所长无不兼之。
”此组咏梅诗共有九首,此选第一首。
诗人首先说琼姿玉润的梅花只应留在神仙居住的天宫,可是不知是谁却把它栽到了人间江南。
这里诗人用“瑶台”二字突出了梅花的高贵和超尘绝俗,然后采用反问,以“处处栽”来反衬梅花的不俗和仙骨。
与韩冕“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的诗句相比,高诗更能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
圣洁的梅花,如同满山风雪中的高士,又如明月幽林下的美人,它高洁孤傲,清秀典雅。
冬去春来,萧萧翠竹陪伴着稀疏的寒梅,漠漠青苔承载着零落的残香。
何逊之后,再也没有咏梅的好诗,只留下寂寞的东风和孤独的梅花。
历代诗人咏梅者众多,相比之下,高启的咏梅诗多方比喻,飘逸超群,独摄其魂,他写出了梅花的风骨与精魂,同时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思想。
梅花九首(其一)
谢
谢!
1、生平
1、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 读书过目成诵,尤精历史,嗜好诗歌。 2、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据吴称王多次派 人邀请,招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硕卿,时高启 年仅16岁,他厌恶官场,23岁那年借故离开,携 家归依岳父周仲达,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丘,故 自号青丘子 。 3、明洪武元年(1368),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 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 王,纂修《元史》。
• 1961年11月6日上午,毛泽东三次致信秘书田家英, 请他查找一首咏梅诗。 • 上午6时的信写道:“田家英同志:请找宋人林逋( 和靖)的诗文集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 好。” • 8时半他又写信说:“田家英同志:有一首七言律诗 ,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 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 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 没有,请你再查一下。” • 随即,他又追加一信,说:“家英同志:又记起来 ,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 向江南处处栽。雪里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下 四句忘了。请问一下文史馆老先生,便知。”
梅花九首(其一)
四、本诗的艺术特色
• 1、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产生于生活 实感,新颖逼真。 • 2、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 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 • 3、用典不多,力求通畅。 • 高启的诗,对明代诗歌影响较广,以致有人 把他誉为“明代诗人之冠”。
五、毛泽东与高启的“诗交”
寒夜
宋·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二、作者简介
高 启
高启(1336-1373)元末 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 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 四杰”;与宋濂、刘基并 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 友”。字季迪,号槎轩, 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 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人 。
文征明《梅花诗》
文征明《梅花诗》
明代文征明83岁大字行书赏析《梅花诗》卷,纵47.2厘米,横470厘米,款署“壬子”,为嘉靖三十一年,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北风万木正苍苍,独占新春第一芳。
调鼎自期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
月嫁远域无非素,玉女精神不尚妆。
洛岸苦寒相见晚,晓来魂梦到江乡。
小树梅花彻夜开,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非雪片催梅花,却是梅花唤雪来。
琪树横枝吹脑子,玉妃乘月上瑶台。
世间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带埃。
大图模式
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
江边晓雪愁欲语,马上夕阳香趁人。
熨眼红苞初报信,回头青子又生仁。
羁游偏觉年华速,徙倚阑干一怆神。
右咏梅花三首,因见禄之作图遂书其后,时壬子冬十一月望徵明。
梅花九首1
“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成一家”。 ——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誉高启
四、本诗的艺术特色 1、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 2、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戛然而止,给人以 深远的回味。 3、用典不多,力求通畅。
一、生平
1、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尤精历史,嗜 好诗歌。 2、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据吴称王多次派人邀请,招为幕僚。座上都是 巨儒硕卿,时高启年仅 16 岁,他厌恶官场,23 岁那年借故离开,携家归依岳父 周仲达,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丘,故自号青丘子 。 3、明洪武元年(1368),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朱元璋赏 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 4、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 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 田自给。 5、洪武六年(1373),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 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株连,被 处以腰斩而亡。 (高启写得那篇《上梁文》上,有“龙蟠虎踞”的字眼,犯了 朱元璋大忌)
明代韩冕诗曾说“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韩冕是从正面去言说,而高启 则是从反面去衬托。用意虽同,但表达方式却迥异,高诗以疑问起句却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和
思考。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诗人以高士、美人作比,
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作为背景来映衬高士、美人,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孤傲高洁与清秀 闲雅的精神。此两句也是在写梅的风骨与魂魄。清代学者曾强拉硬扯,寻找出这两句当中的 典故,说“雪满山中”出自东汉袁安家中卧雪之典,“月明林下”出自隋朝赵师雄于月夜林 中酒肆与梅花化作的美女相互饮酒之典。其实,这两句没有这典故的限制反而会使梅花的品 格显得更为圣洁与超逸。此两句分别都构成了一幅美得令人心颤的意境,又何须什么典故来 支撑呢?
朱元璋的梅花诗
朱元璋的梅花诗摘要:一、朱元璋的梅花诗背景介绍二、朱元璋的梅花诗内容概述三、梅花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四、诗中的梅花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五、总结:朱元璋的梅花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正文: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学长河中,皇帝诗人朱元璋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他的《梅花诗》便是其中一篇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朱元璋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首诗的韵味,解读其中的意境和象征意义。
朱元璋的《梅花诗》创作背景较为特殊,正值明朝初创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朱元璋以皇帝之身份,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梅花这一传统审美对象的赞美之情。
诗的内容概述如下:朱元璋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以梅花为题,赞美梅花的傲骨清香,抒发了自己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
诗中写道:“雪后梅花何处来,点点飘落入幽怀。
瘦影清香无处寻,守得春寒独自开。
”这四句诗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了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美丽景象,彰显了梅花顽强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质。
在艺术特点方面,朱元璋的《梅花诗》具有鲜明的个性。
首先,诗的语言简练优美,画面感强,如“雪后梅花何处来,点点飘落入幽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雪后梅花的盛开之中。
其次,诗的意境深邃,梅花意象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最后,诗的结构紧凑,以梅花为主题,一气呵成,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诗中的梅花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是这首诗的核心所在。
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寓意着坚韧不拔、奋发向前的精神品质。
同时,梅花还象征着清高、傲骨、幽香等品质,这些都是朱元璋以及古人所崇尚的。
通过赞美梅花,朱元璋实际上在传达一种人格追求,即希望自己以及国家的子民都能具备梅花般的高洁品质,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国家。
总结来说,朱元璋的《梅花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赞美了梅花的傲骨清香,展示了梅花意象的丰富内涵。
同时,诗中还蕴含了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明代高启的诗,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明代高启的诗,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大图模式
春暮西园
明代: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大图模式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大图模式
清明呈馆中诸公
明代: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大图模式
初夏江村
明代:高启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fú)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大图模式
雨中闲卧
明代:高启
床隐屏风竹几斜,卧看新燕到贫家。
闲居心上浑无事,听雨唯忧损杏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高启的梅花诗
《梅花九首·其一》赏析
《梅花九首·其一》——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白话翻译:
梅花的姿容如美玉那般瑰丽,她应该是适合生长在西王母的瑶台之上。
谁人把她带到了人间的江南,还到处栽种呢?
下雪的时候,梅花被白雪重重包裹着,就像是在雪夜里闭门不出的贤士高人。
在月光的照耀之下,梅花又化身为山林中的美人,款款走来。
严寒的冬季,梅花疏朗的影子,依偎着冷落凄清的竹。
春天到来之时,梅花的残香,又覆盖了地面茂密的青苔。
南朝的何逊离开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写出好的“咏梅”诗了。
梅花在东风里,独自忍受着寂寞与忧愁,一年又一年地绽放着,不知这样度过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