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西园》高启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
篇一: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篇二: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篇三: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话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篇四: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篇五: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角度提示: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出自明代高启的《春暮西园》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话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注释
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简析
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春暮西园高启古诗带拼音版
春暮西园高启古诗带拼音版
春暮西园高启古诗带拼音版
chūn mù xī yuán
春暮西园
gāo qǐ
高启
lǜ chí fāng cǎo mǎn qíng bō,chūn sè dōu cóng yǔ lǐ guò。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zhī shì rén jiā huā luò jìn ,cài qí jīn rì di é lái duō。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春暮西园高启阅读答案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参考答案: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春暮西园高启全诗翻译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春暮西园》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春暮西园》含答案
(2011·湖南卷·T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
【答案】提示: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妙恰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
角度任选,开放度极大,是本套试卷的最大亮点。
它不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想什么答什么”,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
角度不外乎四个:形象、语言、技巧、情感。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春暮西园》意思-赏析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春暮
西园》意思|赏析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话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作者:佚名
这首《春暮西园》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
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高三高启--春暮西园_
【思路点拨】 这道试题角度“任选”,开放度大,可以说是题目的最大亮点。 这些角度大致有四个:语言、形象、技巧、内容主旨。 在每一个角度中又按不同标准,可分若干小角度。 1.语言:(1)分析总体风格;(2)品味锤炼字句, 分析“满”“过”“知”等炼字的精当。 2.形象:可联系诗中意象、意境进行分析。 3.技巧:可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角度, 联系写景状物进行分析; 也可从渲染、衬托等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4.内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 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在具体操作时,一般要根据题干指向,根据诗歌特点, 选择一个小角度切入,进行赏析。
总之,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 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 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答: ①暗扣诗题,熨帖自然:第二句说潇潇春雨带走了春色,暗扣 题中“暮春”;第三句写残红零落,句中“花落尽”也暗扣题中 “暮春”;第四句“菜畦”暗扣题中“西园” 诗句反复扣题,使主 与诗题顾盼有情,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②小诗写景状物有虚有实:首句描绘春天美景绿水盈盈、 芳草萋萋,是“实”;次句写春雨过后的情景,春色是实, 春雨是虚;第三句中的“知”字表明“花落尽”是推测,是“虚” 第四句描写“今日”蝶舞蜂狂的景象,是“实”。虚实相间, 既能丰富画面内涵,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4.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 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答: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 晚春时景,风雨阴晴、夏来春逝、此处花落、 彼处蝶飞,玩味诗中意境,可从中体悟出 朴素的生命哲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 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 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 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 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 阳光的可贵。 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 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 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 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 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 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 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 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古诗文《春暮西园》赏析
古诗文《春暮西园》赏析古诗文《春暮西园》赏析春暮西园明朝: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春暮西园简析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古诗文精选。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春暮西园》阅读答案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春暮西园》
阅读答案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 ”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 ”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分)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
(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西园高启后两句衬托的作用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清阮元《江定甫梦游益都冯相国佳山堂作诗一首余曾游其地因和其韵》:“宰相荒园半菜畦,石屏风外是沙堤。
”洪深《劫后桃花》三:“园的那一头,大洋屋旁边,还有小小的一个菜畦。
”【提示】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赏析】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当作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
篇一: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篇二: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篇三: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话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篇四: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篇五: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角度提示: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春暮西园》高启
春暮西园高启〔明代〕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作者简介】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
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
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
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译文】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应该是农人家的花落尽了,所以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格外的多。
【注释】满:指水满。
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简析】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春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4篇
春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春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4篇春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原文:春暮宋代:曹豳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译文:暮春时节,已没有人过问路上的落花,只见浓郁的树荫,无边无际,遍及天涯。
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去聆听青蛙的叫声。
注释:绿阴:绿树浓荫。
冉冉:慢慢地,或柔软下垂。
天涯:天边。
此指广阔大地。
独听蛙:只听见蛙鸣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
首先描写花、鸟、叶,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
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了,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
一番感叹,抒发了诗人的`惜春之情。
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春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原文: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唐代:韦庄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译文: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注释: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远方。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mèi)湿斑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袂:衣袖。
红泪:泪从涂有胭脂的面上洒下,故为“红泪”。
又解,指血泪。
文学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泪水称为“红泪”。
赏析:这首词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上片写小搂远望。
一个“独”字写出她上楼并非为了赏心,而是怀念远人的表现;第二句写出所望的地点是“玉关”,以显示征人去地之远。
“芳草路”虚实相生,有芳草萋萋,王孙不归的感叹。
“消息”三句是“愁望”后的行动,表现了无可奈何的伤感。
下片写空闺叹息:望落花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罗衣湿透。
《春暮西园》《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菩萨蛮》《赠刘景文》《城隍庙》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这是一首田园诗,从诗题及诗中等字眼均可看出写的是晚春时景,但全诗的基调依然。
(4分)答.春色过(2分)花落尽(2分)2.赏析本诗中划线句。
(5分)答.(示例)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
(2分)“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菜花盛开的情景,与上一句中的“花落尽”形成鲜明对比,(1分)衬托出“暮春西园”并没有因春尽而萧条,仍然充满了生机和盎然情趣。
(1分)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
(1分)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
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要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解析]“春色都从雨里过”,这个春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人们看不到春色,但今天“绿池芳草满晴波”,实在是难得的晴和好日子。
“菜畦今日蝶来多”,西园里蝴蝶群飞,你追我逐,翩翩起舞。
蝴蝶为什么都跑到我的菜园呀?“知是人家花落尽”,原来是别人家的花园里,鲜花早已被风雨打落殆尽。
这是写景?好像是,但又好像不是,明明弦外有音。
这“弦外音”是什么?让我们看看高启其人。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文学家。
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少有志于功名,张士诚据苏州时,为其参政饶介所赏识,结交甚广,然终未仕。
后对政治完全失望,隐居乡里。
明初应召赴南京参与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修,不久授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受,仍归田里。
高启《春暮西园》古诗词赏析
高启《春暮西园》古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诗中“______”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衬托及其作用)。
【答案】
(1)花落尽
(2)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解析】
(1)问暮春季节的特点,这是在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也是考查对诗句的分析。
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基础。
“知是人家花落尽”中的“花落尽”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2)考查诗歌衬托手法的运用。
“知是人家花落尽”中的“花落尽”正好和下文“菜畦”中的菜花盛开形成对比,反衬菜花盛开的情景。
“菜畦今日蝶来多”中的“蝶来多”是因为菜花盛开的结果,衬托了菜花盛开的情景,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
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春暮西园》原文阅读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春暮西园》阅读习题及答案1.这是一首田园诗,从诗题及诗中等字眼均可看出写的是晚春时景,但全诗的基调依然。
(4分)答.春色过(2分) 花落尽(2分)2.赏析本诗中划线句。
(5分)答.(示例)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
(2分)“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菜花盛开的情景,与上一句中的“花落尽”形成鲜明对比,(1分)衬托出“暮春西园”并没有因春尽而萧条,仍然充满了生机和盎然情趣。
(1分)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
(1分)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
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要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春暮西园》阅读赏析池塘里满漾着的粼粼春波,池面上倒映着的晴朗天空,池周围缭绕着的嫩绿芳草--这一切,你或许会想起谢灵运笔下"池塘生春草"(《登池上楼》的初春美景。
然而,你可不必为晴空的一碧如洗而欢欣,那是潇潇春雨过后的景象,这雨洗净了天空,可也带走了春色!至于那池畔的芳草,若你读过谢灵运的另两句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游赤石进帆海》),怕也不能把它们只看成是春天正盛的象征吧?暮春了,你该首先想到春花的凋谢,想赶快来几句惋叹之词,去作一番凭吊,然而,这千年的陈规旧习,高明的诗人是无心再去追逐的。
他的心里,当然也在惦念残红狼藉的花圃;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平常无奇、司空见惯、毫不足珍的菜畦。
菜畦?你会说,那可是农人野夫的躬耕之处,有何风雅气息能从其间飘逸出来?你会举出无数例子证明,文人骚客向来只留连于月下花前,何尝为油菜黄瓜而徘徊不舍?可是,就是这最俗、最不起眼的所在,诗人的慧眼,却偏要使它放出光彩、生出诗意;你没见那畦上纷纷扰扰的粉蝶儿么?它们为何今日来得如许之多?不就是邻家的花朵给春雨摧折得零落满地,才使这儿的菜花大增了招蜂引蝶的魅力?你要直待面见了落花才知春尽,难道不自惭反应迟钝缺乏生活的灵性?就凭这畦上的蝶阵,不也能升起同样的悟念?你若见了落花便忙着伤春,岂不是太嫌俗套?请看看这蝶舞蜂狂、飞得正欢,这暮春时节,不也别有一番盎然情趣,可供你赏玩,令你欣悦?你要想做一个诗人,怎能没点自己的眼光?此诗又题作《西园即事》。
《春暮西园》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暮西园》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暮西园》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暮西园》原文及翻译赏析1春暮西园明朝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春暮西园》译文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春暮西园》注释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春暮西园》简析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诗”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次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次中。
从诗次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诗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春暮西园》原文及翻译赏析2春暮西园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翻译/译文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话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赏析/鉴赏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
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
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7分)
春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
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彩。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高启《春暮西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分)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3分)
21.(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
(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原文、赏析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出自明代高启的《春暮西园》原文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创作背景:赏析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暮西园》高启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春暮西园》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作品原文: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作品注译:
1、满:指水满。
2、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释”阳光“,误。
作品译文: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作品简析:
池塘里满漾着的粼粼春波,池面上倒映着的晴朗天空,池周围缭绕着的嫩绿芳草——这一切,你或许会想起谢灵运笔下“池塘生春草”(《登池上楼》的初春美景。
然而,你可不必为晴空的一碧如洗而欢欣,那是潇潇春雨过后的景象,这雨洗净了天空,可也带走了春色!至于那池畔的芳草,若你读过谢灵运的另两句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游赤石进帆海》),怕也不能把它们只看成是春天正盛的象征吧?
暮春了,你该首先想到春花的凋谢,想赶快来几句惋叹之词,去作一番凭吊,然而,这千年的陈规旧习,高明的诗人是无心再去追逐的。
他的心里,当然也在惦念残红狼藉的花圃;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平常无奇、司空见惯、毫不足珍的菜畦。
菜畦?你会说,那可是农人野夫的躬耕之处,有何风雅气息能从其间飘逸出来?你会举出无数例子证明,文人
骚客向来只留连于月下花前,何尝为油菜黄瓜而徘徊不舍?可是,就是这最俗、最不起眼的所在,诗人的慧眼,却偏要使它放出光彩、生出诗意;你没见那畦上纷纷扰扰的粉蝶儿么?它们为何今日来得如许之多?不就是邻家的花朵给春雨摧折得零落满地,才使这儿的菜花大增了招蜂引蝶的魅力?你要直待面见了落花才知春尽,难道不自惭反应迟钝缺乏生活的灵性?就凭这畦上的蝶阵,不也能升起同样的悟念?你若见了落花便忙着伤春,岂不是太嫌俗套?请看看这蝶舞蜂狂、飞得正欢,这暮春时节,不也别有一番盎然情趣,可供你赏玩,令你欣悦?你要想做一个诗人,怎能没点自己的眼光?此诗又题作《西园即事》。
西园,大约在高启所住娄江(今江苏太仓)寓馆边上,高启诗中经常提及。
在眼前蝶飞的瞬间,即悟到花的落尽、春的逝去,随之便是一首立意新奇的小诗出手:这份敏捷,真令人叹服。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文学家。
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少有志于功名,张士诚据苏州时,为其参政饶介所赏识,结交甚广,然终未仕。
后对政治完全失望,隐居乡里。
明初应召赴南京参与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修,不久授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受,仍归田里。
朱元璋以为他肯不合作,借苏州知府魏观改修府治案,将其牵连斩决,年仅39岁。
高启大部分活动是在元末,许多诗作体现了元末的文学精神。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
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
明人徐庸编有《高太史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