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骨化性纤维瘤–影像PPT
非骨化性纤维瘤护理PPT课件
05
03
肿瘤生长特点:缓慢, 无痛,无明显症状
04
肿瘤生长部位:四肢长 骨,尤其是胫骨和股骨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局部疼痛、 肿胀、皮肤红肿、皮 温升高
诊断标准:Leabharlann 瘤边界 清晰,无骨化现象诊断方法:X光片、 CT扫描、MRI检查
鉴别诊断:与其他肿 瘤相鉴别,如骨化性 纤维瘤、骨肉瘤等
术前护理
典型案例介绍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患者基本信 息:性别、 年龄、职业 等
诊断结果: 非骨化性 纤维瘤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等
护理措施: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康复指导等
护理效果: 患者恢复情 况、生活质 量改善等
护理措施和效果
01
护理措施:定期检查, 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提高免疫力
定期复查, 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康复护理
01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变化
02
功能锻炼: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康复
03
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0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和康复过程
05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发生
3
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 避免过度紧 张和焦虑
4
加强体育锻 炼,提高身 体素质和免 疫力
5
避免接触有 害物质,减 少患病风险
早期发现和治疗
定期体检:早 期发现非骨化 性纤维瘤,及
时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不良生活习惯, 降低患病风险
及时就医:发 现异常症状, 及时就医,避
非骨化性纤维瘤PPT精选课件
本质是完全一样的。(Figure 2).
16
Figure 2. CFD vs NOF.
A:7岁,女性,A阶段;
B:12岁,男性,B阶段
17
Figure 3
(A,B) Figure 2B同 一病灶. T1WI呈混 杂低信号 (A) ,提 高对比度后的 T1WI(B).
中华骨科杂志2015年9月第35卷第9期 Chin J Orthop, September 2015, Vol. 35, No. 9
9
10
临床表现
NOF多是外伤偶然发现,平时无症状 NOF具有自愈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灶
逐渐愈合
11
Figure 1. Ritschl’s
分阶段(影像学).
四、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 ( Fibrohistiocytic Neoplasm )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非骨化性纤维瘤 ★ ( Benign fibrous histocytoma/ Non-ossifying fibroma )
五、造血系统肿瘤 ( Haematopoietic neoplasm )
六、富于巨细胞的破骨细胞肿瘤 ( Osteoclastic giant cell-rich Tumor)
6.1良性 ( Benign ):小骨的巨细胞病变 ( Giant cell lesion of the small bones ) ★ 6.2中间型 [ 局部侵袭性,偶见转移型 ] ( Intermediate [ locally aggressive,] )
(C–E) 21岁男性. 硬化不一致的病灶 (C,D). 轻微的放射 浓聚灶 (E)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简介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非骨化性纤维瘤在X线上的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 类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位于骨干部位,边界清楚,形态规则。
2. 骨质密度减低:骨破坏区内的骨质密度较正常骨质为低。
3. 轻度骨膨胀:破坏区周围的骨质呈轻度膨胀。
4. 无骨膜反应:破坏区周围无骨膜反应,与其他骨肿瘤相区别。
CT表现非骨化性纤维瘤在CT上的表现具有以下特点:1. 低密度病灶:病灶内骨组织呈低密度,与正常骨质相比密度差异明显。
2. 椭圆形或类圆形影像:病灶形态规则,边缘清晰。
3. 骨膨胀:病灶周围骨质可轻度膨胀。
4. 无软组织肿块:病灶内无明显软组织肿块。
MRI表现非骨化性纤维瘤在MRI上的表现有以下特征:1. 低信号:病灶呈低信号,与周围骨髓相比明显。
2. 具有强化:病灶周边可见轻度或中度强化。
3. 无软组织肿块:病灶内无明显软组织肿块。
4. 骨髓腔扩张:病灶周围的骨髓腔可有轻度扩张。
注意事项1. 非骨化性纤维瘤通常呈良性生长,对骨质破坏区域的测量可用于评估病变活动性和预后。
2. 如果病灶形态不规则、界限模糊,应考虑其他恶性骨肿瘤的可能性。
3. 需与其他骨囊肿进行鉴别,如骨囊肿常呈卵圆形,边界清晰。
4. 对于疑似非骨化性纤维瘤的病例,可以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CT和MRI检查。
根据其特点,可以辅助医生明确诊断和评估病变活动性。
对于病灶形态不规则、界限模糊的情况,仍需进一步排除其他恶性骨肿瘤的可能性。
综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提高对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准确性诊断。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非骨化性纤维瘤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非骨化性纤维瘤>>>
简介: 瘤样病变。1958年Jaffe正式命名为非骨 化性纤维瘤。目前多认为是良性纤维组织 细胞性肿瘤。
内科学疾病部分:非骨化性纤维瘤>>>
病因:
非骨化性纤维瘤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非 骨化性纤维瘤
病因不明。 肉眼观察,肿瘤边界清晰、偏位性, 质坚实或有韧性,切面呈黄色或暗棕色。 由含有类脂质的黄色和褐黄色的纤维结缔 组织构成。肿瘤组织中混有棕黄色区域, 局部骨皮质变薄、肿胀,与正常骨有明显 界限,周围有硬化骨质或纤维骨质包
内科学疾病部分:非骨化性纤维瘤>>>
诊断: 心性膨胀性溶骨破坏,边界不清,呈肥皂 泡沫样或溶骨状透亮区样改变。显微镜下 见基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
内科学疾病部分:非骨化性纤维瘤>>>
并发症: 非骨化性纤维瘤并发症_非骨化性纤维瘤 有哪些并发症
可出现病理性骨折。
内科学疾病部分:非骨化性纤维瘤>>>
内科学疾病部分:非骨化性纤维瘤>>>
病因:
绕。邻近骨皮质完整,除非发生病理性骨 折。
如果肿瘤由多个病灶组成,可成分叶 状。一般无骨膜反应。显微镜下,组织学 特征为梭形的纤维母细胞性增生,呈漩涡 状或席纹状排列,有少量胶原纤维和纤维 母细胞。网状纤维一般很丰富。间质内有 时有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后者可见于 梭形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内
内科学疾病部分:非骨化性纤维瘤>>>
病因:
散于组织中,稀疏分布,形体小,与巨细 胞瘤的巨细胞不同,在组织间还可见到淋 巴细胞和浆细胞。瘤内无成骨活动,可与 纤维异常增殖症区别。边缘由肿瘤膨胀性 扩展可产生反应性骨质硬化。组织学图象 与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致。这些特征表 明,本瘤为纤维组织细胞性来源的肿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诊断与治疗PPT
适当运动: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 当的康复运动
饮食调整: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刺 激性食物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
非骨化性纤维瘤 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如甲醛、苯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 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骨肿瘤的鉴别 诊断流程: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非骨化性纤维瘤 的治疗
保守治疗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冷敷、 按摩等方法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使用抗肿瘤药物, 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 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 口腔感染。
保健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均衡饮食、 规律作息、适当运 动等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 站立,适当进行腰 部按摩和拉伸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 疾病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检查肿瘤大小、形态和位置变化 随访: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和运动习惯,提高免疫力 避免外伤:避免外伤,防止肿瘤破裂和感染,影响治疗效果
X线检查:可发现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CT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密度和边界,有助于诊断 MRI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有助于诊断 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有助于诊断 核医学检查:可显示肿瘤的代谢情况,有助于诊断
病理学检查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骨囊肿
任何年龄; 长骨干骺端 ; 是单房性、中心性、
椭圆形的边界清晰的 低密度影; 无明显硬化边及骨膜 反应。
男性,9岁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30岁以下; 长骨的干骺端; 偏侧性透亮区,骨
皮质膨胀、变薄, 呈半月形; 有硬化边, 近髓腔 侧明显。
女性,30岁
动脉瘤样骨囊肿
202042女性30岁皮质型202042男性17岁皮质型202042男性15岁皮质型202042男性10岁皮质型202042女性36岁皮质型202042二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诊断病灶侵及患骨的整个横径单或多囊状透光区多囊者其内可见残留骨嵴边界欠清少有硬化或分隔病灶一般较皮质型更大少数可有骨膜反应
病例1
好发年龄 10~30岁 ;
好发于长骨; 呈囊状、膨胀性骨
质破坏; 特征的液-液平面
骨巨细胞瘤岁
多发生在20~40岁 的青壮年;
病变常发生于长骨 的骨端偏一侧;
病变膨胀显著,房 间隔纤细,平片可见 皂泡样改变;
瘤体内无钙化,边缘 无硬化。
女性,30岁
骨肉瘤
好发年龄11~30岁 好发长骨干骺端 骨质破坏、肿瘤骨、
卵圆形,周边有硬化缘; 髓腔型;边界不清低密度灶,密度不均匀,
无硬化边。
女性,11岁
女性,62岁
男性,20岁
病灶侵及患骨的整个横径,单或多囊状透 光区,多囊者其内可见残留骨嵴,边界欠清,少 有硬化或分隔, 病灶一般较皮质型更大,少数可 有骨膜反应。(CT、MRI)
女性,11岁
髓腔型
男性,58岁
髓腔型
男性,37岁
髓腔型
四、鉴别诊断
骨囊肿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巨细胞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影像表现
4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为 主,辅以化 疗、放疗等
无浸润现象
01
02
03
04
肿瘤边界清晰, 边缘光滑
2020
肿瘤周围可见 软组织影
2022
4
骨化性纤维瘤
01
发病率:较非骨化性纤维瘤低
02
影像表现:可见钙化,密度较高
03
生长速度:较非骨化性纤维瘤慢
04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骨巨细胞瘤
01
发病部位:主要发生在长骨, 尤其是股骨和胫骨
02
影像表现:边界清楚的溶骨 性破坏,可伴有骨膜增生
03
病理特征:肿瘤细胞具有多 核巨细胞特征,可分泌破骨 细胞活性因子
04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是主要 治疗方法,部分病例需要辅 助放疗或化疗
骨肉瘤
1
发病年龄: 多见于青少
年
3
影像表现: 可见骨破坏、 软组织肿块、 骨膜增生等
2
发病部位: 多见于长骨, 如股骨、胫
演讲人
目录
01. 非骨化性纤维瘤概述 02.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检
查
03.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 现
04.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鉴别诊断
1
肿瘤类型
01
非骨化性纤维 瘤是一种常见
的良性肿瘤
02
03
04
主要发生在骨 骼和软组织中
肿瘤生长缓慢, 边界清晰
常见于四肢、 脊柱和颅骨
发病部位
长骨:如股骨、胫骨、腓骨等 短骨:如腕骨、掌骨、跖骨等 扁骨:如肩胛骨、肋骨、髂骨等 不规则骨:如椎骨、骶骨、尾骨等 颅骨:如额骨、顶骨、枕骨等 面部骨骼:如颧骨、下颌骨、鼻骨等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鉴别诊断
具有典型X线表现的NOF诊断无困难。
但X线表现不典型(特别是髓腔型)需与其它疾病 鉴别,如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骨巨细胞瘤、软 骨粘液样纤维瘤、骨化性纤维瘤、孤立性骨囊 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皮质型(偏心型)
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等长骨干骺端 圆形、卵圆形、多房形等 切线位为凹向髓腔的局限性低密度灶 成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晰锐利,有边缘硬化边 病灶的长轴与骨的长轴一致
皮 质 型
左股骨颈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境界清楚,边缘硬化
纵右
向侧
排胫
列骨
,上
边段
皮
缘内 清侧
质
晰见
型
硬多 化发
,卵
➢MRI表现
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信号增高不明显,或呈 不均匀增高 病灶小于2cm时信号均匀,但大于2.5cm时变的不 均匀 病变与髓腔之间有低信号带,代表骨硬化带 其中高信号区代表泡沫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部分
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周边软组织内可见带状异常高信号。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NOF病因不清,不少病例是由局限性纤维骨皮质缺 损发展而来,纤维骨皮质缺损如不自行消失,膨 入髓腔,则可成为NOF。此病发病缓慢,多见于下 肢,股骨和胫骨,其次为肱骨和颌骨,上肢和短 扁骨比较少;多位于干骺端,但不侵及骨骺线, 或者近于骨干侧
病理和临床
➢病理
NOF起源于成熟的骨髓结缔组织,由少量胶原纤维 、巨噬细胞组成,无骨组织 肉眼观:肿瘤边界清晰、偏位性,质坚实或有韧 性,切面呈黄色或暗棕色 微镜观:组织学特征为梭形的 纤维母细胞性增生,呈漩涡状或 席纹状
病例讨论·非骨化性纤维瘤PPT课件
2019/11/1
17
骨性纤维 结构不良
• 多发生于胫骨或腓骨前缘骨皮质或累及骨髓腔;
• 分叶状,大多数伴有骨前缘弓形隆起;
• 单房或多房、地图样骨质破坏,骨皮质膨胀或较大范围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区内呈磨玻璃样改变;
• 可有厚度不均的骨性分隔;
• 边缘有明显硬化为其特征性改变之一;近髓腔侧硬化边增厚,而
• 瘤巢中心部分以编织骨为主,外周为血管丰富的纤维基质, 血管间含有无髓神经纤维。瘤巢周围则由增生致密的成熟 骨质包绕。
2019/11/1
24
2019/11/1
瘤巢一般位于病变中心,多小于 1.5cm;大多数巢内发生钙化或骨化, 形成“牛眼征”。 瘤巢外周绕以明显反应性骨硬化带。 临近骨皮质可增厚;可有骨膜反应。
25
2019/11/1
• 瘤巢在 T1WI 序列上呈低信号,但 在 T2WI 序列上可以呈现低、中或高 等信号;
• 瘤巢周围成熟骨组织则呈均呈低信号。
26
骨样骨瘤
T2WI-FS
T1 +C
• 病灶周围可见片状水肿信号;
• 强化瘤巢多为明显强化,尤其是骨样组织为主、血管丰富
的病灶。 2019/11/1
27
骨样骨瘤
2019/11/1
• 可发生在任何骨骼,半数以上发生在 下肢,尤以股骨和胫骨骨干多见,脊 柱的骨样骨瘤约占 10%。
• 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随病情 进展呈逐渐加剧,疼痛具有间歇性, 以夜间为著。患者多服用水杨酸类药 物后疼痛常可缓解。
2019/11/1
23
骨样骨瘤
• 肿瘤由瘤巢和周围硬化的骨质两部分组成:瘤巢多位于病 灶中心,直径一般不超过 2 cm,呈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 楚。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1.引言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骨骼肿瘤,其影像学诊断是确诊该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以及诊断要点。
2.X线检查2.1 X线表现2.2 常见影像学所见2.3 鉴别诊断及要点3.CT扫描3.1 CT表现3.2 不同CT扫描方式的应用3.3 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优劣3.4 鉴别诊断及要点4.MRI检查4.1 MRI表现4.2 MRI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优劣4.3 鉴别诊断及要点5.超声检查5.1 超声表现5.2 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优劣5.3 鉴别诊断及要点6.放射性核素骨扫描6.1 骨扫描表现6.2 骨扫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优劣6.3 鉴别诊断及要点7.血管造影7.1 血管造影表现7.2 血管造影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优劣7.3 鉴别诊断及要点8.其他影像学检查8.1 PET.CT检查8.2 DSA检查8.3 其他特殊检查方法9.结论本文对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10.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X线照片、CT扫描图像、MRI图像、超声图像、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结果、血管造影结果等检查报告。
11.法律名词及注释1) 非骨化性纤维瘤:一种常见的骨骼良性肿瘤,其特征是不形成骨组织。
2) 影像学诊断:通过医学影像学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
3) X线检查: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X射线的照射和影像记录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4)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一种通过多个X射线切片图像构建三维影像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5) MRI检查:磁共振成像,通过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6)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的传输和接收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7)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通过给患者注射放射性核素后利用闪烁计数器观察放射性核素在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骨化性纤维瘤–影像PPT
非骨化性纤维瘤为一种起源于成熟的骨髓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无成骨倾向。
故又称为非生骨性纤维瘤。
本病多见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腓骨两端。
早期一般无症状,多在外伤或骨折后检查时偶尔发现。
一、经典型:病灶内部常呈分叶状/多房、梭形/椭圆形、偏心性生长,与骨长轴一致,30mm~100mm以上不等。
骨皮质多膨胀变薄,而髓侧边缘硬化,界限清晰。
位于皮质骨附近者,从一侧突出骨外,表面骨质轻度扩张,骨质变薄。
位于腓骨等细小骨者可充满髓腔,表面骨质轻微变薄。
二、非典型型:
病灶呈单房、卵圆/椭圆形。
病灶底部一般呈弧形凸向髓腔;
初次发现时表面无完整骨壳,但一侧或两侧边缘有长短不一的致密骨伸出,我们称之为帽檐征。
病灶距骨骺线多大于30 mm。
如果能给予动态随访观察,可出现以下变化:⑴病灶表面出现完整骨壳;⑵随着骨骼发育增长,病灶渐渐远离骨骺线,与骨骺线距离增大,即所谓迁徙征。
三、自愈型(期)
目前仅见于单发(囊)的、经典型非骨化性纤维瘤。
病灶是呈与原病灶大小、形态相同硬化/骨化形式。
四、多发型:即Jaffe-Campanucci综合征,为多发性非骨化性纤维瘤伴有骨外表现。
见于15岁以下男孩,身材矮小,皮肤有咖啡色斑,类似于神经纤维瘤病I型,但局部无软组织肿块,常因骨折、肢体畸形被发现。
非骨化性纤维瘤多呈经典型非骨化性纤维瘤表现,少数病灶可呈非经典型表现,即表面骨壳破坏、不完整。
好发于长骨距离骺板3~4cm处,呈圆形、卵圆形或多囊性骨质破坏区,紧靠皮质下方生长,边缘锐利。
病灶多与长骨长轴一致,病灶
内有时可见残留骨嵴。
骨皮质膨胀变薄,周围多有完整的薄层钙化高密度骨壳或硬化边,除非发生骨折,否则没有骨膜新生。
X线表现:
皮质型:多位于一侧皮质内或皮质下,呈单房或多房的透光区,长轴多平行于骨干。
大小约4cm~7cm,最常可达20cm。
边缘有硬化,以髓腔侧明显。
皮质膨胀变薄或中断,无骨膜反映及软组织肿块。
髓腔型:多位于长骨干骺部或骨端,在骨内呈中心性扩张的单或多囊状透亮区,侵犯骨横经的大部或全部。
密度均匀,有硬化边。
鉴别诊断:
(1)骨巨细胞瘤。
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CT表现为病变多呈不均匀低密度,病变常破坏骨皮质使变薄的骨皮质中断或缺损,侵及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肿块;
(2)骨囊肿:发病年龄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相近,多为10-20岁,CT 表现为病变呈中心性圆形囊状透光区,其内可有间隔,骨皮质变薄,囊状病变呈偏低密度。
(3)骨样骨瘤:症状以患部疼痛为主,夜间加重,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缓解,为本病的特点,可见硬化带及瘤巢,瘤巢中央的不规则钙化和骨化影。
(4)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为局限性骨皮质的发育障碍,见于生长期儿童的长骨干骺端,呈爹装的骨皮质凹陷或完全缺损,边缘樱花,可以自愈。
Jaffe认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发展的结果,不过目前尚有争议。
影像表现不同的方面:
⑴发病部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多位于股骨远端(81.8%~90%)和胫骨上、下端(国内统计占10%~15.9%)后侧骨皮质,无发生于前部者。
病灶距骺板在30mm以内者占88.7%。
而非骨化性纤维瘤则大部分距骺板在30mm以上,可见于内、外、后侧骨皮质,部分可发生于前部骨皮质。
此点未见于真正的典型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⑵病灶形态、大小:最大径多在50 mm以内。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平片)呈类圆形/椭圆形,(CT)呈杯口状或碟状皮质缺损,底部(病灶髓腔侧骨性间隔)平直,不向髓腔侧膨胀/不凸入髓腔!
而非骨化性纤维瘤为单房或多房,偏心性,轻度膨胀性(向髓腔/向外或双向膨胀)底部呈弧形的破坏区,多为纵径大于横径、长轴与骨长径一致的椭圆形或分叶状(类梭形)病灶;
⑶病灶外表面: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表面均无骨壳!
⑶病灶外表面: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表面均无骨壳!既往不少学者将缺损描述为囊状或类囊状影,缺损表面有骨壳。
究其原因,与以往对本病的检查手段仅限于X线平片有关。
平片示病灶呈卵圆形、边缘环以硬化线而类似囊状,加之因周围骨皮质重叠,大部不能显示病灶表面骨皮质的缺损而误以为有骨壳。
经过大宗病例随访和CT检查证实,病灶表面无骨壳存在,而是骨皮质凹向骨髓腔的缺损,内充填以纤维组织。
而非骨化性纤维瘤则大部分表面有完整骨壳;少数特殊类型非骨化性纤维瘤病变早期表面骨壳不完整/表面无骨壳者,CT扫描其病灶边缘多可见有皮质骨向病灶延伸,称之为帽檐征。
⑷病灶演变:虽然部分患者生物学行为表现相同—病程自限,病灶自愈。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自愈形式可表现为病灶完全消失,而非骨化性纤维瘤即便自愈,病灶是呈与病灶大小、形态相同硬化/骨化形式。
⑸因病例较少,尚不很确定的征象:骨皮质缺损后缘有/无肌肉影相连征。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缺损后缘有肌肉影相连共29灶,占CT检查病灶的87.88%(29/33);股骨骨皮质缺损的位置相当于大收肌浅部或腓肠肌内侧头附着处;胫骨近端病灶,缺损部位与比目鱼肌起点或腘肌止点相符。
而在后方无肌肉/韧带附着的4个病灶中,2个病灶随访手术证实为非骨化性纤维瘤
Leave a Comment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