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者与听话者

合集下载

听话与说话(二) 教案

听话与说话(二) 教案

听话与说话(二)教案《听话与说话二》* 教法建议:以学生活动为主,可采用竞赛、表演、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听话与说话(二)教案。

* 教学过程建议:1.从正反两方面列举生动形象、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听话和说话是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同时也从丰富的案例中感悟到听话和说话的技巧和要领。

如:【案例一】五岁的布鲁诺第一次跟妈妈进幼儿园,看见墙上贴着许多儿童画,大声问道:“是谁画的?这么难看!”妈妈感到难堪,对儿子说:“这些图画画得多好呀!你偏说难看,这不对。

”老师却听懂了布鲁诺的意思,她微笑着说:“在这儿不一定要画多么好的画。

你可以随便画你喜欢画的东西。

”于是,一个真正的微笑出现在布鲁诺的小脸上,因为老师解决了他的问题,他知道即使画了难看的画,老师也不会生气,可以安心呆在这儿了。

评析:这个例子出自美国心理学家金诺特所著的《父母子女之间》一书中。

对于儿子的问话,妈妈仅是听懂了其表层意思,所说的话没有把握儿子的真正意图。

老师则听懂了布鲁诺问话的深层含义,她根据儿童初次入学时的心理而答,说话有的放矢,再辅以“微笑”的体态语言,消除了小布鲁诺的后顾之忧。

【案例二】一顾客到饭馆吃饭,饭中沙子很多,顾客把沙子吐出来,放在桌上。

服务员见此情景很是不安,抱歉地说:“净是沙子吧?”顾客摇头微笑地说:“不,也有米饭。

”评析:听话——顾客的抱怨;说话——服务员换位思考的说话,达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效果。

【案例三】周恩来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

他曾经在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

之后,他谦和地请记者们提问题。

一位西方记者急不可待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请问总理先生,中国可有妓女?”总理听出了这一问话的目的,坦然自若,双眼盯住这位记者,思索了一下,正色回答:“有。

”这一问一答,引起了全场的骚动。

紧接着总理说:“在中国的台湾省。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一阵掌声,记者们十分佩服总理的聪明才智。

语境与话语理解

语境与话语理解

语境与话语理解高效的语言交流不仅要求说话者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还要求听话者能准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这种理解不仅仅是通过恰当使用语言本身的特点,而且要涉及语言的语境分析。

语境的概念是指语言所处的环境,它包括了语言使用的背景、地点、人物、环境、故事形式等。

它涉及着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话语关系,也就是说,语境就是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流框架。

语境和话语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语境,听话者可以知道说话者的意图,而理解话语则可以把语言表达的内容具体化。

只有把语言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了,才能实现有效的交流。

语境的研究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

他们将语境的研究分为语境的类型和深度两个维度。

语境的类型指的是语境中可能出现的背景,由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组成,包括世界观、信仰、政治、社会等。

这种类型的语境一般用来描述宏观的语境,也就是说,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沟通有赖于语境的类型。

而深度则指的是话语的深度,它可以用来描述宏观语境中表达的内容。

它衡量的是话语的深度和广度,把那些无法直接测量的抽象概念精确的表达出来。

通过认识话语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也可以加深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沟通。

语言的语境分析和话语理解在今天更加重要了,因为人们需要借助语境来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当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有不同的语言背景时,更要注意话语的语境分析,以及更精确的话语理解。

只有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和对话语的细致理解,才能实现有效的语言交流,并实现相互沟通的目的。

语境和话语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为语言交流提供了依据,也为了达到语言共同体的目标提供了基础。

因此,我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应该格外重视对语境和话语理解的分析,以期能更准确地理解说话者的意思,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有效的语言交流,才能实现和谐的语言交流共同体。

如何有效倾听的三个技巧

如何有效倾听的三个技巧

如何有效倾听的三个技巧倾听就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就是一种聪明的交际方式。

倾听不就是简单地听听就行。

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分享了女人怎样说话声音好听,供大家参考。

有效倾听的三个技巧倾听就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就是一种聪明的交际方式。

倾听不就是简单地听听就行。

作为一种交流,在倾听的过程中,就是需要技巧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就是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的,说话者与听话者要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

掌握良好的倾听的技巧,就是联络情感、满足她人心理需求必不可少的沟通手段。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在倾听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倾听的技巧之一:适时给说话人一个示意。

一名好的听众,并非只就是盲目点头,而就是根据对方的谈话主题,给予相应的示意。

在倾听过程中,一定要给予说话者一个恰当的示意。

即使就是一个字或者一个动作,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可以,这不仅表示您在听,而且表示您在很用心地听,这就是对说话人的理解与尊重。

这样的示意,能让对方感受到您的肯定与鼓励。

同时,在跟人交流的时候,眼睛要注视对方,但就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用眼睛直接盯住对方的眼睛,这样往往会让人感觉咄咄逼人。

最佳的方法就是用眼睛注视对方的鼻尖或前额,这样能让对方觉得您的眼神比较柔与。

有效倾听的技巧之二: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在倾听的时候,不要想别的事情,眼睛要瞧着对方,随时注意对方谈话的重点,在对方谈兴正浓的时候,您要用点头示意或打手势的方式鼓励对方说下去,让她知道您在用心倾听。

如果您真的没有时间,或者有别的原因不能听别人谈话,就直接提出来:“对不起,我很想听您的瞧法,但就是今天还有两件事情必须马上处理。

”这时,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如果您心里想着其她事,心不在焉地去听别人说话,对方会认为您就是在敷衍,反而会对您心存不满。

有效倾听的技巧之三: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许多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善于自我开导,总愿意把自己的烦恼向朋友倾诉。

这时,当您在倾听她诉说的时候,多点耐心,给予对方足够的理解,鼓励对方说下去,相信对方一定会感激您。

“理想的说话者”与“理想的倾听者”:教师职责之检讨

“理想的说话者”与“理想的倾听者”:教师职责之检讨

维普资讯


“ 想 的 说 话 者 “与 “ 想 的 倾 听 者 “ 理 理
对教师这一职责的尽善尽美之举则是成为一名“ 理 和打断学生的谈话 , 都将不利于学生真实地表达 自 己的思想。 久而久之, 将损害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学 想的说话人” ——使学生乐听 , 最终达到充分地吸收
维普资讯
第 5期 20 02年 1 0月 天 津市 教科 院学 报
J un l f i i c d m f d c t n l ce c o ra o T 蚰j A a e yo E u a o a S i e n i n
No. 5 Oc . 0( t2 ) 2
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的O[ ( 对“ 的忽视必然导致了“ 的低效, ”] ) 听” 说”
进行的, 师生在一种共同的教育情境中处于不断的 甚至是无效。我国一位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工作的 对话与交流状态, 借用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作的一 专家曾指出:沟通的前提不是‘ , “ 说’而是‘ 。既 听’ 句比喻 : 应成为一种“ 理想社会 中理想的说话人和听 要沟通, 就不是单方面的表达。 教师要成为一名 ” 3 话人”u 在这种对话与交 流状态中, 。J 师生之间相互 “ 理想的说话人”就不能忽视 自己也是 一名“ , 倾听 传达着信息, 不断地沟通,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然而 者”使教师与学生处于“ , 对话 ” 状态 , 而不仅仅是教 长期以来 , 师生之 间的这种对话与交流却处于一种 师的“ 一言堂” 。然而,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究竟是什 不平衡 的、 向的状态 : 单 教师高居“ 权威者” 的位置 , 么原因导致 了教师职责 中“ ” “ 之 间的失衡 听 与 说” 始终处于“ 说话人” 的状态。社会和教师本人对教师 呢? 职责的要求也仅仅限于成为一名“ 理想的说话者” , 即按照社会的要求 向学生传授知识 , 行思想说教 进 工作, 使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轨道顺利地完成学业,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


但真实条件语义学的这一意义观存在一定的
缺陷,它不能对日常言语交际中某些话语的非陈述
功能,比如行事功能进行解说。
❖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 理论 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哲学家约翰·奥斯丁 (John L. Austin)首先提出的,在此后的20、 30年间,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语 言学家们先后对其合理性、理论意义和实际 应用价值作了大量的考究,在语言学界一度 出现了一个言必称“行为”的局面。如今对 这一理论曾经有过的争议已渐渐平息,言语 行为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已经确立,并 被广泛运用。
❖ B某些结构后的不定式如果是施为动词,其实施行 为的功能仍然存在。
❖ 很高兴通知你得到了提拔。 ❖ 让我首先向你表示祝贺 ❖ 受党委的委托,宣布你为优秀党员。
❖ 被动施为句:实际上是被动形式的显性施为句。多 出现于书面通知或告示中。
❖ 穿越铁路线时,旅客请走行人天桥。 ❖ 禁止践踏草坪。 ❖ 乘客请系上安全带。
以言成事涉及说话者在听话者身上所达到的效果,如:
使之高兴、振奋、发怒、恐惧、信服,促使对方做某
事或放弃原来的打算等
四、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1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和条件
❖ 语言使用是一种受规则制约的行为。
❖ 两种规则:调节性规则:礼仪规则,交通规
第五章
言语行为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 此理论认为: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
句子或其他任何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 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 歉、祝贺等行为。同时还存在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者若干句话来 执行一个或者若干个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 听者带来某些后果。Austin认为,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 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顾芸 英,1986),也有学者把它们称作话语行为(或说话行为) 即以言指事(the locutionary act)、语现行动(或施事行为) 即以言行事(the illocutionary act)、语导行动(或取效行 为)即以言成事(the perlocutionary act)。在研究了格莱 斯的观点以后,美国哲学家塞尔还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

浅谈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性别差异

浅谈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性别差异

浅谈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性别差异作者:范松丽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5期摘要:男性和女性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各有其特点,表现出了鲜明的性别差异。

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交际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包括说话者的话语选择和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

文章重点讨论男性和女性在言语交际中承担说话者和听话者身份时,两性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性别差异;交际特点;女性;男性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80-01性别差异不仅指的是男女两性在生理和自然上的区别,而且还包含了两性在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差异。

在许多课题研究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言语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存在着性别差异。

男性大多具有主动,性格外放等特点;而女性则表现出被动和内向等特点。

一、言语交际中不同身份的性别差异(一)身为说话者的性别差异1.语音语调。

两性由于先天原因,在发音器官上的天然差别致使他们在语音语调方面的一系列差异。

一般而言男性音域较宽,音高较低,语速较慢;而女性音高较高,语速较快,言语中的停顿次数也少于男性。

就发音方式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

通俗来讲,女性说话声情并茂,男性则平稳陈述。

2.词汇。

作为言语交际中的说话者,女性会使用模糊词和委婉语来进行对话,体现文雅和含蓄,避免粗鲁和不敬,在选择词汇上注重情感和规范性。

而男性在选择词汇方面偏理性,常常使用逻辑性强和简短的词汇,在交谈中夹带粗鲁词。

女性善于使用大量词汇,懂得如何将词汇拼接讲述,而男性则词汇贫乏精简。

3.句式。

据语言学家的调查统计,男女两性在语言表达上,男性趋向于一种直率果断的表达方式,而女性则趋向于用委婉、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

男性常用祈使句陈述事实,而女性常用疑问句寻求确认。

男性使用语句简短,所表达的意义就在语句表面,而大部分女性则喜欢用一语双关表达深层含义。

cooperative principle英文解释语言学

cooperative principle英文解释语言学

cooperative principle英文解释语言学摘要:一、合作原则的概述二、合作原则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三、合作原则的具体体现四、合作原则对语言交流的影响五、总结正文:【一、合作原则的概述】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哲学家、语言学家豪斯(H.Paul Grice)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这一原则主张,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达到有效的沟通,说话者和听话者应当共同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联性原则和诚意原则。

【二、合作原则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在语言学领域,合作原则被视为语用学的基本原则。

它强调了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相互合作,有助于解释语言表达的内涵和语境中的含义。

通过遵循合作原则,说话者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听话者也能更有效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三、合作原则的具体体现】1.数量原则:说话者应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听话者能够理解所传达的意义。

例如,在提问时,说话者应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听话者能够回答问题。

2.质量原则:说话者应确保传达的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和有根据的。

例如,在陈述事实时,说话者应确保所提供的信息是可靠的。

3.关联性原则:说话者的言语应与当前语境相关。

例如,在对话中,说话者应确保自己的发言与之前的谈话内容有关。

4.诚意原则:说话者应表现出诚意,避免误导听话者。

例如,在表达意见时,说话者应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故意误导对方。

【四、合作原则对语言交流的影响】合作原则对语言交流具有重要的影响。

遵循这一原则,说话者和听话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

此外,合作原则还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五、总结】总之,合作原则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于解释人际交往中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遵循合作原则,说话者和听话者能够实现更有效的沟通,提高语言交流的质量和效率。

人称的知识点总结

人称的知识点总结

人称的知识点总结人称是语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来表示说话者、听话者和被谈论的人或物之间的关系。

人称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作用和功能大体相似。

本文将就人称的定义、分类和使用进行简要介绍。

一、人称的定义人称是指在交际过程中,根据谈话者、听话者和被谈论的人或物的身份地位不同而进行相应变化的一种语法范畴。

在不同的语言中,人称可能通过代词、动词变位等方式来体现。

人称的存在使得交际中的信息传递更加清晰和准确。

二、人称的分类根据其在交际中的作用和用途,人称可以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

主动语态人称是指在交际中,语法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是执行动作的主体,其在句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例如,在句子“I write an article.”中,“I”就是执行动作的主体,属于主动语态的人称。

被动语态人称则是指在交际中,语法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是接受动作的对象,其在句子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对较为被动。

例如,在句子“An article is written by me.”中,“An article”就是接受动作的对象,属于被动语态的人称。

另外,根据其在交际中所处的位置,人称也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

第一人称是指说话者所代表的人或物,通常用来指代说话者自身。

在英文中,第一人称代词包括“I”和“we”。

第二人称则是指听话者所代表的人或物,通常用来指代听话者。

在英文中,第二人称代词包括“you”。

第三人称是指在交际中被谈论的人或物,不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

在英文中,第三人称代词包括“he”、“she”、“it”和“they”。

三、人称的使用人称在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使用涉及到语法规则、上下文逻辑和交际目的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就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人称的使用进行介绍。

1. 主动语态人称的使用在主动语态中,人称的使用通常受到动词的变位和句子结构的限制。

如果动词变位为第一人称单数,说明执行动作的主体是说话者自身;如果动词变位为第二人称单数或者复数,说明执行动作的主体是听话者;如果动词变位为第三人称单数或者复数,说明执行动作的主体是第三人称代表的人或物。

英语祈使句详解 let us 与 let's

英语祈使句详解 let us 与 let's

let us 与let’slet us 的us 既可指说话者一方(此时表示请求或命令),也可以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此时表示建议或劝诱,此用法在语体上较正式);而let’s 中的’s(=us)则只能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表示建议或劝诱),不能指说话者一方(即不能用来表示命令或请求)。

比较:让我们告诉你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情况。

误:Let’s tell you what we saw in the museum.正:Let us tell you what we saw in the museum.我们做朋友吧。

正:Let’s be friends.(较口语化)正:Let us be friends.(较正式)在反意问句中,表示请求或命令时,用will you;表示建议或劝诱时,用shall we。

如:我们一起去游泳好吗?正:Let’s go swimming together, shall we?(较口语化)正:Let us go swimming together, shall we?(较正式)让我们跟你一起去好吗?正:Let us go with you, will you?误:Let’s go with you, will you [shall we]?let’s 的否定式可以是let’s not, don’t let’s。

如:Let’s not hurry. /Don’t let’s hurry. 我们不要太急。

英语祈使句详解1. 祈使句的概念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祝愿、邀请或要求的句子叫祈使句。

用于祈使句句首的动词总是用原形,不能用其他形式。

如:Shut the door! 把门关上!Have a cup of coffee! 喝杯咖啡吧!Let them go by train. 叫他们坐火车去吧。

祈使句的主语通常为第二人称(you),但一般都被省略,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把主语(you)补充出来。

信息沟

信息沟

“信息沟”原理克服外语教学中的厌倦情绪江西省宁都中学王丽芳一、何为“信息沟”在日常生活的交谈过程中,谈话者需要有话可说,听话者或觉得话中有新鲜的内容,值得一听;或觉得有疑问,听完话之后,了解到原来不曾知晓的事情。

这种新鲜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信息。

新鲜的内容越多,信息量就越大。

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互通信息便是交际。

交际的目的是疏通二者之间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

如果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另一个人不知道,那末,他们两人之间便存在信息沟。

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

谈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如无信息沟,厌倦情绪很容易产生。

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听话者不能获得信息。

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别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厌倦情绪的根源—一缺乏“信息沟”下面,不防根据信息沟的基本原理,看看外语教学中几种常见的现象:1.用外语复述课文是过去常用而至今仍有人袭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解释完课文内容和语言“难点”之后,请一位或几位学生复述课文。

因为复述意味重复课文的内容,所以听者与复述者之间不存在信息沟。

在有限的课时内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要求学生用语言去表达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不说的东西,复述者会感到是一种负担,无话找话说,缺乏动力,听者也会觉得枯燥无味,浪费宝贵的时间。

复述这种方法,充其量是为学生提供一次语言操作的机会。

2.外语教材的编写方法与使用也是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之一。

例如,现行全国中专统编教材,语文篇幅较短,每课通常围绕一篇文章提供一些语言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往往解释一些学生已理解的课文内容和已学会的语言表达法,令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更为突出的是,现行中专外语教材与中学外语教材相比,其难度和深度反而不如中学教材,充其量不过是多了几个专业词汇和术语罢了。

语文中人称代词的顺序

语文中人称代词的顺序

语文中人称代词的顺序
语文中的人称代词按照顺序分为一、二、三人称。

一人称代表说话者自己,二人称代表与说话者进行对话的人,三人称代表与说话者和听话者都不相关的第三方。

在汉语中,一人称代词包括“我”和“我们”,用来代替说话者自己或与说话者有关的人群。

例如,“我在读书”表示说话者自己正在阅读。

而“我们明天去旅行”表示说话者和其他人一起明天要去旅行。

二人称代词包括“你”和“您”,用来代表与说话者进行对话的人。

例如,“你今天要去哪里?”用来询问对方今天的行程。

而“您需要帮助吗?”表示对方是受尊敬的对象,用于客套或正式场合。

三人称代词包括“他”,“她”,“它”和“他们”,用来代表与说话者和听话者都无关的第三方。

例如,“他正在工作”表示说话者提到的某个男性正在工作。

而“她很聪明”表示说话者提到的某个女性很聪明。

此外,在口语中,还常常使用“你们”来表示对多人的称呼,例如“你们明天一起来吧”。

同时,在写作中也可以用“一位”或“一个人”来代替一人称或二人称代词,以增加文体的严谨性。

总而言之,人称代词在语文中的顺序为一、二、三人称。

正确使用人称代词不仅能够帮助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能够体现出不同场合的礼貌和尊重。

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好人称代词的使用方法。

言者无心 听者有意

言者无心 听者有意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是一句古老而又深刻的谚语,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微妙之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说出来的话很简单,但却引起了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这就是因为言者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话语所带来的影响,而听者则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情感和经验来解读这些话语。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实际上反映了人际沟通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言语的意义并非取决于说话者的出发点,而在于听话者的理解和感知。

言者无心,就是说话者在说话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深意,或者并没有特别考虑自己的话语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有时候,人们在交谈或者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往往只是出于一种随意的心态,而并没有深思熟虑。

某人可能会随口说道:“这件事我不在乎。

”对方却可能会因此而误解对方的态度,认为对方对这件事不够重视。

这时候,就体现了言者无心的特点,说话者并没有特意要传达某种态度或情感,而对方却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误解或不适。

而听者有意,意味着听话者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情感和经验来理解对方的表达。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可能会理解成不同的意思。

当某人说“我觉得你真的很强大”时,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感到鼓舞和自豪,而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对方是在讽刺自己的软弱。

这种情况下就体现了听者有意的特点,对于同一句话,不同的人因为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不同,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谚语,不仅仅反映了沟通中的普遍问题,也提示我们在日常交流中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

对于言者而言,一方面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措辞,充分考虑自己的话语可能带来的影响;也应该更加尊重对方的感受和理解,不要轻易做出解释或者指责。

对于听者而言,应该更加客观地认知和理解对方的表达,充分考虑对方的出发点和意图,不要轻易对对方的话语做出错误的理解和判断。

只有双方都能够更多地理解对方,才能够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谚语,也反映了人际沟通中的情感和经验的重要性。

代词的种类和指代关系

代词的种类和指代关系

代词的种类和指代关系代词是指代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它可以在文中起到替代名词的作用。

在语言表达中,代词的种类和指代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代词的种类和指代关系,并讨论它们在语言交流中的应用。

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是指代人或事物的代词,根据与说话者、听话者以及与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

1. 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第一人称代词指代说话人自己,用于表示说话人的身份和立场。

例如:“我喜欢唱歌。

”、“我们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2. 第二人称代词:你、您第二人称代词代表与说话人进行交流的对象,用于表示对方的身份和立场。

例如:“你可以帮我吗?”、“您需要什么帮助?”3.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第三人称代词用于指代与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或事物。

例如:“他正在读书。

”、“她们是我的好朋友。

”二、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是用来指示、表示距离的代词,根据距离的近远,可分为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

1. 近指代词:这、这个、这些近指代词用于指示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事物。

例如:“这本书很有趣。

”、“这些苹果是新鲜的。

”2. 远指代词:那、那个、那些远指代词用于指示离说话人较远的人或事物。

例如:“那辆车很漂亮。

”、“那些问题需要解决。

”三、疑问代词疑问代词是用来提问的代词,用于询问事物的性质、成分、数量等。

1. 谁:用于询问人的身份或身份特征。

例如:“谁来了?”、“你是谁?”2. 什么:用于询问事物的特征、性质或其他信息。

例如:“你在读什么书?”、“这是什么东西?”四、不定代词不定代词是指代泛指的代词,表示不确定或不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数量。

1. 例示不定代词:一些、几个、许多例示不定代词用于泛指一些人或物的数量。

例如:“有一些学生在教室里。

”、“他买了几个苹果。

”2. 独立不定代词:所有、大多数、任何独立不定代词用于泛指整体或全部的人或物。

例如:“所有人都喜欢这个节目。

塞苏陀语的语用言语行为如何分析

塞苏陀语的语用言语行为如何分析

塞苏陀语的语用言语行为如何分析塞苏陀语是南部非洲的一种语言,属于班图语系。

对于塞苏陀语的研究,语用言语行为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对塞苏陀语语用言语行为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语言使用者的交流方式、文化内涵以及思维模式。

语用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和美国哲学家塞尔(J R Searle)提出并发展的。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还在通过言语来实施某种行为。

比如,当我们说“我承诺会来”时,不仅仅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更是在做出一个承诺的行为。

在塞苏陀语中,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有着独特的方式。

通常,会使用特定的词汇和句式结构来传达请求的意图。

比如,“Ke kopa hore u thuseng”(我请求您帮助),在这个句子中,“ke kopa”明确表达了“请求”的意思。

而且,说话者的语气、语调以及肢体语言等非语言因素也会对请求的表达和理解产生影响。

如果说话者语气诚恳、表情急切,那么对方更有可能认为这是一个真诚而紧急的请求。

指令这一言语行为在塞苏陀语中也有其特点。

例如,“Sebetsa hantle”(好好工作),这一指令简洁明了,但其中的词汇选择和语气强度会因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而有所不同。

如果是长辈对晚辈或者上级对下级发出指令,语气可能会更加坚定;而在平等关系之间,指令可能会相对委婉。

塞苏陀语中的承诺言语行为也值得关注。

当一个人说“Ke tla etsa joalo”(我会这样做),这往往被视为一个承诺。

然而,承诺的可信度和约束力不仅仅取决于言语本身,还与说话者的信誉、地位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相关。

在塞苏陀的文化中,信守承诺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品质,如果一个人经常违背承诺,可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表达感谢在塞苏陀语中也有多种方式。

常见的有“Ke leboha”(谢谢),但在不同的情境中,感谢的程度和方式可能会有所变化。

比如,对于非常重大的帮助,可能会使用更加强烈和具体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要点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要点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要点首先,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含义直述句就是把说话者的原句原意写出来,也叫做直接引用。

比如:李明说:“其实我不生气。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也叫间接引用。

比如:楚王说,其实他不生气。

直述语是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

说话者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者表述自己的意思。

这时候,听话者相对于说话者而言,是第二人称。

说话者所说出的每一个字、词、句,都是说话内容,应当用引号引起来,表示直接引用说话者的说话内容。

比如:张华对田丽丽说:“我的书不见了。

”转述语是通过他人转述说话者的话。

因为是他人转述的话,不是说话者本人当时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如:张华对田丽丽说,他的书不见了.其次,通过趣味练习帮助理解平时我们的转换练习中,可以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扮演说话者、听话者、转述者进行现场表演,这样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也可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扮演转述者进行练习。

如改写句子:张华对田丽丽说:“我的书不见了。

”自问(扮旁人问):张华对田丽丽说什么呀?自答(扮转述者):张华对田丽丽说,他的书不见了。

又如:张华对我说:“我的书不见了,你帮我找找。

”自问(扮听话者):张华对我说什么呀?自答(扮听话者):张华对我说,他的书不见了,叫我帮他找找。

当然,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相互转换,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难点。

在答题时,我们往往会错误百出,要么标点不对,要么人称出错,要么就是句子表述不合理.因此,我们还得掌握二者的特点及转换方法。

然后,掌握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改写要点:二改一不改(一)改变标点符号。

改变标点符号就是将直述句中的引号去掉,冒号变成逗号.(二)改变人称人称的变化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要了解人称的变化,我们先要明白表人称的词有哪几类。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咱们等;第二人称有:你、你们、您等;第三人称有: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

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着名的"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描述力,是人们在会话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策略。

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

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词只有在它们使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

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

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

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

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

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

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统的影响,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亟待探究的重要领域,同时也带来了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的研究。

语言角色,顾名思义,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语言使用者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说话者、听话者、翻译者等等。

在此背景下,研究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的变化与演变,对于加深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说话者、听话者、翻译者等语言角色的期待和评价不同,同时说话者、听话者、翻译者在语言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的变化与演变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境来进行特定的语言角色扮演。

另外,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角色扮演还需要考虑目的、主题和对象。

例如,在商务会议上,说话者要尽可能地简洁明了,以便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而在文化交流中,说话者则需要更注重语言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因此,语言角色扮演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和目的进行特定的分析。

常见的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扮演包括:说话者、听话者、翻译者、文化中介人和文化沟通专家。

说话者需要确保自己的语言能够被听话者接受,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地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听话者则需要对说话者的言语进行理解和解释,并尽可能地减少文化差异的影响;翻译者需要将原语言的信息转化成目标语言的信息,并尽可能地保持原信息的完整性;文化中介人则需要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和对话;文化沟通专家则需要针对特定场合和情况,进行文化解释和介绍。

这些角色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文化背景、语言能力、社会经验等。

其中,文化背景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冲突和交流障碍。

人际交往中的谈话技巧

人际交往中的谈话技巧

人际交往中的谈话技巧在人际交往中,当你与别人谈话时,必须始终能意识到双方同时兼有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双重角色,意识到言语交往的双向性。

换言之,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还应考虑怎样谈才能使对方产生兴趣,易于理解,并根据对方的各种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讲话内容和方式。

为此,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nbsp&nbsp&nbsp&nbsp一是选择话题。

&nbsp&nbsp&nbsp&nbsp与熟人交谈,自然可以开门见山地直接引出各种话题,但与人初次相识,或参加一次社交活动,则应认真考虑如何选择话题。

初次见面,难免要作一番自我介绍。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介绍是进行社会交往的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如运用得好,可使你在社交活动中百事如意;反之,就可能给你带来种种困难。

那么,怎样作自我介绍才能获得交际的成功呢?一般说来,自我介绍要讲究适度。

有人喜欢先作一番自我贬低式的介绍,以示谦虚和恭敬,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

在通常情况下,对方或许是觉得你是老生常谈,言不由衷;或许可能真的认为你不屑一谈,那就弄巧成拙了。

当然,也要避免一开始就炫耀自己博学多才,显得锋芒毕露,令人生畏;或使人觉得你夸夸其谈,华而不实。

只有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才能给人以诚恳坦率、可以一谈的印象。

字串1&nbsp&nbsp&nbsp&nbsp在自我介绍之后,就要选择话题了。

为了能使话题成为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和纵情畅谈的开端,话题应达到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讨论的余地,好谈。

找话题的方法主要有:&nbsp&nbsp&nbsp&nbsp①中心开花法。

面对众多的陌生人,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题,围绕人们的注意中心,引出许多人的议论,"语花"四溅,形成"中心开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理论——“说者”与“听者”的关怀摘要:关联理论是对奥斯汀言语行为主义的极端反叛,还是其补充;他是否承认Grice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的无所不能让我们看到今天认知语言学强大解释力的影子,也感到关联更是ICM的孪生兄弟,总是让人觉得难以把握。

本文将试图从关联理论的基本内容出发,联系言语行为主义与Grice的语用学说,归结在言语交际的路上,是谁左右着“意义”的解读。

并就一种理论的可适度提出一种理论应当遵循的发展轨迹——“烛光现象”。

关键词:说者与听者言语行为合作原则关联“烛光现象”1、引言“语言的本质乃是人类的活动,即一个人把他的思想传达给另一个的活动,以及这另一个人理解前一个人思想的活动。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语言的本质,特别是语法所研究的那部分本质,就不应该忽视这两个人,语言的发出者与接受者,或更简便地说,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1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主义到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关联理论,无时无刻不是在说话者与听话者、以及两者间的关系上找寻语言的本质。

只是,叶氏这一真知卓见总是会让人无所适从。

于是,从对“说话者”的极度爱护开始转向了今天的,对“听话者”的百倍关怀。

这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事情并不是我们不知道被忽略一端的价值,只是由于一种所谓的可操作性桎梏着我们的思想。

这就像同时要求一个人要做两件不同的事情一样,更多的时候这种要求是难以达到的。

于是,我们只有放弃一个而追求另一个。

从“说话者”与“听话者”的角度来讲,每个人作为“说话者”在言语交际中,更多的是处于主动的地位。

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主义正是这种立场的产物。

我们从来都不愿意说废话,所谓的废话也是相对而言的。

可以说“说话者”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希望得到现实的体现,否则“说话者”就会觉得他这句话白说了。

而“现实的体现”就要通过“听话者”来付诸实施。

而怎样才能使得一个不是自己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话”来行动呢?Grice的“合作原则”就是基于此生发的。

“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的出发点是,人们相信,说话的时候要相互合作,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

……但是,Grice的学说留下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是合作原则诸准则的性质及来源不够清楚。

人们怀疑,交际是否必须合作?说话人是不是必然地遵守着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的原则或准则?”2这一连串的问号,便奠定了“关联理论”产生的基础。

2、言语行为理论的初衷“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是源于对三个哲学问题的探索:日常语言与哲学研究的关系、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以及述谓句与施为句的划分。

”3通过这一段简单1[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语法哲学》,第3页。

2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的论述,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言语行为理论是在哲学层面考虑言语问题。

他是以言语的研究为工具,进而通达哲学世界。

但是,问题在于伴随着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即便是研究哲学的人也不再肆意降低语言在哲学中的地位。

而这一语言学的转向也就加深了语言研究的本体印象。

可以说在哲学没有发生语言学转向之前,他也是时刻不能脱离语言的左右。

我们有一句成语可以充分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喧宾夺主。

是的,哲学尽管是哲学的主人,但是哲学要通过语言来表述。

久而久之,语言的地位就取代了哲学的地位。

哲学所要追寻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或者一群人的思想。

总之他的出发点是以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思考为对象的。

而一个人的思考或一群人的思考要通过言说才能表达,而这种表达是属于“说话者”的,思想的集中外显使得他们忽略“听话者”的存在。

语言学借用奥斯汀的理论继而表述为“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

在他看来,说话人如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又如何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是研究语言交际的中心问题。

”4然而,他们并没有说明什么是说话人要表达的自己的意图,也没有说明听话人怎样才算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例如:A(说话者):我不想吃饭。

B(听话者)?A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想表达怎样的意图呢?至少有以下几种:(1)刚吃过饭,所以不想吃饭。

(2)因为病了,没胃口吃饭。

(3)讨厌B,所以推脱不吃饭。

(4)很想吃饭,但是提供的饭菜不可口。

……相应的B也会有上面的推测,但是怎样才能保证他的推测是与A对应的呢?总结我们推想的四种可能,可以归结为一条,即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但是,原因又何止是四种呢?那么,彼此的言语交际就没法实现了?要是这样,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地球也就存在了!按照上面的推想,言语生活的每一句话都是可疑的、游移不定的,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的言语交际可以实现呢?针对这样的难题,Grice提出了他的“会话原则”。

3、G rice的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3.1、Grice的语用学说Grice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然而,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中,并非总是遵守“合作原则”,出于需要,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格赖斯把这种通过表面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称为“特殊会话含义”。

“特殊会话含义”解释了听话人是如何透过说话人话语的表面含义而理解其言外之意的,由此来表达另外一种意思。

但是,何以我们就要遵从“合作原则”。

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例子证明,即便不去遵从“合作原则”我们依然可以交际,甚至比遵从“合作原则”时还要表达得切合。

即便是后来的“会话含义”理论,依旧没有指明是什么使得我们彼此可以通达交际的本质。

正如我们开篇所引用的“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的出发点是,人们相信,说话的时候要相互合作,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

……但是,Grice的学说留下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是合作原则诸准则的性质及来源不够清楚。

人们怀疑,交际是否必须合作?说话人是不是必然地遵守着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的原则或准则?”53.2、关联理论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

“关联指的是语境效果和所付出的努力。

”6关联理论没有规则,也没有准则需要遵循,它的形成基于几个十分简单的看法:第一,每个话语都可以有多个理解(即可以按明说、暗含和不同语境做出多种理解);第二,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获得理解;第三,听话人往往用一种单一的、十分笼统的标准去理解他/她听来的话语;第四,这种标准足以使听话人对话语认定一种唯一的理解,排除其他可能的理解。

“语境效果与所付出的努力”概括了“说话者”与“听话者”所可以容纳的一切。

人们对于任何话语的解读必是有赖于话语的存在于话语者所在的场景。

由于,话语者自身的迥异,所处环境的不同,就导致了种种不对应的存在。

而人们要彼此交流有必须找到共识,而左右共识的就是“关联”。

可以明晓“关联理论”的提出,是想将所有的因素通观于一身。

这样似乎照顾到了全局,局部的变异又是不能澄清的。

所以说之前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的提出并没有根本性的错误,只是他们更多强调言语交际的某个方面。

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似乎我们在言语交际中难以把握何者的主体地位。

我们将其图示为:图一经过以上的简要分析,我们觉得“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彼此关系还是可以明确的。

即“说话者”必是“听话者”存在的前提条件,即便是自己听自己5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说的话,或者不进行外显的有声言语。

这个人本身就是自己的“听话者”。

再有,“说话者”的意图一定是明确无疑的,就算有“明示”和“暗含”这两种意图表达,他也一定是以表达一种意图为目的的。

还以上面的“我不想吃饭”为例说明。

“我不想吃饭”仅从字面理解就是“一个人不想吃饭”这一客观事实,但是,由于“一个人不想吃饭”是不符合人们的正常心理的。

所以,“听话人”就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整合当时的语境,做出最佳的解读以回答“说话人”。

这样看来,似乎是“听话人”将“说话人”的意图复杂化了。

所以,我们的图示将“说话人”涂为“白色”而“听话人”则为“黑色”。

在正常静态的理解语域,“我不想吃饭”就是字面所表达的意义,而一旦进入动态的具体操作就会“险象环生”。

这样人们在解读一句话时就会快速整合周围的关联因素,作出最好的判断。

之所以,言语交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对应,其根本原因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维的事物。

而他的使用者——人,更是变化无常的。

但是,有一条是不变的——所有的变化都是在一定的规则内运行的,即便某一处出现了不合规矩的现象,他必是在另一处遵守着相应的规矩。

否则,人们之间的话语就是不可理解的。

正如沈家煊先生所指出的三个世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语言世界”一样,我们对于言语的理解也是以其为基础的,而理解的层次也是这样的逐层推导的。

正常的言语表达就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如实描述,而个人主观因素的左右就使得谎言的出现,这样就偏离了常规的“物理世界”。

而“语言世界”是基于“物理世界”的“心理世界”的反应。

可以说没有不可以理解的话语,只有不想被理解的话语。

语言的省力原则与经济性原则是语言左冲右撞矛盾出现的原动力,同时也是语言得以生命不息的根本因素。

“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永远有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即“说话者”的信息简约与“听话者”获取更多信息的矛盾。

4、“烛光现象”所谓的“烛光现象”就将一种理论的发展轨迹比拟为蜡烛火苗的形状。

一种理论都是从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但是,一旦进入燎原的阶段就有肆意泛滥的危险。

总想囊括四海而后快。

我们知道包打天下的理论是没有的,任何理论都有他自身的局限性。

“关联理论”也是一样,一个“关联”总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是,一旦问道“如何关联”势必又会回到“合作原则”、“会话意图”这样从某一侧面研究的起点。

无论从全局看问题还是从局部看问题,都是从一点来看问题,进而扩大到更多的点,而这更多的点不是一锅粥一样的胡乱联系,必是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样逐个层次的理清彼此之间、上下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火苗的最顶端。

这里是温度最高的地方,也必是接近语言本质的地方。

结语:我们简单的梳理了语用学领域几个比较重要的理论体系,认为他们之间不是绝对的否定彼此的单纯关系。

恰恰相反,他们都是从不同侧面关照言语交际实现的可能解释。

要明晰言语交际的本质必须同时关照“说者”与“听者”的客观存在,联系两者自身的异同所处现实环境、心理世界的同异。

而所有这些的基础就是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

语言最常规的表达就是对这一物理世界的如实表述,而那些偏离常规的言语表达必是带上“说者”与“听者”的主观基因。

任何偏离的言语表达只是对于常规表达的审美疲劳所致,他们最终必要回归常规的物理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