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社区工作实务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旨在帮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等改善社会功能,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正的专业服务活动。

它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领域。

2. 特征(1)专业性:社会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伦理素养。

(2)利他性:社会工作以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为宗旨,强调无私奉献。

(3)多样性: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

(4)综合性:社会工作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服务、政策倡导、社区发展等。

(5)持续性:社会工作不仅关注眼前的危机干预,也关注长期的个人和社区发展。

二、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1. 国外社会工作的发展(1)慈善事业阶段(16世纪末至19世纪末):宗教组织和慈善家开始提供食物、住所和教育给贫困群体。

(2)科学慈善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改革者如简·亚当斯提出社会服务应基于科学研究和专业方法。

(3)社会工作专业化阶段(20世纪初至今):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协会和法规的建立,标志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2.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传统慈善阶段:古代中国的慈善活动以官府救济和民间互助为主,如义仓、粥厂等。

(2)近现代社会工作阶段: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社会工作理念开始在中国萌芽。

(3)社会工作专业化阶段:2006年,我国颁布《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加快。

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1.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公平正义:社会工作追求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3)助人自助:社会工作旨在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工作实务- 实务篇

社区工作实务- 实务篇

选民登记
对社区各类人群的基本情况调查摸底; 对社区各类人群的基本情况调查摸底; 各类人群的基本情况调查摸底 确定选民资格 选民资格; 确定选民资格; 发布公告; 发布公告; 登记造册; 登记造册; 审核确认选民名单; 审核确认选民名单; 颁布选民名单; 颁布选民名单; 颁发选民证。 颁发选民证。
合理确定直接选举的时间、 合理确定直接选举的时间、地点
快捷分发选票(直接选举)
动员选民积极参加选举P49
动员宣传:悬挂、张贴标语、公示栏、文体活动演
出等创造浓厚的社区氛围,吸引选民参加。
小组发动:通过居民代表和居民小组发动居民,可
派人上门宣传、确定选民参加并征求意见。
党员带动: 与单位做好协调:推动单位职工及其家属积极参与。 积极作好不能到现场参加选举的人员的投票事 宜。设置流动投票箱、委托投票、函投等投票方式。
布置选举会场、投票箱、写票间和 布置选举会场、投票箱、 投票路线
间接选举人数少,多在室内进行,会场布置相对较简单, 间接选举人数少,多在室内进行,会场布置相对较简单,主要布 人数少 置物应包括: 主席台、演说台、计票用黑板、代表座位、 置物应包括: 主席台、演说台、计票用黑板、代表座位、投票 写票间、必要的文具。 箱、写票间、必要的文具。 直接选举会场与上述相同,由于人数较多,应更仔细一些。 直接选举会场与上述相同,由于人数较多,应更仔细一些。 会场与上述相同 1、放置不同内容的标板,方便选民选择、投票; 、放置不同内容的标板,方便选民选择、投票; 具体包括( ) 介绍候选人情况、竞选职位、 具体包括(1) 介绍候选人情况、竞选职位、贴有候选人 照片的;( ;(2)选举办法;( ;(3) 照片的;( )选举办法;( ) 投票程序和 路线示意图 2、合理划分投票组、放置投票箱,确定投票路线,以便于清 、合理划分投票组、放置投票箱,确定投票路线, 点人数、防放选票和投票; 点人数、防放选票和投票; 3、投票箱应放在较为醒目、易受监督的位置,而且应多放一 、投票箱应放在较为醒目、易受监督的位置, 些票箱,并根据居民组分类,便于居民识别和投票; 些票箱,并根据居民组分类,便于居民识别和投票; 4、秘密写票间应放在 较为隐蔽的位置,并在其中放置桌椅、 较为隐蔽的位置,并在其中放置桌椅、 、 候选人照片、竞选职位、文具等。 候选人照片、竞选职位、文具等。

社区工作实务作业答案

社区工作实务作业答案

社区工作实务作业一一、单选题(20题,每题2分)1.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连接起来的人们的实体,一定地域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我们称之为(A)。

A.社区B.乡村 C.社会 D.村落2。

社会学上的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C)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A.血缘关系 B.社会关系 C.互动关系 D.家庭关系3。

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结构最大变化是“单位人”转为“社区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为对(B)的管理。

A.社会人 B.社区 C.街道 D.居民4.社区诸要素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并有效发挥社区功能的过程和状态,我们称之为(A )。

A.社区整合 B.社区共享C.社区发展D.社区配置5.(C)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体现, 它变政府的单向管理为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民主自治有机结合,实现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共治.A.社会管理B.社区建设C.社区治理 D.社区管理6。

(D)是城市管理体系中最基础的细胞,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基本的纽带,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开展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阵地。

A.城镇B.自治组织C.居委会D.社区7. 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B)组织.A.群众性 B。

群众性自治 C.社会性 D.自治性8. 社区教育是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A ),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A.建设和发展社区B.消除社会问题C.促进社会和谐D.维护社会稳定9。

社区(D)是指在特定的社区管理体制中,社区各要素依一定的结构有机地结合,从而使社区具有和能够发挥出特有功能的方式。

A.规划 B.管理机构 C.服务D.运行机制10.社区组织体系建设主要应以社区基层(C)为龙头,以服务居民群众为主题.A。

制度建设B。

自治建设C。

党的建设D。

组织建设11。

社区居民委员会接受(A)的领导,代表社区居民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A.社区党组织B.街道办事处 C.区县政府D.社区居民会议12。

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优秀范文五篇)[修改版]

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优秀范文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是一个影响了20世纪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学者。

它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和关于治疗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所阐述的无意识现象以及与此有关的疾病,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它曾在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处于垄断地位,形成了所谓“精神分析洪流”。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1)心灵的构成。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的。

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

前意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

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潜意识不仅包括趋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

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核心的观点,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2)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

本我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它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自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自我是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

超我由自我发展得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潜意识。

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

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

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本我、自我、超我只有和谐一致,人格才会正常发展,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而当本我、自我、超我失衡或冲突时,人格发展将会非常困难,个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

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社区工作实务》课件

《社区工作实务》课件
详细描述
社区工作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项目和计划,提高居 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它具有地域性、群众性、服务性、综合性等特点 ,强调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社区工作起源于19世纪末的会工作方 法。
《社区工作实务》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社区工作概述 • 社区工作实务流程 • 社区工作实务方法 • 社区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 社区工作实务展望与挑战
01
社区工作概述
社区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社区工作是一种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通过组织、协调、整合社区资源,解决社区 问题,满足社区需求,促进社区发展的社会工作方法。
社区参与广泛化
鼓励居民更广泛地参与社区工作 ,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度
,实现社区共治共享。
社区工作实务面临的挑战
1 2 3
资源有限
社区工作实务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如人力、物 力、财力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合理利用和调配资 源。
社会问题复杂化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社区工作实务需要更加 全面和细致地处理各种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 、公共安全等。
社区服务计划制定
总结词
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
详细描述
根据社区需求评估的结果,制定有针 对性的社区服务计划,包括服务目标 、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时间安排等 ,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社区服务实施
总结词
落实服务计划并监督执行
详细描述
按照服务计划,组织人力、物力 等资源,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同 时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社区服务项目类型

社会工作实务讲义(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讲义(第二章)


4.预估的特点 (1)持续性; (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5.预估的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合作原则 (3)避免片面 (4)避免简单归因 (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
(一)收集资料
第一节 接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服务对象 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 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一)接案的重要性 1.接案 所谓“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
对象接触时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 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展开的沟通,包含了社 会工作者如何与服务对象开展工作的知识和技巧。

(四)撰写预估报告
撰写预估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1)确定报告的目的和读者: (2)确定报告应使用的资料; (3)将资料组织成为有意义的不同部分; (4)将事实与判断分开; (5)语言简洁精练。


三、预估的主要方法
1.社会历史报告方法 社会历史报告是通过对服务对 象社会生活历史的梳理、将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后的综合 报告。 社会历史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对象社会生 活历史的资料及社会工作者对这些资料的思考和预估。 2.家庭结构图描述方法 家庭结构图也称家庭树或家 庭图谱,是以图形来表示家庭中三代人之间关系的方法。 家庭结构图可以直观地提供有关家庭历史、婚姻、伤病等重 要家庭事件、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互动状况等重要信息,帮 助社会工作者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模式,服务对象在家庭中 所处的位置,以及家庭对服务对象的影响等。

社区工作实务

社区工作实务

社区工作实务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各种服务和管理工作,旨在促进社区居民的福祉和社区的发展。

社区工作实务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开展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在社区工作实务中,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知识与技能,以期达到社区服务和管理的最佳效果。

首先,社区工作实务需要建立健全的社区网络。

社区网络是指社区内各种资源和关系的网络结构,包括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社区机构等。

建立健全的社区网络,可以更好地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这需要社区工作者积极了解和挖掘社区资源,建立社区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社区内各种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其次,社区工作实务需要进行社区需求评估。

社区需求评估是指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问题,为社区服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时,需要充分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

此外,社区工作实务需要开展社区活动和服务。

社区活动和服务是社区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健康服务、社区安全管理等。

在开展社区活动和服务时,需要根据社区需求和资源情况,设计和组织符合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的活动和服务项目,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

最后,社区工作实务需要进行社区管理和监督。

社区管理和监督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社区规划管理、社区资源配置、社区环境卫生等。

在进行社区管理和监督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社区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进行。

总之,社区工作实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社区工作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工作方法和技巧,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管理。

只有不断提高社区工作实务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福祉。

社区工作实务

社区工作实务

社区工作实务社区工作实务是指一种基于社区资源和组织,通过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工作。

社区工作实务旨在促进社区内的发展,帮助居民更好地适应社区环境,生活得更加健康和有意义。

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社区工作实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我们就从社区工作实务所需的技能、社区工作的目标及其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大家介绍社区工作实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社区工作的目标社区工作的目标主要是维护社区居民的权益和利益,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区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贡献。

社区工作的目标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区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这就需要社区工作者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把握他们最关心、最重要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提高社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

社区工作者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这有助于提升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影响力,带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社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

社区工作者还需要通过加强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服务能力,促进社区组织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资源。

二、社区工作所需的技能社区工作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能,这些技能能够帮助社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以下是社区工作所需的技能:1.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社区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社区工作者需要能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其中。

在日常工作中,组织能力帮助社区工作者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计划。

2.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社区工作者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

社区工作者需要与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关切,并通过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3.教育和培训能力社区工作者还需要具备教育和培训能力,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社区工作实务作业2(精)

社区工作实务作业2(精)

《社区工作实务》作业二一、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实践中所指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 D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房屋建筑以及其他生活设施,构成了城市社区的( C聚落形式,是社区的重要物质载体。

3.社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其中,(C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区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4.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是( B以人为本,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5.(D居民会议是居民委员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本居住地区的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组成。

6.社区党建工作的( A群众性既是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决定的。

7.社会学上的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 C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8.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结构最大变化是“单位人”转为“社区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为对(B社区的管理。

9.社区诸要素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并有效发挥社区功能的过程和状态,我们称之为(A 社区整合B。

10.( C社区治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体现,它变政府的单向管理为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民主自治有机结合,实现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共治。

11.(D社区是城市管理体系中最基础的细胞,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基本的纽带,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开展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阵地。

12.社区治安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以下的( A民间调解。

13.( C居民小组是居民委员会下设的按居民居住状况由若干户组成的城市中最基层的居民组织。

14.( A群众性是社区党建工作最基本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在领导体制、组织形式、工作原则上的重要特征。

15.社区党建工作主要内容是(C服务工作16.( D社区参与是社区全体成员对所在社区自发形成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从而自觉地为社区事务尽心尽力。

17.社区管理中,社区( D党组织理应发挥自身的组织网络优势,成为各类管理主体的引导者和协调人,才有可能发挥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

《社区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3029课程名称:社区工作实务/Case of Social Work学时学分:42学时/3学分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适用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开课部门:综合教研室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技术专业课程,也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了解我国社区的性质、构成和发展情况,并掌握社区工作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并投身于社区工作实践。

授课对象主要是本专业二年级学生。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社区工作实务》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一定的公共管理、实地调研和社区相关知识,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

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将为后续的《社区管理》等相关课程提供铺垫。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的实施步骤和工作技巧,实践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尽量缩减整个课程的章节和容量,实践也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安排。

第一章社区工作概述第一节社区工作的概念和功能第二节社区工作者的角色和历史本章基本要求:理解社区工作的概念和功能,掌握社区工作者的角色和历史本章重点:社区工作者的角色本章难点:社区工作者的角色第二章社区工作程序第一节认识社区——社区分析第二节关系建立与问题介入第三节社区组织工作本章基本要求:了解社区组织工作,掌握社区分析、关系建立与问题介入本章重点:社区分析、关系建立与问题介入本章难点:关系建立与问题介入第三章社区工作工作技巧第一节社区工作的微观技能第二节社区工作的中观技能第三节社区工作的宏观技能本章基本要求:了解社区工作的宏观技能,理解社区工作的微观技能、社区工作的中观技能本章重点:社区工作的微观技能、社区工作的中观技能本章难点:社区工作的微观技能、社区工作的中观技能第四章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第一节发起人、呼吁者、发言人第二节谈判者、组织者、调停者、顾问本章基本要求: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各种角色本章重点:发起人、呼吁者、谈判者、组织者本章难点:发起人、组织者四、课程学时分配五、参考教材参考教材一:《社区工作实务》作者:徐勇、陈伟东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教材二:《社区服务指南》作者:李雪萍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4参考教材三(实践部分参考教材):《社区工作实务》课程实践部分指导书编写者: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教研室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注重实践环节教学。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会工作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干预策略等实务操作技能,并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工作的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技能,如访谈、调查、评估、干预等。

4.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社会工作概述1.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内涵2. 社会工作的历史和发展3. 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二单元:社会调查与评估1.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2. 社会评估的原则和技巧3. 问卷调查和访谈技巧第三单元:个案工作1. 个案工作的概念和流程2. 个案管理和服务计划3. 个案工作中的沟通和关系建立第四单元:小组工作1. 小组工作的定义和目的2. 小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3. 小组工作中的领导和支持第五单元:社区工作1. 社区工作的概念和目标2. 社区工作的方法和技巧3. 社区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和协调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问题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务操作:模拟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实务技能。

5. 反思与总结: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

五、课程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中的表现。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问题能力。

3. 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项目完成质量。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推荐使用《社会工作实务》等专业教材,以及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作为参考资料。

社区工作(第三版)第2章

社区工作(第三版)第2章
一、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 二、伯顿的二分法——直接干预和非直接干预 三、泰勒和罗伯特的五分法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一、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
(一)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理论通过对社会整体和社区内部的分析,假定可以通
过和谐的共识手法,达到社区的稳定,使居民有归属感而且能够
互相合作,从而促进社区内部人力、物力资源的综合发展。
(5)社区联络
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社区机构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发掘社区资 源、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章 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 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
一、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三、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 四、工业革命与社会安全立法对社区工作的推动 五、福利国家思想与社区工作的发展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三)社区发展理论 6. 社会运动和社会变迁理论
• 吉登斯将社会运动分为民主运动、劳工运动、性别运动、生态运动四种 • 哈勃则从两组不同的准则来区分:一是从改变的程度上区分为改良的和激进
的;二是从改变的对象上区分为工具性的和表达性的 • 中国台湾学者廖荣利将社会运动分为支援性社会运动、抗议性社会运动和改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三)社区发展理论
3. 沟通和做决策理论 • 沟通的三个层次
(1)专家与地方领袖、地方领袖与居民、社区工作者与领袖及居民 (2)社区发展知识与方法的传播 (3)社区发展的各级机构及民间观念的交流传播
• 决策的四个阶段
(1)争论 (2)评价 (3)决定 (4)经营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

社区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社区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引言:社区工作实务课程是培养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为将来的社区工作做好准备。

本文将探讨社区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安排和评估方式等。

一、课程目标社区工作实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理解社区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 掌握社区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社区调研、社区规划和社区组织等;3. 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能够与多方合作,解决社区问题;4.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有效地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和合作;5. 提高自我反思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社区工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社区工作实务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介绍社区工作的定义、目标和原则,探讨社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使学生对社区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 社区调研与分析:介绍社区调研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培养学生分析社区问题和需求的能力;3. 社区规划与组织:讲解社区规划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和组织社区活动的能力;4. 社区资源与网络:介绍社区资源的分类和利用,培养学生与社区居民和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5. 社区参与与动员:讲解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社区居民进行有效沟通和动员的能力;6. 社区评估与改进:介绍社区工作的评估方法和改进策略,培养学生对社区工作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社区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以下方式:1.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社区工作的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如社区调研、社区规划和社区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社区工作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个案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挑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5.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进行社区工作的报告,展示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社区工作实务PPT课件

社区工作实务PPT课件

2020/3/20
32
The end !
不妥之处请多批评指正,谢谢!
2020/3/20
33
及时了解反映社情民意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的岗位设置社区居委会六大委员会社区服务站五大规范岗民情民意委员会民情民意委员会公共事业发展委员会安全与民调委员会共建与协调委员会社会福利委员会公共环境委员会公共事人口计生与公共卫生人口计生与公共卫生社会福利与劳动保障公共环境与环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综合事务社交叉职责如何处理?在党委领导下分工负责各有侧重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制定社区联席议事会议制度确保社区组织之的作合有之间的协作配合和有效衔接
2020/3/20
11
社区发展历程(四)
▪ 中办发23号文件出台后,全国各地开始调整居民委 员会辖区规模,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 则进行改革探索。
▪ 北京进行了“民选街聘”社区事业干部的试点 ▪ 很多地方开始对社区工作者进行海选 ▪ 各地普遍开始大规模地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 ▪ 社区工作者开始逐步向职业化、专业化道路迈进。
▪ 驻区单位的优势:设备、资金、人力、技术 等优势
2020/3/20
31
整合资源的方法与技巧
(一)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的方式整合资源
感情早培养(不能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 脚)——征求服务需求和意见
找准利益结合点,双方合作共赢(不是单向 索取)
动员深层参与,合作共建
(二)通过组织带动的形式整合资源(先易后 难)
2020/3/20
19
社区服务站的工作职责
1. 代理代办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 2. 组织开展社区公益服务 3. 组织开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 4. 培育和壮大社区公益性服务组织 5. 及时了解反映社情民意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

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系统理论概念:“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个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

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

工作重点: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工作特点:1.对问题的分析不再局限为个人(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例模式)的归因,而是从整体上分析。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服务对象的生理或心理行为特征,而是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3.动态实务。

4.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

在横切面考虑问题的所有相关层面,在纵贯面注意问题的处理流程和阶段性步骤。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生态系统理论是分析“人与环境”互动的具体工作框架。

包括“栖息地”和“生存空间”两部分。

“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存空间”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

工作评估的核心和具体内容:1.生命周期。

指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及历史变迁中的生活事件对个人生活产生意义。

2.人际关联。

每个人都需要且都拥有与他人联系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构建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

这也是评估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指标。

社区工作实务考试大纲

社区工作实务考试大纲

社区工作实务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社区工作实务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社区实际工作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社区工作基础知识:包括社区工作的定义、原则、方法和技巧,以及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

2、社区工作实务知识:包括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社区服务设计与管理、社区活动策划与实施、社区关系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3、社区问题分析与解决:包括社区问题的识别、分析、解决和评估等方法,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流程和技巧。

4、社区发展与创新:包括社区发展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策略,以及创新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和应用。

5、社区工作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考查考生对社区工作实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试题难易程度比例为: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30%,难题约占30%。

四、考试要求1、考生应具备扎实的社区工作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考生应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试题含义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3、考生应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4、考生应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得以任何方式作弊或干扰他人。

五、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

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2、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要求考生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

3、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

要求考生判断题目的说法是否正确。

4、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

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包括对概念的解释、分析问题的要点等。

5、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

要求考生对给定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提出等。

社区工作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区工作的目标?A.促进社区居民参与B.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C.推动社区经济发展D.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答案:D.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社区工作百问百答

社区工作百问百答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严格依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

最新大纲专家诠释归纳命题重点难点试题精准考点明晰准确预测命题动向真题汇编名家点评快速提高应试能力《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含三篇内容,第一篇社区工作基础知识,包括社区概述,社区工作实务以及社区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第二篇公共基础知识,即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普遍涉及的法律知识、哲学、政治知识、科技人文等内容,涵盖全部重要考点;第三篇职业能力测验,根据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所需要的能力测评要求,精心讲解理论知识点与典型试题,方便考生全面掌握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快速提升社区工作能力。

目录第一篇辜社区工作基础知识第一章社区概述第一节社区的内涵第二节社区的历史演变第二章社区工作实务第一节社区工作概述第二节社区工作的内容第三节社区工作各阶段的要求第三章社区建设第一节社区建设的含义及基本原则第二节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及实现条件第三节社区建设的内容第四章社区工作相关法律第一节行政法第二节民法第三节婚姻法第四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节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六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篇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法律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第三节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章宪法第一节宪法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第五节国家赔偿制度第三章刑法第一节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二节犯罪和犯罪构成第三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第四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第五节共同犯罪第六节刑罚第七节刑法各罪第四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劳动合同第二节劳动基准法和工资法律制度第三节劳动争议处理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第二节人对物质世界的现实把握第三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四章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第一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第二节社会基本结构第三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四节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五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第三节真理和价值第三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第一章邓小平理论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第四节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第五节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第六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第七节“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第四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第三章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三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第四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第五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六节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第四部分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第一章行政管理第一节行政管理概述第二节行政组织第三节行政运作第四节行政监督第二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概述第二节公共政策制定第三节公共政策系统及运行第五部分科技、人文常识与国情国力第一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节科学技术及其作用第二节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第二章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第一节科学常识第二节科学前沿问题第三章人文常识第一节历史常识第二节文学常识第四章国情国力第一节国土与资源……第六部分应用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第三篇职业能力测验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部分判断推理第三部分数量关系第四部分资料分析书名:社区工作百问百答社区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区2.什么是社区组织3.什么是社区党组织4.什么是社区居委会5.什么是社区服务站6.社区中各组织间的关系7.什么是社区工作8.社区工作的特征9.社区工作的目标10.社区工作的功能11.社区工作的内容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12.社区工作者的含义13.社区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14.社区工作者应扮演的角色15.社区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知识16.社区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17.什么是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18.社区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要点19.如何推进社区志愿者活动20.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之间的关系社区工作模式与方法21.什么是地区发展模式22.什么是社会策划模式23.什么是社会行动模式24.社区建设的含义25.社区照顾的含义26.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27.如何进行社区基本情况分析28.如何进行社区问题分析29.如何进行社区需求分析30.如何进行社区资源分析31.如何对社区动力进行分析32.社区工作在准备阶段的工作要求33.社区工作在启动阶段的工作要求34.社区工作在巩固阶段的工作要求35.社区工作在评估阶段的工作要求36.社区工作中的组织技巧037.社区工作中的社区教育技巧38.社区工作中的策划技巧39.如何利用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中开展工作40.如何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中开展工作41.怎样编写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42.社区项目的评估方法社区党建43.社区党建的含义44.社区党组织如何发挥在社区中的领导作用45.社区党组织如何凝聚群众力量参与和谐社区建设46.社区党组织怎样协调社区党建工作47.社区党组织如何做好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48.社区党组织怎样搞好社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社区服务49.社区老年人服务的主要内容50.如何在社区中开展老年人服务51.怎样在社区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52.如何利用“星光老年之家”等设施为老年人开展服务53.社区青少年服务的主要内容54.怎样开展社区青少年服务55.如何在社区中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56.怎样在社区中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57.社区残疾人服务的主要内容58.如何在社区中开展残疾人服务59.怎样搞好社区精神病人的服务和管理60.如何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61.怎样为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社区社会福利62.什么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3.如何做好城市低保家庭的保障工作64.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65.如何办理社区居民医疗救助66.临时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67.如何办理社区居民临时救助68.什么是优抚工作69.怎样开展优抚工作70.殡葬工作的主要内容71.怎样开展殡葬工作72.如何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社区医疗和计划生育73.如何开展公共卫生宣传活动74.怎样开展社区环境卫生工作75.怎样开展社区医疗卫生工作76.如何开展社区计划生育工作77.怎样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社区治安和人民调解78.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含义79.如何做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80.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81.什么是社区矫正82.社区矫正的对象83.社区矫正的方法84.什么是人民调解85.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哪些纠纷,不受理哪些纠纷86.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守的原则87.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程序88.人民调解员应当履行的职务和遵守的纪律社区文化、教育、科普和体育89.社区文化的含义90.怎样组建和管理社区文化组织91.如何搞好社区文化建设92.社区教育的含义93.如何开展社区教育94.怎样开展社区科普宣传工作95.如何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环境卫生和社区共建96.如何开展“五好家庭”评比活动97.怎样开展爱国卫生活动98.怎样加强社区环境整治99.如何加强社区环境保护100.如何与驻社区的机关、团体、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共建活动附件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附件2: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初级社工实务: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实务(二)

初级社工实务: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实务(二)

第⼆节⼉童社会⼯作主要内容 ⼀、宏观的⼉童社会⼯作 定义:⼉童社会⼯作是⾯向整个社会的,是社会⼯作的宏观领域。

它主要包括: 1、推动有关⼉童的⽴法 ⼉童社会⼯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政府在⼉童福利、权益保护⽅⾯的⽴法,敦促政府在⼉童营养、卫⽣等⽅⾯的投⼊,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童福利⽅⾯的建议和意见。

2、促进对⼉童的养育 ⼉童社会⼯作就是要通过多⽅⾯的努⼒,促进对⼉童的良好的养育。

⾸先是保证⼉童的营养;其次是保证⼉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3、推动⼉童教育事业 包括: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落实;提⾼家庭教育的质量;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平;帮助⼉童养成健康⼼理;指导⼉童与其他⼉童友好相处,学会在集体中⽣活;教会他们⾯对⽣活中的各种问题等。

4、创造⼉童快乐成长环境 游戏和娱乐是⼉童⽣活的⼀部分,⼉童社会⼯作者需要通过多⽅⾯的⼯作,为⼉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

5、加强⼉童卫⽣保健 ⼀是妇婴保健,即减少婴⼉死亡率;⼆是学校卫⽣⼯作,即通过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法促成⼉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全⾯提⾼其⾝体素质。

6、开展⼉童家庭服务 主要有三个⽅⾯:⼀是对家庭中⼉童权益的保护;⼆是针对亲⼦关系和⼉童教育⽅⾯的服务,使⽗母与⼉童之间、⼉童与其他家庭成员或邻⾥之间愉快、友好地相处;三是在社会上建⽴对个别“问题”⼉童的服务机制等。

7.增强⼉童权益的保护 通过流浪⼉童救助、辍学失学⼉童助学、发展偏差⼉童矫治、残疾⼉童康复等⼿段,保护⼉童的合法权益;保护⼉童的健康成长,即对危害⼉童健康的⾏为予以打击;教会孩⼦⾃我保护、提⾼⼉童⾃我保护能⼒等⽅法实施对⼉童的保护。

  8.提供⼉童的信息与资讯 ⼉童社会⼯作者需要随时了解⼉童的发展需求,评估国家、社会采取的⼉童福利措施,认识⼉童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

此外,⼉童社会⼯作还存在于公共关系层⾯上,即宣传⼉童权利、解释⼉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社区工作实务第一章社区调查与分析技巧第一节社区资料的收集一、步骤(一)确定调查的主题及目标。

(二)界定调查的问题与范围。

(三)根据调查的目的和现实条件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

(四)问卷发送及回收。

(五)数据整理及分析。

(六)发表“社区调查结果”。

二、方法(一)问卷调查法问卷是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一种类似于体温表、磅称、米尺那样的工具。

其用途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它所收集的是有关社会现象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各种资料。

问卷调查可以分为送发问卷调查和访问问卷调查。

前者是调查者派人将问卷送发被选定的调查对象,等被调查者填答完后再派人收回问卷。

后者是调查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当面提出问题,然后再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问卷。

1、问卷设计原则(1)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是为回答者考虑,它是问卷设计的首要原则。

(2)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

(3)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2、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1)前期探索性工作(2)设计问卷初稿(3)试用(4)修改定稿3、问卷的基本结构(1)卷首语——是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

(2)问题和答案1)开放式问题:只提出问题,但不给出备选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2)封闭式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备选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3)编码(4)其他资料是指访问员姓名、访问日期、审核员姓名、被调查者住地等有关资料,可置于封面上,也可置于问卷最后面。

4、问卷中问题的形式(1)填空式,即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答案的回答方式。

(2)二项选一,即问题的形式只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这种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3)多项选一,即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作为回答。

这是各种社会调查问卷中采用的最多的一种问题形式,其答案特别适合于进行频数统计和交互分析。

在设计上,这种问题形式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保证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4)多项限选,即在所列举的多个答案中,要求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有限个。

(5)多项任选,即在所提供的答案中,被调查者可以任意选择各种不同数目答案的一种问题形式。

(6)表格式,即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式。

(7)相倚问题所谓相倚问题是指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

前一个问题称作“过滤性问题”,后一个问题则称作“相倚问题”。

5、问卷中答案的设计所谓答案的穷尽性,指的是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

所谓答案的互斥性指的是答案互相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相互包含,即对于每一个回答者来说,最多只能有一个答案适合他的情况。

(二)访问调查法1、什么是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也称访谈法。

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2、访问调查法的种类(1)结构式访问:又称标准化访问,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问。

(2)非结构式访问:按一定调查目的和一个粗线条的提纲进行的访问。

3、访谈的过程(1)接近被访者(2)提问的种类及方式(3)听取回答的技巧(4)访谈的结束(三)集体访谈法1、什么是集体访谈法集体访谈法即开调查会,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名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2、集体访谈法的种类3、集体访谈的过程(1)集体访谈前的准备1)明确会议主题。

2)准备调查会提纲。

3)确定会议规模。

4)物色到会人员。

(2)集体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1)打破短暂沉默。

2)创造良好氛围。

3)开展平等、民主的对话。

4)把握会议的主题。

5)做个谦逊、客观的倾听者。

6)做好与会者之间的协调工作。

7)做好会议记录。

8)及时结束会议。

(3)做好集体访谈后的工作1)及时整理会议记录。

2)回顾和研究会议的情况。

3)查证有关实事和数据。

4)做必要的补充调查。

第二节社区资料分析方法一、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一)审核1、实地审核2、系统审核(二)复查所谓资料的复查,指的是研究者在调查资料收回后,又由其他人对所调查的样本中的一部分个案进行第二次调查,以检查和核实第一次调查的质量。

复查的基本做法二、资料的编码和录入(一)编码项目或问题编码你的性别:①男②女 1你的年龄:岁 2-3你的文化程度: 4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及中专④大专及以上您的月收入为元 4-7……(二)数据录入1、数据录入方式2、数据输入软件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经过审核、整理后与汇总后,还需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才能揭示出调查资料所包含的众多信息,才能得到调查的结论,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划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前两者可称为初级统计,后者称为高级统计。

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作详细介绍,详见《社会调查方法》及《统计学》课程。

当调查形成理论性成果后,以总结、调查报告等方式表现出来,发表“社区调查结果”。

工作者可通过社区居民大会、社区媒体(公布栏、报纸等)发表。

如果是通过社区居民大会发表调查结果,则更可以创造一个引发居民共同思考社区现状及问题的机会,也让社区居民有机会一起为社区未来的方向思考和做决定。

第二章社区介入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关系建立的过程与方法工作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目标指向的活动。

工作者为了一个目的的实现或特定任务的完成,而进入社区应该是有计划和准备的 , 应该从与居民的接触和与政府部门的接触两方面着手。

一、与社区居民的接触社区居民是社区工作的资源,也是社区工作的归结点。

居民是社区工作者开展社区工作的依靠对象,又是我们实现社区工作目标的受益群体。

接触社区居民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通过讲话、访问、电话交流、电子媒介等不同形式进行。

(一)接触的种类一般而言,从接触的动机来说,社区工作者要透过与居民的接触,达到以下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和社区;使他们提高其社区参与。

为此,我们一般运用探索性接触(explorative contact)和招揽性接触(recruiting contact)这两种方法。

下面我们分别讲解。

1、探索性接触。

了解社区是进入社区的重要一步,而了解社区中的成员,他们的所思、所想、生活的地方、对事物的感受与看法、他们的互动方式、状态和网络,更是不可或缺。

除透过文献、与社区领袖交谈以为,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工作者亲自与社区居民接触。

这样的接触可以使工作者印证在文献中或过去工作伙伴中所得到、所累积的知识,更可亲自“感受”服务对象的感受,这对工作者去界定社区问题和认识他们眼中的社区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也让社区居民认识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来做什么?从而提高他们对我们的接纳、认同,为以后建立一个信任、合作的工作关系打下基础。

2、招揽性接触。

社区居民是力量的源泉。

特别是基层工作,如何招揽推动基层,参与他们自己的组织或社区事件是组织者最为重要的工作。

简单来说,招揽就是使被接触对象的参与有所提升,使他们“置身其中”,由冷淡、无奈、无动于衷转变为关切、希望和行动,以达到“增权”。

(empowerment)的目的。

(二)接触的原则1、态度要热诚、认真、开放和有力量。

2、引导居民去思索、讨论及分析集体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三)接触的过程1、接触前的准备(1)考虑清楚接触的目标和出发点。

(2)选择建立联系的对象。

(3)选择访问时间。

(4)准备话题,引导访问的开始。

(5)穿着得体。

(6)预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克服的方法,以免临场阵脚大乱。

(7)对前往访问的场所环境有所了解,要做好准备。

2、与居民接触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居民,首先是设法建立信任关系和引起谈话兴趣,所以要分层次地展开。

(1)介绍自己:要准备一两段开场白,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采取不同的自我介绍方式1)可说明自己是由与他熟识的一个朋友介绍而来的。

2)可用自己和对象都熟悉或有好感的活动作为谈话线索介绍自己,如上周的消夏晚会,前天的社区会演是自己策划的等等。

3)对不信任的人可适时出示证件,打消其顾虑。

4)赠送一些物品或宣传单张让其收存,加强对工作者的信任和好感。

5)态度热情、诚恳,面带笑容,并清晰地介绍访问的目的,表达对被访者的关心和一定的关注。

(2)展开话题(3)维持谈话3、结束对话和访问初次接触不要太长、除非他有特殊的个人问题需要及时和深入了解。

肯定和小结个人和任务目标完成的情况,临别时留下进一步联系的方式,鼓励他们主动联络你。

4、接触以后(1)记下主要资料。

离开被访者后记下有关资料:有用的地方及数字、被访者的背景、谈话留下的印象、受访者的反应、热心程度、是否容易被调动、他的人际网络情况等。

(2)总结。

目标达到情况,自己对对象的感受、评估对象以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妥和遗漏、有否补救的余地等。

总之,与居民接触是做好社区工作的第一步,工作者要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地用心去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心声熟悉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心理特征,将爱与关怀传递给被访者,这是比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

二、与地区团体和政府部门的接触(一)工作者与不同组织交往的重要性与一般组织相同,任何团体都无法拥有所有资源,因此,不可能自给自足。

而服务对象要解决问题时,社区工作者通常是协助他们争取资源,如经费、活动场地等;又或者是协助他们善于运用不同政府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如申请低保。

此外,社区工作者也协助服务对象谋求改变政府部门的日常运作常规,使其能更适合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

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可能要游说政府官员,以争取政策改变。

(二)影响组织行为的各种因素1、组织分析(1)了解组织的目的、任务、结构、组织文化的表现和特点;(2)注意关注组织内有影响的人士,表面以及真正有影响力的人是有分别的;(3)注意组织内成员执行任务的表现、价值观和性格,哪些是工作者要交往的成员?(4)应为各组织机构建立档案;(5)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入区时的走访,不定时的探访、集体文化娱乐活动,请各组织部门领导观看文艺演出、请组织以外的人士谈话,如服务对象及区内的重要人物;另外组织间交换刊物和报纸等。

2、组织关系分析任何组织都会有自己的目标、提供服务类型或主要的功能,其稳定发展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汲取各种资源,与相关的组织交往也是汲取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

这种交往是为了从中获益,而能否获益,受到组织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在组织关系分析中需注意以下各项:(1)组织关系的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交往要因时制宜,以能维持和谐关系、增加未来合作可能性为出发点。

(2)团体或组织服务对象遇到问题时,视其具体, , 情况分析所需资源及可能予以协助的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