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管理与内地的比较研究
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的比较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需求者据以决策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上市公司自身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
长期以来,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比较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普遍关心和重视的核心问题,中外会计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①。
但是,细研读这些成果后,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第一,过分注重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而比较的实质性内容过少;第二,只重视比较差异,未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第三,专门注重于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比较研究,仍很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总结。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这三个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详细而系统地比较分析,从深层次剖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大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以及大陆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理性的预期和展望。
一、引言由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及社会经济环境上的差异,造成了这三个地区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存在很大的差别。
从法律渊源上来看,台湾的法律制度受大陆法系的影响较大,其有关上市公司的具体法令、法规具有浓厚的大陆法系的特点,如,《台湾公司法》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些具体细节较大程度的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做法,台湾的《商业会计法》的法律体系归属应划入到大陆法系之内,它基本上是法典型的成文法。
香港由于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受英美法系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英国人的习俗、商例、政策等广泛的渗透于香港《公司条例》和《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规则》之中,因而香港的法律较多的强调惯例在会计实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大陆法系,但其具体的立法更多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且祖国大陆的《公司法》博采众长,在具体的制定中适当地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律、法规中的科学和先进的做法,并且吸收了港、台地区一些合理的法律条文,中国现已颁存的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还有《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
香港与内地教育经费管理差别分析
83 彳 乙无 饺 自筹 1 . 8 乙元, 费构 螂缴 学 72 经 量 报 道 , 会 广泛 关 注 , 多 优 秀学 生 的 高 考志 愿 也纷纷 倒 向 了 拨 0 . I 社 许
藿黼 寂 皎。— 之陋l 士 , 幽均清 华 匕k 侈 知 名 髓 以乎 变 化 , 4 l 箸 具 奉睛况 F : 图 成 了 二 类 学 校 。这
导 的 务策 戈 l 弛 ] 螂 氆 。从 机 构 殳
运 作
文 大学 财 务处 除 了 日常 会 卜核算 务管 理 夕 , 十 分 重 }商 务 l - I还 - 见
务雪 ]作 。 栋 捌 f  ̄ ] Tf 务史 , 牧 还 敞 等 — ] f t. i 绦财 J 嗡 旨 门 , 门负 责 经 费 筹 黹 T 部 专 专 门 没 置 了“ 学 挺与筹 大
作 。wj - r ̄ z
运坼襄妹# 专r
前阿多 作廿 垂 眶圄 陧度 。彳 内 E
昔经费 的柳 构 恳 见的 。 眇
高校 , 设 商务
经 费筹 措 情 况及其 走 向 尧叻 力
费 的8 % . 本 保 i O 基 正了学 梭
香港 中 文 : 提 供 的 资 料 ,0 2 O 学 年 ,香 港 巾 2 0l O 2 —
文 ’ 阻 为2 7 9 己 具 体 f 下罔 : , 靓
近 年 来 . 了促 进 高 等 教 育的 发 腱 . 港 政 府 (升饥I 人 为 香 j
的 ≥ l 1, 蚵 门 板 许多 自主叔 , 耔 } 2翅_ J 牧 不 雌 婪 政镶 l ‘ 平 】 T . 港 香 利 的 社会 环 境 , 陂开 展 经 费 等措 T 作 。2 0 - 2 0 积 0 4- 0  ̄ -
香港会计准则与国内的区别分析.
香港会计准则与国内的区别分析香港会计准则与国内的区别分析香港会计准则与国内的区别分析香港会计准则与国内的区别分析 2007年12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签署了《关于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HKFRS)等效的联合声明》。
这是继2006年5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就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情况发表联合声明后,两地会计准则接轨的又一项实质性进展。
内地与香港签订会计等效协议后,将会有利于今后与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会计等效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强做大,有利于贯彻“走出去”战略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一一一、、、、新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体现新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体现新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体现新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体现新准则体系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的精神,在框架结构上也与国际会计准则类似,其与香港准则趋同变化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会计要素的计量新会计准则按国际惯例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会计体系,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二)坏账准备香港准则规定的坏账准备计提范围比内地广,不仅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还包括应收债券等一切应收债权。
而新会计准则在应用指南中对坏账准备的规定是核算企业所有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的坏账准备。
(三)存货内地准则原来规定发出存货计价可采取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香港准则不接受后进先出法,其余方法则与内地准则相同。
新的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从而实现了与香港准则的趋同。
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比较
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比较陈慧【摘要】本文将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两地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找出内地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This paper compared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alyz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m in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identified the issues of budget management in Mainlan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proposed appropriate measures.【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1(030)031【总页数】1页(P85)【关键词】高校;预算;财务管理;比较【作者】陈慧【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31 内地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模式内地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主要由学院财务部门负责。
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不得遗漏和隐匿,不得在预算之外另留收入项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高校内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小金库”现象。
其操作方法就是下属部门为了满足小团体利益,截留收入,并将其作资金的体外循环,而并不纳入整个学校的综合收入预算之中。
另外,高校内部综合预算在预算当年由财务部门于1、2月开始编制,通过多次研究、商量,最后在4月前后通过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后,下发到校内各部门。
这样学校内部综合预算编制完成并执行已经是预算当年的4-5月份,给及时执行当年预算以及安排预算指标造成困难,使日常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不能及时跟上。
2 香港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的模式香港高校一般设有专门的财务预算机构。
浅谈香港财政特点及其对内地的借鉴意义
向的作用,主要作用于功能风险和服务 风险两个维度,即参与评论的消费者的 信用等级越高消费者网购时感知风险 就越低。
作者简介:郭安凤(1989-),女,汉 族,山东泰安,硕士研究生,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管理系统优化与战略管理。
度的有效加强,是我国内地大陆政府需 要重点借鉴和学习的内容之一。受社会 主义体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政 策的影响,我国大陆内地的地方政府在 财政经济税务的征收和管理上,自主管 理的权限较小。想要更好的加强政府在 财政经济支出方面的管理制度,就必须 从更好的优化财政经济税务征收的管理 结构方面入手。
(2)加强政府财政支出的管理力度 在香港政府众多的财政管理政策之 中,政府在财政经济支出方面的管理力
服务风险的相关系数为-0.145,在 10%的 水平下显著,呈负相关。
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线评论 的质量对网购消费者感知风险起着反 向的作用,主要作用于功能风险和心理 风险两个维度,这就意味着评论的内容 越真实越于产品密切相关消费者网购 时感知风险就越低;在线评论的数量对
(2)延长预算管理时间,编制管理 较为严谨
根据不完全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香 港政府的财政经济从上个世纪末期开 始,程逐年增长的方式正在不断发展。 不同于中国内地财政计算的年度月份分 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总结管 理年度,是每一年的四月份到第二年的 三月份,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是政府财政 资源的管理分配时期,每年的十月到第 二年的三月是香港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预 算的编制阶段,最后的三月到四月,则 是政府财政编制规划工作的最终审核和 通过阶段。中国香港政府的财政盈余截 止到本世纪初期,已经达到了将近六百 亿港币的发展水平,这与香港特有的财
香港 财政管理 内地
受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剧的 带动和影响,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 的经济交流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作为 世界最大的金融都市之一的香港,在经 济全球化发展阶段的世界市场环境中, 其经济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香港 特别行政区面危机形式,积极采取了各 种应对政策,在财政管理发展上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香港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 内容,对内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香港与大陆资本市场的比较研究分析
香港与大陆资本市场的比较研究分析一、引言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而大陆则是拥有巨大经济基础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两地资本市场自然也是有所差异,本文将探讨二者的比较研究,并借以分析二者的优缺点。
二、市场规模比较香港的股票市场经历了繁荣和萧条,但它仍然是尚未被超越的亚洲金融中心之一。
截至2021年,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达到44.94万亿港元。
相比之下,中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已经高达104.6万亿人民币。
三、市场监管比较香港的证券监管机构是香港证券及期货委员会(SFC),主要负责发行、买卖和交易证券、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产品。
SFC 主席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任命,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任。
相比之下,大陆的证券监管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也是负责证券和期货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工作。
CSRC主席和副主席由国务院任命。
四、IPO比较香港是东亚地区最主要的IPO市场,竞争对手包括上海、纳斯达克等。
从2018年以来,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IPO市场。
然而,IPO的审核过程在香港较为严格,时间较长。
与此相比,中国内地的IPO市场容量不小,但审核过程则更为依赖机构。
由于审查程序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大多数中资企业首选大陆市场而非香港市场。
五、交易时间和成本比较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时间为早上9点15分至下午4点。
相比之下,大陆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时间为早上9点30分至下午3点,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时间则为早上9点15分至下午3点。
交易手续费用方面,香港市场通常比内地市场更高。
六、结论综上所述,香港和大陆的资本市场各有优势和劣势。
香港是一个规模较小但较开放和国际化的市场,同时也非常受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而大陆市场则由于其庞大的经济体和庞大的国内投资人口而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另外,由于二者的监管机构和交易规则不同,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选择。
从长远来看,随着两个市场的不断发展,它们将趋于更加统一和发展壮大。
澳门、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货币银行法律制度评析
澳门、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货币银行法律制度评析19XX年7月,全球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回归到祖国怀抱,19XX年12月,经济繁荣的澳门也将回归祖国。
澳门和香港实行的都是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完善的货币银行法律制度,这是两地经济发展的保证。
祖国内地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也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探索中初步建立了一套新的货币银行法律制度。
将澳门、香港和祖国内地的货币银行法律制度作一比较,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对于祖国内地正在进一步深化的银行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澳门、香港与祖国内地货币发行制度比较(一)澳门的货币发行制度澳门在20世纪以前没有自己的货币,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中国银元、铜钱和其他一些国家银币。
19XX年9月4日,葡资的大西洋银行获得澳门行政当局授权,开始发行澳元;19XX年10月,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也获授权,成为澳门地区第二家发行货币的银行。
依照澳门的有关法令规定,发行澳元必须有100%的等值黄金、外汇资产作准备金,缴纳给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作为发行澳元的担保和外汇储备。
除澳元外,在澳门流通的其他货币还有港元、美元、英镑、日元和马克等,其中港元的流通量占有较大比重,在大宗对外贸易的结算中,使用港元的数量要大于澳元。
为保证澳门的国际收支平衡和澳元币值的稳定,澳门在允许外汇自由进出的前提下,同时也对部分外汇汇兑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如规定外贸进口所得外汇收入,应将外汇收入的50%按低于银行汇率的公价汇率,强制性地汇兑给货币暨汇兑监理署,以保证澳门的外汇储备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同时实行澳元直接与港元挂钩的政策。
(二)香港的货币发行制度长期以来,香港行政当局将货币发行权授于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行使(19XX年有利银行也被授权发行货币,但已于19XX年被撤销)。
19XX年5月,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也获授权,成为香港第三家发行货币的银行。
依照香港的有关法律规定,发行港元必须有100 %的等值外汇资产作准备金,即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元前,必须按7.8港元等于1美元的比率,将等值美元存入港府管理的外汇基金,取得外汇基金发给的“债务证明书”后,方可凭此发行等值港元。
浅析香港财政运行及其对内地财政的启示
浅析香港财政运行及其对内地财政的启示
1、香港财政运行的基本状况
香港是亚洲最具发达地区之一,拥有高效的经济体系和强大的贸易能力,成为了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总量约占中国经济总量的3%,财政收入也规模庞大,主要来自于税收和货币发行等领域。
同时,香港的财政支出方面同样是非常庞大的。
通过合理的财政收支预算和资金运作,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经济的良性发展趋势。
2、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内地财政的启示
首先,香港在推动财政收入增长方面实行了多种方式。
比如,香港施行的“平税制度”,将税收收入慢慢提升到国际标准,同时香港还在推行增值税制度,弥补现有税收制度的不足。
对此,内地可以考虑加快税收收入的调整,完善税收制度,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其次,香港在加强财政支出方面,采取了相对稳健的政策。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共开支,不但仅限于当下,更注重长远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香港在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也非常明智。
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民众享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
最后,香港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相对注重公众的参与和沟通,更好地保证了政策目标的实现。
内地可以借鉴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事务管理的高效和透明,加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
这样有助于增加公众对政策方案的理解和支持,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总结
香港拥有非常先进的财政运作和公共管理制度,对内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财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比较研究
香港、台湾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在每个营业年度结束后由董事 会负责进行编制,将财务报告的具体责任落实到董事会头上,而中 国大陆则规定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报告,并且具体由上 市公司具体负责编制,并未对具体的编制人作出明确规定,因而不 便于当发生纠纷时落实具体的责任。关于财务报告的编报频率,香 港规定有中期报告(包括季度报告和半年报告)和会计周年账,台 湾地区则规定为每一季度编报一次,而中国大陆则规定每半年应编 报一次财务报告,而且必要时还得编制临时报告。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对于财务报告的具体内容的相同部分为:资 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披露(香港虽未明确指明 现金流量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非常重视现金流量表)。不同之 处在于,香港地区,上市公司还特别注重于编制董事会年报、特殊 法人的公司账目等,而台湾则还要求上市公司编制营业报告书、主 要财产之财产目录、股东权益变动表等,中国大陆则还要发布一些 附表如:财务状况说明书等,并且在年终报告中所涵盖的内容非常 广泛。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编制完毕以后,都是由有关专业人事或权威部 门进行 审核。审核的内容则仅限于财务报告本身以及编制财务报告所依据 的原始赁证及相关资料、数据。不同之处为三者审核人员的不同, 审核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审核目的都是一致的。
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上市公
项目 中国大陆 香港 台湾 《证券法》、《股票发行 与交 易管理暂行条例》、《上 法律渊源 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 》等
《公司条例》、《香港联合证券 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规则》等
《台湾公司法》、《商业 会计法》等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 份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 主体资格 权证券管理部门(中国证 认定 监会)批准在证券交易所 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为会计周年 上市公司应编制年度报告 账(即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包 、半年度报告、季财务报 括半年报告和季度报告) 告。
内地与香港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
内地与香港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税收制度的调整与完善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经济体系和税收制度,在与内地的比较研究中,较为突出。
本文将对内地与香港的税收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两地的征收标准与计算方式不尽相同。
内地的个人所得税根据收入额分为7个档次,并采用综合征收制度。
而香港的个人所得税只有3个档次,且采用分段征收制度。
此外,两地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度也有所不同。
内地的免征额度在15,000元人民币左右,而香港的免征额度则高达120,000港币。
这也是为什么香港的个人所得税征收额度相对较低的一个原因。
二、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也是两地税收制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在内地,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5%。
但是对于小型和微型企业,税率可以从15%到20%不等。
另外,内地也针对一些重点产业,如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
相比之下,香港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则较低,为16.5%。
并且香港没有制定特定的税收政策来鼓励或支持某些特定类型的企业。
但是,在香港设立企业时,需要缴纳的税费较少,包括注册费和营业税等。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跨国公司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地区总部的原因。
三、增值税增值税也被广泛应用于两地的经济中。
在内地,增值税是占销售额的17%。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如计算机和技术咨询服务行业,增值税税率则为11%。
不过,对于17%的标准增值税税率,内地还允许企业从其进项中扣除相应的增值税税款。
香港则没有实行增值税税制,而是采用低于增值税税率的营业税,税率为0.1%。
但是任何企业均可从购买的物品和服务中申请退还销项货物或服务税。
这种制度也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四、关税关税直接影响着两地之间的商品进出口。
在内地,关税是从商品的价格中计算的,具体的计算方式会根据商品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在香港,进口商品大多可以免征关税,除了一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如酒店服务、汽车和烟草等。
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
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100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文/王聪摘要:由于国内和香港在会计市场环境、会计监管等宏观方面以及税收等微观方面存在一定的出入,所以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存在很多差异。
基于此,本文对这种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国内; 香港; 会计准则; 差异财政部在2008年发布相关文件声明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具有同等效力。
在大多数会计核算情况下两者在财务报告中应采用相同的会计估计以及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一系列的会计确认、计量、核算工作。
但是关联方披露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两项例外。
虽然从理论上讲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并无很大差异,但是在实际的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两者存在着很多细微的差异。
本文简单分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并提出相关趋同策略,以期对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未来趋同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一)关联方的认定长期以来,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在香港的会计准则中始终都被视作为“关联方”,而在其中所发生的交易则为关联方交易,这种交易在财务报表中得到了重要的披露。
较之于我国内地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规定俨然不够适应,因为内地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基本上都为“独立法人”,长期处于自负盈亏的模式,倘若没有投资等纽带关系,则不足以构成关联企业。
基于此,就我国内地相关于关联方披露的准则规定来说,如果仅受到国家控制,但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的企业,那么即不足以构成关联方。
毫无疑问,这样的规定限定了国家控制企业关联方的整体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披露成本[1]。
(二)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后续计量针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这一问题,国内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只能采用成本模式来进行。
相反,香港会计准则则要求:进行后续计量的只能是厂房、不动产以及设备项目。
香港财政管理与内地比较研究(一)
香港财政管理与内地比较研究(一)“内容提要”本文对香港财政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香港与内地财政管理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比较。
最后,从香港现行财政预算案看内地财政预算的公开性。
“摘要题”港澳台经济“关键词”财政管理/公共财政/部门预算/比较研究“正文”一、香港财政管理的特点1.简单有效的理财理念。
香港政府的理财理念是:审慎,量入为出,致力避免赤字,不让政府开支增长超越经济增长,以及维持简单明确的低税制。
香港奉行上述理财理念,在财政管理上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维持充裕的财政储备;确保公共部门不会多占社会资源;确保政府有能力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势,不断投资于基建和改善公共服务;确保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使他们放心在香港进行长期投资。
2.财政收支中期预测。
香港除了编制年度财政预算,还进行为期5年的收支中期预测,5年包括现行财政年度、下一财政年度以及其后的3年。
这种中期预测从性质上看,类似于西方有些国家编制的“滚动预算”和“经济周期预算”。
它的作用是:预测经济增长趋势,预测期内整体财政收支状况,比较财政开支与生产总值增长,预测财政储备的水平。
这种中期预测的好处:一是能够把预算中安排的项目与政府的中、长期计划相结合,长计划短安排,有利于政府活动的开展,使财权与事权结合得更紧密;二是在选择和安排项目中重视成本——效益,便于安排财政支出顺序;三是考虑许多项目是跨年度的,按项目安排预算,可以根据预测期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对目标、计划和预算进行调整。
3.独特的财政储备制度。
香港政府的财政储备是政府的财政盈余减去赤字之后的累积结余。
香港财政储备制度在其财政管理中发挥着“蓄水池”作用。
当某一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有盈余时,盈余将会拨作财政储备;当财政预算出现赤字时,政府便会动用财政储备填补该年度的收支差额。
香港财政储备水平目前大致维持在4000亿港元以上,这些巨额的财政储备存入外汇基金,由此得到的投资回报,则是政府的一个收入来源。
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
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逐步回答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在政治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内陆采取的是一专政制度,即中国共产在政治上的绝对领导地位。
而香港则是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香港实行的是“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由特首和特区政府负责行政事务,立法会则由港人选举产生。
因此,香港政治制度更加开放和包容,相对于内陆更加民主。
其次,在经济方面,中国内陆和香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内陆以国家经济为重点,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相对较大。
而香港则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秉持着市场经济的原则,经济活动相对更加自由。
香港一直被视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具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和服务业,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声誉。
相比之下,内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推动和计划。
再次,在法律方面,中国内陆和香港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内陆的法律体系基于中国共产的领导,并遵循社会主义法律原则。
内陆的法律体系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公共利益,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要由国家机构掌握。
而香港拥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和法律体系,严格遵循英国普通法的原则。
香港法律体系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重视正义和公平,司法独立程度相对更高。
最后,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还表现在文化价值观念上。
内陆更加强调集体主义,注重社会稳定和团结;而香港则更加注重个体自由和民主,倡导个人权利的保护。
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反映在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上。
综上所述,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在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内陆在政治上更加集中,经济更加政府主导,法律体系更注重公共利益;而香港则更加注重自治和民主,经济更加市场化,法律体系更加独立。
这些差异造成了两地社会发展的不同路径和不同理念,也形成了两地独特的社会特点。
香港土地财政治理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香港 回归 中国后 ,基于 制度的历 史沿革 ,港英 时期 的基 本土地 制度得 以保 留与延 续 。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香港 特别行政 区基本 法》 规定 “ 香 港特 别行政 区境 内的土地 和 自然 资源属 于 国家所有 ,由香港特 别行 政 区政 府 负责 管理 、使 用 、开发 、出租或 批 给个人 、法 人 或 团体 使用 或 开发 , 其收 入全 归香 港特 别行 政
似 。香港进 入 回归期后 ,土地 财政相对 于政府 财政总 收支 占 比规模 呈现 “ 先 降 、后 回升 、不 同年份 波动 较 大 ”的趋 势 .但 它仍 然 是政 府 收入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尤其 在政 府 基础设 施 建设 等 方 面发 挥 重要 的作
. 阡 j 。 与 内地 相 比 ,香 港 政 府 的 土 地 财 政 收 入 相 对 规 模 要 小 得 多 。
区政 府 支 配 ”
2 . 土地财 政实现 的制度途 径—— 土地批 租制度 。港英 殖 民政 府在成 立之初 就意识 到控 制土地 的重要
性 ,以及通过 分配 土地 资源筹集公 共资 金的可行 性 。港 英政府 在法律 上确 立 了对 “ 官 地 ”的土地 批租制 度 ,即政府 向土地使 用者租 让一定 期限 内的公共 土地使 用权 ,土地使 用者 相应 向港英政 府 支付土 地使 用
( 一 ) 香 港 土 地 财 政 产 生 的 背 景
土地 财政作 为一种 经济社会 现象 ,它 的产 生是有 特定 的制 度背景 支撑 的 。就 香港 而言 ,土地 财政 现 象的产生 与 以下 的三种 制度 、环境有 关 : 1 . 土地财政 产生 的根源— — 公有土 地 。由于香港 地 区独 特的历 史背景 , 目前 香港 地 区土地制 度 的许 多特 征源 于 回归前 港英 政府 时期 确 定 的制 度 和原 则 。2 0世纪 初 ,港英 政府 首 次完 成 了对 全港 土 地详 尽
两岸高校财务制度之比较
2023-11-07•引言•两岸高校财务制度概述•两岸高校财务制度比较分析•两岸高校财务制度优劣与改进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随着两岸教育交流的深入,两岸高校在财务制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通过对两岸高校财务制度的比较,可以为完善两岸高校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背景通过对两岸高校财务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两岸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异同点,为进一步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两岸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
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岸高校财务制度的异同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通过对两岸高校财务制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为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两岸高校的财务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两岸高校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其次,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两岸高校的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最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02两岸高校财务制度概述*高校财务制度预算制度*高校实行年度预算制度,预算编制遵循收入与支出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同时注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和灵活性。
会计制度*高校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本。
审计制度*高校设有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学校财务收支、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大陆高校实行五年为一周期的规划编制,预算编制遵循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同时注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刚性和约束力。
预算制度大陆高校财务制度大陆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本。
会计制度大陆高校设有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学校财务收支、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香港现在发展不如内地
香港现在发展不如内地
香港现在发展不如内地
的主要原因:
1、经济架构不同:香港以金融和贸易为主,而内地则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经济结构的差异,使香港的经济发展有限。
2、税制有差异:香港与内地可说是完全不一样的税制环境。
香港实施的是低税政策,因此许多外来投资者和企业宁愿将香港作为投资和发展的目的地,而不是内地,也就造成了发展滞后的状态。
3、资源不足:香港面积过小,资源特别有限,而内地却有着丰富的资源,更有利于发展。
4、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差异:相比内地,香港的技术水平落后,生产力也落后,这也使得香港的发展滞后。
香港财政管理与内地比较研究
香港财政管理与内地比较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内容提要」本文对香港财政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香港与内地财政管理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比较。
最后,从香港现行财政预算案看内地财政预算的公开性。
「摘要题」港澳台经济「关键词」财政管理/公共财政/部门预算/比较研究「正文」一、香港财政管理的特点 1.简单有效的理财理念。
香港政府的理财理念是:审慎,量入为出,致力避免赤字,不让政府开支增长超越经济增长,以及维持简单明确的低税制。
香港奉行上述理财理念,在财政管理上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维持充裕的财政储备;确保公共部门不会多占社会资源;确保政府有能力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势,不断投资于基建和改善公共服务;确保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使他们放心在香港进行长期投资。
2.财政收支中期预测。
香港除了编制年度财政预算,还进行为期5年的收支中期预测,5年包括现行财政年度、下一财政年度以及其后的3年。
这种中期预测从性质上看,类似于西方有些国家编制的“滚动预算”和“经济周期预算”。
它的作用是:预测经济增长趋势,预测期内整体财政收支状况,比较财政开支与生产总值增长,预测财政储备的水平。
这种中期预测的好处:一是能够把预算中安排的项目与政府的中、长期计划相结合,长计划短安排,有利于政府活动的开展,使财权与事权结合得更紧密;二是在选择和安排项目中重视成本——效益,便于安排财政支出顺序;三是考虑许多项目是跨年度的,按项目安排预算,可以根据预测期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对目标、计划和预算进行调整。
3.独特的财政储备制度。
香港政府的财政储备是政府的财政盈余减去赤字之后的累积结余。
香港财政储备制度在其财政管理中发挥着“蓄水池”作用。
当某一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有盈余时,盈余将会拨作财政储备;当财政预算出现赤字时,政府便会动用财政储备填补该年度的收支差额。
香港财政储备水平目前大致维持在4000亿港元以上,这些巨额的财政储备存入外汇基金,由此得到的投资回报,则是政府的一个收入来源。
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比较研究
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比较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需求者据以决策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上市公司自身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以及承担的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
长期以来,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比较一直是会计界和会计实务界普遍关心和重视的核心,中外会计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①。
但是,细研读这些成果后,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第一,过分注重条文的简单罗列,而比较的实质性过少;第二,只重视比较差异,未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第三,专门注重于大陆与港、台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比较研究,仍很零散,缺乏系统性的。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中国大陆与香港、这三个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详细而系统地比较分析,从深层次剖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大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以及大陆证券市场的未来趋势作了理性的预期和展望。
一、引言由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的体制、基础及社会经济环境上的差异,造成了这三个地区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存在很大的差别。
从法律渊源上来看,台湾的法律制度受大陆法系的较大,其有关上市公司的具体法令、法规具有浓厚的大陆法系的特点,如,《台湾公司法》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些具体细节较大程度的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做法,台湾的《商业会计法》的法律体系归属应划入到大陆法系之内,它基本上是法典型的成文法。
香港由于因素和政治因素,受英美法系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英国人的习俗、商例、政策等广泛的渗透于香港《公司条例》和《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规则》之中,因而香港的法律较多的强调惯例在会计实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大陆法系,但其具体的立法更多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且祖国大陆的《公司法》博采众长,在具体的制定中适当地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律、法规中的和先进的做法,并且吸收了港、台地区一些合理的法律条文,中国现已颁存的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还有《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
香港财务管理行业发展现状
香港财务管理行业发展现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财务管理行业。
本文将就香港财务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香港的财务管理行业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香港拥有成熟的法律体系、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以及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这为财务管理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驻扎,使得财务管理行业的发展更加活跃。
香港的财务管理行业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香港的财务管理从业人员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专业的知识,能够为国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财务管理服务。
此外,香港的财务管理机构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机构进行合作,提供跨境财务管理服务。
香港的财务管理行业注重创新和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香港的财务管理机构开始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更精准的财务管理方案。
此外,区块链技术在财务管理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香港的财务管理行业还注重人才培养和专业素质提升。
香港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构,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香港的财务管理行业还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香港的财务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财务管理行业的应用。
此外,香港也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金融挑战和风险。
总的来说,香港的财务管理行业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下,发展迅速且具有竞争力。
凭借良好的基础条件、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创新的技术应用、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以及积极的社会责任,香港的财务管理行业将继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财政管理与内地的比较研究「内容提要」本文对香港财政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香港与内地财政管理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比较。
最后,从香港现行财政预算案看内地财政预算的公开性。
「摘要题」港澳台经济「关键词」财政管理/公共财政/部门预算/比较研究「正文」一、香港财政管理的特点1.简单有效的理财理念。
香港政府的理财理念是:审慎,量入为出,致力避免赤字,不让政府开支增长超越经济增长,以及维持简单明确的低税制。
香港奉行上述理财理念,在财政管理上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维持充裕的财政储备;确保公共部门不会多占社会资源;确保政府有能力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势,不断投资于基建和改善公共服务;确保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使他们放心在香港进行长期投资。
2.财政收支中期预测。
香港除了编制年度财政预算,还进行为期5年的收支中期预测,5年包括现行财政年度、下一财政年度以及其后的3年。
这种中期预测从性质上看,类似于西方有些国家编制的“滚动预算”和“经济周期预算”。
它的作用是:预测经济增长趋势,预测期内整体财政收支状况,比较财政开支与生产总值增长,预测财政储备的水平。
这种中期预测的好处:一是能够把预算中安排的项目与政府的中、长期计划相结合,长计划短安排,有利于政府活动的开展,使财权与事权结合得更紧密;二是在选择和安排项目中重视成本——效益,便于安排财政支出顺序;三是考虑许多项目是跨年度的,按项目安排预算,可以根据预测期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对目标、计划和预算进行调整。
3.独特的财政储备制度。
香港政府的财政储备是政府的财政盈余减去赤字之后的累积结余。
香港财政储备制度在其财政管理中发挥着“蓄水池”作用。
当某一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有盈余时,盈余将会拨作财政储备;当财政预算出现赤字时,政府便会动用财政储备填补该年度的收支差额。
香港财政储备水平目前大致维持在4000亿港元以上,这些巨额的财政储备存入外汇基金,由此得到的投资回报,则是政府的一个收入来源。
外汇基金是由一个独立机构,即香港金融管理局管理的。
由于香港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香港又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把财政储备存入外汇基金不会对市场中的资本形成冲击或损及到私人部门的利益。
香港财政中的储备除应付不时之需外,其更为重要的功能,则集中在经济周期与汇率的稳定上,这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特点。
这样,香港的财政储备作用就与内地有着明显的差异。
4.推行资源增值计划。
香港特别行政区20XX-20XX年间,实行了一项旨在提高公共部门效率的资源增值计划。
该项计划的目标,就是在不降低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的前提下,逐步削减政府运转的开支基数,3年期间累计达到增值5%的目标。
在推行该项计划的过程中,各部门都创造性地采取了一些资源增值措施,这些措施可行性很强。
例如,重新设计工作程序,精简机构;重组机构,重新分配职务;按需求和使用情况调整服务水平;削减各种津贴的开支;在适当情况下由内部人员分担工作;把资讯科技管理、电脑系统的发展和保养及办公室营运等非核心服务交由私营机构提供;节省设备的维修费用;节省办公室开支等。
5.财政管理中的弹性。
《基本法》规定,香港财政预算“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这与《预算法》规定内地的地方各级预算“不列赤字”从法的层面上看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比之下,香港在财政预算管理方面就有一些弹性。
实践证明,由于香港经济高度开放,经受外部冲击也较大,因此,保持这种弹性又是必要的。
香港财政管理中的弹性当然不仅表现在是否准许列赤字上,还表现在核准修改权转授、各类罚款的处置以及“垫款以应付紧急付款”等方面。
6.编制部门预算依据量化指标。
香港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求各预算部门必须提供过去两年的拨款数及来年要求的拨款数、宗旨、简介、服务表现目标及指标、来年需要特别留意的事项等资料。
虽然这也是一种“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但由于部门服务表现的目标基本上都予以量化,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部门预算自然也就有了较为科学的基础。
7.收费实行用者自付的原则。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厘定各种收费时,一直采用“用者自付”的原则。
这一行之有效的原则确保从服务中受益的市民必须支付服务成本,政府则可以收回提供这些服务所需的成本,而不用纳税人承担。
各项收费是政府一个主要收入来源,约占经常收入总额的10%.这项收入有助于实行低税政策,也有助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当然,政府在实行这项原则时,并不是一味地坚持用者自付原则,有时也会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补贴与市民息息相关和影响民生的服务。
例如,对于学费和医疗费用,香港政府只是收回这些服务的部分成本。
8.“政府开支”与“公共开支”有别。
在香港,政府一般收入账目是提供资源的主要机制,政府按需要把资源转拨其他基金或将其他基金的资源拨回政府一般收入账目中。
基金账目包括基本工程储备基金、资本投资基金、公务员退休金储备基金、赈灾基金、创新及科技基金、土地基金和贷款基金等。
政府一般收入账目与各种基金账目是有各自独立的会计记录。
盈余或赤字是由政府一般收入账目与各种基金账目的各自盈余或赤字所合成的。
香港政府的公共开支包括政府开支。
政府开支主要是政府一般收入账目(经常账与非经常账)和上述的几种基金。
公共开支不仅包括政府开支的所有内容,还包括营运基金、奖券基金和房屋委员会基金。
由于这些部分是财务独立而且依法自行管理的,所以并不列入政府预算中。
二、香港与内地财政管理的若干比较由上可见,香港与内地在财政管理上存在着差异,下面主要就香港与内地在财政管理上的若干方面进行比较。
1.预算基础——政治体制框架不同。
内地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执政党是共产党,而各民主党派则是参政党。
内地的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行政部门手中,选民和各级人代会对政治事务尽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能力,但其性质与作用的程度不同于香港。
从香港来看,“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立法会与行政长官、法庭分享着政治权力,选民和立法会对本地政治(预算)事务的影响是很强的。
香港与内地政治体制的差异,决定了适用于香港预算管理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并不适用于内地。
内地在这方面的预算理论建设几乎尚是空白,尤其是在现行的政治体制框架内,在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我国的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还是空白。
市场与资本力量是整个社会的主宰,政府要做的,在预算方面就是如何在管理上下功夫。
而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是空前的,是政府推动型的,需要有自己的理论来指导极具我国特色的改革实践,把西方的理论照搬过来,是削足适履;用原来的理论来指导现行的工作与改革,则是固步自封,同样是不行的。
2.财政管理的松紧程度不同。
从制度层面上看,香港在财政管理上的弹性似乎要大于内地。
然而,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却得到相反的结论:香港的财政管理要严于内地。
就以能否打赤字为例,内地的地方各级预算是不允许打赤字的,但目前许多地区,尤其是县乡财政预算大多是赤字预算。
香港的财政预算尽管有时也会出现赤字,但从中期预测看,却基本是平衡的。
香港的财政管理比内地更为严格,还体现在:一是香港只有一级财政,政府的所有税、费收入,以及各项支出,都由政府统一收支。
这与内地一般分为几级财政不同。
香港财政管理严格依法办事,广大市民都知道政府收取任何费用都必须依法征收,公开宣布,接受立法机关审批和社会舆论的监督;香港政府对每项开支、采购,也都有严格的规定,接受独立审计署的监督,而官员个人所能支配的财权十分有限。
这些都从制度上保证了政府的廉洁。
相比之下,内地存在着乱收费甚至乱收税现象,政府采购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监督体系尚待完善。
二是香港与内地税率的高低不同,税制的复杂与简单程度不同,征收与减免过程中的宽严程度也不同。
香港现行的公司利得税和个人标准税率,分别为16%和15%,是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香港的税制简单,透明度高,因此,尽管没有多少税收优惠措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隐性的收费,投资者可以很清楚地计算成本。
同时,香港的税收制度对待本地资本或外来资本的,都采用同一税率,按照同样的办法征收,香港作为WTO的成员,对来自各地的投资者都必须平等对待。
3.政府收支占GDP的比重不同。
内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经历了1985-1995年的持续降低之后,近年来该比重不断提高,且增长速度大大超过GDP 的增长速度。
并且在“十五”期间,将继续提高政府收支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这是为了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集中资源去确保重点建设项目。
香港则不同,它是把公共部门的开支维持在香港经济趋势增长率范围内,确保不多占私营经济的资源。
近年来,香港政府先后推行公务员体制改革,实施EPP计划,以及改变提供服务的方式。
香港过去50年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政府坚守本位,专注于缔造有利于个人和创造财富的环境。
内地与香港政府收支占GDP比重不同,还由于存在着历史与传统的因素,我国的中央集权程度是远大于西方国家的,内地财政集中程度是远大于香港的。
这存在着相当的合理性,主要是基于政权稳定、民族团结、加强宏观调控,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考虑。
4.对国库结存资金的处理不同。
目前,内地正在进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的试点。
在未来几年内,内地将全面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它是实行公共支出改革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与步骤。
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后,预算资金将从原来大量积存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账户,转移到集中于国库(即财政的单一账户)。
如何既保证这些数额巨大的财政资金安全,又能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又不损及或较少损及到市场与资本运行,这是我国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
然后,囿于改革进展与实际操作的限制,内地尚未有这方面规范与成熟的做法。
香港对节余财政资金的运用则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具体可参见上述“独特的财政储备制度”,以及“政府一般收入账目与各种基金账目”,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从香港财政预算案看内地财政预算的公开性1.从政府预算的形式看,内地每年的政府预算报告都贯之以“关于××××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标题,而主题也基本上是就财政论财政,似乎并没有像香港的政府财政预算案那样,刻意地去突出预算年度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政府施政所要达到的目标。
1997年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平稳过渡,让各项推动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行政策和计划得以延续,就成为当时香港政府施政的主要目标,因此,当年预算案就以“持恒处变平稳发展”为题;1997年第四季度,亚洲金融危机来临,在预算案的编制中,香港政府的财政司就力争以财政“适当的平衡”,来确保香港继续平衡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动力。
1998-1999年财政预算案的主题就是“利民纾困自强不息”;香港1999-20XX年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则以“强本节用共创新猷”为题,其背景是香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想达到“纾解民困”、“重建信心”和“转危为机”的目标;在香港经济已经恢复增长、迅速反弹的前提下,20XX-20XX年政府财政预算案的主题,则变为“增值创富节流裕民”;而20XX年的3月7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又以“秉要执本常勤精进”为题,做了其任内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