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复张和PEEP滴定
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目的:观察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RM)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2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应用小潮气量和高呼气末正压(PEEP),先设置小潮气量(5~8ml/kg)以保护肺,后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达35cmH2O以保持肺复张,持续45s后,PEEP调为20cmH2O,然后PEEP每20min下降2cmH2O,直到“最佳PEEP”,为(14.3+3.5)cmHzO。
合理镇静止痛,随着病情改善,逐步下调呼吸机的辅助水平,直至撤机。
结果:18例顺利撤机,10例死亡。
撤机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呼吸从(505=8)次/min降至(26±4)次/min(P<0.01),PaO2从治疗前(45.65=4.8)mmHg 提高到(127.84+12.3)mmHg(P<0.01),静态肺顺应性(Cs)从(28±10)ml/cmHzO提高到(108+12)ml/cmH2O(P<0.01),氧合指数(PaO2/FiO2)从低于200mmHg提高到大于300mmHg以上,吸氧浓度(FiO2)从高浓度(大于60%)降到低浓度(低于33%)。
结论: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标签:肺保护;肺复张;ARDS;小潮气量;PEEP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28例,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8~72岁,平均58岁。
其中混合外伤10例(并DIC 2例),休克4例,有机磷中毒1例,COPD并严重感染8例,胆道感染3例,阑尾脓肿破溃2例。
1.2诊断标准均符合ARDS诊断:①有发病的高危因素,中性白细胞增多及其诱发ARDS。
②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
最佳PEEP测定方式

最佳PEEP的测定方式天才的构思,凡人的解读----关于Stress index的试探对于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医治,目前已经形成了共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尽可能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核心是小潮气量、低平台压和适合的PEEP 水平。
对于小潮气量和低平台压,大体已经达到一致的观点,但适合的PEEP水平如何来肯定,却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前段时刻在drqin的相关专题帖中也曾有过讨论,高分辨率CT、P-V曲线分析、动态顺应性监测等都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方式很多,各有所长,其中有一种个人感觉虽然不必然是最正确的,但却是最具想象力和创造性,最能让人击节称赏的天才假想,它,就是Stress index。
Stress index,国内有把它翻译成为“肺牵张指数”,个人理解它的含义能够简单的表述为反映机械通气进程中肺顺应性转变的指标,进而言之也是反映ARDS病人肺泡塌陷和复张程度的指标。
提出Stress index概念的最大意义,在于试图采用直观的单一的指标来反映通气进程中肺泡复张的程度,并由此指导选择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
看着很枯燥,不是我的风格。
其实Stress index就是一个工具,傻瓜化的工具,通过一个数字,就可以够告知咱们对于眼前的那个ARDS病人,咱们呼吸机的参数设置是不是正确,专门是PEEP的设置是不是合理。
听着是不是很神奇?老实说,真的,很神奇,而能想出这种天才创意的牛人,更神奇。
个人感觉Stress index那个概念很独特,很值得学习研究,但相关的讨论很少,所以提出一些自己肤浅的熟悉,供大家讨论,也希望更多有相关经验的同道不吝赐教,分享自己的经验。
一、英雄也须问出处---Stress index的概念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神奇,它的理论基础仍是咱们超级熟悉的内容。
Stress index,其本质就是对压力-时刻曲线的一种“另类”的解读方式。
只是,当咱们大多数人还在纠缠于LIP、UIP等等概念的时候,有的牛人,以其独到的目光,独辟蹊径,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咱们揭露了问题的本质。
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最佳PEEP的选择方法进展

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最佳PEEP的选择方法进展李超;王在义【摘要】1967年Ashbaugh首先提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并把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作为ARDS纠正低氧血症治疗的重要方法。
PEEP水平直接与疗效有关,应用不当会降低疗效而且可能导致继发性损伤。
1975年Suter首先提出最佳PEEP的选择标准,许多学者提出许多选择合适PEEP的方法,但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局限性。
小潮气量和最佳PEEP通气较传统大潮气量发生气压伤的机会减少,病死率下降。
但该类通气方式也容易导致肺泡萎陷和肺不张的发生。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2)004【总页数】3页(P495-497)【作者】李超;王在义【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RICU,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RICU,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81967年Ashbaugh[1]首先提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并把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作为ARDS纠正低氧血症治疗的重要方法。
PEEP水平直接与疗效有关,应用不当会降低疗效而且可能导致继发性损伤。
1975年Suter[2]首先提出最佳PEEP的选择标准,许多学者提出许多选择合适PEEP的方法,但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局限性。
小潮气量和最佳PEEP通气较传统大潮气量发生气压伤的机会减少,病死率下降。
但该类通气方式也容易导致肺泡萎陷和肺不张的发生。
1992年Lachmann[3]提出了“开放肺策略”。
Lim等[4]发现肺复张(RM)后氧合能力的改善与RM后采用的PEEP的水平有关。
在具体的实施中,Barbas等[5]提出不同PEEP设置方法,可至今尚无一致的意见。
PEEP水平的调整和合适PEEP的选择仍然是困扰临床医师的常见问题。
1 ARDS的病理生理改变ARDS早期以肺部渗出性改变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双侧肺间质和肺泡的水肿,以致肺不张、肺内分流增加、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和肺顺应性下降。
最佳peep选择

复张后肺牵张指数b=l时患者氧合、顺应 性、肺复张容积明显改善,能够反映肺 泡处于开放状态,可作为 ARDS 患者最 佳PEEP的选择方法。
b > 1时,肺泡过度膨胀。 b < 1时,肺泡重新塌陷。
浅谈如何选择最佳PEEP
PEEP---呼气末正压
PEEP的作用
1、增加肺容积 2、提高平均气道压 3、改善氧合 4、抵消内源性PEEP
PEEP对循环的影响
胸腔内压力 回心血量 心输出量
病理状态下PEEP的作用
➢ 维持肺开放,防止复张的肺泡、气道再 次塌陷
➢ 避免由于肺泡周期性塌陷而产生的剪切 力,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优点:目标明确、原理简单
缺点:需要反复进行血气分析检查,操 作繁,设定较高水平的PEEP, 然后逐步缓慢降低PEEP水平,每次 2cmH2O,同时观察每次PEEP调整后的肺 动态顺应性的变化,直到肺动态顺应性 突然下降,然后重新肺复张后将PEEP水 平调至肺动态顺应性突然下降前的水平。
选择合适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维持肺 开放,防止肺泡再次塌陷
如何选择最佳PEEP
过低---肺泡再度塌陷
过高---肺泡过度膨胀---肺损伤
肺静态P—V曲线
V
P
氧合法
充分肺复张后,直接将PEEP设置到较高 的水平,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将PEEP降低 2cmH2O,直至PaO2/FiO2的降低大于5%, 此时提示肺泡重新塌陷。重新肺复张后, 将PEEP水平调至PaO2/FiO2降低大于5% 时的PEEP+2cmH2O,即为最佳PEEP。
要求呼吸机具有监测肺动态顺应性的功 能,最好能监测每次呼吸肺动态顺应性 的变化曲线。
CT法
充分肺复张后,将PEEP水平设定在较高 水平,每次降低PEEP水平后复查CT,观 察肺容积的变化。
复习PEEP

复习PEEP前篇我们复习了呼吸机中的两个基本的压力意义,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PEEP。
关于PEEP,大家可能还经常听到CPAP,总PEEP,内源性PEEP,这些名词,我们逐一探讨。
PEEP和CPAPPEEP,是呼气末正压的英文缩写,广义而言,如其名,是维持呼气末的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而这压力是贯穿整个呼吸过程的一个基础压力。
如下图:PEEP是医生在呼吸机设置中,根据患者的情况滴定一个适合的压力,可以达到增加功能残气量,维持肺泡开放,防止肺泡萎陷,从而改善氧合。
PEEP的存在还会减少腔静脉和有右心房的压差,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左心室的跨室壁压,降低左心的后负荷。
所以对于心衰的患者,适当的应用PEEP,能同时降低其心脏的前后负荷。
同样,在应用或更改PEEP的设置时,也必须把这两个因素考虑在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CPAP,是持续正压通气,当患者自主呼吸的时候,呼吸机提供一个压力,维持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
如下图:在servo呼吸机中,当应用PS模式的时候,把支持压力PS above PEEP设置为0,只保留PEEP,就相当于CPAP。
内源性PEEP(PEEPi)内源性PEEP(PEEPi)的形成有两种原因,肺过度充气及气体陷闭。
单纯的肺过度充气:在呼吸机辅助下,患者的呼气过程还是依赖肺和胸壁的回缩,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如果呼吸机设置的频率及潮气量不适合患者的需要,导致患者的呼气时间不足,又或者气管插管的直径太小,导致呼气阻力增加,呼气时间需要的更长,就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肺内有气体残留堆积,肺泡内的压力升高。
如下图,肺内的容量,由于每一次呼气都未能把气体完全呼出,肺内的气体不断的累积,肺内的容量高于功能残气量,肺泡内的压力高于呼吸机给PEEP,形成内源性PEEP。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通气频率及潮气量,保证患者有足够的呼气时间,就能改善。
肺过度充气+气体陷闭:由于病理原因,患者的小气道塌陷,气道阻力增加,导致肺内存在气体,肺泡内形成正压,也就是内源性PEEP,常见于COPD患者。
肺复张策略-精品医学课件

PEEP递增法:调节气道压力上限为 35cmH20,PEEP每30s递增5cmH20,吸 气压随之上升5cmH20,维持吸气压与 PEEP的差值不变。为保证气道压力不超过
35cmH20,吸气压力上升到35cmH20时, 可只每30s递增PEEP 5cmH20,直至PEEP 达到35cmH20,维持30s,随后吸气压与 PEEP没30s降5cmH20。
图4. 心脏速率,平均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变化。心脏速率或平均动脉压没 有显著改变。SRS时中心静脉压力增高 。
SRS会引起CO2潴留,PH下降。
SRS会引起死腔通气,死腔比增加。
SRS时CO2排出减少。
SRS时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
SRS时VT减少,RR增加。
结论
在大量镇静剂,容积不足的儿童患者,SI和 SRS时血流动力学的耐受性良好。SRS和SI 都能有效地提高PaO2。高碳酸血症是SRS 的严重风险之一,这需要谨慎的临床应用和 进一步研究。在随后递减PEEP滴定时没有 尝试进行肺复张,SRS肺复张效果是短暂的。
肺复张策略
Lung-Recruitment-Maneuvers
内容
1、基本概念 2、主流复张手法 3、治疗目标 4、禁忌症及并发症 5、复张时所需关注和记录的数据 6、两种肺复张策略在急性肺损伤儿童中使
用比较
基本概念
肺复张:肺复张是指在限定时间内通过维持 高于常规通气的压力或容量使得陷闭状态的 肺泡重新开放,从而达到改善氧合,减轻肺 损伤。
完全的肺开放:为动脉血液样本PaO 2和 PCO2的总和Fra bibliotek过400mmHg。
研究流程图
肺复张效果
图3.肺复张疗效:一个SI后P AO2(对FIO21.0)相对于基线增加了。SRS后, PAO2开始下降,后来显著增加。
ARDS 个体化肺保护机械通气策略

1967 年 Ashbaugh 首先描述了不同病因的重症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窘迫、肺顺应性降低,被视为 ARDS 概念认识的开端, 50 年来,随着对ARDS 病理生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呼吸支持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国内外不断推出针对 ARDS的机械通气指南,但是由于个体 ARDS 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可复张性的差异巨大,各种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 PEEP )滴定(氧合、肺顺应性、应力指数及跨肺压导向的PEEP 选择等)、肺可复张性评估、驱动压导向的潮气量选择、轻度 ARDS 患者早期无创通气、重度 ARDS 患者早期肌松剂的应用及超级肺保护等理念被提出,逐步为 ARDS 肺保护性通气带来了越来越浓重的个体化的色彩。
一、小潮气量通气由于顽固性低氧血症是 ARDS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RDS 认识初期一度把维持正常的氧合作为ARDS 的治疗目标,但很快发现采用“常规” 潮气量及低 PEEP 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 VILI )。
2000年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小潮气量可降低 ARDS 患者病死率,奠定了 ARDS 肺保护性通气的基础。
ARDS 机械通气的目标也由维持正常的通气和氧合逐渐的转变为维持可接受的通气及氧合(SpO 288.0%~92.0%及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基础上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减缓 VILI 的发生。
虽然大多数研究采用6 ml/kg 的潮气量(ventilation tidal ,VT )为小潮气量通气的标准,但对于重度 ARDS患者, 6 ml/kg 的 VT 仍可能会加重肺损伤的发生,其原因在于小潮气量肺保护的原理是降低肺应变[strain = VT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非生理性应变会导致 VILI ,但由于 ARDS 患者功能残气量的广泛差异,即使相同的 VT 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变,对于处于病变较轻或早期的患者,该 VT 相对太小,而对于严重 ARDS 患者该 VT 又太大,因此设定 VT理想方法是根据应变、肺容量及跨肺压(transpulmonary pressure , Ptp)进行个体化调节,而不是简单根据理想体质量来设置VT 。
肺复张的操作方法

肺复张的操作一评估1 患者镇静肌松–患者能否耐受较高的PEEP预氧合–避免肺复张过程中的缺氧–通常维持原来的FiO2(便于评价肺复张效果)2 通气方式选择定压通气方式而非定容通气方式(更好地控制气道压力)压力控制模式而非压力支持模式(更好地控制复张时间)视复张压力与循持环状态而不同,压力越高, 时间越短二方法1控制性肺膨胀(SI)法CPAP模式:PS 0,PEEP30~40cmH2O,持续20~50sBIPAP:Ph/Pl 30~40cmH2O,持续20~50sInsp Hold:设置吸气压在40cmH2O,将吸气保持键按住,持续20~40s优点:作用短暂要维持疗效,需要维持应用足够高的PEEP水平和反复地实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2PEEP递增法保持吸气峰压与PEEP差值不变,每30秒递增PEEP5cmH2O,直到PEEP到达35cmH2O,维持30秒,随后吸气峰压与PEEP每30秒递减5cmH2O首先将FiO2调至100%确定肺复张:在原有的PEEP水平基础上逐步提高PEEP,每次提高5cmH2O,保持30~60s,如果PaO2+PaCO2≥400cmH20,则认为已经达到肺复张,此时PEEP压力为复张压力确定萎陷时的压力:PEEP每2min下降5cmH2O,如果PaO2下降>10%,此时的PEEP为肺泡萎陷时的压力确定PEEP水平:采用高于肺泡萎陷时PEEP压力2cmH2O的水平3压力控制(PCV)法将PEEP增加到20cmH2O,然后将压力控制水平增加到40~45cmH2O,维持30~60s优点:与控制性肺膨胀相比,压力控制法能够得到相同的或更好的效果,平均气道压较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4 Sigh5 HFOV6 俯卧位其他三评价肺复张效果a FiO2维持b 判断肺开放标准(塌陷肺泡<5%)–PaO2/FiO2 > 400–PaO2/FiO2 > 300–PaO2 + PaCO2 > 40C 需要频繁复查血气2 A 维持FiO2在原有水平B 通过观察SpO2的变化评价肺复张c 避免频繁复查血气没有一致的判断标准注:如复张效果不明显, 可以逐步增加PEEP–通常每次增加5 cmH2O–开放压力 60 cmH2O是安全的四 PEEP/FiO2的调整推荐意见降低PEEP之前应当首先降低FiO2, 以避免肺泡塌陷一般情况下–FiO2应当减低到<如果降低PEEP导致氧合下降–应当重新设定PEEP–肺泡塌陷时不应增加Fi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肺保护通气策略 肺复张手法与呼气末正压(PEEP )滴定流程(初稿)
维持VT 在5ml/kg (PC/VC )
PEEP 自20cmH2O 开始,每2-3min 降低2cmH2O 0.3S 吸气屏气测量顺应性(PC 下可直接观察VT ) 顺应性明显改善之前的PEEP 为目标值 再次重复复张后,选择滴定的最佳PEEP
改成CPAP 模式(PS 为0)
设置CPAP 30cmH2O,维持30-40S
如果复张效果不明显,但患者可以耐受
尝试CPAP35cmH2O,维持30-40S
如果复张效果不明显,但患者可以耐受
尝试CPAP40cmH2O,维持30-40S
根据ARDSnet– PEEP – F I O 2表格选择PEEP (重度、复张有效的ARDS 选择高PEEP 组)
确认可复张性(早期、弥漫性、肺外因素、排除气胸或肺大泡)
维持收缩压>100mmHg
适度镇静,减少患者对肺复张的对抗 根据需求进行吸痰,吸入10 - 15min 纯氧
调节窒息报警时间为60S ,调升高压报警上限(60cmH2O )
PCV 模式下设置PEEP 20cmH2O
适当延长Ti 时间在1-1.5S ,以不引起对抗 提高吸气压力设置,使P peak 在40-50cmH2O 在此设置下通气维持1分钟
维持△P ≤20cmH2O ,VT ≤6ml/kg
维持PCV 下△P 为15cmH2O 不变
(或在VCV 下设置5ml/kg 的潮气量) PEEP 自15cmH2O 逐渐增加,每次增加5cmH2O 每次增加PEEP 后维持通气1分钟 最高压力维持在40-60cmH2O 肺复张过程终止的指标: 平均动脉压<60mmHg
SpO2<88%,HR>130或<60bpm ,新的心律失常 (生命体征变化明显或患者对抗明显) 脱开呼吸机/吸痰后需要根据情况重新复张 需等待患者平稳后方可再进行第二次复张 根据需求每4-6小时重复肺复张
肺复张有效的判断:
血气P/F >300、CT 影像提示复张 SpO2升高或FiO2降低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