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和导学案答案
《孟子二章》导学案及答案
21、《 <孟子 >二章》【学习目标】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认识孟子散文的特点。
2、频频朗读,理解文意,背诵两文;3、理解“荣华不可以淫”的含义;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获得教益,加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要点】累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理清论证思路,掌握说理方法。
正确认识“荣华不可以淫”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知识链接】孟子(前 372 年-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期间邹国人,中国古代有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期间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弘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生活在吞并战争强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德政”学说,主张行“德政”以一致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录,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文章素来以雄辩著称,它不单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点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概充足,感情洋溢,逻辑严实;既滔滔雄辩,又冷静自在;尤擅长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对后代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使用说明】:A 层达成全部题目, B 层达成除带“★★”外的全部题目, C 层达成除带“★★”、“★”外的全部题目。
《荣华不可以淫》预习导学1.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说意思。
.( 1)往之女家()().( 2)荣华不可以淫()().( 3)丈夫之冠也()()2. 解说加横线词语含义( 1)安居而天下熄() ( 2)父命之 ()( 3)与民由之 () ( 4)荣华不可以淫()( 5)独行其道 ()(6)贫贱不可以移()( 7)以顺为正者()() ()()( 8)居天下之广居()()( 9)得志()()( 10)威严不可以屈()3. 一词多义得(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戒( 3)往送之门,戒之曰()(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居 (5)居()天下之广(6)居()道 (7)独行其道()( 8)妾妇之道()正( 9)以顺为正者()(10)立天下之正位()4、翻译句子(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部编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导学案附答案
部编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导学案附答案22 《孟子》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难点】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过程】一、导入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
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米粟.(sù) 亲戚畔.(pàn)之域.(yù)民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城:内城。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寡助之至:至,极点。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顺之:顺,归顺,服从。
(2)通假字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3)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畔之(古义: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今义:因婚姻或血统联成的关系。
) 亲戚..(4)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3.相关链接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2022年部编版《《孟子》二章》导学案附答案
第六单元第21课《富贵不能淫》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积累“诚、命、戒、正、由、淫、移、屈〞等文言词语,并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3、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1、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开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
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分,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2、背景资料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编著的。
本课所选的两章分别是《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自主学习】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二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尝试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合作探究】一、积累重点的文言词汇,如“诚、大丈夫、命、焉、戒、正〞等〔要求用红笔在课文中圈出来,并用铅笔写出解释〕二、翻译以下重点句子。
〔注意加点字的翻译,组内自由翻译其他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立天下之正位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孟子》两章导学案含答案
【自主学习指导】
1.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夫 米粟 域民 寡助 畔
2.了解孟子及其《孟子》
文学常识填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_____________》。《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做。_______家经典之一。孟子,名_,字__,__时邹人。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__代表作品_________。
【拓展检测案】
1.略
2.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运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我懂得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懂得了团结协作精神的可贵
3.美国狂轰南联盟、审判米洛舍维奇,攻打阿富汗,侵略伊拉克,支持以色列,软禁阿拉法特,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可以说失道寡助啊!
陈水扁一意孤行,妄想搞台独,遭到我们炎黄子孙的强烈谴责和反对,真是失道寡助!
18.《孟子》两章导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学习重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孟子》
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孟子两章》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18.《孟子》两章教师寄语: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重点)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难点)3、背诵两文,体会“人和”的含义,理解“磨难”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重点)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张' 性善'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智取生辰冈》一文中,吴用等人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智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的因素。
由此可知,天时、地利、人和是多么重要的三个要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了解一下,孟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米粟.()域.民()亲戚.畔.之()()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非不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兵.革.非不坚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解疑答惑1、本文的论点?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导学案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导学案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导学案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这是一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导学案课件PPT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 18《孟子》两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
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jiefangjun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理解《孟子》中的主要思想及哲理。
1.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深入解读文本。
2.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孟子的思想光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孟子》中的主要思想及哲理。
1.3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教学难点:2.1对《孟子》中深奥哲理的理解。
2.2对课文中复杂句式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学生分享对孟子的了解及对《孟子》的初步认识。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2学生查找并记录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3.合作讨论3.1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讨论。
4.精讲点拨4.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4.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实践运用5.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2教师给出实例,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2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3.在精讲点拨环节,学生对课文中的难点有了深入的理解。
4.实践运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要求。
2.教学内容丰富,涵盖《孟子》的文学背景、孟子其人、课文内容等多个方面。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8、《孟子》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18、《孟子》两章时间:年月日总课时序号:主备人:授课人:课型:新授课1、作者简介:,(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2、孟子的思想在孟子的大思想的统摄之下,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所以,他们会极力推行孟子的学说。
3、《孟子》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2、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表现?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
孟子两章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1&《孟子》两章教师寄语: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重点)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难点)3、背诵两文,体会“人和”的含义,理解“磨难”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重点)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f 导入《智取生辰冈》一文中,吴用等人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智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的因素。
由此可知,天时、地利、人和是多么重要的三个要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了解一下,孟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米粟()域民()亲戚畔之()()• • •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非不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域民不以封媼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亲戚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解疑答惑1、本文的论点?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孟子两章导学案有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教案一、学习过程:( 1)、预习:看说明,试译全文。
(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思想家,教育家,是继此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并有“”之称。
《孟子》是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辩。
全书共七篇,计261 章,约 35000 字。
南宋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 3)、解说一词多义: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 2、汝心之固,固.不行彻().国不以山溪之险(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4)、解说加点词:1、时节不如地利时节:()地利:(2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3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4 、是时节不如地也是:()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6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7 、得道者多助得道:()8 、亲戚畔之亲戚:()9 、故()君子()有()不战10、兵革非不坚()利()也:11、寡助之至至:()12、委()而去()之13、兵()革()非不坚利也14、池非不深也池:()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5)、解说一词多义: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 2、汝心之固,固.不行彻().国不以山溪之险(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6)、翻译下边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但是不胜者,是时节不如地利也。
(7)文本研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正确场面是“”。
《孟子两章》教案及练习(含答案)
《<孟子>两章》教案及练习题设计(含答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4.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5.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
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孟子两章导学案答案
孟子两章导学案答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明确提出论点,表示人和就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进行,用概括
性的战例予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表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
争中所起至的促进作用相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面世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述了“人和”的实质,即为“多并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并助””与“寡助”展开对照,自然求出“君子存有久攻不下,战破釜沉舟矣”。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就是实行“总——分后——总”的论证结构。
先明确提出中心论
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教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出了六位由低贱至贵戚的历史人物,表明肩负重
任的人,事先必抵挡一番艰辛的磨练,为下文将要说至的观点提供更多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1).认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促进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
”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
渡作用)
(2)、恳请找到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从哪些方面去详述其艰难困苦
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
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含答案)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
三、写作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割据混乱的书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口家争鸣的局面。
孟子针对社会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其一。
四、解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检查预习1•积累字音怵惕(Ch(I tι)恻(Q)隐要(ydo)誉羞恶(WU)2.理解词语忍人:运:怵惕:恻隐:内交:要誉:乡党:同乡。
辞让:贼:保:六、研习文本(―)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读准句读,初步感知文意。
2.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翻译全文,标注难点。
3.展示翻译,讨论难点。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难点: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斯: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所以:由是观之是: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谓:不足以事父母事:(二)文意理解1.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层(开头一一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的观点,指出“”,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人教版九班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18《孟子》两章设计人:范书颖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学问,把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见,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3、背诵两文。
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闻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见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见性善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解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1、本文的论点?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五、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分)⑴池非不深也()⑵委而去之()⑶故君子有不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比至陈无微不至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跳往助之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⑴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⑵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见的详细体现?其次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解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人和》导学案3
《人和》导学案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牢记:不读完课文,不做学案。
2、书面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
3、限时30分,独立完成。
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检测下列重点文言现象,掌握重点实词,巩固通假现象。
1、解释下列加点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
则君子必自反也
此物奚宜至哉
我必不忠
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
舜为法于天下
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商旅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一、学习过程:(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思想家,教育家,是继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并有“”之称。
《孟子》是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
南宋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3)、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2、得道者多助()3、伐无道,诛暴秦()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池非不深也()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4)、解释加点词: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人和:()3、环而攻之而不胜环:()4、是天时不如地也是:()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7、得道者多助得道:()8、亲戚畔之亲戚:()9、故()君子()有()不战10、兵革非不坚()利()也:11、寡助之至至:()12、委()而去()之13、兵()革()非不坚利也14、池非不深也池:()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5)、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2、得道者多助()3、伐无道,诛暴秦()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池非不深也()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6)、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7)文本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
《孟子二章》导学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难点)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第一课时预习目标1、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预习重难点:理解性背诵预习过程一、了解作者及文章出处。
1、这两篇文章都出自于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孟子,名__________,是战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家。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_______ 以后_______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____________ ,有________之称。
2、《孟子》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叙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二、给加点字注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3、曾益其所不能4、入则无法家拂士三、熟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排比句,读出节奏。
2、这两篇文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四、找出文中的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附:习题答案预习题答案:一、1、《孟子》,轲,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儒,孔孟,亚圣2、儒,兼爱、非攻二、1、田间、田地2、被选拔,被任用3、通“增”4、通“弼”,辅佐三、1、略2、第一则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经议论,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结论;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他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的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含答案)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
三、写作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割据混乱的书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口家争鸣的局面。
孟子针对社会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其一。
四、解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检查预习1•积累字音怵惕(Ch(I tι)恻(Q)隐要(ydo)誉羞恶(WU)2.理解词语忍人:运:怵惕:恻隐:内交:要誉:乡党:同乡。
辞让:贼:保:六、研习文本(―)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读准句读,初步感知文意。
2.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翻译全文,标注难点。
3.展示翻译,讨论难点。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难点: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斯: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所以:由是观之是: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谓:不足以事父母事:(二)文意理解1.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层(开头一一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的观点,指出“”,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人和》导学案答案1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第一则。
1、学生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解释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③“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④“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⑤“固.国”的“固”,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⑥“威.天下”的“威”,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⑦“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⑧“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注音
难.(nàn )孝悌.(tì)惛.(hūn )横.逆(hèng )
4写出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叛)
其横逆由.是也(犹)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无)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舜,人也;我,亦人也。
(判断句)
城非不高也。
(判断句)
凶年免于死亡。
( 状语后置句)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判断句)
二·合作探究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
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低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
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孟子说的“得道”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第4层绝非多余的闲笔。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6. 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
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学习第2则。
思考下列问题
⑴孟子认为应如何“存心”?
明确:存心的方法有二:一是“以仁”,二是“以礼”,也就是时刻以“仁”“礼”约束自己。
⑵孟子多次强调“君子必自反”,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孟子认为凡事应从自身找原因,不要与人比较。
⑶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是什么?
明确: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在于君子的居心,当横逆之徒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他的时候,他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是否有礼、是否做到了忠,在自己已经切实达到了这些要求,可横逆之人仍然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自己的时候,他除了视之为禽兽以外,不会跟他们计较。
君子的忧虑在己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
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以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
⑷孟子通过这则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君子应该时刻把仁礼当在心上,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仁礼,也就没有小人那样患得患失的忧虑了,担心的是自己修养方面是否合乎圣贤礼义。
⑸那么这则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地反省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人和》导学案2答案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第三四则。
1注音
商贾.(gǔ)放辟.(pì)庠.(xiǎng )序衣.(yì)帛鸡豚.(tún )狗彘.(zhì)
2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刑于寡妻(“刑”通“型”)
则盍反其本矣(“反“通“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无失其时(“无”通“毋”)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吾惛,不能进于是。
(介词结构后置句)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介词结构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结构后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介词结构后置句)
二·合作探究第三则
⑴选文第三则和第二则相比,有什么异同?
明确:第2则针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选文3针对统治者。
⑵这则短文说明了什么?
明确:对于统治者来说,身正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了。
三合作探究第四则。
1.孟子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推恩之心”对于君王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拥有推恩之心是君王“发政施仁”的必要的前提。
2孟子向齐宣王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君臣同乐的和谐图案,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仁政”主张作铺垫。
3孟子对齐宣王说要做到人和必须做到哪些?
明确:1.推恩四海。
2.施行仁政。
3.制民之产,使民吃饱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