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导学案公孙丑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孟子》三章,具体包括《梁惠王上》、《公孙丑上》和《离娄上》三个章节。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孟子关于仁爱、道德修养、君子品质等方面的论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孟子》三章中的文言文知识点,如词语、句式等。
2. 领悟孟子关于仁爱、道德修养、君子品质等思想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孟子论述的道德思想和文言文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孟子》三章的文言文知识点,领悟孟子的道德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仁爱的意义。
2. 新课内容学习:a. 诵读《孟子》三章,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b. 分析文言文知识点,如词语、句式等。
c. 解读孟子关于仁爱、道德修养、君子品质等方面的论述。
3. 例题讲解:以《梁惠王上》为例,讲解如何分析文言文,理解孟子思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公孙丑上》和《离娄上》的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孟子》三章2. 主要内容:a. 《梁惠王上》:仁爱之道b. 《公孙丑上》:道德修养c. 《离娄上》:君子品质3. 重点、难点:文言文知识点、孟子道德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孟子仁爱、道德修养、君子品质等思想的看法。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阐述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孟子》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孟子的道德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孟子论述的道德思想和文言文知识点的理解。
《孟子》教学教案
《孟子》教学教案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综合运用法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中核心观点和思想;2.掌握《孟子》中的重要章节和内容;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一、《孟子》介绍与核心思想1.《孟子》的概念、特点和地位;2.仁、义、孝、忠、信等核心思想的解读。
二、《孟子》中的重要章节和内容1.论语上篇:尽心上2.公孙丑上:万物有本末3.公孙丑下:非惟聪明,亦必独立4.齐君称孟子:齐景公问政5.离娄下:尽信书,不如无书6.非蛊下:窃位以给人7.梁惠王上:患丧赋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介绍《孟子》的背景和作者;2.分享《孟子》中的著名名言。
二、核心思想的讲解(20分钟)1.介绍《孟子》的核心思想;2.讲解仁、义、孝、忠、信等概念;3.小组讨论:请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三、重要章节的解读(20分钟)1.分别介绍《孟子》中的重要章节和内容;2.分组活动:请学生分组讨论各章节的主题和内涵,并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四、思考与讨论(30分钟)1.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孟子的思想如何对现代社会产生影响;2.小组讨论:就上述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3.展示与评价:请各组代表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与点评。
五、综合运用(20分钟)1.小组活动:请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现实社会问题,并运用《孟子》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解决办法的提出;2.展示:请各组代表进行展示,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评价;2.学生评价: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拓展延伸:1.学生可自行阅读《孟子》的其他章节,并进行解读和讨论;2.学生可运用孟子的思想分析和解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
教学资源:1.《孟子》原文和注释资料;2.硬件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学生学习材料:《孟子》摘录和学习笔记。
高二语文统编版备课教案:《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课后指定拓展阅读(讲练结合附翻译)篇目(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馁:饥饿,引申为丧气,萎靡不振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拔起C.今日病矣病:生病D.不耘苗者也耘:除草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直养而无害博我以.文,约我以礼B.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其子趋而往视之.C.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D.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拔苗助长,一是放任不管。
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C.“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要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
D.孟子的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
选文体现了以上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孟子》三章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孟子》三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孟子》三章,具体包括《梁惠王上》、《公孙丑上》和《离娄上》三个章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孟子》的背景,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道德修养等思想。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对文言文词语、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言文词语、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孟子提倡的仁政、道德修养等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孟子》原文及注释、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孟子画像,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及其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孟子》的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孟子》三章,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词语解释:针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4.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认识。
5. 内容讲解:讲解《孟子》三章的主要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道德修养等思想。
6.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加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7.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8.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孟子》三章2. 内容:a. 仁政b. 道德修养c. 重点词语及解释d. 特殊句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b.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孟子提倡的仁政、道德修养等思想的理解。
c. 阅读其他儒家经典,比较孟子和孔子的思想异同。
2. 答案:a. 略b. 略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孟子三章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三章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中的三章,分别是《梁惠王上》、《公孙丑上》和《离娄上》。
具体内容包括:1.《梁惠王上》:分析仁政、王道、霸道之间的区别,探讨如何实现国家治理。
2.《公孙丑上》:阐述道德修养、仁爱之心、忠诚之道等品质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3.《离娄上》:论述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等伦理道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孟子》中关于仁政、道德修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孟子关于仁政、道德修养、伦理道德的观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孟子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孟子》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故事,引发学生对孟子思想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孟子及其主要观点,引导学生关注仁政、道德修养、伦理道德等方面。
3. 课文解析:(1)分析《梁惠王上》,讲解仁政、王道、霸道之间的区别,举例说明仁政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2)解读《公孙丑上》,阐述道德修养、仁爱之心、忠诚之道等品质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影响。
(3)探讨《离娄上》,论述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等伦理道德的作用。
4. 例题讲解:选取经典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孟子思想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孟子三章优秀公开课》2. 内容:(1)仁政、王道、霸道(2)道德修养、仁爱之心、忠诚之道(3)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孟子思想,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2)谈谈你对孟子关于伦理道德观点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3《孟子》三章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23《孟子》三章》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孟子》中的三章,了解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重要观点,培养学生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一、导入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将进修《孟子》中的三章,了解孟子的思想和观点。
2. 激发学生兴趣:孟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摩登都有着深遥的影响。
二、进修重点1. 《梁惠王上》:谈论仁义道德,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
2. 《公孙丑下》:强调人性本善,提出“天命”观念。
3. 《离娄上》:讨论君臣干系,阐述孟子的政治理念。
三、进修内容1. 《梁惠王上》- 孟子认为仁义是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主张仁政,即以仁义为统治的原则。
- 通过梁惠王的故事,说明了仁政的重要性,强调君主应该以仁义来治理国家,关心民生。
2. 《公孙丑下》-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这一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 引入“天命”观念,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所决定的,但人的尽力也可以改变命运。
3. 《离娄上》- 孟子讨论了君臣干系,认为君主应该以仁义来对待臣民,臣民也要忠诚于君主。
- 提出了“天下之事,臣卖力”这一观点,强调君臣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四、进修方法1. 阅读原文:让学生阅读《孟子》中的三章原文,理解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孟子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3. 思辨问题:提出一些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孟子的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文献: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和影响。
2.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仁政理念的实践意义。
3. 创新思考:鼓励学生运用孟子的思想,探索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新途径。
六、总结反思通过进修《孟子》中的三章,我们了解了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重要观点,培养了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探索,将孟子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成为有经受、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22.《孟子》三章公开课精品教案详案
22.《孟子》三章公开课精品教案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孟子》中的三章精选内容,分别是《梁惠王上》、《公孙丑上》和《离娄上》。
详细内容涉及仁爱、义利、人性善恶等核心观点,着重分析孟子如何运用雄辩的口才和精辟的哲理,阐释其伦理道德和政治哲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孟子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如仁爱、义利观等。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和哲理内涵。
3. 激发学生对孟子思想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文言文阅读分析。
教学重点:仁爱、义利观等核心观点的解读以及文言文的分析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孟子》原文及注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仁爱有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仁爱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展示教材中的三章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原文。
3. 课文解读:对三章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孟子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仁爱、义利观等核心观点。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经典例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孟子》三章公开课2. 三章内容:《梁惠王上》、《公孙丑上》、《离娄上》3. 核心观点:仁爱、义利观、人性善恶4. 解读重点:文言文分析技巧、孟子思想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论述孟子仁爱观的意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孟子原文,深入了解孟子思想,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或活动,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孟子》第03章 公孙丑上 原文及译文
《孟子》第03章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原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
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与解析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儒家学说的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对孟子公孙丑上原文进行解析,探讨其思想内涵和对当时社会的启示。
公孙丑问孟子曰:“地何如?”孟子曰:“广大。
”孟子对公孙丑的回答简明扼要,只以“广大”两个字来形容地,表明其对于地的理解和价值认知。
公孙丑问曰:“何以知其广大?”孟子曰:“吾观河出图,知其广矣。
”孟子通过观察河流出现在地图上的情况来回答公孙丑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地的广大。
可见,孟子不是凭空臆断,而是以真实的观察为基础进行判断。
这一点展示了孟子重视实证和经验观察的思维方式。
公孙丑问曰:“人亦广乎?”孟子曰:“不如地之广。
”公孙丑再次提问,探讨人与地的广度之间的关系。
孟子回答说:“人的广度不如地的广度。
”孟子通过这样的答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不能相比拟的思想。
公孙丑问曰:“何以知其不如地之广?”孟子曰:“凡人而已矣,得其所通者类马牛犬豕,微乎微矣。
”孟子解释说,人的广度不如地的广度是由于人只能通过有限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进行理解,受限于人类自身的能力和条件。
所以,人的广度相比之下微乎其微。
公孙丑又问曰:“子之欲人何如?”孟子曰:“各得其所欲者则吾不欲人之如朝廷若宾,如朝廷若祭肺腑安之。
”公孙丑通过询问孟子的意图,探讨人的定位和价值。
孟子回答说,他希望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们所期望的,这样他就不会奢求人们都像朝廷中的臣子或是祭肺腑般地安排他们。
通过这一回答,孟子表达了他对于个体选择和自由意志的尊重。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社会应该给予每个人施展才能的空间,并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亮。
总结起来,孟子公孙丑上是一篇短小精炼的对话篇章,通过几个简短的问题和回答,展示了孟子对于地和人的广度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体自由和选择的重视。
这一篇章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即以人为本、尊重自由和平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导学案教师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字词,把握文章的观点。
2.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3.增强文化自信,积累《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并学会恰当运用。
【重点难点】1.疏通文意、积累字词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
宣扬“仁政”“王道”,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3.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4.文体知识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摆明自己正确的观点。
第一课时活动一:诵读篇(一)聆听式朗读1.朗读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米粟.非不多也(s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yù)失道者寡.助(guǎ)亲戚畔.之(pàn)(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导学案及配套教案.doc.do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导学案及配套教案第第 1 21 课《富贵不能淫》第第 1 1 课时【学习目标】 1、能积累诚、命、戒、正、由、淫、移、屈等文言词语,并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3、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1、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
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2、背景资料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编著的。
本课所选的两章分别是《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自主学习】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二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尝试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合作探究】一、积累重点的文言词汇,如诚、大丈夫、命、焉、戒、正等(要求用红笔在课文中圈出来,并用铅笔写出解释)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注意加点字的翻译,组内自由翻译其他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孟子》三章(2)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孟子》三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孟子》三章,具体包括《梁惠王上》、《滕文公上》和《离娄上》三个章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孟子》的背景,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基本内涵。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孟子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分析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旨,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孟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孟子及《孟子》的兴趣。
2. 讲解:对《梁惠王上》、《滕文公上》和《离娄上》三个章节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位国君,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治理国家。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孟子“仁政”思想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道关于孟子“仁政”思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孟子》三章2. 主要内容:a. 《梁惠王上》:仁政、民本、道德教化b. 《滕文公上》:仁政、法治、选贤与能c. 《离娄上》:仁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孟子》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在讲解《孟子》三章时,应重点关注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和时代背景。
《孟子》二章导学案
主
学
习
一、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
(2)、得出全文结论的句子:
(3)、文中说明什么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条件?
(4)、“人和”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5)、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二、理清论证思路。
提问: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明确:
文章开篇提出,指出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战争事例)加以证明,分别就与、与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论述了对战争胜利起决定作用。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的结论,阐明了
大洋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导学案
年级:九学科:语文第五单元第_18_课第1_课时
课题
《孟子》二章
课型
讲读
主备人
曹杏坤
审核人
王月兰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环节
学习流程
【教法、学法指导】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明晰字音字形,朗读课文,积累实虚词含义
学习策略:朗读——积累——翻译——强化
自
主
学
习
一、常识积累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你的补充还有哪些句子?写下来。
达
标
检
测
(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义:)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郭:)
委而去之(去:) 亲戚畔之(亲戚:) 池非不深也(池:)
(3)一词多义;
合
作
探
究
“”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与“”进行对比,自然导出“,”。
部编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导学案附答案
部编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导学案附答案22 《孟子》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难点】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过程】一、导入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
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米粟.(sù) 亲戚畔.(pàn)之域.(yù)民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城:内城。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寡助之至:至,极点。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顺之:顺,归顺,服从。
(2)通假字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3)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畔之(古义: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今义:因婚姻或血统联成的关系。
) 亲戚..(4)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3.相关链接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孟子》(卷三公孙丑章句上)第3课时
四会市邓村学校七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理解文意,学生释疑。
【文意】(三)孟子曰:“以力假①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3)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诗》云(4):‘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5),此之谓也。
”【注释】①假:借,凭借。
②待:等待,引申为依靠。
③赡:充足。
④《诗》云:引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⑤思:助词,无义。
【译文】孟子说:‚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大国。
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
《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
’正是说的这种情况。
‛(四)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①,及是时,明其政刑。
虽大国,必畏之矣。
《诗》云②:‘迨③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绸缪牖户(5)。
今此下民③,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7),是自求祸也。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诗》云(8):‘永言配命民自求多福。
’《太甲》(10)曰:“天作孽,犹可违(11);自作孽,不可活(12)。
’此之谓也。
”【注释】①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元内忧外患。
②《诗》云:引自《诗经邪风鸱鸦》。
③迨(dai):趁着。
④彻:剥取。
桑土(du):桑树根;土同‚杜‛,东齐方言说‚根‛为‚杜‛……⑤绸缪(mou):缠结。
牖(you):窗子;户:门。
③下民:民义同‚人‛。
这里的诗句是以鸱鸦(一种形似黄雀而身体较小的鸟)的口吻,其巢在上,所以称人为‚下民‛。
(7)般(pan):乐。
孟子导学案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艺术特色,进而了解孟子散文的风格和特点。
【学习重、难点】掌握关于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
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
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体会孟子的譬喻论证。
成语“揠苗助长”在本文中的作用。
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孟子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知识总结】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孔子中的“仁”缺乏理论基础,也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
人之性, 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
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于受私欲蒙蔽。
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
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
“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4)道德天: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
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课文难点讨论】试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与说理艺术。
答:(可结合前面提到“四、3”的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来回答)本文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形象生动、深刻透彻。
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18 孟子两章导学案 曹向阳.doc
课题: __________编制人:曹向阳审核人:包科领导:使用方法及说明:1.朗读法,本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适合朗读训练。
2.讨论法,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适合思维训练。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能力目标1.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2.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重点、难点: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定要问题化),导入新课。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 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2.重点词注音。
米翠()舜()眠亩()傅祀()胶厚()筑骨()置益()拂士()3.理解重点词语。
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优秀导学案
(2)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3)(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
道路——义。
(4)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课堂探究
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
《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学习重点: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学习难点:
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环:围。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放弃。 兵革之利:武器的锐利,文中意为武力的强大。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寡:少。 至:极点。 以:凭借,靠。
3.“畔”通“叛”,背叛。 4.(1)护城河/池塘 (2)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3)内外亲属,包括父系 亲属和母系亲属/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5.(1)优势,名词/锐利,形容词(2)内城,名词/城墙,名词 6.(1)名词作动词,限制 (2)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3)形容词作动词,震慑 7.助词,的/代词,指被包围的城/动词,到/代词,指得道之人/代词,指失道之人
喻:了解,明白。 入:指在国内。 出:指在国外。 敌:匹敌,相当。 3.同“增”,增加。 同“横”,梗塞,不顺。 同“弼”,辅佐。 4.使……痛苦,使动用法 使……劳累,使动用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导学案表格
精选试卷22《孟子》三章教课目的课题课时分派《孟子》三章课型新讲课课时安排 2 课时建议本课依照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应及整体感知、构造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详细感知的沟通展现及当堂检测。
可适合调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识记孟子的有关文学知识,掌握文中的要点文言词语,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疏导文意并背诵课文。
掌握对照论证、类比论证和排比修辞的表达成效,掌握区分文言句子节奏的方法。
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大丈夫”的含义,学习立身处世的原则,领会劫难困苦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课前有关预知识习孟子(约前372—前 289),名轲(kē),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期间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
宣扬“德政”“王道”,反对诸侯的武力吞并,反对暴政虐民。
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代也有踊跃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以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悉心》七篇。
书中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看法和政治活动。
《孟子》擅长言辞,擅长说理,其文气吞山河,论证严实,富裕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以民为本”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为了稳固统治,平定社会次序,春秋战国期间各学派的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左传》《国语》《管子》等著作中,都不一样程度地包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老子》中就有“爱民治国”的主张。
对比较而言,儒家的民本思想最集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精选试卷读准字音公衍( yǎn).不可以淫( yín).傅( yuè).胶鬲(ɡé).( ji àn).畎( quǎn).曾益( zēnɡ).外祸( huàn).丈夫之冠(ɡuàn).妾之道( qi è).法家拂士( bì).其筋骨( j īn).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1)寡助之至,戚畔.之(同“叛” ,背叛)( 2)往之女家(同“汝” ,你).(3)曾益其所不可以(同“增” ,增添).(4)困于心,衡于,尔后作(同“横” ,拥塞、不).(5)入没法家拂.士(同“弼” ,佐)利:天不如地利(名,有益条件)兵革非不利也(形容,利,利)而:一怒而侯惧(,表承)而后知生于患而死于安也(,表并列)之:丈夫 [ 之冠也(助,用于主之,撤消句子独立性,不)父命之(代,他)往送之(,到)妾之道(助,的)与民由之(代,指前面所的事)戒:往送之,戒之曰(,告)必敬必戒(形容,慎)居:居天下之广居(,居住)居天下之广居(名,住所,指“仁”):舜于畎之中(,起,指被任用)征于色,于声,尔后(,露、表露)士:管夷吾于士(名,官)入没法家拂士(名,士)(1)固国不以山溪之(形容用作,稳固).(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用作,威,震).(3)富不可以淫,不可以移,威严不可以屈(均的使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公孙丑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艺术特色,进而了解孟子散文的风格和特点。
【学习重、难点】
掌握关于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
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
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体会孟子的譬喻论证。
成语“揠苗助长”在本文中的作用。
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孟子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知识总结】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
(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孔子中的“仁”缺乏理论基础,也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
人之性, 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
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于受私欲蒙蔽。
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
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
“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
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课文难点讨论】
试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与说理艺术。
答:(可结合前面提到“四、3”的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来回答)本文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形象生动、深刻透彻。
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本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1)论证层次:纲目清晰,层层铺垫。
①全文为问答式;②层层铺垫:如第六段中关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的论述;进而到第七、八段关于“告子”的论述;再到关于“孟子”本人的论述;(2)论证艺术:①譬喻论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如“守株待兔”的故事。
②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
用排偶,文势滂沱,酣畅淋漓。
(如本文最后一段)③对比论证。
(“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之间的比较等)
【相关连接】
苏辙评:“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冲呼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
刘熙载说:“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
”(《艺概》)
赵岐:“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孟子章句·题辞》)
【能力提升】练习两题
1、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
[注] ①端:开头,起。
②因贼:伤害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B、依孟子所言,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加上去的。
这只是善的萌芽,还不是善的完成,善的完成有待后天的扩充。
C、孟子此章主旨在于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
D、孟子认为人有“四端”若不能充之,则会自我伤害,渐渐地此“四端”也会消失殆尽。
(2)孟子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结合上面的选段,孟子认为人应该如何去追求“仁义”?谈谈你的认识。
答:
2、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
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①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
援而止之而止。
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不随便与人交往,连别人的帽子戴得不正他都要生气。
柳下惠则相反,和谁都能交往。
虽则交往,但决不受他人影响。
B、对待不良倾向,伯夷是“望望然去之”,而柳下惠则“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两者都十分可贵,十分难得。
但孟子认为两者都不可取。
C、柳下惠不羞辱国君,也不小看下面的官员;他为官就竭力提拔贤士,一定重用他们,不因为官小而抱怨,处境困厄而不忧伤。
D、柳下惠的信条是:“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玷污)我哉?”就是说,他也爱惜自己的清净洁白,不与伯夷异趣。
(2)孟子在这里实际上批判了哪两种人?
参考答案
1、(1)D(渐渐地此“四端”也会消失殆尽——有误。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并不会消失殆尽,但对于“四端”,“苟能充之”和“苟不充之”结果大为不同。
)(2)“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
“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人必须遵此而行,才算是正确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仁”与“义”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顺着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反之,则是人最大的悲哀。
2、(1) C(原文句子理解错误。
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
)
(2)孟子在这里批判了两种人:一种人原则性太强,自视清高,器量狭窄,难与之相处;一种人态度过于随便,没有原则,逢场作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