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庄子的天人观比较
孟子与庄子人生态度 -回复
孟子与庄子人生态度-回复【孟子与庄子人生态度】一、引言孟子与庄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
他们在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上有诸多不同,但却同样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本文将以孟子与庄子的人生态度为主题,探讨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对人类与自然互动的关注。
二、孟子的人生态度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的本性本善,并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实现人的完善。
孟子的人生态度强调了人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
他认为个体要关注社会与他人,并通过善行来影响、改善社会。
孟子的人生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君子,追求德行的完美,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三、庄子的人生态度庄子则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人生态度强调了个体的自由与超越。
庄子主张自由放浪的个体,与自然相融合。
他认为人与自然本是一体,追求自由与超然的个体态度是达到人生境界的重要方面。
庄子认为人应该放下功利心,追求内心的自在与自由,并通过观察自然、通达万物来实现与宇宙的和谐。
四、孟子与庄子对人与自然的看法虽然孟子与庄子的人生态度有所不同,但他们都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认为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孟子认为人的完善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的改良,而庄子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两者都认为人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来获得启示,了解自己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五、孟子与庄子人生态度的不同1. 孟子注重社会责任而庄子强调个体自由。
孟子关注个体责任,注重社会关系与义务,追求公义与道德。
而庄子更强调个体自由与自在,追求自在超然的个体状态。
2. 孟子强调人类世界而庄子更注重自然宇宙。
孟子将人生目标放在人类社会中,关注伦理道德和社会伦理,认为通过个体的贡献改善社会是人生的意义。
而庄子更加强调自然宇宙的力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个体与自然相融合,实现个体的自由与超然。
3. 孟子追求圣人与君子的境界,庄子追求“大有”与“无为”。
孟子追求的是圣人境界,想要成为道德完美的君子并通过修养和教育影响他人,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庄子与孟子的思想对比教案:掌握两位先贤的异同
庄子与孟子的思想对比教案:掌握两位先贤的异同。
一、思想基础的不同庄子所代表的道家主张的是“道”,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追求“自然”的本真状态,人应该“无为而治”。
庄子以“无为而治”为信仰,认为所有的行动都要“静而观其变”,人类的知识能力受限,人不应过度干扰自然的变化。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是庄子哲学中的基本原则,强调万事万物具备自然本有的道理,强调人要与自然相融合、相通合。
孟子则主张儒家思想,认为人的本性应该是善的,而不是庄子说的“天下大同”的非存在。
他认为,只要人们在生活中遵循正义、勇气和知识,就可以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
孟子的哲学以“仁政”为主要特征,追求社会正义和公平。
二、人性的本质庄子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和平静的,这一点与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密切相关。
他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过于沉迷世俗,只有这样才能接触到自己真正的本性。
而孟子则认为人天生就有善的品质,这一点与他的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孟子认为,人性的善可以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最终达到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孟子所说的“圣人”。
三、修养方法庄子认为,人的修养应该遵从道的原则,应该追求“自然”,保持自己的内心安宁。
庄子号称“蝴蝶梦”,意味着他认为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自己真正的本性和愿望。
而孟子则认为,人的修养应该遵从儒家思想,通过不断地自我锤炼、自我完善,来实现自己的最高目标。
四、价值观庄子没有太多的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的实际生活,他的哲学主要集中在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环境之中。
他关注的是人和自然的结合点,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他认为,人类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样才能感受到自然中的神奇之处。
而孟子则强调社会伦理道德和公平正义,在社会中追求正义和公平,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真正意义。
庄子和孟子的思想代表了古代中国历史上两大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
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思想,都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个人都可以从庄子和孟子的哲学中发掘不同的启示和智慧,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精神。
孟子与庄子人生态度
孟子与庄子人生态度孟子和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他们对人生态度有着不同的观点。
孟子主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认为人性本善,要通过修养和教育来追求道德的完善。
而庄子则强调“道可道,非常道”,认为人应该超越功利和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孟子的人生态度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道德本性,只需通过养育和教育的方式一步步实现自身的道德完善。
孟子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修养,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在孟子看来,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种人生态度告诉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和享受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与孟子不同,庄子的人生态度强调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他主张心性自由,不受外在世俗和社会约束的限制,只需追求自身心灵的安宁和宁静。
庄子认为人应该超越功利和追求名利的欲望,摆脱繁琐的事务,通过修心养性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他提倡人们从中庸的平衡中寻求快乐和满足,追求“道”的境界。
庄子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生活中不必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适应自然,放眼于宇宙的宽广,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从孟子和庄子的人生态度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
无论是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都需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其次,我们要超越功利和追求名利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生活中不要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应该以宽广的胸怀面对生活的变幻和挑战。
最后,我们要适应自然,追求与道相合的境界。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保持平静的心境,从容面对人生的起伏。
总之,孟子和庄子的人生态度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孟子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庄子则强调人们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通过学习他们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并超越功利和追求名利的欲望。
孟子的思想和庄子的思想的区别作文
孟子的思想和庄子的思想的区别作文本篇作文采用“五感法”的写作方式书写而成,“五感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这五种感受来写作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把景物的人和物的美好表现出来,本篇作文围绕“孟子的思想和庄子的思想的区别作文”为标题,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在作文中,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欢迎大家编辑和下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下而求索。
”孟子名言,联系我今天主题,孟子思想强调“求知”,对真理追求探索。
而庄子思想则倡导“顺其自然”,主张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过于追求物质功名利禄。
两种思想着本质区别,对于我今天生活也着重启示。
眼(视觉):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本性善良,都天生道德感。
种观点就像一束光,照亮类道德之路。
而庄子“性恶论”则认本性恶,天生就自私。
种观点则像一面镜子,反映性真实面貌。
耳(听觉):孟子思想如一首动听乐曲,旋律优美,令陶醉。
他强调主观能动性,认可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自己命运。
而庄子思想则像一首朦胧笛曲,让陷入无尽遐想。
他主张无而治,反对过于干预改变自然。
口鼻(味觉):孟子思想像一顿丰盛大餐,味道浓郁,令回味无穷。
他“仁政”思想,就像一道美味佳肴,让感受性善良温暖。
而庄子思想则像一杯清茗,味道淡雅,却能让品味生真谛。
他“逍遥游”思想,就像一口茗茶,让感受心灵自由宁静。
手(触觉):孟子思想就像一双温暖手,抚摸着心灵。
他“仁爱”思想,就像一双温柔手,给予关爱温暖。
而庄子思想则像一阵清风吹过,让感受自然魅力。
他“道”思想,就像一阵轻风,吹散烦恼困扰。
大脑(思考):孟子思想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行道路。
他“仁义”思想,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行道德。
而庄子思想则像一位智者,引导着思考生真谛。
他“逍遥”思想,就像一把利剑,剖析着内心世界。
总来说,孟子思想强调性善良道德修养,他主张通过自己努力,实现生价值。
而庄子思想则强调顺应自然,主张过于追求物质功名利禄,逍遥自生活。
两种思想都具深刻时代意义,对于我今天生活也着重启示。
《庄子》和《孟子》文学比较分析
《庄子》和《孟子》文学比较分析作者:孟宪华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3期摘要:研究《庄子》和《孟子》文学比较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两部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与哲学经典之间相同与差异之处,学习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两部古典巨著。
本文从《庄子》和《孟子》的思想观点、语言使用与寓言运用三方面分析了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关键词:《庄子》;《孟子》;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72-02作为道家与儒家的两部代表经典,《庄子》与《孟子》在先秦“百家争鸣”的大论战中,分别从自然与社会两个角度剖析人性,成为在那个乱世中着重探讨人作为个体生存问题的开山之作。
一、《庄子》与《孟子》的文学思想观点之异同(一)相同《庄子》与《孟子》作为继承道家老子与儒家孔子理论的代表者,在汲取前人思想精髓的同时有所开创,二者均是将放诸于外在的视野向回收,更加关注于人的自身。
比如老子理论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更加倾向于宇宙万物的“大道”,提倡顺应自然、依道而行、守住道的精神。
而孔子的理论则无不是注重“学而优则仕”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以礼乐治国”的治国经世之路。
相比老子的目光放眼宇宙洪荒,庄子则看到了人作为个体生存中面对的种种问题,提出“举世誉之而不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乘万物以游心”。
而孟子显然也对孔子以礼治国之说持明显的不同意见,故而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之之,可使过颡。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认为个体的人生而向善,之所以不善,乃是环境使然,因而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从这一角度上讲,《庄子》与《孟子》都是两位至圣先贤由于发现前人提出的理论对于那个战争频发、人心不古的乱世并没有起到平乱而治世的作用,故而认为前人只关注外在世界的礼乐、秩序、宇宙观等没有实质的作用,拯救世界的良药应当在于从个体的人入手,由小及大、由内而外,通过荡涤蒙尘已久的精神和灵魂实现人与社会的救赎。
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庄子的“自由之气”之比较
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庄子的“自由之气”之比较作者:王金,周威豪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9期王金周威豪[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济南250300]摘要:从现代语境出发,庄子的“逍遥”就是现代的“自由”,这种“自由”与“气”息息相关,形成了庄子哲学中的“自由之气”。
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庄子的“自由之气”有三个层面的比较:在发源的层面上,“浩然之气”生于内,“自由之气”中“有所待”的“自由之气”生于外,“无所待”的自由之气生于内;在充实的层面上,“浩然之气”充实于“内”,“自由之气”中“有所待”的“自由之气”充实于外,“无所待”的“自由之气”充实于内;在功用层面上,“浩然之气”所导向的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和谐,“自由之气”所导向的是肉体或精神层面的超脱境界。
关键词:孟子庄子逍遥自由浩然之气孟子和庄子在其著作中都谈到了“气”,孟子讲求的是“浩然之气”,庄子讲求的是一种“自由之气”,这二者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实际功用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中通过对告子“不动心”观点的看法,引出了养浩然之气的主张。
告子认为:“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孟子认为:“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由此可见,孟子认为思想意志是意气感情的主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体现了意气感情对于思想意志的反作用。
在下文中,孟子对言辞与“志”的关系做出了阐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孟子认为“志”是言辞的来源,而“气”反动其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言辞,从而引出了“养浩然之气”的主张。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和庄子道德思想比较与探讨
孟子和庄子道德思想比较与探讨在先秦诸子中,孟子和庄子最偏激,最钻牛角尖,但他们的文章也因此最好看。
如果说,庄子是人生的悟者,那么,孟子就是人生的迷者,悟者的文章因为超脱与透彻而好看,迷者的文章因为热情与天真而好看。
如果用孔子对人的分类,庄子是捐者,孟子是狂者,要读一流的文字,“必也狂捐乎”!孟子既以好辩著称,他在辩论上就必有自己的特色。
平心而论,孟子辩论的最大特色,不在于在学理上穷究不已卓识不凡新见迭出引人入胜,而在于他论题之外的功夫揣摩对方心理,窥测对方思路,巧设陷阱,暗布机关,引人人殷,而后一剑封喉—等对方明白上了圈套,却已没了“喉”—最后一句总是他说的,所以,他就是胜利者了。
另外,他是一个极端自信而又热情洋溢的人,他有充沛的道德上的自负,及由此而来的目空一切的勇气,他总是认为真理永远在他这一边,所以,他与别人辩论时虽然设了不少圈套,但却并不显得心机阴暗,相反,倒显得他机智能干。
从这方面看,他是一个极天真的人。
我们欣赏他的文章,往往不是为他的道理所折服,而是被他的聪明机智所吸引。
我们来看看他与齐宜王的一段辩论: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巨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宜王是一个颇有心机的人,他问齐桓、晋文之事,表面上是在谈历史,实际上却是在借历史表明自己的“所欲”他要像齐桓、晋文一样成就霸业。
当然,他一定知道孟子是倡“王道”而反“霸道”的,所以,他不能直接与孟子谈“霸道”问题,于是把这种想法打扮了一番,以谈历史人物的面貌出现,若孟子不察他的用意,与他大谈齐桓、晋文,孟子可就上了他的圈套了。
但盂子岂能在这样的地方掉以轻心,对他的真实用心疏忽大意他看穿了宣王的用心,只一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轻轻地就把对方的招数化解了。
注意,孟子这句话,实际上是绵里藏针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云云,实际上是在警告齐宣王我是仲尼之徒,你拿这个问题问我,是失礼不敬的但若话就此打住,语气就太生硬、太冲撞了,双方就僵住了,所以,下面又接以“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好像前面所说的,不是警告,而只是证明自己不能谈(注意,不是不愿谈——孟子就是要巧妙地把不愿谈转化为不能谈的原因。
论天人之际 文集
论天人之际文集“论天人之际”是一个哲学问题,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文集:《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
其中,孟子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是“尽心、知性、知天”,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修养和思考,去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从而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庄子》《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庄子的思想和理论。
庄子认为,天和人是一个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淮南子》《淮南子》是汉代学者刘安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
其中,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是“天人合一”,认为自然界和人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衡》《论衡》是唐代学者王充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其中,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是“天人相分”,认为自然界和人类是独立的实体,人类应该通过观察和实验,去认识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易传》《易传》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了易经的解释和阐述。
其中,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是“天人合象”,认为自然界和人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人类应该通过占卜和祭祀等方式,与天沟通、与神相通,以达到预测未来、指导行动的目的。
天人之际是一个哲学问题,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同的哲学体系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但都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孟子庄子思想对比作文800字高中
孟子庄子思想对比作文800字高中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孟子庄子思想对比作文800字高中篇1孔子,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大家都明白孔子有“七露”,眼露、鼻露、耳露、齿露,虽然不那么英俊,但这丝毫不影响孔子在我心中的地位。
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圣人。
经过《论语》的记载,能够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进取、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孔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可谓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以德为教”。
他认为德治具有感化力,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灵,人才必须经过教育培养。
他最早讨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似的,个性差异是后天造成的。
所以主张“有教无类”。
这是一个故事:子路以往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当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立刻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当立刻实行。
”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一样,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这就给我们现今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启迪。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他与弟子探讨最多的便是学习。
他教育弟子要勤奋学习,说好学是到达仁德的必经之路。
看看孔子的好学是怎样的。
子曰:“君子食物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能够看出孔子对学习是多么重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时常温习,不也欢乐吗?把学习当成人生的欢乐,孔子不但好学,并且到达了乐学、善学的境界。
特别是孔子觉得自己学识不够渊博,拜老子为师,认为“学无止境”。
这就是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我们能够看到他一生的风尘仆仆,出身卑贱,而后自强不息。
开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诲人不倦。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在《孟子》和《庄子》中,孔子形象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孟子》中,孔子被描述为一位德配天地的圣人。
他坚守仁义、道德、礼法等儒家理念,积极投身实践,言传身教,被视为一代善教的宗师。
同时,孔子也被刻画为一位尊师、好学的学生,对老子谦卑恭敬,三日不言其妙。
然而,在《庄子》中,孔子的形象更为复杂。
他不仅扮演着道家崇拜者、道家代言人、儒家守卫者等不同角色,有时还被刻画成欺世盗名者、落魄失意者。
尽管孔子在《庄子》中保持了部分儒家色彩,如谦虚好学、积极投身实践等,但他的儒家理念却遭到庄子的贬抑。
在庄子的笔下,孔子主动授“道”,化身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
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孟子》和《庄子》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不同。
《孟子》旨在阐述孟子的仁义、道德等儒家思想,因此对孔子形象进行了正面的描绘。
而《庄子》则是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世人提供一种全新的礼法体系,因此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更为复杂、多元的刻画。
总的来说,《孟子》和《庄子》中的孔子形象虽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但它们却展示了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孟子与庄子人生态度
孟子与庄子人生态度孟子与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对人生态度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将分别介绍他们的人生态度,并对其进行比较与总结。
谈到孟子的人生态度,可以用“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来概括。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道德的天赋。
他强调人应该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断努力向上。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仁、义、礼、智等美德,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孟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的完善,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来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和谐发展。
孟子的人生态度中,最重要的是他对人性本善的看法。
他认为每个人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了恶习。
因此,孟子主张人应该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恢复本性的善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认为个体的价值要与社会的和谐相统一,只有通过实践来造福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与孟子相比,庄子的人生态度则更加超脱与随性。
庄子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自在,他认为人应该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道。
庄子认为世界是多元而变化的,而人应该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独立与自由。
他主张人应该超越功利与名利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庄子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体的心灵自由与达观,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庄子的人生态度中,最重要的是他对个体自由与自在的追求。
他认为人应该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舒畅。
他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的道,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被外界的压力与诱惑所困扰。
庄子主张人应该超越功利主义的追求,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孟子与庄子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孟子强调人应该积极进取,努力向上,通过追求道德的完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庄子则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自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达观。
两者的人生态度虽然不同,但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无论是追求道德的完善还是追求内心的自由,都可以成为人生的一种选择与追求。
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及其影响在后世的主要表现
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及其影响在后世的主要表现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3及其影响一、孔孟的异同:相同点:(1)他们都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即道德人格教育。
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2)孔子与孟子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孔子注重道义之乐,孟子主张仁政,其实仁政就是礼治,因为仁是最高之德,所以仁政就是最高的礼德。
(3)孔子注重道义之乐,自然之乐,而孟子对自然之乐不但赞同,而且主张普及。
(4)孔子虽重礼、乐,反对人的性情是陶冶的功效,但也不忽视自然和人生关系的重要,与孟子重视利用自然以陶冶性情的功用无区别。
不同点:(1)孟子与孔子相比,孟子的新贡献主要在于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接在一起。
孔子认为人性非全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而孟子认为人性是全善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存养和扩充仁、义、礼、智的善端,所以,人人都可以为善,人人都可以为尧舜。
(2)孔子注重言行,重视感情的陶冶。
孟子则认为知言可以辨别理性的得失,常将知言对举,特别注意意志的锻炼。
(3)孔子强调仁礼,是个人修身的必须,而他也最乐意春田宴乐。
孟子强调的仁是王道,爱民,是一种实现称霸野心道路的治国方式。
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成一种仁政的学说,由仁爱之心,发展为统治者、最高的领导要关爱自己的百姓,要施仁政,儒家的思想又向前迈进一步。
(4)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孟子则不同,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5)孔子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
自然与人性:孟子和庄子道德发生学之异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Nov. 2017 / No. 6自然与人性:孟子和庄子道德发生学之异同曹晓虎*[摘 要] 孟子和庄子分别把道德之发生归之于自然和人性,承认道德的自然属性。
在道德发生学问题上,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内在超越”。
然而,孟子和庄子对于人性之自然属性有不同的判断,造成了儒、道两家道德发生学的根本分歧。
孟子认为社会性的善也是内在于自然的,可以从本性中求得,同时又以人性与动物本性之不同论证人性在道德属性方面的优越性。
庄子认为人之道德行为是自然而然的,一旦放在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下就偏离了内在性而导致道德的外在化并进而伤害道德的真性。
庄子推崇纯任自然的道德发生机制,因此不承认人在道德属性上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孟子;庄子;道德发生学;自然与人性;内在超越先秦儒家和道家皆崇道而贵德。
“道”也被称为“天道”“天之道”,指万物的本原和归宿,也是万物的根据和规律,是人的道德之依据。
“德”是人得道,遵道而行,包括美德和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
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老子》第二十一章)《中庸》有“修道”之说。
虽然当时“道”“德”的思想与现在所谓的“道德”观念不完全相同,但前者是后者在古代思想中的具体形态,二者是相通的。
儒家和道家在道德来源的问题上有相通之处,也存在重大分歧,其中孟子和庄子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将孟子和庄子的道德发生学(关于道德来源的观点)进行比较,有助于深入揭示儒、道两家道德观念之异同。
一、 道德的“内在”性——孟子和庄子道德发生学之共性《论语·述而》载:“子曰:‘天生德于予’”,可见,孔子的道德发生学就是基于人性的先验依据——天生。
但孔子很少抽象地讨论问题,《论语·公冶长篇》中记载子贡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作为人道之发生学依据——天道,在孔子那里确实很少讨论。
甚至连“人性”,孔子也极少提及,《论语》中只有一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孟子庄子思想对比作文800字高中
孟子庄子思想对比作文800字高中Mencius and Zhuangzi are two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hilosophersin ancient China. 孟子和庄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位哲学家。
Mencius, also known as Meng Ke, was a Confucian philosopher who believed in the innat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孟子,即孟轲,是一位儒家哲学家,他相信人性的本善。
In contrast, Zhuangzi, also known as Chuang Tzu, was a Taoist philosopher wh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individual freedom. 相反,庄子,即庄周,是一位道家哲学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个体自由的必要性。
Mencius’ p hilosophy was centered around the idea that humansare inherently good and that they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virtuous through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孟子的哲学围绕着人类本质善良的观念展开,他认为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教育有可能变得更有德行。
On the other hand, Zhuangzi’s philosoph y focused on the concept of spontaneity and liv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low of nature, rejecting the idea of moral standards and societal norms. 另一方面,庄子的哲学聚焦在自发性和顺应自然的概念上,拒绝了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存在。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周瑾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①。
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比较《孟子》和《庄子》的不同
比较《孟子》和《庄子》的不同
《孟子》是对话体的论辩文,《庄子》则是抒情性的说理文。
一、《孟子》长于论辩,其巧妙灵活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尤其是类比推理和二难推理的方法。
使文章具有雄辩的力量。
《庄子》的说理则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
《庄子》的论辩,与其说读者是被其逻辑推理所征服,不如说是被奇诡的艺术境界、充沛的情感所感染。
二、两者的论辩都富于形象性,擅长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表现出来,但同中有异。
《孟子》长于譬喻,而且运用纯熟、自然贴切,常将比喻组织在论说中,或直接用比喻性的形象说理,可以说《孟子》一书在形象运用上正处于比喻向寓言形式过渡的状态。
书中也有一些纯正的寓言,比如“揠苗助长”等。
其寓言故事大多不以情节的夸张性取胜,而以描写的生动性见长。
《庄子》也常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被称为“寓言十九”,这使得《庄子》章法散漫、富于变化,以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也可以说是哲理性抒情散文。
三、语言上,《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而又精练准确。
《庄子》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音调和谐而富有诗意。
四、《孟子》文风至大至刚而又饶有韵味,具有充沛的气势。
《庄子》特别是内篇则汪洋恣肆、机趣横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
天人合一视域下庄子与孟子理想人格比较
天人合一视域下庄子与孟子理想人格比较
王尔上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2()46
【摘要】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庄子之“真人”深刻揭露了天人合一的两个层面,其真人既是道的发用,这是天和合人,真人即是道;又表现为向道的回归,这是人和合天,道即是真人。
所以道与真人是双向天人合一的。
而孟子通过“圣人”化“德”与“德”化“圣人”的两种方式,也达到圣人与天德的互通和合,即天人合一之境;但庄子之真人具有一种向道的消解性,而孟子的圣人更多的是一种遵德的建构性。
虽然两种人格理想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但真人与圣人都具有一种内在的互通性,即天人合一。
故而二者可以互见阐发,为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一种致思路径。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王尔上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孟子与马斯洛思想中理想人格的比较
2.庄子理想人格的延展与比较
3.庄子与康德理想人格之比较
4.从“天人合一”到“仁民爱物”:生态视域下的孟子哲学研究
5.孟子、庄子理想人格之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逍遥游与齐桓晋文之事分析庄子与孟子写作风格的差异
逍遥游与齐桓晋文之事分析庄子与孟子写作风格的差异
庄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们在思想理论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写作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庄子的写作风格以寓言故事和幽默讽刺为主,他善于运用夸张、诙谐和反常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他通过相对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妄,并提出了“自在逍遥”的思想理念,主张人应当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孟子的写作风格则相对严谨和正式,他的作品更多地涉及社会伦理和政治道德的问题。
孟子的语言更加直接、正式,注重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他认为人性本善,并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人应该以仁爱心态对待他人,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总的来说,庄子的写作风格更为轻松诙谐,通过幽默的语言形式表达哲学思想;而孟子的写作风格则更为正式,注重阐述道德与伦理的重要性。
他们的思想理论和写作风格的不同也反映了他们个体的思想特点和偏重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第3期2006年9月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Huaihai Institute o f T echno log y(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o l.4 N o.3Sep.2006文章编号:1008 3499(2006)03 0020 03孟子与庄子的天人观比较*李智会(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摘 要:天人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命题,孟子和庄子在这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
孟子和庄子的天人观,既有着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同一性在于都认可 天的主宰性,并且认为天与人之间最终能达到 天人合一。
其差异性则有三:一是对 天的意义有不同的阐释;二是对 天人合一的理解有不同;三是达到 天人合一的方法不同。
关键词:孟子;庄子;天人观中图分类号:B222 5;B223 5 文献标识码:A天人之学是贯穿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一条主线。
早在颛顼之前,就出现了这种思想的萌芽。
到了战国中期,天人观已经发展得非常系统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儒家学派的孟子和道家学派的庄子。
孟、庄的天人观都承认 天的主宰性,并且都认同 天人合一,但对 天的阐释则存在着很大差异,且各自对 天人合一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至于达到 天人合一的方法就更不一样了。
一、孟子和庄子天人观的同一性首先,在对待天人的关系上,孟子和庄子都承认 天的主宰性。
在孟子那里, 天或 天命是决定一切事物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孟子认为, 天是 主宰之天和 命运之天,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他说: 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
(!孟子∀滕文公上#)所以 天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人则是受 天支配的,人必须按照 天的意志行事。
天是成败的关键,所以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离娄上#)。
人类社会的统治者也是禀受 天命来统治人民的,其更替让位、传贤或传子都是由 天的意志决定的,人无法干涉。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梁惠王上#引!尚书∀太誓#) 此乃天也。
天与之而勿取,必有天殃而祸之。
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万章上#)人类社会的兴亡也由 天直接决定,非人力所能改变。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可见,天下平治与否完全取决于 天的意志。
另外,人事的行止顺逆亦决定于 天。
孟子在鲁国的时候,鲁平公原本有起用他的打算,但由于听信臧仓的谗言而打消了这个想法。
对此,孟子说: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
行止,非人所能也。
吾之不遇鲁侯,天也。
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梁惠王下#)不仅如此,孟子还认为,人之 心也是 天之所予,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告子上#)。
总之,有意志的天是世界万物、人类社会乃至于人的道德和聪明才智的本原。
因此,在天人关系中,无论是外在人事变化,还是内在道德修养, 天都是起主宰作用的,人的一切都由 天来决定。
同样,在庄子笔下, 天、 天命、 天道也是万物之主宰。
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庄子∀在宥#)在庄子看来, 天道是至高无上的,它是人道的主宰。
因而,人所拥有的一切乃 天之所予,人的一切皆得之于天地自然。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达生#)作为人之父母的 天,既赋予人以性命、子孙,还赋予人德行,所谓 吾身是 天地之委形, 生是 天地之委和, 性命是 天地之委顺, 子孙是 天地之委蜕。
所以,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总是将人的遭遇与 天联系在一起。
于是我们看到,右师向公文轩解释自己的丑陋容貌时说: 天也,非人也。
(!养生主#)子舆在面对自己的病痛*收稿日期:2006 3 14;修订日期:2006 06 12作者简介:李智会(1979-),女,湖北仙桃人,湖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文学与先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时说: 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大宗师#)子桑在思考自己的穷困时说: 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大宗师#)在这里,庄子将人们种种不同的遭遇都归之于 天。
在庄子看来, 天是主宰万物的,人的一切则是 天所赋予的。
由此可见,孟子和庄子在天人关系上都同样认可 天的主宰性,正如钱穆先生所言: 庄之与孟,其学皆尊天。
[1]237其次,孟子和庄子都认为天与人之间能最终达到 天人合一。
从中国哲学史来看,∃天人合一%发端于孟子。
[2]177 178孟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统一的相通相融的整体。
人中有 天, 天中有人;人是 天的缩影, 天是人的放大。
人性与天性是相通的,人性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正是因为人禀受天道。
可见,人之性善既是源于天、受于天,又是同于天、通于天、合于天的。
基于此,孟子提出了 尽心、知性、知天和 存心、养性、事天的天人合一公式,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
在这里, 知天和 事天统一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与人的合一。
因此,孟子认为只要人心尽量保持、培养、发挥自己的心性,也就是不断加强道德上的修养,即可沟通人道与天道,并最终达到 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
孟子不仅肯定了 天人合一的可能性,而且还描绘了 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
这正是天与人达到相通、相融之后其乐融融的和谐境界。
庄子也是主张 天人合一的。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
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逍遥游#)、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
既然万物一体,那么天与人自然也是一体的,它们总是紧紧连在一起,未始有一刻相离, 人之与天,无一间之离者也(!徐无鬼#)。
在庄子看来,天与人皆一气所生,皆禀承气化之道,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为一的。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齐物论#)正因为如此, 天人合一是可行的,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为真人(!大宗师#), 真人就是 天人合一的实现者。
由此可知,孟子和庄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的境界都是 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且都认为这是可以达到的。
二、孟子与庄子天人观的差异性首先,对 天的意义有不同的阐释。
孟子的 天除了有意志、有人格的主宰的 天,即上帝之外,还有道德的、义理的 天,正因为如此,人才能最终通过道德的修养达到与 天的相通。
孟子把 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把人的道德义理外化为 天的性质,赋予 天以 诚的本性, 诚者,天之道也(!离娄上#)。
尔后又自 天反观人,把 天作为人的道德观念的萌芽,即 四端,这 四端为人心所固有,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而人心却是 天之所予我者(!告子上#),所以,人的一切道德观念最终来自于 天。
在这里,孟子对 天作出的两种阐释并不矛盾。
因为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强调仁义,所以,在他看来,作为最高主宰的 天,在道德上也必然会是十全十美的。
庄子言 天则不带有道德和义理色彩。
庄子眼中的 天首先是 自然。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秋水#)在这里,庄子强调自然生成的则是 天,非自然的则是人为了。
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对 天进行引申,认为 天既超越于万物之上,又内化于万物之中,因而 天的内涵还包括 天理、 天道。
道的作用就是在于让生命真性自然地呈现,其精神就是真诚无伪和自然而然。
道是生长万物万形的最为本源的存在。
[3]所以, 自然和 自然之理&&& 道,共同构成了庄子笔下的 天。
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 天是极力排斥所谓人为的道德和义理的,这是与孟子的 天最大的不同。
其次,对 天人合一理解的不同。
孟子的 天人合一实际上是天与人在道德上相合。
天具有 诚的道德属性,并以此作为人的楷模,人通过主观努力在道德上不断向 天靠拢,从而最终达到 天人合一,这便是孟子所谓的道德意义上的 天人合一。
这种 天人合一是一种强调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而达到的天与人在道德上的统一,是天道与人性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基础在于人间道德而非天道,天道寓于人心。
因而, 天与其说是完全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存在,倒不如说是内在于主体的道德存在, 天人合一与其说是由天的权威自外而内加以强制规定的结果,倒不如说是主体通过自我修养从而自内而外的实现过程。
可见,孟子的 天人合一是通过人为去实现的道德的最高境界。
庄子的 天人合一则是天与人在 道上的相合。
天与人自然地以 道为本,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是不需要任何人为主观努力的自然本真的 天人合一。
庄子认为,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渔父#)、 道通为一(!齐物论#),只要顺其自然,遵循 道的规律,天与人就自然地成为一体。
因而,庄子的 天人合一是一种强调自然、反对人为的天与人在 道上的自然统一。
在庄子看来,正是人后天的21第3期李智会:孟子与庄子的天人观比较作为让人远离了自然,让人逐渐开始与天对立,因此,要达到 天人合一,人必须复归自然。
只有消除人后天与自然的对立,才能最终达到 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境界。
可见,庄子的 天人合一是排斥人为,强调回归自然的 道的本然状态。
再次,达到 天人合一的方法不同。
在我国历史上,人的发现、人的觉醒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4]42 43孟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孟子那里, 天虽然具有主宰性,但 人同样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向道德上十全十美的 天靠拢,并最终达到 天人合一。
所以孟子提出的方法是强调人在道德上的积极作为,这种方法就是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即 强恕、 求仁。
何谓 强恕? 强者,自强不息,∃朝乾夕惕%,勉励自己上进;恕者,推己及人也。
[5]28而 求仁自然是追求仁义之道。
仁,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核心的核心。
[6]在!孟子#一书中, 仁的出现频率是极高的。
很多时候,孟子将人事的成败都归之于 仁道的是否推行,理所当然,要达到 天人合一也离不开 仁道。
且由于孟子赋予了 天以更多的道德意义,那么,对 天人合一的追求就与 仁道更脱不开关系了。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公孙丑上#)、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
我们可以看到,对仁义之道的追求,是人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的必要之法,只有这样,人才能逐渐认识到自己本性中固有的善端,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然后由此认识 天的本性。
在此基础上,人继续通过行仁义之道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善端,以达到行事符合 天的阶段,这样便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由此可见,孟子提出的达到 天人合一的方法是以仁道为中心,以人的主观努力为前提的,而这正是基于天和人对道德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