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的电路、波形及公式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19
第二节 时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电压为三相半波时的两倍,在大电感负载
20
图 3.9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21
图 3.10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0°时的波形
22
图 3.11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30°时的电压波形
23
图 3.12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60°时的电压波形
3
图 3.2是 α =30°时的波形。设 VT3 已导通, 当经过自然换流点 ωt0 时,因为 VT1的触发脉冲 ug1还没来到,因而不能导通,而 uc 仍大于零,所 以 VT3 不能关断,直到ωt1 所处时刻 ug1触发 VT1 导通,VT3 承受反压关断,负载电流从 c相换到 a 相。
4
图 3.2 三相半波电路电阻负载 α =30°时的波形
32
一、双反星形中点带平衡电抗器的可控整流电路 在低电压大电流直流供电系统中,如果要采用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每相要多个晶闸管并联, 这就带来均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如前所述三相 半波电路还存在直流磁化和变压器利用率不高的问 题。
33
图 3.15 带平衡电抗器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
34
图 3.16 带平衡电抗器双反星形可控整流 ud 和 uP 波形
26
图 3.14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及波形 (a)电路图 (b)α =30° (c)α =120°
27
一、电阻性负载 控制角 α =0时,电路工作情况基本与三相全 控桥 α =0时一样,输出电压 ud波形完全一样。输 出直流平均电压最大为 2.34U2Φ。
28
由图 3.14( b),通过积分运算可得Ud 的计 算公式
12
当 α >30°时,晶闸管导通角 θV=150°- α。 因为在一个周期内有 3次续流,所以续流管的导通 角 θVD=3( α -30°)。晶闸管平均电流为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工作波形绘制的技巧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工作波形绘制的技巧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工作波形绘制的技巧【摘要】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技术培训中,工作波形的正确绘制对熟练掌握和应用课程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往往三相变流器电路工作波形的绘制对学习者来说有着较大的难度,本文总结了工作波形绘制的技巧可以使波形的正确绘制起到驾轻就熟的作用。

【关键词】工作波形波头顺序状态转换线电力电子技术是由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的对电能转换和控制的一门技术,实现了强电和弱电的完美结合,在电子电气应用领域一直倍受重视,因此在维修电工等专业技术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都是作为应知应会的重要考核模块。

通过变流电路改变电源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来实现电能的转换和控制,实质上就是改变电源的输出波形来实现的,因此能否正确绘制变流器工作波形是考察学生能否掌握好这门技术的关键,对熟练掌握和应用课程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往往三相整流器电路工作波形的绘制对学习者来说有着较大的难度,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波形绘制的方法,将尤为重要。

我在课程教学中研究了一套波形绘制的技巧和教学方法,现总结出来,以便你能驾轻就熟地绘制工作波形。

第一步按波头顺序标注各相相电压和线电压。

在用虚线绘制了u、v、w三相对称相电压及其线电压的波形纸上按波头顺序标注各相相电压及其线电压(如图1所示),并把欲绘制的工作波形名称(图中是ud、id)标注在纵轴上。

第二步根据触发脉冲要求作出状态转换线。

在三相可控整流器电路中,晶闸管触发导通的时刻,往往也是电路状态转换的时刻。

若是电力二极管,则在三相相电压自然换相点管子导通时刻,也是电路状态转换的时刻。

所以在分析好哪种类型的电路基础上,用虚直线在波形纸上自上而下作好状态转换线,这是正确便捷绘制工作波形的关键。

如图2所示,由上而下虚直线是晶闸管触发脉冲控制角α=60°,电路为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时的状态转换线,①~⑥分别表示VT1~VT6晶闸管触发脉冲出现时刻。

图1相线电压波头标注图2α=60°时状态转换线第三步作出触发脉冲ug工作波形图。

电力电子技术学习指导

电力电子技术学习指导

第一章电力电子器件重点和难点:一、电力二极管特性静态特性主要是指其伏安特性,而动态特性是由于结电容的存在,电力二极管在零偏置、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者三种状态之间转换的时候,必然要要经历一个过渡过程,在这些过渡过程中,PN结的一些区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其带电的状态,因而其电压-电流特性不能用通常所说的伏安特性来描述,而是随时间变化的;电力二极管的正向平均电流是指其长期运行时,在指定的管壳温度和散热条件下其允许流过的最大公频正旋半波电流的平均值;电力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是指在指定的温度下,流过某一指定的稳定正向电流时对应的正向压降。

二、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参见教材P16,当对晶闸管施以正向电压且门极有电流注入则导通,当对其施以反相电压时晶闸管截止,而把正向电压改为反向电压或使的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低到接近与零的某一个数值时晶闸管关断。

三、MOSFET、IGBT的工作原理1、电力MOSFET的工作原理(1)截止:漏源极间加正电源,栅源极间电压为零。

P基区与N漂移区之间形成的PN结J1反偏,漏源极之间无电流流过。

(2)导电:在栅源极间加正电压U GS,当U GS大于U T时,P型半导体反型成N型而成为反型层,该反型层形成N沟道而使PN结J1消失,漏极和源极导电。

2、IGB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三端器件:栅极G、集电极C和发射极E(2)驱动原理与电力MOSFET基本相同,场控器件,通断由栅射极电压u GE 决定。

导通:u GE大于开启电压U=GE(th)时,MOSFET内形成沟道,为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IGBT导通。

通态压降:电导调制效应使电阻RN减小,使通态压降减小。

关断:栅射极间施加反压或不加信号时,MOSFET内的沟道消失,晶体管的基极电流被切断,IGBT关断。

四、电力二极管工作原理电力二极管工作原理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时一样的,都是以半导体PN结为基础的,电力二极管实际上是由一个面积较大的PN结和两端引线以及封装组成的。

电力电子技术整流电路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整流电路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整流电路总结篇一:电力电子技术常见的整流电路特点总结电力电子技术常见的整流电路特点总结篇二:电力电子技术重要公式总结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au1iRdbcde电阻负载的特点: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两者波形相同。

触发延迟角: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用a表示,也称触发角或控制角。

导通角: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用θ表示。

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1Ud????2U21?cos?2U2sin?td(?t)?(1?cos?)?0.45U22?2(3-1)VT的a移相范围为180?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相位来控制直流输出电压大小的方式称为相位控制方式简称相控方式。

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bcdef阻感负载的特点: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

续流二极管数量关系:idVT????id2?(3-5)(3-6)(3-7)iVT?idVdR?????id(?t)?2?id?2d????id2?12?iVdR???2??????id(?t)?id(3-8)2?2dabcdifgV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1.VT的a移相范围为180?。

2.简单,但输出脉动大,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直流分量,造成变压器铁芯直流磁化。

3.实际上很少应用此种电路。

4.分析该电路的主要目的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bucdV图3-5单相全控桥式带电阻负载时的电路及波形数量关系:1?22U21?cos?1?cos?Ud??2U(:电力电子技术整流电路总结)2sin?td(?t)??0.9U2???22a角的移相范围为180?。

向负载输出的平均电流值为:(3-9)Ud22U21?cos?U21?cos?id???0.9R?R2R2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平均值只有输出直流平均值的一半,即:(3-11)idVT1U21?cos??id?0.452R2(3-10)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iVT1?2???1?(2U2U1???sin?t)2d(?t)?2sin2??R?2R2?(3-12)变压器二次测电流有效值i2与输出直流电流i有效值相等:2U2U22?1???。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1所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1-3节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1)阅读本教材1-3节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七、实验方法(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

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

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电力电子技术》电子课件(高职高专第5版) 4.3 电压型逆变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电子课件(高职高专第5版)  4.3 电压型逆变电路

0 2
2
(4.3.1)
输出电压瞬时值为:
uo
n 1, 3 , 5 ,
2U d n
s in nt
(4.3.2)
其中, 2f s 为输出电压角频率。
当 n=1时其基波分量的有效
值为:
U O1
2U d
2
0.45U d
(4.3.3)
图4.3.1 电压型半桥逆变电路及 其电压电流波形
4.3.1 电压型单相半桥逆变电路
图4.3.1 电压型半桥逆变电路 及其电压电流波形
4.3.1 电压型单相半桥逆变电路
2、工作原理:
在一个周期内,电力晶体 管 周正T1和偏T,2的半基周极反信偏号,各且有互半补。
若负载为纯电阻,在[0,π] 期 T2通π2截间 ,]期止,T间1,T截1,则有止T驱,u20有动则=U驱信ud0动。号=-信在导Ud号[通π。导,, 动 信信 号若号 ,负截 由载止于为,感纯尽性电管负感载T,1有中T驱的2无动电驱 流i。不能立即改变方向,于 是 D1导通续流,u0=-Ud /2 。
3、特点: 优点: 简单,使用器件少;
缺点:
1)交流电压幅值仅为Ud/2; 2)直流侧需分压电容器; 3)为了使负载电压接近正弦波通常在输出端要接LC 滤波器,输出滤波器LC滤除逆变器输出电压中的高次 谐波。 4、应用:用于几kW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源;
4.3.2 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
(4.3.7)
图4.3.2 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 电路和电压、电流波形图
4.3.2 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3)阻感负载RL
0≤ ωt ≤ θ期间,T1和T4有驱动信号, 由于电流i0为负值,T1和T4不导通,D1、

电力电子技术整流波形图

电力电子技术整流波形图

T的二次侧电流i2正负各180的矩形波,其 相位由a角决定,有效值I2=Id。
第三页,共14页。
3) 带反电动势(fǎn diàn dònɡ shì三)负相半波(bàn bō)可控

整流电路
1)电阻负载
ud E
Oa q d
wt
id Id
O
wt
b)
负载为直流电动机时,如果出现 电流断续,则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tèxìng)将很软。为了克服此缺 点,在主电路中直流输出侧串联 一个平波电抗器。
时相同
u
u
a
ub
u c
d
O a
wt
ia
O
wt i
b
O
wt
i c
O
wt
id
O
wt
O
u
wt
ac
a =60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第六页,共14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
(电zh阻ěn(gdilàinúz)ǔ电)负路载
a=0
uud21 a= 0°ua
ub
uc
O wt1
ud2
uu2dL
ⅠⅡ uab uac
Ⅲ ubc
发信号
uud21 a = 0°ua
ub
uc
uud21 a = 0°ua
ub
uc
O wt1
ud2 ⅠⅡ ⅢⅣ ⅤⅥ
uG1
1
1
wt
O wt1
wt
ud2 ⅠⅡ ⅢⅣ ⅤⅥ
uG1 1 1′
1 1′
o
uG2
2
ωt
o
ωt
2
uG2
2 2′
2 2′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资料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资料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资料一 电力电子器件1. 要点:① 半控器件:晶闸管(SCR )全控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电力晶体管(GTR )、 门极关断晶闸管(GTO )、电力场效应管(MOSEFT ) 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各器件的导通条件、关断方法、电气符号及特点。

②注意电流有效值与电流平均值的区别: 平均值: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压、电流。

有效值:直流电压、电流所对应的交流值。

波形系数:K f =有效值/平均值 。

③电力电子技术器件的保护、串并联及缓冲电路: du /dt :关断时,采用阻容电路(RC )。

di/dt :导通时,采用电感电路。

二 整流电路1. 单相半波电路:① 注意电阻负载、电感负载的区别: ② 有效值与平均值的计算:平均值: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压、电流。

21cos 0.452d U U α+=d d U I R=有效值:直流电压、电流所对应的交流值。

U U =U I R = 波形系数:电流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

f dIk I =② 注意计算功率、容量、功率因数时要用有效值。

③ 晶闸管的选型计算:Ⅰ求额度电压:2TM U =,再取1.5~2倍的裕量。

Ⅱ 求额度电流(通态平均电流I T (AV )) 先求出负载电流的有效值(f d I k I =); →求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I T =I );→求晶闸管的电流平均值(()/T AV T f I I k =),再取1.5~2倍裕量。

2. 单相全桥电路负载:①注意电阻负载、电感负载和反电动势负载的区别: ② 电阻负载的计算:α移相范围:0~π负载平均值: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压、电流。

(半波的2倍)21cos 0.92d U U α+=d d U I R=负载有效值:直流电压、电流所对应的交流值。

U U =U I R = 晶闸管:电流平均值I dT 、电流有效值I T :dT d12I I =T I =③ 电感负载的计算:Ⅰ加续流二极管时,与电阻负载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技术的电路、波形
及公式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
⎰+=+=
=
π
α
α
απωωπ
2
cos 145.0)cos 1(22)(sin 2212
22U U t td U U d d
d
d R U I =
2
RM
U
2U =)
90(U 2U 2
FM
≥α=I
I =T )2~5.1(57
.1T
T(AV)I I =
⎰+=+=
=
π
α
α
απωωπ
2
cos 145.0)cos 1(22)(sin 2212
22U U t td U U d d
dVT
I
I
π
α
π2-=
d
d
VT I t d I
I π
α
πωπ
π
α2)(212
-=
=
⎰d
dVD I I R
π
απ2+=若近似认为i d 为一条水平线,恒为I d ,则有 VT 的a 移相范围为180︒
SCR 平均值: SCR 有效值:
VD R 平均值: a)
VT i d b)
c)
d)
e)
f)
g)
L T
R
u 1
u 2
u VT
u d
VD R
i VD
R
u VT
i VT
I d ωt
ωt ωt
ωt
O
O O O π-α
π+α
i VD
R
u 2
u d
i d
I d
ωt 1
ωt ωt
O O d
d d R U I =
T
i 2a
V T 1
V T 3
i d
R
πu 1
u 2
a)
b
V T 2
V T 4
u d
ωt
ωt
ωt
0i 2u d i d
b)
c)
d)
u d (i d )
α
α
u VT 1,4
最大正反向电压:U FM = U 2/2,U RM = 。

双脉波整流:每周输出电压脉动2次。

不存在变压器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副边电流正负半周对称,
平均值为0。

2
2
2U ⎰+=+=
=
π
α
α
απωωπ2
cos 19.02cos 122)(d sin 21
2
22d U U t t U U 角的移相范围为180︒
R
U I d
d =
2
cos 145
.02
12d dVT α
+==
R U I I παπαπωωππα-+==⎰2sin 212)(d )sin 2(2122
2VT R U t t R U I π
α
παπωωπ
π
α
-+==
=⎰2sin 21)()sin 2(
1
2222R U
t d t R U I I I I 2
1
VT =
T
a
b
R
a)
u 1
u 2
i 2V T 1
V T 3
V T 2
V T 4
u d
i d
u 2O ωt
O ωt
O
ωt u d i d
i 2
O
ωt O
ωt
u VT
1,4
O
ωt O
ωt I d
I d
I d
I d
I d
i VT 2,3
i VT 1,4
⎰+===απαα
απ
ωωπcos 9.0cos 22)(d sin 21222d U U t t U U d
dT 21
I I =
d d T 707.021I I I ==晶闸管移相范
围为90︒
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均为
晶闸管导通角θ与α 无关,均为180︒,电流平均值和有效值
分别为:
输出电压平均值:
d
d I t d I I ==⎰+α
πα
ωπ2
21
R
U R U I E -==
d d d 带反电动势负载时2
2U VT 的a 移相范围为180
3
考虑变压器漏感
u 2
u a
u b u c
O ωt
O ωt O ωt
O ωt O
ωt
u
G u
d u
ab
u ac
ωt 1
i VT
1
u VT
1u ac
α =︒
30ααπ
ωωπαπα
π
cos 17.1cos 26
3)(sin 232122656
2d U U t td U U ==
=
⎰++⎥⎦
⎤⎢⎣⎡++==⎰+)6cos(1675.0)(sin 232162απωωππαπt td U U d R U
I d
d =222RM 45.2632U U U U ==⨯=2
2U U =FM 负载电流平均值为: 晶闸管电流平均值:
d
dT 31I I =a ≤30︒时,负载电流连续
a >30︒时,负载电流断
α
cos 17.12U U =d d
VT VT(AV)368.057
.1I I
I ==2
RM FM 45.2U U U ==d d d
d VT I I I t d I I I 577.031
312123/2022=====⎰πωπR
U I d
d =
L 对ud 波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延续SCR 的导通时间而作用
当整流输出电压连续时(即带阻感负载时,或带电阻负载a ≤60︒时)的平均值αωωπαπ
α
πcos 34.2)(sin 323
1
23
232U t td U U =⨯=⎰++d 带电阻负载且α>60︒时,整流电压平均值为



⎢⎣⎡++==

+)3cos(134.2)(sin 63
23
2d απωωπ
π
α
π
U t td U U 输出电流平均值为 : I d =U d /R 线电压过零点为时间坐标零点
d d d d I I I I I 816.03
232)(32212
22==
⎪⎭⎫ ⎝⎛⨯-+⨯=
πππL-R-E 负载时
R
E
U I -=
d d 02)cos(cos d d U U ∆=
+-γααR I E U U U d d d
d +=∆-'=⎪⎩

⎨⎧=三相全桥
三相半波单相全波、全桥
34.2 17.1 9.02220
U U U U d
4
U d =2.34U 2cos α=-2.34U 2cos β, ( Ud 与EM 均取正值)
每管平均电流: (导通1/3周期)
每管电流有效值:


-=R U E I d
M d 3
/d dT I I =d
d VT I I I 577.03/==M E —
+

R
L
+
U

逆变角:β=π-α,α≥90°
, α +β= π。

d d VT 2816.03
2
2I I I I ==
=⎪⎩

⎨⎧= ( 2.1
9.0 ( 2222均接入,一般负载),或特重载)(无断)空载时,RC U C U R U U d R
I U d
R =2
2
I
I
R
d
D I =
=
R
U I o
o =
O
T I I 2
1=
R
I T
t E U M E T
t E U U M
O on
O on
O -=
==
=
d U U R I U E d
d d ∆+'=+=0
2)cos(cos d d
U U ∆=
+-γαα
5
U o =E/(1- α)
电压变换比: M=U o /E=1/(1- α)≧1 (升压式)
R
U I o
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