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浙江卷用)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0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江心寺①柴望寺北金焦②彻夜开,一山却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③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泪,输与高僧入定回。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

②金焦:指金山、焦山,原是南宋的江防要地。

③三门:寺院大门,也称山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二句写此处的小山,像海中的小蓬莱一样,“安然”立在江中。

B.第三句写塔,塔势平分着沉浸在江心的山影,周围环境一片静透。

C.第四句写潮水,潮涨时,山门石上的苔痕也浸在水中,可见此处的荒寂。

D.最后句以景结情,表达兴亡之痛,只能使高僧增加些难忘的哀思了。

解析:选D D项,“最后句以景结情”错,应该是“中流滚滚英雄泪”这句诗是以景结情。

2.全诗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请结合诗句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

(6分)答:解析:题干中说“全诗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可从用典、象征、借景抒情等角度分析。

结合诗下面的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来把握情感。

参考答案:①“金焦彻夜开”暗示江防不复存在。

南宋的江防要地,而今彻夜开放,江防不复存在。

②“遗老”句暗示亡国之恨。

从遗老口中,谈论起上皇,暗示复国的希望已很渺茫。

③“输与”句暗示国运难回。

江水东流,浸沉过多少英雄的泪水,而今只能使高僧增加些难忘的哀思,表明国事已无可挽回。

名篇名句默写(6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两句描写了妇女儿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场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告诫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的结局。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2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2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徐再思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①,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②?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①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②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1.“殿前欢”是这首古典诗歌的________2.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眠松”,指作者在观音山的松间倒卧而眠,表现其自在之态。

B.“高卧”,既紧扣“眠松”之卧态,又切合蛰龙冬卧之特征,以龙喻松,以松拟人。

C.结尾二句,写作者要与明月清风为伴,显示出诗人的超尘拔俗,婆娑潇洒。

D.“秦皇旧日封”三句是说这是一棵秦皇所封、靖节所种、丁固所梦的松树。

3.请赏析末句“枕”字的妙处。

【答案】1.曲牌名(曲牌)2.B3.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入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题中A项,“指作者在观音山的松间倒卧而眠”错误,是“古松卧眠”;C项,“写作者要与明月清风为伴”错误,写“松”与清风明月为伴;D项,不是实写,是作者的想象。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重点在炼字,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此题注意从结构和炼意的角度分析,从结构看,照应题目;从内容看,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的形象特征。

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 古诗歌阅读 一 二精品提分练习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 古诗歌阅读  一  二精品提分练习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精品练习“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一)(时间:90分钟满分:12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8分)一丛花令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①?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①穷:尽,这里有“了结”之意。

②桡:船桨,这里借指船,一作“桥”。

1.上片点明了本词的写作意旨为,感情基调为。

(2分) 参考答案:伤高怀远愁(每空1分)2.下片最后三句为作者赢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请赏析这三句。

(6分) 答:参考答案:①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在春风中飘落比作嫁给东风,形象生动;②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给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③借羡慕桃杏嫁东风,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独守空闺生活的抗议,设想新颖,颇有艺术魅力。

(每点2分,意对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8分)民夫宋伯仁阃帅①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

挑泥锹②无休日,失业③妻儿有叹声。

两个布衫寒透骨,半盂蒸饭冷无羹。

何时一统山河了,只向春田带雨耕?[注]①阃帅:掌握军权的统帅。

②锹:铲子和大锄头。

③失业:荒废了农田耕作。

3.这首诗前三联,尾联抒情。

语言朴实,以的口吻来写,真切感人。

(2分)参考答案:叙事民夫(每空1分)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参考答案:①对复国无功、扰民无休、无视民间疾苦的戍边将领的批判。

②对劳役繁重、饥寒交迫的百姓的同情。

③对天下太平、生活安定的渴望。

(每点2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8分)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吴潜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注)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应为吴潜前往福建途经南昌时所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西风”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滕王高阁时的兴致。

B.“秋渐紧”,“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凄怆之感。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立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正槛外”三句,写凭栏所见壮观之景,也表现了词人心潮的激荡。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原句中并没有体现“伫立之久”。

2.解释“乾坤虽大愁难着.”一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说说本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着”的意思是安放、放置,本句表达世间虽大,但是作者的愁绪却无处安放,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悲慨和壮志难酬的愁绪、痛苦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辛弃疾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①,而今浑不怕风波。

借使②未如鸥鸟伴;经惯③,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①居士:指未做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

②借使:即使。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4)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4)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②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緌”是古人系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头部触须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②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③“南冠”,本指楚冠,此处作囚犯解,作者自指。

④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垂緌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含有象征之义。

而《在狱咏蝉》中的“露重”“风多”“飞难进”“响易沉”也有象征意味。

B.“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居高声自远”中的“高”指显贵的身份地位。

C.《在狱咏蝉》运用了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

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牢骚人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

E.这两首诗虽都有寄托,但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2.请简要概括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绮罗香·红叶张炎①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

正船舣②、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③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

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

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注)①张炎,出身南宋名门世家,宋亡后不仕新朝。

本词当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其年张炎应元政府的征召而被迫北行,栖止京城大都。

②舣,停船靠岸。

③长安,借指元朝京城大都。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林落木”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都营造了深秋时落叶飘零的肃杀景象。

2019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培优文档: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25含答案.doc

2019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培优文档: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25含答案.doc

技法提分点2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I技法呈现丨目标导航思维驱动三步骤分析表达技巧丨以例说法丨考题珂证[核心突破读文支招题材暗示诗家语古代诗歌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送别诗等等。

⑴送别诗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句,以此统摄全篇,则句句不偏离主线。

如《送王昌龄》一诗,抓住关键句“送君多暮情”“叹息此离别”就可以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景物描写的作用等。

(2)写景诗写景诗往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如蒋捷《虞美人•梳楼》:“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乂晚风寒。

”杨柳如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暗衬倚楼人万缕千丝的愁绪。

(3)咏怀诗咏怀诗,往往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感时等情怀。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等。

(4)咏史诗咏史诗中,作者往往在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中,融入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喻今。

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代表作家。

(5)咏物诗咏物诗的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作品中的“物”多具有特定的意义。

如梅花象征高洁不渝的品质,牡丹寄寓高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6)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主要描写FH园牛活和山水风景,表达悠然超脱、怡然自得的心情。

代表人物主要有魏晋时期的陶渊明、谢灵运,以及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7)边塞诗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等,或抒发边地之苦、思乡之切,或充满豪情, 或低沉忧伤。

它形成于盛唐,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典题文本(201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送王昌龄李硕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浙江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浙江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浙江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8分)贺新郎①秋晓[宋]蒋捷渺渺啼鸦了。

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

起搔首、窥星多少。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

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

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

计无此、中年怀抱。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

烟未敛,楚山杳。

注①蒋捷为逃避战乱,坐舟从家乡出发至吴江。

逃难寓居时,梦中惊醒的他,写作此词。

1.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析。

(4分)2.简析下阕中词人的复杂感情。

(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8分)一枝春除夕[宋]杨缵竹爆惊春,竞喧填①、夜起千门箫鼓。

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

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

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

纵闲愁、怎减刘郎②风度。

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

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

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注①喧填:即“喧阗”,哄闹声。

②刘郎:唐代诗人刘禹锡,此指作者自己。

1.这首词描绘了“过年”时辞旧迎新的情景,让我们想起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2分)2.宋代歌咏除夕的诗词很多,但被公认为佳作者甚少。

此词能被称道,在于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除夕的热闹气氛。

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8分)谷口书斋寄杨补阙①钱起泉壑带茅茨②,云霞生薜帷③。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④与故人期。

注①补阙: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

②茅茨:茅屋。

③薜帷:薜荔藤爬满墙头,密如帷幕。

④昨:先前。

1.请简要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特点。

(3分)2.诗歌首联的“带”与“生”两字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5分)(四)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第1~2题。

(8分)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9)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9)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完成问题。

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前句侧重“堤”,后句侧重“柳”,写景有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给人以美的感受。

B.三四句承题,用“十里”“千条”分别指代“堤”和“柳”,也用以表现堤的范围之广和柳树的数量之多。

C.五六句写雨天的景象,选取“啼莺”“飞燕”“风暖”“落花”这些春天典型意象来表现柳堤之上春意之浓。

D.尾联转入抒情,作者虽然有意避开“柳”字,其实还是使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的主题。

15.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等诗中也有体现。

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

【答案】14.C15.示例:王之涣《登颧雀楼》: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极目四望,看到太阳慢慢向西山落去,黄河正奔流不息。

只有站在这高高的楼上,才能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色。

诗人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

做其他事情亦如此,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扩展升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草离离,生生不已。

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

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

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

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

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

【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点睛】分析诗歌的情与理的关系,也就是分析行文的思路: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有层次。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7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7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完成1~2题。

赠蜀府将①唐·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①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 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

C. 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D. 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E. 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E2.吴钩,泛指利剑,二者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

辛弃疾借“吴钩”表达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

而温庭筠表达的是对蜀将虽战功赫赫但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

【解析】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

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

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10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1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梅雨①柳宗元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②。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④。

: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

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

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

④这两句是对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宋]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这两首诗的结尾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试结合诗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魏博何相公猎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本诗所写的出猎场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括水调歌林正大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

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

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

海内知名士,久矣望余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

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

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

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

欧阳修为其而写《昼锦堂记》。

请简要概括词中的“大丈夫”形象。

二、仿真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家傲引洪适子月①水寒风又烈。

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②从它归丙穴③。

谋自拙。

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独钓南溪雪。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①,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注释)①田田:连绵不断的样子。

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特有的风俗画,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答案】①荷塘、莲舟、游鱼,构成一幅江南采莲图画,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与鱼儿各得其乐,充满生命的活力。

②采莲人劳动之时可赏美景,戏鱼儿,劳动不再枯燥无味,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的审美之趣。

(劳动过程也可以很美)③“莲”“怜”谐音,双关爱情,展示了俊男靓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愉美好。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丛花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2.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词的三至五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暮春图景:千万条柳丝随风乱拂,东街上柳絮飘飞。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春天将要逝去的伤感,被柳丝柳絮勾起的离愁和烦乱,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词的景物形象以及由此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作答时抓住景色描写的特点并分析情感,“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描写的是暮春时节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景象,以及东陌之上,垂柳的飞絮蒙蒙了,这是一幅萧瑟凄凉的暮春图景。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登楼远望,乱拂的千万条柳丝引动了女主人公胸中的离思,使其的心绪纷乱不宁,从而引出对情人远去的怅惘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9分)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①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

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

便归来、衹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

知有恨,休重忆。

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

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

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的景物描写,虚实相生、视听结合、以动衬静,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虚实景物的描写都富含情感。

B.“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去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C.“眉来眼去”的是眼前山水的美好,词人把无生命的山水写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以乐写哀,表达了浓重的离别愁绪。

D.诗歌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在叙事时使用了抒情手法,有时以议论代替抒情,行文中又略见跌宕起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A项,“以动衬静”表达错误,词的上阕没有使用这种手法,有使用虚实结合,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2.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

“些个事,如何得。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种柳戏题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注】①此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②思人树: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古代召公有惠化(德政与教化)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种的甘棠树,还作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十个字嵌入了四个“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既照应了诗题“种柳戏题”,又使读者感到新颖别致。

B.颔联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将来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C.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挚情怀。

D.本诗虚实结合,首联、颈联分别实写载种柳树的事情与柳树长大后绿荫覆盖、耸入蓝天的样子;颔联、尾联或推测或议论,属虚写。

E. 本诗应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时严肃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而做,基调轻松。

2.结合诗文谈谈你对本诗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1.CD2.(1)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

开头有意运用“绕口”句式,连用四个“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边种柳树的绝妙巧合,来自嘲自勉,诙谐而开朗。

(2)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

诗人想象柳树长大后的样子,坚信自己今天种树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联用“思人树”的典故,表达后人怀念时,自己只感到惭愧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和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从用词造句的特点来分析,《种柳戏题》一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4)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4)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阙题刘眘(shèn)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

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

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早年逝世。

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偏僻,环境之幽闭。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答案】C【解析】A该句主要体现的是道路的高远与环境的清幽,偏僻、幽闭情感色彩不对。

B“孤寂”应该为“宁静”。

D“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

(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 6 分)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水村闲望(宋)俞紫芝①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

②桡:船桨,指代船。

③赊:语助词。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用“枕”字以写“闲”,以“两两”写“闲”中不乏和谐美好。

B.颔联所用的手法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相同,都是正衬。

C.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远近结合。

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

D.尾联抒怀,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喜爱无羁绊的自然生活,与世无争的情怀。

2019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培优文档: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24含答案.doc

2019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培优文档: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24含答案.doc

技法提分点24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I技法呈现丨目标导航思维驱动三入手鉴赏诗歌语言I以例说法I 考题印证壬核心突破读文支招咬文嚼字泡开诗家语读懂诗歌不仅要靠“三看”,更重要的是要品读语言,靠咬文嚼字泡开诗家语。

1.诗家语之变形古诗出于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要改变某些词语的词性。

如右侧第一首,“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中的“残” “泣”就使用了使动用法,明确了这一点就能更快速理解诗句含意了。

2.诗家语之跳跃诗家语是跳跃的、跨越时空的,存在大量的“空白”,目的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阅读时需要进行补充。

3.诗家语之颠倒古诗受许多限制,如对仗、平仄、押韵等,有时对正常语序作了调整,有时也是突出情感的需要,鉴赏时一定要字字揣摩,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由此可见,树立“语言意识”,深入诗歌文本的语言内核,对正确解读诗意,尤其是揣摩诗人微妙的情绪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典题文本(2016•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低,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 【译文】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北来人二首(北方流落到南方的人)一说起京城发生的事情,仿佛白发也多了。

皇家陵园的 石马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

料想胡人的命运也不会长久, 听来的边地消息,特别容易以讹传讹。

叫人多么地感到凄凉啊——旧京的女子,还保留着宣和年间的发饰。

一家十口当年同时离别之后,如今我成了独飞的孤雁。

饥荒时节,我只好到荒 芜的寺院里锄野菜充饥;贫寒无衣时,我只能穿上国土沦陷后蕃人穿的衣衫。

豪门 贵族歌舞喧闹,沙场将士却一天天稀少。

眼看自己就要老死在闽南之地,也不见銮 驾回转恢复中原。

对点解题1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清明二首(其二)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①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②。

十年蹴鞠③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④,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⑤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注】①偏枯:麻痹。

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

③蹴鞠:踢球。

④紫塞:泛指北方。

⑤汉主:指唐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

B.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语带双关,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身不由己的悲凉酸楚。

C.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苹逢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

D.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

2.本诗第三、四联中的“蹴鞠”“秋千”“钻火”等涉及清明习俗。

下列诗句与清明习俗或传说没有关联的一项是()A.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B.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孟浩然《清明即事》)C.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黄庭坚《清明》)D.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3.本诗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

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①·乙丑京口奉祠②西归,将至仙人矶③辛弃疾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①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

②奉祠:即拜奉宫观,无实职。

③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一小岛。

4.对下列关于诗歌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这两句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景象联想到此地乃六朝人聚居处所,昔日兴盛繁华,如今斜阳草树,败坏衰落,心生感叹。

2019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培优文档: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23含答案.doc

2019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培优文档: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23含答案.doc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情预览】技法提分点23诗中有画境,意象寄深情I技法呈现丨目标导航思维驱动三步骤鉴赏诗中形象I以例说法I 考题印证壬核心突破读文支招三看初懂诗家语—看标题(初判题材)标题或标明写作对象、内容、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

也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两诗都以猿声来写愁。

二看作者(初明情感)依据作者生平事迹、思想、写作风格、时代背景等信息来全盘考虑诗歌主旨。

如李白的豪放飘逸,诗中多流露出自信达观、傲视权贵、追寻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多有忧患之思。

如李端和徐照,结合他们的时代,一唐一宋,可大概明确其区别是,一注重意趣,一注重理趣。

三看注释(初懂内容)诗歌后凡有注释一定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其注释多是作者、所写人物、写作背景或是难解词句的解释,有的是典故的岀处与含义等。

如右侧注释对《三峡吟》屮诗句典故的解释,暗示情感的忧伤。

典题文本(2014-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译文】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日暮时分,群山淹没在昏暗之中,接着,又有一阵密集的暮雨袭来。

今夜,你我怎能忍受宿于两地却听着同样凄厉的猿鸣。

三峡吟长江三峡丽山秀水连绵七百里,两岸广泛地生长着深幽的青枫林。

林中的猿啼声本身没有愁苦之情,愁苦的其实是行人自己的心情。

对点解题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 来写愁。

解题指导本题赏析事物形象。

两首诗都写到的意象,当为猿的啼叫声,这是事物形象。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不堪听”写猿啼的哀戚使诗人愁苦不垠;“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写猿啼的哀戚使行人忧愁。

李诗中的“共听一声猿”,是用分隔两地的人“共听猿声”来间接“写愁”,表达与朋友的分离之愁;徐诗是反写,啼猿自己不愁,但内心有愁的人听了猿啼更觉心愁,借猿声抒写游子思乡之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浙江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胡歌[唐]岑参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试作简要分析。

(4分)答:解析“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诗的前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

从三个方面写黑姓蕃王的生活:一是穿着,貂鼠裘以示名贵;二是宴饮,写纵荡不羁;三是玩物,葡萄宫锦以示器物的奢侈。

写边镇蕃王,不去写他的军事生活,而是选择一些细节写他的享乐生活,可以看出他们的地位、他们的骄纵。

答案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蕃王宴饮纵乐的景象。

“貂鼠裘”突出衣着的名贵;将名贵的“葡萄宫锦”作为缠头赠送给舞女,突出其生活的奢侈;“醉”突出宴饮纵乐的无度。

2.赏析本诗的主要艺术手法。

(4分)答:解析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分析怎样运用的这种手法,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苦”字,是关西老将全部征战生活的写照,“仍”概括了老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征战生活,“苦”字自在其中。

写“关西老将”专写其征战生活,与“黑姓蕃王”形成鲜明对照。

“黑姓蕃王”逸乐如彼,“关西老将”苦战如此,诗人因而感慨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

答案对比。

诗的后两句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比,突出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苦乐不均的现实。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8分)高阳台·和周草窗王沂孙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说与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注】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

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毁于兵火,终身寄寓杭州。

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

1.“满树幽香,满地横斜”化用了隐居西湖的著名诗人林逋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该意象的特点。

(2分)解析由“幽香”想到“暗香”,由“横斜”想到“疏影横斜水清浅”。

答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论此词“结笔低回掩抑,荡气回肠”,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6分)答:解析认真读注释以了解背景,把握情感。

题干中“结笔”点明赏析对象为“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低回掩抑,荡气回肠”是表达效果,需借助对写法的分析来理解。

看修辞手法,“几度”是反复,“东风”与“飞花”是春天美景,又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看结构技法,前后呼应,此处写春与上阕写春“不知春在谁家”呼应,“更消他”(难以消除离恨苦)又与下阕“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呼应,突出“离愁苦”;看表现手法,结句写景,是以景结情。

答案①反复,以乐景衬哀情,抒发春光无主、好景不长的感伤,年华已老、故国不见的忧思。

②与“不知春在谁家”呼应,抒发家国破亡、怀乡念友之情怀。

③与“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呼应,暗寓国亡家破、无家可归的隐痛。

④以景结情,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8分)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绵谷在绵州东北,绵州在成都东北,锦江在成都南。

②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句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

”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解析“写景极佳”是要分析景物描写的妙处。

“芳草”“有情”,“好云”“遮楼”,将草、云当作人来写,是拟人手法,明确之后分析手法的运用;“意极沉郁”是要分析情感的特点。

写草、云不忍与作者分离,实写作者自己的离愁别恨之深。

答案运用拟人,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

春游锦城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

连自然之景都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况是人呢,借此强调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正话反说亦可)2.赏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答:解析“因君试回首”结合标题,可明确是点明思念友人的主旨;“淡烟乔木隔绵州”是回首所见之景,以景结情。

答案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以景作结,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情思,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①。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①赊:长、远。

1.请简要分析颈联中“分”和“孤”的内涵。

(4分)答:解析先结合关键词句理解整首诗的情感,“坐到三更尽”“赊(远)”“寒梦不离家”“辛苦向天涯”写出羁旅思乡之苦。

再具体分析内涵:“晓角”与“残漏”是两种声音,“分”写出诗人分辨清楚、彻夜不眠;“孤”写长夜独我不眠,透露周围环境的冷清、孤寂,同时更是写诗人内心的孤独。

答案“分”指诗人在清晨听到号角以前,一直静听着更漏声,诗人对这两种声音变更的界限分辨得非常清楚,足见其彻夜未眠的凄苦。

“孤”字既表现了客观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诗人主观感受上的寂寞。

2.鉴赏颔联的艺术手法,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

(4分)答:解析“雪声偏傍竹”以声音反衬环境的安静,以动衬静;“寒梦不离家”是写梦境,虚写,与前句虚实结合;颔联描绘雪声、梦境,没有直接抒情,是寓情于景。

答案①以动衬静。

深夜雪落在竹子上的声音十分清晰,反衬环境的寂静,表现诗人的孤独。

②虚实结合。

上句实写醒时所听之境,下句虚写梦中回到家乡。

③寓情于景。

用雪声、悲凉的梦境表现远离家乡的孤寂凄清。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8分)旅次①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②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春梦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③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注】①次:途中止宿的处所。

②漫:放纵。

③美人:古诗文中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既可指男人也可指女人,既可指容色美丽的人也可指品德美好的人。

1.这两首诗都选择了________这一核心意象营造诗境。

(2分)解析戎诗“归梦”“夜来”提示是写梦境;岑诗,诗题和“枕上片时春梦中”都明示是写梦。

答案梦2.分析这两首诗前两句抒情方式的差异。

(6分)答:解析先分析抒情方式(直接、间接),再分析抒情内容。

戎诗描写景物,是借景抒情,所抒之情结合诗题中的“旅次”和诗歌三、四句来理解。

岑诗,洞房,指幽深的内室。

“春风起”写季节变化,“遥忆美人湘江水”直接写事,故是即事抒情。

结合注释可知“美人湘江”使用典故,用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典故,指遥思之人。

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①戎诗以景烘托怀人之情(或“借景抒情”),极写江畔寒气逼人,江水恣意流淌,声声入耳,竹影临窗、乱月穿户,以环境的寒冷、纷乱烘托羁旅之人心境的纷乱,自然引出羁旅之人梦中怀人的诗行。

②岑诗侧重即事抒情,写季节的更换引起感情的波动。

“美人”“湘江”,用典抒情,不点明所思之人为何人,所处之地为何地,使诗歌意境朦胧,情感含蓄蕴藉。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8分)过湖北山家[清]施闰章①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注】①施闰章:清代诗人,顺治十八年,分守湖西道。

康熙六年,清廷裁撤道使,被罢官。

次年春,诗人东游吴越。

此诗大约作于游历途中。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从内容上看,本诗可以说是一篇诗体的《________》。

(2分) 解析从句数和平仄、押韵上判断体裁。

结合关键词句“桃花”“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将隐”等明确诗歌内容。

答案五言律诗(律诗) 桃花源记2.请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6分)答:解析前两联,写景,古朴、明净;颈联,写人,热闹亲切。

都透露着诗人的喜爱之情。

“吾将隐”写出隐居的渴望,侧面表达对官场的厌倦。

答案(1)对明净祥和的田园景物和恬静融洽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2)对官场生活(或不自由的尘世生活)的厌倦之情;(3)归隐山水田园的迫切之情。

(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8分)放歌行二首[宋]陈师道其一春风永巷①闭娉婷,长使青楼②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

其二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③。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④梳洗莫倾城。

【注】①永巷:汉代幽禁宫女妃嫔的地方。

②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指显贵人家的闺阁,即淑女入宫之前的住所。

③后生:指年轻女子。

④随宜:随从时宜。

1.第一首中“春风永巷闭娉婷”的“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答:解析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代指美人。

结合注释可知,美人被幽禁在冷宫中,境遇凄惨,与春风荡漾的美景形成对比,突出其悲苦。

“长使青楼误得名”指女子当年因美丽而得名,才造成后来为姿容所“误”的后果,倘使当年没有绝世的芳容,也不致有此时冷落的处境。

“闭”“长”从空间与时间上写出女子内心的凄凉。

答案①“闭”,关。

有如此芳容,却不受恩宠,反被深锁冷宫。

②对比,“闭”的处境与明媚的“春光”形成反差。

③表现了她处境的孤独寂寞冷落(或内心的凄凉悲苦)。

④“闭”字与下文“长”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描述,形成照应。

2.有人说,这两首诗语意蕴藉,都含有感慨“国士佳人,一般遭遇”的弦外之音。

请结合每首末两句分别简析。

(4分)答:解析“国士佳人,一般遭遇”指作者借女子的遭遇来抒写自身的感慨,运用比喻或象征手法。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两句,写宫女渴盼君王眷顾,但又怕君王“着眼”仍未“分明”,还是得不到青睐。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两句,女子痛惜自己没有及早打算,劝世人自应随从时宜,千万不要自恃有倾城美貌而高傲脱俗、坐失时机。

诗中以女子的美貌比喻诗人的才华。

明确以上内容,结合宫女的遭遇来分析诗人处境即可。

答案①第一首,宫女禁闭深官。

顾影自怜,期盼受宠,竟难博得君王一顾;即便偶有时机,又因“着眼未明”,仍有奋飞无路、恩遇无由之恨。

②隐喻(象征)怀有绝代才华的士人,虽常困顿在风尘之中(或老死于蓬门之下),但内心仍有所期待忧思。

③第二首,宫女自伤迟暮,以自身遭遇劝诫他人,要及早为自己作计寻求归宿,切莫自恃倾城之貌而蹉跎青春。

④暗喻士人往往自矜才华,以致坐失时机,耽误年华,知音难逢,老大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