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声音,并能够通过听的方式辨认出其中的一些声音;2.通过描写形容词的使用,表达大自然的声音;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听力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听辨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听力能力;2.使用形容词描写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录音或视频(如雨声、风声等),让学生观看或听取,引出本单元的话题——大自然的声音。

2. 学习活动(45分钟)(1)第一组活动:听辨大自然的声音(20分钟)教师将多个大自然的声音录音文件分别编号,并写在黑板上,例如:1. 鸟鸣声,2. 海浪声等。

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按顺序听取教师播放的一段声音,尽可能地分辨出这是哪种声音。

每三分钟换一次学生。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说出听到的声音,并验证正确性。

同时,让学生复述一些他们最喜欢的声音,为下一步描写做铺垫。

(2)第二组活动:形容词描写大自然的声音(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声音,然后写出对这种声音的描述。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搜集更多的形容词。

比如,学生可以说:“听起来像欢乐的小鸟在欢唱”, “像是狂怒的大海在咆哮”等。

之后,教师选择几个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上门口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些评价和点评。

3. 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并试图用形容词进行描述。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现、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声音,同时也通过听、说的方式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

但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几点:一是要注意教学活动的安排时间掌控,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二是需要更具体地指导学生使用形容词,以及如何准确表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更好地转化为语言;三是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声音并进行语言表达,以及如何给予评价和反思,让学生成长和进步。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刘国梅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刘国梅

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之美妙。

过程与方法: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认识并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2.尝试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几句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认识并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尝试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几句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课题。

过渡语:有一种旋律,叫做大自然。

他不比命运交响曲的豪迈,也不同田园交响曲的柔情。

然而,他更真实,更悦耳。

你听:播放风、水、鸟儿、青蛙……的声音。

(让学生通过听声音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这些声音都来自哪里呀?(大自然)大自然有很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大自然想邀请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音乐会的主题就是……(大自然的声音,贴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是谁在音乐会上演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美妙的声音,用“”勾画出来。

课件出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自然中的声音、的声音和的声音。

今天这场音乐会的演奏者就是他们:风之声乐队、水之声乐团以及动物合唱团。

(贴板书)三、自主学习,体会风之声的美妙我们先去听听风之声乐队的演奏吧!出示: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你听(播放手风琴演奏曲)风之声乐队就是这样演奏的,那么,风之声到底是有多么美妙呢?我们一起去听听吧!课件出示:1.自学提示:(1)读一读: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划一划:用“”划出一句你认为声音写得最美妙的句子。

(3)说一说:说说你划出的句子哪里“美妙”,试着读出“美妙”。

预设1: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预设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预设3: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统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统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2.回顾课文内容,再次梳理文章脉络。
3.明确本课主要探讨的问题:大自然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
回顾课文,梳理脉络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提出探究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美妙(用时:20分钟)
1.组织学生交流探究:水声如何美妙?重点点拨以下语句。
课件出示:
(1)“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2)“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3.注重指导朗读,可采用不同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为进 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精读课文,感受风声(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风声美妙在哪里?自读思考。
2.朗读第一句话,交流读懂了什么。
3.引导学生自读描写风的句子,挑选喜欢的一句话谈谈喜欢的理由。 4.小结段落主要内容并点明中心 句的作用、总分构段方式的作用。
(3)互相检查自然段序号标注得是否 正确。
2.(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助拼音读,然后再独立认读。积极参加读生字词的游戏或竞赛。读准平舌音“奏”;翘舌音“喳”。
(2)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试着从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连贯、断句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3.认真默读全文,思考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大自然的风、水、动物等的美妙声音。)了解中心句在全文和段落中的作用。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来,借助课后拼音读准字词音,个别可以借助词典理解意思。
(2)把解决不了的词语圈出来。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初读情况。
(1)先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用多种方式来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侧重纠正“奏、喳”的读音。然后课件出示去掉注音的生字词卡片,采用指名读、赛读、抢读等方的书写规律。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学案、导学案、预习题) 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学案、导学案、预习题) 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学案、导学案、预习题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一、习作要求1.围绕大熊猫,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向别人介绍它。

2.搜集资料,了解大熊猫。

(1)大熊猫是猫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熊猫吃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习作,写出自己的发现的感受。

二、方法训练1.为了更好地了解大熊猫,你打算通过哪些方式搜集资料?请写出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文引路,比较写法。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学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学案
(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
(3)态度要诚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根据案例评价让学生明白“劝告”时需要注意什么?
四、拓展延伸
以生活中常见的不良行为作为例子:
(1)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2)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学习小雪和杨帆的“劝告”。
学习劝告小歌诀。
作业小练习:
课 题
口语交际 劝告
课 型
新授
年级
三年级
执教




1.了解和感悟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态度真诚。
2.了解和感悟劝告的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告别人。
3.鼓励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地进行得体劝告。
学习
重点
了解和感悟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态度真诚。能态度真诚的劝告别人。
学习
难点
了解和感悟语言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声音洪亮的习惯。
学 习 过 程
环 节
导 学 案
方法指导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好,很高兴今天由我和你共同来学习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告”。生活中看到有一些不良行为,需要我们去劝告。恰当的劝告,会很好的解决问题,不恰当的劝告,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怎样劝告才能打动对方,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呢?
选择一个内容练习“劝告”
1.看到小伙伴在河上窄桥追逐打闹。
2.看到家长在室内抽烟。
引导学生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好好劝告。
五、板书
劝告
情感真挚
语言真诚
弄清因果
明确目的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导学案

宏发圩中心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组别:姓名:总第张领导批示:课题语文园地七第课时课型复习课执教老师郑鹏翔授课日期月日星期第节班级主备教师郑鹏翔参与教师张诗万黄宇郑鹏翔张莉娟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2、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1、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2、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1、自由读这些词语。

2、开火车轮读词语。

3、说说你的发现:⑴回顾成语的类型AABBABCCAABC。

⑵你能用里面的词语说句话吗?我能说出另外一些AABC式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合作探究】读读认认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2、投影打出词主,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

5、朗读巩固。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读读背背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新情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句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趣味语文1、猜一猜: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以学生自学以及交流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1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精炼著名的话叫──?宣誓所说的话叫──?临走写下的话叫──?2、读一读:⑴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⑵指句读。

3、想一想: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⑴小组说。

⑵全班交流。

【交流展示】1、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课堂练习】语文园地七一、连一连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二、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1、海内存,天涯若。

(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 优质课导学案_1

(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 优质课导学案_1

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播放一段声音,让学生说一说都听到了什么,总结这都是大自然的声音。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指导朗读: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指名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全班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②教师评议小结:你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③指名读,教师作适当评价和指导。

(3)谈话过渡:微风是轻柔的,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4)指导朗读: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你们都听过狂风吹起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生模仿狂风吹起的声音:“呜呜呜!”)②你看,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你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吗?(学生自愿举手试读,师生评议,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5)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壮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的读一读好吗?(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6)教师小结:这段文字写得真美,作者在这里先写了微风的温柔,再写了狂风的雄壮,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写得如此生动细腻,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苏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模块教案(第七、八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模块教案(第七、八单元)
小组内分部分朗读课文。
3.说一说自己对“军神”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或查字典。
(二)展示交流:
1.班内交流学习所得,其他同学补充。
2.解决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提出的其他问题。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自由书空10个生字,重点书空“势、承”字的笔顺。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2.口头扩词。
3.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4.提醒:
①“钱”字的右边要充分展开,特别是斜钩要长一些,这样才写得好看。
②“盆”要注意上下结构的比例,上面的捺要展开,下面的一横要长,能托住上面的部分。
(2)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从“默默地”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1)此时小英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能体会出来吗?
(2)你还能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读出小英的心理呢?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2.闭起眼睛想想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不起来就看一眼。就这样,想一想,看一看,看一看,想一想,直到你记住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为止。
3.再拿起笔来描一描,要求每笔都要到位。
4.在田字格下面的空白处,把每个字都临写一遍,力争写美观。
五、达标检测
1.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是掌声让原本的( )小英变得( )。
注视 持久 讲述 犹豫 骤然间 经久不息
在小组内读一读。
5.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什么?除了太阳是大家的,还有什么是大家的?
5.你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三、小组合作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交流以下问题
1、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太阳还能做那些好事?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在一块来写?这第二小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太阳在其他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 4、“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什么?除了太阳是大家的,还有什么是大家的? 5、你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主备人:审核人:
温馨寄语
认真想认真写你一定会有收获。
学习内容
第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学习重点
提高默读能力,初步体会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一共个小节,运用的修辞手法,讲了一天中太阳为、、做好事,告诉我们:太阳是。
主备人:审核人:
温馨寄语
认真想认真写你一定会有收获。
学习内容
第26课 一面五星红旗(2)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祖国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2、通过品味词句,想象说话体会我当时处境之困难,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学习重点
理解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感受我的爱国之情。
学习难点
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
增减
教学反思
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1)
主备人:审核人:
温馨寄语
认真想认真写你一定会有收获。
学习内容
第27课 卖木雕的少年(1)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学习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25.太阳是大家的(1)
主备人:审核人:
温馨寄语
认真想认真写你一定会有收获。
学习内容
第25课 太阳是大家的(1)
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二.自读课文,扫清字词
1.齐读第1自然段.
2.教师:在去非洲南部之前,朋友叮嘱我一定要做两件事,是哪两件事?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结合生字表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瀑布和木雕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
增减
教学反思
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2)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摊、奈、凝、竖、姆”等5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脖”、“踪”、“竖”、“漆”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身无分文、荒无人烟”。
学习重点
理解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感受我的爱国之情。
学习难点
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学习过程
一.自由读诗,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出感情.
2.老师配乐范读全文.
二.自主学习
1.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太阳还能做那些好事?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在一块来写?这第二小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太阳在其他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
四、交流感受
1.想一想:学习了这首诗以后,有什么感想。
2.谈一谈: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收获。
3.说一说: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自由表述。
五、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增减
教学反思
课题:26.一面五星红旗(1)
主备人:审核人:
温馨寄语
认真想认真写你一定会有收获。
学习内容
第26课 一面五星红旗(1)
4、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增减
教学反思
课题:25.太阳是大家的(2)
主备人:审核人:
温馨寄语
认真想认真写你一定会有收获。
学习内容
第25课 太阳是大家的(2)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气氛.
三、全班交流
1、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展讲汇报,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先写漂流过程:出发、遇险、来到小镇面包店;再写来到小镇后的情况:向老板求助,和老板谈交换面包的条件,拒绝用五星红旗交换,被老板救助)
四、课堂小结
“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可见,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从小热爱五星红旗,热爱自己的祖国。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学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
2、大声读课文,读完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写的是( )年( )月( )日( )时( )分,非洲国家( )发生( ),中国派出了( )帮助( )的事。
二、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
3.学生质疑:少年为什么遗憾呢?“我”为什么而感到遗憾呢?……
4.交流汇报.
(1)“我”为什么而感到遗憾呢?
①“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指的是什么?是怎样的精美?( “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指的是木雕象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的栩栩如生.)
②出示图片,直观感受木雕的精美.
增减
教学反思
课题: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五、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增减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
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会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假日 防止 脖子 漆黑 壮胆 无影无踪 荒无人烟
小镇 处境 交易 鼻子 犹豫 反应 摔倒 费用
3、这篇课文是围绕 ( )来写的,按 ( )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是() 经过是(),结果是 () 。
三、细读课文,互动探究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
1、教师导入: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
2、心灵对话: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3、导引课题: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四、班级展讲,展示学习成果。
1、 小组展示读课文情况
2、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写的是( )年( )月( )日( )时( )分,非洲国家( )发生( ),中国派出了( )帮助( )的事。
3、展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读一读。
主备人:审核人:
温馨寄语
认真想认真写你一定会有收获。
学习内容
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2)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学习难点
理解中心句,为什么说“我们是朋友”?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 我 少年)
2.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
二.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出示第9自然段: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2.教师(板书:遗憾):“遗憾”是什么意思?(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
2、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读一读。
三、小组合作
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 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
2、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写的是( )年( )月( )日( )时( )分,非洲国家( )发生( ),中国派出了( )帮助( )的事。
3、交流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
学习难点
理解中心句,为什么说“我们是朋友”?
学习过程
一.欣赏资料,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说起非洲,你会想到什么?在非洲南部,有一道举世闻名的景观—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看完以后,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出你的感受.
2.学生欣赏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录像及介绍.
3.教师: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当“我”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面包店老板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后来又改变了?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