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肩周炎360例疗效分析
肩 周炎 病人 7 8例 , 中左 肩3 2例 , 1 其 7 右
肩 3 6例 , 4 4 男3 2例 , 7 女3 6例 , 年龄 3 6岁 ~ 7 5岁 , 平
均5 . 2 6岁 。 病程1 5天~ 7年 。 随机分 为针刀治疗组 ( 针
刀组 ) 及对照组 ( 超短波 、 拿、 推 体疗 ) 。针刀组 3 0例 , 6 对 照组3 8例 , 5 两组性别 、 年龄无显 著差 异 。所有 病例 均有肩关节疼痛 , 间及肩关 节活动 时加 重 , 明显 压 夜 有
1 2 方法 . 针 刀 组 : 者 取 坐 位 或 侧 卧 位 ( 肩 向 患 息 上 ) 每 次选 择 1 2个 压 痛 点 ( 甲紫 药 液 标 记 ) , ~ 1 ,
1 4 ; 效 1 , . 。 有效 率 9 . 。 中治 . 无 例 占0 3 总 97 其
疗 1次 1 8人 , 治疗 2次 1 1 , 5 人 治疗 3次 1 2人 , 6 治疗 4
的 1例后 来采 用综 合 治疗 症 状改 善 。 ( 见附 表 ) 。
附 表 肩 周 炎 的 临 床 疗 效 分 析 比较
使 粘 连 、 疤 之 软组 织松 解 。 ~ 7天 治疗 一 次 , 结 5 同时 配 合肩 部 功能 锻炼 。对 照组 : 用超 短 波 治 疗 , 部 先 肩 对 置 法 , 热 量 , 次 2 mi 。接 着 肩 部 推 拿 2 mi , 微 每 0 n 0 n 采用 柔 、 按 、 滚 推按 、 指压 点穴 、 动 摇 肩牵 引等 推拿 被
肩关 节 周 围炎 ( 周 炎 ) 见 于 壮 年 人 及 老 年 肩 多 人, 又称 五 十肩 、 结肩 或 肩凝 症 。它 属 于 肩周 软 组 冻 织慢 性 退 行 性 病 变 , 与反 复 劳 损 及 局 部 受 风 、 、 寒 湿 侵袭 有 关 。疼 痛剧 烈 者夜 间无 法 入 睡 。严 重 影 响 了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160例
部, 医者双手放在患者肩部上方 , 将上臂 抬到一定 高度时 瞬间
文献标识码 : B
中 图分 类 号 : 2 5 6 R 5 .
加大 抬力 , 以顿挫 手法 反 复 2 ~3次 ; 后伸 牵拉 法 : 者坐 ④ 患
文 章 编 号 :0 7 2 4 (0 9 0 -0 4 -0 10 - 3 9 2 0 ) 4 0 5 2
2 1 针 刀治疗 .
患者 取坐位 , 患肢 下垂 , 者分别在 患者 喙 术
突、 肩峰下 、 冈上肌 、 冈下肌抵止点 、 圆肌 、 大 小圆肌抵止 点 、 肱
二头 肌 长 、 腱 走 行 区 , 出敏 感 压 痛 点 , 用 龙 胆 紫 标 记 , 短 找 并 术
区常规 消毒 , 铺无菌洞 巾, 术者戴无菌手套 , 1 利多卡 因局 用
“ 肩凝症 ” 。本科 采用 针刀 配合 手法 治疗 本 病 1 0例 , 等 6 取得
一
定疗效 , 报告如 下。 现
3 1 疗效标 准 .
参 照 国家 中 医药管理 局 1 9 9 4年 颁布 的《 中
1 临 床 资 料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评定 。痊 愈 : 患者肩部疼 痛症状完 全消 本组 1 0 6 例均 系 门诊病 人 , 中女 8 其 2例 , 男 失, 功能恢 复正常 , 患肢上举> 10 , 展>9 。后 伸> 1。显 3 。外 O, 5; 效 : 治疗 患者肩 部疼痛症 状得 到缓解 , 经 活动 功能基 本 自如 , 但 肩关节活动不能到位 ; 效 : 无 症状无改善 。
位, 医者 一手按 抚患者肩 部 , 一手握 其腕部 , 肩关节 旋转后 使
伸, 同时 向后 牵拉 抖动 , 复操 作 3 反 ~4次 , 牵拉 力 以能 忍耐 为度 。
肩周炎灌注结合针刀治疗120例的护理
肩周炎灌注结合针刀治疗120例的护理目的总结120例肩周炎灌注结合针刀治疗的护理措施。
方法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治疗;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指导。
结果120例肩周炎灌注结合针刀治疗顺利完成,1个疗程结束后所有患者肩关节疼痛均缓解,肩关节功能恢复痊愈45例,显效45例,好转25,无效5例。
结论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标签:肩关节灌注;针刀松解;护理规范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退行性变,多发于50岁左右,以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为特征。
我院骨科门诊2008年3月~2011年12月应用生理盐水灌注加针刀松解方法治疗肩周炎120例,现将治疗和护理做一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52例,女68例。
年龄46~58岁,平均(52.1±6.3)岁。
病程2~10个月,平均(5.20±3.18)个月。
患者均来自望京医院骨科门诊患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诊断标准[1],以肩关节疼痛、昼轻夜重、不能成寐、活动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背手、叉腰等动作难以完成为主要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1.2 治疗方法1.2.1 肩关节灌注法患者取坐位,手臂屈肘于小腹前,暴露患侧肩关节。
常规消毒皮肤,取盂肱关节前后穿刺点,以5毫升注射器穿刺,确定进入关节腔后,抽吸无回血、无积液后缓慢推注灌注液(2%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20mg生理盐水100mL)约100至关节腔内。
1.2.2 痛点针刀松解灌注后,取肩关节周围压痛点2~4个,定位准确后做好皮肤标记,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双手持针刀刺法进针,其深度以穿过深筋膜为度,多点式松解4~5针,至患者有酸、胀、重感后,起刀,以无菌敷料覆盖针眼并按压3~5s,5次1个疗程[2]。
1.3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和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针刀治疗肩周炎
养物质、修复机体的因子及药物等无法到达病灶;以 致病灶长期存在,不能痊愈。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冻结肩的粘连 挛缩常以肩关节囊及周围组织中的某几 个带、几个点最为主要或严重,如果能 够对这些粘连挛缩严重的带和点进行针 对性的针刀松解,其功能和症状将有明 显改善。而当这此粘连挛缩带处于紧张 位时,针刀松解的效果最佳。
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一、针刀治疗肩周痛点 黄公怡认为肩周炎是肩 关节的组成部分包括: 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腱、 肱二头肌长头腱及腱鞘、
பைடு நூலகம்
• 一、针刀治疗肩周痛点 – 黄公怡认为肩周炎是肩关节的组成 部分包括: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腱、 肱二头肌长头腱及腱鞘、肩肱关节 囊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炎症的总 称。 – 急性期:称为冻结进行期,以疼痛 为主,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夜间 症状加重, – 关节镜观察,可见滑膜充血,绒毛 增厚,容量减少,肱二头肌长头腱 关节内段表面为血管翳复盖。
常见粘连挛缩带及相关的功能障碍: 肩前粘连挛缩带:位于肩关节前侧,为肩关 节前侧关节囊和喙肱
4、使慢性无菌性炎性病灶,变成新鲜病损而痊愈,以治疗多种慢性软 组织损伤。
实践证实多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存在着慢性无 菌性炎症症灶。如网球肘,腰三横突综合征,棘上韧 带劳损,膝关节侧副韧带劳损,踝关节扭伤后遗症,
手术后切口痛等。
由于病程漫长,病灶周围疤痕形成,血供不良。代谢 产物及炎症介质不能及时排除而在局部积聚;氧及营
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以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为主要特征。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限制,因此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肩周炎的患者十分重要。
本次临床观察选取了50例患有肩周炎的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
患者的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7例患者接受了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23例患者接受了传统的物理治疗。
治疗过程共持续了3个月,每周治疗3次。
在治疗前后,我们对患者的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功能评估以及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在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组中,疼痛评分明显下降,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功能评估得分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而在传统物理治疗组中,这些指标的改善效果较低。
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在治疗肩周炎方面的有效性可能与其独特的机制有关。
超微针刀能够通过刺激肩关节周围的经络和穴位,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恢复的效果。
而圆利针则可以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通过针刺按摩和温热的作用,促进局部气血流通,消除瘀血和湿气,达到消炎止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其具有改善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提高功能评估得分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本次临床观察的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较短,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84例
针 刀松解与手法配合 , 相得益彰 , 促进 了本病 的快 速愈合 。
参 考文献 :
[] 1郑邦荣 .温针加拨 罐治疗肩周炎 l5例 临床 观察L] 川北 医学院 O J.
学 报 ,9 7 1 ( )7 . 19 ,2 2 :4
囊作通透剥离 , 周其 它部位 压痛 点作疏 通剥 离 。术毕 用 创 肩
2 1 年第 3 卷第 4 00 1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4 1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 8 4例
郑邦 荣 ,李 香
( 四川省攀 枝花 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 ,四 川 攀枝 花 67 0 ) 10 0
关键词 : 周 炎; 丛麻醉 ; 肩 臂 小针 刀 ; 法 手
中 图分 类号 : 2 5 3 R 4.1 文献标识码 : B
2 治 疗 方 法 21 小针 刀松解 . ①定点 : 喙突处 、 峰下 、 在 肩 冈上 肌 、 下 冈
刀对肩周病 变组 织直接松解剥离 , 解除粘连 , 善血循环 和淋 改 巴循环 , 纠正局部 缺血 、 氧状态 , 缺 一方 面有 利于炎性 产物 的
吸 收 和 炎 症 的消 除 , 轻 疼 痛 ; 一 方 面 改 源自 了组 织 的 新 陈 代 减 另
腿上或治疗床上 , 肤常规消毒 ; 针刀操作 [ : 喙突处 、 皮 ④ = 在 } ] 肩
峰下 、 冈上 肌 、 冈下 肌 、 圆肌 抵 止 端 作 切 开 剥 离 , 肩 峰 下 滑 小 在
谢, 加快病 变组织的修复 。手法可放 松肌 肉痉 挛 , 一步松解 进
粘连 , 滑利 关 节 , 正 关 节 错 位 , 患 肩 建 立 新 的 动 态 平 衡 。 纠 使
动明显受 限 , 以前 屈 、 尤 外展 、 内旋 、 旋障 碍 明显 , 外 日常 生活
小针刀结合针刺治疗肩周炎36例
表 2示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后 总 体 疗 效 情 况 ,其 中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 -%,对 照 组 总有 效 率 为 6 .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疗 效 等 44 2% 9 级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叭 ) 尸 . 。
关键 词 :小针 刀 ;针刺 ;肩 周 炎
◎
d i 0 99jsn17 .7 9 002 . 7 o:1 . 6/i . 22 7 . 1.1 2 3 .s 6 2 1
文章 编号 : 17.7 9 (00 2 -190 6 227 2 1 )一1 4 -1 0
肩 周 炎又 称肩 关 节 周 围 炎 、冻 结 肩 、五 十 肩 等 ,是肩 关 节
分 开,使受压的神经 、血 管得到松解 ,使局部血液循环结构建 立 ,使细胞 组织供养 得以改善,神经功能得 以恢复f,结合针 4 】
表 1 两组 患者 一般 情 况 比较
痛 一 年 , 就 诊 时 诉 :始 感 右 肩 部 疼 痛 酸 重 ,逐 渐 加 重 ,右 肩 部
疼痛夜睡痛甚,右肩 活动困难 ,不能穿脱 衣服 、梳头 。查:右 肩周压痛广泛 ,尤肩 峰下 ,三角肌腱止 点处 、肱二头肌长头肌 腱处压痛 ,右上肢外展 5 。 0 ,上举 后伸 困难 ,治疗采用小刀针 结合针刺治疗,治疗 ld后右肩部疼痛 消失,右肩 功能完 全恢 O 复,右上肢活动 自如 。
例,取得 了较 好的疗效 ,现报 告如下: 程
1 资 料 与 方 法 教
1 资料 . 临床 1 育
符合肩 周炎诊断标准f 2 j 的患者 7 例 ,均来 自 1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肩周炎是指发生于肩关节周围的疼痛以及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
肩周炎患者早期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方法来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但是在某些顽固性肩周炎患者中这些方法效果甚微甚至无效。
对于这类患者,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手术工具,通过局部麻醉将细小尖锐针通过皮肤刺入病变组织,热射频电流经针尖传导到组织中产生高温,从而使病变组织热凝固坏死。
超声波治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和热效应来改善炎症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细胞代谢和增加组织弹性,从而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通过小针刀的热凝固作用和超声波的物理作用来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其有效原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小针刀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病变组织热凝固坏死,破坏病变组织中的炎症介质和神经末梢,从而缓解疼痛。
超声波能够增加炎症病变区域的血流量,改善组织代谢和营养,促进炎症病变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超声波还能够通过增加组织的弹性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为了评估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我们收集了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
根据目前已有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小针刀或超声波治疗。
其中一项研究显示,在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组中疼痛缓解率达到了90%,而在单独使用小针刀治疗组和单独使用超声波治疗组中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0%和70%。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组中肩关节的活动度明显改善,肩关节外展角度增加了30%,而在单独使用小针刀治疗组和单独使用超声波治疗组中活动度改善相对较小。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方法。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由于环境污染、劳动强度、运动不当等多种因素可能
导致肩周炎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肩周炎的治疗方面,小针刀联合超声波
治疗逐渐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其疗效显著。
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导入一根细针进入肩部病灶,再通过小针刀的高频
电波能量烧灼病变组织,达到切除和凝固组织的作用,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与传
统手术不同的是,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康复快等优势。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小针刀可以快速准确地消
灭病变处的病灶组织,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病症,缩短治疗期。
超声波治疗可以有效消除患
部的肿痛,促进局部减压,消散炎性渗出物质,改善肩关节的生理状态。
实际上,在临床上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心理或身体负担,同时
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出血或感染等危险因素,是一种非常适合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方案。
总之,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缩短了肩周炎的治疗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影响
到生活质量。
超微针刀和圆利针是两种常用的治疗肩周炎的手段,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治
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超微针刀组和圆利针组,每组25例。
超微针刀组在肩部患处进行超微针刀治疗,圆利针组在肩部患处进行圆利针治疗。
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
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情况均得到了缓解,但是超微针刀组治疗
效果更为显著。
超微针刀组疼痛缓解率为96%,活动受限缓解率为80%,圆利针组疼痛缓解率为88%,活动受限缓解率为68%。
超微针刀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圆利针组。
讨论:研究表明,超微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疗效高于圆利针治疗,可能是由于超微针刀
可以更加精准地切除病变组织,进而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此外,超微针刀切除后会产
生微创和小面积损伤,而这种微触碰会促进生长因子的释放,有助于增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结论:超微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显著。
其治疗效果的显著优势可能源于其微创和小
面积损伤带来的刺激与生长因子的释放。
更多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证实超微针刀治疗肩周炎
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研究近况
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研究近况(1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生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辽宁沈阳 110032)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表现为肩部周围疼痛(夜间尤甚)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中老年人,多由肩周肌肉、韧带、关节及其周围滑囊的退行性病变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发病率为 2%-5%,严重影响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长期发展亦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1]。
小针刀疗法乃江苏朱汉章教授于1976年融合中西医“针”、“刀”技术特点所创,后经以朱教授为代表的我国医学专家的潜心研究和艰辛探索而形成的一门学科[2],应用临床后,为世界人民治疗软伤疾病和慢性疼痛等做出了巨大贡献[3]。
1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原理中医学称肩周炎为“漏肩风”“肩痛”,属《内经》中“痹证”,中医认为此乃年老体衰、经脉闭阻、气血不通、筋骨不荣,复外感风寒湿邪所致。
小针刀疗法通过针刺穴位,激发气血,疏通经脉,祛风散寒,“通则不痛”,对肩周炎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西医认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导致的无菌炎症及组织粘连,引起了肩周炎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肩周炎的病变部位主要涉及盂肱关节囊及其周围滑囊包裹的肌腱、韧带、滑囊等。
有人[4]认为喙肱韧带挛缩、增厚,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的粘连都与肩周炎有关。
有人[5]认为肩周炎是长期慢性损伤导致的炎症。
小针刀疗法通过针尖部刀刃的切割松解,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的肌肉、韧带或筋膜,对粘连、瘢痕及组织异常牵拉有明显解除效用。
进针和切割所产生的机械刺激,还能使局部小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向松解部位灌渗。
同时刺激局部末梢神经,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病变部位疼痛[6]。
因此小针刀对缓解肩周炎带来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行之有效,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及目的性,是中西结合且各取所长的疗法。
2小针刀的优势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优势十分明显,相比传统中西医保守疗法,廉价高效,安全不易复发,值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50例论文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50例【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57-01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又称肩凝症、漏肩风、五十肩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
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僵硬和局部肌肉萎缩,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来,采用小针刀治疗肩周炎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肩周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41—62岁,平均50.25±7.26岁;病程1月至8年不等;均为单肩发病,其中左肩19例,右肩31例;按病情分急性期12例,粘连期32例,恢复期6例。
所有患者均存在肩部疼痛或肩节功能障碍等主要临床症状。
2、治疗方法2.1 小针刀治疗,患者伏案坐定,放松肩部。
常规消毒,无菌操作。
2.1.1 肩峰上压痛点:刀口线与三角肌纤维方向平行,垂直刺入皮肤达骨面后稍提起,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组织变性或有硬结者可用切开剥离法。
2.1.2 肩部压痛较表浅有条索者:刀口线与三角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刺入皮肤,约1cm左右,纵行疏通剥离,阻力较大者切开剥离。
2.1.3 肩痛部表现部位压痛或有硬结,刀口线与三角肌(和冈上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皮肤刺入达到硬结内(深约1cm),纵行疏通剥离,横行铲剥与深层肌肉分离。
2.2 手法术后提拿三角肌数次,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沿三角肌的边缘向内翻推几次。
进一步将粘连的肌纤维松解开,提高疗效。
2.3 时间和疗程小针刀治疗,每7天一次,2—3次即可。
3、结果3.1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制订发行,1997年)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肩周炎针刀心得体会
肩周炎针刀心得体会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针刀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缓解疼痛和恢复肩关节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接受针刀治疗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疗效和改善作用。
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针刀治疗能迅速缓解疼痛。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肩关节部位的疼痛,甚至有些患者因为疼痛无法正常活动和休息。
而针刀治疗能够针对病变部位进行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从而缓解炎症反应和消除疼痛。
我在接受针刀治疗后,疼痛感明显减轻,能够自由地活动肩关节,提升了生活质量。
其次,针刀治疗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
肩周炎不仅会引起疼痛,还会导致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和肌肉萎缩。
在针刀治疗过程中,针刀的刺激可以激活肩周部位的神经、肌肉和韧带,促进肩关节的灵活度和稳定性。
我在治疗后,能够做到更多的旋转运动和挥动动作,增强了肩部力量和稳定性,从而减少了再次发作的可能性。
此外,针刀治疗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有肩周炎的人常常因为疼痛和功能受限而感到沮丧和焦虑。
而针刀治疗通过刺激肩周部位的神经,有一定的镇痛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我在接受治疗时,往往会感到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使我能够更积极地应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针刀治疗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治疗时需要使用针刀进行刺激,对患者的耐受能力有一定要求。
有些人对针刺刺激较为敏感或者无法承受,那么就需要寻找其他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其次,治疗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次数。
在接受针刀治疗时,需要经历多次的治疗,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一般为一周,因此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时间安排。
总结起来,针刀治疗对肩周炎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调节心理状态,能够使患者快速恢复并提升生活质量。
不过,在接受治疗前需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和身体反应,避免不必要的困扰。
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建议,采取合理的康复锻炼,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20例
H的。小 针 刀治 疗 肩周 炎 疗效 好 、 见效 快 、 间短 、 时 费用 低 、 者 痛 苦 少 , 患 者 患 为 改 善 生 活质 量 带 来 诸 多 益 处 。小 针 刀 治 疗肩周 炎 , 实体 现了 “ 、 、 、 ” 切 简 便 效 廉 的
特 点 , 得 在 临 床 推 广 。 值 J
~一 ,
带不能彼此靠拢 , 室带增厚掩盖声带。 慢 喉 暗 中 医认 为 , 系 阴 虚 , 在 五 肺 肺
l 4 中 国社 区 医 师 ・ 4 医学 专业 2 1 年 第 3 00 6期 ( 2 第1 卷总 第2 1 l 6期
炎 。 于 压 痛 部 位 最 明 点 行 小 针 刀 疏 通 剥离术 , 术后 嘱患 者活 动肩关节 , 限程 受 度 明 缓 解 , 患 者 第 2天 自行 按 摩 局 嘱 部 , 后 随 访 : 疼 痛 症 状 , 功 能 止 5天 无 各
常。
讨 论
见肱 骨 大结 节肩 峰 骨 质 疏 松 ; 节镜 检 查 关 可 见滑 膜充 m 、 厚 , 肥 关节 间 隙狭 窄 , 节 关
适之感 。查体: 黏膜呈 暗红色 , 肿胀 、 黏膜 明显增厚, 以杓状软骨切迹为 著 , 声带渐
成 暗红 色 , 缘 增 厚 成 网形 , 生 时 两 侧 声 边 发
急 喉 喑 系 风 寒 、 热 容 于 肺 而 致 金 实 风 呜 , 数 实 证 , 病 突 然 ,=于 风 寒 外 多 起 『 } I
7 —7 4 5
般资料 :0例 患者 符 合肩 周 炎诊 2 断标准 , 1 男 2例 , 8 女 8例 ; 龄 3 年 2~7 0
一
岁, 6 > 0岁 l 0例 ; 病 1 月 ~ 个 4年 。 诊 断 标 准 : 症 状 : 痛 、 硬 等 。② ① 岿 儒 体 征 : 部 痛 、 动 受 限 、 至肌 肉萎 缩 肩 活 甚
注射针刀手法三位一体治疗肩周炎56例
肩周炎有 : 漏肩风 、 冻结肩 、 五十肩之称 。从 中医角度来讲主 要是脉络空 虚 , 由风 、 寒湿三邪侵犯关节所致 , 医认 为肩部软 西 组织退行性 改变 , 导致 软组织无菌性 炎症 , 广泛粘连而 出现 的功 能障碍。本人从 20 0 5年 4月至 20 0 6年一直采用肩关节注射 , 针 刀配合朱 氏四步手法治疗肩周炎 5 8例 , — 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现报
1 临床 资料
1 本组 5 例均为门诊病人 , . 1 6 其中女性 3 2例; 男性 2 例 。 4 年龄 最大 7 岁 , 3 最小 3岁 , 病程最长 2年 2个月 , 最短 3 月 , 为 个 均 单侧 发病 , 有外伤史者 1 例 , 2 颈肩型 1 , 0例 类风湿型 2例 , 肩 伴 关节肌 肉萎缩 5 , 因不明 2 例 。 例 原 7
3 术后 处理
术后 口服芬必得 1 , 日二次, 粒 每 头孢拉定 0 g一 日二次 , ,, 5 连服 5 ,8 天 4 h后即可做上举、 后伸、 爬墙等锻练。
2 治疗方 法
() 1定点消毒 , 用龙胆紫做标记 , 肩关节周围常规消毒。 () 2 注射 药处 方 :%利多卡 因 4 , 2 ml 曲安奈德 4 mg川 芎嗪 0 , 2 l维生素 B 2 ml 0 %生理盐水 1m , m, 1 1 加 .9 2 l共计 2 m 。 0l () 3 病人仰卧 , 上肢轻度 外展外旋时关节 屈 曲位 , 自肱骨小 结节与肩胛 喙突中点处作肩关 节前方穿刺到关节腔 ,缓慢 注人 药液 ln,再在肩峰下滑囊及肩关节后方穿刺 ,各注射 5 l 0l I m 药 液, 原位休息 l i ri。 mn一2 n a () 4 肩峰下滑囊松解术 : 体位不变 , 在注射 口刺人 针刀 , 深达 韧带组织 , 口线与肱骨纵轴平行 , 刀 直达肩 峰下滑囊 , 纵行 疏通 与横行剥离 2 —3下, 提起针刀 , 皮下行通透剥离 2— 3次 即可 出 针, 创可贴外敷。 () 5 肱二头肌长头腱松解术 : 病人仰卧位 , 肩外展 , 患 准确行 结节问沟注射 口刺人 针刀 , 深达结节 间沟 , 沿两侧 的肱二头肌长 腱的纵 向摆动松解及横行剥离 , 然后出针刀 , 创可贴覆盖。
肩周炎针刀操作方法
肩周炎针刀操作方法
肩周炎的针刀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肩膀轻度后伸,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
2. 感知技巧:医生用手摸摸患者肩部,找到疼痛部位和发硬的软组织。
3. 术前标记:在疼痛部位和发硬的软组织上,用无菌棉签或标记笔标记出治疗点。
4. 局部消毒:用无菌棉球和酒精对治疗点进行局部消毒。
5. 针刺技巧:医生使用一根细针,从标记点处穿刺皮肤,针刺角度为30-45度,针尖方向向内斜下。
6. 针刺深度:医生在患者感到针刺痛时停止针刺,深度一般为1-3厘米。
7. 摇纱操作:医生用针尖轻轻地在组织内来回晃动,称为摇纱操作,以刺激软组织,促进血液循环。
8. 养护治疗:将针头取出后,用无菌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肩周炎的针刀操作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有效治疗。
术后要注意休息和养护,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
肩关节C形针刀松解术治疗肩周炎
肱骨大结节后方2cm点手术
器械:Ⅰ型四号针刀, 针刀与皮肤垂直,刀口 线与肱骨长轴一致,按 针刀手术四步操作规程 进针刀,直达肱骨大结 节后方2cm点骨面,纵 疏横剥2刀,以松解小 圆肌止点旳粘连、疤痕。
以上术式完毕,取出针刀,用无菌纱布按压局部2分 钟后,贴创口贴。
手法操作
针刀医学手法,与老式中医手法有别,针刀手法是在 针刀闭合性手术对病变关键部位实施精确松解后旳手 法。
针刀手法是以杠杆原理为基础,手法直接作用于粘连、 挛缩点,故省时、省力。
本病术后采用如下3种手法 前屈手法———松解肩关节后侧粘连 后伸手法———松解肩关节前侧粘连 上举手法———松解肩关节关节囊旳粘连
术后处理
术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每日3次, 连服3天,以预防感染。
(6)注意事项
病理机制
肩关节旳动态平衡失调-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 疤痕、挛缩、堵塞
关键病变点有四个 肱二头肌短头起点 肩胛下肌止点 肱二头肌长头经过结节间沟处 肩袖—岗上肌或岗下肌或小圆肌止点
临床体现
疼痛:肩部周围疼痛,牵涉到上臂及前臂。常无固 定痛点,但肩部常有压痛。诸多患者于夜间疼痛加 剧,以致不能入睡,或从熟睡中痛醒。肩部及患侧 上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在走路时,也不敢摆 动患肢。
③预防头静脉损伤 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旳
桡侧,沿前臂桡侧、上行至肘窝,在肱二头肌 外侧沟内继续上行,经过三角肌胸大肌间沟, 再穿锁胸筋膜汇入腋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在 做肱骨小结节处肩胛下肌止点松解及肱骨结节 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起点松解时,表面是头静 脉旳走行路线。预防头静脉损伤旳措施是先摸 清楚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旁开0.5cm进针刀, 严格按照针刀旳四步进针法进针,即可防止损 伤头静脉(图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