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促进高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策略的思考

促进高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策略的思考

革 下教 学实际 、 教师学历 和职称等因素 , 分层次 、 分阶段 、 重点 分 的对全体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针对刚进校 的青年教师 , 重点对其 进 行体 育的基础知识 、 材教法的钻研 、 教 教学 能力 提高等方 面的
培训 , 让他们快速 的完成 由学 生向教师角色的转换 , 较好地胜任 体育教学工作。针对具有 中级职称的教师 , 在教学 能力和科研培 训 的基础上 , 将重点放在提高学历 、 学位 的培训 , 让他们在提高 自 身能力 和学历的基础上更好地为教学 、 科研服务 , 为将来成 为体 育教学骨干做好准备。针对副教授和教授 的高级职称教师, 重点
根据新世纪 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 新世纪 的人才应 当是既具有 扎实的基础知识又 了解学科前沿 ; 既具有 国际视野 , 叉熟悉 中国 国情 ; 既具有理性的科学精神 , 又具有浓厚的人文素养 , 既脚踏实 地又能主动适 应积极推进甚 至引导一系列 社会变革 。要完成培 养这些人的任务, 体育教师应具备一些必要 的素质。首先体育教 师应该实现由维持型 向创造型 的转化 , 从传统的课堂传授知识的 角色向教 育过程 的指导者 、 组织者和参与者 的角色转变 , 以扩大 教学 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其次 , 体育教师 由本体 型向指导型 的转换 。未来多样性 的社会 , 教师在强调学生的本体表现和 需要 接受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方法_- l的指导 , 卜 在促使学生掌握技 能、 知识 的同时 , 发展学生 的身体 , 促进学生 的健康 。第 i , 由教 师的主导性向师生的平等性转换 。确立先进 的教育 民主化意识 , 打破传统的 , 师道尊严 , 突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 、 管理与被管理 的状况 , 建立 民主 、 平等的新 型师生关系 , 实现广大

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体 育师 资队伍建 设 ,依 法推 行体 育教
师 队伍 规 范化 管 理 ,加 大 经 费投 入 , 对 体育 师资 队伍 的建设 问题 进行 专 门 规 划 。生活上 给予充 分关 心 ,在 舆论
4 0人之 间 ,基本 符合教 育部关 于体 育
课 教学 班 学 生人 数 在 3 5人 左 右 的 规
士及 以上学位 比例 应达 1 %,高职 称 5
比例应 达 2 %。 0
表 3 职前学历、职后学历结构 学历 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 其它
2 7 9 2 8 6 2

现 状调 查
对 高职学 校体育 教学 的规律 还没 能很
好地 掌握 ,经验 不足 ,且部 分人 还缺 少敬业精神。 ( 二)职称情况 教 师职称 结构 是指 师资 队伍 中教 师 各类 职称人 数的 比例关 系 ,它 在较 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 队伍 的学术水平 。 有研 究表 明 :高职 院校 职称结 构
会公 开招聘 优 秀人才来 担任 专兼 职教 师 ,调整 和改善 教师 队伍 的学历 、职 称结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增强体育教学与科研 的整体实力 , 努力 造就体 育学 术梯 队 。要 增强 体育 科学 研究 的整体 实力 ,在 时 间和经费
上 给予一定 的保 障 ,形 成一 个重 视科
定 。在教学 工作量 方面 ,根 据教育 部 [0 4 1 20 ] 6号文件 《 高职高专院校人 才 培养 工 作水 平 评估 指标 体 系》 精 神 ,
5 %的专任教师周学时 ≤1 。而本次调 0 2
对 体 育教 师 培训 的 态度 表 现 为一 般 ; 仅有 61 .%的院校不 太支持 ;没有 院校
约 为 01: . : . 50: .,助 教 人 . 1 34: . 01 4

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探讨作为一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技术教学能力,还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体育理论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是否讲究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通俗性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使他们通过体育理论课的学习不仅明白运动的方式、方法,还要学会运动的原理,逐步建立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知识的再生本领。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讲、想、疑、答”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1.实践与探讨1.1讲1.1.1教学中要采用兴趣连带讲授法。

上课时先以体育运动为”向导”,吸引住学生兴趣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使讲解的内容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如讲授体育锻炼对人体心脏的影响时,首先要讲解人体心脏的形态、结构,重点讲解左右心房突出的左右心耳。

因为心耳是血液的补充储存器,当人们进行运动时,心脏活动加剧,心耳便参与活动锻炼加快血液循环。

如心耳中血流长期缓慢,就有可能形成”血栓”,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

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心耳的作用牢记不忘。

1.1.2教学过程要精讲,不能硬灌。

精讲应抓重点和难点,找规律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如在讲授心血管系统与运动的关系时可不用受教材章节限制,按最清晰简捷的方法进行归纳,理顺、找出层次关系。

可以讲解与循环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在讲授循环的起止部位,最后结合运动实践跑、跳等专项供血循环途径,用图表和箭头示意,口手并用边讲边画,最后加以小结。

此举能较好提高教学效果。

1.1.3教学中可进行异步教学的尝试。

传统的同步教学强调统一要求,同一速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现代社会教学必须培养”快学习”和”快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格格不入。

所以在钻研教材时,应组织消化参考资料,根据教材内容的简繁和学生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异步教学法。

因材施教将教师的九步指导(提出问题-提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紧密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和教师指导异步化的统一。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惑及其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惑及其对策
必 须不
持 续发展 。
育; 重一次教育 , 轻继续教育的现象, 高职 院校体育教 师 的学 历与本科 院校 比普遍 偏低 , 因此 , 他们 面前 摆在 的首要 任务是学 历教 育 , 而他们 又处 在 高职 院 校体 育
改革 的转型时期 , 如何 协 调两 者 的关 系 是 困扰 他们 继 续教育 的主要原 因。
2 0 第8 0年 期 1
继 续 教 育研 究
l 9
们课前 的准备及 在 学校 的其 他工 作 发 生 冲突 , 时 会 有 影响 教学效 果 , 这样一 来 既影响 了教学 , 又保 证不 了继
续 教 育 的效 果 , 而 导 致 参 加 继 续 教 育 的 积 极 性 不 高 。 从
( ) 二 高职 院校 体 育 教师 继 续 教育 是 提 高 师资 队 伍建设 的重 要保证 高职 院校体育 教 师多 数 接受 的是 传 统体 育 教育 ,
他们 对现代 职业 教育理论 知之甚少 , 又缺乏教学 实践 。 从师 资队伍建 设 的 目标 来看 , 高职称 、 高学历教 师的理 论和科 研能量 较强 , 是本学科 的带 头人 ; 讲师是本 学科 教学及 科研 的骨干 。 因此 , 无论 处 在 哪个梯 队的教 师 为适应 高职 教育 改革 的需要 , 应 通过 继续 教 育这 一 都 途径来 完善 自我 。否 则 , 法适 应 现代 职业 教 育发 展 无
肩负着 培养能满 足地 方 经济 、 行业 建 设 的高 层次 技 能 型应用 人才 的重 任 。高 职 院校体 育作为 教育的重要 组 成部分 , 它不仅 肩负着增 进学生 体质健康 的任务 , 重 更 要的是 为培养 学生尽快 地适应社 会服务 。然而在西 方 职 业 院校 体育教 育思潮 与具有 中国特色 的体育教育发 生博 弈 之际 。如 何建立 一支适应 我 国现代 职业教育特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毕业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面对这一变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他们在体育课上的投入不够。

缺乏兴趣和热情的学生很难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影响了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2. 体育设施不足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和器材不足,甚至有些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场馆,只能在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

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无法得到良好的锻炼和训练条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缺乏专业化的体育教师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甚至缺乏专业化的体育教师。

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服务。

4. 体育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注重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操作,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应对实际生活中的体育活动和锻炼需求。

二、对策1.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体育教学和指导。

2. 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宣传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内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参与度。

3. 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并提高设施的使用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和训练条件。

可以通过引进专业设备和器材,建设更加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场馆,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

4.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分析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分析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高职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的特点1. 实用性强: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实用性强。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和工作。

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紧密结合职业需求,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注重学以致用。

2. 职业导向性强: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还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

学校在教学中需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与职业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

3. 高度实践性:高职体育教育注重实践性,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要求较高。

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的体育运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

在高职体育教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资源不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设备陈旧,体育场馆不足,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教师队伍不稳定: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一些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3. 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与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不相适应。

4. 学生的体育兴趣不高:一些学生对体育教育缺乏兴趣,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来参加课程,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体育教育教学需要朝着以下方向进行发展:1. 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高职体育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学设备和场馆的质量,改善教学条件,优化体育教育的教学环境。

2. 继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该注重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建立健全的选聘、培训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加入到高职教育工作中。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惑及策略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惑及策略
技术 工人从 事的多是技 术劳动 ,对学生的体 魄
要求非 常高,所以高职 院校 的体 育教 育尤其重 要 。拥 有一 支高素质 的体 育教 师队伍 ,对于高 职体 育事业 的发展 具有重要 的作 用 , 教 师是教
学重要 的生产力,优 秀的师资可以培 养适应我 国现 代职业教 育的优秀毕业生 ,也是 高职教育 发展 的一个重要制 约因素。 强化教师培训的 力 度 ,使体 育教 师的 学历层 次有 一个 整体 的提
教 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采 用的 教学模 式 ,还依 然是 传统 的模 式 ,而 师资队 伍建 设又是 保证 高职 院校 体育 教 育质量 提高 的主 要 因素 。继 续教 育可 以改 变 教师 的教 育和教 学观 念 ,使教 师在传 统 的 教 学 理 论 中 加 进 现 代 体 育 教 育 因素 。 因此 有 必要 重视 和加 强体 育教 师 的继 续 教 育 工
作。
2高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面 临的问题
2 . 1教 师的专 业素 质不 够高 高 职院 校的 教育是 以专 业技 术为 主的 , 培训 内容 ,使得每一次培 训都 能够成 为促进教 因此对 于体 育教 师的 配备不 作 为重 点 ,导 致 师教 育和教学素质提 高的动力。 师资 队伍在 学 历结构 、知识 结 构 、教学管 理 关键 词 结 构等 方面 存在 着一 定的缺 陷,比 如现在 高 高职体 育 ; 继 续教 育 ;研 讨培 训 ; 实效性 职 院校 中的技术 型教 师 比较 少 ,理论 素养 高 的老 师也 比较少 ,缺 乏研 究型 的体 育教 师 , 还 有一 部分 新参 加工 作的 年轻 体育 教师 ,虽 随 着 我 国 教 育 的 整 体 改 革 ,高 等 职 业 然具有 一定 的技 术能 力 ,但 是 实践 经验和 理 教育 已经 成为 我 国高等 教育 的支 柱 ,给 社会 论水 平都 不高 ,因此在教 学 中显得 很局 促 , 经济 发展 培养 着 实用性 的高 等技 术人 才 ,因 不能 很好地 完成 教 育和 教学工 作 。尤其是 涉 此教 育具 有极 强 的职业性 和 就业性 。高职教 及体 育专业 有关 的 理论知 识和 技术 能力 不够 育 的 目的 主要 是 为企事 业培 养一 线的技 术 工 强 ,无法较 好地 完 成体 育教学 的 多项 内容 。 人 ,所以 在教 学 中 ,体 育教 育非 常重要 。技 2 . 2继 续教 师 的时 间不充 裕 术工 人从 事的 多是 技术 劳动 ,对 学生 的体魄 高 职 体 育 教 师 平 常 的 教 学 工 作 非 常 繁 要 求非 常 高 ,所 以高 职 院校 的体 育 教 育 尤 重 ,除去 教学 时 间外 ,他们 用于提 高 自己业 其 重要 。高等 职 业教 育肩 负着培 养满 足地 方 务 的时 间很有 限 ,所以 这也 在一 定程度 上影 经 济 、行 业建 设 的高 层次技 能型 应用 人才 的 响 了教 师的继 续教 育工 作 ,集 中培 训和 走 出 使 命 ,高职院 校 体育 教学作 为教 育工 程的 一 去培 训 ,都很 难实 现 。虽然 教师 自己想 通过 项 重要 内容 ,为 高职 教育 的发展 发挥 着重 要 培训 学 习提高 业务 水平 ,但 是苦干 时 间不充 的 作用 。特 别是 体育 教师在 这其 间所 承担 的 裕而 作 罢。而 一些 部 门的领导 相 对普通 教 师 责 任 更为重 要 。通过 体育 教学 培养学 生尽 快 来 说 ,走 出去学 习的机 会较 多 ,但是 在学校 地 适应 社会 工作 ,而 教师 的素 质提 高也业 务 中 ,承 担主 要教 学工作 的往 往是 第一 一 线的教 培i j l f  ̄ l ; 是影 响体 育教 育和 教学 的重要 因素 。 师 ,因此对 于教 师培训 工作 出现 了不 均衡 的 下 面谈 谈高 职院 校体 育教 师继续 教 育面临 的 现 象 ,导致 一些年 轻 的第一 线教 师 ,极少 有 困惑和 策略 。 培 训的 机会 ,从而 影 响他们 的继 续教 育和终 身学 习积极性 。 2 . 3 目前 的继续 教育 形式 不适 应体 育教 1正确认识 高职 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 育的 学的现 状 目前高 职院 校体 育教 师参加 继续 教 育的 意义 形式 比较传 统 ,而且 重视 体育教 学 理论 的教 拥 有 一 支 高 素 质 的 体 育 教 师 队 伍 ,对 育 ,重视体 育知 识的 学 习和理念 的 培养 ,对 于 高职 体 育事 业的发 展具 有重 要 的作用 ,教 于高职 体 育教学 的 困难和 面临 的挑 战 ,则较 师是 教学 重要 的生 产 力 ,优 秀的 师资 可以培 少关 注 。 目前 的培训 和继 续教 育 的形式 主要 养适 应我 国现 代职 业教 育的优 秀 毕业 生 ,也 有论 文报 告会 、学 历教 育 、短 期培 训班 、体 是高 职教 育发 展的 一个 重要制 约 因素 。首先 育教 学研 讨会 等形式 。但 是这 样 的培训 模式 高职 院校 体育 教师 继续 教 育是 学 校发 展的需 不利 于解 决教 师在教 学 中面 临的 实际 问题 , 要 。高职 教 育也处 在 改革阶 段 ,更新 教学理 在一 定意 义上挫 伤 了教 师的教 学积 极性 。

基于CBE思想的新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初探

基于CBE思想的新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初探

3 2

维普资讯
探 索 与} 实践
De eo i g A C riuu 的缩 写 ,其 实 质是对 职 单 项技能 按一定 的教学规律 排列 ,即形成一 份能 力本 v lp n u rc lm
业所需要能力的分析和确定 。
1 教 学能 力 .
位的 学 习进展 计划 。 ( 四)教 学评 价 标 准体 系的 设计
教学能力是通过有效的手段 ,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 导 作 用和 学生 的 主体 作 用 , 完 成体 育教学 任 务 的能 力。 具体包括教材的驾驶能力 、 编写教案的能力、 保 护 与帮 助能 力 、 学方 法的运 用能 力 、 言 的表达 和 教 语 动作的示范能力、 对学生的辅导能力、 对学生的考核 评 价能 力等 等 。
理 论知 识 的 传授 。从 而 不 断 地 调 整和 充实 体 育 教 师 的知 识 结 构 和 提 高 体 育教 师 的 综合 能 力 ,达 到 理 论 - 践 的 高度 统 一 。 b实
关 键 词 : B 体 育 教 师 ; 续 教 育 C E; 继 中图 分 类 号 : " G/8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建立 高职院校体 育教 师继 续教 育培训体 系的 为 ,培训 经费基本都是 由政府和学校 全包 ,在教育经 必要性 费 紧张 的情 况下 ,这种计划 经济体制 下形成的教师培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建设、 生产、 管理、 服务一线的高 技能型的人才 ;体育教育是 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 环节 。 强对体育教师 加 的管理 ,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造就一支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 适应体 育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 是体育 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职院校体育教 师继续 教育问题关 系到体育 教育质量的优劣。 解决这一 问题的 关键就是要 建立和完善再教育制度和相应的竞争机制 。 知识、 技能和态度是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 中必备 的基本要素 , 只有采用方法对职业能力基本要素分析过 程不断加 以优化 , 职业的分析范围不断的扩展 , 分析的 内容不断充实, 分析的方法不断完善, 才能构建出可持 续发展的继续教育培养体 系。 二 C E教学模式的意义 B C E C mp tn y B sd E u ain 意 为 “ B ( o ee c ae d c t ) o 以 能 力培养 为中心 的教育教 学体 系” 。该 教学模 式是美 国休 斯顿大学 , 以著 名心理学 家布鲁姆 的 “ 掌握性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新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新
面 对 日益 激 烈 的 竞 争 和 挑 战 . 高 职 院 校 的体 育 教师 必须 进 一 步 拓 宽 知识 结
项 目不 断 涌 现 。由于 种 种 原 因 . 多 体 育 许
教 师 面对 变化 的 知 识 和 技 术 . 面对 崭新
课 题 开发 研 究 模 式 这 是 一 种 使 接 受 培 训 的体 育 教 师 直 接 参 加 课 题 研 究 与 开 发 , 括 参研 、 包 自选 科 研 课题 、 推广 科 研

育 科 学 研 究 活 动 ,提 高 体 育 教 师 的教 育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进 而 达 到 继 续 教育 的
战术 水平 也 在 更 新 和 发 展 ,新 兴 的 体 育 教 学 问 题 的 能 力 和水 平 。
教 育 的成 功 经验 . 高 职院 校体 育 对 教 师继 续 教 育 问题加 以分析 . 并提 出建设 性建议 。 关键 词 : 职 院校 ; 育 教 师 : 高 体 继 续教 育 ; 新 创
的体 育 项 目感 到 陌 生 和 无 能 为 力 , 无法 解 答 学 生 提 出 的许 多 问 题 ,表 现 出体 育 知 识 和 技 术 、 术 水 平 的 老 化 和 贫 乏 。虽 战 然 高 职院 校 的 体 育 教 师 基 本 上 能 完 成 本 校 的体 育 教学 、 育 科 研 、 外 体 育 活 动 体 课 和高 水 平 运 动 队 的 训 练 等 任 务 ,但 是作 为 一 个 称 职 的体 育 教 师 还 远 远 不 够 。 面 对 新 的形 势 和 新 的 需 要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教师必须进行继续 教育 . 过 继续教育 . 通 改 变 体 育 教师 知 识 结 构 单 一 .体 育 知识 与 技 术 技 能落 后 的 局 面 ,使 体 育 教 师 的

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12 研 究 方 法 .
121 文 献 资 料 法 .. 本 文 通 过 检 索 查 阅
势 是 以体育 教师 在本 工作 单位 进行 继 续教 就使 参加 培 训人 员 的数 量 和范 围有 很大 限 育 的形式 , 校 可 以根 据 单位 的具 体条 件 , 学 制 。 高 校 本 位 形 式 也 同样 存 在 “ 学 矛 工
摘 要 : 本 文采 用 文 献 资料 法 、调 查访 问法 、逻 辑 比较 分 析法 等 研 究方 法 ,选 取 北 京市 部分 高 等职 业 院 校体 育 教
师 为研 究对 象 ,分 别对 这些 教师 继 续教 育形 式 、途径 和 方法 的现 状进 行相 关调 查研 究 。结 果表 明 ,继续 教育模 式难

21 6 总 2 铂 8 o年 月 第 2 1 期j 9
d i1 3 6 . s . 6 4 1 I 01 . 60 3 o :0.9 i n 1 7 - 5 x2 10 4 s
北京市高等职业 院校体育教 师继续教育模式 的调查与研 究
黎林 飞,李 帅
107 ) 016 ( 北京 电子 科技 职业 学 院,北 京
年 来 , 日益发 展 的远程 网 络教 育 己成为 现 力和 体育 教学 技能 的培 养 ,帮助 他们 将 院
2 结 果 与 分 析
代 自学 的一个 重要 平 台 ,这就 使教 师可 以 校 学 习 的理论 知识 实践 化 ,专业运 动 技 能
教 师 的成 长发 展存 在 不 同的阶 段 ,每 随时 随地 、方 便快 捷地 进 行学 习 ,不但 节 教 学化 ,重 点解 决 教 学管 理 能 力 的培 养 。
中 国学术 期 刊 网、 中文科 技期 刊数 据库 上 培 训对 象所 在学 校 的需要 和 可 能,灵 活地 盾 ”难 以解 决 , 自身 素质 等局 限性 , 因此 相 关 资料 、论 文和 专题 文 献进 行研 读 、分 采取 不 同的组 织形 式和 方 法 。学校 本位 和 这三 种形 式虽 然普 遍存 在但 比例 很 小 。另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Journal o f Ch ifeng C olleg eV ol.22N o.4Aug.2006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陈海舰(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5)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高校体育教师的现状分析,探讨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原则等问题,以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06)04-0056-01 《教育法》规定,接受继续教育是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继续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这对推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1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1.1 来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继续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太长,体育继续教育目前还处于一种初始阶段.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创新,人才开发以及“科教兴国”等成为时代发展的紧迫任务.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和要求是全面的,深刻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教育系统是传播知识、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基础教育又是培养人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树立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终身学习.这对体育教育继续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侧重传授学科知识,体育教学训练技能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系统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系统自身的创新体系,从而真正使体育教师不断发展、自主发展、主动发展、持续发展.1.2 来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挑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集中在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上,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一,教育的个性化在许多国家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制度等方面得到了全面落实.在落实中反对强求一律,承认学生在智力、情感、兴趣、生理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根据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其二,教育的多样化则是实现教育个性化的条件与途径,教育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不同特点学生发展的需要.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入.为此,在当今新学科、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来弥补自己文化科学知识的不足.要想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必须破除一次性教育的旧思想,树立终身教育的新观念.改变轻视继续教育的旧思想,树立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并重的新观念.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 继续教育的内容2.1 更新教育思想部分体育教师通过艰难的努力,使得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由单一的竞技体育为主导,向健身、娱乐和生活等方面的育人方向转变.他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所更新,但在教育观念上却没有新的突破.在工作中,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所以说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必须要通过继续学习来达到教育思想的彻底改变.要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新的体育观念;要增强教学和科学相长观念;淡化“师道尊严”旧观念,确立“学生是朋友”的新型学生观.只有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落到实处.2.2 提高教师素质体育教育的关键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素质是直接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审美观点、文化品位、敬业精神、处世态度,甚至言谈举止会比他的学术造诣更深刻地影响学生.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呢?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指出: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必须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因此,要通过继续教育这个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增强事业心和责任(下转第6页):72.2.5 施工中钢筋位置不当或钢筋骨架轴线发生偏移,造成钢筋保护层厚薄不均.2.2.6 砼浇筑过程中震捣不密实,钢筋排列过密处砼不密实,造成砼蜂窝、麻面,在砼表面形成与内部贯通的孔隙,由于砼的养护不周或使用过程中的收缩,徐变等因素形成的砼保护层裂缝,都会影响到钢筋的锈蚀.3 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相关措施3.1 按《砼结构设计规范》中明确的构造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构筑物所处的工业环境,来确定保护层的大小,并有相关保证措施.3.2 采取技术措施确保钢筋保护层质量3.2.1 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不同构件可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竖向构件,如墙、柱类可采用<12钢筋作井字支架,每层设置三道,并用绑线绑在主筋上来控制保护层厚度.对于板类,下部钢筋可制作砂浆垫块或使用专用塑料垫块,避免在施工中用垫石子或上提钢筋骨架的方法来控制保护层厚度,上部负筋及悬挑类构件要引起足够重视,可用<12及以上钢筋焊接制作马凳子的方法,马凳子间距控制在60cm以内.同时要确保摸板强度和支撑牢固,避免砼在浇捣中由于振动而引起模板变形,导致保护层厚薄不匀.3.2.2 在梁、柱节点等钢筋较多的部位,对钢筋下料、钢筋排放顺序应严格控制,一般排放顺序为先主梁、后次梁、再板筋.当主、次梁标高一致,钢筋数量及层数很多时,可征求设计同意时,可采取适当降低主梁标高的办法.3.2.3 保证砼的浇筑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减少砼中的孔隙,加强振捣,防止砼出现峰窝、麻面等缺陷.3.2.4 加强砼的成型养护,减少砼因养护不周而导致的砼表面收缩裂缝.(责任编辑 白秀云)(上接第56页)感,提高师德水平,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2.3 培养创新教育的能力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创新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能力,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推动创新教育;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能力.2.4 培养科研能力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深化体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导和杠杆.作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高目标,也是参与继续教育的目的.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教学专长,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具有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力和洞察力.所谓“不会研究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师就要会从学生、教材、教法、学法等不同方面去积极主动进行研究.3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原则3.1 长期性原则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应从未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入手,从制定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入手,宏观思考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其专业发展的规律,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科学地制定适应体育教师长期发展的课程,不急功近利,不搞片面肤浅的短期行为.3.2 全面性原则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朝着与广大体育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根本性地使其在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科研能力及教学艺术水平诸方面得到综合提高.3.3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当前继续教育对象多样化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兼顾教育对象的多样化,举办适应不同类型新教师和骨干教师教育的继续教育,适应不同类型教师需求,适应教师的发展.3.4 创造性原则创新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灵魂.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性,体现在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以体育教育科学为先导,不断探索不断变化的体育教育需求的课程与继续教育模式,做到传统学科常讲常新,同时又不断开发新课程,开拓新领域.参考文献:[1]高起.论高等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J].体育科学,2003.[2]李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跨世纪体育人才培养走向微探[J].体育与科学,2000.(责任编辑 白海龙)。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教 育发 展 的 步伐 。现 就 体 育教 帅继 续 教 育 需 求 与 国家 集 体 对 人 力 资源 开 发 的需 求 有 机 结 合起来 , 全面 认识 继续 教 育在终 身 学习 谈点看法和体会。 和构建 学 习型社 会的 重要 性 , 是高校 教 师有 别 于其 他 教 育机 构 所 不 同的 认 识 基础 。 1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摘 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 育 , 因学校 处在转型过程 中, 对继续教 育的认识有较大 的差异 。本文就存在 的问题进行分 析 , 着重从高 院校体 育教 师继续教 育的 角度提 出改进 的策略 。 主张要提 高对继 续教 育的新 的认识 , 定住 “ 更新 ”的培 养 目标 , 建立 “ 需实 用” 按 的课 程体 系, 高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 应用能 力和科 研能 力。把 继续教 育作 为终 身学 习的 手段 , 提 不断提 高体 育教师 自身素 质。 关键词 : 继续教 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2 6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9 ( 0 8 0 () 0 7 0 I7 — 7 5 2 0 ) 5a一0 2 — I
维普资讯


I…

Chi na Eau oato — n aton HOt 1 i n I ov i— n 8d
科 教 论 坛 高职 院ຫໍສະໝຸດ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 问题和对策
毛 良 ( 重庆三峡 医药 高等专 科学校 重庆万州
44 0 ) 0 0 0
党 的 “ 七 大 ”报 告指 出 :“ 展远 程 也 没 有 做 到统 计 学 意 义 上的 客 观 性 、 公正 现 代 教 育 改革 动 态 等 ,以 提 高 教 师 的思 想 十 发 教 育和 继 续 教 育 ,建设 全 民学 习 、 终 身学 性 和准 确 性 ,这 就 容 易 使继 续 教 育 问题 表 和 职 业 素 养 ;四 、掌 握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和 提 习的学习型社会” 。把 继 续 教 育 和终 身学 面 化 、简 单化 , 足 于 形式 。 满 高应 用能 力 , 高 科研 水平 , 提 广泛 采取 信 息 网络 技 术 、远 程 教 育 、数字 化 图 书 馆 等 继 习 提 高 到前 所未 有 的 高 度 来 认 识 ,充 分 说 续 教 育学 习方 法 , 到 “ 做 按需 实 用” 不 断 , 明 继续 教 育是 构 建学 习型 社 会 的重 要 组 成 2对 策 部分, 已经成 为 “ 设人 力资源 强 国”的 一 2. 建 1矫正认 识的策 略 提 高业务水平。 正 确 认 识 发 展 与 需 求 的 关 系 。继 续 教 2 3建 立继续 教育 评估机 制 项 基 础 性 的 重要 _ 作 。新 的 教 育理 念 强 调 = [ 以 人 为本 , 健康 第 一 , 谐发 展 , 求 体育 育 即 是 个 人 事业 发 展的 需 求 ,也 是 国 家和 和 要 成 立 继 续 教 育 课 题 研 究 小 组 ,制 定 继 教 师随 之 转 变 观 念 , 应 经 济 社 会 发 展和 集 体 智 力素 质提 高 的 要 求 ,把 个 人 发 展 的 续 教 育 效 果评 估指 标 体 系 ,发挥 其 导 向和 适

高职院青年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探讨

高职院青年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探讨

1 师专业素 质的发展 与积 累需要职后教 育 分 有 益 的 。 . 教
高职院校园时 ,他们渴望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 育教 师激 励 机 制
老 师 的角 色 转 变 , 学 生 接 受 , 家 长 认 可 , 让 让 让 同 事和 领 导肯 定 。 师 成 长的三 步 曲激 励 着 、 制度 、 教 鼓 教师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来实现。 教师继
5充 分 发 挥 高校 自身 优 势 , 理 配 置 各 种 . 合

既重过 程 , 更重结果 , 确实保证高校 对 高 职 院青 年 体 育教 师 职后 教 育 重 要 有极 大的作用 。 海纳百川 , 容乃大” 这对 于 更重 内容, “ 有 ,
性 的认 识 当师 范 院校 的 大学 生 告别 大 学 生 活 ,走 进
教师的素质有一些是在师范教育结束之前具备 相挂钩。 目前各省 已经实行 了进修课程等级制 各高校办学的难度和负担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 的 ,而另一些素质则是在教 师岗位上逐步养成 度 , 有的省明确规定 , 如果没有参加 当年继续 教 作量剧增 , 超负荷运转。鉴于高校 目前的状况 ,
的。有人对 高职院优 秀教师的各种教育专业能 育进修 , 当年就不能评职称。 建立考核制度是我 大量外派进修和脱产学 习从人力 、 物力 、 财力上 力的形成时间分布进行 了研究 。
部 门的 重视 。 究青 年教 师的 职 后教 育 问 题 , 研 对 策略 1加 强 对 外 学 术 交 流 , 长补 短 。 收 并 . 取 兼
蓄,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 育质量
科教 兴国” 战略的顺利实施 , 对我国教 国内外各高校长期 以来形成 了各 自的办学 展对于“
随着终 身教 育思 想在社会 中的不断传播 , 风格和经验 ,科研和教学都有各 自的优势和特 育事业 的发展 ,对我 国高素质体育创新人才的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自主化继续教育与专业化发展的效能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自主化继续教育与专业化发展的效能研究

81 —
随着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 为本 ” 教 育教 学指 导 思想 的确 立 , 教 师 专
群体 意识 的前 提下 , 由来 自教 师 自身 个 体 的 、 内在
的发 展求 知 欲 望 与 动力 所 形 成 的一 种 自觉 承 担 专
业 要求 的 内涵需 要进 一 步 理 解 和诠 释 。 因此 , 继续 教 育培 训对 教 师来 说 是 一 项 实 实 在 在 且 意 义重 大
的继续教 育 一样 , 是 指在 职 体 育 教 师进 行 的一 种扩
的不断推进 , 从专业 素养、 专业 技能和专业 资格等 几个 方面 对从 事教 师 职 业 的人 员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引发 了教 师专业 化 发展 的趋 势 。2 0 0 1年 5月 , 教 师
教育这 一 名词 首先 出现 在 国 家文 件 中 , 掀 起 了教 师 专业 化研 究 的又 一 轮 高潮 。对 于 在 职教 师 的培 养 ,
必 须确保 桶 内所 有 木 板 的 长 度 相 同 。而 要 想 提 高 每 一位在 职 教师 的业 务 素 质 和 专业 水 平 , 并 将他 们 有 效地凝 聚在一起 , 最好 的办 法 就 是对 其 进 行 继续 教 育培 训 。体 育 教 师 的 继 续 教 育 同其 他 专 业 教 师
模式 ( 校本培训 、 研训一体 、 协 同组合培训 、 巡 回流 动培训 、 远 程培训 ) 。
( 三) 高职 院校体 育教 师继 续教 育 的 目的
高职院校体 育教 师继续教育 的 目的主要 表现
为: 一 是体 育教 师 的运 动 技 术 、 技 能 要不 断 地 提 高 ,
2 0世 纪 6 0年 代 , 终 身 教 育 思 潮 的兴 起 和 蓬 勃 发展 引 申 出一 个 新 生 词—— 继 续 教 育 。继 续 教 育 是一 种特 殊 的教育 模式 , 是教 育类 型 的一 种 。 要想 给人 一碗 水 , 自己必 须 先 有 源 源 不 断 的 活

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调查与分析

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调查与分析

Sport年月总第期2013362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调查与分析黎林飞,李 帅(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学科教学部,北京 100176)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对这些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相关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考核评价的观念陈旧,缺乏信度和效度,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科学的监督机制。

针对目前北京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3)03-064-02投稿日期:2013-01-24作者简介:黎林飞(1971~),讲师,硕士。

研究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检索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上相关资料、论文和专题文献进行研读、分析,借鉴了相关研究成果。

1.2.2 调查访问法 对北京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情况进行了调查访问,获取了本研究的相关信息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的9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90份,回收82份,回收率为91.1%,其中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95.1%。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

1.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对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体系进行了逻辑分析和归纳,并对其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

2 结果与分析2.1 继续教育评价的内涵我国学者将教育评价定义为:教育评价是根据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建设 中一项 紧迫 的任务 。
1 信 阳农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体育 师资队伍 现状 、 ( ) 阳农业 高等专 科学校体 育教师数量 1信
体 育 改革 和发 展 的主要力 量 ,它 的整 体 素质 直接 影 响着
信 阳农业 高等专 科学 校 目前 共有 在册 教师 ( 包括 兼职 教 师 )8人 , 年级 和 二年 级学 生共 7 0 左 右 , 生约 1 一 8 0人 师

5 — 5
延 安职业 技术 学 院学报
21 0 2年 1 0月
力 就越大 。
2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师 资队伍继续教育现状 、 目前 ,高校 教师 的 继续 教 育主 要有 学 历 和非学 历 教
表 1 体 育教 师的 学历及职称 结构
学历( %) 职称 ( %)
育 两种 途径 。统 计结 果显示 , 随着 信 阳农业 高等专 科学 校
第 2 6卷 第 5期
V0 .6 No5 j . 2
延 安职 业技 术 学院学报
J u a fYa a c t n l& T c n c lIsi t o r lo n’n Vo ai a n o e h ia n t ue t
21 0 2年 1 O月
0 t 01 c. 2 2
个 人 基本 情况 、 目前 的工作 情况 、 近年 来教 师 培养 培训 情 况、 学校 履行 教 师培训 职责 情况 、 教师 对 培训 工作 的了解
和看 法 、 及教 师 培训需 求情 况 、 教 以来 的培 训提 高情 况 任 及综 合情 况等 。 ( ) 家访谈 法 , 3专 走访 学校 不 同学 科 不 同 专 业 的一 线教 师 、 导 、 领 学科 带头 人 、 术带 头 人 , 心 听 学 悉 取 他们 对学 校教 师继续 教育 的一些 看法 和意见 。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修计划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修计划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修计划一、研修目标本次研修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理论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了解体育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

2. 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 增强安全意识,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4. 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鼓励教师持续自我发展。

二、研修内容1. 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理解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2. 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探讨教材的有效使用策略。

3. 学生体质健康知识:加强对学生生理特点的认识,提升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4. 运动技能提升:组织专项技能训练,提高教师自身的运动技术水平。

5. 安全教育与急救知识:普及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常识,教授基本的急救技能。

三、研修形式为了确保研修效果,本次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1. 线上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育,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线下研讨:组织面对面的交流会,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3. 实践观摩:安排参观先进学校或教育机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4. 互动工作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特定任务,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四、研修时间与地点研修计划将分阶段进行,预计总时长为三个月。

具体时间和地点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五、考核与评估为了确保研修效果,将对参与教师进行考核与评估:1. 过程评价:通过日常观察和记录,了解教师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或实际操作,评估教师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提升。

3. 反馈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对研修计划进行调整优化。

六、结语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适应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通过本次研修计划,我们期待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获得实质性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继续教育体育教师研修计划

继续教育体育教师研修计划

继续教育体育教师研修计划
研修计划需明确目标。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围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展开。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最新的体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2) 熟悉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3) 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4) 增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估和指导能力。

研修计划应包含丰富的内容模块。

这些模块包括但不限于:
- 教学法研修:通过参加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学习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如游戏化学习、情境教学等。

- 学科知识更新:定期阅读最新的体育学科书籍和期刊,了解体育科学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库。

- 教育技术应用:学习和实践如何利用多媒体工具、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 课堂管理与互动:探讨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 学生健康指导: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了解,学习如何制定科学的体育锻炼计划,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再次,研修计划的实施需要合理的时间安排和进度控制。

建议将整个研修计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完成时限。

同时,建立自我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学习进度,确保研修计划的有效执行。

研修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也不容忽视。

体育教师应通过参与教学观摩、教研活动、学生反馈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研修计划。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深入了解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2. 增强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质;3. 拓宽视野,学习国内外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教学质量;4. 加强对教育教学法规政策的了解,提高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二、学习计划1. 学习方式(1)充分利用专业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教育专业书籍等资源,阅读、研究有关体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新进展的文献资料;(2)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学科教学培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学术交流、互动,获取新知识、新观点;(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远程教育学习,参加一些与体育教学相关的线上课程、讲座等。

2. 学习内容(1)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了解体育教学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激励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2)专业技能提升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吸收先进教学理念,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技能;(3)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体育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对学生管理、安全保障、学科建设方面的法制观念(4)国内外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跟踪国内外体育教育的发展,了解国际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借鉴外国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

(5)教育技术应用学习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 学习安排(1)利用业余时间,每周至少安排2-3个小时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深化读物的阅读。

(2)利用寒暑假、假期时间,积极参加有关体育教学的研修班、学术会议等。

(3)根据学习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4)目前有许多院校及培训机构都推出了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在线课程及MOOC课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随时随地学习。

4. 学习效果检查(1)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检验自己所学的内容、知识,有选择地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相互督促、提醒,促进学习进步;(3)定期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学科教学培训,学术研讨会等,向专家、同行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倡导“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基于此,本文聚焦继续教育问题,分析其
运转机制和成因,弥补应然性视角的缺陷。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XX行政职业学院、XX省电子职业技术
学校、XX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XX行政职业
学院等6所高校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分析法共搜集到文献资料10287篇,对于
研究的数据、表格、图文、关键词、作者、项目基金等分析维度,
都进行了整理和标注。

1.2.2专家访谈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前提下,对于专家和教
师采取访谈方式,听取他们对于本研究的意见。

1.2.3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30份教师问卷,收回129份。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根据访谈内容将问卷分为两类。

1.2.4数据分析法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运用SP
SS17.0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群进行
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阶段特征和现状
2.1.1XX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途径分析调查显示,函授比例为55.78%,短期培训比例为46.14%,经验交
流比例为26.53%,学术研究比例为22.18%,网络培训
比例为14.90%。

如表1所示。

2.1.2XX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考核形式分析
调查显示,考核形式过程评价比例为16.94%,结果评价比例
为52.52%,自我评价比例为49.44%,其他比例为
8.16%。

如表2所示。

2.1.3XX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频次分析调查显示,继续教育频次相对较少。

其中,每年1次比例42.94%,每年
多次比例为14.52%,2年1次比例为31.44%,3年1
次比例为12.1%。

如表3所示。

2.1.4XX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效果分析调查表明,认可度中认为非常有帮助比例为23.94%,比较有帮助比例为
43.53%,帮助不大比例为21.47%,没有帮助比例10.16%。

如表4所示。

2.2高校基于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促进与制约的因素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员认为“理念认知”上问题的为35人,
占比25.40%;“个人认识”17人,比例为14.78%;“内容设置”45人,约占32.14%;选择“授课模式”的为
61人,达到46.53%;认为是“经费保障”比例是22.18%;归结为“培训时间”占比44.90%。

如表5所示。

2.3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的问题
2.3.1重视程度不够。

存在着对于教师职业规划和专业发
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自主提升意识。

2.3.2课程设置形式不合理。

课程内容设置和形式落后、
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式下教师需求的变化。

课程开设的多样性不足、合理性欠缺、国际性缺乏。

2.3.3职业发展和提升渠道不畅。

一是选拔体制机制尚不
完善。

二是教师实践锻炼机会相对较少,教师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3.1.1继续教育能激活师生关系,提升教学主体团队意识。

高职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教学参与热情高涨,互动性更强。

3.1.2继续教育对教学能力提升有极大推动作用。

高职教
师认可继续教育的价值,教师教学能力增强,课堂效果改善。

3.1.3教师体育队伍相对合理。

男性略多于女性,中青年
为主,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但仍有优化空间。

存在着形式单一、缺
乏针对性和教学效果上差异。

3.2建议
3.2.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升高职教师培训规范性。


是构建多样化教师培训体系。

二是增设多样化、多层次培训内容。

三是鼓励教师报考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

3.2.2完善高职教师岗位设置,强化高职教师选拔机制。

第一,完善高职教师岗位设置,突出岗位匹配性,实行定岗定责。

第二,要强化高职教师选拔机制,鼓励高职教师竞争相关的职位。

第三,强化高职教师的监督管理,完善高职教师监督管理和评价考
核机制。

3.2.3强化民主监督轮换制原则,进优化教师评价机制。

一方面,要坚持教师队伍轮换原则,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锻炼
他们的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要建立多样化评价监督体制机制,优
化形成性评价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