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5篇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战火纷飞百余载,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图片中的江南好美,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去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东晋的兴亡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1(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南朝;士族;江南经济的发展。

2、要求学生认识:①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士族是一群腐朽的社会寄生虫。

它的所作所为,为它的衰落和灭亡埋下了伏笔;凡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剥削阶级或阶层,必将被社会历史发展所淘汰。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①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析南朝的政治、经济特点,使学生明了南朝在动荡中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士族和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重点。

九品中正制和士族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挂图(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何在?(苻坚伐晋,上下反对,军心不齐,恃强骄傲,临阵胆怯,指挥失当。

东晋军队作战勇敢,指挥得当。

)淝水之战的影响如何?(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东晋乘机收复了黄河以南许多失地。

)2、导入新课淝水之战为东晋恢复中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但东晋统治者并没有乘胜逐北、收复中原的大志。

他们满足于偏安局面,热衷于内部斗争,结果使得淝水之战后收复的失地先后丢失。

此后,政治更加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东晋政权的灭亡已指日可待了。

3、讲授新课1、刘裕建宋,南朝开始(板书)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国号宋。

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2、宋齐梁陈的更替(板书)自420年刘裕建宋到589年隋灭陈的170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历史上总称南朝。

同学们看课本第148页上的《南朝表》,讲出南朝开始和结束的年代、开国皇帝、国号和都城。

(420年至589年。

宋朝刘裕;齐朝萧道成;梁朝萧衍;陈朝陈霸先。

各朝都城皆在建康,今南京。

)现在再请同学们看“宋齐梁陈更替”一节,找出南朝政治经济的特点。

第22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之一_高三历史教案

第22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之一_高三历史教案

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一_高三历史教案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一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能力培养目标1.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比较频繁,各朝疆土范围也多有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中的相关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通过对东晋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综合事物的能力,理解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三、思想教育目标1.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南迁的劳动人民与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进一步增加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江南地区的开发,除了劳动力增加这一原因外,主要是因为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由此进一步认识生产力决定作用在社会进步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教学要点一、东晋的偏安二、南朝的政治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农业开发的主要原因和表现2.江南农业开发的影响3.江南手工业的显著发展4.江南商业贸易和城市的发展教学要求和建议一、本课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本课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八王之乱后我国社会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

特别要指出,八王之乱的破坏,西、北各族势力的冲击,不仅直接导致西晋灭亡,而且引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由此导入新课。

三、“东晋的偏安”一目,在修订大纲中,是阅读内容。

教师不必细讲。

但是,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后边的内容,也可略作串讲。

包括讲述东晋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概括出东晋王朝的特点,突出它的软弱性。

造成软弱的原因,一是政权的基础是建立在北方南下的贵族官僚地主与江南大地主支持上,皇室受其左右。

二是东晋政权时刻受到来自北方十六国的威胁,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课本中的插图是反映东晋社会生活的,有助于学生对东晋政治加深认识。

四、“南朝的政治”一目,也是修订大纲中所列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作灵活处理。

如时间充裕,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串讲。

如可以悬挂反映南朝宋、齐、梁、陈朝代更替的《南朝表》,突出讲解两个问题:1.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强迫东晋皇帝让位,自称皇帝,建立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了解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现状;3.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开发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1.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2.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3.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4.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5.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讲解(30分钟)1.分析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2.分析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现状;3.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4.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5.探讨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步:讨论(20分钟)让学生就江南地区的开发、环保等课题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四步:展示(10分钟)每组报告本组讨论总结的结果,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图表等。

第五步:总结(10分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总结江南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四、教学重点1.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2.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和成果。

五、教学难点1.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2.江南地区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展示法。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讨论和展示);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八、板书设计教学目标讲解内容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成果和发展方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东晋南朝上承三国﹑西晋﹐地方政区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其特点是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又设置了侨州郡县﹑双头州郡等。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学习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解读目标。

方法指导一:细读教材,圈点批注。

方法指导二: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方法指导三:追溯历史三国前,江南落后少人烟。

东汉末年北战乱,各族人民往南迁,带去劳力和技术,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修建水利多工程,水稻小麦和绿肥,推广粪肥和牛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三国历史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中哪一国地处今天的江南地区?它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关系吗?今天的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初一历史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标要求】知道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

2.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3.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2.掌握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情况;3.认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A.知识导入:1.让学生回顾东晋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B.知识讲解:1.讲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和水文条件等;2.讲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包括农田利用、农作物种植和农业技术等;3.讲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商业发展情况,包括航运、水路交通和城市发展等;4.讲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发展情况,包括丝织、陶瓷和造船等。

C.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农业、商业或手工业,并汇报研究结果;3.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梳理并总结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D.拓展延伸:1.分析“开发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2.给学生布置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进一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个人或小组研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农业、商业或手工业,并汇报研究结果;3.学生讨论和互动: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梳理并总结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小组讨论和研究成果;2.学生对于江南地区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了初步了解。

但考虑到篇幅有限,上述教案中的内容可能并不详细,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七年级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教案

七年级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教案

七年级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教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利用东晋南朝的相关图片,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摘自白居易《忆江南》白居易的词,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

你知道江南是指什么地方吗?它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新课讲授(一)东晋的兴亡1.教师讲述: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随后,在长江下游的西晋皇族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

阅读教材第89页,将表格填充完整。

o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东晋317年司马睿建康2.材料展示:材料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实际上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东晋政治上怎样的特点?如何理解“王与马,共天下”?学生回答:反映了东晋政权主要依靠世族大家的拥戴和支持。

“王与马,共天下”表明王氏的代表人物把持东晋政权。

3.教师讲述: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

南迁的北方人希望恢复中原,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祖逖。

你认为祖逖的北伐能否取得成功,为什么?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4.教师讲解:东晋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那么,东晋是怎样灭亡的呢?学生回答: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初中历史江南的开发教案

初中历史江南的开发教案

初中历史江南的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历史发展,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和影响。

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状况,引起学生对江南地区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对农业、商业、文化的影响;
2. 讲解江南地区在古代的开发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三、讨论(15分钟)
分成小组,讨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分享各组的讨论结果。

四、展示(10分钟)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并邀请其他同学提问、评论。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及影响,强调江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和影响的小论文,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发展和开发历程,了解江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知道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时代特征;(时空观念)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并从中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祖逖北伐的相关故事,感悟祖逖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对比导入:出示白居易《忆江南》及《史记》中江南的描写教师引导:白居易的《忆江南》很好的描绘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之美。

那江南一直都是美丽富饶的景象吗?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则《史记》中对江南的描写。

很显然,在西汉司马迁的笔下,当时的江南是人烟稀少且较为落后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呢?(二)新课讲授1.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知识回顾】你还记得西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吗?①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攻陷西晋都城。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开发教案【情境导入】:在画面《忆江南》的背景下播放歌曲《梦忆江南》,导入本课主题——《江南地区的开发》【自学导航大家来】东汉以来内迁的各族主要有: 。

称为“五胡内迁”。

江南地区开发在课本上找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区域、影响,并做好标记。

【合作探究求共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作标记。

1、动脑筋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 2、《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课堂练习来反馈】 <夯实基础>1、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A 司马昭、司马炎B 司马炎、 司马睿C 司马懿、司马炎D 司马昭、 司马睿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性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 北魏 B 西晋 C 东晋 D 前秦3、淝水之战的双方是A 前秦和西晋B 东晋和宋C 前秦和东晋D 宋和前秦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出来江水绿如蓝”。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 ②种植水稻用绿肥 ③牛耕粪肥得推广 ④小麦种植得推广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5、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A 曹操统一北方B 孙权在江南建国C 东晋定都在南方D 江南地区的开发 <能力提升>6、材料1江淮以南,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

)则数郡忘。

覆衣天下。

(覆衣天下:这里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丝绵布帛可) ——《宋书》1)材料2中《宋书》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1《史记》相比发生了什么(2)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教学资料】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教学资料】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通用,经典教学资料】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背景。

2. 掌握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介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和丰富资源。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会得到开发?3. 介绍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二章: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教学目标:1. 掌握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2. 理解地理环境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江南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特点。

2. 地理环境对江南地区农业、交通、经济等开发的影响。

教学步骤:1. 介绍江南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特点。

2. 分析地理环境对江南地区农业、交通、经济等开发的影响。

3. 通过地图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特点和影响。

第三章:江南地区的政治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江南地区的政治背景。

2. 理解政治背景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政治状况和政权变迁。

2. 政治背景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学步骤:1. 介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政治状况和政权变迁。

2. 分析政治背景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3. 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政治背景和影响。

第四章: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 掌握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2. 理解经济发展对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情况。

2. 经济发展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学步骤:1. 介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情况。

2. 分析经济发展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3. 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和影响。

第五章:江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篇一: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标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经过和结果以及在此次战役中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

了解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状况,分析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以及深远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淝水之战》和作战地图,加强对淝水之战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虚拟一段南北方人的对话,让学生从中总结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淝水之战,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敌的精神,并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处理方法:关于淝水之战,采用播放视频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

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

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虚拟一段南北方人的对话,从对话中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处理办法:通过相关史料对不同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情况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形象理解,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等。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设计:在画面《忆江南》的背景下播放歌曲《梦忆江南》,导入本课主题——《江南地区的开发》(二)讲授新课一、西晋的建立及其短命而亡的原因1、西晋的建立展示组图“三国尽归司马氏”(结合课本),了解西晋的建立经过。

2、灭亡及其原因展示四则材料:材料一: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商旅暴富,皇亲王恺不服气,用丝绸做成40里长的遮路屏风,以显示富有。

石崇就用锦缎做成50里长的屏风,来同他比。

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方案设计(最新)

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方案设计(最新)

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方案设计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二教学目标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本课地位在教材中从其内容和篇幅上讲都不重要,其中“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三节中,只有“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节是必讲内容。

重点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因此重点讲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可以使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

难点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详细讲解。

重、难点突破方案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应重点讲解。

建议教师分为三部分学习,即“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其中表现和影响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学习。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建议学生讨论“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以开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此时期封建经济仍然得到了发展,就其原因是:①整体的分裂之中尚有局部的统一;②整体的动荡中尚有局部的安定,从地理范围看此时动荡多在北方,南方自三国至南朝始终较为安定,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统治者自身的重视也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民族的交往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北方富有生产经验的农民带来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为躲避战乱而南迁,均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设计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设计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掌握江南地区的经济、农业、文化等开发情况;3.分析江南地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情况;3.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发情况;4.江南地区的文化开发情况;5.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经济、农业、文化等开发情况;2.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地调研;2.学时安排:本课共安排2学时。

第一学时讲授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经济开发情况;第二学时讲授江南地区的农业、文化开发情况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安排小组讨论和实地调研活动。

五、教学过程与内容安排第一学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知道江南地区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听完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讲授经济开发情况(30分钟)教师讲授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情况,包括江南地区的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发展情况。

带领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经济腾飞的原因,并展示相关数据和案例。

3. 讨论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和困难? -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当地人民生活有何影响?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思考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学时:1. 讲授农业、文化开发情况(30分钟)教师讲授江南地区的农业和文化开发情况。

带领学生了解江南地区丰富的水产资源以及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实地调研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江南地区的县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当地的农业和文化开发情况。

第21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第21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第21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2.了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色产业;3.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战略和政策措施;4.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色产业;2.江南地区的开发战略和政策措施。

三、教学内容1. 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江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太湖盆地周边和江淮平原的核心地带。

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充足的降水和丰富的阳光资源是农业的有利条件。

2. 江南地区的自然资源江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长江、太湖等。

此外,江南地区还拥有较多的淡水湖泊、水库和运河等。

江南地区的自然资源还包括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稀土等。

3.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江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均有较高的水平。

江南地区的经济特色是产业多元化和现代化程度高。

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电子、汽车、纺织、化工、机械等。

4. 江南地区的特色产业•电子产业:江南地区拥有众多的电子科技企业和电子产业园区,如苏州工业园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等。

•汽车产业:江南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等环节都有较高水平。

•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纺织产业源远流长,拥有众多的纺织企业和纺织集群。

•化工产业:江南地区的化工产业规模庞大,包括石化、化肥、农药等领域。

•机械产业:江南地区的机械产业水平较高,涵盖了机床制造、机电装备、模具等多个领域。

5. 江南地区的开发战略和政策措施为促进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开发战略和政策措施,包括:•建设江南地区特色产业基地,打造集产业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

(2)掌握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

(3)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直观地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的开发过程。

(3)采用比较研究法,探讨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江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江南地区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眼光,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

(2)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的开发历程。

(3)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江南地区开发的内在原因。

(2)江南地区开发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江南地区的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东晋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的开发历程。

(2)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意义。

4. 案例分析:(1)让学生阅读相关案例,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实例。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江南地区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作业布置:1. 绘制江南地区地理位置图,并简述其地理特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东晋南朝时期的农民、商人、文人等角色,模拟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江南地区开发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

初中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初中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初中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商量,提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开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开展的重大奉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并提出问题:这一时期局势动乱,王朝更迭一再,但也正是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却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开展。

这是为什么请学生思考问题,进而顺利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教师展示以下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史料,得出:南朝相继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替,但是政治环境相比照拟安定;总揽者兴修水利工程,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开展民生;北人南迁,又一次人口的迁移给南方经济的开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等;江南地区水源充分,土壤肥沃,气候较热,本身具有开展农业的自然优势。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教师出示史料,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并提出问题:江南地区的开发在农业上的表现有哪些学生结合课本并分析史料后得出: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良,包含推广和改良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田间治理和施用粪肥等比拟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得到推广,使荒地变成了肥力较好的农田。

教师补充(晋书·食货志)当中关于东晋后期南方经济开展情形的史料记载,并提问:南方农业的开展还有哪些表现学生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归纳得出:五岭地区种植了“三熟之稻〞,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使得谷物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百姓的粮食所需。

教师补充:除此之外,还开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晋短期统一;西晋的起止年代、西晋短命的原因;"五胡"内迁;人口大迁徙。

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能力方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西晋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生活、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他们的反抗等因素的归纳,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原因加以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通过对人口迁徙的原因、结果的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的是社会动荡所造成的,其结果却是客观上推动迁徙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使学生明白其中的辩证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思想方面: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的进一步交往,促使少数民族迅速发展,共同进步。

了解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与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在历史上交缠错综的表现,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

由此建立正确的民族观,特别是民族平等的观念和情感。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各族内迁与人口大迁徙、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三国鼎立中的三个国家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再进一步提问:那么三国鼎立中,你认为哪一个国家最有可能统一全国?为什么?估计学生会回说:魏国。

因为曹魏的发展超过吴和蜀,实力最强。

教师进一步引导,在三国的角逐竞争,魏、蜀、吴三国谁都没有能够统一,那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兴亡
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装病麻痹曹姓权贵,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到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时候,篡权的野心暴露出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总结出司马氏统一的三个步骤:①是公元263年魏灭蜀;②是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西晋;③是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各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五胡”
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族实行的政策
内迁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接触中,互相学习,逐渐融合,成为中华
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历史的进步。

并借此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3、西晋的灭亡
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的奴役和剥削的政策是其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教师采取顺果推因的方法,提出“西晋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教师指导学生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两方面思考。

(西晋统治集团腐朽,造成“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衰落;对各族人民残酷剥削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纷纷掀起反晋斗争,导致西晋灭亡)
二、淝水之战
1、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首先提问:十六国时期,在北方的15个政权中,有没有哪个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如果有,它统一北方的时候,南方与之对峙的是哪个政权?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估计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回答出:氐族建立的前秦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与之对应的南方政权是东晋。

教师继续提问:前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他的领导人是谁?他想不想统一全国?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出淝水之战。

2、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的战争。

前秦王苻坚无视内部不稳,降将思乱,民疲兵倦的状况,恃众轻晋,单路突进,战线太长,分散兵力,缺乏协同,对朱序等人的活动没有察觉;初战受挫,即失去信心急于决战,导致大败;东晋则临危不乱,上下一心,一致抵抗,主将指挥若定,并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之一。

淝水之战后,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场战争对于前秦来说,则是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

慕容垂、姚苌等氏族贵族重新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以表格总结)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提出问题: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局势动荡,王朝更迭频繁,但也正是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却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发展。

这是为什么?①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在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

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可见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③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

④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总结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业: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
肥也推广普及,南方稻米产量超过北方,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水碓、水磨广泛使用,围湖造田;手工业: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荆州、扬州是江南丝织品生产最多的地方。

江南织锦技术得到普及与提到。

扬州、荆州的冶铁水平也很高。

制瓷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都很有特色。

纸的生产不仅质量精美,而且数量很大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直接指出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江南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城市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