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生物学案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方法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动植物细胞的照片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重点讲解细胞膜、细胞质、核和细胞器的功能。
3. 演示: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
4. 实验:让学生自行进行染色体染色实验,观察细胞的染色体结构。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小结。
6. 拓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细胞的其他相关知识,如细胞的分裂、细胞的生长等。
教学评估:
1.课堂问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细胞的理解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教学反思:
1.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及时总结教学过程,查漏补缺,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初中生物创新演示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创新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材料:
- 小型盆栽
- 泥土
- 稻草
- 水
- 光线
- 温度计
- 测量尺
- 手套
实验步骤:
1. 将泥土填充到小型盆栽中,摆放入种子(如小麦或玉米种子),用水淋湿泥土。
2. 将种子栽培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一个在日光下,一个在阴凉处。
3. 每天给植物浇水,记录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和高度变化。
4. 使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环境中的温度,记录下来。
5. 每天早上和傍晚用测量尺测量两个环境中的光照强度,记录下来。
6. 对两组植物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两个环境的恒温和湿度,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实验操作时要戴手套,避免受到泥土刺激。
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材料进行清洗和归还,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发现,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植物生长得更好;而在阴凉处,植物的生长受到了抑制。
因此,光线和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拓展实验:
学生可以尝试添加肥料、改变土壤种类、改变浇水频率等因素,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进一步探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高中生物新版教案设计意图
高中生物新版教案设计意图
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理解生物学在人类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与方法;
3.理解生物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4.培养探索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介绍;
2.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
3.生物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相关生物学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
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实验教学方法;
2.案例分析与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
4.实地考察与调研。
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
2.实验技能评价;
3.综合评价与考试评价;
4.学生自评与互评。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旨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科学思
维和实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成为未来生物学家和科学家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设计】2021年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二学案:3.1.2 dna的分子结构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 DNA 的分子结构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文和探究活动 ,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通过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进一步理解其结构特点并掌握有关的计算规律.一、DNA 的根本组成单位1.根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2.脱氧核苷酸的种类4种 ,包括: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 二、DNA 双螺旋结构 1.DNA 分子的结构DNA 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向右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结构⎩⎪⎪⎨⎪⎪⎧外侧: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而成的长链 构成根本骨架内侧:⎩⎪⎨⎪⎧ 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A (腺嘌呤)一定与T (胸腺嘧啶)配对 G (鸟嘌呤)一定与C (胞嘧啶)配对2.结构特点(1)稳定性:是由右手双螺旋结构来决定 .(2)多样性和特异性:DNA 分子中的碱基顺序编码、储存着遗传信息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在理论上几乎是无限的 ,这表达了DNA 分子作为遗传物质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 ,又构成了DNA 分子的特异性 .判断正误:(1)DNA分子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这四种脱氧核苷酸含有的碱基是A、U、C、G .()(2)A -T碱基对和G -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使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3)DNA的两条核糖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4)DNA双螺旋结构的根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5)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6)DNA上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即A=T ,G=C .()答案(1)×(2)√(3)×(4)√(5)√(6)√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DNA分子结构层次2.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制作原理DNA的脱氧核苷酸双链反向平行,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碱基互补配对.(2)制作程序①使用各种材料分别 "制作〞假设干个磷酸、脱氧核糖、碱基;将各种配件整合在一起,并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拼成DNA分子平面结构图;再 "旋转〞成双螺旋结构.②根据设计方案,对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检查,对模型的缺乏加以修正.1.据图写出脱氧核苷酸的化学元素组成、结构和种类.答案脱氧核苷酸的根本组成元素是C、H、O、N、P ,每一分子脱氧核苷酸又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构成的,由于碱基的不同,脱氧核苷酸有4种. 2. DNA分子模型构建过程中有哪些科学成果为沃森和克里克提供了支持?答案(1)DNA衍射图谱说明DNA分子呈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数量关系说明,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胞嘧啶(C)的量总是等于鸟嘌呤(G)的量.1.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 ,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 ,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问题导析(1)A、G 都为嘌呤,C 、T都为嘧啶.(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一条链中嘌呤只能和另一条链中的嘧啶互补配对,由于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与T ,搭建成的DNA模型粗细一定要相同,故A正确.答案 A一题多变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其中圆圈代表磷酸,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方形可能代表A、T、C、U四种含氮碱基B.两个圆圈可用曲别针(代表化学键)连接,以形成DNA的单链C.曲别针(代表化学键)应该连接在一个核苷酸的五边形和另一个核苷酸的圆圈上D.如果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别位于链的两侧,两个模型方向相同答案 C二、DNA双螺旋结构1.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分析分类主链内侧构成方式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两条主链呈反向平行,有规那么盘旋成双螺旋主链上对应碱基以氢键连接成对,对应碱基之间互补(A-T ,G-C)配对动态变化相对稳定碱基比率和碱基序列可变模型图解2.巧记DNA 分子的组成及结构 五种元素:C 、H 、O 、N 、P ;四种碱基:A 、G 、C 、T ,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两条长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一种螺旋:规那么的双螺旋结构 . 3.DNA 分子结构中的碱基计算 (1)共性:不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A T =T A =1;G C =CG =1;A +C T +G =A +G T +C=1 (2)特异性:A +T G +C 的值在不同DNA 分子中是不同的 ,是DNA 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表现 .(3)相关计算①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相等 ,鸟嘌呤与胞嘧啶相等 ,即A =T ,G =C .因此 ,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 ,即A +G =T +C .一条链中的A 和另一条链中的T 相等 ,可记为A 1=T 2 ,同样:T 1=A 2 ,G 1=C 2 ,C 1=G 2 .②设在双链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上A 1+T 1=n % ,因为A 1=T 2 ,A 2=T 1 ,那么:A 1+T 1=T 2+A 2=n % .整个DNA 分子中:A +T =n % .在双链DNA 分子中 ,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 分子中都相等 . ③设双链DNA 分子中 ,一条链上:A 1+G 1T 1+C 1=m ,那么:A 1+G 1T 1+C 1=T 2+C 2A 2+G 2=m ,所以互补链上A 2+G 2T 2+C 2=1m.双链DNA 分子中 ,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④DNA 分子中共有4种类型的碱基对 ,假设某个DNA 分子具有n 个碱基对 ,那么DNA 分子可有4n 种碱基对排列方式 .1.DNA 分子中的碱基是如何连接的 ?答案DNA单链中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而在双链中碱基通过氢键连接.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的数量比例关系如何?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少个游离磷酸基团?答案脱氧核糖∶磷酸∶碱基=1∶1∶1 .一个DNA分子中只含有2个游离磷酸基团.3.在双链DNA分子中,假设某一条链中(A+T)/(G+C)=m ,那么在另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是多少?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是多少?答案在另一条链中及整个DNA分子中都是m .4.在双链DNA分子中,假设某一条链中(A+G)/(T+C)=n,那么在另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是多少?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的比值是多少?答案在另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为1/n ,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1 .2.如图是DNA分子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4的全称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构成DNA的核苷酸种类的不同与2有关C.N元素存在于图中的含氮碱基中D.从主链上看,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问题导析(1)构成DNA分子的根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2)脱氧核苷酸种类的不同与含氮碱基有关,与脱氧核糖无关,图中2为脱氧核糖,3为含氮碱基.答案 B一题多变(1)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________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根本骨架.(3)图中有________种碱基,________种碱基对.(4)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答复:①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________对.②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拟中,________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越高.答案(1)反向碱基互补配对(2)脱氧核糖磷酸(3)43(4)①4060②G与C1.以下关于DNA结构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每一个DNA分子由一条多核苷酸链盘绕而成螺旋结构B.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骨架,内部是碱基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D.DNA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答案 A解析DNA双螺旋结构具有如下特点:①一个DNA分子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等长且是反向平行的.②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根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2.如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DNA是双螺旋结构B.碱基严格互补配对C.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答案 D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DNA是双螺旋结构,且两条链之间碱基严格互补配对,即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从题中不能看出两条链的方向.3.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A.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B.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C.碱基种类多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答案 D解析 DNA 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方式是固定不变的 ,组成DNA 分子的碱基有4种 .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表达了生物DNA 分子的多样性 . 4.在一个双链DNA 分子中 ,G 占碱基总数为18% .其中一条链中G 占20% ,那么 ,此链中C 应为( )A.8%B.16%C.18%D.无法确定 答案 B解析 G 占碱基总量的18% ,那么C +G =2×18%=36% ,这个比例在任何一条链中都相等 ,其中一条链中G 占20% ,那么这条链中的C =36%-20%=16% . 5.双链DNA 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 +GT +C=m ,求:(1)在另一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为________ ,据此可得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整个DNA 分子中上述比例为________ ,据此可得推论:__________________ . 假设在一单链中 ,A +TG +C =n ,求:(3)在另一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为________ .(4)在整个DNA 分子中上述比例为________ .据以上结果可得推论:____________ . 答案 (1)1m 在两条互补链中这种碱基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2)1 在整个DNA 分子中 ,嘌呤碱基之和等于嘧啶碱基之和 (3)n (4)n 在整个DNA 分子中 ,A +TG +C 与分子内任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解析 (1)设DNA 双链分别为α链和β链 ,其中α链为链 ,那么β链为互补链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在双链DNA 分子中有如下关系:A α=T β ,A β=T α ,G α=C β ,G β=C α;所以A α+G αT α+C α=T β+C βA β+G β=m ,其互补链中A β+G βT β+C β=1m ,即两条互补链中这种碱基的比例互为倒数 .(2)在双链DNA 分子中 ,由于A =T ,G =C ,所以A +GT +C =1 ,即整个双链DNA 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之和等于嘧啶碱基之和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整个DNA 分子中A α+T α=T β+A β ,G α+C α=C β+G β ,所以有A α+T αG α+C α=A β+T βG β+C β=n .(4)整个DNA 分子中A α=T β ,A β=T α ,G α=C β ,G β=C α ,所以有A +T G +C =(A α+A β)+(T α+T β)(G α+G β)+(C α+C β)=2(A α+T α)2(G α+C α)=n .根据(3)和(4)知 ,整个DNA 分子中 ,A +TG +C与分子内任一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根底稳固1.下面关于DNA 分子结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DNA 分子的任一条链中A =T ,G =C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C.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D.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A 与T 通过氢键连接 答案 D解析 ①DNA 是规那么的双螺旋结构;②在DNA 分子外侧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③在DNA 分子内侧 ,碱基A 与T 、G 与C 通过氢键相连 ,构成碱基对 .据以上特点 ,可知D 项正确 .2.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 ,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 ,那么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B.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C.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D.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答案 C解析 因为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所以由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应为:两分子磷酸、两分子脱氧核糖、两分子含氮碱基 .一碱基为腺嘌呤 ,另一碱基应是胸腺嘧啶 . 3.以下选项中 ,决定DNA 遗传特异性的是( )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D.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 答案 D解析 由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知道 ,组成DNA 的碱基虽然只有四种 ,但构成DNA 的碱基数量很多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DNA 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4.以下图是四位同学制作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其中正确的选项是()答案 B解析构成DNA分子的根本结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的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磷酸是连接在脱氧核糖的第五位碳原子上,碱基是连接在第|一位碳原子上.脱氧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联系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的磷酸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的脱氧核糖(第三个碳原子上基团)形成磷酸二酯键. 5.某同学制作DNA双螺旋模型中含腺嘌呤5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为1∶3 ,那么该DNA 片段模型中含有脱氧核糖的数目为()A.10B.20C.30D.40答案 D解析碱基总数与脱氧核糖数目相等,计算碱基总数要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即A=T ,G=C .因A=5 ,A∶G=1∶3 ,所以G=15 .A=T ,G=C ,所以A+T+G+C=40(个) .6.在刑侦领域DNA分子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是因为()①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具有多样性②脱氧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样性③脱氧核苷酸序列具有特异性④脱氧核苷酸种类具有多样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碱基的种类和碱基对的种类不具有多样性.7.以下有关DNA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在人体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同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DNA的一个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⑤DNA的根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答案 D解析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而来的,其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部遗传物质;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DNA是有差异的,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的不同;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如烟草花叶病毒.稳固提升8.在一个双链DNA 分子中 ,碱基总数为m ,腺嘌呤碱基数为n ,那么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 -2n2③一条链中(A +T)的数量为n ④G 的数量为(m -n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解析 ①的等量关系容易判断;对于② ,需知G 与C 之间形成3个氢键 ,A 与T 之间形成2个氢键 ,故氢键数为:2n +3×m -2n 2=3m -2n2;③因A +T 的总量为2n ,故一条链中的A +T的数量应为n ;④中计算G 的数量有误 ,应为m -2n 2=m2-n .9.假设一个双链DNA 分子片段中 ,含碱基T 共312个 ,占全部碱基的26% ,那么此DNA 片段中碱基G 所占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 A.26%,312个 B.24%,288个 C.24%,298个 D.12%,144个答案 B解析 DNA 的碱基数目和比例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即DNA 中有一个A ,必须有一个和其互补的T ;有一个C ,必有一个G .根据这个原理可知G =1-26%×22=24%;又知T共312个 ,占26% ,那么可知该DNA 中共有碱基312÷26%=1 200;前面已计算出G 占24% ,那么G 的数目是1 200×24%=288个 .10.以下对双链DNA 分子的表达 ,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假设一条链G 的数目为C 的2倍 ,那么另一条链G 的数目为C 的倍B.假设一条链A 和T 的数目相等 ,那么另一条链A 和T 的数目也相等C.假设一条链的A ∶T ∶G ∶C =1∶2∶3∶4 ,那么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例为2∶1∶4∶3D.假设一条链的G ∶T =1∶2 ,那么另一条链的C ∶A =2∶1 答案 D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在DNA 双链分子中 ,A 1=T 2 ,T 1=A 2 ,G 1=C 2 ,C 1=G 2 .所以 ,A 、B 、C 项都是正确的 .而D 项中 ,假设一条链的G ∶T =1∶2 ,那么另一条链的C ∶A 的比例也应该为1∶2 .11.以下图为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组成DNA的根本单位是[]________ .(2)假设3为胞嘧啶,那么4应是________ .两者之间通过________键相连.(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________的片段.与另一条片段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4)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________种,但由于________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因此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答案(1)5脱氧核苷酸(2)鸟嘌呤氢(3)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4)4碱基对解析图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④是含氮碱基,⑤是脱氧核苷酸,⑥是碱基对,⑦是氢键,⑧是脱氧核苷酸链.DNA的根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可知,胞嘧啶C与鸟嘌呤G通过氢键配对.图⑧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片段,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12.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两种生物中提取出DNA ,分析它们的碱基比例如下,请据表分析以下问题:生物 A T C G甲25 33 19 21乙31 31 19 19(1)从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是极少数病毒具有的.(2)从生物____________的碱基比例来看,它代表着大多数生物种类DNA分子的结构,其碱基构成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B.含腺嘌呤17%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D.含胞嘧啶15%的样品答案(1)甲单(2)乙A=T、G=C(3)B解析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由氢键相连,碱基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即A等于T ,G等于C ,假设A≠T、G≠C ,那么说明该DNA分子不是双链,而是单链.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中,A与T之间可以形成2个氢键,而G与C之间可以形成3个氢键,3个氢键稳定性强,因此,G和C含量多的生物,稳定性大于G与C含量少的生物.走进(高|考)13.(2021·上海卷,15)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 ,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 ,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答案 A解析A和G都是嘌呤碱基,C和T都是嘧啶碱基,在DNA分子中,总是A=T ,G=C .依题意,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 ,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 ,那么DNA的粗细相同.14.(2021·山东卷,5)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以下正确的选项是()答案 C解析设该单链中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A1、T1、G1、C1 ,其互补链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2、T2、C2、G2,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T、G、C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可知:双链中(A +C)/(T+G)=1 ,故A曲线应为水平;由于(A2+C2)/(T2+G2)=(T1+G1)/(A1+C1) ,即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关系,故B曲线应为双曲线的一支;由于(A+T)/(G+C)=(A1+A2+T1+T2)/(G1+G2+C1+C2)=(A1+T1)/(G1+C1)=(T2+A2)/(C2+G2) ,即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DNA双链的该比值相等,故C曲线正确,D曲线错误.。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讲课教案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讲课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2. 探究光合作用与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在此过程中产生能量。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必须正常进行,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1. 水培植物(如水生植物、豆芽等);
2. 双氧水;
3. 荧光卡纸;
4. 针管;
5. 试管。
四、实验步骤:
1. 将植物置于明亮的光线下,观察植物叶片发生变化;
2. 用针管将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再用荧光卡纸遮挡试管口;
3. 将试管斜放置于光照下的植物叶片旁边,观察双氧水气泡的数量和速度;
4.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光合作用与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分析:
1. 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光照下会释放氧气;
2. 双氧水中气泡数量和速度随着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增加而增加。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气体排放的影响。
同时,也培养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双氧水溅入眼睛或口中;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室整洁。
以上为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讲课教案范本,希朠对你有所帮助。
浅议高中生物学案中作业的设计方案
浅议高中生物学案中作业的设计方案一、引言高中生物学是学生了解自然界万物的基础科学课程之一,其内容涵盖了生命的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系统和人体生理等方面。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作业设计既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要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在设计高中生物学案中作业时,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有趣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二、基本原则1.考察理论与实践结合。
合理设置生物学案中作业,既能反映生物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促进学生探究与思考。
作业形式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思考,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3.多样性与个性化。
作业设计应多样化,根据个体差异和学习目标的不同,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进行学习和表达。
三、作业设计方案1.实验报告与设计。
设置相关实验课题,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此类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2.图文结合的研究报告。
引导学生根据生物学知识和相关资料,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学生可以使用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撰写一份详细的报告。
这类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成果展示与口头报告。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生物学领域的主题展开研究,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报告。
此类作业能够全面展示学生对某一生物学课题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
4.组织团队科研项目。
引导学生组成科研小组,选择一个生物学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环节。
这类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各类知识竞赛。
高中生物创意试验教案范文
高中生物创意试验教案范文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酵母在不同条件下发酵产生气体的现象,了解发酵过程及其产物的特点。
实验材料:
- 酵母
- 糖
- 温水
- 烧杯
- 气球
实验步骤:
1. 将适量的温水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酵母和糖,混合均匀。
2. 将气球套在烧杯口,使气球处于自然状态。
3. 观察烧杯中混合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注意观察气球是否膨胀。
4. 分别在室温和加热后再次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受伤。
2. 观察时要保持安静,不可随意触碰实验器材。
3. 小心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是热的,避免烫伤。
实验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看到酵母和糖在温水中发酵产生气体,气体通过烧杯口进入气球,导致气球膨胀。
在加热的情况下,气球膨胀更为明显。
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酵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发酵产生气体,这是因为酵母中的酵素能够分解糖类,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
加热后,酵母的活性增加,发酵速度加快,产生的气体也更多。
思考问题:
1. 酵母发酵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2. 酵母在不同条件下发酵的速度会有何变化?
3. 除了热力酵母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酵母吗?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观察到酵母发酵产生气体的过程,了解到不同条件下酵母发酵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对发酵过程和产物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个实验,对生物中的发酵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浅议高中生物学案中作业的设计方案
浅议高中生物学案中作业的设计方案高中生物学是中学生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生物学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浅议高中生物学作业设计方案,包括作业类型、内容和评价方法。
一、作业类型1.综合性作业。
综合性作业旨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设计综合性案例分析、调查报告和综合性实验等作业。
例如,要求学生通过参观动物园,选择一种动物,对其物种特征、生境环境和行为习性进行调查,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2.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可以设计生物标本制作、植物生长观察和动物饲养等作业。
例如,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并制作一份植物生长记录日志。
3.创新性作业。
创新性作业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实践。
可以设计科研方案、科普宣传和科技设计等作业。
例如,要求学生针对某一生物问题进行研究,设计科研方案并进行实验,最后撰写一份科研报告。
二、作业内容1.基础知识训练。
可以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
例如,设计一套选择题,要求学生选择与细胞分裂有关的概念和原理。
2.理论应用题。
可以设计理论应用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设计一个情景模拟题,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基因组测序结果,推断物种的亲缘关系。
3.实验操作题。
可以设计实验操作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例如,设计一个实验操作题,要求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并绘制相关图表。
三、评价方法1.学业成绩评价。
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正确率和创新性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学业成绩评价。
通过定期作业的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和学习指导。
2.学习过程评价。
可以评价学生在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和能力。
高中生物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高中生物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生物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验、巩固和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和补充,更是发挥学生创造力、张扬个性的渠道之一。
把生物作业作为一种手段和教学过程,不仅能反馈、吸收、弥补、加强知识,而且还能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然而,教学的另外一个环节一布置作业却时常被教师所忽视。
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大量的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习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作业量与学习效率成反比。
高中生物作业低效率的现状已经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并通过有效合理的作业布置、检查和评价,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呢?(二)本课题提出的成因分析如下:1.我校学生的学习现状:①对高中生物学科特点适应不好,听课抓不住重点,课下不会有效复习②学生中题海战术普遍存在而效率低下③生物学科学习策略欠缺等。
2.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前提下,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可谓分分必争。
但实际教学中,分数往往和作业量成正比,但效率却成反比。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注重分数,学校以分数来评价教学,学生为考上好学校而全部精力专注于分数,在这样的环境中,教书当然也重视分数。
为此,许多老师全力以赴,以超负荷的作业量,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许多学生不堪重负,甚至有学生到了即将崩溃的程度。
3.高中生物学科特点的自身需求: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的根本任务之一。
初中生物实践创新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实践创新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
1. 小型花盆或小塑料盒;
2. 泥土;
3. 植物种子;
4. 水;
5. 光照器具;
6. 温度计。
三、实验步骤:
1. 将泥土填满花盆或小塑料盒;
2. 在泥土上撒播适量的植物种子;
3. 分成不同组,每组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
a. 一组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b. 一组放在阴凉处;
c. 一组在光照器具下照射;
d. 一组放在常温下;
e. 一组放在高温环境下。
4. 每天浇水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生长的高度、叶片颜色等数据;
5.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实验预期结果:
1. 光照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影响,阳光足够的情况下植物生长较好;
2. 温度适宜时,植物生长较为健康;
3. 水分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缺水或过多水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造成伤害;
2. 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保持观察的质量;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用具,彻底清洗干净。
六、实验延伸:
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其他有关植物生长的实验,比如添加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生长的多种因素,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创新设计】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目标导航 1.通过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实验,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结合细菌、蓝藻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分析,概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阅读科学史,说出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一、观察细胞(阅读P 7-8) 使用高倍镜的步骤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阅读P 8-10) 1.划分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常见原核细胞 (1)蓝藻⎩⎪⎨⎪⎧[①]为拟核、[⑤]为核糖体生活方式: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2)细菌⎩⎪⎨⎪⎧[③]为鞭毛、[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壁、[⑥]是细胞膜生活方式:绝大多数营寄生或腐生生活,一般为异养生物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或物质,如细胞膜、细胞质和DNA 。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阅读P10-12)1.建立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判断正误:(1) 使用低倍镜若找不到要观察的细胞,换上高倍镜则可快速找到。
()(2)使用高倍镜时,常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3)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蓝藻、酵母菌等。
()(4)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和核糖体。
()(5)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6)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7)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1)×(2)×(3)×(4)×(5)×(6)√(7)×一、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是倒置的,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的位置相同。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课教案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课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
2.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通过一项创新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生物学中的某一知识点,并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尖头针、盐水溶液、酒精灯等
2. 实验材料:油膜、叶绿体、细胞液等
3. 实验步骤和操作指导
教学过程:
1. 实验引导(10分钟)
- 介绍实验目的和所用材料
-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
2. 实验操作(30分钟)
-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显微镜下不同物质的特征和结构
-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和心得体会
3. 结果讨论(10分钟)
- 学生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并结合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 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和生物学知识,加深学生理解
4. 实验总结(5分钟)
-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 教师对实验进行评价并展示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延伸拓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创新实验,学生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还加深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创新设计】2021高考生物(人教版,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选修1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第2讲 微生物的培育和利用2021备考·最新考纲1.微生物的分别和培育。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培育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考点1 微生物的试验室培育(5年15考)(2021新课标全国Ⅱ卷、四川理综、江苏卷,2022北京卷、浙江、山东,2011天津)一、培育基1.概念:人们依据微生物对养分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养分基质 2.养分构成⎩⎨⎧(1)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2)还需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 、特殊养分物质以及O 2的要求3.培育基的种类及用途划分标准 培育基的种类特点 用途 物理性质液体培育基 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育基加凝固剂,如琼脂观看微生物的运动、鉴定固体培育基微生物的分别与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化学成分自然 培育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自然 物质工业生产合成培育基培育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分类、鉴定用途选择培育基培育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培育、分别出特定微生物(如在培育酵母菌和霉菌时,可在培育基中加入青霉素;在培育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在培育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等)鉴别培育基依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育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育基检测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特殊提示 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所需的养分物质不同:①自养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无机物,而异养微生物需要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有机物,因此可依据培育基中养分物质推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②含氮无机物不但能给自养微生物供应氮源,也能作为能源物质,供应能量,如NH 3既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也作为能源。
二、无菌技术 1.消毒⎩⎨⎧特点:使用较为温存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2.灭菌⎩⎪⎨⎪⎧特点:指使用猛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全部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3.消毒和灭菌比较比较 项目 理化因素的 作用强度 毁灭微生物的 数量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毁灭消毒较为温存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不能灭菌猛烈全部微生物能三、微生物的纯化培育及菌种的保藏1.原理在培育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
高中生物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创新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创新教案及教学反思高中生物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创新教案及教学反思高中生物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教材分析]《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模式,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学的直观性非常的重要。
但是学生对遗传物质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再结合图片来进行教学设计。
按照生物课程标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本节课2课时达成目标,第一课时: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关键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重点理解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形式开展教学,构建模型,层层推进,逐渐深化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说出核酸的种类。
②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③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②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理解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第二课时: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实验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略)第二课时: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彩纸,分别剪成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的结构。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加深对生物呼吸过程的理解。
实验材料:
- 酵母菌
- 糖水
- 水
- 温水
- 试管
- 水浴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分成三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糖水和酵母菌,然后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温水(温度约为37℃)和冷水(温度约为4℃)。
2. 将试管放入水浴中,保持一定的温度。
3.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各组试管中的气泡情况并记录下来。
4. 分析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预期:
- 在温水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会最为活跃,产生较多的气泡。
- 在冷水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会较为缓慢,产生较少的气泡。
- 在室温水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处于中等状态。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卫生,避免直接接触酵母菌。
2. 实验材料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记录数据。
实验拓展:
可以尝试在不同浓度的糖水条件下进行实验,对比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情况,进一步了解呼吸作用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实验评价: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加深对生物呼吸过程的理解,并培养观察实验和数据记录的能力。
初中生物活动教案设计思路
初中生物活动教案设计思路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原理,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和探究能力。
活动时间:1个小时
活动地点:教室或实验室
活动准备:
1. 准备植物种子、土壤、水壶、水杯等材料。
2. 打印制作实验记录表。
3. 准备教学投影仪,播放有关植物生长的视频或图片。
活动步骤:
1. 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为什么需要水、阳光、土壤等因素。
2. 分发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表将种子种植在土壤中,并浇水。
3. 观察实验过程中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枝干粗细等数据。
4.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植物需要水和光线来生长。
5. 结合教学视频或图片,总结植物生长的原理和过程,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6. 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自主提出问题和假设,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研究。
活动评价:
1. 学生能够按照实验要求完成种植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够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思考生物学知识背后的原理。
4. 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得到培养,对生物学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延伸:
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植物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比如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
2. 学生可以设计新的实验方式,探究植物生长的其他问题,比如植物如何感知和适应外界
环境的变化等。
高中生物创意试验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创意试验教案模板
实验目的:探究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作用,了解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
1. 鲜叶片(例如菠菜、韭菜等)
2. 95%乙醇溶液
3. 明胶片
4. 吸光度计
实验步骤:
1. 将鲜叶片放入95%乙醇溶液中,煮沸5分钟,然后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
2. 取出叶片,用镊子夹住叶片,用滴管滴上一滴50%甲醇提取液,使叶片染色。
3. 将叶片放在明胶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叶绿素的位置和分布。
4. 使用吸光度计测量叶片中叶绿素的浓度,记录数据。
5.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受伤。
2. 注意使用化学品时的安全防护。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工具。
实验评价: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这个实验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让他们了解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中学生物教案设计范例
中学生物教案设计范例随着教育水平和标准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物教育也越来越重要。
要想让学生对生命科学感兴趣,教学需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完整的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让您能够轻松地为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教育目标设计一个良好的教育标是教学计划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中学生物领域,目标可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知识方面:对生命科学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生态系统、细胞学、基因学、进化论等。
2. 实验方面:学生需要有机会参与实验,掌握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技能方面: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问题和挑战。
4. 良好的学术素养:学习生命科学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阶段:课程设计在确定好教育目标后,设计相应的课程是教学计划中的下一步。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科学课程设计模板:1. 知识(10到15分钟):讲解概念、提供例子以及用图解法讲解。
需要设计一个生物学方面的小测验,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探究(40到45分钟):教师需要将讲解并练习的内容转化成实验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总结(10到15分钟):强调重要概念和有趣的事实,并留下一些关于下堂课学习的启示或提示。
同样的,也要设计一个小测验,以预测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阶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一步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需要确定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水平、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等方面。
将标准和教学目标相匹配,以达到教学计划所设定的目标。
评估工具可以包括考试、作业、研究报告、展示以及其他学科链接和跨学科活动的形式。
总结中学生物教学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来设计,使他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的知识,以及锻炼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教案美术创意
初中生物教案美术创意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细胞的结构,掌握绘制细胞结构的方法,培养学
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2. 绘制细胞结构的方法:使用颜色和形状来表现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图片展示细胞的结构图。
2. 绘画工具:颜料、彩色笔、铅笔等。
3. 细胞结构的模板或范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的结构图,激发学生对细胞结构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颜色和形状来绘制细胞结构,引导学生注意细节。
4. 练习:学生根据示范和范本,自行绘制细胞的结构,并添加细胞器等细节。
5. 展示和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细胞结构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完成一幅详细的细胞结构绘画作品,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扩展活动: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探究细胞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意发挥,通过绘画的方式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下节课可继续引导学生探究细胞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浆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和“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
效应 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等免疫反应
(2009·重庆,AB 改编)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④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
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2010·浙江,1D)
本 ⑤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刺激机体
而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2008·海南,9 改编)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④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 38 ℃时,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
本 课
尿激素量增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致使尿
栏
目 开
量减少
(2010·上海,54 改编)
关
答案 ①④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回归命题本源]
1.下丘脑的功能
(1)作为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
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 垂体 ,通过控制 垂体 的功能来控
本
课 栏
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目 开
①下丘脑内有血糖调节 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
关
胰岛细胞,调节 胰岛素 和 胰高血糖素
的分泌。
②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课 栏
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2011·重庆,3C 改编)
目
开 关
⑥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
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刺激
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2010·广东,6A)
课
栏 目
2.存在于内环境的 分子 、 离子 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渗透
开பைடு நூலகம்
关
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无机盐 和 蛋白质 的含量。
3.稳态是指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 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4.血浆中 酸碱缓冲对
(H2CO3/NaHCO3 等)对进入血浆的酸碱物
质进行调节,维持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
课 栏
C.当胰岛素浓度为 40 μU/mL 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
目
开 关
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神
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解析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可以增加
血糖的去路,减少血糖的来源。注射胰岛素后,非糖物质向葡
恒定,还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本
(2011·海南,7ABC)
课
栏 目
②我国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冰盖之巅”后出现的适应性变化
开 关
有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增强、甲
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2008·山东,3 改编)
③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这
一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身体的皮肤中,效应器为骨骼肌,
关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思考 举例说明动物激素的应用。
本 课
提示 ①运用催情激素可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
栏
目 开
孕率。
关
②注射生长激素,可促进牛、猪、羊等动物的生长。
③对猪等动物进行阉割,可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三、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组织水肿,为什么?
本 课
(2)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
栏
目 开
提示 (1)血浆的渗透压变小,吸水能力减弱,组织液中水分子
关 回渗的速率降低。
(2)肾炎病人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大分子蛋白
质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原尿随尿流失,致使血浆蛋白的含量降
低,组织液中水分子回渗率下降,造成全身水肿。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二、血糖、体温与水平衡调节
[重温高考经典]
1.(2012·四川卷,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
本 课
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
栏 目
的是
()
开
关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A.随着曲线 a 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本 B.曲线 b 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创新设计生物学案
1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⑧若上图中 n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 n 的分泌量仅受甲状腺激
本
课 栏
素的调节
(2011·上海,25D 改编)
目
开 关
答案 ②⑥⑦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回归命题本源]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 交换的媒介,主要由血浆 、
本
组织液和 淋巴 等组成。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5.免疫调节清除病原体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
本 6.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基本途径
课
栏 目
(1)机体各种 器官 、系统 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
开 关
境稳态的基础。
(2)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
节机制。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思考 (1)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出现
(2)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 渗透压感受器
,可以感受内
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从而调节水分平衡。
(3)作为效应器: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本
2.在体温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
和 肾上腺素
属于协同关系,
课 栏
都可促进机体产热。
目
开 3.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 肾小管 和 集合管 ,其作用是促进
[重温高考经典]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本 课
①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2012·广东,5A)
栏
目 开
②动物体内的 B 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
关
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2011·大纲全国,5C 改编)
③灭活病毒注入机体,机体会发生“B 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
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使糖的补充速率下降,因此曲线 a 为血
糖补充速率,A 项错误;曲线 b 为血糖消耗速率,注射胰岛素
本
课 栏
可以使葡萄糖大量被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化为非糖物质,
目
开 关
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等细胞中,因此 B 项正确;当胰岛素浓
度为 40 μU/mL 时,血糖浓度的补充速率等于消耗速率,此时
血糖浓度暂时稳定,但是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血糖浓度会
很快下降,C 项错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
胰高血糖素会增加,此时下丘脑中控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神经
中枢处于兴奋状态,D 项错误。 答案 B
重温经典·回归本源
学案1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具有分泌功能,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