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W宁波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7.09
: 501,000 m2 :,
案例研究
深圳商务中心区
分区
•
•
地面层的规划目标和设计标准
•
•
•
•
街道和开放空间的设计指南
• 建筑设计要求•
街道设计
• 特殊的 • 街道 • • 各个层 次的街 道
开放空间的设计
•东区公园 • •西区公园 •
• 总概念
•
• 街墙立面 •
• 底层建筑 • 连拱廊
开放空间
分为五个层次:构架性开放空间、边界性开 放空间、地区性开放空间、邻里开放空间、 邻里联络通道开放空间。
总体设计
道路系统 建立便捷的对内外交通联系;强调以人为本的交 通模式,创导公交优先,建立友善的步行系统。 道路分为:城市主干路、次干道、支路、邻里道 路。
公共交通 三类公交线路:过境型、区际型、区内型。
开发控制——开发强度() 新城核心区总体 整体控制的原则及策略 分区平均容积率概念
中心商务区 地块容积率控制原则及策略 每一地块的容积率
开发控制——建筑量体 新城核心区总体
建筑量体整体控制的原则与策略 分区建筑量体概念 重要城市道路两侧建筑量体概念
中心商务区
总体原则与策略 分区量体概念 标志性建筑设置原 则
开发控制——建筑量体 新城核心区总体
中心商务区设置大量超高层建筑,建筑体量竖 向发展,大部分建筑从40米到150米不等,局部 建筑高度可不设限值。
与中央走廊平行的中山路、宁穿路南北两侧, 建筑高度达60米,并由这两条道路向内侧递减。
行政综合区、中央走廊文化艺术区设置多层、 高层大体量建筑,建筑水平向发展,建筑大致 高度在25米至40米,局部标志性建筑可达60米。
1.0 总体设计 1.1 规划设计概念 1.2 分区 1.3 规模 1.4 用地规划 1.5 地块划分 1.6 城市量体 1.7 开放空间 1.8 动线框架
2.0 开发控制指引 2.1 概述 2.2 土地利用控制 2.3 地块编号 2.4 容积率
3.0 交通系统控制指 引 3.1 概述 3.2 道路 3.3 轨道 3.4 公交(巴士)系 统 3.5 人行系统 3.6 停车 3.7 地块出入
2.0 总体开发概念 2.1 概述 2.2 土地利用 2.3 开发强度控制策 略 2.4 建筑量体控制策 略 2.5 建筑高度控制策 略 2.6 绿地率控制策略 2.8 建筑界面控制策 略
3.0 交通系统控制指 引 3.1 概述 3.2 道路 3.3 轨道 3.4 公交(巴士)系 统 3.5 游船线路 3.6 人行系统 3.7 停车
开发控制
开发控制——土地使用 新城核心区总体 用地布局 用地类型(中类)
中心商务区 用地布局 用地类型(中类) 各类型用地定义 各类型用地的使用内容以及限制
开发控制——土地使用
新城核心区总体
- 公共设施 行政办公 (C1) 混合使用 (): ▪ 商业娱乐主
导混合(1) ▪ 办公主导混
合(2) ▪ 公寓式酒店
3.0 交通系统控制指 引 3.1 概述 3.2 区内道路 3.3 停车 3.4 地块出入
4.0 市政设施
5.0 景观设计指引 5.1 愿景 5.2 内容 5.3 街道景观 5.4 公共开放空间 5.5 私人与公共过渡 空间 5.6 其他重要景观元 素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 空间架构
“H”轴:由甬新干河、中 央走廊与生态走廊所形成 的“H”形景观轴线,构成 新城核心区主要开放空间 架构,并成为展现新城、 体验新城的长廊。
开发控制——建筑覆盖率 新城核心区总体
导则构架
第四册 居住区 混合区 水巷住区 花园住区
说明性 控制性 引导性
0.0 区域概述 0.1 区域定位与功能 0.2 范围
1.0 总体设计 1.1 设计概念 1.2 人口规模 1.3 规划要素 1.4 开发策略 1.5 经济技术指标
2.0 开发控制指引 2.1 概述 2.2 土地利用控制 2.3 地块细分 2.4 容积率 2.5 建筑高度 2.6 绿地率 2.7 建筑覆盖率 2.8 建筑退缩线控制 2.9 界面处理
划原则 •
• 环境保 护
•
• 工程设 •
计和管
理
• 建筑设
计原则
导则架构
导则构架
第一册 新城核心区总体设计
第二册 中心商务区
• 策略性 • 系统性 • 通则
• 地区性 • 特性
第三册 行政综合区
第四册 居住区 混合区 水巷住区 花园住区
导则构架
第一册 新城核心区总体设计
说明性 控制性 引导性
1.0 总体设计 1.1概述 1.2 定位与城市规模 1.3 空间架构 1.4 分区 1.5 土地规划 1.6 开放空间 1.7 道路交通
2.0 开发控制指引 2.1 概述 2.2 土地利用控制 2.3 地块编号 2.4 上空使用权
3.0 交通系统控制指 引 3.1 概述 3.2 区内道路 3.3 轨道 3.4 公交(巴士)系 统 3.5 游船线路 3.6 人行系统 3.7 停车 3.8 地块出入
4.0 市政设施
5.0 景观设计指引 5.1 概述 5.2 街道景观 5.3 公共开放空间
主导混合(3) 文化娱乐用地
(C3) 体育设施用地
(C4) 医疗卫生用地
(C5) - 居住用地(R)
住宅用地 (R21)
居住主导混合 ()
中小学校用地 ()
中心商务区
公共绿地/开放空间
公共绿地/开放空间为中央商务区提供动态或静态 之休憩、锻炼、集会、交流等户外活动的场所, 按其服务的层级、区位、特性的不同分为城市广 场公园用地(G1-1)、滨河带状公园用地(G12)、街头绿地广场(G1-3)等三种类型。
双核:中心商务区与行政 综合区形成城市双核心架 构,是主导新城发展、塑 造城市特质的关键区域。
分区
城市联结:在“H轴双核 心”的结构下,以重要的 活动节点,辅以开放空间 与水岸空间的结合,创造 核心区开放型、网络状的 城市联结。
总体wk.baidu.com计
用地布局
以商务金融、行政中心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城市 新区。可开发用地占总用地43.9%,其中公共设施 占21.2%,居住占16.8%,工业(保留)3.2%,发展备用 地3.2%;绿地占20.5%;道路广场占21.6%,水体占 13.9%。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新加坡
位置:新加坡 面积:约650平方公里 人口:4百万左右 特点: 整个岛就是一个城市中心 35年来完成了大量的城市建设 前20年开发控制非常严格,出现
了一些乏味的城市空间和建 筑 后15年的开发控制放松后,规划 师和建筑师可以创作一些出 彩的城市空间和建筑
: : 650 :4 :
a A 35
20
案例研究
指导性开发平面() ()
总平面
详细控制
特殊控制
• 理念
•
• 高度
•
• 地块比
•
率
• 用地
• 高度
•
• 特色区域,有特 •
殊的和具体的控•
制
• 用地
• 地块比率
•
• 退红线
•
• 屋顶
•
• 建筑退红线 •
• 其它
•
•
保护区域
重要建筑
•
宗教建筑
•
河滨开发
•
其它
•
•
控制框架
新加坡
分成55个规划区域(地区),
EDAW宁波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导则制定目的
目的与作用
• 更好地诠释《宁波市东部新城总体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所确定发 展愿景及目标
• 保证一个充满活力且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形成 • 有效引导、管理和控制该地区的开发建设
规划回顾
规划回顾 2000年城市东部战略提出
规划回顾
1. 地区 连接
4. 宁波的独特 风貌
6. 模范环保 城市
2002年城市东部新城概念规划及 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
2. 都市 轴心
3. 九州分 区法
5. 新城区 中心
规划回顾 2004年东部新城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深化
以融合水空间的绿色 走廊串联旧城与新城
创造新城开发三节点: 中心商务区、市政中 心、明湖公园
利用自然绿化空间与 水网作为城市空间之 架构依据
4.0 市政设施
5.0 景观设计指引 5.1 概述 5.2 街道景观 5.3 公共开放空间 5.4 私人与公共过渡 空间
导则构架
第三册 行政综合区
说明性 控制性 引导性
0.0 区域概述 0.1 区域定位与功能 0.2 范围、面积与外 围联系 0.3 导则的形成
1.0 总体设计 1.1 规划设计概念 1.2 空间架构 1.3 分区与分区特征 1.4 用地规划 1.5 城市量体 1.6 开放空间 1.7 动线框架 1.8 开发策略
▪ 城市广场公园用地(G1-1): 以绿地、铺装为主的公共开放空间绿化用地,并 适量兼容一定的文化、游憩及其它相关的配套设 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设置的设施有:小型的文 化设施(诸如小型图书馆、艺术画廊、小型影剧 院、小型音乐厅、小型博物馆、水族馆等)、特 别的零售商店(诸如书店、花店、精品店、小卖部 等)等。这些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用地的5%, 对这些建筑的体量要进行严格控制,地下空间允 许设公共停车场。
形成指导性开发平面()
各展示理念、各区域的个性特 色,及用地、地块比率、 高度和特色区域的特殊控 制和详细控制
所有55个都将是有法律约束力 的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指导和控制所有的开发
55 () ,
55
() ,,
.
案例研究
深圳商务中心区
位置: 深圳市中心区 面积:7.09公顷 总建筑面积:501000平方米 土地利用:城市地区的一部分, 高密度开发。主要是办公用途, 综合了小部分的商业、居住,以 促进该地区的活力。
其余地区为中小尺度建筑,花园住区主要为中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部分在24-40米,水巷住 区主要为中低层建筑,建筑高度大部分在16米。
中心商务区 籍由南北中央广场/公园构建商务区城市天际 线之脊干,建筑由中间向两侧向外逐步放低。
标志性塔楼与未来轨道车站共同开发,形成 本区超高层地标楼群之三角对位关系。
定位与愿景
▪ 定位 东部新城的重点发展区域——宁波市功能聚集区,重要经济政治中枢。 与三江口城市中心双相辉映,承担宁波城市中心的功能。 多功能集聚、设施完备、适合人居的综合性城市新区。 展示宁波城市二十一世纪跨越式发展的形象与地标
▪ 愿景与目标 “延展城市风华,延伸生态水文”,塑造具活力、个性的世纪新城。 - 综合一体的现代新城。 - 城市的土地经济。 - 独具水乡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 - 设施完善与先进。 - 创造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的环保模范城市。
滨水区建筑体量相对较小,以呼应滨水的人 性尺度。
会展区呼应会展中心纪念性尺度,建筑呈水 平向展开,中低高度。
开发控制——建筑高度 新城核心区总体
整体控制的原则及策略 高度分区概念
中心商务区
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原则及策略 每一地块的建筑高度
开发控制——绿化率 新城核心区总体
分区公共绿地率
中心商务区 每一地块的绿地率
▪ 滨河带状公园用地(G1-2): 滨河,向公共开放,以绿地植栽为主,辅以步道 及小型广场,可在适合的条件可允许兼容相关零
开发控制——土地使用 中心商务区
▪ 商业娱乐主导混合用地 (1):是指底层或底层以 上(主要指裙房)基本作为 商业、娱乐之使用,且商业 娱乐建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 的30%以上。
4.0 市政设施
5.0 景观设计指引 5.1 概述 5.2 街道景观 5.3 公共开放空间 5.4 私人与公共过渡 空间 5.5 其它重要景观元
导则构架
第二册 中心商务区
说明性 控制性 引导性
0.0 区域概述 0.1 定位与功能 0.2 范围与外围联系 0.3 基地现状发展 0.4 制定导则的基础
•
• 建筑后退部 •
位和突出部
位
• 塔楼
•
• 建筑材料 • 建筑外部照
•
地块划分图 •
总体规划一览 • , , ,
表:每个地块
的总面积、允
许覆盖率、容
积率、建筑高
度总、意建图筑面积、 •
停商车店用地
•
建筑入口及门 •
厅
•
建筑前面的拱 •
廊
•
停车场入口及
位置 货物装卸区域环境保护的设计
的入口及位置
• 城市规 •
创造以绿色景观为主 的南北向生态景观连 接和以城市零售业为 主的东西向城市连接
规划回顾
2004 年行政综合区城市设计
2004 年中心商务区之会展配套区城市设 计
2003-2005 年东部新城综合交通规划 2003-2005 年东部新城地下空间规划 2003-2005 年东部新城市政设施规划
定位与愿景
▪ 办公主导混合用地(2): 是指行政办公、商务金融为 主的办公使用,且办公建筑 面积占地块总开发面积的 70%以上。
▪ 公寓式酒店主导混合用地 (3):是指公寓式酒店开 发占总开发面积的5070%左 右。一般情况下可相容商务 办公使用;一定条件下适当 相容商业娱乐以及文化设施, 但不超过总开发面积的20%。
: 501,000 m2 :,
案例研究
深圳商务中心区
分区
•
•
地面层的规划目标和设计标准
•
•
•
•
街道和开放空间的设计指南
• 建筑设计要求•
街道设计
• 特殊的 • 街道 • • 各个层 次的街 道
开放空间的设计
•东区公园 • •西区公园 •
• 总概念
•
• 街墙立面 •
• 底层建筑 • 连拱廊
开放空间
分为五个层次:构架性开放空间、边界性开 放空间、地区性开放空间、邻里开放空间、 邻里联络通道开放空间。
总体设计
道路系统 建立便捷的对内外交通联系;强调以人为本的交 通模式,创导公交优先,建立友善的步行系统。 道路分为:城市主干路、次干道、支路、邻里道 路。
公共交通 三类公交线路:过境型、区际型、区内型。
开发控制——开发强度() 新城核心区总体 整体控制的原则及策略 分区平均容积率概念
中心商务区 地块容积率控制原则及策略 每一地块的容积率
开发控制——建筑量体 新城核心区总体
建筑量体整体控制的原则与策略 分区建筑量体概念 重要城市道路两侧建筑量体概念
中心商务区
总体原则与策略 分区量体概念 标志性建筑设置原 则
开发控制——建筑量体 新城核心区总体
中心商务区设置大量超高层建筑,建筑体量竖 向发展,大部分建筑从40米到150米不等,局部 建筑高度可不设限值。
与中央走廊平行的中山路、宁穿路南北两侧, 建筑高度达60米,并由这两条道路向内侧递减。
行政综合区、中央走廊文化艺术区设置多层、 高层大体量建筑,建筑水平向发展,建筑大致 高度在25米至40米,局部标志性建筑可达60米。
1.0 总体设计 1.1 规划设计概念 1.2 分区 1.3 规模 1.4 用地规划 1.5 地块划分 1.6 城市量体 1.7 开放空间 1.8 动线框架
2.0 开发控制指引 2.1 概述 2.2 土地利用控制 2.3 地块编号 2.4 容积率
3.0 交通系统控制指 引 3.1 概述 3.2 道路 3.3 轨道 3.4 公交(巴士)系 统 3.5 人行系统 3.6 停车 3.7 地块出入
2.0 总体开发概念 2.1 概述 2.2 土地利用 2.3 开发强度控制策 略 2.4 建筑量体控制策 略 2.5 建筑高度控制策 略 2.6 绿地率控制策略 2.8 建筑界面控制策 略
3.0 交通系统控制指 引 3.1 概述 3.2 道路 3.3 轨道 3.4 公交(巴士)系 统 3.5 游船线路 3.6 人行系统 3.7 停车
开发控制
开发控制——土地使用 新城核心区总体 用地布局 用地类型(中类)
中心商务区 用地布局 用地类型(中类) 各类型用地定义 各类型用地的使用内容以及限制
开发控制——土地使用
新城核心区总体
- 公共设施 行政办公 (C1) 混合使用 (): ▪ 商业娱乐主
导混合(1) ▪ 办公主导混
合(2) ▪ 公寓式酒店
3.0 交通系统控制指 引 3.1 概述 3.2 区内道路 3.3 停车 3.4 地块出入
4.0 市政设施
5.0 景观设计指引 5.1 愿景 5.2 内容 5.3 街道景观 5.4 公共开放空间 5.5 私人与公共过渡 空间 5.6 其他重要景观元 素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 空间架构
“H”轴:由甬新干河、中 央走廊与生态走廊所形成 的“H”形景观轴线,构成 新城核心区主要开放空间 架构,并成为展现新城、 体验新城的长廊。
开发控制——建筑覆盖率 新城核心区总体
导则构架
第四册 居住区 混合区 水巷住区 花园住区
说明性 控制性 引导性
0.0 区域概述 0.1 区域定位与功能 0.2 范围
1.0 总体设计 1.1 设计概念 1.2 人口规模 1.3 规划要素 1.4 开发策略 1.5 经济技术指标
2.0 开发控制指引 2.1 概述 2.2 土地利用控制 2.3 地块细分 2.4 容积率 2.5 建筑高度 2.6 绿地率 2.7 建筑覆盖率 2.8 建筑退缩线控制 2.9 界面处理
划原则 •
• 环境保 护
•
• 工程设 •
计和管
理
• 建筑设
计原则
导则架构
导则构架
第一册 新城核心区总体设计
第二册 中心商务区
• 策略性 • 系统性 • 通则
• 地区性 • 特性
第三册 行政综合区
第四册 居住区 混合区 水巷住区 花园住区
导则构架
第一册 新城核心区总体设计
说明性 控制性 引导性
1.0 总体设计 1.1概述 1.2 定位与城市规模 1.3 空间架构 1.4 分区 1.5 土地规划 1.6 开放空间 1.7 道路交通
2.0 开发控制指引 2.1 概述 2.2 土地利用控制 2.3 地块编号 2.4 上空使用权
3.0 交通系统控制指 引 3.1 概述 3.2 区内道路 3.3 轨道 3.4 公交(巴士)系 统 3.5 游船线路 3.6 人行系统 3.7 停车 3.8 地块出入
4.0 市政设施
5.0 景观设计指引 5.1 概述 5.2 街道景观 5.3 公共开放空间
主导混合(3) 文化娱乐用地
(C3) 体育设施用地
(C4) 医疗卫生用地
(C5) - 居住用地(R)
住宅用地 (R21)
居住主导混合 ()
中小学校用地 ()
中心商务区
公共绿地/开放空间
公共绿地/开放空间为中央商务区提供动态或静态 之休憩、锻炼、集会、交流等户外活动的场所, 按其服务的层级、区位、特性的不同分为城市广 场公园用地(G1-1)、滨河带状公园用地(G12)、街头绿地广场(G1-3)等三种类型。
双核:中心商务区与行政 综合区形成城市双核心架 构,是主导新城发展、塑 造城市特质的关键区域。
分区
城市联结:在“H轴双核 心”的结构下,以重要的 活动节点,辅以开放空间 与水岸空间的结合,创造 核心区开放型、网络状的 城市联结。
总体wk.baidu.com计
用地布局
以商务金融、行政中心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城市 新区。可开发用地占总用地43.9%,其中公共设施 占21.2%,居住占16.8%,工业(保留)3.2%,发展备用 地3.2%;绿地占20.5%;道路广场占21.6%,水体占 13.9%。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新加坡
位置:新加坡 面积:约650平方公里 人口:4百万左右 特点: 整个岛就是一个城市中心 35年来完成了大量的城市建设 前20年开发控制非常严格,出现
了一些乏味的城市空间和建 筑 后15年的开发控制放松后,规划 师和建筑师可以创作一些出 彩的城市空间和建筑
: : 650 :4 :
a A 35
20
案例研究
指导性开发平面() ()
总平面
详细控制
特殊控制
• 理念
•
• 高度
•
• 地块比
•
率
• 用地
• 高度
•
• 特色区域,有特 •
殊的和具体的控•
制
• 用地
• 地块比率
•
• 退红线
•
• 屋顶
•
• 建筑退红线 •
• 其它
•
•
保护区域
重要建筑
•
宗教建筑
•
河滨开发
•
其它
•
•
控制框架
新加坡
分成55个规划区域(地区),
EDAW宁波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导则制定目的
目的与作用
• 更好地诠释《宁波市东部新城总体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所确定发 展愿景及目标
• 保证一个充满活力且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形成 • 有效引导、管理和控制该地区的开发建设
规划回顾
规划回顾 2000年城市东部战略提出
规划回顾
1. 地区 连接
4. 宁波的独特 风貌
6. 模范环保 城市
2002年城市东部新城概念规划及 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
2. 都市 轴心
3. 九州分 区法
5. 新城区 中心
规划回顾 2004年东部新城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深化
以融合水空间的绿色 走廊串联旧城与新城
创造新城开发三节点: 中心商务区、市政中 心、明湖公园
利用自然绿化空间与 水网作为城市空间之 架构依据
4.0 市政设施
5.0 景观设计指引 5.1 概述 5.2 街道景观 5.3 公共开放空间 5.4 私人与公共过渡 空间
导则构架
第三册 行政综合区
说明性 控制性 引导性
0.0 区域概述 0.1 区域定位与功能 0.2 范围、面积与外 围联系 0.3 导则的形成
1.0 总体设计 1.1 规划设计概念 1.2 空间架构 1.3 分区与分区特征 1.4 用地规划 1.5 城市量体 1.6 开放空间 1.7 动线框架 1.8 开发策略
▪ 城市广场公园用地(G1-1): 以绿地、铺装为主的公共开放空间绿化用地,并 适量兼容一定的文化、游憩及其它相关的配套设 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设置的设施有:小型的文 化设施(诸如小型图书馆、艺术画廊、小型影剧 院、小型音乐厅、小型博物馆、水族馆等)、特 别的零售商店(诸如书店、花店、精品店、小卖部 等)等。这些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用地的5%, 对这些建筑的体量要进行严格控制,地下空间允 许设公共停车场。
形成指导性开发平面()
各展示理念、各区域的个性特 色,及用地、地块比率、 高度和特色区域的特殊控 制和详细控制
所有55个都将是有法律约束力 的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指导和控制所有的开发
55 () ,
55
() ,,
.
案例研究
深圳商务中心区
位置: 深圳市中心区 面积:7.09公顷 总建筑面积:501000平方米 土地利用:城市地区的一部分, 高密度开发。主要是办公用途, 综合了小部分的商业、居住,以 促进该地区的活力。
其余地区为中小尺度建筑,花园住区主要为中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部分在24-40米,水巷住 区主要为中低层建筑,建筑高度大部分在16米。
中心商务区 籍由南北中央广场/公园构建商务区城市天际 线之脊干,建筑由中间向两侧向外逐步放低。
标志性塔楼与未来轨道车站共同开发,形成 本区超高层地标楼群之三角对位关系。
定位与愿景
▪ 定位 东部新城的重点发展区域——宁波市功能聚集区,重要经济政治中枢。 与三江口城市中心双相辉映,承担宁波城市中心的功能。 多功能集聚、设施完备、适合人居的综合性城市新区。 展示宁波城市二十一世纪跨越式发展的形象与地标
▪ 愿景与目标 “延展城市风华,延伸生态水文”,塑造具活力、个性的世纪新城。 - 综合一体的现代新城。 - 城市的土地经济。 - 独具水乡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 - 设施完善与先进。 - 创造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的环保模范城市。
滨水区建筑体量相对较小,以呼应滨水的人 性尺度。
会展区呼应会展中心纪念性尺度,建筑呈水 平向展开,中低高度。
开发控制——建筑高度 新城核心区总体
整体控制的原则及策略 高度分区概念
中心商务区
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原则及策略 每一地块的建筑高度
开发控制——绿化率 新城核心区总体
分区公共绿地率
中心商务区 每一地块的绿地率
▪ 滨河带状公园用地(G1-2): 滨河,向公共开放,以绿地植栽为主,辅以步道 及小型广场,可在适合的条件可允许兼容相关零
开发控制——土地使用 中心商务区
▪ 商业娱乐主导混合用地 (1):是指底层或底层以 上(主要指裙房)基本作为 商业、娱乐之使用,且商业 娱乐建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 的30%以上。
4.0 市政设施
5.0 景观设计指引 5.1 概述 5.2 街道景观 5.3 公共开放空间 5.4 私人与公共过渡 空间 5.5 其它重要景观元
导则构架
第二册 中心商务区
说明性 控制性 引导性
0.0 区域概述 0.1 定位与功能 0.2 范围与外围联系 0.3 基地现状发展 0.4 制定导则的基础
•
• 建筑后退部 •
位和突出部
位
• 塔楼
•
• 建筑材料 • 建筑外部照
•
地块划分图 •
总体规划一览 • , , ,
表:每个地块
的总面积、允
许覆盖率、容
积率、建筑高
度总、意建图筑面积、 •
停商车店用地
•
建筑入口及门 •
厅
•
建筑前面的拱 •
廊
•
停车场入口及
位置 货物装卸区域环境保护的设计
的入口及位置
• 城市规 •
创造以绿色景观为主 的南北向生态景观连 接和以城市零售业为 主的东西向城市连接
规划回顾
2004 年行政综合区城市设计
2004 年中心商务区之会展配套区城市设 计
2003-2005 年东部新城综合交通规划 2003-2005 年东部新城地下空间规划 2003-2005 年东部新城市政设施规划
定位与愿景
▪ 办公主导混合用地(2): 是指行政办公、商务金融为 主的办公使用,且办公建筑 面积占地块总开发面积的 70%以上。
▪ 公寓式酒店主导混合用地 (3):是指公寓式酒店开 发占总开发面积的5070%左 右。一般情况下可相容商务 办公使用;一定条件下适当 相容商业娱乐以及文化设施, 但不超过总开发面积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