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堂教学
7《教育学原理》课堂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一)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兴趣、求 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种有利于调动 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教学活动 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师在向学生传 授准确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结合科学文化知识教学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的 教育,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贯彻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要求如下:
二、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当前我国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引导性。(3)认识 的简捷性。 (4)认识的交往性。 (5)认识的教育性。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间接经验是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的认识 成果,主要表现为书本知识或记录在其他媒体上的知 识。
二、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导,帮助 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二、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三)教学中知、情、意相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 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 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 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
第七章 教学与教学过程-1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 的中心工作,但不是唯一。
问题 :
怎样体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
时间上,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 内容上,以书本知识为主 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 活动开展上,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主
附加:教学的作用
(1)表现在它对学生知识、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所需 要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教学及其意义 (一)教学的概念
广义的教学往往和教育通用,是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一 切含有传授和学习某种经验成分的活动。包括教育者和受教 育者所有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 当中,并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室和学校。 狭义的教学专指学校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 同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 师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 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 体力,培养能力,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及良好个性的教育活 动。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是紧
密相连、辩证统一的,不是割裂和条件。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 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转化上: (1)认知过程的转化,使学生从不知到知;
学性的学科内容,教育作用必然伴随而生。
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 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 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 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 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 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 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 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 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 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 夫。只有在使我们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 能力才有其价值……
(最新)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有序数对》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有序数对》省优质课⼀等奖教案《7.1.1 有序数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以⾃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独⽴⾃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周围世界和⽣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提供充分⾃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种教学形式。
学⽣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主学习、深⼊探究并进⾏⼩组合作交流,以⾃我获取,⾃我求证的⽅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
从⽽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标与情感⽬标要求的⼀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的掌握;情感⽬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课程设计:教学⽅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启发者,教师要启发引导学⽣⾃主学习,结合教学⽬标,针对我校学⽣的知识⽔平、认知情况,借助多媒体课件、⽩板软件提⾼学⽣学习兴趣,利⽤教材插图引导学⽣发现问题、具体解决,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求知欲望,有效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法,提⾼课堂教学效益。
学⽣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可能多的给学⽣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体会有序数对知识的产⽣过程,学会学习。
⾸先学⽣观察、分析后提出问题,之后学⽣通过个⼈思考和⼩组间的交流协作进⾏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从中领悟知识的产⽣,归纳规律。
教材分析有序数对是新⼈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直⾓坐标系》第⼀节的内容,它是学习全章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平⾯直⾓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的基础。
学⽣在实际⽣活中⽤“数对”表⽰点或事物的位置有⼀定的基础只是谈到“有序”有些陌⽣。
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向“形”的正式过渡,让学⽣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描述解决实际⽣活中事物、问题的重要⼯具。
教学⽬标【知识与能⼒⽬标】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过程与⽅法⽬标】1.能⽤有序数对表⽰实际⽣活中物体的位置。
第七篇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
(一)讲述的策略
1.讲述的含义、特点 含义:讲述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
概念、原理和事实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 律。
特点:在较短时间内能给学生较多的信息,
而且教师能整合多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 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讲述策略的运用
(1)讲述策略误用的表现
①在过短的时间内呈现过多的新知识; ②讲述的时间太 长,超出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的时限;③讲述内容缺乏组织 性、逻辑性;④讲述不顾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或对学生知 识准备想当然假设;⑤讲述时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义的理 解知识的心理倾向。
2. 对话策略的特点
第一,诱发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 第三,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培养学生的 能力。 第四,活跃课堂气氛。
3.对话策略的形式
(1)问答策略 含义: 课堂问答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向学生提出问题, 并引导他们经过思考作出回答,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的一种教学形式。
(2)讨论策略 含义: 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形式,是一 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 注意事项: 第一,讨论的议题要明确; 第二,讨论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布置学生阅读 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 第四,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实验并采集数据 指导 处理数据 交流 讲解应用excel处理数据 并示范 选取几组同学的数据, 展示给全班,组织学生 交流
得出结论:
小结
辅助、引导
碰撞中动量守恒,碰撞的分类、 不同碰撞中能量的关系
学生总结
第三节 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述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 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学生的实际, 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 形式,教学媒体等总的考虑。 (二)教学策略的特征 明确的针对性 典型的灵活性 整体综合性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论(下)
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七章教学论(下)一、名词解释:1、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或手段。
它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有机统一。
2、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而言的,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和维也纳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3、课外活动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广义的课外活动包括正式课程以外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课外活动仅指校内的课外活动。
4、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教学时间表面向全体同学进行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由夸美纽斯论证确立。
5、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互动原则。
6、产婆术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苏格拉底法被称为“产婆术”。
7、注入式教学是指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硬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指导思想。
8、课的类型和课的结构:课的类型是指按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而划分的课的种类。
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一课,另一类是综合课。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一般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五部分。
二、填空题: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最早是由(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2、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4、教学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第七章 课堂教学(教育学·小学)
第七章课堂教学一、课堂教学概述(一)课堂教学的性质课堂教学是指,以班级授课制为表现形式,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为目的,由相对固定的教师和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空间内围绕特定的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
1.课堂的任务性。
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任务性,其直接任务是使学生社会化。
2.课堂的社会性。
课堂教学工作不仅存在于师生关系之中,还涉及多种社会关系。
3.课堂的交往性。
一般来说,每个个体的一生都是在交往中度过的,在课堂中交往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成某个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作用。
(二)课堂教学的结构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课堂教学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
课堂的三大要素:学习的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教学结构,它包括情境结构和教学结构。
1.课堂的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规模越大,学生的学习效率越低,学习效果越差;然而班级规模太小,又极不经济。
一般而言,中小学班级以25~40人为宜。
(2)课堂纪律的建立。
课堂纪律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3)学生座位的分配。
座位的分配直接影响到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课堂纪律的维持。
所以学生座位的分配,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防止纪律问题的发生;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课堂的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
课堂活动可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类。
通常情况下,学生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就越好。
(2)课程表的编制。
课程表是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条件,其编制应尽量将核心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上午,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安排,避免同类刺激长时间地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而导致疲劳和厌烦。
(3)教学过程的规划。
合理规划教学过程,如任务难度适中、时间适宜、及时反馈学生课业结果等,有利于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二次根式》教案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二次根式》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二次根式》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平方根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次根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在几何、物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方根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二次根式相对于平方根来说,其概念和运算更为复杂,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抽象和推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本质,掌握其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则。
3.能够运用二次根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
2.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相关案例材料。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计算物体体积、求解方程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与二次根式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公式和定理。
让学生初步了解二次根式的基础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二次根式运算,如化简、求值等。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并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二次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体积、求解方程等。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探讨二次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物理、化学等领域。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
第七章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设计,掌握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讲授、观看教学录像、课堂模拟第一节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概述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给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标,如在一定的时间中记住一定数量的英文单词;在期末利用2天的时间将本学习学过的某门课程中的重要概念记住;或者为你的休息日制定一个计划:洗衣服、购物、做家教和打一场羽毛球。
当你制定的目标实现后,会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
如果没有制定目标或计划,或者没有条件实现你的目标时,你就会有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事后还会觉得很累。
因此,人们做事情时总要给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标。
同样,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就更需要明确而详细的教学目标。
那么什么是教学目标呢?(一)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育目的是通过许多具体的教学目标实现的。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可以分成: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的层次。
怎样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呢?第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请看下面有关足球课的单元教学目标:△概述足球游戏的规则△给学生做如何踢球、运球和传球的示范△教给学生球场的位置(如前锋、后卫等)以及每一个位置的作用上述目标存在的问题是只告诉了老师在教学中将要做什么,然而,它们都没有告诉我们作为教学的结果学生能够做什么。
从着眼于学生的行为的角度,可以将上述足球课的单元教学目标改进如下:△学生将能够描述足球的基本规则△学生能以适当的方式踢球、运球和传球△学生能找到球场上的十一个位置并能描述在每一位置上的球员应发挥的作用这里我们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结果,即通过足球单元教学,我们期待学生所能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
九年级体育第七章教学设计
九年级体育第七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意识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 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比赛中;3. 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在竞技中的表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合作与篮球基本技能的学习,具体如下:1.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的培养;2. 篮球基本技能的学习:运球、传球、投篮等;3. 球队战术的学习:进攻与防守的基本战术;4. 篮球比赛的规则与裁判知识。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篮球的魅力和优点,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热情。
2.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篮球基本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篮球的基本技能,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4. 球队战术的学习:介绍篮球比赛中的进攻与防守的基本战术,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比赛中发挥个人优势并与队友合作。
5. 篮球比赛的规则与裁判知识:学习篮球比赛的规则并介绍裁判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比赛中能够遵守规则并了解裁判的判罚标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篮球基本技能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反复巩固篮球基本技能。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在课堂练习和比赛中观察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2. 书面作业:布置篮球相关的书面作业,检查学生对篮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考试评测:通过篮球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评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篮球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
第七章之教学方法
• 师:读课文中的句子,结合课文想,"心疼"是什么 意思? • 生:就是心里难受。 • 师:课文中说谁心疼,为什么? • 生:朱德白天爬山,挑粮,晚上工作劳累。 • 师:心疼就是不忍心,心里难受,课文中表达战士 跟朱德感情深。现用"心疼"说一句话。 • 生:看着老师一天天消瘦的面容,我们心疼极了。 • 分析: • (1)这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了哪些原则? • (2)体现了教学进程的哪些基本规律?为什么?
(三)快乐教学法
• • • •
快乐教学法的实施途径和基本要求是: 1.创设快乐的环境, 使孩子们乐于学习; 2 .激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 .重视帮助学生获得 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
(四)发现教学法
布鲁纳: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象科学家进行科学 研究那样,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 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具体步骤是: 1.教师选定要由学生自行发现的一个或几个一般原理; 2.建立问题情境; 3.组织提问或演示活动,以帮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 案; 4.组织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5.实施方案,得到一般原理式概念; 6.把新发现的一般原理和概念运用于实际。
具体步骤是:
• • • •
1.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 2.实施教学计划; 3.测定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 4.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 学习的机会; • 5.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即对已 确定的教学目标再进行一次强化。
思考题:
• • • • • • • •
1.你是怎样理解教学的? 2.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 3.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有哪些作用?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 的运用有什么具体要求? 5.教学过程的概念和本质是什么? 6.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7.如何正确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8.我国中小学的基本教学原则有哪些?贯彻的要 求是什么?
初中地理_第七章了解地区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
《了解地区》是湘教版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内容。本章内容较多,会考所占分值也比较多。复习课分2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复习东南亚、南亚和西亚。
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大部分学生在会考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学习非常刻苦认真,但是还有个别同学厌学情绪严重,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受“学习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对这类学生,要多和他们沟通,交流,多关心他们,并与班主任结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注重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如各个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等及空白地区图,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解决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复习课课堂容量较大,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轻松、直观的学习,掌握知识。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本章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际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查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育学第七章教案
标题:教育学第七章教案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过程,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和个性。
本文将针对教育学第七章的内容,设计一份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了解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2. 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分析和评价不同教育模式的优缺点;4. 思考和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教育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教育的定义和目的;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3. 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分析;4. 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学生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章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并分享意见和观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分析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教育实例和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本章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引入阶段:- 介绍本章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并引发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和思考。
- 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教育实例,引发学生对教育问题的讨论。
2. 探究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实践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分析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探讨如何改进现有的教育模式和制度。
4. 总结阶段:- 对本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七章_课堂教学
塑料是不导电的
通过特殊处理,塑料能导电。
不确定性,推陈出新
米从哪里来? 比米更重要的是什么?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 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 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 望他们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 更新知识的能力。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归类分析法——确定分类标准后把实现教学目标 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 内容的范围。
图解分析法——用图表揭示教学内容的联系
辨认圆 锥体的 图形或 物体
确定圆 锥体的 高(h)
确定圆锥 体底面半 径或周长 (第三步)
用圆面积 公式计算 圆锥体底 面积(s) (第四步)
将求得的s、h 值代入公式 V=1/3 sh 计算圆锥体的 体积
【案例】画线
反馈和强化 桑代克曾经做个这样一个试验,蒙住被试 的眼睛,让他画一寸长的线段,但是对他 画出的线段不给予评判,这样被试画了 3000多次,一点没有进步。因为得不到反 馈信息,他没有办法完善自己的行为,所 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加涅的认知指导说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说。 基本观点: 1.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 2.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学习是突然领悟和理解的 过程。 3.学习是信息加工过程。 4.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它的整体,整体理解有问题,就很难实现学习 任务。 5.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 会出现学习。 基本特点: 重视智能的培养;注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
认知技能分类: 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
第七章 课堂教学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体系
(一)直观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 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 的矛盾而提出的。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 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 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 3.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 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 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 效果。
布鲁纳
布鲁纳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在教材 的编写中应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教 学必须让学生理解基本结构。 发展学生的智力 发现教学法
奥苏伯尔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应是有意义学习,意义 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新材料与原有的 认知结构发生实质性的联系 . 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4人本主义学习及教学理论
二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哲学 伦理学)和心理学。 (伦理学)和心理学。 教学形式阶段: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 教学形式阶段: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 后被发展为五段:准备、提示、比较、 后被发展为五段:准备、提示、比较、概 括、应用。 应用。 凯洛夫 凯洛夫
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1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 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 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 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育学第七章
(二)教学的定义
(1)最广义的理解。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至生 活本身都是教学。
(2)广义的理解。是指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目的、有领导,经常而 全面的影响。
(3)狭义的教学。是指教育的一部分和基本途径。它以传授和学习 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以此对学生的身心施行多方面的影响。这是 教学的主要特征。
就忽略了教学过程本质的其他特点。
3.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 心理学家罗杰斯。他提出了教学中的情感 因素问题,并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 动力。这一学说,对传统教学本质观是一 个冲击。 4.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 。
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是60 年代在德国产生的。它的提出者是弗兰克 和库贝。他们认为,教学是一个对学生进 行行为控制与行为管理的过程。控制论与 信息论是分不开的,教学控制系统对学生 行为的控制过程也就是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认识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学生的认 识过程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表现 出不同的规律性。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 矛盾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教学认识 客体对象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一般表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 知识和运用知识这样一个序列过程。
四个阶段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彼
2.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并不是彼此孤
立,互相对立,而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一方面智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的掌握
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确保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是发挥教学的教育功 能的重要保证。 (二)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三)充分利用良好的班集体的教育力量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和思想水平
第七章:课堂教学
刘朔
讲师
鱼就是鱼(Lionni,1970)
• 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 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 上朋友。在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便跳上陆地。几 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青 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故事 书呈现了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的东西的描述所作 的图画表征: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 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 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者乳 房的鱼。
•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教 学
教 育
•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途径 作为教育途 径的教学
刘朔
讲师
教学的功能
• (1)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刘朔
讲师
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教学思想精华 《学记》、《论演说家的教育》、《论语》┅ “教学半”——《尚书兑命》 上学为教(xiao),下学者,学习也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孔子“启发式原则”
刘朔 讲师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定义 斯卡特金、 布鲁纳、 王策三、李秉德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 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 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 智慧潜能、陶冶个体得到的性格,使每一个学 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
刘朔
讲师
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
• 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
重现整体性与发现式的学习。
•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
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学习,他对教育的全部探讨, 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这种渴望学习天性上的,提倡促进自由学 习的方法。
第七章 体育课堂教学教案
从教育学上看,“课堂”是学校体育进行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是一种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即什么是体育课堂有效的活动,怎样进行体育课究的有效活动。研究体育课堂教学目的需注意以下5个方面:
1.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决策,探寻可能发生的,产生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认识和知识。
(4)体育课堂信息结构优化,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使教学信息传递迅速、反馈及时,师生活动积极,协调配合。
(5)体育课堂练习结构优化,指规定练习内容、练习方法、练习步骤,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
第三节 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是指教师和学生也完成课堂指定的教学任务,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方式。从历史上看,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组织形态,可分为按自然班级上课的班级授课和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教学两种形式。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两种。
二、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秩序的组织与管理
一节好的体育课,既要有约束又要有自主,要做到约束合理,自主适当就需要靠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进行调控。
(二)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1.在不同教学目标下的不同课型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
(1)在新授课中,教学任务以学习新技术为主,教学的组织以讲解和示范为主。 (2)在复习课中,教学任务以熟练技能为主,教学的组织以练习和素质锻炼为主。
(1)同质分组
所谓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上大致相同。
(2)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学生在体能和运动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课堂教学
一、教育术语解释
1.教学: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3.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的不同,但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和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5.系统分析模式:系统分析模式是在借鉴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基础上形成的.它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强调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产出过程及系统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借此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
6.目标模式:又称系统方法模式,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迪克和科瑞提出的.基本程序有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等九点,呈直线型。
7.过程模式:过程模式是由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肯普提出的。
这一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设计步骤是非直线型的,设计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从整个设计过程的任代何一个步骤起步,向前或向后、灵活、实用,教学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有侧重地设计教学方案。
8.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9.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
它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
10.教学设施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设计,一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二是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11.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选择题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起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美德”的传统,其基本主张是( ABC )
A.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B.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C.科目本位的教学过程
D.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基本主张有( ABD )
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C. 师生关系的品质
D.程序教学的方法
3. 认知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ABC )
A.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C.学科知识结构
D.并轨制
4.强调完善人格的道德教育,并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亚里士多德
5.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
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措施设计
D.教学时间设计
E.教学评价设计
6.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ABC )
A.系统分析模式
B.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结果模式
7.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三类:(ACD )
A.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B.操作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C.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D.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8.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以下四个因素:( ABCD )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情境或条件
D.表现水平或标准
三、判断题
1.教育性教学是夸美纽斯教育学的核心,他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并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论,即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
错误。
提出这些观点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2.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指示,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是它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指示。
错误。
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指示,它与陈述性知识的主要区别是它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指示。
3.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
(√)
4.讲述有两种功能:一是说明是什么或怎样做,二是解释原因,在讲述时,为提高效率,应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学生呈现尽可能多的新知识。
错误。
在运用讲述策略时,应当效率与效果兼顾,不宜在过短时间内呈现过多的知识.应当注意在讲述的同时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避免课堂沟通的单调和气氛沉闷.
5.在教学中,一般较为常见的是小组讨论,有研究表明,讨论一般以16人左右最为理想。
错误。
小组讨论,一般以5-8人左右最为理想。
6.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和布里格斯提出了过程模式应遵循的十个基本步骤。
错误。
加涅和布里格斯提出了系统分析模式应遵循的十个基本步骤。
7.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题,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水平的活动。
(√)
四、简答题
1.请谈谈当代“教学”的新理念的趋势
参考答案要点:
从重心转移的角度看当代“教学”观的变革主要体现为以下六大趋势:(1)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2.简述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及其基本主张。
参考答案要点: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1)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2)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3)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4)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3)程序教学的方法。
认知教学理论:提出认知教学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2)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3)学科知识结构。
(4)发现教学方法。
情感教学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1)教学目标。
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
(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4)师生关系的品质。
3.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并比较和分析教学设计三种模式的特点。
参考答案要点: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基本程序包括: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度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5) 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三种模式的优缺点:系统分析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简单,易于掌握和操作;目标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也最接近教师的实际教学,因此,这种模式设计过程系统性强,具体的设计步骤环环相扣,易于操作。
过程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灵活、实用,教学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有侧重地设计教学方案。
五、论述题
1.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实际,谈谈你对课堂教学策略的认识
(略)
六、尝试实践
1.选择一节课,记录、分析,并小组讨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