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途列车的影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路”三年

——评最佳纪录片之《归途列车》

如果耕几亩薄田可以养活一家,那么哪个青壮愿意背井离乡去卖苦力;如果织几匹纱布足以相夫教子,那么哪个女子愿意抛头露面去干粗活;如果读几年初中能够改变命运,那么哪个孩子愿意叛逆离家去做童工?男耕女织的封建生活已经适应不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为了生计,多少青壮得抛妻弃子往外闯,多少老弱得孤苦伶仃守家中?有那些个幸运的,一年能回家探亲一次,辛苦个几十年,便可以风光地在家里建个房子;有那些个不幸的,数年都回不得一次家,到头来钱没赚到,剩下一纸噩耗还要托人带回乡……

我们把这些离乡进城干苦力,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儿称为农民工。范立欣所导演地长篇纪录片《归途列车》,便真实纪录了三年来,四川回龙村的农民工张昌华夫妇回乡过春节的一段辛酸历程。

一.精心安排,震撼开场

《归途列车》是在春运的大背景下拍摄的,所以影片的开场便是2008年年初广州火车站的场景,各式五彩缤纷的雨伞,随波而行的人潮人流,嘈杂的吵闹声中,配合着“中国有1.3亿外出务工者,他们只在每年的春节返乡,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人口。”的字幕可谓足够触目惊心。这么震撼的开场效果,正正显示出了范立欣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因为纪录片跟故事片不同,一般反映的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现实场景,无法像故事片那般靠特技或者剧情去吸引观众,所以一

个好的开场是十分重要的。在范导演以及摄影组的精心剪辑选录下,《归途列车》的开场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无论是雨伞缤纷的色彩,还是汹涌互相推挤的人潮,真实的嘈杂吵闹声,都能一下子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

二.真实纪录,两地奔波

一阵急促的列车启动铃声响过后,长长地列车缓缓远行,消失在火车站的轨道上,影片的时间也回到了2006年的冬季,地点来到了广州的一家制衣厂,此处影片时间以及空间的过渡显得十分自然,让人无从挑剔。制衣厂的空气里漂浮着布絮与灰尘,缝纫机发着嘈杂的声音,桌子上两个婴儿却正在熟睡,而影片的主人公张昌华夫妇也在此时进入荧幕。坐在缝纫机前低头车衣的张昌华,映入镜头的是他那焦黄的脸,瘦弱的身材,有力的双手;本来女子以白为美,但映入屏幕的陈素琴却是一身黝黑的皮肤,遍布晒斑的脸蛋,满布老茧的双手。影片并没有用字幕来解说主人公的身份,却用真实的画面来反映,观众从张昌华夫妇的样貌以及打扮上,也能够看得出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现状并不乐观。

影片不仅沿用张昌华夫妇的真名,而且亲自到他们工作的制衣厂去抓拍他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可谓把纪录片纪实性的特点发挥地淋漓尽致。制衣厂是真实存在并处于运营状态的,老板对纪录片又一无所知,而张昌华夫妇与工友们并非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那么如何让厂里同意接受摄影组的拍摄,令工人们习惯于镜头前正常地工作,真实地反映自我的思想,敢于在镜头前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这些都是拍

摄所要面临的必要问题。而影片全程放映过程中,不仅重要人物之间的对白真实自然,而且抓拍到许多细节,录得许多反映影片主题的重要对话,足见摄影组把问题都已经处理得当。影片的成功,离不开这三年来花费过大力气给工厂人员做各种思想工作,并且日以继夜长时间在制衣厂跟踪拍摄,软磨硬泡让大家习惯镜头的存在的导演与摄影组的工作。

说到最令张昌华夫妇挂心的,自然是留守家中的老人以及一双儿女,大女儿张琴今年刚好要升初中,儿子张洋也还在读书,于是镜头顺理成章地转到了四川省回龙村,也就是张昌华的老家。我们见到了留守村中陈素琴的母亲,年近古稀的老人本来应该安享晚年,而她还得照看着一双孙子的起居生活,洗衣煮饭肯定没少操劳。镜头前的张琴,张洋跟母亲一样有着黝黑的皮肤,养猪,掰玉米,小小的年纪做起农活来显得轻车驾熟,显然没少帮外婆的忙。两地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些镜头都是实地而拍的,为了影片的真实性也为了丰富影片内容,摄影组便不得不跟着张昌华夫妇于广东、四川两地之间来回奔波。

提着行李在人来人往中拥挤固然辛苦,但摄影组们拿着摄相机紧跟张昌华夫妇其后,影片中为了表现春运辗转的场景,有不少镜头是在车站里抓拍的,有长时间在车站里排长队等候购票的镜头,也有跟着人潮往站台拥挤的镜头,更有车厢车门里半天挤不上的镜头,其中既要确保画面真实清晰,又要注意掩饰镜头,以免引起误会与混乱的艰难也可想而知。三年来,范立欣与摄影组一路上跟着张昌华夫妇一

起买票、进站、挤火车、乘船,彻底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也成功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尊重,这也是《归途列车》纪录片能顺利并且摄制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独立录音,独特角度,独白对话

经摄影师孙少光介绍:“影片使用了录音分离的系统,给予了录音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在摄影师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主动录制,在这个片子里,声音对故事情节的完整提供了不少帮助。”影片中擅于用语音与对话来反映现实,如讲到春运回家难的时候,导演就选取了张昌华夫妇与工友们吃饭时的聊天的录音:“火车站没有票了,代售点也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放票!”,“今天都十号了,在车上还要坐个两天”等,这些录音不仅充分显示出了影片的真实性,更是借机折射当代中国社会,丰富了影片的内涵。

该影片还擅于借用各个独特的角度来展现各种矛盾,为影片后续事态发展埋下伏笔,如片中陈素琴在共用电话亭给女儿张琴讲电话时,当问到学习成绩一般还有说要迟点回家过年时,张琴直接挂掉母亲电话的镜头。很久没见母亲,理应有很多家常要聊,但片中的几个电话,她们父女,母女间基本都是没说几句就相对无言了,挂母亲电话更把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张琴,对久未归家并对姐弟二人缺少抚养的极度不满,用这种手法来表现张昌华一家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切实又婉转,为后续矛盾的爆发做了很大的思想铺垫,让影片过渡自然,爆发矛盾的时候也不会显得突兀。

影片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当数张昌华一家各种独白与对话的镜

头,极为生动地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在观众眼前。如张琴决定独自离家前往新塘打工时的在外公坟前的独白:“你知道的,我不想见到爸妈,与爸妈关系又不好……”以及在新塘打工时与宿友的对话:“打工虽然累,但有钱用,在学校还要找父母要钱,学校又跟笼子一样,哪里都去不得。”不仅表现出张琴跟父母的生疏关系,更轻轻带出张琴离家打工的原因,表现她内心深处的想法。

还有影片的临近落幕,张昌华夫妇决定让陈素琴回家照看儿子张洋时,陈素琴说道:“我也想留家里带孩子,可你一个人赚钱给一家子用,怕你给累倒了。”张昌华闻之失言,一会后才说:“回去后,少种点田,粮食够吃就行。”一段简短而又朴素的对话,却把张昌华夫妇16年来相依为命的感情,深深地体谅与关怀的不舍之情,单纯而又朴实的只想养家糊口的愿望,为了培养孩子放弃一切的决心表现了出来,让观众听之泪落,闻之动容,配合那车站依旧行色匆匆的春运人流的镜头,让人深思,春节到底是聚还是散?春节能过得自在的,大概只有那些衣食无忧的稚儿吧。

范立欣导演及其剧组用三年时间,辗转跟着张昌华一家一路的进行拍摄,一录就是一千多天,不说影片拍摄得如何成功,光是这种长时间融入社会底层的精神与坚持,已经让我肃然起敬。多次观看《归途列车》后,觉得它被尊为“最佳纪录片”的荣誉是实至名归的,它那真实而又自然的画面,独特而又全面的视角,真挚而又朴实的情感,深刻诠释了在当前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像张昌华般的农民工们的无奈生活与家庭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