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读书笔记 生命的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对外部情况不感知,当然更危险,但感知更多往往也更苦恼。
常言说:无知无畏。
反之,多知多畏,多知多优。
我们继承了祖先悲观与审慎的解释方式,在远古残酷的生存竞争中需要如此,但现在的生活已经远离零和博弈,没有那么残酷,因此“解释”可以向乐观的方向调整。
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
第一,注意力。
他说: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
第三,有即时的回馈。
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
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可以造就心流的活动中必有挑战,且挑战应该是动态的,即当挑战与你的技能匹配时,有了心流。
当挑战的目标大大高过你的技能时,将产生焦虑,此时应降低挑战目标。
当你的技能高过设定的目标,继续持续这种活动将产生厌倦,便要提升目标,以求挑战和心流的持续。
正是在技巧提高、目标上调整的过程中,当事者感受到了成长的乐趣。
此为幸福之真谛。
集中注意力是造就心流的关键。
而凝聚注意力需要一个目标。
米哈里说:获得最优体验的手段,“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用……每个人必须自行从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米哈里问读者:什么是自得其乐?他自己的回答是:“就是’拥有自足目标的自我‘自得其乐的人,主要目标都从意识评估过的体验中涌现,并以自我为依据。
”拒绝外部奖励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內奖”,即选定你的目标,在追随目标的努力中,获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长的乐趣,这就是內奖,就是自我激励。
米哈里还提出了“自成目标”的概念,即目标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而非做这件事情的报酬,尽管有时也存在报酬,有时也有社会效益。
米哈里说:“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却变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
”“登上山顶之所以重要,只因它证明了我们爬过山,爬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标”体育具备早就心流的最佳条件: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回馈,易学难精带来的上不封顶的挑战性。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感触颇深。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获得最优体验,也就是所谓的心流状态。
什么是心流呢?简单来说,心流就是人们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时,那种沉浸其中、忘我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效率极高,而且能感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揭示了心流产生的条件。
首先,清晰的目标是关键。
当我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是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进入心流。
比如,一个喜欢写作的人,给自己设定一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文章的目标,这个目标明确且有一定难度,就能激发他全身心投入。
其次,即时的反馈也不可或缺。
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就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保持专注。
就像玩游戏,每一个操作都能立刻看到结果,这种即时反馈让人欲罢不能。
此外,能力与挑战的平衡也很重要。
如果挑战太高,我们会感到焦虑;如果挑战太低,我们又会觉得无聊。
只有当挑战与我们的能力相匹配,并且略高于我们现有的水平,我们才会全力以赴,进入心流。
那么,心流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工作中是最常见的。
当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时,往往会进入心流状态。
这时,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休闲活动中,也能体验到心流。
比如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仿佛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喜怒哀乐;或者进行一项喜欢的运动,如打篮球,在赛场上与队友默契配合,为了胜利而拼搏。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因素干扰,难以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过多的外界干扰,如手机的各种消息通知;内心的杂念,如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担忧;还有不良的时间管理,导致任务堆积,压力过大。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的心流体验呢?首先,要学会专注。
减少外界的干扰,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核心概念心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它像是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
精神熵用于衡量意识的混乱程度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有序的意识,也就是最优体验在最优体验种,意识形成良性的循环,注意力得到集中,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对外干扰事物的感知降低,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在秩序不佳的家庭里,孩子的大部分能量都浪费在层出不穷的谈判与争执,以及不让脆弱的自我被别人的目标所吞噬的自我保护上自我弗洛伊德,“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两者都算是“外界”。
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从社会制约下解放自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时时刻刻发掘每一事件中的回馈如果我们学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体验中找到快乐与意义,社会制约的重担就会从肩上自动滑落。
当奖赏不再受外在力量管制时,权力就回到了个人手中。
再也不必为追赶不到的目标而孜孜以求,或是在每个无聊的一天告终时,盼望明天会更好;再也不必为遥不可及的奖励受尽折磨,而可以真正开始充实人生。
但光是放纵本能的欲望,并不等于摆脱社会制约,我们还得超脱肉体的欲望,学习控制心灵。
在复杂社会中的求生,最好的方法是不以社会的奖赏为念,试着以自己所能控制的奖赏取而代之。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完全放弃社会认可的每一项目标;相反,我们要在别人用以利诱我们的目标之外,另行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
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不论它的本质,不论它来自何处,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
关键过程对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如。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心流》读书笔记心流是指在某个活动过程中,恰好融入其中,全神贯注,感受时间流逝的停滞,完全投入其中并且享受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通过对《心流》一书的阅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心流的概念及其对个人成长和幸福的影响。
以下是对每个章节的详细细化: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心流的概念和重要性,作者提出了通过心流来实现真实满足感的理论。
第二章:理论的基础作者详细解释了心流的理论基础,包括流体经验的特征和心流的元素,以及实现心流的条件和要素。
第三章:心流的境界本章描述了心流状态的境界,从心流的体验中得到的乐趣和满足感,以及心流境界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重要性。
第四章:心流的产生作者介绍了心流的产生过程,包括挑战与技能的平衡,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心流体验。
第五章:工作中的心流本章讨论了心流在工作场所的应用,如何通过调整工作环境和任务来促进员工的心流体验,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第六章:学习中的心流作者探讨了心流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包括如何创造适合心流体验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第七章:生活中的心流本章讨论了如何将心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兴趣爱好和娱乐活动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第八章:心流的心理学作者介绍了心流的心理学理论,包括注意力、意识和自我感知等方面的心理机制与心流的关系。
第九章:心流与人类发展本章探讨了心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成长、创造力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影响。
结语通过阅读《心流》一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心流体验。
通过追寻心流,我们可以实现真实满足感和持续的成长。
附件:- 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不涉及法律名词和注释。
《心流》读书笔记6篇
《心流》读书笔记6篇《心流》读书笔记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流》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流》读书笔记1 最近用三天时间仔细阅读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英文原版名称为“flow”,此书的副标题为“最优心理学体验”。
书中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智慧的光芒,也解答了好多困扰我多年的心理疑问,更是一本能够提升我们生活幸福感的指南。
”心流”一词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并且在做完这件事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给大家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体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打球、游泳、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
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案例来阐述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的状态,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如何进入心流状态,获得最优的体验。
下面就选取书中的一些有启发之处与大家分享。
1、为什么幸福感如此的难能可贵?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要从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异说起。
其他动物的心灵只能容纳环境中确实存在的,并且与自身切身相关、靠直觉判断的资讯。
比如一只饥饿的老虎智能注意到猎物的资讯,而一只吃饱后的老虎则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温暖的阳光上面......除了人之外,其他动物都不会自作自受,它们的进化程度还不足以感受悲伤、沮丧这些复杂的情绪,只要没有外在的干扰,它们就能保持自身的和谐稳定,体验到人类所说的“心流”。
而人类的神经系统过于发达,这无疑有利于我们的生存,但却也是我们感知更多苦恼的罪魁祸首。
也可以说,自然选择出的生理机制只是服务于人类的生存繁衍,从来没有考虑过增加幸福感。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心流》这本书是由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著,它让我对人们内心的体验和幸福感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世界。
心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时,那种沉浸其中、忘我投入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还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书中提到,心流产生的关键在于挑战与技能的平衡。
当挑战过高,超过了我们的技能水平,我们会感到焦虑;而当挑战过低,技能远超所需,我们则会感到无聊。
只有当挑战与技能相匹配,或者挑战略高于技能,我们才有可能进入心流状态。
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很多时候,我感到疲惫或者无趣,是不是就是因为没有找到这种平衡呢?比如在工作中,如果每天只是重复简单的任务,没有任何新的挑战,时间一长,自然会觉得乏味。
但如果突然接到一个难度过高的项目,又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焦虑不堪。
然而,当我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技能水平,主动去寻找适度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来应对挑战,就有可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心流。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如果书中的内容既不过于简单,让我们觉得毫无收获,又不过于深奥,让我们难以理解,我们就可能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
又比如进行一项喜欢的运动,如篮球、瑜伽等,如果难度和自身的能力相匹配,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心流不仅能让我们在当下感受到快乐,还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心流状态中,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敏捷,创造力也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这种状态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技能边界。
而且,经常体验心流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更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难以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无处不在的电子设备,频繁的社交活动,以及内心的浮躁和焦虑。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叫《心流》。
读完之后,真的是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书里提到的“心流”状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比如说,我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周末,外面下着小雨,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准备好好画一幅画。
我先把画纸铺好,把各种颜料都整齐地摆放在一边。
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想要画一幅雨中的城市街道。
我拿起画笔,蘸上颜料,先从天空开始画起。
我想要那种阴沉的、乌云密布的感觉,所以用了深灰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
每一笔下去,我都特别专注,眼睛紧紧盯着画纸,心里想着怎么能把那种压抑的氛围表现出来。
画着画着,我完全沉浸其中了。
周围的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我只感觉到画笔在纸上滑动的触感,还有颜料的味道。
我不停地调整颜色,一会儿觉得这个地方颜色深了,一会儿又觉得那个地方的线条不够流畅。
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我都没有感觉到累,也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当我终于画完最后一笔,放下画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脖子都酸了,腿也麻了。
但是看着眼前的这幅画,心里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就是一种心流状态啊,在这个过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画画这件事情里,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干扰,完全享受其中。
再比如说玩游戏的时候,有时候我会玩那种解谜的小游戏。
有一个关卡特别难,我怎么都过不去,但是我就是不甘心放弃。
于是我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思考,尝试各种方法。
每一次失败我都不气馁,反而更加专注地去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我找到了通关的方法,那一刻的喜悦简直爆棚!我兴奋得差点跳起来,那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还有一次,我帮妈妈做饭。
妈妈说要教我做她最拿手的红烧肉。
我跟着妈妈一步一步地做,切肉、焯水、炒糖色、放调料、加水炖煮。
我特别小心地控制着火候,眼睛不停地看着锅里的变化,鼻子闻着那越来越香的味道。
整个过程中,我的心里只有这锅红烧肉,想着怎么能做得和妈妈做的一样好吃。
生命的心流读书笔记
生命的心流读书笔记1 日常生活的构成生活——体验我们的日常活动分为三类:•生产类为了求得生存以及生活舒适而不得不做的事情,人们会花1/4~1/2的精力在上面,占据了每周清醒时间的35%•维持类保持身体机能及维护个人财物•休闲类分为主动式休闲和被动式休闲。
运用它的最佳方式是用来学习。
但是现在会被三类活动消耗:媒体消耗、交谈、发展爱好等。
由上可见,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基本上脱离不了与生产、维持、休闲相关的体验。
生活的实际内涵即我们的举动和感受,这取决于思想、情绪以及我们对于化学、生理与社会运转过程的阐释。
米哈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经验取样法ESM(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即每两小时记录一次。
体验——离不开时间框架我们知道,生存即在行动、感觉以及思考过程中体验一切。
而我们体验生活的方式是休憩、生产、消费、互动的循环。
人的注意力有限并且还有日常的生产类维持类需要分一杯羹,因此我们体验世界的心力极为有限,生活相应地会呈现固定的形态。
体验的内涵——我们的选择诚然,体验离不开时间框架,时间将成为我们的稀缺资源。
体验的内涵决定我们的生活素质,如何分配或投资时间,则成为个人很重要的决定。
个人生活的绝大部分取决于一些先天条件如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并且由于人是群居动物,因而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但是,人的自主意志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为人类意识有着变通能力、动机或抉择能力,我们足以改变结局。
万事皆可能反其道而行,除非我们能够自己掌稳方向,否则生命必沦为外力所控,转而追求不相干的目标。
每日生活的总和就在于我们决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我们需要相信:做决定的是我们自己。
美好生活研究美好生活的三个假设:•前人的真理是当时的观念以及言语表达,今人要不断探讨,重新阐释,以适于今天。
•科学是反映真相的最可靠途径。
•追寻生命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以现有的能力来理清历史的真相,追寻未来的可能性。
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掌握经验的塑造力量,探明现实中的需求、潜在挫折。
心流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心流》读书笔记早早就看完了这本心流,一直没有来得及做个总结,这本书看过很多人推荐,我也带着一个比较功利的心,企图从这本书中寻找到让工作更有乐趣,让生活充满幸福感的秘密,我也承认,最终我也没有找到一个很靠谱的答案,但是总结总是要做的,说不定以后实践中又能想起一些妙处来。
说的这个心流的体验,我感觉和佛家讲的正念有点像,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你全身心的在体验那件事,比如吃橘子的时候,你的眼睛在观察橘子的形状颜色,你的鼻子在问橘子的气味,你的口腔在感受橘子的滋味,心无旁骛的全身心的投入,那就是正念,而书中描述的心流体验也正是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在一件事上,但是如果真的要做到佛家所说的任何一件事都保持正念是很难的,但是发掘自己潜能,培养属于自己的心流体验是可以做到的。
记得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次心流体验,高一的时候,在班级里流传这一本封面和汉语小词典差不多的《金庸武侠全集》,为了隐蔽,把书按照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分了开来,夹在真的汉语小词典里看,这样就算老师看到了也不怕,随手翻几页,就可以隐藏过关了。
我当时记得我大概花了一天还是两天时间(因为是19年前的事情,细节上记忆没有那么清楚,也许是三天),看完了《天龙八部》,我查了一下,天龙八部有150多万字,很难想象自己在那么短的时间全部看完。
我现在记得的是那时候,上课我在看书,下课我在看书,别人吃饭我在看书,别人上厕所我也在看书,在看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置身武侠世界,感知不到外界时间的变化,在整个看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就是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书看完之后,还有强烈的失落,至那以后,也有对一些事情的痴迷,但好像再有没有过那么神奇的体验了。
心流体验好像是偶然的,但其实按照作者米哈里的调查,其实这种心流体验其实是可以刻意的制造和培养的。
我们身体的感官可以形成心流:各式各样的运动的乐趣、欣赏摄影作品或者画作的视觉之乐、聆听优美旋律的听觉之乐、享受好吃食物的味觉之乐、完美又和谐的性爱之乐。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深受启发,让我对生活和内心的体验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提到,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种体验并非偶然所得,而是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去创造和追寻的。
比如,我们在从事自己热爱且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就像一位热爱绘画的人,当他面对一张空白的画布,心中充满了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每一笔、每一划,都是他内心世界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他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这便是心流。
又比如一位热衷于编程的工程师,在解决一个复杂的算法问题时,不断地尝试、调试、改进。
当最终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时,那种喜悦和满足感无法言表。
在这个专注的过程中,他也进入了心流状态。
心流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当下的愉悦,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经常体验心流时,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因为在这些时刻,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同时,心流还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焦虑和疲惫。
而心流体验就像是一片宁静的港湾,让我们暂时逃离生活的喧嚣和纷扰,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然而,要进入心流状态并非易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目标就像是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我们很容易在行动中迷失,难以集中精力。
其次,我们要让自己的能力与挑战相匹配。
挑战过高,容易让人感到沮丧和无助;挑战过低,则会让人觉得无聊和乏味。
只有当挑战与能力适度平衡时,我们才有更大的可能进入心流。
此外,及时的反馈也是关键。
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如果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和进展,就能更好地调整策略,保持专注和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心流体验。
比如阅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的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疲惫、焦虑和迷茫,仿佛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然而,有一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一种能够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忘却一切烦恼、达到极致体验的状态——心流。
这本书就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著的《心流》。
心流,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忘却自我、忘却时间,并且从这个活动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种状态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阅读、写作、绘画、运动等等。
书中提到,心流产生的关键在于挑战与技能的平衡。
当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略高于我们所拥有的技能时,我们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挑战。
这种适度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会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
反之,如果挑战过低,我们会感到无聊;而挑战过高,又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和沮丧。
例如,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学习下棋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一开始,他们可能会因为不熟悉规则和策略而感到困惑和受挫。
但随着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他们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能够应对一些简单的棋局。
当他们面对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时,就会进入一种高度专注的状态,每一步棋都经过深思熟虑,完全沉浸在棋局之中,这便是心流的体现。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心流体验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目标就像是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一个清晰、具体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能够激发我们的动力,让我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行动中。
其次,我们要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干扰所分散注意力。
比如,一边工作一边刷手机,或者在学习的时候想着其他的事情。
要进入心流状态,我们就必须摒弃这些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事情中。
再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应对挑战的能力。
只有当我们的技能与挑战相匹配时,心流才更容易产生。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环境对心流产生的影响。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这本书,深受启发,让我对如何获得幸福和内心的满足有了全新的认识。
心流,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并且能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书中提到,心流产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所从事的活动与我们的技能水平之间的平衡。
如果活动的难度过高,我们会感到焦虑;而难度过低,则会感到无聊。
只有当活动的难度与我们的技能水平相匹配,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时,我们才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以玩游戏为例,一款设计良好的游戏通常会逐渐增加难度,以适应玩家不断提高的技能水平。
当我们刚开始玩时,可能会觉得简单,但随着关卡的推进,难度逐渐增大,我们需要不断地运用策略和技巧才能通关。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就会体验到心流。
工作中也同样可以产生心流。
当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所需的技能,同时面临适度的挑战时,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忘记周围的一切。
比如一位优秀的程序员,在解决一个复杂的编程问题时,可能会沉浸其中数小时,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直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的就是心流带来的满足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难以进入心流状态。
一方面,外界的干扰太多,比如手机的各种消息推送、社交媒体的诱惑等,让我们难以集中注意力。
另一方面,我们可能没有找到真正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事情。
为了能够更多地体验心流,我们需要学会创造条件。
首先,要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
目标就像是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其次,要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会获得成就感,从而更有动力继续前进。
再者,要学会排除干扰,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专注的环境。
比如在工作或学习时,关闭手机、电视等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设备。
心流不仅能让我们在当下感受到快乐和满足,还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这本书,深受启发,让我对生活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在书中指出,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并且在事情完成后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那么,心流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清晰的目标是关键。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就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这会让我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比如,在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我们清楚地知道要得出最终的答案,那么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思考。
其次,即时的反馈也非常重要。
就像打游戏,每一个操作都能迅速得到分数、等级提升等反馈,这让我们能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保持专注和投入。
如果在学习中,老师能及时给予我们作业和考试的评价,我们也能更好地进入心流状态。
再者,挑战与技能的平衡也不可或缺。
挑战太大,会让人感到焦虑和无力;挑战太小,又会让人觉得无聊。
只有当挑战与我们的技能水平相匹配,或者稍微高于我们的技能,促使我们努力提升自己去应对时,心流才更容易产生。
心流不仅在个人的活动中产生,在工作中也同样如此。
当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觉得这份工作有意义、有价值时,就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一位设计师,为了完成一个满意的作品,不断修改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忘记吃饭、忘记休息,完全沉浸在创作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难以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无处不在的手机信息、社交媒体的诱惑等等。
所以,为了能更多地体验心流,我们需要学会排除这些干扰。
给自己设定专门的工作或学习时间,关闭不必要的通知,创造一个安静、专注的环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当我们从事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更容易全身心投入,进入心流。
比如喜欢绘画的人,在作画的过程中往往能体验到心流带来的愉悦。
心流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让我们在当下感受到快乐和满足,还能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技能。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心流》读书笔记1、简介心流是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人在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时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心流的状态下,人们会感到忘我、专注、乐在其中,完全沉浸在活动中,不再有时间感和自我意识。
2、心流的特征- 高度的专注力:在心流状态下,人们能够完全集中注意力,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当前的活动中。
- 挑战与技能平衡:心流状态需要人们面对一些适当的、与自己技能相匹配的挑战,既不会让人感到过于轻松,也不会让人感到过于困难。
- 清晰的目标:在心流状态下,人们会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从而有动力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 即时反馈:在心流状态下,人们能够及时获得活动的反馈,从而根据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保持心流状态的延续。
- 自我意识的丧失:在心流状态下,人们往往会丧失对时间的感知和自我意识,完全沉浸在活动中。
- 快乐和满足感:心流状态下的活动给人带来乐趣和满足感,使人感到快乐和幸福。
3、实现心流的方法- 设定明确的目标:要实现心流状态,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 提供即时反馈:为了保持心流状态的延续,需要及时得到活动的反馈,可以通过设定里程碑、奖励自己等方式来实现。
- 创造有挑战的环境:心流状态的实现需要适当的挑战,可以通过提高任务的难度、增加自身技能来达到。
- 专注力的训练:提高专注力是实现心流状态的重要条件,可以通过冥想、专注训练等方式来增强专注力。
- 寻找适合的活动: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活动可能会有不同的心流体验,需要找到自己喜欢且适合的活动来实现心流状态。
4、心流的应用领域- 工作领域:心流状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使人们更加快乐和满足。
- 学习领域:心流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使学习更加高效和有趣。
- 运动领域:心流状态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使人们更加专注和投入。
- 艺术创作领域:心流状态能够激发创造力,促使人们在艺术创作中达到最佳状态。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通用7篇)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通用7篇)《生命的心流》读后感(通用7篇)《生命的心流》读后感1作为心理学家的作者其创作思路来源的背景为上世纪60—90年代高速发展的美国,与当下的我们时代情景非常接近,物质上的乏逐步消除后,在心理层面的幸福感慢慢被个人与家庭所重视。
“设定目标,运用心智,开启幸福潜能”是作者的用意,而本书的主题心流体验其状态为:心,意,念协调一致,神智专注,和谐流畅的精气神。
翻译者也试图将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进来,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沉浸其中,获得失去时间感的心流体验。
本书展开的思路与逻辑为,生活质量的体验感源于对工作、维持健康与生存、休闲(生产类,维持类,休闲类)三者的时间分配与投资,以及对应的三类社交形态(陌生人交际,家人交际,个人孤独)的时间分配。
得出的大概率结论为,个人生活绝大部分取决于性别,年龄与社会地位。
人际关系互动性,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目标性一致并且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才是良好的、正面的。
休闲不比工作令人快乐,工作也可以十分有趣的,比如具有创造性与专注力的工作。
被动式的休闲(不动脑子,不专注,被动参与)并不增加生活乐趣,主动式休闲(读书,思考,创造)才能达到自得其乐。
最后本书的结论为,了解自我,管理时间,设定目标,唯有动脑,用心地工作或主动式休闲,才能体会到心流体验与快乐。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2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寻找快乐的书。
显而易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个体差异的。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对自身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选择快乐的生活却是靠自身的自主性决定的。
这本书的重点是“心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事的灵感。
然而很奇怪的是,当我们放松下来看电视或者上网时,我们所获得的心流与感受恰恰是很少很少的。
但当我们拿起笔来工作或者学习是,我们获得的心流则是最大的。
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全神贯注,集中精神与我们所做的事上。
你会被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是受你追求目标的左右。
幸福在哪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读书笔记
幸福在哪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读书笔记幸福在哪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读书笔记《心流》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一部重要著作,甚至可以说是奠基之作。
积极心理学,一听名字就能感受到那种标举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姿势。
但毕竟是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跟鸡汤不同,不能光忽悠人要积极,要努力,“态度决定一切”一类鬼扯的话,还得给出来你如何积极,怎么才能积极的道理。
路数大概是这样:1.一个人能够积极起来的前提,即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对同一个客观事实给出更为积极更为乐观的解释,对一个事实更积极更乐观的解释,往往会给人更多的幸福感。
2.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好吃好喝,香车美女吗?明显不是,那些东西给人带来的刺激都是生物性的,转瞬即逝的。
这些欲望在被创造之初,就是为了刺激人类作为生物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如果,真的拿幸福做目标,幸福是什么,就很难被精准的确定下来,行动就注定是乱七八糟的。
3.所以,在这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幸福,是你去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附带而来的一种内心感受,他给这种体验一个名字——心流(flow)。
于是,从正面看,追求幸福,就得去获取“心流”的体验。
契克森米哈赖还从反面论述了人不幸福的原因:当周遭所有的事情和信息一股脑的涌入个体的生命,人是会崩溃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就是因为没办法甄别和择选能够进入自己生命的信息,才导致了精神的错乱。
对于信息与个体精神生活的关系,契克森米哈赖借用了物理学中的“熵”概念,并提出了“精神熵”的概念。
物理学中的熵理论大概是说:物体总是会朝无序的方向进行。
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负熵”的概念,大概是说:虽然物体总是会朝无序的方向进行,但是在生命体上却存在一种“负熵”的现象,也就是说,生命体会摄取无序而往有序的方向进行。
契克森米哈赖借用这个概念提出了他的“精神熵”的理论。
大概的意思是说,当外界的信息大量的涌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人就会出现精神生活上的无序状态,但是生命体的正常状态却是“负熵”的,这种信息带来的无序,天长日久就会造成个体精神生活的永久伤害。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生命的心流》是克西米尔·米哈尔基的一本心理学经典著作,它通过深入探讨人类幸福感的来源,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心流。
这本书从我的心灵深处触动了我许多。
在读完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并对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对心流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流是指在某一活动中全神贯注并享受其中的状态。
作者通过许多例子,说明了心流的条件和特点。
它需要有清晰的目标,挑战与能力匹配,迅速反馈,以及对任务的专注。
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时间似乎停滞了,人们完全投入其中,忘记了自我和环境的存在。
通过理解心流的条件和特点,我意识到自己平时并没有太多心流的体验,因为我很少能找到那种挑战与能力相匹配的任务,同时也缺乏对自己的专注。
读完这本书后,我决心要更加专注地生活,寻找自己的心流体验。
其次,我对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在书中提到,心流是在自我意识丧失的时候出现的,当人们完全投入到某种活动中时,忘记了自己。
他们不再关心自己的形象、评价和成就,只专注于活动本身。
在平日里,我们经常被外界评价和内心的焦虑所困扰,很难完全忽略这些干扰。
而心流状态的出现与自我意识的消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和追求幸福的新途径。
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时刻提醒自己要抛开自我意识,专注于当下的活动。
此外,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深度专注和自我超越。
深度专注是指人们完全投入于某种活动中,沉浸其中。
自我超越指的是人们在心流状态中超越自身,提升自我。
通过深度专注和自我超越,人们可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升心理幸福感。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认识到投入和超越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感到压力和疲倦,很少能够真正满足和成就感。
读完这本书后,我决心要更加深度专注,不断超越自我,寻找更大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生命的心流》这本书让我对心流的概念和心理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醒我要关注自我意识及时抛开评价和焦虑。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生命的心流》是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特米哈尔Csikszentmihalyi所著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类幸福感的理论,他称之为“心流”。
心流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活动中完全投入并且全神贯注的状态,往往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会感到快乐、充实和满足。
本书试图解释心流的本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追求心流的体验。
读完《生命的心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幸福和满足的理念。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探讨关于心流的概念、心流的特征及其影响,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心流的体验。
首先,我想讨论心流的概念。
心流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一个人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某个活动中,几乎忘记了时间和周围的环境。
在心流状态下,人们往往体验到充实、快乐和满足,并且感到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心流可以发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无论是工作、学习、运动还是艺术创作等等,只要这个活动能够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同时又能够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技能,就有可能出现心流的体验。
心流的特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作者提到了心流的九个特征,它们分别是:目标明确、集中注意力、即时反馈、感觉掌控、无意识自我、时间感失去、自我消解、困惑解开和增强意义。
这些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心流的本质和特点。
例如,目标明确意味着在心流状态下,人们往往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目标,这帮助他们保持专注和投入。
同时,即时反馈和感觉掌控让人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是有结果的,这促使他们不断努力和提高。
此外,时间感失去和自我消解使人们能够忘却自身并超越时间的束缚,进入一种无限扩展的状态。
心流对个体的影响非常重要。
从作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心流与幸福、满足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心流状态下的人们往往感到快乐、满足和充实,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有更高的认同感,并且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此外,心流还能够增强人的倾向和动力,促使人们挑战自己并超越自己的局限。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到迷茫、焦虑,仿佛在无边的海洋中漂泊,找不到方向。
直到我读到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犹如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束光,为我指引了内心的方向。
心流,这个概念初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当你深入理解,会发现它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心流就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完全沉浸在正在做的事情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忘记了自我的存在。
书中提到,心流产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所从事的活动与我们的能力之间的平衡。
当活动的难度略高于我们的技能水平时,我们会感到适度的挑战,从而激发我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达到心流的状态。
比如,对于一个刚刚学会下棋的人来说,如果让他与一位高手对弈,可能会因为难度过高而感到沮丧;但如果对手水平与他相当或者略高一些,他就会全神贯注地思考每一步棋,进入心流。
这种平衡的状态并非偶然可得,它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找和创造。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抱怨工作枯燥乏味,生活毫无乐趣。
其实,这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能够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活动。
比如,一个在流水线上机械工作的工人,如果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动作,很难体验到心流。
但如果他能尝试去学习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或者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创新,就有可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进入心流。
那么,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体验到心流呢?首先,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就像是灯塔,为我们的行动指明方向。
一个清晰、具体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和投入。
比如,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如果只是抱着随便学学的态度,很容易半途而废;但如果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在半年内通过某个等级的考试,就会有更强大的动力去坚持。
其次,要及时获得反馈。
反馈能够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成效,从而调整策略,不断进步。
比如,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他人的评价和建议,或者自己通过反复阅读发现问题并改进,就能够不断提升写作水平,更容易进入心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流读书笔记生命的心流读书笔记
第一次听到“心流”这个概念,就被这个词吸引了。
“心流的隐含意义,就是许多人形容自己最杰出时那份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生命的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回想你的一生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看书的时候突然豁然有解的感觉?有没有在演讲的时候突然如触电般得流畅?在工作的时候突然觉得行云如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事后回忆,仍能回忆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并且觉察到那一丝丝难以言说的自信与甜蜜?
对于这种状态,作者使用了“心流(Mental flow)”这个词汇,想象生命是一条欢畅的河流,那么此刻此刻的内心流动最澄澈、最丰盈。
内心秩序,精神熵。
处于心流状态的时候,内在秩序最稳定,此刻的精神熵最低,全部的生命能量被调用,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手头这一件事中。
熵是一个热力学概念,物理上一个隔离系统的混乱程度会自然而朝着混乱度高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引用于精神世界的话,精神熵就是一个独自的自我意识在外界各种冗杂的信息包围下,内在秩序会自发地向混乱、混沌发展,最终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的解体(内在失序,河道淤塞),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于是,就进入无聊、麻木、冷漠等宕机状态。
人为了维持自我的意识及专注度,会从事诸多活动,如工作、社交、阅读、学习、写作、恋爱、发展各种兴趣,来建构内心秩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根据作者的研究,对于许多人来说,许多人的出现心流活动的时机并不是在闲暇时候,而是在工作时候,比起闲暇时候,工作时间更多的给我提供了心流的出现的必要条件:1.适度的挑战;2.持续不断得投入。
可见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持和创造内心秩序,让我们觉得生活是充实圆满的。
而对作者来说,做浪费能量、痛心疾首、无所事事的事情,莫过于看电视了,看电视既不需要挑战,也不需要投入,当然没有心流可言。
而读书又是一个成本较低又能快速达到心流的方法之一。
“书看得越多,人的心流体验越多;看电视反之;常看电视少读书的人,心流频率最低。
”
随着科技的进步,闲暇时候也越来越多,但外界的信息冗余却也越来越多,许多不能自得其乐的人也越来越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大量的闲暇并不能都转换为乐趣。
如上几种活动,如工作、社交、阅读、学习、写作、恋爱、发展各种兴趣,这些需要投入精神能力并且需要不断成长的活动,可以不断创造建构内心秩序来抵销精神熵的干扰,并且达到一定的经验值,必然可以体会到那种水到渠成的心流状态。
而沉溺于感官之乐、看电视、上瘾、刷微博、刷抖音、玩游戏,诸如此类轻而易举,纯粹消磨注意力、不需要投入能量就能体验快感的活动,这些活动固然带来了短暂的振奋感,有助于防止即刻的自我解体,但却不能创造新的内心秩序,一定累积量以后,必然带来的是空虚-怅惘的恶性循环。
所谓的存在焦虑的问题,多少也存在内心秩序紊乱的问题。
在这个科技昌明时代,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需要直面自己的内心。
在这个无所事事的世代,培养一种爱好并且坚持一种爱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学习把精神专注于优美的节奏和和谐之中,意识的秩序才能建立”。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