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
国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国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什么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整个数学教学的效果。
(1)课堂互动不足。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和PPT,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课堂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结果记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题海战术。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布置大量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
这种做法使得学生陷入机械记忆的怪圈,难以培养起真正的数学思维能力。
(2)忽视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忽视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思路。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数学学习中,对概念的理解是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
(1)概念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授概念时,仅仅停留在定义的层面,未能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变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缺乏辨析与对比。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对相似概念进行辨析与对比,导致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难以准确把握概念的适用范围。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首先明确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这不仅仅是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不断演变和完善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数学教学理念、方法和教材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为培养数学人才和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国初期,我国数学教育以国外教材为主,课程设置较为传统,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机械计算的训练。
数学教学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但对于数学的启发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却缺乏重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比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我国加强了对数学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大力推进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和法规,明确了数学教学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从而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国也不断完善数学教材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国也加强了对数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了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通过不断加大对数学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支持,我国不断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改善了数学教学的现状。
我国还加强了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探索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学教学新方法和新技术,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还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
我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开放式教育实践,推进了数学教学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我国引进了数学竞赛教育,推动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开展了数学启发式教学和创造性数学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实施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为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中西比较浅谈
习 。这 种 教 学方 法 能 促 进学 生 积 极 开 动脑 筋 ,增 加学 习数 学 的快 乐 感 , 轻学 生 压 力 , 成 欢 快 的教 学 气 氛 。 减 造
而 促进 中学 教 学 方 法 的不 断 完 善 和发 腱 。
二 、 西方 中学 数 学 教 学 方法 的 异 同 中
2 8 4 老 区 建 设 0 02
L o QU J AN S A I HE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中西比较浅谈
●杨 谱
f 提 要 】本 文 以 中 西 方对 比研 究 来探 索数 学教 育 方 法 。 通过 对 中 西 中 学数 学 教 学 方 法 的对 比 , 出中 国数 学教 指
的状 况 。
工作方式 , 借助于这 些工作方式 , 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 , 技能
和技 巧 ,还 可 以形 成 他 们 的 共 产 主 义世 界 观 ,发 展 他 们 的 认 识 能力 。 ”
“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师 的一整套有 目的的动作 ,教师
通 过 这 些 动 作 组 织 学生 进行 认 识 活 动 和 实 践 活 动 , 学 生 掌 使
()培养学生的数学 意识与应用数学教育的思想存在差 3
异 。在 国 外 , 学 方法 注 意 培 养学 生 的数 学 意识 , 用 数 学 教 对应 教 育非 常 重 视 。 国外 非 常 注重 把 数 学 与 日常生 活 、 见 所 闻 所
1 .中西 方 中 学数 学教 学 方 法的 相 同点
述 :教学 方 法 是 指 教 师 和 学 生 在 教学 过 程 中 ,为 达 到 一 定 的
教学 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 ,共同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方
法、 式 、 骤 、 段和技术的总和。 方 步 手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改革。
数学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建国以来的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探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变迁。
建国初期,我国数学教育以“数理化”为主导,注重基本概念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重视基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给学生灌输数学公式,进行机械式的计算训练,这种教学方法传承自西方的数学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
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数学教学开始引入了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从单一的计算和公式应用,逐渐向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转变。
数学教学开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开始向国际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开始引入一些新颖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建模训练。
在教学方法上,也逐渐引入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一历程中,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经历了从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到注重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转变。
数学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也将会朝着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向不断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学人才做出贡献。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许多成果。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三个方面,对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
数学教学方法方面,建国初期的数学教学以传统的讲授模式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口头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开始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数学教学方法,例如美国的课堂教学、研究式学习等。
这些新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编写方面,建国初期的数学教材往往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整合国内外优秀数学教材资源,编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加入了更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中学数学教材编写中,加强了数学的逻辑性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数学教材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教师培训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中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建国初期,我国数学教师普遍水平较低,教学方法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的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等方式,提高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水平和素养。
我国还大力推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和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教材编写更加贴近生活、科学性更强;教师培训力度加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将继续朝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经历了各种政治、社会和教育变革。
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变化,逐步呈现出了我国独特的数学教学传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在这一时期,数学教学开始逐步从西方教育体系中产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开始受到国内外教育学理论的影响。
学校中开始重视数学教育,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数学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受到新中国教育政策的影响,解放前的数学教学传统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数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教学内容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均有涵盖。
数学教学方法也开始逐步走向多样化,教师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这一时期,我国数学教学传统开始多样化,学校中开始诞生了一些优秀的数学教学创新成果。
数学教育也开始与国内外的数学发展成果进行融合,学生开始接触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数学知识,为未来的数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数学教育又遇到了困境。
由于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变化,我国数学教育陷入了停滞状态。
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相继出现,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数学教学开启了新的篇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学教师们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教育部门也逐步加大对数学教学传统的研究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改革政策,以促进数学教学传统的发展和创新。
在这一时期,我国数学教学传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教师们开始探索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数学教学。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
这一过程中,我国数学教育在政策、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均经历了从改革到稳定的演变过程。
初期阶段:19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建国初期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个阶段的教学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比较保守,教学内容主要以国内外数学教材为基础,注重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以讲解和演示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的环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运动的干扰,教学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此时,教育体制和教材也遭到重大冲击,教学传统遭到断裂。
改革与开放阶段:1978年至20世纪末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数学教育也得到了重视。
教育政策的调整使得数学教育逐渐从文化大革命中恢复过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编写开始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引入了一些国外数学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讲授和演示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引导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生被鼓励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合作与交流。
数学课堂也开始注重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实物、图表、计算机等辅助工具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21世纪初至今: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
数学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教育也开始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开展教学。
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
教育政策的调整、教材编写的革新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善,都为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数学教育的前沿与发展
中学数学教育的前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的前进和发展。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数学教育的前沿和发展角度展开,探讨数学教育的新趋势。
一、数学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学生的计算和记忆能力,往往忽视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然而,在当今社会,计算和记忆能力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和工具的辅助来弥补,而数学思维则成为学生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因此,现代数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推理思维。
逻辑思维是数学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框架;创新思维则需要学生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推理思维则是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综合培养这三种思维,可以使学生在数学中不仅能掌握技巧,更能灵活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常常难以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而数学教育的前沿和发展,正是要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应用。
数学的应用涉及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各个领域。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周围事物中的数学模式、数学规律,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数学可以应用在人口统计学中。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人口增长和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和预测未来的人口趋势。
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让他们明白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价值。
三、探索式学习的推广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现代数学教育的前沿和发展,呼唤的是一种探索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下,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变成引导者和辅助者。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初中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开始的简单模仿到逐渐形成适合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课改下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保障机制使学生的主体性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与教师的指导同步发展,使师生的积极性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形成教育合力,达到知识增长、能力增强、情感发展的目的。
国外研究现状参与式教学理念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社会学家,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国际项目中执行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参与到项目之中,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与式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参与者积极性,受到各个行业的认可,并逐步进入到教育领域,扎根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之中。
在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注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突出了学习者主体地位,激发课堂学习主动性,促进对持续、全面、健康地发展,颠覆了“灌输式”课堂教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引发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热潮,学者们深入研究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其中,杜威提出了“干中学”、皮亚杰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科尔伯提出了体验教学论等观点,这些都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前,国外对参与式教学理念已趋于系统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结归纳了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如,课堂讨论、示范与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等,为教学理论提供了实践手段。
国内参与式教学研究现状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引入参与式教学,很多学者积极参与到研究之中,并展开相关研究。
宋作梅、赵丽美在“参与式教学理念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中指出参与式教学理念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梳理了参与式教学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展望,推动着参与式教学理念的发展及应用,有效推动参与式教学的研究。
常咏梅在“国内参与式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文中认为参与式教学顺应了当前教学改革潮流,促进学生交流开展积极交流互动。
在文中,作者先厘清了参与式教学的内涵,运用文献研究和网络分析方法来对参与式教学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当前参与式教学现状、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最新 国内外先进数学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
国内外先进数学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议论: 1 中职教育的数学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数学教育有何异同?2 基础教育的数学教育研究对中职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有何作用?3 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关注数学教育的前沿问题:数学教育与学习理论的研究(基础);数学课程改革(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应用);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实质);数学教学的测量与评价(关键);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实)……主题词:数学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效率。
1.数学教育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数学教育关注:数学的传播,数学的应用,数学对人的思维训练。
包括学习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领域。
学习理论的研究: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情景认知主义。
现代数学教育理念:数学价值观:数学应用,数学对人思维训练;教师作用观:为学习创设条件.导者.参与者;学生地位观:主体.知识建构;教材使用观:用教材教;.教学过程观:在活动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我国近几年来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数学教育目标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重心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教学评价的转变。
数学教学观:四教思想知识与技能---教结构(依据认知观);能力与方法---教过程(依据建构观);把握难度---据实教(依据人本观);情感态度---教习惯(依据非智力因素观)。
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预设与生成知识与技能---教结构。
加强对课标、教材、考试说明的钻研。
教师应熟悉中学数学的每一知识点,弄清其教学地位、考试要求,以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和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从夯实基础做起。
应高度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把握住知识脉络和主线,建立好知识网络,建构起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把好复习整理关(查漏补缺);揭示策略性知识;示范提炼思想方法(反思);给予理解的机会;实践体会知识运用(动手);练好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提高解题速度。
(完整版)中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中国与西方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一直以来,我心中都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学生可以屡屡在国际数学奥赛上取得辉煌的成绩,却少有人在数学界取得突破,至今也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钱学森之问”让我们不禁深思,为何中国一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此我仅对中西中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有所启发。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比较同: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国家兴办教育,都是培养接班人,促进国家发展。
异:1、从社会来看,在我国的学校教育被迫让位于为着分数的纯学科教学这个现状下,中国的数学老师多认为,教数学知识最重要,教数学思想方法最重要。
尽管国家一直坚持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考试分数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与前途时,德与体便退居其次了,很多教师便将自己的学科教学与学生的道德教育割裂开来,将学生的道德教育完全推给“品德”课程。
相反,西方美国教师认为教学是为教育服务的,“人的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他们认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懂得感谢,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学会问为什么,让学生懂数学。
他们认为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坚持学术追求、维护社会公正、尊重多元文化。
学科教育仅是教学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我一直以为美国的课堂是人声鼎沸的、热闹的、纪律难以调控的。
但是一个美国留学生告诉我美国的课堂是安静的、有秩序的,即便是学生的课余活动也是如此,从中我看到了学生自幼形成的对公共环境秩序的尊重。
我还了解到当学生刚入学时,美国教师通常会用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月)教学生在学校应遵循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成年后在工作环境中所应遵循的规则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这些规则为整个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奠定了基础。
对照美国的这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目前最缺乏的是教育意识,是教学为教育服务的意识。
我们要思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高分学生吗?存在脱离社会活动的素质教育吗?2、从家庭来看,由于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寄予厚望,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个别关注较多,管教较严。
国内外数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国内外数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一、现状分析
1、国内数学实验教学
近年来,数学实验教学在国内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省市的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教学政策,推动数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其中,国家级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强化数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学校在数学课程中结合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此外,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了政策,以促进数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例如,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数学实验教学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数学实验教学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数学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国外数学实验教学
数学实验教学在国外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国的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以推动数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其中,美国出台了《美国数学实验教学指南》,提出要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英国出台了《英国数学实验教学指导》,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学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二、展望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实验教学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未来,教育部门将出台更多的政策,以推动数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学校也将采取更多的措施,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此外,数学实验教学还将结合科技进步,开发更多的实验教学软件,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未来,数学实验教学将发展得更加繁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用到数学,数学成为公民必须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国际数学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展开的。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1.强调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目前,现实数学观点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
这一思想表明:第一,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
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
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英国数学课程在应用性、实践性方面的特点就令人瞩目。
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认为数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的数学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互相脱节的现象,因此提出了有关加强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意见。
英国数学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并形成了系统化的体系。
这一体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学应用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中被确定为单独的数学目标,在所有四个学段都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
第二,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要求,所有学校都要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制定计划时,不但要保证学生育充分时间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同时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中,也要充分贯彻数学应用的思想。
第三,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不但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亦体现在国家统考大纲中。
第四,国家数学课程对数学应用有如下三个要求:在实践工作处理问题以及使用物质材料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增进理解;运用数学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处理由课程其它领域或其它学科提出的问题;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思想和以"新三艺"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思想等,都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20世纪末,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向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在信息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重心。
综观各国课程改革的状况,如下几点是其基本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提高儿童的基础学力仍然是各国课程改革首要的关注点。
读、写、算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
因此,使儿童具备基础学力是课程改革首要的目标。
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出色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关键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灵活性、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性能力、自主性和可信性等等。
2.信息素养的养成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
因此,信息素养的养成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另一热点。
例如,在英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
这门学科旨在为学生有能力参与陕速变化的世界生活做准备,学生可以运用ICT工具创造性地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学会如何使用ICT迅速地从社区、文化中获得思想和经验。
2.3 现代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
美国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多样性
美国全国性的课程标准是指导性的,各州、学 区都可以自行编订课程标准。 美国所有的州都颁布自行设计的课程纲要以供 本州内的学校参考。在教材的选用上,美国各 州实行选定制或自由制,即由各州设立委员会 审阅各教材并公布核准的教材列表以供学区/ 学校自行选用,政府对教材的出版发行以及学 区/学校的选用不作任何限制 。
例如,马里兰州根据联邦政府和州内容标准 的要求,开发本州的课程纲要(Voluntary State Curriculum, VSC),用来规范全州的 教学和评估。3-8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在原州 内容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为七个部分,重点是 突出基础和核心课程。
《课程纲要》作用
一是提高学术标准,即高标准要求课程目标,并以纲要的 形式指导学生学习和教师备课。 课程纲要是改进课堂教学以及实施州教育评估的重要指南, 由州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制定,对马里兰州每 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均有清晰而详细的规定。 每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分三个部分进行编写:内容标准、评 价指导和具体学习目标。它对学生学习应达到什么要求, 评价范围是什么都有详细的说明。 二是均衡与统一全州学生学习目标和难度要求。 马里兰州共有24个学区,其地方学校系统均已采用课程纲 要,或将其融入当地学校系统的课程纲要中。不论学生在 哪里上学,课程纲要是学业标准的一把标尺,度量他们掌 握的知识难度与全州其他学生相同,以保证学生通过全州 的评估考试。
“新数运动”的核心是把中小学数学 教学内容现代化
要求从中小学起就要用现代数学精确的数学语 言去传授公理化的数学体系。 20世纪中叶,许多现代数学的新内容已进入了 大学的课程,而中小学数学教育在几百年间没 有太大的变化,与大学数学有着很大的距离, 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国际初中学生数学和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分析
国际初中学生数学和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分析邓兵我所于1989年2月参加由美国教育测试中心(ETS)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课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三年多的紧张工作,完成了试卷分析和翻译、取样、预备性测试和正式测试、数据登录和处理以及撰写课题报告等项工作。
现在这项课题已完成了全部工作。
美国教育测试中心已于1993年2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了测试结果,美国各报都作了报道。
部分参加本课题的国家和地区也分别公布了本课题各自的研究结果。
这项课题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和科学教学水平与教学环境的较全面的比较研究,是当今规模最大、测试技术最新的一项国际教育研究项目。
参加的有我国、美、前苏联、英、法等19个国家的21个总体(我国台湾作为一个测试总体参加此课题研究)。
我国大陆仅参加对13岁学生数学和科学教学水平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实际情况,考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习和掌握国外教育科研的方法,特别是组织测试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处理等定量化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写的课题研究报告很快就会出版。
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大陆13岁学生(主要是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数学答题正确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比我国台湾也高出7%。
但是我国科学测试平均正确率为67%,在20个总体中居第15位,成绩偏低。
这同当前世界各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注重联系社会和生活,特别是向职业技术教育倾斜的发展方向不甚一致。
从数学和科学两科教学内容平衡的角度考虑,韩国和我国台湾的测试结果值得注意。
韩国数学和科学测试成绩分别是73%和78%,我国台湾是73%和76%,两科总平均正确率比我国大陆高。
我们还注意到,除我国科学成绩远远低于数学成绩以外,其他所有总体的科学成绩都高于数学成绩。
这说明我们的数学和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很不平衡,有必要调整科学教育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加强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及其与社会和技术的联系,以适应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
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9、2012—
修订新课标,重编数学新教材
2011年12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外因:由于科;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 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内因: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
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
GOTO
新数学运动简介
新数学运动亦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运动,简称“新数运动” 是数学教育近代化运动的延续。数学教育的近代化运动亦称 “克莱因-贝利”运动,是在20世纪初由德国的数学家克莱因和 英国的数学教育家贝利倡导的。 这场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严重脱离 并落后生产发展和高等教育的需要,运动的目的是变革中学 数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克莱因主张用近代数学观点改造传统 中学数学内容,而贝利更强调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由于受传统观点的影响,数学的近代化运动并未取得很好 的效果,但它促使了数学的现代化运动——“新数学运动”
•增强课程设置的弹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2、关于数学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尽早体会数学的全貌
•注重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重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 •加强几何直观,特别是三维空间的认识,降低传统欧氏 几何的地位,用现代数学思想处理几何问题
•较早引入计算器,计算机,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探索数 学,运用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三、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特点和趋势 1、关于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涌现出了一批对数学和数学教育有远见、 有洞察力、有影响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一些国 家中建立了中学、高等学校数学教师以及教育理 论家之间的合作机构共同来研究课程的发展。 其次,大多数国家的中学数学课程形成了一个统 一的整体。强调结构和原理,克服了传统数学教 学只强调机械计算的毛病。 再次,在国际上由于各种方案设计、会议、辩论、 商讨,已经形成数学教育工作者活跃的联络。四 年一次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供数学家、数学教育 工作者互相交流思想、交换看法,大有益处。 最后,数学教育大变革使教师更加集中注意教育 的成果,使教师经常考虑教什么,如何教,如何 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还会继续辩论哪些内容 是必需的,因此将来会对课程作更加正规、更加 批判性的审查研究。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强调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的活动性 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国际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特点
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重视问题解决 增强实践环节 强调数学交流 强调数学对发展人的一般能力的价值,淡化纯数学意义上的能力结构, 重在可持续性发展 着重数学应用和思想方法 增强数学的感受和体验 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将计算机作为一项人人需要掌握的技术手段
“新数运动”的特征 ——在中学引进现代数学的概念,使整个数学课程结构 化
1)增加了现代数学内容。 2)强调结构、组成统一的数学课程,不再分算术、 代数、几何等科目,而是用集合、关系、映射等 思想观点,把数学课程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3)采用演绎法、强调公理方总。培养学生的抽象 思维,使学生既有批判能力,又有合乎逻辑、富 有创造性的头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4)废弃欧几里得几何、把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合 并,用变换观点(如西德)或线性代数的方法(如法 国)来处理。 5)削减传统的计算,认为"大量的传统计算无助 于加深学生对方法的理解"。
第二部分: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本章学习提要
一、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作为教 育任务的数学》 二、波利亚的解题理论——《怎样解题》 三、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 四、我国“双基”数学教学的成功与不足
一、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一) 弗赖登塔尔的生平
Hans Freudenthal(1905-1990年),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 育家,生于德国。 1930年获柏林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1946年起任荷兰Utrecht 大学教授; 1951年起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971-1976年任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1987年12月应邀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讲学。 弗赖登塔尔被称为“二十世纪数学教育之父
存在问题及教训
(1)“新数”着眼于现代数学的观点,而不考虑学生 未来工作、生活的需要。也没有认真考虑社会对 数学教育的总体要求。 (2)抽象概念过早引人,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影 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3)“新数”只强调公理化、形式化和演绎推理,忽 视了由直觉思维到形式思维所必需的转化过程。 (4)“新数”忽视了应用,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恒等 变形的能力有所下降。使部分学生因不适应“新 数”的学习,成为“落后生”。 (5)学生计算能力差,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教 学质量。
学校数学设计小组(SMP)教材 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90年代的SMP 具有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应用、注重现代技术、 注重内容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注重学生的经验, 体现一定的弹性的诸多特色。 “世纪数学教材” 1991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 1999 四项发展目标:精神方面的发展,道德方面 的发展,社会方面的发展,文化方面的发展和六 项基本技能: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 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同时强调四个方面 的价值观:自我、人际关系、社会和环境。
克莱因—贝利运动的基本精神
使教材教法近代化、心理化, 强调数学教 材的实践性、应用性;实现数学各科的有 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结局:由于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与学科结构、教学思想、教 学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师水平等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孤立地彻底改革课程内容是不可能的;再者,由于一些客 观情况,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一些有价值的改 革试验, 再加上当时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的冲击等, 使这一场很有价值的中学数学教学的近代化改革运动最终 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学校数学原则与标准》 2000
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 程中的重要地位,并强 调数学教育应当促进所 有的学生学习数学,数 学教育应当向所有的学 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数学 的机会 。
Idea of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全美国教师协会研制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中提出六 个基本理念: 1.公平:数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公平:对所有学生提供 强有力的支持和高期望. 2.课程:课程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活动集:它必须是连贯的、 集中于重要的数学,而且使各年级的数学系统化. 3.教学:有效率的教学要求理解学生所知道和需要学习的 知识,然后鼓励和支持他们学得更好. 4.学习:学生必需通过理解来学习数学,从经验和以前的 知识积极地建构新知识. 5.评价:评价应该支持重要的数学的学习,而且获得对教 师和学生都有用的信息. 6.技术:技术是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它影响被教的数学, 而且改善学生的学习.
关于数学教学内容及处理
数学教科书的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 加强综合化和整体性,使学生尽早体会数学的全貌。注重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注意教材中的数学活动材料的选取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意教材对学生的探索、 猜想等活动的引导和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材注意面对解决实际问题与日常生活问题:包括提出问题;设计任务、收集信息、 选用数学,注意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注重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使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加强几何直观,特别是三维空间的认识,降低传统欧氏几何的地位,用现代数学思 想处理几何问题 注重新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从新技术带给数学的深刻变化,重新审视了教学应 选取的数学内容。较早引入计算器、计算机,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探索数学、 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课程结构既适应“数学为大众”的潮流,又强调了“个别化学习” 课程内容的安排一般是螺旋式上升的或采取适于因材施教的“多轨制”,而不是 “一步到位”。对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思想方法的学习逐级递进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 知规律 呈现形式注意丰富多彩。教科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 适合于学生的多种表现形式
克莱因—贝利运动
近代化运动
数学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 高了,事务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一个称职 的教师应当掌握或了解数学各种概念、方法 及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以及数学教育演化的 经过。 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 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 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殊的解法。 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 几何的形式以函数为中心观念综合起来。
(二)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贡献
“对于数学教育,本世纪的上半叶Felix Klein做出了不朽 的功绩;本世纪的下半叶Hans Freudenthal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
主要工作: 1967年当选为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 单独举行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1969.法国.里昂) 提倡数学教育的科学研究 创办ICME的理论刊物——《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数学教育研究)》 主要数学教育论著: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1973年版 ; 《除草与播种———数学教育学的序言》, 1978年版 ;《数学结构的教学法现象》,1983年版 ; 《数学教育再探———在中国 的三次讲学》, 1978年版 。
各国近20年来中学数学教育与课程改革简况
英国
《Cockcroft报告》 1982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成人生 活、就业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强调数学教学与学生日常 生活经验的联系,强调让学生成功地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 心,强调更好地发展个别化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能力学生 的学习需要。 以《Cockcroft报告》为背景,1988年,英国成立了国家 课程委员会,1989年实行统一的国家课程。国家数学课 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明确规定每个水平 的学习要求,体现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特点。英国 强调数学教材的生动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因而 英国学生的操作能力(包括计算机、计算器的运用能力) 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首先在美国发起
1957年11月,原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引起了世界的震惊。它促使人们以新的眼光去认 识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关系,尤其 是注意了数学教育的改革问题。特别是美国,首 先认识到美国的数学教育和原苏联之间的差距。 总结出了"极为重要的空间和国防计划方面能否成 功,甚至能否进行,极大地依赖于数学及其应用 是否占优势"的重要结论。美国教育界和科学界的 这种看法促使美国政府也极度关心数学教育状况。 于是首先在美国出现一个“数学教育现代化”的 浪潮,随后又很快地波及到几乎整个世界,故称 为“新数运动”。
1959年9月 美国"全国科学院"召开会议
会上研究了课程改革问题,会议主席布鲁 纳在他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中,提出 了四个新的思想: 第一,学习任何科学,务必使学生理解该 学科的基本结构(简称结构思想想); 第二,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可以用某种方法 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早期教育思想); 第三,让学生象原来科学家那样亲自去发 现所学习的结论;即所谓发现法; 第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不 是考试,而是对数学的真正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