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举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诊 按诊
脉诊简史
1、扁鹊: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
2、《内经》:“三部九候论”“独取寸口”
3、张仲景:“平脉辨证”
4、王叔和:著《脉经》,记载24种脉象
5、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记载27种脉象
6、周学霆:著《三指禅》,以缓脉为权衡标准
7、黄宫绣:著《脉理求真》
8、赵绍琴:著《文魁脉学》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1、心脏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主血,其充在脉” 
“心藏脉、脉舍神”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朝百脉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脉以胃气为本”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一)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法):
上部、中部、下部
2、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趺阳、太蹊
3、寸口诊法:寸口是指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又称“气口” “脉口”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寸口诊法原理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寸口与脏腑相配
配属原理:
1、上竞上,下竞下:恰似一个倒立的人形
 《难经?十八难》:“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2、表里配:根据脏腑经络相表里的关系配属
肺与大肠同归右寸,心与小肠同属左寸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寸口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左手 右手
心(君火) 肺(金)
肝(木) 脾(土)
肾(水) 肾(相火)
阴、血、精 阳、气
 左为心肝肾 右为肺脾命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1、此配属符合五行的原理:
2、符合阴阳(气血)的原则:肺主气,脾气主升,命门之火,少火生气,故气旺于右为阳;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故血旺于左为阴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平息和体位
 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体位:坐位 卧位 与心脏等高
2、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
诊脉方法
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
 1、举:轻取
 2、按:重取
 3、寻:中取

法、推法、总按、单按

三、脉象的要素及平脉特征
(一)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
脉 位 :脉管的浅深
至 数 :脉搏的频率
脉 长 :脉动的范围长短
脉 力 :脉搏的强弱
脉 宽 :脉管的粗细
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
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
均匀度:脉动的节律
四、平 脉
平脉既正常脉象的特点
1、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胃少为病” “无胃为死” 
2、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
 “按指下之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3、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平脉的特征
脉位:不浮不沉,中取即得
脉数:一不快不慢,一息四至
脉势:从容和缓,应指有力
脉形态:不大不小,不滑不涩
脉律:均匀无歇止
五、常见病脉脉象及临床意义
1、浮脉、沉脉 
2、迟脉、数脉
3、洪脉、细脉
4、长脉、短脉
5、虚脉、实脉
6、滑脉、涩脉
7、弦脉、紧脉
8、结脉、代脉、促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崔氏《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
脉位分类 浮脉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
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
脉位分类 沉脉
【临床意义】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
 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
脉率分类 迟脉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凡阳虚不足,命门火衰者,多见

迟而无力之脉。症见畏寒泄泻,腹痛喜按口吐冷涎等
“作者临床常见五更泄,多见迟而无力的脉象,特别是两尺尤甚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
多见于里热实证。(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等)
《四诊抉微》“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大承气汤主之”
“又如脑膜炎,常因脑压增高,出现高热、脉迟,须脉证合参,勿作寒论。以免误诊” 刘冠军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濒湖脉学》:“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脉诀启悟》:“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
脉率分类 数脉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
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或阴虚火旺等均可见数脉
《难经· 九难》:“数则为热”
《脉药联珠》:“凡数脉总由火毒”
 2)主虚证--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

5、洪脉
【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诊家正眼》:“洪脉极大,状若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濒湖脉学》:“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
《脉理求真》:“洪脉既大且数”
 
脉的宽度分类 洪脉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里热内盛,气盛血涌故脉来洪
洪大有力,此为太过,多为里热炽盛,必伴见壮热,烦躁,口渴,吐血,疮疡及暑热汗出等。
《伤寒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汤主之”
《金匮要略》:“肠痈者……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脉的宽度分类 洪脉
 亦主虚证:若洪大无力,则不主气分热盛,乃阴精耗竭,孤阳将欲外越之兆。
凡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出现洪脉则为阴损阳散之危重证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