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课件(湘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优质课件(共60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优质课件(共6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0d705ca0116c175e0e48ac.png)
不稳定, 离婚率高
出生率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出生率高 出生率低
出生率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婚俗与人口
结合材料,填写下表。
影响 文化 差异
婚育 婚 年龄
俗 婚姻稳 定程度
现象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早婚, 生育时 间延长
晚育, 甚至不 婚不育
稳定
不稳定, 离婚率高
出生率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出生率高 出生率低
玛雅古迹(墨西哥)
菲律宾梯田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1、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文化现象?
玛雅古迹(墨西哥)
菲律宾梯田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1、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文化现象?
2、从以上四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没 有地域差异呢?如果有,这种地区文化的差 异现象称为什么呢?
玛雅古迹(墨西哥)
结合材料,填写下表。
影响 文化 差异
婚育 婚 年龄
俗 婚姻稳 定程度
现象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早婚, 生育时 间延长
晚育, 甚至不 婚不育
出生率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婚俗与人口
结合材料,填写下表。
影响 文化 差异
婚育 婚 年龄
俗 婚姻稳 定程度
现象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早婚, 生育时 间延长
菲律宾梯田
一、辨析两个概念
●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
一、辨析两个概念
●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宽屏课件(共21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宽屏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bd317d915f804d2b16c1d0.png)
奶奶:30后,一辈子务农
优秀的农民 希望嫁给地主 去过一次县城
表姑:70后,沿海城市打工 多年
堂妹:90后,高级美容师
国营工厂工人 希望嫁给工人 去过广东深圳
活动二,完成下列表格。
中国古代
中国近现代
婚姻习俗 生育观念 职业选择(种类)
早婚
多子多福 重男轻女
为官、地主
晚婚、不婚
少生优生 男女一样
工人、商人
发达国家
我 虽是 然s我a们nd都y,今年年近130岁, 妈 真妈 开说 心今 ,天 终是 于我 等的 到婚 你礼 !日。
分析以下图表,完成活动一中的表格
29.5 29.4 29.3 29.2 29.1
29 28.9 28.8 28.7 28.6 28.5
28.4 28.5
28.3 28.2
28.1 28.1
人口流动(速度、范围) 速度慢、范围小 速度快、范围大
弟弟 堂妹
堂姐 堂弟 小姑姑
年 回家过
弟弟 堂妹
堂姐 堂弟 小姑姑
年 回家过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人口总数量的变化
32000 31500 31000 30500 30000 29500 29000 28500 28000 27500 27000 26500 26000 25500 25000 24500 24000 23500 23000 22500 22000 21500 21000 20500 20000 19500 19000 18500 18000 17500 17000 16500 16000 15500 15000 14500 14000 13500 13000 12500 12000
2011
印度 巴基斯坦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1.4《地域文化与人口》合作探究课件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1.4《地域文化与人口》合作探究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2ad3a4220b4e767f5acfced6.png)
XJ·地理 必修Ⅱ
(1)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总和生育率最高,它受到哪些 传统观念的影响?
(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总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2年以后,总和生育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试述中 国新文化引起生育方面的变化。
【思路点拨】 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以下几个关 键点:
①总和生育率的高低取决于每个妇女在生育期内可能生 育的子女数,生育子女数多,则总和生育率高,反之则低。
②图中显示1950~1996年间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 势。
XJ·地理 必修Ⅱ
【解析】 (1)结合我国国情可知,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 响产生“多育多子”“早婚早育”的思想。(2)我国70年代实 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导致人口总和生育率下 降。(3)生产力的发展和一些新观念的出现,使人们由早婚早 育到晚婚晚育、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因而1992年后,总和 生育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全民 皆商
现代中国
形成原因
“士”“农”“工”“商”是中 国传统农业社会所推崇的职业选 择顺序。“士”是统治者阶层, “农”被尊为财富(粮食)的创造者, 工商业者则因被人们认为不创造 财富(粮食)而受贬斥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形 成了“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的新观念
【提示】 人口出生率一般较高。 3.我国婚姻法对初婚年龄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又鼓励 晚婚晚育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通过规定法定婚龄和鼓励晚婚晚育,延长亲 子年龄差距,从而减缓人口增长。
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人口流动观念的变 化对人口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 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 人口身体、文化素质。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4 地域文化与人口2-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4 地域文化与人口2-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dd89a25fbfc77da269b19c.png)
日本:20岁,父母同意下可以男18岁,女16岁。
俄罗斯14岁(2002年前为16岁)
乌克兰 女17 男19
非洲平均每个妇女生6.9个孩子,居世界之冠,其
发 展 中 国
中肯尼亚妇女平均每人生8个孩子。非洲国家的妇女 平均结婚年龄在20—22岁之间。
埃塞俄比亚:男女均为18岁。
家
肯尼亚:婚姻法规定是16岁。
和过
。程
中
所
。地
域
文
化
是
指
在
一
定 地
从以上四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没
域 长
有地域差异呢?
期
形
成
的
特
定
文
化
现
象
那么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对
人口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 看一段视频。
思考:
地 视频中反映了该地区的哪
域 文
些民俗?对人口的发展产生
化
与 人
了怎样的影响?
口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
同的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
测
C.死亡率
D.亲子年龄差距
3.有关婚姻的稳定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比较稳定
B.我国离婚率正逐年提高
C.发展中国家社会贫困,不稳定
D.美国再婚率比较高
4.与“四海为家”无关的因素是
A.工业化步伐加快 B.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
C.改革开放的深入 D.“生态难民”
小
地域 文化
文化
结
外国文 化与人 口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婚俗与人口
现象
出生率
归
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
发达
纳
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4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4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c9afe8da3b3567ec112d8a6e.png)
[解析] 本题考查了地域文化的含义。判断是不是地域文化 关键是要看其是否具备地域文化的三个特点,即特定的地域、长 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
[答案] B
2.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对我国人口的影 响是( )
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 ②人口总数减少 ③人口素质提 高 ④初婚年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教材 P24 活动探究 优生原理总的原则是血缘关系越近,后代先天身体素质就越 差;血缘关系越远,后代先天身体素质就越好。因此,男女双方 通婚距离的远近即通婚圈的大小也会影响到后代的先天身体素 质。一般地说,通婚距离越远,越有利于生育身体素质较好的后 代。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也会对人口文化素质造成影响。任何 地域都会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而地域文化会给生活在这个 地域的人们打上烙印。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口通婚,能够促进文化 的交流、融合乃至发展,这些将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后代,提高 后代的文化素质。
[归纳总结]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 流动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 了很大变化。 (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对点训练] 2015 年 12 月 27 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 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于 2016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 但现在许多夫妇却不想生育二胎。据此回答 1~2 题。 1.这种变化是哪种中国文化的变化( )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 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化 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的变化 D.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共10张PPT)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4b2ff35fbfc77da269b1df.png)
概念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上图的石头是文化现象吗?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玛雅古迹(墨西哥)
菲律宾梯田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1. 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
玛雅古迹(墨西哥)
菲律宾梯田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1.Biblioteka 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
2. 从以上四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存 在着地域差异,这种差异现象称为什么?
玛雅古迹(墨西哥)
菲律宾梯田
概念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 的特定文化现象。
神秘的玛雅文化
非洲文化
亚洲文化
欧洲文化
外国文化与人口
初婚年龄的大小 婚俗
婚姻的稳定程度 宗教
中国文化与人口
婚俗制度:早婚早育 晚婚晚育 生育观念:多育多子 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学而优则仕 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安土重迁 四海为家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上图的石头是文化现象吗?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玛雅古迹(墨西哥)
菲律宾梯田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1. 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
玛雅古迹(墨西哥)
菲律宾梯田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1.Biblioteka 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
2. 从以上四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存 在着地域差异,这种差异现象称为什么?
玛雅古迹(墨西哥)
菲律宾梯田
概念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 的特定文化现象。
神秘的玛雅文化
非洲文化
亚洲文化
欧洲文化
外国文化与人口
初婚年龄的大小 婚俗
婚姻的稳定程度 宗教
中国文化与人口
婚俗制度:早婚早育 晚婚晚育 生育观念:多育多子 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学而优则仕 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安土重迁 四海为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课件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b984b8dd81c758f5f61f678d.png)
通婚半径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 质?
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身 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生物学研究表明,婚姻范围小,夫妻双方有可能有着比 较近的血缘关系,共同的基因缺陷使得子女患“家族病”的 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婚姻范围的扩大可以相互弥补彼此的基 因缺陷,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1. 以上两段文字材料说明了什么?
2. 哪些文化差异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影响?分别如何影 响?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1、发展中国家的婚俗文化与人口
婚俗文化现象
对人口的影响
早婚盛行
提高出生率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2、发达国家的婚俗文化与人口
婚
晚婚
对
俗
人
文
化
晚育甚至不育
口 的
现
影
象
离婚率高
响
降 低 人 口 出 生 率
伊斯兰教一向对生育持促进态度,迄今有关民族出生率仍较 高。喇嘛教对人口再生产则有消极影响。曾有学者指出:新中 国成立前“蒙古地区极力推崇和提倡喇嘛教,使蒙古族近半数 的男性人口成为不事生产和生育的喇嘛,这是蒙古族人口得不 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西藏、青海的情况也完全类似。清代 后期是喇嘛教的峰巅时期,进入民国已逐渐衰退,但直到 1940年前后,被禁止娶妻生育的喇嘛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仍居 高不下。西藏在清代时僧、尼占总人口1/4,至新中国成立前 夕仍占到1/10。很显然,这种状态对人口再生产是极其不利的, 许多人家往往传不到三四代就绝了户,民族也处在慢性自杀式 的萎缩状态中。
文兰说,但远到近千公里却超出了她和她父母的想像。这个曾
经认为自己走不出县城的江西姑娘,如今却过长江、跨黄河地
嫁到了河北。
千里姻缘一线牵
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身 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生物学研究表明,婚姻范围小,夫妻双方有可能有着比 较近的血缘关系,共同的基因缺陷使得子女患“家族病”的 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婚姻范围的扩大可以相互弥补彼此的基 因缺陷,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1. 以上两段文字材料说明了什么?
2. 哪些文化差异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影响?分别如何影 响?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1、发展中国家的婚俗文化与人口
婚俗文化现象
对人口的影响
早婚盛行
提高出生率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2、发达国家的婚俗文化与人口
婚
晚婚
对
俗
人
文
化
晚育甚至不育
口 的
现
影
象
离婚率高
响
降 低 人 口 出 生 率
伊斯兰教一向对生育持促进态度,迄今有关民族出生率仍较 高。喇嘛教对人口再生产则有消极影响。曾有学者指出:新中 国成立前“蒙古地区极力推崇和提倡喇嘛教,使蒙古族近半数 的男性人口成为不事生产和生育的喇嘛,这是蒙古族人口得不 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西藏、青海的情况也完全类似。清代 后期是喇嘛教的峰巅时期,进入民国已逐渐衰退,但直到 1940年前后,被禁止娶妻生育的喇嘛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仍居 高不下。西藏在清代时僧、尼占总人口1/4,至新中国成立前 夕仍占到1/10。很显然,这种状态对人口再生产是极其不利的, 许多人家往往传不到三四代就绝了户,民族也处在慢性自杀式 的萎缩状态中。
文兰说,但远到近千公里却超出了她和她父母的想像。这个曾
经认为自己走不出县城的江西姑娘,如今却过长江、跨黄河地
嫁到了河北。
千里姻缘一线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1.4《地域文化与人口》合作探究课件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1.4《地域文化与人口》合作探究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de2f7e3b76c66137ef061915.png)
第一章 第四节
特别提醒 (1)地域文化中“地域”范围的大小及划分 ①范围:地域文化中“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一 个大洲,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县,甚至是一个 乡镇等。②划分: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如亚洲文化包括中国 文化,中国文化包括北方文化,北方文化包括北京文化,如 果有必要,还可以继续细分。
第一章 第四节
●合作探究 2012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前夕,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 究中心发布的家庭价值观调查报告显示:35岁以下人群具有 “丁克”意愿仍属边缘现象。 (1)若上海市丁克家庭比重上升,对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影响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丁克家庭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第四节
(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明不同地域间的文化 具有什么特征?
“风”和“俗”均是文化的要素,“百里不同风,千里 不同俗”说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第一章 第四节
3.文化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
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离婚率低,出生率较高 离婚率高,出生率低
宗教
信仰宗教的国家
为了扩大势力,一般都不反对人 口增殖,导致人口出生率较高
第一章 第四节
特别提醒 (1)巧记婚俗对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2)从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角度分析,你知道非洲人口 出生率高的原因吗?
特别提醒 (1)地域文化中“地域”范围的大小及划分 ①范围:地域文化中“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一 个大洲,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县,甚至是一个 乡镇等。②划分: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如亚洲文化包括中国 文化,中国文化包括北方文化,北方文化包括北京文化,如 果有必要,还可以继续细分。
第一章 第四节
●合作探究 2012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前夕,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 究中心发布的家庭价值观调查报告显示:35岁以下人群具有 “丁克”意愿仍属边缘现象。 (1)若上海市丁克家庭比重上升,对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影响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丁克家庭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第四节
(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明不同地域间的文化 具有什么特征?
“风”和“俗”均是文化的要素,“百里不同风,千里 不同俗”说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第一章 第四节
3.文化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
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离婚率低,出生率较高 离婚率高,出生率低
宗教
信仰宗教的国家
为了扩大势力,一般都不反对人 口增殖,导致人口出生率较高
第一章 第四节
特别提醒 (1)巧记婚俗对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2)从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角度分析,你知道非洲人口 出生率高的原因吗?
【湘教版】2019学年高中地理必修2::1.4-地域文化与人口ppt教学课件(全站免费)
![【湘教版】2019学年高中地理必修2::1.4-地域文化与人口ppt教学课件(全站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40be1c9f5ef7ba0d4a733b98.png)
-26-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2)材料二、材料三体现了我国人口生育观怎样的变化?产生这一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平均生育年龄为20周岁和25周岁,在100年时间内,有什么差 别? 解析:材料一反映了爱尔兰晚婚风俗的形成过程,材料二表明了我 国古代鼓励早婚早育的现象,材料三给出了我国的晚婚晚育的政策。
(2)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③受宗教的影响ꢀ④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 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探究一
探究二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解析:我国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的实施,人们的生育观念由原来的多育多子逐渐向少生优生的新观 念转变。
么特征?
提示:“风”和“俗”均是文化的要素之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说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3-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一
二
三
二、文化背景与人口 文化差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像婚俗、宗教对人口
发展的影响就很大。
-4-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
二
三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8-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 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生物学研究表明,婚姻范围小,夫妻双方 有可能有着比较近的血缘关系,共同的基因缺 陷使得子女患“家族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而婚姻范围的扩大可以相互弥补彼此的基因缺 陷,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任何地域都会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不同 地域文化之间的人口通婚,能够促进彼此之间 的文化交流、融合,乃至发展,这些将深深地 影响到他们的后代,提高后代的文化素质。
降低人口出生率 减轻人口压力 积累社会财富
加快国民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人类联系日益密切,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 人口身体文化素质
资料
1840年2月,21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表哥阿尔拔 亲王结婚,这场婚姻给她的个人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并殃及欧洲4个皇室家族。维多利亚女王共生育了9个孩 子,其中第1、3、5、6、9是女儿,第2、4、7、8是儿 子;在这9个孩子中有两个女孩,即排行第3的艾丽斯和 排行第9的比阿特丽斯继承了母亲的血友病致病基因, 是血友病基因的隐性携带者,4个男孩子中有3个也患有 血友病。当时的欧洲皇室盛行通婚,在这个人数并不多 的“小圈子”里,这样的习俗可以“门当户对”,保持 皇室血统的“纯洁”。
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 择、人口流动等方面。 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降低人口出生率。
妇女初 妇女 初婚年龄 婚年龄
15~20岁 15~20岁
早婚早育 早婚早育
利于劳动力增殖
原因
不早于20岁 不早于20岁
晚婚晚育 晚婚晚育
人口压力十分沉重
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生育现象 生育观念
吴哥古迹(柬埔寨) 雅典卫城
地域文化
在一定地域长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二、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 化现象。
地域文化的“文化”不单是指语言、文字、知 识、学问、艺术,而是广义的概念,还包括有观念, 风格,思维方式等等。在这种观念,思维方式影响下, 各地的语言、文字、宗教、艺术、建筑、生活用具、 生产工具、服饰打扮、生活习惯等都各有特色。从而 体现各地的风貌,平时说的“风土人情”,实质上就 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蒙古包
陕西窑洞
福建客家土楼
北京四合院
陕西的地域文化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 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 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陕
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 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 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 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化。
影响 现 文化差异 发展中国家 早婚, 初婚 生育时 婚 年龄 间延长 大小
象 晚育, 甚至不 婚不育 不稳定, 离婚率高
出生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提高出 生率
提高出 生率
降低出 生率
降低出 生率
俗 婚姻 稳定 程度 宗 教
稳定
为扩大势力,一般不 反对人口增长
提高出生率
二、中国文化与人口
课堂检测
1.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人口的发展持续地 产生作用 D.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 发展的作用往往相同 2.属于目前我国婚俗时尚的是 ( ) 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②男孩女孩都是后代 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男人 ④只生一个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这些是文化吗?什么是文化?
文 化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包涵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这些也是文化吗?
下【火车】 √ √ •√ 【梯田】 【机床】 【河流】 【建筑技术】 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空气】 【艺术】 【宗教】 【水库】 【三个代表】 √ √ √ √ 【太阳光】 【校规】 【哲学】 【尊老爱幼】 √ √ √
约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认为 1、天主教文化对菲律宾人口的自然 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近年来菲律 增长有何影响? 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每年约有170 2、为什么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的 万婴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30年内人 口将增至1.7亿左右,比现在翻一番。 自然增殖?
降低人口出生率。
形成观念的原因
多育 多子
只生 一个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 “多子多福”“不 水平低下,家庭增殖财富 孝有三,无后为 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 大”,崇尚多子多 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 福,重男轻女 动力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 “只生一个好”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男女都一样” 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增加职业选择
观念
学而 优则 仕
社会时期
形成原因
全民 皆商
“士”“农”“工”“商”是人们 当时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士” 中国传 是统治阶级,“农”被尊称为财富 统农业 (粮食)的制造者,“工商业者” 则被称为不造财富(粮食)而被贬 斥。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从 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 现代农业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无 商不活”的新观念
C
D
3.“学而优则仕”中的“仕”是指 ( A.商人 B.农民 C.工人 D.官吏
D
)
4.我国传统农业社会里,牧民的居住观点是 (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B.安土重迁 C.逐水而迁 D.四海为家
C)
5.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主要原因 是( )
B
A.养儿防老 B.扩大教派的势力 C.发展农业生产 D.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世界主要宗教教会标志
伊斯兰教是主张多育的。穆罕默得很重视人口的繁殖。
他说真主从你们的同类上为你们结为配偶并从你们的配偶上 为你们传宗接代。让人们懂得传宗接代是真主的旨意并认为 财产和子嗣是今世生活的装饰。因此它也主张能生多少就生 多少。
基督教谴责堕胎的历史由教规中把协助 堕胎和暴力攻击教皇身体相提并论作为 惟一可以自动招致除籍开除教籍的行为。
丁克家庭
丁克( DINK )家庭,也称为自愿不生育家庭, 是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音译,意思 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汉语解释是指那些具有生育 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 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人群。 近年来,丁克家庭在城市青年尤其是白领夫妇中的 比例有逐渐增加之势。
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提高人口素质
定居是从事农业生 产活动的基本要求
安土重迁
“父母在、不远游”的 儒家孝道观念
改革开放
四海为家
商品经济
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推动上述变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推动上述变化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水平 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 进步使中国传统人口文化中的一些陋习被逐渐 革除,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秀文化得 到发扬光大。
英国:夫妻双方只有一方 可以提出离婚,如果双 方都提出离婚,则不准 离婚。 美国:离婚率快速上升. 在20世纪50年代,90%以 上的已婚夫妇能将他们 的婚姻维持到10年以上,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 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50%。 国家 中国 美国 45~54岁未婚女性 离婚率 出生率 婚姻稳定性对人口的自然增长 0.2℅(未婚率低) 有何影响? 4.5℅(未婚率高) 0.6℅(低) 9.7℅(高) 较高 较低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爱尔兰人口约374.4万,是欧盟 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
因为有了这条规定,所以爱尔兰人对婚姻大事考虑得 极为周密,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久而久之,晚 婚成为爱尔兰人的风俗.早在1926年,爱尔兰妇女的平 爱尔兰信仰天主教,禁止离婚。在爱尔兰的各个市 晚婚对人口的自然增长有何影响? 均婚龄便高达29.1岁,超过了当代提倡晚婚的其他所 政机关办公大厅,都有液晶屏显示结婚须知:本处 有国家。根据1951年的人口普查,50岁女性从未结过 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不办理离婚登记。 婚的占同龄女性的26%,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 生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
具体来说,我国传统人口文化中被 逐渐革除的陋习和发扬光大的文化有哪 些?分别有何积极意义?
变化 人口文化
逐渐革除 的陋习 早婚早育
发扬光大 的文化
晚婚晚育
积极意义
推迟生育年龄,缩短 生育时间,降低出生 率,减轻人口压力
婚俗制度
多子多福 只生一个好 多育多子 男女都一样 生育 重男轻女 少生、优生 重仕轻民 工业化、城镇化 职业选择 重农轻工、步伐加快,工商 业迅速发展 轻商 安土重迁 社会文化交流频繁 人口流动 父母在、 人口流动规模空前 不远游 婚姻地域范围扩大
正统犹太教徒认为唯有挽救母亲的生命始得构成
堕胎的正当理由。犹太人视胎儿正在经历成长为人的 过程所以堕胎必须具有合乎道德的理由。
佛教许多人认为佛教没有家庭生活只有出家生活其实出家只是佛教生活
方式的一种佛教徒的成分总是以居士为多。居士通过婚姻建立家庭既维 系种族的繁衍也维持出家人的修行为出家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因此佛 教重视婚姻问题对婚姻的条件、婚姻道德、离婚问题都有许多论述。在 婚姻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 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种族和阶 级歧视。在婚姻道德问题上佛教特别重视家庭价值强调维护家庭的稳定 对于出家人要求禁欲对于已婚者要求节欲如果有嫖妓和通奸行为必须严 厉谴责。佛教重视家庭稳定也不绝对反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