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一章:比的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概念,解释比的意义,讲解比的读写方法。

1.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的意义。

(2)讲解比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进行比的字面表达。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第二章:比的性质2.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基本性质,解释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讲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进行比的比较练习。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基本性质和大小比较方法。

第三章:比的化简3.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化简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基本性质,解释比化简的方法。

3.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化简的必要性。

(2)讲解比化简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比的化简练习。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方法。

第四章:比的应用4.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应用,掌握比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应用,解释比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

4.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讲解比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让学生进行比的运用练习。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应用方法。

第五章:比的拓展5.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拓展知识,掌握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5.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拓展知识,解释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5.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拓展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2)讲解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让学生进行比的拓展练习。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拓展知识。

第六章:比例的概念6.1 学习目标: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读写方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导语】⽐的基本性质是在学⽣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公约数、最⼩公倍数以及⽐的意义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做,练习⼗⼀第4-6题。

教学⽬标: 1、掌握⽐的基本性质,能根据⽐的基本性质化简⽐。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的基本性质化简⽐。

教学过程: ⼀、激趣定标 1、20÷5=(20×10)÷( × )=() 2、 想⼀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想:在⽐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的问题。

⼆、⾃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的基本性质 学习⽅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6:8和12:16这两个⽐不同,可是它们的⽐值却相同,这⾥⾯有什么规律呢?。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察⽐较,发现规律。

(1)利⽤⽐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中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 (2)利⽤⽐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总结:⽐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值不变,这叫做⽐的基本性质。

(2)追问:这⾥“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化简⽐ 学习⽅式:尝试训练、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 (2)归纳:最简单的整数⽐要满⾜两个条件,⼀是⽐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是⽐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3)指出⼏个最简单的整数⽐。

2、运⽤性质,掌握化简⽐的⽅法。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3. 讲解与示范: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与反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教学效果。

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 评价内容:比的概念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的基本性质的示例和练习题。

2. 练习题:设计相关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使用。

3. 教学素材:收集生活中的相关实例,用于导入和讲解比的概念。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比的概念和比的基本性质,第二课时进行练习和总结。

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56~57页练习九第5~8题。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填空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3÷18==()∶()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2、做复习题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3、导入课题: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2)体温: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12:18(2)(3)1.8:0.09(1)让学生试做第(1)题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2)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前段时间在上海举办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盛会,知道是什么吗(世博会)对,老师也去参观了,参观中,老师还拍下了我最喜欢的建筑(出示:中国馆),知道这是什么吗(中国馆)对,中国馆的造型很独特,寓意也很深刻,老师想把他放大放到家里做装饰品,看看,哪一副图是按比例放大后的照片,为什么生:第二幅只扩大了长,宽没变,第三幅图只扩大了宽,长没变,第三幅图长和宽都扩大了。

二、探索新知师:通过观察选择了第三幅图,如果给出相应的数据,你能结合前面学习的比例知识和大家说一说,为什么选第三幅图吗(给出数据:20cm、10cm,30cm、15cm)师:有道理,根据这两幅图,你还能写出哪些比例(生独立写)反馈板书:20∶30=10∶1530∶15=20∶1010∶15=20∶3020∶10=30∶15讲解:内项与外项刚才我们用四个数组成了多个比例,在数学里,我们把组成了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其中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内项,外面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外项。

(板书)观察:组成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你有什么发现,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反馈: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师:同意吗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20×15=30×10)师:每一个人再写一个比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是否有同样的规律学生写并小组内交流。

谁再来说一说这一发现师:PPT出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a×d=b×c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结果怎样说一说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例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学生回顾比的概念,知道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 比的基本性质:①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加或减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③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黑板、粉笔、PPT等。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兴趣。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3. 讲解:教师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并用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4.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并强调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拓展: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和应用。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板书设计:教师设计板书,突出比的基本性质的关键点。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性质进行比的计算和判断。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黑板3.小组活动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比的概念和性质。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究兴趣。

2.探究新知a.当两个数的比相等时,这两个数分别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它们的比是否仍然相等?b.当两个数的比不相等时,这两个数分别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它们的比会发生什么变化?(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代表分享探究成果。

3.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重点强调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4.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组长。

(2)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3)各小组讨论并给出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分享解答过程和结果。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2.小组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4.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5.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环节,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关注。

六、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举办数学竞赛,检验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4.结合其他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第一章:比的概念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比的组成部分,包括前项、后项和比号。

1.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含义。

讲解比的组成部分,让学生明白前项、后项和比号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概念。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索比的组成部分。

1.4 教学活动: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出比的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些物品,尝试用比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1.5 作业设计:让学生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用比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章:比的读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各种比的表达方式。

2.2 教学内容:讲解比的读写方法,包括前项、后项和比号的读写规则。

2.3 教学方法:采用示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些比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写比。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读写错误,提高读写能力。

2.5 作业设计:让学生练习读写各种比的表达方式,写在作业本上,并互相检查。

第三章:比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进行计算和化简比。

3.2 教学内容: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3.3 教学方法:使用示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3.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些比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化简比。

3.5 作业设计:让学生练习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化简比,写在作业本上。

第四章:比的化简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进行比的化简。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在比化简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比的基本性质》课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课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基本概念,掌握比的意义。

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探索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对比较大小有一定的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大小不变性质和比值的变化规律。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和距离等。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解决问题。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提供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如比较水果的重量,引发学生对比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的方法和比的基本性质。

5.2 探究与讲解: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例子,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并进行解释和讲解。

5.3 练习与运用: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5.4 总结与反思: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比的基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基本概念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3.能够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比的基本概念2.比的基本性质三、教学内容:1.比的基本概念比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值,表示为a:b,其中a和b是有理数,且b≠0。

在比a:b中,a叫做比的被比数,b叫做比的比数,又有a:b= a/b。

2.比的基本性质(1)两个比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两个比数成比例,即a:b=c:d。

(2)将比的两个比数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k,所得新的比,仍是原来比的等价比,即ka:kb=a:b或a/k:b/k=a:b。

(这条性质的应用有利于比的化简和比的比较。

)(3)对于同一比的两个比数,如果它们的顺序交换,则所得的新比不变。

即a:b=b:a。

(4)将一个比的比数和被比数同乘或同除一个相同的数,所得的新比和原比相等。

即ka:kb=a:b或a/k:b/k=a:b。

(这条性质的应用有利于比的化简和比的比较。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事例,让学生感受比的基本概念。

2.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3.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掌握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通过异形比的小故事引入比的基本概念。

2.讲授比的基本概念:学生:老师,什么是比?老师:比是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比值,如2:3、4:6。

学生:那么它和分数有什么区别?老师:分数是一个数的大小分成若干份的某一份,而比是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比如,2:3表示2这个数是3这个数的2/3。

3.讲授比的基本性质:学生:老师,比有哪些基本性质呢?老师:比有以下几种基本性质:两个比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两个比数成比例,即a:b=c:d;将比的两个比数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k,所得新的比,仍是原来比的等价比,即ka:kb=a:b或a/k:b/k=a:b;对于同一比的两个比数,如果它们的顺序交换,则所得的新比不变,即a:b=b:a;将一个比的比数和被比数同乘或同除一个相同的数,所得的新比和原比相等,即ka:kb=a:b或a/k:b/k=a:b。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基础上,在学习过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深入学习研究的又一个相关性质。

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打好基础。

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学习本节课要正确处理它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迁移推理到新知识的学习。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思想、心理、知识等方面更为成熟,有了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在此可以采用自学,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1、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探究性趣,使每个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归纳出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难点:正确化简比。

教学准备:1、《比的基本性质》ppt课件;2、研究表格(2份);3、学生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温旧引新1、师:大家都知道,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当时,“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是宇航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的这面,它长15cm,宽10cm,另有一面则长180cm,宽120cm,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面联合国旗长与宽的比分别是多少?生答:15:10;180:120师:这位同学说的对,不过老师觉得他们的比相等,都还可说成是3:2。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比"的概念,学会运用"比"进行数值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用,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比例关系进行数值比较。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导入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知道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该如何比较呢?2. 引入新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比"的基本性质,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来解决上述问题。

3. 复习知识: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比较大小的方法,有哪些?步骤二:学习新知识(15分钟)1. 学习概念: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例子,用"比"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例1: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2倍,我们可以用"小明的身高比小红的身高大2倍"来表示。

例2:小明的体重是小红的1/2,我们可以用"小明的体重比小红的体重小1/2"来表示。

例3:小明的成绩是小红的3/5,我们可以用"小明的成绩比小红的成绩大3/5"来表示。

2. 探究性学习: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下面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并用句子描述。

例4:请用"比"来比较10和5。

例5:请用"比"来比较1/4和1/2。

例6:请用"比"来比较0.6和0.3。

3. 归纳总结:同学们,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有哪些?性质1:比也可以叫做比例,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性质2:比的两个量之间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性质3:通过比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出数的大小。

步骤三:巩固练习(20分钟)1. 个别练习: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比较练习。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比的基本性质》篇一课题: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对策: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预案:一、复习1、36÷4=()÷8=()÷224÷12=48÷()=12÷()=6÷()师:填写时,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规律: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师:填写时,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新授(一)认识比的基本性质1、出示例题3师:先说出质量与体积的比是几,再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可以发现有三个比的比值相同,说明了它们质量与体积的比也相等,用连等号来表示。

板书:4:5=16:20=40:503、师:观察这个等式,什么在发生变化?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没变?(让学生结合等式中的数据进行说明)4、谁来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教师板书)5、比的前项与后项可不可以同时乘以0,为什么?可不可以同时除以0?板书中补充:(0除外)说明: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板书:比的基本性质)5、你觉得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6、运用:出示第71页上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组织交流。

说明填写理由。

7、我们看一下这三组比,前后两个比的比值虽然相同,但是哪个比看上去更简单一点?师:我们把像这样的比(8:5、3:5)叫做最简单整数比。

想一下,最简单整数比有什么特征?生: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只有公因数1(二)化简比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一章:比的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能够正确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

教学内容:1. 引入比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解释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包括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表示比。

3. 练习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并能够互相比一比。

教学活动:1. 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

3. 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写出几个数之间的比,并能够互相比一比。

第二章: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大小不变性质和比的反性质。

2. 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讲解比的大小不变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的大小不变。

2. 讲解比的反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互换位置,比的大小不变。

3. 练习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2. 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值、求解与比有关的问题等。

第三章:比的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比的运算规则,包括比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能够正确进行比的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讲解比的加减运算规则,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相加或相减。

2. 讲解比的乘除运算规则,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相乘或相除。

3. 练习进行比的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讲解比的运算规则,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2. 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进行比的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值、比较大小等。

第四章:比的运用教学目标:1. 掌握比的应用,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运用比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进行比例计算和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1. 讲解比例的概念,即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即通过交叉相乘求解未知数。

3. 练习运用比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进行比例计算和比较大小。

《比的基本性质》课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课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和变形。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比的基本性质的发现和理解。

2.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和变形。

难点:1. 对比的基本性质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2.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和例题。

3. 教学评价工具。

学生准备:1. 学习教材或相关资料。

2. 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比较物体大小的经验,引出比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比的概念,尝试解决教材中的练习题。

3. 课堂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和变形,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并说明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比的基本性质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问答和练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七、拓展与延伸:1. 比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比较商品价格、比较学习成绩等,提高学生运用比的能力。

《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故事的方式引出比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含义以及比和比例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1. 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例如:6:4=18:12=27:18等。

2.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去解决,如:如果一杯果汁和一份糖的比例是2:1,那么两杯果汁需要多少份糖?
(三)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做,以此来检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

四、课后作业
布置一些相关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便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以便于下次改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63页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将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

接着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询问学生:“同学们喜欢喝蜂蜜水吗?”大部分同学会说愿意并会表示他们愿意喝更甜一些的。

这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说明其实小明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喝甜的蜂蜜水,这不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这下难坏了小明,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360毫升的水,40毫升蜂蜜;第二杯180毫升的水,20毫升蜂蜜;同学们会兴致盎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

有的同学会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180毫升的水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40=180÷20;有的同学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40毫升蜂蜜是36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20毫升蜂蜜是18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即40/360=20/180,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热情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尤其是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因此一听说帮助同学,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源泉。

《比的基本性质》课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课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概念,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的基本性质的概念和运用。

难点:理解并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的基本性质》。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观察、分析教材中的例子,初步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内涵和外延。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和计算,巩固知识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7.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教师通过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

2.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比的基本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比的基本性质》参考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参考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参考教案第一章:比的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能够正确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

教学内容:1. 引入比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解释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包括冒号和分数形式的表示。

3. 练习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并能够互相交流比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意义。

2. 通过示例讲解比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写出几个数之间的比。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写出比,并使用语言描述比的意义。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比的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否正确解释比的含义。

2. 评估学生对比的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能否正确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

第二章: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大小不变性和比的反比性质。

2. 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

教学内容:1.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大小不变性和比的反比性质。

2. 展示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包括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讲解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发现比的大小不变性和反比性质。

2. 引导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包括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计算。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程度,能否正确描述比的大小不变性和反比性质。

2. 评估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的能力,能否正确进行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计算。

第三章:比的化简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化简的方法。

2. 能够正确化简比,并解释化简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1. 讲解比的意义,包括比的大小不变性和反比性质。

2. 展示比化简的方法,包括乘除比的前项和后项。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讲解比的意义,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发现比的大小不变性和反比性质。

2. 引导学生运用比的意义进行比的化简,包括乘除比的前项和后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比的理解程度,能否正确描述比的大小不变性和反比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通过比的性质来计算比。

教学重点
(1)比的性质的引入。

(2)通过比的性质来计算比,使比的计算边的简单。

教学难点
比的性质的引入。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情景引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和除法的关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比的性质。

那么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中。

学生们:比是除法的简化,分数也是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的,那么分数的性质也可以用在比里面的吧?
老师:恩,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这是商不变的规律。

老师:除法里的被除数是分数的分子,除号是分数中的分数线,除数是分数中的分母,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哦。

学生:好的!
2、引出课题。

老师:现在我们一起通过题目来探讨一下,同学们你们先把15:7化成除法。

学生:等于15÷7
老师:恩,那再化成分数呢?
学生:7分之15。

老师:恩,很好,那我们一起再看一题。

老师:化简9:6。

学生:9:6,那就是等于3:2等于2分之3。

老师:恩,回答正确!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老师:化简比,就是把比化简成前项与后项互素的比。

(二)课堂练习。

1、课堂练习:
化简:2.7:0.9=
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
2、做一做:
(1)试做:
3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36千克。

写出糖和甘蔗的质量比。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指名两名学生做在小黑板上)
提示:注意计算时只写必要的计算过程。

(教师巡视)
(2)探讨:
和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可以体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的性质的案例。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比的基本性质的关系,同学们回答和计算的都非常棒,相信通过分数基本性质的类比,你们都已经对比的基本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你们来说说比有哪些基本性质。

(四)巩固练习:
第11页第3题。

(五)作业。

第11页第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