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六国论》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对比论证手法。
2.理清内容文章结构。
[学习重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
[学习难点]
1.理清内容文章结构,理解对比论证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今四川省眉山县),北宋著名散文家。相传他27岁才发愤读书,精通经书,下笔顷刻数千言。受到翰林学士欧阳修、宰相韩琦的举荐,宋仁宗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参加修纂礼书,编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不久去世。后人称他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并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善作政论,文章议论锋利,明快酣畅,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苏洵著有《嘉祐集》十五卷,本文选自其中的《权书》。《权书》中有十篇,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文章。本文是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前朝藩镇割据,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于对武将防范限制过重,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在与契丹、西夏的百年征战中败多胜少,加之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北宋外交极度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宋朝每年要向契丹、西夏纳银和绢数十万计。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敌国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后患。苏洵正是针对这一现实撰写了本文。
3.文体常识: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属于一篇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邯.郸( )弊在赂.秦( )厥.先祖父( ) 草芥.( )
与嬴.而不助五国( ) 殆.尽( ) 洎.牧以谗.诛( ) 暴.霜露( )
燕.赵之君( ) 日削.月割( ) 为.国者( ) 胜负之数.( )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从.散约败( ) 反间.计( ) 下咽.( )
5.重点词语解释
①思厥.先祖父:
②暴.霜露: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④始速
..祸焉:
⑤洎.牧以谗诛:
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⑦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⑧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
⑨此言得.之:
⑩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⑾率.赂秦耶:
⑿苟.以天下之大:
【探究案】
1.根据议论文的特点,理清本文思路,填写表格。
2.问:本文从哪些方面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训练案】
阅读下面议论性散文,完成文后问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称得上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那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 mail ,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的11 个州的路线图。出发后的第三天,他从奥斯丁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的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延展得更长。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的。我们闲谈起来,我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10 美元。”就是怀揣着仅有的10 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风餐露宿。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就了他。
我也想起我自己,在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青春的曲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象得那样美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而是为了多品尝一些人生的滋味,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
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也要借着风力飘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这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窗;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面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只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浆,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里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 这篇议论性散文的观点是:
2. 结合全文回答,年轻时为什么应该去远方漂泊?( 两条理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