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烟台的海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烟台海的独特魅力。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按季节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烟台海的独特魅力,学习作者按季节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烟台海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大海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引出课题《烟台的海》。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烟台的海的?(三)精读课文1、春天的海(1)指名朗读描写春天海的段落。
(2)提问:春天的海有什么特点?(活泼、轻盈)(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春天海的活泼、轻盈?(抓住“微波泛起”“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等词句体会)(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春天海的活泼与轻盈。
2、夏天的海(1)默读描写夏天海的段落。
(2)夏天的海有什么特点?(宁静、安详)(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夏天海的宁静、安详?(“水平如镜”“浮出”“倒映”等词句)(4)引导学生想象夏天海的宁静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3、秋天的海(1)分组朗读描写秋天海的段落。
(2)秋天的海有什么特点?(高远、湛蓝)(3)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秋天海的高远、湛蓝?(“格外湛蓝”“格外明朗”“显得凝重”等词句)(4)讨论:为什么说秋天的海“显得凝重”?(5)带着对秋天海的感受,朗读这部分内容。
4、冬天的海(1)教师范读描写冬天海的段落。
(2)冬天的海有什么特点?(汹涌、壮观)(3)找出描写冬天海汹涌、壮观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烟台的海教案篇一:课前准备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了解烟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了解烟台的海洋资源丰富;- 探索烟台的海洋文化。
2. 教学资源:地理相关教材、图片、海洋文化相关资料等。
3.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准备好地理相关教材、图片等教具。
篇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观看一段有关烟台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提问:你们对烟台有什么了解?请谈谈你对烟台的印象。
步骤二:知识讲解1. 地理位置介绍- 展示地图,指出烟台的地理位置。
- 以图为例,介绍烟台的地理特点和地形地势。
2. 自然环境介绍- 展示烟台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 介绍烟台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步骤三:海洋资源讲解1. 海洋资源丰富- 介绍烟台的海洋资源,如渔业、海洋生物等。
-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2. 海洋文化传承- 介绍烟台的海洋文化,如渔民文化、海产文化等。
- 分享相关故事或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四:探索烟台的海洋文化1. 学生分小组,自选一个烟台的海洋文化主题,如渔民的生活、海产品加工等。
2.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收获。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对烟台海洋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篇三:课堂设计思路- 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 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观察力。
- 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 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探索和理解烟台的海洋文化。
篇四:板书设计[请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编写]篇五:课堂延伸- 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烟台的海洋资源,加深对烟台的了解。
- 组织学生进行烟台海洋文化的创作,如绘画、写作等,展示他们对烟台海洋文化的理解和想象。
篇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烟台的海洋资源和文化。
《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了解烟台的海四季不同的独特景观;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份“独特”书写出来的。
2.通过文字材料,感受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感受作者对烟台的海和人的热爱、赞美,3.通过对整体文章的感悟,体会作者“景”与“人”合一,情景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流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来到烟台,初步领略了烟台海的独特,知道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的?(板书:冬、春、夏、秋)2、烟台的海,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还记得吗?(生板书)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
(读题)在作者心中,引读,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2、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就让我们走进这片海,一起来欣赏感受它与众不同的美!二、按顺序品读四季特点,感受写作特点和作者情感。
(一)冬天的海:过渡:平时我们写文章,一般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先写冬天的海呢?冬天的海肯定有着那一份更为独特的景观,我们就一起先来欣赏冬天的海。
(打开书本)1.默读第二小节,思考:冬天的海给你怎样的感觉?圈画出有关词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交流。
3.出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有时竟把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指名读这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涌浪比作小山,把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把涌浪的声音比作雷鸣)这里也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出来?(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是什么意思(前: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比喻有毅力有恒心。
)这是怎样的扑啊。
更让人感受到了烟台海的雄伟壮观。
这样的气势可以从动词数量词看出来,(扑、溅、发、掀起、千万头、数丈高、数百斤、十几米)出示图片,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烟台海的的气势吗?(指名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突出关键词4.点出:这样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景象,相比其他季节而言,给作者的是那一份凝重的感觉。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烟台的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磁带、投景片等。
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第5课第一教时总第18教时一、导入1、回忆记忆中在大海。
2、看地图,找出烟台的位置。
3、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强调“海”的写法)二、初读课文1、学生边看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边听课文的朗读磁带。
听完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1、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⑴指导朗读两个长句子。
第2自然段中一个长句子:小山似的……马路中央。
第3自然段最后的一个长句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⑵各自练习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⑶指名“开火车”读全文,然后进行评议。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提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小组讨论后交流、评议。
四、写字指导1、说说写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5课第二教时总第19教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评议书写的`情况。
2、自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些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1、朗读,想想这一节除了写到海,还写了什么。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片头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4、通过读,你欣赏到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什么样子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想记住她吗?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尝试背诵。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想想讲了哪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句话除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任务外,实际上还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欣赏和评价文本。
从而实现综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烟台的海》一文的二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寒流袭来时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和游人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情怀。
在本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基础,以悟为目标,以赏为纽带,以评为标尺,通过由浅入深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全面把握文本。
【初读激趣】:师:这一段写得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录音,好不好?师:听了录音,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很想放开喉咙高声朗读,你们想读吗?如果读一遍感觉不过瘾,你还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读得尽兴为止,好不好?【感悟】:阅读是理解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阅读是理解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理解的方法和手段。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充分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来感知课文,为学生感悟文本做好认知准备。
通过阅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具备了感悟的条件。
【再读感知】:师:读了这一部分,我们领略了冬天烟台的海特有的景观,你想抒发心中的感慨吗?生:读到这里,我想高呼:烟台的海,你真雄壮啊!生:我想说:烟台的海,真是气势磅礴;啊!生:我想说:烟台的海,波澜壮阔,气势雄伟,真是天下奇观啊!生:虽然是冬天,烟台的海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确实是非常独特的景观!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感悟】:感受是文本的表象。
《3、烟台的海》教案

《3、烟台的海》教案《3、烟台的海》教案篇1教案背景1,面对同学:□学校2,学科:语文2,课时:33,同学课前预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同学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查阅生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索课后的问题。
四、让同学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熟读成诵。
2 把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写。
4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美妙感情。
教育方面:1、培育同学互助合作、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进展方面: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思维力量、语言表达力量。
三、教材分析《烟台的海》是苏教版学校语文六班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了我们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妙感情。
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着鲜亮的特色:(一)构思精致,结构严谨。
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
"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方、拟人等手法,增加了语言的表达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烟台的海冬季的独特景观'这部分,由于这部分既是烟台的海独特的风景的键之处,从文章写作结构上来说也为后面三个季节的分析起到了指导作用。
难点是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宽阔的背景,是一座壮美的舞台。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寻《烟台的海》一文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许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依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寻在百度视频中找到课文的朗读视频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同学朗读课文。
烟台的海教案(精选6篇)

烟台的海教案(精选6篇)烟台的海篇1【】一、导入课文1.(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一幅地图,太平洋在我国的东南面,我国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都是东面或南面临海。
请同学们来找找一找烟台在什么地方,并说说烟台哪面临海?这个地理位置很独特,所以,他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独特)2、欣赏照片,出示课题:烟台的海(生齐读课题。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烟台的海,一同来领略这幅与众不同的北国风光。
二、初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2—5小节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写的?2.教师巡视3.出示:四季变换的时间顺序三、学习烟台的四季1.学习冬季过渡:那我们就随着作者孙为刚的文笔一同走进冬日的烟台。
出示描写冬天烟台的海的语段(1)请个别学生朗读师:读了这个语段,你觉得冬天的海给你一个什么感受?(2)同桌相互读并交流(3)师生交流对冬天烟台海的印象(气势汹汹蔚为壮观、波涛汹涌、波涛澎湃、排山倒海……)板书:冬:凝重(4)这些印象是语段里的哪些词句(出示变红)男同学朗读,将冬天大海的气势读出来。
(5)面对气势磅礴的大海,人们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出示语段,女同学来读。
(红字出示表现游客和烟台人对大海的喜爱)(6)两段语段出示,男女同学比一比读一读。
2.学习春天的大海过渡:当我们走出寒冷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季时,烟台的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课文的第三小节。
(1).出示语段,请学生谈谈对春天大海的感想(词句标红)板书:春:轻盈请女生来读出春天轻盈的感觉,点出春天烟台的还像个“顽皮的孩子”(2).春天的烟台人也没闲下来,让我们看看烟台人在春天的活动吧出示语段,点出人们在春天的辛勤劳作(3).播放春天海的录像(4).比较两个“扑”的作用,并男女分组读3.学习夏季的景色过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的第四小节,一同走进夏天的烟台,感受夏季的浪漫。
(1)出示语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作业来解释红色词语(2)结合录像朗读语段。
烟台的海教案(优秀6篇)

烟台的海教案(优秀6篇)烟台的海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前赴后继、锲不舍、呢喃细语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一段1、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边看过那波澜壮阔的大海吗?(看过的可以说一说,在哪儿看过,你看到的海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看来没有看过大海的同学还真多,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大屏幕领略一下大海的无穷魅力吧。
(视频播放)(读:透过云的缝隙遥望大海,海是蓝的,天也是蓝的,仿佛海与天融为一体了。
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
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一层卷着一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赶集似的,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真像个顽皮的孩子。
兴致勃勃的游客,来到海滩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脱云冬装的渔民,驾船即将远航,他们云大海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经过春的播种,终于迎来了秋的收获,渔船为秋天的大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
夕阳西下,随着夕阳光茫的渐渐收敛,海面也渐渐平静下来,我想它是想睡觉了吧。
)3、大海美吗?大海的景色壮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文章。
(一起读《烟台的海》。
)4、(出示地图)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烟台的具体位置吗?烟台地理位置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烟台北面临海)同学们看看地图,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临近海岸的城市,也特别多,你知道有哪些城市?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烟台的海来写呢?请你们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的首尾两节,然后用烟台的海这一句式来回答。
(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舞台)板书:独特(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在作者眼中,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那烟台的海独特在什么地方呢?(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吗?)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视频等资源。
2. 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3. 教学用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烟台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烟台的海。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烟台海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课文《烟台的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5.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精选7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精选7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一篇课文,生动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情感。
课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语言凝练,生动形象。
设计理念:1.畅简求实: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训练。
2.回归本位:以学生为本,以文本为本,一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
3.自主、合作、探究:遵循学生的自我原则,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带着教材走近教师,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师生、生生和谐互动,主动探究。
设计思路:通过扎实有效的初读,引导学生字字入眼,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漏字,读错字,扫请阅读的障碍。
然后引导学生将自读效果在集体的反馈和交流中得到深化和改进,同时也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细读课文,走进文本过程中,首先引领学生联系课文插图,借助自己的表象和想象,联想触发,体会感悟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
凡能力要在实践中养成”,学生掌握了方法,只是停留在知识面上,还要逐步通过实践习得。
接着引领学生迁移自学其他段落,以形成从听到读到说到写的完整系统,以整合学生在语言训练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思想、性情,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真实提高。
学习语言的重要目的就是运用,不可或却的写法指导就在读和写之间架起了桥梁,接着我引导学生回归整体,感悟结构和表达。
最后总结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迁移练习,目的是形成从听到读到说到写的完整系统,以整合学生在语言训练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思想、性情,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真实提高。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烟台的海》阅读答案_《烟台的海》教案优秀9篇

《烟台的海》阅读答案_《烟台的海》教案优秀9篇教学要求:篇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与精妙。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的生活情景;体会语言的生动和精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
展示地图,引领入境。
1、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大海。
2、看地图,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
3、烟台的海上景观是怎样的独特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按老师的要求去初步领略一下。
(板示:独特)二。
初读文本,感受特点1、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想一想:一年四季,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独特之处?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一组词语,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2)指名读2——5自然段,看是否流畅。
(3)畅说烟台海的特点,理清课文脉络。
三。
走进文本,研读感悟。
1、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冬天烟台的海有着怎样的独特景观?抓住关键词句,用心体会。
2、学生自读体会。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文字,出示一些画面。
(深入感悟烟台冬天的海的景色)出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通用11篇)烟台的海篇1《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一、课前积累:1、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碧蓝的大海)出示大海你知道哪些形容大海的词语?(学生自由发言)我也整理出一些(出示大海的词语)古往今来,大海以它的浩瀚、气势,成为文学作品的永恒的主题。
2、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她和大海也有着不解的情缘,谁来读一读!(出示冰心)3、现在,我们将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童年生活的舞台——烟台的海,关于烟台,你们了解些什么?(烟台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
烟台是一座沿海城市,北面临海,旅游业是当地人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课堂新授:(一)理清脉络1、课文第1自然段:对!烟台是我国的沿海城市!(出示第1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
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师引读——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有什么问题?提问:这份独特的海上景观究竟是怎样的?2、是的,作者不仅仅赞誉它为独特的海上景观,还赞颂它:指名读: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这是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句子?这个自然段除了这句话,还写了什么?学生反馈: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幻灯片5再读一读这两句话,分析一下,这两句话分别写的是和出示填空题3、看来,课文既写了烟台的海,同时还写了烟台的人,迅速浏览课文,首先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反馈:(时间:冬、春、夏、秋)我们一般的习惯应该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去写,为什么要将冬天的烟台放到开始来介绍呢?作者又为什么给予烟台的海、烟台的人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先走近冬日的烟台的海,一探究竟。
(二)分析特点1、a、冬天,烟台的海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凝重含有深沉、稳重、具有磅礴气势的意思(学生反馈:深褐色、气势汹汹地掠过、小山似的、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数丈高的浪花、雷鸣般的轰响、竟……)想不想看看这凝重的大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我请个同学来读一读描写冬日烟台的海的句子,我们其余同学可以看图想象这种冬日海的气势,也可以看着课文中的句子,体会文字的魅力。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1一、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整体地感知烟台的四季海上奇观。
4、了解烟台冬季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5、完成“字词练习”练习作业。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吧(板书:海)你们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说一下)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烟台去看一看海,(板书:烟台的)为什么单单去烟台呢?因为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齐读课题)3、设疑激读这份独特的景观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轻轻地将课本翻到第十页。
(二)、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留意多音字的正确读法,标出某些长句的停顿。
(三)、让我们也像录音一样美美地将课文读一便,要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四)、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
石凳嬉笑惬意过滤湛蓝恬静崇山峻岭前赴后继蔚为壮观如痴如醉2、指名读、齐读。
3、自己读,记住字形。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5、交流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海的句子,圈出突出大海特点的词语,并在旁边写上你的读书体会。
2、交流。
重点品读:出示:“小山似的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自由读读这儿,看能不能把这巨浪折岸的场面给映在自己的脑中,不看书就能说出来。
(让学生自由反复读)B、指名读,谈体会,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C、指名不看书“读”(也即背)。
3、这样的场面真是太吓人了,可是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示意生接着往下说),还有的不顾被――(示意学生说)。
2023最新-《烟台的海》教案最新5篇

《烟台的海》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整理的5篇《《烟台的海》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早在一年前,我就耳闻《烟台的海》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今年一拿到教材,我就迫不及待的拜读,果然,文章很美,课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在介绍海上独特景观时采用了季节的变化顺序从冬—春—夏—秋;人景交融,将烟台的海与烟台的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先景后人,相得益彰;语言生动,文中采用了大量比喻、拟人手法给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条件;图文并茂;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仿佛将学生带入了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情境——烟台的海边。
实事求是地说编者给我们六年级的学生选择了一篇品质兼美且示范性很强的文章,可谓是“用心良苦”。
这么美的文章,我一遍一遍的读,一次又一次感受作者用他优美细腻的文笔带给我的享受,可是学生能够懂吗?尤其是作者写到“冬天,烟台的海是凝重的”学生大部分只能体会烟台的海冬天气势的磅礴,而且文章看似写海,其实也是对烟台人的赞美,尤其是文章结尾处“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这些隐藏在背后的内容学生很难体会。
一个“活剧”将烟台人的勤劳吃苦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的确,资料也有说明,烟台人依*着烟台的海,凭借自己的智慧以及勤劳充分利用的海这一资源,大大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作者在赞美海的同时也赞美了海边烟台的人,这一点如何让学生体会?苦思冥想仍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由于课文很长,而且全文都是要求背诵的,我提前两天让学生去预习课文,早上课代表领读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好几次都把最后一句话读成“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威武雄壮的话剧”,我示意课代表停下,纠正以后再读,结果又有几个粗心小鬼读成了“话剧”,正想批评,平时话多的张成鑫在底下就喊:“老师,教科书上也会犯错误的,他们印错了,应该是‘话剧’而不是‘活剧’”我还没有想到怎么去解释,心直口快的周思灵就喊了:“你懂什么,你没有理解课文,书上肯定没有错的,我们又不是用这本书的第一批学生”我没有想到学生会这么细心,会注意到“活剧”和“话剧”,如果让他们从课文中去寻求答案,学生可能会体会到作者对烟台人的赞美,这不是正中我意吗?于是我顺水推舟:“到底是不是印错,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再下结论!”在第二课时接近尾声时,我和他们再一次的讨论“活剧”和“话剧”,“这里到底时‘活剧’还是我们平时一直说的‘话剧’,并且联系上文说说自己的理由”我提出了要求,“老师,好像没有印错,是‘活剧’”“他们上演活的剧本,这个剧本不是别人编的而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是的,我们只要看前面就知道了,冬天烟台的海是汹涌澎湃的,是凝重的,很可拍,课时烟台人一点惧怕都没有”“那你是从哪里看出他们一点也不害怕”我提醒道,很多学生都举手了,在讨论中学生体会了烟台人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在讨论接近尾声时,我补充了课外资料,介绍了烟台人是如何利用海这一资源,改变他们的生活,当再一次朗读课文的时候,没有人再读“话剧”了,默写时候也没有人写错了。
《烟台的海》的教学设计教案

《烟台的海》的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烟台的海》,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域特点、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烟台的海》一文描绘了烟台海域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海洋资源,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了解海洋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烟台的海域特点、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域特点和海洋资源。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烟台海域的图片、资料,了解烟台的海域特点和海洋资源。
4.2 课堂导入教师展示烟台海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烟台的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课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了解烟台的海域特点、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
4.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烟台海域的特点和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4.5 小组讨论4.6 课堂小结4.7 课后作业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5.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海洋知识的书籍,加深对海洋的了解。
6.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博物馆或海洋研究机构,直观地了解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
2023最新-《烟台的海》教学案优秀9篇

《烟台的海》教学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9篇《《烟台的海》教学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导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烟台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一座海滨城市,2008年它荣获了“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的称号,知道它是哪儿吗?对,烟台!去烟台干什么呢?去烟台看海。
(板书)烟台的海齐读课题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为什么我们不去别的地方看海,而要去烟台看海呢?2、请大家打开课文纸,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板书:独特追问,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它拥有了这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指名两学生合作(一生读原因,另一生读结果)再读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到是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烟xx特的海上景观。
3、想看看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吗?(媒体出示逐层推进的烟台地图)这是祖国的版图,烟台位于我国的山东省,地处山东半岛北部,这个形似喇叭口的海域叫渤海湾,连接着这喇叭口的海域是黄海,显然,烟台面临渤海和黄海,而且北面临海。
这在我国的沿海城市中是很少见的。
它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拥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4、昨天,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课文了,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烟台的海上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反馈、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二、导读第二自然段,感知冬日的巨浪拍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近烟台的海,先去看看那冬日烟台的海。
板书:冬1、谁来正确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并及时纠正)(检查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朗读情况)2、这里有句长句(媒体出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六年级语文教案:《烟台的海》【优秀14篇】

六年级语文教案:《烟台的海》【优秀14篇】烟台的海教案1这一课的设计很平淡,从指导默字开始。
然后再回味式地深入品读一些优美精彩片面。
一方面是为了更深入把握文本。
一方面还是为了给学生能完整背诵铺设台阶。
最后围绕“背诵全文”一任务,引导学生能有感情地,再现地朗诵。
由于每一课时的任务都很重,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踏踏实实地以读书感悟为主线,没有什么较大的创新,只求学生能在读书中感受快乐,能在熟读中达到背诵。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深入感受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2、能初步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四季不同的景观。
教学过程设计:模块一:创情引入1、板书课题,指导读。
A、齐读。
B、是哪儿的海?让学生再齐读,突出“烟台”。
2、激问:那么烟台的海与其它的海有什么不同?A、生答出地理位置不同。
B、师总结。
(以第一段为主)模块二:整体感知1、引入:由于是地理位置的不同,这就使得烟台的海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那么在一年四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在烟台的人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大家默默地,静静地想,并画出主要词语。
2、教师渗入指导。
(提示学生画出重点词语,并查看学生默读效果。
)3、同桌可以简单交流一下。
4、师生交流,并根据生答板书:冬-巨浪排岸(气势汹汹)-观赏春-微波泛起(绿盈盈的)-播种夏-凉爽恬静(恬静温柔)-休息秋-湛蓝凉意(格外湛蓝)-收获(根据学生的概括,用书上的词语)5、师指板书总结。
在寒冷的冬天烟台的海――(生看板书答)――烟台的人们勇敢地――(生答)……模块三:深入品读“冬天”部分(一)、深入品读第二节1、引入。
现在,我们就用我们入情入境的朗读,把自己带入到冬天的烟台,去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冬天烟台的海。
2、放声朗读,边读边想,边读边看,边读边感受。
3、指名读,指导读针对学生读不到位的地方可以暂停下来进行指导一番:A、表现“气势”时,也不能用声嘶力竭的声音去喊。
《烟台的海》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烟台的海》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烟台的海》描述了烟台的海的美丽景色和独特之处。
课文通过描绘海的变化和活动,展现了海的生动和活力。
2.2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课文《烟台的海》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准备生字词卡片和练习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烟台的海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自己对海洋的认识和感受。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烟台的海》。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共同探讨课文的含义和主题。
3.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学习生字词。
学生通过组词和造句,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第四章:写作练习4.1 写作指导: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烟台的海为题材,写一篇描绘海景的短文。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结构和要素,如描绘海的美丽景色、活动的生动场景等。
4.2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帮助和指导。
5.1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写的描绘海景的短文。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烟台的海的特点和与其他地方海的区别。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观察,增进对烟台的海的理解和认识。
6.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烟台的海的景点进行研究和介绍。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制作海报或PPT,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烟台的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附课文原文)

烟台的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附课文原文)烟台的海课文原文一、教材解读:《烟台的海》是苏教版语文十二册课文,__描写了烟台四个季节的海的特点,__语言优美,让读者感受到其不同的美,听了这节课,我被烟台的海的美所震撼,更被同学们和老师的动情学习和教授所打动。
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教材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充满兴趣的读,巧妙地让学生从读中有所感悟,培养学生个性表达,这些都对我有很大启发。
二、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总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烟台的海二、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脉。
2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揭题:1 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 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3 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
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 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 检查自学:(1)读生字及词语。
独特景观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巨浪拍岸蔚为壮观壮丽嬉笑害羞崇山峻岭过滤宛如如痴如醉呢喃细语体验湛蓝凝重轻盈浪漫忙碌(2) 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3) 理解词语。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最新8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最新8篇)《烟台的海》教案篇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语文课程的两大基本理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新的基本理念是所有语文教师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课教学通过设计运用朗读品悟、积累运用、自主研究、互助合作等手段对这一理念做了一点简单的探索与尝试。
一、激情导入。
小调查:同学们去过大海吗?--激趣:今天我们就做一次免费旅游,到我省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去领略一下烟台的海的独特风光。
大家想不想去?--设疑: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带大家去烟台吗?--导读:读完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你就会找到答案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导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激发学文兴趣,感知课文大意。
(1)请生自由读文,画出描写烟台的海的词语和句子。
(2)理解独特、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曲歌,是一座壮丽的大舞台。
了解为什么去烟台,激发学生学文兴趣。
(3)指导朗读: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曲歌,是一座壮丽的大舞台。
注意把握排比语气的变化。
2、请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烟台的海,用△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课文内容。
1、出示合作学习提纲:(1)烟台的海季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用~~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如果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就更好了!(2)烟台的海__季的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书上的词语或自己的词语概括出来吗?相信一定难不倒你的!(3)用深情朗诵法或文配画法向大家描绘烟台的海四季美丽的景色,看哪个小组能最先向大家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教师提供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喜欢的内容,替代了以往师生问答的繁琐分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学生要画好大海,须以读为本,学生要谈好体会,更要以读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六主备人陆坚所在学校平山小学单元第一单元课题3、烟台的海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与精妙。
教学重难点感受烟台海的绮丽壮观,体会语言的生动与精妙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设计意图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理
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板书:海)
说说,大海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文章。
完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出示地图)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烟台的具体位置吗?
同学们看看地图,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临海的城市特别多,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烟台的海来写呢?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
1、过渡:烟台的海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课文,解开这个疑问。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边读边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决。
(3)思考:烟台的海有什么独特之处。
3、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于行间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调动学生已有的的经验和背景知识。
以“烟台的海有什么独特之处”为悬念,激发学生阅读
4、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烟台的海有什么独特之处?
2、交流。
(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
)
教者相机板书。
3、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
(冬、春、夏、秋的四季顺序)
4、教者引读文章第一和第六自然段,提问:这两个自然段和中间四个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总起、总结,文章是总——分——总结构。
)
四、精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1、过渡: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我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小黑板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兴趣。
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4、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课后,大家好好读一读课文,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片海,欣赏烟台海的美!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熟课文
抓重点句,定下本文阅读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感受烟台海的绮丽壮观,体会语言的生动与精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
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2、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片海,感受它美。
二、感受烟台海的绮丽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冬的凝重。
1、学生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要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用直线划出描写海的句子;
(3)圈出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词语。
2、交流。
理清层次,感受作
冬天烟台的海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并能重点突出你刚才圈出的词语。
出示句子:冬天,深褐色的……马路中央。
3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围绕“壮观、有气势、力量大”引导学生赏析词语。
(比如,“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中的“气势汹汹”;“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中的“小山似的”、“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数丈高”、“雷鸣般”这些词语都要引导学生赏析。
)
4 、再次指导朗读,体会烟台的海冬天的磅礴气势。
5、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6、指导朗读:烟台人民和游客并未惧怕气势汹汹的大海,而是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让我们做一回烟台人,用不畏严寒、不惧风浪的豪迈情怀者构思的精巧。
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从关键词句的赏析中体会语言的精妙生动。
来读一读。
7、冬天烟台的海是最具特色,一定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光,可是当地差的就是导游,现在要从我们同学当中选中最优秀的导游员,去参加这一
次烟台之旅。
你们先同桌练习,然后为大家介绍好吗?。
(1)同桌练习
(2) 指名(2-3)名学生全班,学生评价。
8、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欣赏冬天烟台的海的?
出示:1、理一理,哪里写海,哪里写人。
2、说一说,海的特点,人和海的关系。
3、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4、演一演,把海介绍给别人
(二)学习第三——五自然段。
1、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其他几个季节烟台的海。
2、学生自学。
3、交流。
以导游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明确学法,授人以渔。
第三自然段
(1)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感受春的轻盈。
体会拟人手法的生动。
(2)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
(3)指导朗读。
(4)小结:烟台人在勤劳播种,春天的海轻盈得像个顽皮的孩子,这是一片多么生机勃勃的春海啊!
第四自然段
(1)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重点赏析:“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2)指导朗读
(3)小结:这真是一幅人海相依的恬静画面,所以说夏日烟台的海是浪漫的。
第五自然段
(1)“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并且能找出与前文相对照的,春种秋收)
(2)指导朗读
(3)小结:这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烟台人充满希望和幸福的生活着,所以说秋天的海是充实与忙碌的。
4、演一演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海用导游的形式为大家介绍。
学生评议。
三、总结拓展
1、我们再次来体会作者眼中烟台的海:
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2、齐读,说说感受。
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壮丽的舞台?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
3、拓展:
在作者的眼中,烟台的海是独特的。
同学们,我们也曾饱览过其他的海上景观,在你的眼中,它是怎样的呢?请你回忆曾看过的海(或湖),用上我们今天积累的这些好词佳句,把那里的景色描绘下来?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写一写,也可以写2个季节或3个季节。
回归整体,突破难点。
读写结合,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5、烟台的海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轻盈勤劳播种
夏浪漫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作业设计:
1、当小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烟台的海。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3、尝试着描写自己所看过的海(或湖)。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