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失业_宏观经济学(第4版)_黄亚钧.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失业保障
• 失业保障降低了求职者的搜寻成本
W,C 0
• 有了失业补助,劳动者
A’ A
W(t) C(t) C(t)’
的收入提高了,降低了 搜寻成本,因此搜寻成 本曲线由C(t)向右移至 C’(t),表示每一次求职活 动的单位成本都降低了。
这时,新的成本曲线C’(t)
的斜率与工资曲线的斜
率只有在A’ 、B’两点才相
0
S SL
E D
L1
L
L
效率工资
L
• 图中SL曲线表示失业人口与效率工资的关系。随 着失业人口的增加,劳动者感受到可能失业的威 胁越大,就业得到满足程度越高,为达到不偷懒 所要求的最低效率工资就会减少,因此SL曲线从 均衡工资水平(W/P)0开始向右上方倾斜。SL曲线 也就是存在失业条件下的劳动供给曲线,它不会 与S曲线相交,因为在任一工资水平下,总是存 在着失业人口。
第四章
失业
第一节 自然失业
一、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 二、自然失业与劳动人口变化
一、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
• 古典学派认为,劳动市场的运行是有效的,因为实 际工资水平具备充分伸缩性, 因此,失业只可能 是由磨擦性和结构性失业构成的自然失业,或古典 失业。
• 凯恩斯学派认为,劳动市场的运行不一定有效,因 为实际工资水平并不具备充分伸缩性。当劳动市场 由于经济周期冲击导致供大于求时,价格、工资不 一定可以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水平,这样,劳动供 给将持续大于劳动需求,从而产生了失业。因此, 引起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周期性的经济萧条,称为周 期性失业,或凯恩斯失业。
• “内部人——外部人”模型。工会代表已就业的 内部人与雇主就工资水平进行谈判时,只代表内 部人利益而不考虑外部人(失业者)利益。
工会
• 工会代表已就业的内部人与雇主就工资水平进行 谈判时,只代表内部人利益而不考虑外部人利益。 当内部人感到外部人威胁(如雇主考虑雇用外部 人)时,内部人就会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由于 解雇内部人,企业需要根据原先的合同条款做出 某些补偿。雇方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也不得不做出 让步,企业的实际工资就可能高于劳动市场出清 的水平。这时,尽管外部人愿意接受比现行实际 工资水平低的工资却仍然难以找到工作,因为企 业不可能降低工资来雇用更多的工人。从这个意 义上来讲,高工资造成的成本实际上是由外部人 也就是失业者来承担。
dW (t ) dt

0,dW 2(t) dt 2

0
C(t)表示搜寻成本:
dC(t) dt

0,dC 2(t) dt 2

0
理性的劳动者选择搜寻工作时间时,边际收益等 于边际成本,劳动者净收益最大,即:
dW(t) dC(t) dt dt
W,C
A
W(t)
C(t)
B
0
t*
t
最优搜寻时间的确定
• 最优搜寻时间为t*,因为对应于t*我们可以在W(t)和C(t) 两条曲线上分别找到A、B两点,A、B两点的切线斜率 相等,也就说明在时间t*上,劳动者搜寻的边际收益正 好等于边际成本。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可能主动地将实际工资 水平定在高于劳动市场出清的均衡水平上,从而 导致了失业。 • 这一理论假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是与工 资水平相关的,工资水平的提高会提高工人的劳 动效率。 • 偷懒模型(Shirking model)提供了对效率工资理 论的另一种解释。
W/P (W/P)1 (W/P)0
需求,均衡的就业量为充分就业的劳动供 给量L。如果政府规定了实际工资水平不能 低于(W/P)1,为了遵守法律,企业只愿意雇 用数量为L1的工人,而在这一工资条件下,
愿意就业的劳动人数仍为,劳动的供给大 于需求,于是,L1 Y这一段便成了最低工资 法带来的非自愿失业人口。
二、效率工资(企业行为) • 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理论说的是,企业
• 从原点出发作一条45°的斜线,这条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岗位空缺数 与失业人数相等的情况。假如一个经济的劳动市场当前处于曲线BC 上摩的擦性M点或,结那构么性失的业失率业为,U而mU,0U岗m位则空为缺周率期为性V失m,业其。中0U0等于Vm,为
二、自然失业与劳动人口变化
• 从劳动人口的动态变化来看,失业是两种自然力 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口 经过一段时期以后能重新找到工作,成为就业人 口;另一方面,又有一定比例的就业者失去工作, 进入失业队伍。
二、失业的人口结构
1、年龄 2、教育程度 3、性别 4、种族
三、失业治理政策
• 关于失业的治理政策,我们大致上可以分 为两大类:主动性失业治理政策和被动性 失业治理政策。
✓主动性失业治理政策是在劳动供给方面做文章, 使劳动供给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符合市场上 对劳动的需求。
✓被动性失业治理政策基于这样的信念,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要彻底消除失业现象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消除失业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实 施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失 业保障体系。
U sL s f
• 因此,失业率由下式决定:
U s L s f
• 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时的失业率U/L由失业人 口再就业比率f和就业人口离职比率s共同决 定。离职率s越高,意味着从就业队伍中游 离出来的失业人口越多,失业率就会越高; 再就业率f越高,意味着从失业大军中重新 上岗的人员越多,失业率则会越低。
B B’
等,从而最优搜寻时间
则由t0*增加到t1*,这就意 味着,劳动者自愿失业
的时间延长了。
t0*
t1*
失业补助金的影响
t • 可见,失业补助金虽然 提高了失业者的收入, 但同时也增加了失业。
1961—2002年美国、日本和欧共体等国的 失业率(%)
美国 加拿大
日本 欧共体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英国
• 用 Y 表示充分就业的GDP Y Y ,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失业为自然失业; Y Y ,存在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为正,反之 则为负
V
45°
E
M Vm
BC
0
U0
Um
U
贝弗里奇曲线
• 我们用横轴表示劳动市场的失业率U,用纵轴表示岗位空缺率V,曲 线BC为贝弗里奇曲线,表示在一个给定的劳动市场结构中岗位空缺 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 宏观经济的三个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和劳 动者的行为都有可能对劳动市场的调节机制 造成障碍。
一、最低工资(政府行为)
W/P
S
(W/P)1
(W/P)0
E
D
0
L1
L
L
最低工资
图中D为劳动的需求曲线,S为劳动的供给
曲线,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பைடு நூலகம்,
表示社会的劳动总供给量不变。如果没有 最低工资法,市场的实际工资水平为(W/P)0, 均衡点为E,此时,劳动市场供给恰好等于
• 用L表示劳动人口,E表示就业人数,U表示失业 人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 L=E+U
• 失业率可以用U/L来表示。
• 假定劳动人口保持不变,则: fU=sE
其中f表示失业人口中再就业的比率,s表示就业人 口中离职的比率,假定f和s都是常数。 • 可将上式改写为: fU=s(L-U) • 求解U,得:
第二节 职业搜寻
一、岗位空缺与失业 二、职业搜寻模型 三、失业保障
一、岗位空缺与失业
• 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中,岗位空缺 市场和失业市场并存,劳动者并不能在这 两个市场之间自由转移。从理论上来看,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任何一种生产要素 都可以不同的市场中自由转移,岗位空缺 市场和失业市场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第四节 失业治理
一、失业的时间结构 二、失业的人口结构 三、失业治理政策
一、失业的时间结构
• 从失业的时间结构来看,失业大致可分为 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
✓短期失业一般是指摩擦性失业,主要原因是由 于寻找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长期失业有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 也有可能是实际工资调节机制出现障碍造成的 劳动市场供大于求。
• 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区别的关键在于对不同 的价格行为的假设。在长期,实际工资被认为是 充分伸缩性,能够对劳动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任何 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而在短期,实际工资 水平缺乏伸缩性,往往会在某一水平上保持不变。 这样看来,自然失业(古典失业)可以认为是一 个长期现象,而周期性失业(凯恩斯失业)则是 一个短期行为。
• 在图中,由需求曲线D和非充分就业的供给曲线 SL交点决定的劳动市场的效率工资水平为(W/P)1, 劳动就业量为L1,而L1Y就是效率工资导致的失业 人口。
三、工会(劳动者行为)
• 工会是由一部分劳动者组成的,借以增加工人市 场力量的组织。
• 有组织的工人与雇主谈判时,讨价还价的能力大 大加强。劳动市场的工资水平将由工会与企业的 “集体谈判”决定,往往会高于市场正常水平。
流出率(f) 45.7 18.2 30.8 5.7 6.3 17.2 1.3 30.4 9.5
失业率 5.4 6.9 7.7 10.0 6.2 2.5 19.1 1.6 8.5
资料来源:Daniel S. Hamermesh and Albert Rees, The Economics of Work and Pay, 5th edition, p273。
2、完全信息
劳动市场的信息并不是完全的,劳动者并不知道 所有空缺职位的信息,企业也无法清楚了解所有 申请者的才能和潜力,双方所获得的信息都是不 充分的,这样,劳动者在寻找工作中必然产生成 本,也就是职业搜寻成本。
二、职业搜寻模型
• 职业搜寻理论模型以劳动市场信息不完全为出发 点分析摩擦性失业问题,有以下几个基本假设条 件:
• 完全竞争市场的二个假设条件对于现实的 劳动市场过于理想化:一是产品的同质性, 二是完全信息。
1、同质性
劳动市场中的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并不完全相同, 不同的劳动者能够胜任的岗位不同,不同的劳动 者愿意从事的职业也不同。当劳动市场发生变化 时,这种不同质的劳动就构成了市场转移的障碍, 或者说,构成了市场转移成本。
1961 6.7 7.1 1.4 2.2 1.2 0.8 5.1 1.5
1972 5.5 6.2 1.4 3.3 2.7 0.8 6.3 4.0
资料来源:OECD资料
1979 5.8 7.4 2.1 5.7 5.8 3.2 7.6 5.0
1986 6.9 9.5 2.8 10.8 10.4 6.4 10.5 11.2
• 下表给出了1988年一些国家的再就业率和 离职率以及失业率的数据,这一实际数据 更清楚地说明了模型中的结论。
1988年部分国家的失业率(%)
国家 美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日本 西班牙 瑞典 英国
流入率(s) 2.61 1.35 2.57 0.63 0.42 0.44 0.31 0.49 0.88
✓ 第一,劳动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 第二,在劳动市场上,每个企业对劳动者的报酬是不
同的; ✓ 第三,劳动者离开原来工作岗位去寻找新的工作比保
留原来工作同时寻找另一份工作更有效率; ✓ 第四,获取有关报酬和职业岗位的信息是要花费成本
的。
劳动者的工资水平W(t)是职业搜寻时间t的函数, 随着搜寻时间的增加,工资水平随之增加,但增 加幅度递减:
1989 5.2 7.5 2.3 9.0 9.4 5.6 10.9 7.2
1993 6.7 11.1 2.5 10.7 11.7 6.1 10.2 10.3
2002 6.0 7.2 5.3 8.7 9.1 9.5 10.1 5.4
第三节 职业配给
一、最低工资 二、效率工资 三、工会
• 从实际工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的角度分析失 业现象的理论也称为职业配给理论。这种理 论认为,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劳动资源不是 通过劳动市场的实际工资进行调节,而是通 过某种制度或人为的因素进行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