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

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
而热爱学生正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
我在多年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用教师的爱来教育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下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爱孩子就要尊重他们教师热爱学生首先是体现在尊重学生上,尊重就是一种爱。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谈不上爱。
教育根植于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时刻把学生当作我们的朋友,以感情为纽带,让学生体会到你在关心他、爱护他。
这样,学生就会尊重你、亲近你,从而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你的教学任务也就能顺利完成。
爱学生还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对,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欲.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应宽容,以诚相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由厌学转为爱学、乐学、会学。
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其可爱的一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几岁的孩子呢?其实,教师每一次赞许的点头、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都表现出了对学生的爱,更会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
如: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曹丹的孩子,她的家庭条件差,学习也差,父母是做生意的,整天在市场卖菜, 顾不上管孩子,所以,造成这个孩子懒惰,不爱学习。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选择一个目标。
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
有怎样的氛围就能塑造怎样的学生,而氛围是由教师来带动的,不同的教师特别是不同的班主任就会形成不同的班级氛围。
因此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而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好坏则取决于教师道德素质高低。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始终把学生人格尊严放在第一位。
在“尊师爱生”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爱生”,眼中没有“好生”“差生”,课堂抽问、批改作业、工作安排等都一视同仁,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所有学生避免有害健康和不安全的情况。
不会故意造谣和中伤学生,特别是不会拿刺耳的话语来挖苦、讽刺“差生”,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会公开学生个人的隐私。
总有办法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对课堂出现的混乱状态能有效的制止。
愿意听取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关于教师教学、管理、行使职权等的意见。
在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冲撞、伤害自己时,能理智的对待,冷静地分析,正确地解决,不会轻易地发大火,乱骂人。
进入教室时总是衣着整洁、体态端庄、面带笑容面向所有学生。
始终把自己摆在教育者的位置,做学生的好榜样。
如许多特级教师在治理“乱班”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道德素质高的体现。
而一个道德素质低的教师很强调自己的尊严,在“尊师爱生”的问题上首先考虑“尊师”,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遵从自己,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师生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主从关系,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至理名言”,作为学生必须“铭记在心”。
有时会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说出某学生的个人隐私,甚至取笑作乐。
师德演讲稿静待花开

师德演讲稿静待花开(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静待花开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
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有人说:教育是农业,需要精耕细做。
唯有用心,教育才会变得鲜活;唯有用情,教育才会在师生间绽放美丽的花朵。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我们就是辛勤哺育花朵的园丁,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方法,我们的责任都会决定着花儿的成长,今天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当班主任的一点教育理念,我的主题是《关爱学生静待花开》,我认为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无论成绩好坏,他们都像是一粒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可能当我们看着别人的花儿怒放了,自己的花儿还没有动静就着急,但我们一定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我们细心地呵护,耐心的等待,终能静待花开。
如何静等花开?一、首先,要把握教育的起点,用满腔热情的爱唤醒学生。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也是师生进行心灵沟通的催化剂。
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如果老师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那么学生一旦体会到了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力量是强大的,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成绩,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的形成,甚至影响他们一生。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所面对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这就不可避免的要犯错误,当面对学生犯错时我们要给予不同的爱,要有温和的爱、关切的爱、严肃的爱、严厉的爱、爱的方式不同收效是不同,记忆最深的是我上届学生中有个叫马洪韬孩子,六年级时性格叛逆,不爱学习,迷恋游戏,在快过元旦时,同学告状,说他经常和班里同学索要钱财,慢慢追究下来数目已达200多元,面对这一事件,我又急又气,但我相信事情的背后肯定有原因,因为他的家庭条件优越,他的母亲对他管的还是比较严的,他的变化不是仅仅叛逆,也许有其他原因,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快速联系家长,了解情况,才知国庆节时他的父亲得了喉癌,他的母亲带他的父亲去上海治病走了半个月,回来他的父亲去世,办理丧事,一个多月,就没管过他,也没有给过零花钱,之后他的母亲处于丧夫之痛中,也疏于对孩子管理,才导致现在事情的发生,面对他的家庭变故我深深的自责,作为班主任的我,竟然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经过年级的协调,对方家长的谅解,这件事得到妥善的解决,之后我找他谈话,严肃的批评了他的行为,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明白父母的不易,让他从内心知道所犯的错,从那时起我对他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学习上、生活上、处处关心、爱护他,之后他的学习特别努力,顺利升上初中,毕业后的寒假他来学校找我,来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做父母的都很爱孩子,但是,怎样才是最合适的,却大可商榷。
真正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此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要有三点: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亲情。
其二,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成长。
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该有的困难。
既然爱,就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孩子现在快乐,二是让孩子未来幸福。
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要把孩子看做一个灵魂,亦即一个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的个体。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而如果没有尊重,爱就是去了风格。
孩子得到的爱越多,会变得越好。
当然,这里说的“爱”似乎需要做界定。
比如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正确的方法之类。
但是,不管怎么界定,基本的内涵不容怀疑,就是一种倾注感情的关心、爱护、鼓励、欣赏、理解和尊重。
家长们总是教育孩子做“乖”孩子,称赞孩子时也多用这个“乖”字。
“乖”有两个含义,其一是乖顺,就是温良、听话,其二是乖巧,就是伶俐、机敏,把这两个含义统一起来就比较全面了。
仔细分析起来,孩子真正可爱的和值得鼓励的“乖”,其实把包含了三个因素。
一是通情,就是善解人意,关心和体察他人的感受,这是同情心,是善良。
二是达理,就是讲道理,懂道理这是理解力是智慧。
三是在通情达理的基础上,能够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求,这是自制力,是节制。
所以“乖”应该是善良、聪慧、节制这三种积极品质的综合表现。
亲子之爱是爱的课堂,不但对孩子是如此,对父母也是如此。
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
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无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
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长大后,把一份他的孩提时代的完整记录交到他的手上,他会多么欣喜啊。
幼儿园师德演讲稿爱与责任

幼儿园师德演讲稿爱与责任做为幼儿教师,其责任感可以体现在关心和热爱幼儿。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师德演讲稿爱与责任,欢迎大家阅读!幼儿园师德演讲稿爱与责任1责任是树,爱就是藤,爱融入在责任之中,如影相随,“爱”是责任的体现,“责任”又是爱的化身,“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也是幼儿教育永恒的话题。
我常常在思考,我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爱?是热烈的爱,或纵容的爱,还是冰冷的爱?当我们看到个别孩子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要严厉的批评,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次不要这样了,就了了而之呢?当孩子拿着模糊的画画给我们看时,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对孩子说,是用表扬还是敷衍的话语对孩子说呢?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被老师重视的,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呢?出于责任,让我们用理性的爱来代替冷爱,溺爱,热爱吧!让我们用爱给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让我们用爱如炉火般去温暖孩子的心灵,让我们用爱如炽光灯般去点亮孩子的理想。
平等交流,微笑赞美,分享欣赏……这一切才是教育的真谛,才是爱的真谛。
因为责任,爱不再偏颇;因为责任,爱不再纵容;因为责任,爱不再冷酷!幼儿教师是平凡的,幼儿教师的责任又是重大的,“任重而道远”,就是对幼儿教师工作的写照。
幼儿教育工作如履薄冰,时刻要把孩子们的安全放在首位!这是幼儿教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扭伤了脚,是不是比他的家人还要着急?也许有人会觉得做教师责任太重,压力太大,但是,没关系,爱会让幼儿教师的心胸变得宽广,爱会缓解幼儿教师紧绷的神经。
左心房,右心房,合在一起就是一颗完整的心。
在这颗心里,爱在左,责任在右,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幼儿教师同舟共济的船桨!还记得那年我带小一班,我们班来了一名特殊的孩子叫“_”。
入园时,她虽然比班上其他幼儿大,但她的语言发育滞后,处于学习语言的模仿阶段,说话分不清人称、时间、空间,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不会与同伴交谈、游戏,自我封闭,过分依恋成人,带班教师不组织幼儿活动时,她揪着教师衣角寸步不离,教师在班上组织教学活动时,她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嘴里不停地说着她从电视里学到的广告词,教师稍不留神,她便会自由散漫地往户外跑。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爱小孩是一种本能,尊重小孩是一种教养周国平说,爱小孩是一种本能,尊重小孩是一种教养。
是的,为人父母对小孩的爱是出于一种本能,不用学也会。
尊重小孩,如此一种美好的教养,我们还需要慢慢修炼。
我们深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小孩,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教育。
我们不要苛刻小孩,也不要苛刻自己,过度的焦虑与惧怕,以及与小孩之间不必要的意志较量,都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试着,从这些小事做起,学着尊重小孩。
-01-把“不”用在恰当和关键的时候在养育中对小孩说“不”就像本能一样,是专门自然且容易的情况。
假如每天数百次对一个小孩说“不”,专门快那个“不”就不管用了。
关于1-2岁的小孩,主动摆弄各种东西是他探究世界的方式,你能够把一些贵重、易碎的东西放在他看不到、够不到的地点,而减少对他说“不”。
关于大一点的小孩,假如不是什么涉及人身安全、阻碍他人的行为,能够尝试用其他积极的方式,而减少对他说“不”。
-02-幸免当面评论小孩,更不能在众人面前数落小孩有的时候,你认为可能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字眼,确实是无心之失。
然而谁明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最不喜爱听到大人当众说自己的那个地点不行,那儿不对。
那种难受的心情,用脚趾头想一想都不要让自己的小孩再一次经历。
-03-多给小孩一些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权益小情况,让小孩自己决定,大情况,让小孩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如此民主的氛围,不用等到小孩上学后就能够开始。
在他还可不能说话的时候,他也能够选择今天穿什么衣服出门。
-04-承诺小孩的情况一定要做到许诺之前,请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做到。
假如不能,请不要轻易承诺。
事实上,不管对谁,这一点也是做人的道理。
假如有专门情形没法做到,请向小孩说明情形,取得他的谅解。
对待小孩跟对待成人一样,讲究诚信。
-05-永久不要恐吓小孩恐吓,对小小孩而言是专门卑劣的招数。
因为担忧危险行为而恐吓他,因为不乖乖吃饭而恐吓他,因为想让他静一静而恐吓他。
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10篇)范文

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10篇)范文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
“教育没有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师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沽名钓誉、莫入校门,升官发财、莫当教师。
”自古以来,广大教师就崇尚奉献,被誉为“春蚕”、“蜡烛”和“人梯”,教师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除了因为教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还有就是他们的奉献精神,教师职业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仍有数不清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地坚守这三尺讲台、默默地耕耘着这一方净土,他们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扞卫这个神圣的职业。
在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心灵里,教师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
教师的人格魅力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时时刻刻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近代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曾出访海外26国,凭着他的才能,完全有可能留在那物质财富丰富的国度,可他却为了教育,满怀一腔热血,穿着布衣草鞋走向晓庄,这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在教师歌会上,我们唱了一首名叫《奉献》的歌:“大地奉献给蓝天,蓝天奉献给白云”,那么,教师呢?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学生,奉献给讲台,奉献给整个教育事业,因为我们都知道,教师,你的名字是奉献。
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欢聚,向大家学习。
我是__,我演讲的题目是《真诚关爱每一位幼儿》。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
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黄老师——我的搭班老师。
正是她,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教师,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爱、更充满了希望。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欲。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即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自尊自爱;要正视差异,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不把特殊问题大众化、复杂化、扩大化。
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
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
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罚非爱,害也。
只有利用学生自身心灵深处潜藏的能源来驱动他们健康发展的车轮,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既取得实效又避免了简单的说教。
了解学生是“施爱”的途径。
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对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教育是人学,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给孩子适宜的爱心得体会

给孩子适宜的爱心得体会【篇一】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而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给孩子适宜的爱则是我们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
我们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深的爱,这种爱是宽泛的、细腻的,我们每一天都要用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用一颗充满激情和真诚的心悄然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和呵护幼儿,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用微笑、拥抱、眼神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陈鹤琴先生说:“一个满面笑容的教师,大家都会喜欢。
儿童是最有感情的,你态度和蔼,开口常笑,使儿童感到温暖,感到亲切,他就会接近你。
”孩子们是天真的,在我们的抱抱、摸摸、亲亲、轻抚、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后,很多的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帮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的微笑使他觉得获得认同,倍加高兴;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的微笑又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
老师时时发自内心的微笑,如同春天和煦的春风,轻轻吹开了孩子的心扉;如同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老师的微笑能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从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亲近,和你交流,才能把你当作自己的好朋友。
而拥抱则更好的传递了老师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就如同刚入园的幼儿来说,他们来到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孩子感到紧张、恐惧,于是就产生了哭闹情绪,这时,摸一摸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心情。
对幼儿来说,老师的拥抱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如同妈妈般的温柔亲切。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微笑,眼神和手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能给幼儿信任、赞赏、宽容、谅解等情感的体验,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真诚的爱。
初中教师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7篇)

初中教师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7篇)初中教师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篇1】几天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
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
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
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
好的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
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
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
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
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
怎样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具有“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点。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就是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
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进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成人和成才。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精选6篇)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精选6篇)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1暑假有幸读到《教育的智慧》这本书,收获真是不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
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教育的智慧》就如同一盏明灯,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
个性是书中有一些精典的语句,影响着我:“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林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母鸡为爱护小鸡而奋起,狗为护幼崽而狂吠,这些都是一种本能的反应;父爱和母爱虽然比动物对幼崽之爱要丰富和广阔得多,但就其本质来看,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本能性行为。
然而对学生之师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是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是一种促使学生成才的真情。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是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长期地坚持这种性质和功能的师爱,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就必定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我的学生必须会进步、会成才。
”这是我们作教师务必坚持的一种信念。
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是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好学生。
”那他就很可能慢慢放下对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教育。
我们不能武断定论:“我把你一碗清水看到底――你好不了啦”。
因为这种决定是与教育效能感相悖的。
因此,我们就应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并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
“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潜力,就应从培养思维品质入手”“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重点务必放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
这些资料给了我很多启示,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灵活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潜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6篇)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
温家宝总理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
可以说,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
是啊,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
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教师,全部的职业生涯都离不开孩子。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师魂,师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
一、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
对于调皮生,我从来就没有放弃他们,任其破罐子破甩,而是给予特别的关爱。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敞开心扉认同你,快乐地融合到集体当中去,充分地扮演主人公的角色,才能创造一个融洽的、温暖的、团结的集体。
师爱的细腻和多样,没有哪一种职业可以相比,特别在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多样化的师爱,润泽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每到一个班,我都要求学生写日记,日记内容不要求很多,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变化,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在日记中,学生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同伴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学习及家庭的问题,都是我们的话题,在这同时我也得到的学生的信任,这是很有利的我的教学,而学生那种渴望被老师注意,被老师关心的心情也是我为之惊讶!尽管有的男同学不是经常在我面前表现,但那颗心我是理解的。
师生情的名言警句

师生情的名言警句1 教好每个孩子,把心血和技艺全部献给孩子。
2 师爱是冬的暖阳,是春的芬香,是夏的清凉,是秋的收获。
3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所有的孩子是神圣。
4 鼓励是灵魂的氧气,要给足学生充足的氧气,让他们自由地呼吸。
5 教师的胸怀是每一个稚嫩心灵停靠的港湾。
6 尽心,尽职,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努力,致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7 只要将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世界才更加美丽。
8 用耐心去教育,用爱心去呵护,用信心去培育。
9 热爱学生,就要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接近成功能近在咫尺;让他们拥有梦想如满天繁星。
10 教师爱学生,能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教师恨学生,能把一个民族恨萎缩了。
11 以宽广的心接纳学生、以包容的心对待学生。
12 对老师来说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学生。
13 以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以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以真诚的爱心爱护学生。
14 慎言笃行为人师表志无悔,春风化雨教书育人心不老。
15 我的学生个个都可爱,人人都聪明,天天都更好。
1 育苗不可无水,育人岂能缺爱,付出最后历程,用爱播撒希望。
2 用智慧启迪孩子的智慧,用爱心温暖孩子的心灵。
3 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养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明天。
4 倾心交挚友,耐心育美德,精心授学业,悉心嘘寒暖。
5 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牵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请把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
6 我希望自己是一缕阳光,给孩子们带来一片亮光。
7 信任,期待和鼓励,孩子奔向阳光的三驾马车。
8 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但爱无处不在。
9 用爱做雨露,用爱做养料,辛勤耕耘,把涓涓之爱奉献给我的学生。
10 教师要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
11 兴趣是你学习的动力,爱心是我工作的源泉。
12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爱孩子所爱,乐孩子所乐,想孩子所想;真心、细心、留心、诚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滋润孩子的心田;心与心的交流,是从珍惜与善待孩子的每一刻开始的。
什麼是母亲的本能?

什麼是母親的本能?一、天生激发的保护欲母親的本能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一位女性生物体内,它是自然界的法则。
母親的本能使得她们在孩子出生之前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保护欲。
从怀孕开始,母親就会产生出自己孩子的种种幻想和期待。
即使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压力,她们愿意付出一切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进化心理学认为,母亲具备对孩子的保护欲是因为这种行为对后代的生存至关重要。
母亲在孩子出生之后,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照料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这种无私的付出来源于母亲的本能,她们致力于提供足够的爱和关怀,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二、照顾和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母亲的本能还包括对孩子的照顾和满足基本需求,这是母亲与孩子之间深刻的纽带。
这种本能使得母亲能够准确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
母亲对孩子的基本需求包括喂养、穿衣、洗澡、安抚等等。
母亲能够通过细腻的触觉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喂食,通过眼神交流感知孩子的情绪,通过温暖的怀抱给予孩子安全感。
三、无私奉献的爱与陪伴母亲的本能不仅仅体现在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上,更表现为无私奉献的爱与陪伴。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导师,她不仅负责教导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母亲通过自己的言行和示范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母亲的爱与陪伴给予孩子内心的温暖和安慰,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四、直觉和洞察力的敏锐母亲的本能还表现为她们具备强大的直觉和洞察力。
母亲能够通过孩子微妙的变化和表情,准确地判断孩子的需求和情绪。
这种洞察力使得母亲能够及时采取行动,给予孩子最恰当的照顾和关爱。
同时,母亲的直觉也使得她们能够准确地辨别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健康状况。
她们能够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身体反应,判断是否需要就医或寻求其他专业帮助。
五、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韧母亲的本能还包括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韧,这种本能使得母亲能够克服各种艰难的环境和困境。
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与压力,还是在孩子面临疾病或困难时的坚强支持,母亲总是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必须要做到爱学生。
我坚信,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前后之别,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应该多一些鼓励和信任,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循善诱。
与学生在一起,我总是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来要求自己。
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我们班里有个同学,骂人、恶作剧、作业经常不做,批评教育他当耳边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屡屡犯错,怎么办呢?在一次选小组长时,他自告奋勇要当小组长,许多同学都反对。
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说服同学们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当小组长。
回家后他把我让他当小组长这件事告诉他妈妈,说老师多信任他,让他做了一个小小的官,这是他从来没有当过的。
不过我私下里又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许多不足之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信任之后批评,他接受就诚恳多了,最后我还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
现在他真的变了许多,纪律明显好转,作业也完成了,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向同学请教,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关于舐犊之情的金句

关于舐犊之情的金句舐犊之情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也是一种动物的本能。
它是一种母性的表现,是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深深的爱,也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信任。
在中国文化中,舐犊之情也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成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关于舐犊之情的金句,探讨一下这种情感的内涵和意义。
一、舐犊之情,是一种无私的爱舐犊之情,是母亲对孩子的一种无私的爱。
母亲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舌头来舔干净孩子的身体,为孩子排除身体上的不适,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不需要回报,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正如孔子所说:“舐犊之情,至于平生无间。
”二、舐犊之情,是一种亲情的表达舐犊之情,是亲情的表达。
母亲用自己的舌头舔干净孩子的身体,不仅是为了给孩子带来舒适的感觉,更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关爱和呵护。
这种亲情是深厚的,是不需要言语表达的。
正如《庄子》所说:“舐犊之爱,非犊不爱,非母不舐。
”三、舐犊之情,是一种责任的承担舐犊之情,也是母亲对孩子的责任的承担。
母亲用自己的舌头为孩子排除身体上的不适,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
同时,母亲还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确保孩子的生活和成长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关怀。
正如《论语》所说:“舐犊之牛,母在其中。
”四、舐犊之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舐犊之情,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对亲情、责任和爱的高度评价。
在中国文化中,舐犊之情也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如“舐犊之爱,非犊不爱,非母不舐”、“舐犊之情,至于平生无间”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
正如著名文化学者郝景芳所说:“舐犊之情是中国文化经典中最美好、最深刻的形象之一。
”五、舐犊之情,是一种人性的追求舐犊之情,是一种人性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虽然不再用舌头舔干净孩子的身体,但是对亲情、责任和爱的追求却从未停止。
无论是家庭中的亲情,还是社会中的责任和爱,都是人性的追求,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知心姐姐在报告中也说:“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尊严,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宣泄,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肯定,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这一切需要的获取,都离不开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老师对他的爱,有时反而对老师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呢?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对学生感情的付出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只要坚持把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相信学生最终一定会领会到的。
就像扎根凤凰塔的范子佳师,正是他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赢得了学生和社会由衷的尊敬。
这些是教育的真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一,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想这些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二,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暑期的师德培训,使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样的认识和体会在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