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23《古文二则》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古文二则》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古文二则》教案 语文版

23 古文二则第一课时《伯牙善鼓琴》【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善、阴、卒、辄等。

(重点)2.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理解知音难得的道理。

(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师问:刚才听到的这首乐曲是什么?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善鼓琴》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1.作品介绍《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著。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九方皋相马》《纪昌学射》《齐人攫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2.人物介绍(1)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2)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3.字音字形峨.峨(é)卒.逢暴雨(cù)更.造崩山之音(gēng) 舍.琴(s hě)4.积累文言字词伯牙善.鼓琴(擅长)志.在登高山(意念,心情)卒.逢暴雨(通“猝”,突然)乃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啊)三、合作探究(一)理解内容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明确:六次;“善鼓琴”“善听”中的“善”:擅长;“善哉”中的“善”:好。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明。

明确: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3.后人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明确: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学案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 古文二则学案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 古文二则学案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伯牙善鼓琴课题伯牙善鼓琴课时2设计者备课时间[月日周节课型新授课使用者学生使用时间月日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2、理解“知音"一词,树立正确的交友观.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知音”一词,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自学习过程教师调控【原文】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注释】1、善:擅长.鼓,弹奏.2、志:志趣,心意。

3、峨峨:高耸的样子。

4、主预学合洋洋:宽广的样子。

5、得:体会。

6、卒:通“猝",突然.7、操:琴曲。

8、逃:隐藏。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玩,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中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古文二则》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古文二则》教案

23 古文二则第一课时《伯牙善鼓琴》【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善、阴、卒、辄等。

(重点)2.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理解知音难得的道理。

(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师问:刚才听到的这首乐曲是什么?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善鼓琴》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1.作品介绍《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著。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九方皋相马》《纪昌学射》《齐人攫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2.人物介绍(1)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2)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3.字音字形峨峨(é)卒逢暴雨(cù)更造崩山之音(gēng)舍琴(shě)4.积累文言字词伯牙善鼓琴(擅长)志在登高山(意念,心情)卒逢暴雨(通“猝”,突然)乃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啊)三、合作探究(一)理解内容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明确:六次;“善鼓琴”“善听”中的“善”:擅长;“善哉”中的“善”:好。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明。

明确: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3.后人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明确: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学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学案语文版

伯牙善鼓琴课课时2设计者备课时间月日[题伯牙善鼓琴周节课型新讲课使用者学生使用时间月日目学习目标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全诗,熟读成诵。

标2、理解“知己”一词,建立正确的交友观。

导重点经过频频朗读、品析、累积诗句,掌握诗歌内容,人物形象。

学难点理解“知己”一词,建立正确的交友观。

教师调学习过程控【原文】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峰。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自【说明】1、善:善于。

鼓,弹奏。

2、志:志趣,情意。

3、峨峨:高耸的样子。

4、洋洋:宽主广的样子。

5、得:领会。

6、卒:通“猝”,忽然。

7、操:琴曲。

8、逃:隐蔽。

预【译文】伯牙善于抚琴,钟子期善于聆听。

伯牙抚琴,内心想着高峰,钟子期说:“好学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乐,忽然碰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中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初是绵延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味。

伯牙放下琴叹息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抚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选自《列子?汤问》【赏读入境】:(一)情境导入:“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气度豪迈,贫富不移,荣辱不惊。

因家中贫困,经常吃不饱肚子,致使面黄肌瘦。

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一再道谢,却不愿收受实物。

老婆埋怨说 : 我听闻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此刻我却经常受饿。

22、《古文二则》导学案

22、《古文二则》导学案

22、《古文二则》导学案主编者:吴志仲审核人:孙植荣第七课时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把握故事内容。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积累文言词汇。

3、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自主学习】1、相关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2、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3、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4、读注释,理解字词,把握文意。

(1)读准字音卿()岂()邪()孰()更()遂()(2)解释加点的词语。

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肃遂.()拜蒙母蒙乃.()始就学非复.()吴下阿蒙即更.()刮目相待(3) 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4)、翻译下列句子。

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2020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古文二则》(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语

(2020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古文二则》(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语

《古文二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字词句,熟练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理解课文主旨,探究古文所蕴含的道理。

[自主预习](师徒合作,师傅检查徒弟完成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评价等级。

)1.回顾学过的知识,将你学过的关于友情的诗句积累在下面。

(师徒对比后,相互补充)2.了解作者作品(方法指导:在相关书籍、网络上查阅资料。

将查阅的资料整合归纳,提炼出关键信息。

)庄子(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

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3.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词句意, 并熟读课文.(学法:a、不认识或不能确定字音的字查字典。

b、边读边在练习本上写,力求能准确书写。

)(1)给下面加点词注音并解释。

郢.()人垩.()斫.()之(2)默读课文,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用“|”表示。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3)结合文章注释,自行翻译文章,并用红笔勾画下列加点字词并解释。

顾.谓从者曰斫.之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失容..为.寡人为.之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4)翻译下面句子。

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课后巩固[基础巩固]1.从这则故事中后来引申出一个成语是,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读《管鲍之交》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

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④管仲。

古文二则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古文二则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古文二则导学案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
册)
学习目标:
1.正确、通顺、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语。

(学习重点)
3.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习难点)
一、预习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②匠石运斤成风()③吾无以为质()
④顾谓从者曰()⑤卒逢暴雨()
⑥伯牙善鼓琴()()
⑦泰山之阴()⑧钟子期辄穷其趣()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尽垩而鼻不伤。

②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③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⑤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二、探究案
1.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非常默契和互相信任?(口头展示)
2.匠石和郢人为什么如此默契和互相信任?
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4.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6.伯牙如何“善”鼓琴?伯牙如何“善听”?
7.从本文归纳出一个成语,说说它的意思
8.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三、检测案
1、做课本“思考与练习三”。

2、做同步学习“第二课时”。

3、背诵《伯牙善鼓琴》。

四、我的感悟和反思
侯晓旭。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古文二则导学案《古文二则》讲学案科目:七年级语文执笔者:朱舒婷审核者:杨丽梅课型:讲读课执教时间:2011年11月21日(第13周星期一)一、课题:《古文二则》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2. 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学习重点:掌握必要的文学知识;四、学习难点:体会古人的文学思想。

五、教法:讲授法、串讲法、讨论法、研究法、问答法、情境教学法等。

六、学法:七、课时: 2 课时八、教学环节(一)课前预习导学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敦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千金寄之______________(3)且父未尝语我______________ (4)卒辇而致之______________5)先生是年乃能言____________ (6)就傅读书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重责诺,敦风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学习研讨(包括老师和学生活动、小结及板书等)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设置情境:老师向学生借一笔钱,问需不需要打一个借条。

师:在现今社会,借贷巨款,即使是再要好的朋友,都会签合同或立字据以防不测,但是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一个好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却没有立下任何的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七年级语文下册23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23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23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23古文二则【课前寄语】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有形象深刻的阐释,“运斤成风”“高山流水”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郢人》和《伯牙善鼓琴》【学习目标】.读准字音,掌握字词的含义,翻译重点句子。

2.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悟。

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背诵《伯牙善鼓琴》,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教法指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有一天,他乘船来到汉阳江口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打柴人钟子期,两人相谈甚欢,彼此视为知音。

于是约定,明年的这个时候再相聚于汉阳江畔,畅谈对音乐的理解。

可是第二年,当俞伯牙再次来到汉阳江畔时,迎接他的却是钟子期的一座孤坟,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弹完一曲《高山流水》后,把三尺瑶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有关古人友情的故事。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作者与作品庄子,名周,宋国蒙人。

(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文二则》课件语文版

(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文二则》课件语文版
第十五页,共19页。

16.翻译下列句子。(3分)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郢地有个人把白泥涂抹在自己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一位名叫 石的匠人用锛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17.庄子在此处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庄子怎样的心情(xīnqíng)? (3分) 慨叹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知己了,表现对老友的怀念以及知音 难求的心情(xīnqíng)。
23 古文(gǔwén)二则
第一页,共19页。
第二页,共19页。
1.给加点的字注音。(7 分) 峨.峨( é ) 卒.( cù )逢暴雨 霖.( lín )雨 辄.( zhé ) 郢.(yǐng )人 垩.( è ) 斫.( zhuó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6 分) (1)志.在高山( 指用音乐(yīnyuè)表现的意境 ) (2)伯牙所念.( 想到(xiǎnɡ dào)、考虑 ) (3)霖.雨.之操( 连绵(liánmián)大雨 ) (4)钟子期辄.穷其趣( 就 ) (5)顾.谓从者曰( 回头看 ) (6)尝.试.为寡人为之( 试验 )
第四页,共19页。
过惠子之.墓( 助词(zhùcí),的)
(3)之吾乃无援琴与言而鼓之.矣之.((助代词词(z(hdùàciíc)í,),无问)实)题义
子之.听夫( 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第五页,共19页。
5.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4 分) (1)泰山之阴. 古义:山__的__北__面__(bě今i m义ià:n)__阴__天___ (2)顾.谓从者曰 古义:__回__头_(_h_u_í_tóu)看今义:_照__管__(z_h_à_o_gu_ǎ_n_),照顾 (3)吾无以为质.矣 古义:对__象__,_文__中__指_搭__档_________ 今义:__性__质__,__本__质_____ (4)钟子期辄穷.其趣 古义:_穷__尽____ 今义:__生_活__贫__困_,__缺__少__钱_财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导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导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导学案课型课时总课时【教师信息】主备人:实施人:实施时间【学生信息】班级:姓名:所属小组编号学习日期____【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重点: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文意,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第一课时预习内容:《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课外知识补充关于诚信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至诚则金石开——恽代英有诚故信,无私故威——(宋)张载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

——陶行知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

——(瑞士)亚美路走近文本本文选自《清稗类钞•敬信》。

《清稗类钞》是一套笔记集,总共四十八册,分时令、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九十二类,约一万三千五百余条。

采录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而成。

内容范围广泛,检索便利,但选录颇为芜杂。

自主学习,把握内容1、自读课文,根据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

2、大声朗读课文,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尝试解释每个字的意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把每句的意思表达出来,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或者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补充在后面的横线处,以便在展示的时候写在黑板上。

别忘了把你的学习成果在小组和大家分享。

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

1、、读文正音旃.璘.亡.何敦.立券.辇.2、朗读指导,画出下列各句的停顿。

(1)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2)蔡召其子至。

(3)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4)且父未尝语我也。

(5)卒辇而致之。

3、解释文言字词亡.友:敦.风义:千金..:寄.之:立.券:致.之:亡何..:未尝语.我: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二、深沉感悟,剖析重点文言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2.文章题目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字?3.蔡勉旃召友人之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说课稿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说课稿语文版

伯牙善鼓琴一、说教材古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它以其超凡而不俗的想象,奇特而奇妙的构想,启示、开辟着人们的思想,它对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行代替的作用。

同时,正确地指引学生多读一些诗文佳作,还可以够增强学生道德涵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所以,古典诗文的教课,在初中阶段据有重要的地位。

今日我代表十三中语文组谈谈《伯牙善鼓琴》这一课。

《伯牙善鼓琴》是语文版七年级放学期第七单元《古文二则》中的第二篇文言文。

本文不足一百五十个字,叙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峰流水遇知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友谊令人感人。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绚烂文化的载体,本课依据文本的特色,在教课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诵,增强感悟、着重累积的策略,采纳情形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率领学生去读,去思虑,去汲取,力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二、说教课目的联合本单元教课目的和教材自己特色,我们把本课教课目的定为: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能利用上下文、课文说明和工具书等疏导文意。

3.认识传说故事的内容及其蕴涵的深刻含义,感觉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

三、说教课重点、难点依据大纲领求,我们把指引学生借助课下说明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作为教课重点。

而文言文教课,不单要让学生经过掌握必需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还应学习文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意会体会此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真理,以培育审美鉴赏能力。

而文言文反应的时代距今长远,文本作者的写作企图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语言环境,并不是为了此刻的“教” 与“学”而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要让他们经过文言文去感觉文本作者的特定语境,并不是易事。

所以我们把理解“知己”的含义,领会伯牙,子期之间诚挚的友谊,作为教课难点。

四、说教法1.朗读法:“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叩门砖”。

从教课过程来看,教课中将朗诵教课贯串到讲堂一直,教师示范朗诵,指引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感情意蕴,到交替运用个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指引学生真实学会念书,赏识、意会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藉此落实教课目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郢人)伯牙善鼓琴学案(无答案)语文版(new)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郢人)伯牙善鼓琴学案(无答案)语文版(new)

《伯牙善鼓琴》一基础学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伯牙善鼓琴》选自《列子汤问》,此本著作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由战国时期著名道家学派思想家列御寇所写,名篇有《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

2、查字典,把文中不懂的字音标上,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

卒()逢暴雨乃援()琴舍()琴穷( )其趣志3、解释词语(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钟子期辄穷..其趣。

(3)吾于何逃.声哉?(4)志.在登高山(5)更造.崩山之音(6)乃援.琴而鼓之(7)泰山之阴.(8)钟子期必得.之(9)卒.逢暴雨二问题研讨。

1、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多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三练习巩固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

(1)善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泰山之阴。

(2)于止于岩下何逃声哉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意思。

通假字:卒逢暴雨()3、翻译下列句子。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3)钟子期辄穷其趣.(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附:(一)译文参考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

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

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二)文章层次第一部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写二人的特点。

第二部分(“伯牙鼓琴”至结尾):写钟子期每次都能够理解伯牙的琴声。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导学案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导学案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导学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古文二则
一.基础达标
(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卒(zǔ)逢暴雨
B.郢人垩( è )漫其鼻端若蝇翼
C.峨峨(é)兮若泰山
D.臣则尝能斫( zhuó)之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石斫.之。

②. 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⑤. 吾于何逃.声哉?
⑥.虽然
..,臣之质死久矣!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②.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③.钟子期辄穷其趣。

4.下列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A.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B. 止于岩下
C. 听而斫之
D. 卒逢暴雨
5.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的代表人物。

《郢人》选自。

列子,名,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

《伯牙善鼓琴》选自。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文,探究问题)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
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4.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三.自主检测
(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一)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顾谓从者
..曰(随从人员) B. 郢人立不失容.(容貌)
C. 若蝇翼.(翅膀)
D.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这样)
2. 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怎样的感情?你能不能说出一个与此相似的典故?
3.由本寓言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含义。

(二)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2. 翻译句子。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节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
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2.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
水》。

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