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抗性在链霉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链霉菌的分子育种策略
链霉菌的分子育种策略摘要:现在链霉菌的选育已经进入分子育种阶段。
其过程包括利用基因阻断、敲除、替换等突变技术了解基因的功能、表达、调控,进而进行抗生素的修饰、改造;将整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转移到易于工业化操作的宿主系统中,引入抗性基因、调节基因和引入血红蛋白基因;利用基因筛选程序,筛选含有特定类型化合物的基因产生菌,进而获得了相应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基因组重排技术对出发菌株进行处理等。
链霉菌接合转移体系研究的提出为分子育种打开了一个新的方向。
系统改变基因结构可产生一个完整的突变株文库,从而构建大规模生产不同抗生素的工程菌。
关键词:链霉菌,分子育种,基因Method of Streptomyces’s molecular breeding Abstract:Now The breeding of Streptomyces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molecular breeding. The process includes: Using genedisruption, knockout, replacement mutation technology tounderstand gene function, express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then have the, modification of antibiotics. The secondarymetabolite biosynthesis gene cluster is transferred to the easy industrial operation of the host system, introducing theresistance gene, gene regulation and introducing the hemoglobin gene;Use of genetic screening programs, screening of specific types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gene producing strain, and obtained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ary metabolites;Use of genome shuffling on the starting strain processing and so on . the conjugative transfer system research of Streptomyces has openeda new direction for molecular breeding System changes in genestructure can produce a complete mutant library, so as toconstruct the mass production of different antibioticengineering bacteria.Key words: Streptomyces;molecular breeding,;DNA链霉菌是一类细胞壁类型为I型、革兰氏阳性、好气的最高等的放线菌。
微波诱变法选育四环类抗生素菌种的探索和应用
续处理 。处 理采 用微 波 炉最 大 功率 1 0 W , 冲频率 20 脉 2 5 MHz 以辐照不 同 的时间 对孢子 进 行诱变 处理 。 40 ,
( ) 释分 离 将 处 理过 的孢 子 液 稀 释 至 1 一, 3稀 O 取 每个稀 释度 的 0 1 0 3和 0 5 孢 子 液 涂平 板 , . 、. . ml 最
正 变率和死 亡 率 。结 果显 示 , 波处 理 时间 4 微 s时菌种
正 变 率 最 高 , 较 好 的 选 择 , 时 的 死 亡 率 一 般 在 为 这 3 左右 。 O 随着 处理 时 间的延 长死亡 率增加 , 正变率反 而 下降 。 平 板分离 培 养基上 分离单 菌 落 , 在 菌落形态 变 异 率较小 。对 由 O —— 7为 出发菌 种 获得 的单 菌落进 121
得越 来越广 泛L , 2 与紫外 线 、 ] 离子 注入 、 抗癌 药物 、 染料
等方 法处理 菌种相 比较 , 波 处理法 具有操 作 简单 、 微 费
用低 、 安全性 高 、 环境 污染小 等特 点 。本 试验探 索 了 对
微 波 对 四 环 类 抗 生 素 生 产 菌 种 —— 生 金 色 链 霉 菌
( 北制 药股 份 有 限公 司, 石 家 庄 0 0 1 ) 华 5 0 5
摘 要 : 采 用 微 波 诱 变 法 处理 四环 类 抗 生 素生 产 菌 种 —— 生 金 色链 霉 菌 ( t po y e a roa i s。当 微 波 功率 1 0 W 、 冲 S r t cs uef c n) e m e 20 脉
出发 菌株 为 O —— 7和 4 ( 12 1 4 四环 类 抗 生 素 生 产 菌株 ) 。 1 2 培养 基 . 四环类抗 生素 菌种选 育常 规培 养基 。 1 3 诱 变处理及 筛选 方法 .
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
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 2005-9-5 17:07:05 来源:生命经纬一次代谢物是维持生物合成或生长过程中所需的代谢物,至于对生命的维持不具明显的功能,只在某些生物上产生的代谢物,则是二次代谢物,如抗生素或色素等。
链霉菌可以产生多种二次代谢物,包括各种物质的分解酵素及抗生物质。
这些代谢产物除了可用在人体的医药以及当成家畜饲料的添加物外,在农作物生产方面,也可做为植物保护之用。
链霉菌是已知放线菌中最大的族群,可产生高达一千多种的抗生物质,许多重要的抗生素如放线菌素、链霉素、四环霉素、保米霉素、维利霉素、嘉赐霉素及康霉素等,都可由链霉菌生产。
一般而言,农用抗生素具有较低毒性及残留性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或者能改变病原菌的形态而达到保护作物的效果。
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从结构上区分,大致可把农用抗生素分为下列六大类:氨基糖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属于糖的衍生物,由糖或氨基酸与其它分子结合而成。
在植物体内具有移行性,可干扰病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如链霉素。
四环霉素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是由四个乙酸及丙二酸缩合环化而形成,可以抑制病原菌核糖体蛋白,如四环霉素。
核酸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含有核酸类似物的衍生物,作用于病原菌的去氧核糖核酸合成系统,抑制其前驱物或酵素的合成,如保米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是由 12 个以上的碳原子组成,且形成环状结构,通常可和细菌的 50 核糖体亚基结合,以阻断蛋白质的合成,如红霉素。
多烯类抗生素:由 25 ~ 37 个碳原子组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有 3 ~ 7 个相邻的双键,可与病原真菌细胞膜上的类固醇结合,有破坏细胞膜的功能,如治霉菌素。
多肽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是把氨基酸用不同的肽键结合,经常形成网状结构,可以抑制病原菌细胞壁的合成,如纯霉素。
由于多数链霉菌具有分泌抗生物质或细胞外酵素的能力,可以有效抑制植物病原菌。
此外,少部分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或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效果,因此链霉菌在生物防治应用上极具潜力。
微生物在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微生物在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中的作用研究抗生素抗性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对微生物在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在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并讨论其对抗生素抗性的影响。
一、微生物介导的基因传播微生物是生物界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体、动植物体表等。
正是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在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微生物可以通过三种主要的机制传播抗生素抗性基因,包括转移性质粒传播、水平基因转移和转座子传播。
这些机制使得抗生素抗性基因能够在不同微生物间产生传递和共享。
一方面,转移性质粒是一种存在于细菌细胞内的圆形DNA分子,能够独立复制和传递。
这些质粒广泛携带了各种抗生素抗性基因,通过细菌之间的接触和共享,从而在微生物群落中传播抗生素抗性。
另一方面,水平基因转移是指微生物通过直接接触或共享同一环境中的基因,以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将抗生素抗性基因传递到其他微生物中。
此外,转座子是一种能够在基因组DNA中移动的DNA序列,它们也可以在微生物之间传输和插入抗生素抗性基因。
二、微生物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的重要机制之一。
以肠道微生物为例,人类肠道内寄居着大量微生物。
当人体使用抗生素时,这些抗生素不仅杀死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也会对正常肠道微生物产生影响。
这种干扰会导致一些肠道微生物的死亡和生长抑制,从而刺激其他微生物迅速繁殖。
另外,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适应性和竞争关系。
宿主环境对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
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对抗生素产生高度抗性的微生物可能会对宿主造成伤害,但一些微生物可能进化出特殊的适应策略,能够逃避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这样一来,微生物通过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取抗生素抗性基因并传递给其他微生物。
三、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影响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活动对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2024年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环境中的分布、传播扩散与去除研究进展》范文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环境中的分布、传播扩散与去除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在水环境中的分布、传播扩散以及去除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围绕这些主题,探讨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1. 分布特征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广泛,包括水体、底泥、土壤等。
这些基因往往与细菌等微生物紧密相关,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存在。
分布特征受到抗生素使用量、排放方式、水体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抗生素种类、浓度、使用频率、排放方式等。
此外,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有机物含量等也会影响抗性基因的分布和存活。
三、传播扩散1. 传播途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水体流动、底泥沉积物迁移、生物富集等。
其中,水体流动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流动,将抗性基因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
2. 扩散范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排放,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散范围不断扩大。
研究表明,这些基因不仅存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还存在于农村和自然水体中。
四、去除技术研究进展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生物炭等材料吸附水中的抗性基因;膜分离法则是利用特殊膜材料对水中的抗性基因进行过滤和分离。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利用化学试剂破坏抗性基因的结构或活性。
例如,使用氧化剂(如次氯酸盐)或还原剂等化学物质破坏抗性基因的遗传物质。
此外,还有高级氧化技术(AOPs)等。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分解和转化。
例如,利用特定菌种对水中的抗性基因进行生物降解和转化,或利用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从而降低水中的抗性基因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成本低等优点。
五、未来展望当前关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抗生素筛选标记及原理
抗菌素抗性标记及筛选原理
大多数质粒载体都是用抗菌素抗性标记,包括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卡那霉素抗性(Kanr)、四环素抗性(Tetr)、链霉素抗性(Strr)和氯霉素抗性(Cmlr))等。
i)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是青霉素的衍生物,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末端反应,杀死生长的细菌。
细菌质粒Amp r基因编码b-内酰胺酶,特异地切割氨苄青霉素的b-内酰胺环。
ii)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ml)通过与50S核糖体亚基结合,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并阻止肽键的形成。
杀死生长的细菌。
细菌抗性原理是Cml r编码乙酰转移酶,特异地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活。
iii)卡那霉素(kanamycin,Kan)通过与70S核糖体结合,导致mRNA发生错读。
杀死细菌。
而Kan r编码的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对卡那霉素进行修饰,阻断其与核糖体结合作用。
iv)链霉素(Streptomycin,Str)通过与30S核糖体亚基结合,导致mRNA错译。
杀死细菌。
Str r编码一种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对链霉素进行修饰,阻断其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作用。
v)四环素(Tetracycline,Tet)通过于30S核糖体亚基结合,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并阻止肽键的形成。
杀死生长的细菌。
Tet r编码特异性蛋白质,对细菌的膜结构进行修饰,组止四环素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菌细胞内。
抗生素抗性筛选原理是:不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受体菌不能在含有抗菌素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中生长。
当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载体进入受体菌后,受体菌才能生长。
雷帕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和发酵的分析
摘要雷帕霉素作为一种高效新型的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受到许多新药研制单位的重视。
本文研究了不同诱变方法对雷帕霉素产生茵正变率的影响。
(发现紫外线单一因子处理.光复活较为有效:用这一条件处理一一/^得到一变株uV一8—6l,其效价是出发菌株Z27的二一三倍,其产抗生素水平经连续传代证明非常稳定。
经TLC、HPLC分析证明该菌株发酵效价的提高确实是源于雷帕霉素组分)本文中还研究了茵落形态与发/酵效价以及谤变后正变率与死亡率的关系。
段明孢子丰富的梅花型或面包型茵落茵株发酵效价较高.以紫外线单一因子、光复活处理死亡^~~率在99.9—99.95%时正变率较高J另外,本文从代谢角度对高产株/与原株对碳、氮源的利用及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二者在生长速度,碳、氮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别.r尤其是L高产株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原株,由此推断,高产株UV一8—5l雷帕霉素产量的提高有可能是由于菌体生理代谢旺盛,参与戊糖一级代谢的G一6一P脱氩酶活性提高,由此增加了作为雷帕霉、素生物合戍环己烷前体莽草酸的供给.}。
/本文还以雷帕霉素发酵培养基为基本配方,研究了UV-¥.61在200L发酵罐中的发酵参数,研究了葡萄糖用量、糖化淀粉及补料对雷帕霉素发酵的影响.,(由于雷帕霉素是在茵丝内产生,为了适应菌种选育工作量大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建立了比较简便的从菌丝体测定雷帕霉素发酵生物活性的方法,并对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及测定发酵上清液或茵体中雷帕霉素的效价之阀进行了直线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发酵上清液与菌体中雷帕霉素的效价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在菌种选育大量筛选_T-作中测定发酵液上清液中的效价可作为初筛的指标。
L叟/lABSTRACTRapamycinisapotentandnewimmunosuppressiveagent.Inordertoaccelerateitsapplicationinclinicimprovementofitsproductionisrequired.InthisPaDervariouswaysofinductiontreatmentwerecardedouttostudytheeffectivenessofincreasingtheproductivityofrapamycinproducingstrain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WY一93.Theresultsshowedthatultravioletraytreatmentwithphotoactivationwasmosteffective.BythiSmean.aninducedmutantstrainUV.8—61wasacquired.TherapamycinpotencyofUV一8—61WasatleasttWOorthreetimesmorethallthatoftheparentstrain,andtheproductivitywasverystableduringsuccessivepassages.TLCandHPLCanalysesconfirmedthatrapamycincomponentproducedbvUV墙一61strainWasincrease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orphologicalchangesofcolonywitllproductivityandmortalitywithpositiveeffectofmutagenesisWasalsoinvestigated.Furthermore.thestudiesonmetaboliccharacteristiCSindicated也atmoreandhigherproductivitywinlhigherspecificactiv时ofrapidmetabolicrateglucose一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H)wereobservedforUV-8-61thanparentstrain.ThissuggestthattheincreaseofrapamycinbiosynthesismayberelatedtoG6P-DHactivityinthepentosepathwaysupplyingmoreprecursorofcyclohexanemoietyofrapamycin.neeffectsofconcentrationofglucoseiIlmodiunl.replacementofstarchwithsaceharifiedstarchandfeedhagmediumduringfermentationontheproductivityofUV一8—61Werealsostudiedin200literjarfermentor.Severalmethodsoftreatmentofthemyceliumofrapamycinproducingstrainwerecomparedtofacilitateitsreleasefrommycelium.AcomparativelyconvehientmethodformeasuringthefermentationtitleofmpamycinWasestablished.ThelinearcorrelationbetweenthefermentationresultonsolidagarandinliquidwasstudiedandtheamountofrapamycillinfermentationsupematantandintllemyceliumWascompared.TheresultshowedthatbioassayofrapamycintitleinfermentationbrothsupematantcouldbeusedinpreliminaryscreeninginlargescaleofstrainimprovementWOrk.2前言雷帕霉素是三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分子主要由一个31员的大环组成;大环与一个七碳环己烷与一个含氮杂环相连。
链霉素诱变育种的方案
• 2.菌丝过滤法
• 适用于真菌和放线菌 • 作用于丝状菌的孢子 • 3.高温杀菌法
• 适用于芽孢菌类
• 作用于芽孢菌类的芽孢和营养体
(三)、检出营养缺陷型
① 夹 层 培 养 法
② 限量补充培养法
③ 影印接种法
④ 逐个检出法
1.夹层培养法(延迟补给法)
2.限量补充培养法
3.影印接种法
• 需要注意两点
• 第一 防止菌落扩散和蔓延,在培养基中加入脱氧 胆酸钠 • 第二 为了克服孢子扩散而带来不纯现象,在操作 方法上改进。
4.逐个检出法
(四)、营养缺陷型的鉴 定
• 1 、鉴定方法
• 一种方法是加入一种物质测定多株缺陷型菌株 • 一种方法是测定一种缺陷型菌株对许多生长因子 的需求情况称为生长谱法
(一)、营养缺陷性的诱 变
筛选根据主次分为初筛和复筛
• 初筛:以多为主,尽量扩大筛选范围。 • 复筛:以质和精为主,反复多次,结合自然分离, 选育高产或其他优良菌株。 • 多级水平筛选:由于诱变产生高产突变株的频率很 低,而且实、验误差又很难避免,所以筛选工作中 常用多级筛选,一利于优良菌株的获得
(一)、初筛
• 平板菌落预筛 • 根据特定代谢产物的特异性,利用琼脂平板进行 筛选和活性粗测的方法,大幅度扩大有效筛选量,提 高筛选工作效率。 • 摇瓶发酵筛选 • 优点:不管种子或发酵过程的生产条件、生理条 件如何,都与发酵罐大生产条件相近,可以模拟进行。 缺点:在突变率小的情况下,如果菌落挑 取少,很难筛选到理想的突变株
(三)、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
• (1)菌种遗传特性 • 各菌株因遗传特性不同,对诱变剂敏感性也不一 • 样。 • (2)菌体细胞壁结构 • 丝状菌孢子壁的厚度及表面的蜡质会阻碍诱变剂渗 • 入细胞。 • (3)环境条件的影响 • 环境条件的影响包括: • ①诱变前预培养和诱变后培养 • ②温度、pH、氧气等外界条件对诱变效应的影响
从抗生素作用机理探讨其在转基因植物筛选中的应用
第36卷第5期2020 年中学生物学Middle School BiologyVol.36 No.52020文件编号:1003 - 7586(2020 )05 - 0003 - 02从抗生素作用机理探讨其在转基因植物筛选中的应用王梅霞(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南京210005)摘要介绍了抗生素的种类及作用机理,探讨了抗生素在植物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从原理上分析 了植物转基因技术中抗性标记基因选择的依据。
关键词抗生素转基因植物作用机理抗性标记中图分类号Q-49 文献标志码E基因工程是高中生物学选修教材中非常重要的 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考题中也占有不小的比重。
但 教材中对于基因工程的操作及原理介绍得略显单薄。
下面就抗生素抗性基因在转基因植物筛选中的 作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本部分教学提供一些帮 助。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把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 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到植物的基因 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性状,如抗虫、抗 病、抗逆、高产、优质。
该技术的实施至少需要三种工 具:准确切割DNA的“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 酶;将DNA片段再连接起来的“缝合针”—DNA连 接酶;将体外重组好的DNA导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 具”—运载体。
而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 性基因则可以帮助操作者将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 体细胞筛选出来。
标记基因的选择对于基因工程的 成功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依据抗生素的作用 机理和受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 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1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 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 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
抗生素既不参 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是细胞的贮存养料;对产生菌 本身无害,但能干扰其他活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抗生 素在临床医学和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1抗生素的种类抗生素种类繁多,现己发现的多达数千种。
利用梯度平板法结合紫外诱变_抗性筛选选育土霉素高产菌株
中国兽药杂志
2014,48(11) :24 ~ 28 / 王小娟,等
利用梯度平板法结合紫外诱变、抗性筛选 选育土霉素高产菌株
王小娟,张 萍,逄春梅,石彦鹏∗
(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银川 750101) [ 收稿日期] 2014-09-1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02-1280 (2014) 11-0024-05 [ 中图分类号] S852.61
[ 摘 要] 以龟裂链霉素 TMSⅠ12-66 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氯化锂诱变处理,并结合梯度平板 法、氯化锂和四环素复合抗性平板上筛选土霉素高产菌株。 通过对致死率的考察,确定了紫外的最 佳诱变剂量为 90 s。 在分离培养基上层加入氯化锂和底层加入四环素进行正突变株的定向筛选。 经过选育得到一株土霉素的高产菌株 TMSⅠ14-180,摇瓶发酵验证效价达 22985 mg / mL,较出发菌 株提高 22.36%,经传代试验考察,该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关键词] 龟裂链霉菌;紫外诱变;抗性筛选
抗生素科研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1-2] 。 抗性筛选是 利用微生物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在菌种选育中 对大量突变株进行有目的的筛选,有利于抗生素产 量的提高[3] ,从而高效地得到目的菌株。 该筛选方 法操作简单、周期短、安全性好[3-5] ,能够直接影响 微生物产抗生素的调控系统,从而使抗性筛选在抗 生素高产菌的选育中得到广泛应用[4] 。 利用紫外
作者简介: 王小娟,硕士,从事抗生素发酵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 石彦鹏。 E-mail:shiyanpeng@ tairuiworld.com
2014,48(11) :24 ~ 28 / 王小娟,等
中国兽药杂志
·25·
线和氯化锂诱变的方法以及两种方法合用或与其 他诱变方法合用已是筛选突变株的常用方法[6-7] 。 氮离子注入[8] 、亚硫酸氢钠[9] 和各种方法联用的复 合诱变方法[10] 也应用广泛,但各种方法都有其不 足,摇瓶效价提高也有限。 此外,抗结构类似物菌 株筛选、抗性筛选技术也已引起人类的注意[11-13] 。 本方法结合采用紫外诱变、氯化锂诱变以及抗结构 类似物抗性筛选,结合了各种诱变方法的优点,既 提高了菌种突变频率,又克服了筛选的盲目性和不 定向性, 使 得 筛 选 出 来 的 突 变 株 摇 瓶 效 价 大 幅 提高。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 龟裂链霉菌 TMSⅠ12-66,宁夏泰瑞制 药股份有限公司保存。 1.2 主要试剂 氯化锂,天津市凯通试剂有限公 司;四环素,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 1.3 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14] ( 包括分离培养基和 斜面培养基) :玉 米 淀 粉、 碳 酸 钙、 硫 酸 铵、 氯 化 钠、 玉米浆。 种瓶培养基:玉米淀粉、黄豆饼粉、碳酸 钙、硫酸铵、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玉米浆。 发酵培 养基:玉米淀粉、 黄豆饼粉、 碳酸钙、 硫酸铵、 氯化 钠、磷酸二氢钾、玉米浆、淀粉酶、消沫剂。 1.4 方法 1.4.1 单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取一支成熟斜面,加 入 20 mL 无菌水,用接种铲轻轻刮下孢子。 将孢子 液倒入无菌且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瓶内,震荡、过滤, 即得单孢子悬浮液,用无菌水稀释使悬浮液的孢子 浓度为 107 ~ 108个 / mL。 1.4.2 紫外诱变 取一定量的孢子悬浮液到培养 皿中,放入紫外诱变箱内的磁力搅拌器上,开启紫 外灯(30 w) ,距离 30 cm,边照射边搅拌。 照射 0、 30、60、90、120、150 和 180 s 后,稀释,涂布。 同时 设置未经过诱变的对照组, ( 37. 0 ± 0. 5) ℃ , 湿度 30% ~ 60%[14] 避光培养,培养 110 ~ 145 h 后,记录 各组平皿上单菌落形态及数量,并计算致死率。 1.4.3 LiCl 助诱变剂 氯化锂是一种化学诱变剂, 更是一种助诱变剂,可导致 AT -CG 碱基发生转换 或使碱基缺失,从而导致代谢途径等发生变化,最 终产生高产菌株。 将未诱变过的菌液涂布于只含 有氯化锂的平板上。 经培养后,考察不同浓度(2、 3、4、5、6 g / L) 氯化锂对致死率的影响。
链霉菌素抗生素的生产与合成机制
链霉菌素抗生素的生产与合成机制链霉菌素抗生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从链霉菌素抗生素的生产和合成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链霉菌素抗生素的生产链霉菌素抗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链霉菌属微生物,包括极耐酸菌及一些变形菌属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具有很强的代谢活性和高产能力。
链霉菌素的生产始于育种,经过对产菌株进行筛选、培养、获得菌株及菌种保存等一系列工作后,进入生产工艺中。
链霉菌素抗生素的生产需采用发酵工艺,这个过程需掌握好菌体生长的最适生长条件,包括温度、pH、气体、营养物质等因素的控制。
同时也需要合理的营养条件、发酵方式、发酵罐物质科学组成等等。
链霉菌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需相应延长发酵周期,通常达到10~12天。
生产过程中,需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控,使菌细胞在不同生长阶段达到最优的代谢状态,以获得最大的菌体和次级代谢产物。
链霉菌素的分离纯化与提纯,也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包括抽提、沉淀、离心等分离步骤,并加入一定的化学试剂对链霉素进行纯化和提纯,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二、链霉菌素抗生素的合成机制链霉菌素属于一种二十肽,由2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包括4个脯氨酸和3个半胱氨酸等超过10个的非常规氨基酸。
链霉菌素的合成机制是通过多酰基多肽合成机制(PKS)实现的。
这个过程需要多个代酰基转移酶催化作用下,一步步将肽链合成到一起。
首先,链霉菌素的前体酮体轮酸(acyl-CoA)通过合成开环并羟化酶进行二氢杨梅素的合成,在经过前体链的扩展和反向羰基酰基转移(KR),得到一个顺式构象的羟丙氨酰-锌和環氧-锌(AHB)丙氨酰辅酶A。
当AHB丙氨酰被二氢NADPH还原后,就形成丙氨酰-锌。
随后,手性选择性加羰基邀请脱一水分子,连接一个陈旧的羟基丙嘧啶酰辅酶A,这就是库托酸。
因为库托酸来源于酵素代表基因整合,所以它代表了此酶在酶复合体中的位置。
在繁殖出一个库托酰丙二酰-锌后,还原酶将丙酮还原成羟基甲基,以产生巴匹双肽酸辅酶A。
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作用分子机制及其支原体耐药性研究进展
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作用分子机制及其支原体耐药性研究进展吴聪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大环内酯(Macrolides)类药物是由链霉菌产生或半合成的一类以一个大环内酯为母体,通过羟基,以苷键和1~3个糖分子相连而成的弱碱性抗生素。
按其内酯环上碳原子数的不同,分为十四、十五和十六元环内酯类抗生素。
自1952年Lilly公司将红霉素成功开发上市以来,迄今已开发出大环内酯药物逾百种,用于临床的已有十几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外,对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部分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胎儿弯曲杆菌、螺旋体和立克次氏体等均有抗菌活性,比氨基甙类、四环素类和多肽类等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低,无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严重过敏反应,因此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
为了克服红霉素等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酸不稳定、易产生耐药性、胃肠道刺激强等弱点,各个国家竞相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原有结构进行改造,获得了一系列抗菌活性更强、药动学参数更优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罗红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等)。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1)对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2)血浆药物浓度、组织体液及细胞内药物浓度高;3)血浆半衰期延长;4)胃肠道反应轻等特点。
但其抗菌谱、临床适应证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似,仍易诱导耐药性。
因此以扩展抗菌谱,增强抗菌活性,克服诱导耐药性为方向,开始了第三代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研究,至今已开发出了酮内酯(Ketolides)、酰内酯(Acylides )、氮内酯(Azzilides)等大环内酯药物新亚类,其中酮内酯类的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有效控制了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等感染(1-4)。
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研发方兴未艾,但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人医及兽医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肺炎链球菌、支原体等病原菌对其耐药性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了该类药物的疗效(5-8)。
微生物抗性机制及其应用
微生物抗性机制及其应用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且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不仅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在生产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微生物抗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微生物的抗性机制,并应用这些机制来解决实际问题。
1. 微生物抗性机制1.1. 抗生素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化合物。
一些细菌由于突变而产生抗生素的抗性,而其他菌株则可能通过基因水平传递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微生物中,抗生素抗性通常由以下几种机制实现:1.1.1. 变形细菌中产生抗生素的胞内目标结构升级,从而减少抗生素识别它的机会。
例如,四环素氧化酶可以将四环素氧化,从而在细胞内部降低抗生素的浓度。
1.1.2. 分泌菌株可以分泌酵素,将抗生素分解为无毒化合物。
例如,β-内酰胺酶会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1.3. 增加泵效率细菌可以通过增加药物泵的效率向外排放抗生素,从而减少抗生素在细胞内的累积。
这种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但大多数涉及膜蛋白的变异。
1.2. 竞争成功抗拒抗生素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其抗性基因形成环境中的优势。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质粒pSK1携带有青霉素酶基因blaTEM-3,使得菌株可以在含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环境中生存。
1.3. 多重抗性一些微生物可以同时具有多种抗生素的抗性,这被称为“多重抗性”。
多重抗性是由互补的或重叠的抗性机制形成的。
2. 应用2.1. 临床医学微生物抗生素的抗性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人们需要开发新的抗生素来对抗耐药菌株。
同时,创新性技术也出现了,例如CRISPR-Cas技术和噬菌体疗法。
这些技术可以定向识别病原菌基因,并在其DNA序列中进行修改或删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2. 环境保护微生物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例如清除污染物。
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或生物转化有毒物质,例如有机溶剂、多环芳烃和汞。
这种应用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可以帮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抗生素抗性菌株形成机制研究
抗生素抗性菌株形成机制研究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抗性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挑战。
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出现使得原本可以有效治疗的感染病变得更加困难,导致疾病治疗的失败和传染病的传播,加剧了医疗成本和病患的不良后果。
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进化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深入研究抗生素抗性菌株形成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抗生素抗性的本质,还可以为制定有效的抗生素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基因突变是抗生素抗性菌株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许多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关键途径,如细胞壁合成、核酸合成和蛋白质合成等。
当细菌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得抗生素的靶标发生改变,或是降低抗生素对细菌的结合能力时,就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增强。
这种突变可能是自然产生的,也可能是被抗生素的选择压力所促发的。
其次,水平基因转移是另一个重要的抗生素抗性菌株形成机制。
水平基因转移是指细菌之间的基因传递,在不同细菌间共享有益基因。
通过质粒或嵌合子,细菌可以传递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从而使得原本敏感的菌株获得抗生素耐药性。
这种水平基因转移的机制可以迅速传播抗生素抗性,扩大抗生素抗性菌株的范围。
特别是在临床环境中,如医院和养殖场等,不完善的卫生措施和密集的人群聚集有利于水平基因转移的发生。
此外,生物膜的形成也与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生物膜是一种由细菌群体形成的粘合结构,它们在许多环境中都可以被发现,如人体器官表面、水壶内部等。
生物膜的形成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侵袭产生了物理和生物学上的屏障,提高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
同时,生物膜还能提供细菌之间的相互保护和水平基因转移的平台。
最后,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使用是导致抗生素抗性菌株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一问题在医疗和农业领域尤为突出。
医院里过度使用抗生素、患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以及农场广泛使用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等,都会加速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形成。
核糖体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1 核糖体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新活性化合物及其先导结构的重要来源[1]。
但是野生型的菌株在自然界中产生的活性物质的产量非常低,特别是具有商业价值的抗生素,产量一般都介于1~100 μg/mL[2]。
为了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就必须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来提高菌株产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
1.1 核糖体工程的由来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产量通常很低,如何提高野生型菌株的抗生素产量成为研究的重点[3]。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条件进行随机的诱变是改良菌株的经典方法,虽然有效但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4]。
“核糖体工程”是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一门菌种改良新技术,日本国家食品研究所的Kozo Ochi 教授首先提出来核糖体工程(Ribosome Engineering)这一概念[5, 6],它是以核糖体蛋白结构上的突变对微生物次级代谢调控作用的影响机制出发建立起来的微生物推理育种的新方法。
1.2 核糖体工程的作用机制在营养极度缺乏的条件下,原核生物可以分泌抗生素、生成产物、合成酶、形成孢子和气生菌丝等,有非常广泛的适应能力。
微生物具有对营养物质匮乏的环境进行紧缩应答(Stringent Response)或称紧缩控制(Stringent Control)的反应机制[7],其原理如图1-1所示[5],当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缺少氨基酸时,会导致微生物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反应,如迅速中止RNA的积蓄和蛋白质合成,同时还伴随着细胞的形态分化(如气生菌丝和孢子的形成)和启动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色素和酶等)的生物合成。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四磷酸鸟苷酸(ppGpp)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合成基因是relA。
当微生物处于营养缺乏的环境时,它的生长由对数期进入稳定期,在这一变化中,由于环境中缺少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的装配车间也就是核糖体的A部(氨酰-tRNA的结合部位)会与游离的tRNA 结合,因此导致肽链的延伸被迫停止,进而终止了蛋白质的合成[8]。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一、概述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扩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不仅可能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HGT)等方式传播给人类病原体,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而且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研究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传播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控制策略,对于减缓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散、降低抗生素滥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者们利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等先进技术手段,揭示了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分布特征。
同时,也深入探索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机制,包括水平基因转移、垂直基因转移等。
研究者们还从环境因子、抗生素使用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和传播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当前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研究难度增加另一方面,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尚不均衡,部分领域的研究仍需加强。
未来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整合多种技术手段,深入探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生态学行为和健康风险,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定义与重要性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是指能使微生物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抗性的遗传物质。
这些基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微生物间传播,包括水平基因转移、质粒介导的传递等,从而引发抗生素抗性的扩散。
随着全球抗生素使用的不断增加,ARGs的存在和传播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问题。
ARGs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们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临床上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抗性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抗生素抗性问题,科学家们不断努力研究和开发新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和潜在的挑战。
第一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背景和重要性1.1 抗生素抗性的发展与危害1.2 了解抗生素抗性基因对抗生素治疗的意义第二章: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2.1 基于PCR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2.2 基于DNA芯片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2.3 基于测序技术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第三章: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3.1 基于PCR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3.2 基于DNA芯片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3.3 基于测序技术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第四章: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4.1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的应用4.2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4.3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在监测耐药性传播中的应用第五章: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展望5.1 测序技术的高成本与运营复杂性5.2 数据分析与解读的难题5.3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结论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抗生素抗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但是,该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高成本、数据分析与解读难题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广应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从而更好地应对抗生素抗性的挑战,保护人类的健康。
乳酸菌抗生素抗性的研究进展
rpgy@中国乳品工业0引言细菌的抗生素抗性伴随着抗生素应用于临床而出现[1]。
目前,抗性很少出现在未直接接触抗生素的细菌中[2]。
有学者猜测,共生菌可能像病原菌一样也存在抗性基因[3]。
对乳酸菌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抗性基因的起源及其潜在的转移机制上。
抗性基因通过转移而增加[4]。
抗生素抗性分为先天和获得性。
先天抗性基因大多不可水平转移;获得性抗性可能来自一个种属的特定基因,可进行水平转移。
其获得可能由于细菌基因变异或者通过获得外源编码的抗性基因,这些基因通过改变膜渗透功能,使抗抗生素的酶失活;或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目标性修饰[5];或通过改变接触点的代谢来完成目标菌的防御[6]。
1乳酸菌的抗生素抗性1980年Sozzi 等[7]对分离自酸奶的31株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和15株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进行抗药性分析,得到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 -garicus 对制霉菌素、萘啶酸、新霉素、多粘菌素B 、甲氧苄啶、多粘菌素和磺酰胺有先天抗性,对邻氯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呋喃妥因、新生霉素、竹桃霉素、苯唑西林和链霉素敏感性相同,而对卡那霉素和链霉素的抗性不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对多粘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制霉菌素、萘啶酸、新霉素、多粘菌素B 、甲氧苄啶、链霉素和磺胺的抗性不同。
1985年Orberg 等[8]对26株ctis subsp.cremoris 和lactis 的研究发现,它们对甲氧苄啶有抗性,其中的大多数菌株对磺胺嘧啶有抗性;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新青霉素ⅲ、新霉素、细菌素、利福平和链霉素抗性不同。
1992年Curragh 等[9]报道一部分乳杆菌对呋喃妥因、卡那霉素和链霉素有抗性,但抗性存在差异。
Elisha 等[10]在1995年的研究表明,许多L.plantarum 、L.casei 、L.salivarius 、L.leishmannii 和L.acidophilus 由于体内有D-丙氨酸和D-丙氨酸连接酶的出现,对万古霉素有天然的抗性。
链霉菌诱变育种方法综述
链霉菌诱变育种方法综述摘要:主要论述了链霉菌的4种诱变方法,即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空间技术诱变和复合诱变。
同时对这4种方法的原理及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其中物理诱变中的紫外线诱变方法是一种使用时间长、效果好、设备简单、值得推广的诱变剂。
化学诱变方法中的EMS、8-Mop、NTG和LiCI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用宇宙系列生物卫星、科学返回卫星、空间站及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进行搭载微生物材料的空间诱变育种是培养新的生物菌种的一种有效方法。
将以上诱变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取得更好的诱变效果。
关键词:链霉菌;育种;诱变放线菌是产生抗生素活性最大的一类微生物,迄今已在工业、医学、农业上都有利用抗生素成功的实例,而链霉菌又是放线菌中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具有广泛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多样性,是重要的资源微生物,但在链霉菌中普遍存在遗传不稳定性,而引起抗生素产量下降。
因此,各国学者不断研究提高抗生素产量的方法,已期获得更大产量的抗生素,而提高产量的最重要途径是通过育种改变生产菌种。
诱变育种是一种简便易行而且快速的选育方法,因而在抗生素的菌种筛选中应用最广泛。
本文就链霉菌诱变育种的几种方法做了简要论述。
1 物理因子诱变方法1.1 紫外线诱变法紫外线是一种使用时间长、效果好、设备简单、值得推广的诱变剂,大约有80%的高产抗生素产生菌都曾经用过紫外线这一诱变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斜面培养物制备成单孢子悬液或原生质体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开紫外灯(3ow,距30cm)照射不同的时间后,涂平皿(为防止回复突变,紫外线诱变后的操作应在红灯下进行)进行培养,然后挑取不同形态的单菌落接斜面,进行摇瓶发酵筛选。
用此种方法,以土霉素产生菌龟裂链霉菌Lf-2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诱变后,筛选的菌株于出发菌株相比发酵效价提高了17.4%,发酵指数提高了23.9%。
黄世文等对淡紫色吸水链霉菌进行紫外线诱变,所获菌株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抑杀效果比原始菌株明显提高,并且证实用菌悬液涂培养基之后先在28~C培养24 h,再在紫外灯下诱变菌株比涂后直接照射和直接照射菌悬液所获得的诱变菌株的生测效果好,这可能是微生物在培养24} 后,正处在分裂生长的初始阶段,当受到外部“能量”作用时较易发生变异。
链霉菌的研究概况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题目名称:链霉菌的研究概况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评阅教师:2014年11 月22 日链霉菌的研究概况(工作单位,姓名)摘要链霉菌(Streptomyces)属于链霉菌属,是高等的放线菌。
链霉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共约1000多种,其中包括和很多不同的种别和变种。
它主要生长在含水量较低、通气较好的土壤中,一些链霉菌也可见于淡水和海洋。
由于许多链霉菌产生抗生素的巨大经济价值和医学意义,对这类放线菌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研究表明,抗生素主要由放线菌产生,而其中90%又由链霉菌产生,著名的、常用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抗真菌的制霉菌素,抗结核的卡那霉素,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的井冈霉素等,都是链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有的链霉菌能产生一种以上的抗生素,有化学上,它们常常互不相关;可是,从全世界许多不同地区发现的不同种别,却可能产生同抗生素;改变链霉菌的营养,可能导致抗生素性质的改变。
这些菌一般能抵抗自身所产生的抗生素,而对其他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可能敏感。
金黄垂直链霉菌作为链霉菌的一种,它能拮抗多种真菌和细菌,且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好,因此,该链霉菌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链霉菌应用发展第一章绪论1.1综述链霉菌有发育良好的分枝菌丝,菌丝无横隔,分化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65孢子丝。
营养菌丝又名基内菌丝,色浅,较细,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的功能;气生菌丝是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气生菌丝成熟分化成孢子丝,孢子丝再形成分生孢子。
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颜色因种而异,是分种的主要识别性状之一。
已报道的有千余种,主要分布于土壤中。
已知放线菌所产抗生素的90%由链霉菌属属产生。
其中链霉菌属的基内菌丝多分枝,常产生各种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本属种数最多,因许多种是抗生素的产生菌而且产生抗生素的种类最多而著名(如链霉素等)。
此外,孢囊放线菌属等,亦为链霉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抗性在链霉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黄永春彭祎曹仁林陈志永(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300191)摘要:随着链霉菌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紫外、化学诱变方法已经严重滞后于当今本学科发展的需求。
采用赋予链霉菌株抗生素抗性的方法可显著提高菌株的抗生素产量,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从基因角度揭示了抗性产生机理及菌株抗生素产量提高之间的关系,为该方法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链霉菌的育种技术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自然选育、诱变育种[1]、原生质体融合[2]及生物工程[3]等技术发展阶段。
不同的育种技术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作用,生物工程育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当前工业化生产的农用抗生素高产菌株的选育仍以诱变育种技术为主。
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诱变育种技术简单易行,而且更重要的是诱变育种的处理方法越来越新颖,筛选模式越来越有效[4]且在理论指导上也由原先的随机突变原理上升到定向突变,具有了更加完备的理论指导体系。
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往往发生在形态分化与生理分化的转型期,例如孢子产生期,这一规律适用于绝大多数链霉菌,而且其机理目前已经了解的很清楚[7]。
研究发现,在此转型期内常常伴随着鸟苷四磷酸(ppGpp)的激增[8,9]。
Ochi等[10,11]经过详细研究后指出,ppGpp在触发链霉菌抗生素合成启动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说明ppGpp是启动链霉菌进行次级代谢的信号分子,对链霉菌的次级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鸟苷四磷酸(ppGpp)的合成受到两个基因的控制,即relA和relC。
relA基因编码鸟苷四磷酸合成酶,而relC(=rplK)基因则编码50S核糖体蛋白L11。
当relA或relC基因发生突变时,ppGpp的合成受阻[12]。
三家独立的实验室分别应用分子水平的实验方法对链霉菌模式菌株天蓝色链霉菌A3(2)进行研究发现,ppGpp的合成和抗生素的生产之间具有明确的关联[13-15]。
这就为链霉菌的定向育种提供了一条思路。
1. 链霉素抗性诱变育种当天蓝色链霉菌A3(2)的relA或relC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菌株的抗生素生产能力受损时,可通过引入链霉素抗性使其产抗生素的能力得到完全恢复[16],这就表明在不需要ppGpp 调控的情况下链霉菌仍可以启动次级代谢过程。
据报道,获得链霉素抗性后,不仅可以影响链霉菌的产抗生素能力,而且对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研究也表明,获得链霉素抗性的突变株其产抗生素能力较原始菌株可提高5~10倍[17],这就证明获得链霉素抗性提高菌株产抗生素能力是一种普适方法,可适用于大多数具有产抗生素能力的细菌。
那么链霉素抗性突变菌株是如何绕过ppGpp对链霉菌的调控作用,直接启动次级代谢的合成途径,提高链霉菌抗生素产生能力的呢?为此,有学者对链霉素抗性突变株从基因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Hosoya,Y等[17],以枯草芽胞杆菌(B. subtilis)高浓度链霉素(400μg/mL)抗性突变株为研究对象,对得到的11个典型突变株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在这些突变株的rpsL 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S12)内部均发生了点突变,而且检测到的氨基酸改变均发生在核糖体蛋白S12的第56位赖氨酸(Lys-56)氨基酸上。
随着第56位上的赖氨酸转换成不同种类的其它氨基酸,菌株的产素能力提高倍数也不同,例如当Lys-56转换成Arg或Thr时,产素能力提高约10倍,而当它转换成Ile时则对产素能力无影响。
然而对链霉素低抗性(5-20μg/mL)突变株的研究发现,在rpsL基因内部并未发现任何突变,且其产素能力仍可提高10~50倍。
以链霉菌模式菌株天蓝色链霉菌A3(2)(Streptomyces coelicolor A3(2))的relA突变株为研究对象,也进行了链霉素抗性的相关研究[16]。
此类菌株的ppGpp合成受阻,在获得了链霉素抗性后其产素能力提高5~10倍,但此过程并未伴随发生ppGpp的累积。
对产素能力提高菌株的rpsL基因测序表明,部分菌株核糖体蛋白S12 的88位和8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但仍有部分菌株中的rpsL基因未发现突变。
可见,经过链霉素筛选后,导致链霉菌突变株中编码核糖体蛋白S12的rpsL基因发生突变是使链霉菌获得链霉素抗性并提高菌株产抗生素能力的主要原因。
而且S12蛋白中发生氨基酸置换的位点以及置换氨基酸的种类都对抗生素的产量提高有明显影响。
但是显然在链霉菌中负责链霉素抗行并可有效提高抗生素产量的并不仅限于编码核糖体蛋白S12的rpsL 基因突变,因为在多篇报道中发现的链霉素低抗突变株中rpsL基因内部都未检测到点突变。
对此有报道表明编码核糖体蛋白S4的rpsD基因突变负责低浓度链霉素抗性。
链霉素对细菌核糖体的作用目前已经了解的较为清楚。
在所有的作用因素中mRNA对密码子的误读是最广为人知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链霉素可以专一性降低核糖体转录的校正能力,此外,核糖体蛋白S12的突变可影响到16S rRNA的高级结构。
因此目前对链霉素抗性提高产素能力的普遍看法是,rpsL基因突变对核糖体的转录功能造成了影响。
2. 利福平抗性诱变不仅获得链霉素抗性可恢复ppGpp合成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抗生素合成能力,有研究表明当天蓝色链霉菌A3(2)的relA和relC基因突变导致放线紫红素合成受阻时,也可通过获得利福平抗性恢复该菌株的次级代谢生产[18]。
Tamura等[19]通过赋予因卡那特链霉菌(Streptomyces incarnatus)NRRL8057利福平抗性使该菌株的抗真菌素生产能力提高了2.4倍。
这说明赋予菌株利福平抗性也是提高菌株次级代谢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利福平是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对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较宽的抗菌谱。
Hartmann等人[20]首先证实利福平可专一性抑制RNA聚合酶。
RNA聚合酶是一个ββ’σ共5个亚基组成[21]。
早期利福平抗性机理的研究复杂的多亚基大分子,它共由α2结果都初步支持利福平的键和位点位于RNA聚合酶的β亚基:首先,RNA聚合酶的核心酶ββ’)与利福平键和紧密,而σ亚基并不直接参与和利福平的键和;其次,在大肠(α2杆菌利福平抗性菌株中发现含有变异的RNA聚合酶β亚基存在;再次,利福平敏感型和抗性菌株的亚基重组试验表明,含有源于敏感型菌株RNA聚合酶β亚基的重组菌株对利福平具有敏感性,而那些含有源于抗性菌株RNA聚合酶β亚基的重组菌株则对利福平具有抗性。
近年来,随着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多种研究都有力地证实,编码RNA聚合酶β亚基的rpoB基因突变是获得利福平抗性的主要原因[22,23]。
目前所发现的利福平抗性突变几乎都位于rpoB基因的特定保守区域内,此区域通常可划分为Ⅰ、Ⅱ、Ⅲ共三个基因簇区域。
大多数的抗性突变都发生在Ⅰ、Ⅱ两个区域。
Throms等[2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进行利福平抗性研究发现,由于rpoB基因内部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突变的种类和位置决定利福平抗性水平的高低,而且提出在体外利福平抗性存在由低至高的两步突变抗性机理,然而也同时存在单一氨基酸替换如468Gln至Lys即可引起高水平抗性的例子。
Chatterji等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利福平抗性与抗生素产量提高之间的关系[25], 他们在大肠杆菌中证实ppGpp可键合到RNA聚合酶的β亚基,而ppGpp是启动链霉菌进行次级代谢的重要信号分子。
当获得利福平抗性后,RNA聚合酶的β亚基发生突变导致ppGpp与RNA聚合酶β亚基的结合受阻,影响了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的正常转录。
RNA 聚合酶突变可能通过模拟ppGpp键和态发挥功能,从而绕过ppGpp的真实结合起到对次级代谢合成进行调控的作用。
3. 四环素抗性及自身抗性诱变策略获得四环素抗性也可以显著提高细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能力。
Štastná等[26]通过采用紫外光等手段对榴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anaticolor)进行诱变并筛选到四环素抗性较原始菌株提高10倍的突变株,发酵液中榴菌素效价提高约2倍。
这说明使菌株获得四环素抗性也是提高菌株次级代谢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环素可通过影响氨基乙酰tRNA与核糖体受体位点结合抑制人体和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27],因此在抗菌机理上与链霉素具有较大差异。
四环素必须通过一个或多个膜系统才能与他们的靶位结合,从而达到有效的杀菌作用。
因此膜系统渗透性的改变是产生四环素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Štastná等通过对筛选到的四环素抗性菌株进行亚显微结构观察发现,与出发菌株相比得到的抗性菌株的细胞壁更厚、钢性更强,早期研究也表明细胞壁的组成和榴菌素的产量呈正相关性[26]。
最近对丙酸杆菌四环素抗性分离株16S rRNA的研究发现,其1058位点的鸟嘌呤被胞嘧啶取代,影响16S rRNA的第34螺旋形成,也影响肽链末端和翻译的准确性,且突变株能改变外膜孔蛋白的通透性和/或脂多糖复合物,影响细菌对四环素和其他药物的敏感性[28]。
此研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证实了膜系统通透性改变与四环素抗性之间的重要关联。
目前尚无有关四环素抗性与次级代谢生产增加之间关联的明确报道,但是菌体次级代谢生产调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关联网络,任何形态分化上的改变都会直接或间接对此调控网络产生影响,伴随膜系统的改变、细胞壁的增厚和16S rRNA空间结构的变异,影响到次级代谢的生产应该不足为奇。
应用链霉菌自身产生的抗生素筛选自身抗性突变株也是定向筛选的重要策略。
研究表明,大多数抗生素产生菌本身没有强烈的代谢干扰作用,产生菌具有一套与临床分离得到的耐药性菌相似的自身防卫系统,此系统越完善,则对自身产物的耐药性越高,其产生高浓度抗生素的可能性越大[29]。
研究已知,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链霉菌中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大多数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另一种是某些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存在于游离状态的质粒上,如次甲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存在于SCP(1)质粒上[18]。
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染色体或质粒上往往成簇排列构成基因簇,包括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耐药基因、转运基因和调节基因,三者大多与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紧密连锁并存在一种协同调节机制。
抗生素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尤其是土壤中),对细菌的生存造成了压力,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抗生素耐药基因在细菌中已经普遍存在,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非抗生素产生菌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表达主要是为了应对环境的抗生素压力。
而对某些产抗生素链霉菌而言,除了受到环境中抗生素压力外,还首当其冲的受到自身所产生的抗生素的更强压力,在长期进化中,这些链霉菌也被认为是通过自然选择积累了相应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和调节基因,以保护自身免受这些高浓度的致命代谢物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