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与论述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word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word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word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苏轼的意义李泽厚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

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它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

但要注意的事,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

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

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

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论述类、古诗文阅读

论述类、古诗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1年全国卷)《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礞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中语文课文谈中国诗赏析(2)

高中语文课文谈中国诗赏析(2)

⾼中语⽂课⽂谈中国诗赏析(2) ⾼中语⽂试卷分析 论述类⽂本阅读 论述类⽂本的阅读材料选⾃曹明德的《中国参与国际⽓候治理的法律⽴场和策略:以⽓候正义为视⾓》,把脉时代的症结。

⽂本在800字左右,⽐考试说明题型⽰例字数略少,阅读量有所减少。

全⽂采⽤总分总结构,第⼀段和最后⼀段信息量不⼤,理解起来难度也不⼤,中间两段是阅读理解做题的关键。

原⽂虽然涉及了⼀些考⽣较为陌⽣的术语,但⾏⽂简明精炼,条理清晰,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中⽣阅读和理解。

从考点覆盖看,依然着重考查考⽣理解⽂中重要概念、重要句⼦、筛选并整合⽂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

今年特别值得注意的两点变化:⼀是侧重考查了分析⽂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这个考点,⼆是三道客观题,第1题是选择正确的⼀项。

近⼏年全国卷命题越来越强化“整体阅读”意识,要求考⽣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今年更是加强考查考⽣整体“读懂”的能⼒,尤其体现在第2题题⼲要求的设置、第1题D选项和第3题的所有选项的设置上。

这也必将是未来命题的⽅向,考⽣需要注意考查⽅向。

⽂学类作品阅读 实⽤类⽂本和⽂学类⽂本成为必考题,是今年语⽂卷变化最⼤的考点。

⽂学类⽂本阅读的选材是当代作家赵长天的⼩说《天嚣》,⽂本长度与考试说明题型⽰例⽂本长度相当。

选材关注我们⽐较陌⽣的科研⼈员的⽣活,但情节、⼈物都不复杂,主题也很鲜明。

第1题采⽤客观题型,改原来“五选⼆”的多选为“四选⼀”的单选。

第2题第3题为主观题,题⽬设置体现了全国卷的灵活度和综合性,但仍然⽴⾜于⼩说基本要素的考查。

整体来看,这次⽂学类⽂本阅读难度降低,更切近⾼中学⽣的阅读经验、⼈⽂认知。

实⽤类⽂本阅读 实⽤类⽂本选择了⾮延续性的新闻材料,其中材料⼆为图表形式。

这和考试说明题型⽰例中关于“国民阅读”的新闻材料题题型相同。

第1题第2题都是客观题,分别要求选出不正确的⼀项和正确的两项,要点分散在全⽂,需要有较强的筛选信息能⼒和整合概括能⼒。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含答案word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含答案word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含答案word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向死而生江弱水①中国古典诗歌最富于人间情怀,死亡向来不是一个突出的主题。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死亡不可究诘,不理会才好。

庄子说“死生亦大矣”,他要我们从更高的观点超脱一些来看待生死物我。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庄子的态度是“吾将曳尾于涂中”,好死不如赖活着。

《楚辞》里的《招魂》与《大招》,将死者阴魂所在的幽冥界刻画得凶险愁惨极了,而人好吃好喝,好玩好乐,死者都要魂兮归来,活人更没有理由不及时行乐了。

《古诗十九首》里有着最多关于快活的谏言:“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②中国人的生死观,大抵都在这些“惊心动魄”的直白诗句中了。

陶渊明是大诗人中直接讨论过生死问题的,他的态度很是旷达:“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但他感叹于“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与《古诗十九首》仍然没什么两样,其对治死亡的良策也是酒:“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③欢乐极兮哀情多。

汉灵帝时,京师婚礼上常奏丧家之乐,酒酣之后续以挽歌,哀乐过人的魏晋之士也是一高兴就大唱其挽歌。

宋人百戏中有真人化装成骷髅在街头表演的,这边是小孩子好奇地迎上去,那边是妇人安详地给娃儿喂奶。

这不是恶趣和搞怪,而是参透了生命本味的豪举,因为他们敢于让惨怛的死与鲜活的生相摩相激。

更不用说那种英雄主义的直面死亡,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和《左传》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都是想通过人类记忆的力量来克服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让历史成为我们超越死亡的津梁。

凡此种种,说明中国人对生与死的看法其实很通脱,大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气概。

④能够感受悲哀的心灵是健康的,能够从悲哀中宣泄与净化的心灵是强壮的。

南朝《子夜四时歌》有一首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谈中国诗(节选)阅读答案

谈中国诗(节选)阅读答案

谈中国诗(节选)阅读答案谈中国诗(节选)钱钟书①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②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

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

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

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并雄踞古代文坛霸主地位达两三千年之久。

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发展演变。

陈伯海曾提出:以诗与乐的关系来论,诗经是入乐的,可唱的;随后的楚辞就摆脱了与音乐的联系,独立发展了文学,是不可唱的;再后来到了汉乐府和五言古诗时代,又重新建立了诗与音乐的联系,但它们是对诗经和楚辞的综合,也是对二者的超越,像五言诗的创作既注意格律,具有一定的音乐性,但又不同于专门用于歌唱的作品。

如果说诗经是诗与乐关系的正命题,那么楚辞就是一个反命题,而汉乐府和五言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

以内容与形式关系而论,先秦至汉魏时代的文学质朴无华,还没有考虑到形式问题,是质胜文的时期;随后的六朝文学与之完全相反,过分地讲究形式,形式甚至淹没了内容,可以说是文胜质的时期;再后来的唐宋文学综合了二者的成就,既重视内容,也不忽略形式,追求内容与形式并重,可以说是文质彬彬时期。

如果说先秦至汉魏时代是有关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正命题,六朝时代就是它的反命题,唐宋就是合命题,否定之否定。

以诗的特点而论,唐诗富有情趣,视野开阔宏大,充满外向精神,是以诗为诗的时代;随后的宋诗别开蹊径,以理趣取胜,眼界狭小,是内向型的,是以文为诗的时代;再后来的明诗追慕盛唐,批驳宋诗,但缺少宋诗开创新路的精神,走上了复古模拟之路,其内在的精神指向实际是企图揉合唐、宋诗的特点。

如果说唐诗是诗歌写作原则的正命题,宋诗就是一个反命题,是对唐诗的否定,明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

(本文节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10、以下不属于本文语段内容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的起源B.诗歌的音乐性C.诗歌的内容与形式D.诗歌的特点11、下列表述中,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可唱的,楚辞是不可唱的,汉乐府和五言诗与音乐有联系,也可以当作专门用来演唱的作品。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谈中国诗》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谈中国诗》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谈中国诗》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来看自然诗。

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

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

《诗经》是最好的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是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

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兴趣由人事而移到自然本身,是诗境的一大解放,不特题材因之丰富,歌咏自然的诗因之产生,即人事诗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义蕴。

所以自然情趣的兴起是诗的发达史中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在中国起于晋、宋之交,约当公元五世纪左右;在西方则起于浪漫运动的初期,在公元十八世纪左右。

所以中国自然诗的发生比西方的要早一千三百年光景。

一般说诗的人颇鄙视六朝。

我以为这是一个最大的误解。

六朝是中国自然诗发轫的时期,也是中国诗脱离音乐而在文字本身求音乐的时期。

从六朝起,中国诗才有音律的专门研究,才创新形式,才寻新情趣,才有较精妍的意象,才吸哲理来扩大诗的内容。

就这几层说,六朝可以说是中国诗的浪漫时期,它对于中国诗的重要亦正不让于浪漫运动之于西方诗。

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

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

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夜和无垠的沙漠;柔性美如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和媚眼似的湖水。

昔人诗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

艺术美也有刚柔的分别。

诗如李杜,词如苏辛,是刚性美的代表,诗如王孟,词如温李,是柔性美的代表。

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

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

专题10 论述类文章阅读(高考押题)-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0 论述类文章阅读(高考押题)-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Word版含解析.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诗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

刘勰云:“规范本体谓之镕,剪裁浮词谓之裁。

裁则芜秽不生,镕则纲领昭畅……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肬赘也。

”又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这个原则虽然对各种文体都适用,但显然对于篇幅有限的诗体更为重要。

而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

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

何谓“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五律为例做些分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

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非议,有人就说:“‘水声’、‘飞泉’、‘树’‘松’‘桃’‘竹’语皆犯重。

”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密集。

那么,为什么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结论:对于诗句来说,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

由此可见,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名句都是意象密集的,但是意象密集肯定是构成名句的重要条件。

钱钟书《谈中国诗》阅读理解

钱钟书《谈中国诗》阅读理解

钱钟书《谈中国诗》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

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

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可不然。

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与唐诗有关的论述类文本阅读

与唐诗有关的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

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

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

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

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

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附答案50【优选】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附答案50【优选】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附答案50【优选】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速。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

(完整word版)论述类文本阅读2篇(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论述类文本阅读2篇(word文档良心出品)

论述类文本阅读2篇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17题。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高峰分析”。

李白、杜甫作为高峰中的高峰,对他们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

高峰时代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

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

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

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前一句中的“神”字,并非所谓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

前一句诗讲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

“破”字,既是“读破”,又是“破蔽”。

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神”的力度。

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

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

太白写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可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凡魄力和气象。

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

”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示了心理时空的无限舒展和巨大的内涵。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中国诗歌专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中国诗歌专练

2020年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中国诗歌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9分)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速。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

论古典诗词的传统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古典诗词的传统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古典诗词的传统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古代诗歌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诗学形态,有光耀古今的诗歌大师,有令人百读不厌的名篇。

这既是新诗写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又构成创新与突破的沉重压力。

面对中国古典诗歌悠久的传统,中国现代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

"五四”时代的新诗缔造者们,以一种不容置辩的态度揭竿而起,为了冲破中国传统诗学的沉重压力,他们选1/6择的是面向外国寻找助力,从异城文学中借来火种,以点燃自己的诗学革命之火。

但与此同时,不时流露出的则是由他们骨子里的民族文化的基因所决定的对古代诗歌意境与表情方式的欣赏,对博大精深的古代诗歌美学的眷恋,正是对待传统的复杂心态,使他们无法摆脱焦虑。

“五四”时代,革故鼎新的时代,新诗的缔造者们对旧诗的传统发起的抨击,有一些明显是情结化的,是过火的。

胡适在《谈新诗》中写。

”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现代文阅读答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古代诗歌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诗学形态。

”像这样不加区分地把近体诗的形式一概打倒,无疑是简单化的。

取消了诗歌写作的技艺与难度,诗歌就很容易滑向浅白的言情与对生活现象的实录。

新诗与传统的审美习惯的冲撞,还鲜明表现在新诗人与持有目的诗学观念的读者身上。

新诗一出现就面临着强大的反对声浪;而且九十年来,质疑与责难的声音始终伴随着新诗的成长,不绝于耳。

这是因为新诗违背了传统的审关习惯,因而引起了某些读者的反感现代文阅读答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古代诗歌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诗学形态。

诗歌鉴赏,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活动。

田诗作友出的后心理结构相适应,才能被接收,被加工。

诗歌读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从宏观来考察,是人类世世代代审美经验的积淀;从微观来考察,则是个人有生以来的审美经验的总和。

以我国读者的诗歌审美观念来说,它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我国的古典诗歌开始出现的时候·先秦时代形成形成的“风·雅·颂、赋、比·兴”即所谓诗之“六”,其影响一直绵延到今天·我国古典诗歌到唐代进入鼎盛时代,各种诗体备具,形成了完整的格局,自此以后,古典诗歌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超稳定性,即使是新诗诞生多年以后,旧体诗还有相当大的读者群以及教量可观的。

南京市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含答案)(1)

南京市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含答案)(1)

南京市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含答案)(1)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50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50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50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

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

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

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

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

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

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

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

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

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

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

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

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做题:
1、请结合本课所学,回答课后习题第三题。
2、运用比较的方法,完成《必刷题》p94面的第10、第11 两个小题。
A这段文字语言轻松幽默,运用双关,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 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B作者借此隐喻那些不懂西方文化却装懂,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 文化妄自尊大的中国人,又毫不留情的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 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C由此可见是一些文艺工作者的本位思想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作者认为要推进中外文化交流,需要反对中西本位文化思想。 D就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及发展规律来看,中外诗歌是相似相 通的,中国诗与西洋诗是并峙的,也是交融的。
理解句子的含义 【读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读指代与被指代的关系】 【读语句之间的因果关系】
【读被扩展与扩展的关系】
2、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本国诗的 尽职。
B中外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诗是外国诗发展 史的倒装;西洋诗的厚重体现在音调上,中国诗 的厚重体现在情感上、思恋和典故上,所以外国 诗有兽力和神威,而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细又 静。
C全文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 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 例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 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引用,使文章多姿多彩、 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又通俗易懂。
D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 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歌的各个特点。最 后论说中国诗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是没有 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 须依据本国文化根基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论述类文本阅读初探 ——《谈中国诗》
1.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对于“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 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 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 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常见干扰项的设置:
1、整体与部分 2、已然与未然 3、或然与必然 4、先期与后期 5、主要与次要 6、原因与结果
7、言此与言彼
8、言多与言少
9、客观与夸大(缩小)
10、有据与凭空
必做题:
请结合今天所学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技法,尝试每三 个同学为一个小小组,合作出两个单选题,以巩固对重难 点句子的理解和对干扰项的排除方法的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