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圆舞曲教案

合集下载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方案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目标:- 了解溜冰圆舞曲的基本特点、起源和发展。

- 掌握溜冰圆舞曲的基本步伐和动作。

2. 技能目标:- 学会溜冰圆舞曲的基本步伐,如滑步、转体、跳跃等。

- 能够与舞伴配合,完成简单的溜冰圆舞曲舞蹈。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溜冰圆舞曲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对象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溜冰基础。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室内溜冰场五、教学内容1. 溜冰圆舞曲的基本介绍2. 溜冰圆舞曲的基本步伐- 滑步- 转体- 跳跃3. 溜冰圆舞曲的舞蹈编排1. 导入- 通过播放溜冰圆舞曲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 介绍溜冰圆舞曲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这一舞蹈有初步的了解。

2. 基本步伐教学- 滑步:讲解滑步的基本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 转体:讲解转体的技巧,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 跳跃:讲解跳跃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舞蹈编排- 教师根据基本步伐,编排一段简单的溜冰圆舞曲舞蹈。

- 学生跟随音乐,学习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4. 舞伴配合- 分组练习,学生互相搭配舞伴,练习舞蹈中的互动和配合。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总结与展示-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展示,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

-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溜冰圆舞曲的表演水平。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溜冰圆舞曲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步伐的熟练程度。

3. 学生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4. 学生与舞伴的配合默契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课后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溜冰圆舞曲水平。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溜冰圆舞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

初中音乐_《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欣赏《溜冰圆舞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培养学生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2、过程和方法(1)想象溜冰的场景,视唱第一圆舞曲的A主题。

(2)分别聆听四支圆舞曲,从音乐要素与情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每支圆舞曲的曲式结构。

(3)完整聆听《溜冰圆舞曲》感受圆舞曲的节拍、情绪、音乐风格及结构特点3、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舞曲体裁,知道圆舞曲的三拍子特点、强弱规律、典型节奏及了解强调第一拍的节拍重音。

(2)能够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体验不同的情绪。

(3)学习模进的创作方法,能够以模进的方式发展旋律。

※教学重点聆听四支圆舞曲,从音乐要素与情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每支圆舞曲的曲式结构※教学难点把握《溜冰圆舞曲》音乐要素的变化,创造性地树立合理的音乐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有很多有趣的户外游戏,像滑雪、溜冰,同学们是不是都非常喜欢?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视频花样溜冰,请同学们在观赏时注意用耳朵听,感受优美的音乐,注意音乐的节拍、强弱规律怎样、注意音乐的速度、情绪如何?生讨论回答:四三拍子,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中速度,优美抒情、欢快活泼等师提问:看到这个画面,根据听到的音乐,我们给乐曲起一个什么名字呢?生:《溜冰圆舞曲》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只有画面,没有音乐会是怎样的呢?总结出如果没有音乐就不会这么精彩,这么震撼人心了。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首《溜冰圆舞曲》二、新课学习1、介绍圆舞曲体裁: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是一种三拍子的民间舞曲,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

舞蹈时,由两个人成对旋转,故被称作“圆舞曲”。

2、介绍《溜冰圆舞曲》《溜冰圆舞曲》是法国作曲家瓦尔特费尔于1882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之一,作曲家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写成。

《溜冰圆舞曲》教案(精选2篇)

《溜冰圆舞曲》教案(精选2篇)

《溜冰圆舞曲》教案(精选2篇)《溜冰圆舞曲》篇1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的:1.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理解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2.能从完整的《溜冰圆舞曲》乐曲中,听出此曲的主旋律.3.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进程:一, 组织教学课前律动.二, 新课教学1. 导入.师:设计情景.(出示溜冰场面.播放《溜冰圆舞曲》2. 初听乐曲.听的过程中,教师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a:你听到了什么b:有哪些很有规律的声音3. 师生交流( 学生之间交流)生:听到了……有……很有规律的声音.师:在多媒体中依次播放出有规律的声音,让学生体会.师启发:溜冰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来表达它们的心情的——生:活泼欢快的……师:溜冰时的愉快心情,乐曲中是用哪一种风格的音乐来表现的生:活泼富于动感.4. 欣赏主旋律.5. 人声打击乐伴奏(用拍手,踏脚)用的节奏模仿溜冰,为主旋律伴奏.6. 小组创作,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作性的表演.如:试着弹一弹主旋律,为这段旋律编一段小故事,创编一段节奏,配一段歌词.7. 复听乐曲,集体表演.a:电子琴表演.b:听到特殊的声音拍打桌子.c:活泼的轻轻跺脚.d:抒情的轻轻晃动身体.三, 总结1. 请学生谈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2. 鼓励学生课后,试着弹一弹本课的乐曲.《溜冰圆舞曲》教案篇2教学内容:中澳音乐实验教材第三册教案年级:五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的:1。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理解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能从完整的《溜冰圆舞曲》乐曲中,听出此曲的主旋律。

3.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等。

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律动。

二、新课教学1.导入。

溜冰圆舞曲教案

溜冰圆舞曲教案

《溜冰圆舞曲》教案一、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是一首管弦乐演奏的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旋律优美流畅,由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作曲,19世纪在法国巴黎上流社会中,以溜冰和跳交谊舞为一种时尚,所以,曲作者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作了这首管弦乐曲这节课是学生理解并且掌握圆舞曲这个重要题裁的有效切入点,不但在本单元中占主导地位,而且通过欣赏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教学目标1、水平目标:理解圆舞曲概念,变音记号的基础知识2、情感目标:掌握圆舞曲的节拍特点,培养学生对圆舞曲这个音乐题裁的兴趣,能用肢体语言对圆舞曲风格的音乐实行表演教具:多媒体课件、扩音器三、教法和学法视觉听赏法合作讨论法身体律动法小组表演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常用的变音符号,理解圆舞曲概念2、学会分析乐曲的结构,能够用身体律动法体验圆舞曲音乐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扩音器教学过程:一、观看花样滑冰精彩片段导入课题1、老师:19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都很盛行。

成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之一。

这时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写成了《溜冰圆舞曲》传至今便成了经典作品。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溜冰圆舞曲》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仔细聆听,用心体验,才能享受音乐之美。

2、播放日本花样滑冰选手浅田真央用背景音乐《溜冰圆舞曲》的比赛视频二、督预示标展示督预内容1、圆舞曲:又称(),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拍子舞蹈,特点为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可快可慢。

2、其强弱规律是:( ).3、变音记号:升号#、降号b、还原记号4、作曲家简介:问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些知识在书上找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更正展示示标内容1、学习体验《溜冰圆舞曲》的乐曲风格,初步学会分析乐曲的结构形式2、理解常见的音乐变音记号3、用肢体语言体验乐曲的情绪和风格三、自学梳理展示梳理内容●什么是圆舞曲?●三拍子指挥图式是怎样的?●圆舞曲的强弱规律是什么?1、第一遍完整聆听《溜冰圆舞曲》讲解圆舞曲的相关知识师展示:圆舞曲(Waltz),又名“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两种。

溜冰圆舞曲教案

溜冰圆舞曲教案

《溜冰圆舞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溜冰圆舞曲》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冬天带给人们的欢乐,培养学生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2.了解圆舞曲的风格特点以及来源3. 能视唱第一圆舞曲主题A,并能听出《溜冰圆舞曲》的四个小圆舞曲。

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视唱《溜冰圆舞曲》第一圆舞曲A、掌握乐曲结构。

教学难点:乐曲中四个小圆舞曲结构的听辩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图配乐)通过溜冰圆舞曲之序曲音乐和西班牙舞曲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听辩哪首更能表现图中的美景?为什么?这里着重让学生感受出那宽广辽阔的意境。

乐、打击乐,统称为管弦乐,这就是一部管弦乐作品。

生回答后追问:哪件乐器最能体现宽广?推出圆号(出示图片)。

告知这段音乐是全曲的引子部分,板书引导学生:一起来聆听这首冬天美妙的音乐!2. 讲授新课:(1)简介作品和作者由法国-----瓦尔德退费尔创作的《溜冰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1837——1915)法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1853年入巴黎音乐院学习。

作有舞曲约300首,其中以圆舞曲最为妩媚动听,被誉为“法国的施特劳斯”。

(2)四个小圆舞曲的赏析第一圆舞曲(这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通过视唱法、画图形谱、律动等手段来进行教学)先聆听第一圆舞曲A主题,不出示谱例(放音乐),提问:音乐整体有何感受?生:宽广平稳、流畅舒展。

这里着重在让学生体会此乐段舒展平稳的意境。

(课件)再复听音乐,出示谱例,问:音乐在旋律上怎样体现舒展与平稳?生:长音、连音线。

学唱主题,教师范唱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用“LA”音演唱的方法表现舒展与平稳。

教师用图谱展示旋律。

带生划图谱,加上哼唱LA,说说音乐师几拍子的音乐?生:三拍子图谱一A讲解圆舞曲:圆舞曲又称“华尔兹”,一种三拍子的舞曲。

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十九世纪风行欧洲。

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学习B主题音乐(播放音乐)问: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加了一件什么乐器?生: B主题变的轻松欢快,更活跃。

《溜冰圆舞曲》音乐教案

《溜冰圆舞曲》音乐教案

《溜冰圆舞曲》音乐教案《溜冰圆舞曲》音乐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溜冰圆舞曲》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溜冰圆舞曲》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以及冬季给人带来的欢乐。

2、能够背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教学重点、难点: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该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

教具准备:多媒体、碰铃、红纸、黄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请坐端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吕薇表演唱《溜冰圆舞曲》)教师:这是青年歌唱家吕薇一边唱歌一边在——(生答溜冰),很特别的表演。

刚才我们看到这首歌曲叫——(生答溜冰圆舞曲)。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吗?我们看屏幕。

(师读,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

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舞蹈时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这种华尔兹的圆舞曲一般是几拍子的?(生答,三拍子)。

重音在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我们知道在溜冰时脚一蹬就能向前滑行,再一蹬又能向前滑行。

(教师做动作,数1、2、3、1、2、3)在1882年,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在他的管弦乐作品《溜冰圆舞曲》中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刚才听到的吕薇这首歌的旋律就来自于这首乐曲,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溜冰圆舞曲》(多媒体出示题目、作曲家、国家、年份)二、新授教师:《溜》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

首先来看它的第一小圆舞曲。

教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说说它的情绪?(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宽广、缓慢的)教师:像溜冰刚拉开序幕,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溜冰者轻松的姿态。

教师:这是这段旋律的的简谱,我把它弹奏一下,同学们看谱(出示简谱)(加两小节前奏)教师:我们跟着钢琴唱一唱,前面有两小节前奏(教师说1、2、3、1、2、齐,齐字后开始唱、稍慢)(教师指出每四小节换气、3音归到后面乐句)(指出后稍加速再唱)教师:唱得不错!下面我跟着旋律画圈,请同学们观察在每小节的哪拍上我开始画圈?(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师画圈)教师: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教师:真不错!第一拍,每一小节画一个圈。

《溜冰圆舞曲》精品教案2023

《溜冰圆舞曲》精品教案2023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是一首将圆舞和溜冰巧妙融合在一起的经典作品,乐器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支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每个小圆舞曲中又有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

每个音乐主题都像一幕优美的冰上芭蕾。

整首作品洋溢着愉快、清新、生动的气息。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乐曲的节奏、旋律、风格、曲式结构等,知道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聆听、对比、演唱、划旋律线、击拍节奏等多种方式体验作品的魅力;通过语言、范唱、伴奏等方式鼓励学生感受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不同体裁的舞曲音乐风格特点,喜爱舞曲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教学重难点:聆听各个主题在音乐表现要素上的区别和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播放运动员滑冰的视频)师:大家仔细观察视频里的运动员滑冰的姿态。

生:姿态优美师:那他是就平顺的滑吗还是?生:有跳跃、有快速的滑行、有旋转。

师:在1882年,19世纪后半叶,在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中,以溜冰和跳交际舞为时尚。

曲作者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创作了一首圆舞曲。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溜冰圆舞曲》。

二、新课教授1、欣赏第一圆舞曲师:音乐有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生:有三个乐段,前段和后段旋律起伏大,中间段活泼跳跃。

师:学唱主题A旋律2、聆听A段旋律师:请大家跟着旋律来画旋律线。

3、欣赏B段旋律师:节奏、情绪有何不同?生:节奏欢快,情绪活泼。

4、5、欣赏第二圆舞曲:师:大家聆听A段,感受旋律的特点生:旋律起伏很大,大起大落。

师:师:现在请你们伸出手画A段的旋律线,体验那旋律起伏、大跳的感觉。

6、欣赏B段:师:这里的舞者又在表演这什么动作?生:师:装饰音的运用轻巧诙谐,仿佛滑冰者在做一些搞笑的动作。

7、欣赏第三小圆舞曲师:对比两个主题的不同8、欣赏第四小圆舞曲师:随音乐A段用手指在桌上不发声的跳舞步,听到B段击掌。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第一篇: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课题:《溜冰圆舞曲》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1、学生优势: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明显变化,学生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因此在音乐的理解上只需要引导即可。

2、学生劣势:学生能够有艺术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却不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也缺乏对音乐情感发展变化的简要表现形式。

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是一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乐曲的结构包括序奏及四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乐曲的旋律优美流畅,三拍子的音乐,第一拍为强拍,速度较快,每个段落都像一幕冰上芭蕾舞.伴奏织体多用强拍上的低音和两个弱拍上的和弦交替出现,表达了溜冰者舒畅、愉快的心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使学生了解圆舞曲的结构特点和风格,能够视唱第一小圆舞曲A主题。

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溜冰圆舞曲》,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分析、体验系列教学活动,体会《溜冰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同时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溜冰圆舞曲》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世纪末期的欧洲收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思想得到解放,人们的文化生化越来越丰富,二、教授新课1、音乐知识(1)起源:这一时期的上层社会非常喜欢参加交际舞这项社交活动,其中有一种交际舞叫圆舞,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舞蹈,逐渐盛行壮大,这种舞蹈又称为华尔兹,三拍子舞蹈,它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

由于跳舞时须两个人成对旋转因而得名为圆舞,为圆舞而谱写的曲子就叫做圆舞曲。

(2)节奏特点,速度较快,节拍为3/4拍或3/8、6/8拍,节奏常为ⅩⅩⅩ(3)圆舞曲的特点:节奏明确、轻快,速度较快,旋律妩媚动人、优雅流畅(4)圆舞的结构:序幕+几个小圆舞曲+尾声(5)作品背景资料:创于1882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溜冰圆舞曲》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课标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教学中,强调音乐
的情感体验。

根据自己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
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使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溜冰圆舞曲》,在音乐体验与感
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
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艺
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

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1、学生优势: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明显变化,学生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
与变化。

因此在音乐的理解上只需要引导即可。

学生可以用歌词帮助
自己理解音乐。

2、学生劣势:学生能够有艺术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却不
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也缺乏对音乐情感发展变化的简要表现形
式。

教学重点:体会《溜冰圆舞曲》所表现的音乐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一、观看花样滑冰精彩片段导入课题
1、老师:在19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都很盛行。

成为上
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之一。

这时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将二
者巧妙的融合,写成了《溜冰圆舞曲》,这也成了他的代表作品,流
传至今便成了经典作品。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溜冰圆舞曲》
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仔细聆听,用心体验,才能享受音乐之美。

二、完整聆听《溜冰圆舞曲》
老师:在聆听时,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这首曲子是几几拍的,整首
曲子有几个小圆舞曲?
老师:在聆听的时候,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当你听到音乐情绪
发生变化的时候,请同学们举手示意。

三、分段赏析,画出旋律图
(一)第一小圆舞曲
老师:这首《溜冰圆舞曲》中,包含了四首经典的小圆舞曲,其中第
一首更为突出,听听看,是否有你熟悉的旋律呢?有几段不同的旋
律?
(二)第二小圆舞曲
老师:这首小圆舞曲作者用大跳音程让我们领略了溜冰者跳跃、旋转
的洒脱姿态,而用快节奏的装饰音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溜冰者绑在腰间
的银铃。

(三)第三小圆舞曲
老师:第三小圆舞曲a主题用小提琴演奏,旋律舒展平稳,流畅悠闲。

b主题与a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它轻快活泼、引人入胜,每个乐句的
最后一个音均落在小节内最后一个弱拍上,并加上重音,给人一种有
趣而富有热情的美感享受。

(四)第四小圆舞曲
老师:第四小圆舞曲由整个乐队奏出了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的旋律。

2、复听
老师:在这首《溜冰圆舞曲》中,除了这四首小圆舞曲之外,在它的
前面还有序奏,后面还有尾声。

下面请同学们在序奏给我们带来的美
丽冬景中,完整的聆听,用心体验吧!
3、音乐知识:升号、降号、还原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