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 潼关怀古》赏析题 2020.2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意:华山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遥望长安,惆怅彷徨,在这样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伤心啊!秦代汉朝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作了尘与土。
朝廷兴盛不息,百姓受苦。
朝廷衰亡破败,百姓更受苦。
**主旨:借怀古伤今,揭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给广大百姓造成的极大痛苦**作者介绍: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赏析题:1、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此曲写景对咏史有什么作用极写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的险要地势,正是为下文的“望”而“意踌蹰”提供抒情的“诱发点”,使作者更好地抒发感情。
2、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①“聚”“怒”用得好。
②运用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阔景象和险要地势。
其中,“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的汹涌澎湃,“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4、本文的主旨句是此句妙在何处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②此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这个结尾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有较强感染力。
八年级诗词赏析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
,。
,;,!1、此曲中“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
2、这首曲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中国古典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语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4、“踌躇”、“伤心”写了作者的心情,作者“踌躇”、“伤心”的原因是5、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6、用曲中原句填空。
①请写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②曲中描写主人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③全曲由所见所想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答案】1、曲牌名曲题2、这首曲写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刻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3、①“聚”运用拟人的修辞,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使静态具有动态美。
②“怒”运用拟人的修辞,形容黄河水波涛汹涌如兽在咆哮。
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4、战祸深重,灾难重大,繁华都如过眼云烟,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5、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朝代怎样变更,最终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6、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②望西都,意踌躇; 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赤壁杜牧,。
,。
1、这是一首诗,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
在诗中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历史观?3、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4、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案】1、咏史、咏史抒怀,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不能单纯以成败论英雄,历史的转折,战争的成败有时有很大的偶然性。
3、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怀才不遇的心境”。
古诗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古诗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古人的诗歌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之作。
其中一首备受推崇的古诗就是《山坡羊·潼关怀古》,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潼关的深情怀旧之作。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白居易创作的。
诗中描绘了潼关道上的一幅场景,以及对历史的回忆和感慨。
首先,诗歌以描写山坡羊为开篇,通过对羊儿的生动描绘,营造出田园诗般的宁静与和谐氛围。
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使诗歌更加生动,同时也为之后对潼关的描述打下了基础。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潼关道。
诗中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句诗来刻画了潼关道的景色。
这里的"园中葵"通过对花草的描绘,使读者产生了清新、宁静的感觉。
"朝露待日晞"则意味着希望和期待,给人以希望美好事物即将发生的预感。
接着,诗人运用了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潼关历史的思念。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用它的深意来概括了潼关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潼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它所见证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繁荣令人动容。
最后,诗人在诗的结尾,以"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形象来表达对往事的忧伤和不舍。
烟波江上的景色使人感到忧愁,不禁让人联想到当时的诗人正面临着怀旧与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深沉的意境。
诗人娓娓道来,抒发了自己对潼关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结一下,白居易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以怀古之情为主线的诗歌作品。
通过对山坡羊和潼关道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回忆和感慨,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自己对潼关的深情怀旧之情,赢得了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作品,更是一幅历史画卷,将读者带入了古代关隘的繁荣与辛酸之中,使人们对历史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翻译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翻译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翻译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关注释①山坡羊——曲排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
②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④西都——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⑤踌躇——徘徊不定,心事重重。
⑥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咸阳,西汉(前206-25)的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经过。
⑦宫阙——皇宫建筑。
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
作品译文群峰众峦连绵起伏,波涛如黄河奔腾,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唉!大兴土木之时,百姓服劳役;一朝灭亡,百姓流离失所。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 元名臣兼散曲作家。
字希孟,号云庄。
济南人。
自幼嗜学,于诗、赋、词曲、文章无所不能。
年19作《白云楼赋》。
延佑二年(1315),以礼部侍郎知贡举,主持首次科举考试。
继之出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擢礼部尚书。
英宗初年,又命参议中书省事。
后弃官告归,隐居济南云庄别墅,屡召不赴。
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早,复起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赈济灾民,夜以继日。
又整顿币制,杜绝吏弊,以苏民困。
莅任仅四个月,以忧劳致疾卒。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含答案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6.下面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
B.一“聚”一“怒”,一“表”一“里”,将潼关一带的险要地势形象地呈现出来。
C.“望西都,意踌躇”写诗人遥望西都来回踱步的样子,流露出对繁华逝去的感伤。
D.整首曲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答案】46.C47.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怒批判,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解析】46.C.“意踌躇”的意思是感慨万千,非常痛心。
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流露出对繁花逝去的感伤”理解有误。
“西都”即长安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大帝国的国都,历代有多少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多少无道的昏君,在此滥施淫威,虐杀人民,成为历史的罪人。
长安,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多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的戏剧;又有多少诗人,作家,写过多少有关长安的诗文。
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多少血汗!这是作者“意踌躇”的原因和内容。
故选C。
47.本题考查诗词情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亡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作者从对历史的概括中提炼出的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的,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的。
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诗人、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题。
一、赏析: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角度一:“聚”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潼关处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怒”赋予河水以人的意志和情感,形象地表现了黄河水的奔腾澎湃。
这两个字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为下文怀古伤今作铺垫。
角度二: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2望西都,意踌躇:“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陷入历史的沉湎之中。
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是各个王朝由胜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写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都避免不了最终灭亡的命运。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是全曲之”眼”,作者对历史所作的概括与批判,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朝代更换,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揭露。
二、中心:这首元曲通过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揭露。
三、检测:1(2013河北综合测试一)请对首句中的“聚”和“怒”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答案: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
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翻译+中心)3你是怎样理解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含义的?答案:无论王朝兴盛还是灭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因为兴盛了,统治者就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衰亡了,就会战乱连连,人们流离失所。
4(2013河北综合测试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揭露。
山坡羊潼关怀古解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解析
咱先来说说这曲子的背景。
张养浩这人啊,那可是个挺有正义感的人。
他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乱象,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儿。
他路过潼关这个地方的时候,就有感而发写了这曲子。
潼关这地儿可不得了,地势特别险要。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你看这描写,就好像那些山峰都挤到一块儿去了,黄河的水啊,那可不是一般的流淌,就像是在发怒一样。
这写得可太形象了,感觉就像一幅特别壮观又有点吓人的画儿摆在眼前。
“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就处在这山河中间,就像个关卡似的。
这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啊,到处都是动荡不安的。
再看后面“望西都,意踌躇”,他往西边的都城望去,心里就犯嘀咕了。
他在想啥呢?肯定是在想这朝代的兴衰啊,那些达官贵人在城里头作威作福,可是老百姓呢?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哎呀,他一想到以前秦汉那些朝代,那些皇帝们大兴土木,盖了那么多豪华的宫殿,可到最后呢,还不都变成了一堆土。
这可真是让人觉得挺悲哀的。
那些帝王们费了那么大劲儿,争来争去,到最后啥也没剩下。
最关键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句。
不管朝代是兴盛还是衰败,倒霉的都是老百姓啊。
兴盛的时候,老百姓得给皇帝们交税、服劳役,累得要死;灭亡的时候呢,又得遭受战乱之苦。
这一句话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张养浩真的是特别同情那些老百姓,感觉他就像站在老百姓这边,替他们喊冤似的。
这首曲子写得真的特别好,用很简洁的话就把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有他自己的感慨都表达出来了。
就像是一个特别懂事儿的人,在跟你倾诉他心里的想法一样,让人听了忍不住点头称是呢。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意踌躇)的原因是: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赏析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
至于铸辞精当,造型生动,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乃其余事。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理解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儿议论。
意蕴深邃,感情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散曲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突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沉郁风格。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西汉都城,北朝西魏。
北周。
隋、唐都建都长安。
作为五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躇伤心呢?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他指出历代王朝的兴盛衰败,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题 2020.2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赏析:
1、本曲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家。
山坡羊是___________,“潼关怀古”是____________。
张养浩元散曲曲牌名曲题(2分)
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3、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遭受苦难的同情。
上片赏析:
4、这首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以“_____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____________”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内容上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聚怒
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5、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岀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答案:分别从视角和听觉角度写的。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试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 分))
运用拟人手法,“聚”字化静为动,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生动形象写出“峰峦”的雄伟气势。
“怒”赋于了黄河人的情绪,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生动形象写出黄河波涛汹涌的雄伟气势。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7、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选择“聚”与“怒”皆可。
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一个“聚”字“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表达出了地势的险要。